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战神的黑包群-第7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大家更多的都会种二季稻。
  陶大力是因为入秋之后可以打猎,增加额外的收入,再加上来去就一个人,所以并没有种二季稻。
  村里因为收割,顿时忙了起来。
  除了二季稻,村里还种了不少的玉米之类的。
  毕竟这东西产量可以,虽然价格不高,但是粮食可以留着自己吃,杆子和根都可以留着农家院里烧火用,全身是宝。
  最重要的还是,命贱好养活,不需要费太多的时间和心思。
  对于有二季稻的地方来说,九月底到十月初,便是村里最忙的时候了。
  既要抢收稻谷,还要抢收玉米之类的东西。
  秋粮也是不少的,都是大家辛苦种下的,如今自然是要及时收。
  相比村里其它人,东姝的日子可以说是相当的轻巧。
  下地看看秋菜,然后回家搓搓稻子,接着便是吃饭睡觉。
  陶大力中间就回来一趟,匆匆回来,第二天一早就走。
  只给东姝留了五十块钱,说是刘主任最近奖励的。
  东姝将自己搓好的胭脂米用报纸装了半斤的量,让他拿给迎客来大饭店的大师傅。
  “你问问大师傅,有没有路子,能把这个米销出去,最低价不能少于二十五块钱一斤,当然,不是白请他帮忙,最后卖出去的钱,他可以分5%。”东姝想了想,自己如今认识的人有限,不过却可以利用他们打出一片市场。
  胭脂米只搓出了一百斤出头的样子,东姝不打算把它放成陈米,而是主动出击。
  通过陶大力回来两次的讲述,东姝总觉得,迎客来的这个大厨,很牛批的样了,所以东姝想试试看。
  陶大力没想到,东姝上次跟自己说,这种什么古代朝廷的贡米,能卖二十多块钱一斤。
  谁曾想,如今这米真出来了。
  “二十五?”陶大力一听这个价格,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二十五是什么概念?
  他在食品厂当临时工,一个月一天不休息,也不过才能给三十块钱多一点的样子。
  当然,有些临时工一天的钱还不如他呢。
  八毛,九毛一天的价格也是有的,但是这也是收益,没人会放着不干。
  而他在食品厂辛苦一个月的钱,也不过就能买一斤东姝手里的米。
  陶大力觉得他开始看不懂这个世界。
  不过他是相信东姝的,因为看着东姝笃定的眼神,还有东姝给自己科普过的那些知识,陶大力觉得,东姝说这米能卖二十五一斤,那么就能卖。
  因为这个,他特别自信的找大厨谈了。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不善表达,所以装出来的冷漠。
  倒是让大厨觉得,他是个高人,深不可测。
  大厨家里世代为厨,虽然家里的人不全是厨子,但是大部分都是。
  他是因为跟迎客来的老板有些旧情,所以才来了这个小地方。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活不多,事少,接待的贵客也不太多,都是他可以应付过来的。
  他随便施展一点厨艺,那就是顶尖大厨的水平了。
  再加上,还要还迎客来老板的人情呢,大厨便一直留在这里。
  祖上就是厨子出身的大厨,怎么可能不认识胭脂米呢?
  这东西,话说不是早就已经绝种了吗?
  如今这是又出现了?
  这特喵的……
  二十五一斤,虽然看着是天价。
  但是对于这种古代的贡米,它也确实对得起这个价格的。
  大厨自己都想买几斤尝尝这被传的神乎其神的米的味道,不过想了想陶大力说的,他手里有一百斤左右,自己可吃不下这么多,还是得找买主。
  小城镇的买主少,一家最多两斤顶了天了,那还得是镇上或是市里开小汽车的土豪们。
  所以,这个米的客户目标,还是得往外定位。
  大厨在忙着卖米的时候,东姝精挑细选了五斤米,用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又用塑料再包好了,接着去镇上,邮了出去。
  目的地是……
  京城的农业大学。
  胭脂米在后世,几乎算是绝种了,东姝原本也不打算自己霸着这个米不放的。
  所以,在盈利的同时,也拿出一部分,送给国家做研究用。
  农业大学的教授信息,东姝可是打听了不少人,还去村长家里听了听广播,村长又帮着向镇长那边打听了一番。
  陶海石开始的时候还以为东姝是为了包地,结果听说东姝是为了一点种子的事情,想写信问问。
  陶海石虽然觉得,对方回信的可能性不高,不过到底不忍心打击东姝,还是帮着问了问。


第2924章 八零年种田养家56
  而包山的事情,这个时候,也终于谈下来了。
  镇长发现陶海石不是在开玩笑的时候,这才让陶海石把人带了过去。
  看到东姝一个干巴巴的农村妇女,镇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你真要包山?如果包山的话,山上的树木你可以砍,但是砍多少,你还得补上来的。”镇长还挺有生态意识的,并没有一味只想着砍掉就不管,山包出去镇上吃利益就好。
  镇长想的很长久,如今看到东姝,虽然觉得东姝包山这件事情,并不靠谱,可是还是仔细的跟东姝解释了一下。
  “我知道的,我的想法是种茶树和梨树,柑橘也行。当然,中间还需要种梯田,山下围栏养殖,不仅仅植物要有,动物也有要。”听到镇长这样说,东姝开始说起了自己的规划。
  东姝想要建立的是一个循环链。
  即山下的养殖区域,提供肥料和养料,供给山上的各种植物,山上的植物收益之后,给山下的动物们提供食物供给。
  争取做到不破坏环境,还可以循环利用起来。
  如果不是手里的钱不够用,东姝还想建立循环的工厂,来回反复的将这些形成一个圈。
  可惜,工厂的美梦,还需要再等。
  至少短时间内,自己是没钱忙这些的。
  东姝如今已经好看很多了,至少面色好了不少,吃的好,心情也不抑郁了,整个人也不再猫着腰不敢看人。
  气质变了,谈吐也不同,如今面对镇长,半分不紧张,甚至侃侃而谈。
  对于包山的事情,东姝显然有着自己的规划,而且目标明确,计划也极为清晰。
  镇长一问,东姝便开始讲。
  甚至讲到兴起的时候,还拿过镇长办公桌上的纸,开始画自己的一些思路和规划梦想。
  “这毕竟是我生活了几年的村子,虽然这里有很多我不太想去想起的回忆,但是更多的,还是村里人的善良和纯朴,如果可以,我想为村子做些什么,包山只是开始,将整个桃花村发展起来,才是我的最终梦想。当然,梦想很遥远,还需要我更加的努力才行,不过包山,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东姝想了想,跟镇长解释了一下。
  东姝没那么多情怀,只想着帮原主把日子过好。
  不过,跟镇长谈这些的时候,情怀很重要,所以东姝加入了感情,来讲这些事情。
  镇长听完,果然有些感动,原本对于东姝还有些怀疑的态度,如今也慢慢的松动了。
  毕竟东姝谈吐清楚,目标明确,规划的更是细致。
  甚至还提到了……
  碧粳米。
  “宁会那里,据说有一种米,很高级,从前可是官家才能吃起的,如今的价格也一直走高,我想如果可以,我想去引进这种米,我的梯田里,就想种这种米,我包的地方大了,也可以雇佣村里的村民们为自己的员工,来帮我一起完成梦想。”东姝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镇长是知道碧粳米的,不过想了想宁会那个地方,还是给东姝提了一个醒。
  “那种米并不好养,宁会也不是都种这种米,据说不过几户,技术也不外传,便是外人买了种子,也不见得就能养活的。”镇长不想泼东姝的冷水,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多提醒一句。
  对此,东姝也只是憨厚一笑道:“这个没事儿,咱们老农民,别的本事没有,种地如果还不行,那就真得撞豆腐去见老祖宗了。”
  听东姝这样一调侃,镇长心情蓦的一松,不知道为什么,面对东姝如此纯朴的微笑,镇长态度更加的松动。
  包山这件事情,说大也大,说小其实也小。
  如果真是为了桃花村的发展,包出去也是好事儿一件。
  而且自己要求的那些,东姝表示都可以做到,镇长也可以放心。
  镇长并不会去怀疑,东姝还敢阴奉阳违,毕竟这就是一个朴实的村妇,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东姝:???
  东姝虽然不会阴奉阳违,不过这个朴实村妇的形容词,总觉得不太像自己……
  既然包山的事情,谈好了,下一步便要开始谈价格,然后签包山合同了。
  这不是小事儿,需要把镇上的主事办公人员都叫过来,大家一起商量完,然后把上面的统一合同拿出来。
  包山的价格如今在13到18块钱一公顷,这个还需要看底下具体的实施情况。
  如今包山的人并不多,毕竟穷是真的穷,外面的人只想着盖厂子,赚大钱。
  山里的村民,只想老实种地吃饭。
  包山这样的想法,还需要等到几年之后,可能会陆续冒头。
  如今东姝算是先下手为强了。
  没有参考,大家便一起商量着。
  最后包山的价格,镇长拍板给压到了13块钱,最低价了。
  “年限呢,最长要30年,你……”镇长看了一眼合同的最高年限,忙问了一下东姝。
  东姝很认真的点头道:“我的梦想很大的,也很长远,所以三十年挺好。”
  镇长:……!
  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想了想,还是任由着东姝来吧。
  反正,也不是一次性付包山三十年的钱。
  如果实在经营不下去,村里再收回来,也是一样的。
  “那行,就三十年,费用的话,一年一年的交。”镇长尽可能的照顾着东姝,顺着她的意思走。
  左右真祸害了山,她也走不了,还在桃花村。
  最后两方商定了好半天,终于将合同里的数字敲定,接着填上去了。
  整个山的占地是一百一十公顷多一点,这面积是写在合同里的,但是最后交的钱,却是把这个零头抹了。
  东姝只交了一百一十公顷的钱,一共是1430元。
  这是第一年的钱,先交上。
  然后合同两方签好,这个山如今便改姓了。
  “对于你想去宁会的事情,我这边知道,让海石给你开个介绍信,你出行也方便一些。”如今虽然不比往前十年,没个介绍信,你都出不了村。
  不过如果是远距离的出差之类的,如果有介绍信,会方便很多,也不怕过路的来查。


第2925章 八零年种田养家57
  东姝谢过镇长之后,跟着陶海石出了镇办公大楼。
  “我去看看大力。”东姝难得来一趟镇上,自然得去看看陶大力。
  “哎。”看着东姝一下子签了这么大的合同,居然还是面不改色的,陶海石还有些怔怔然。
  听到东姝这样说,下意识的应了一声。
  等到他反应过来,这才发现东姝已经走远了。
  看着从前猫着腰走路,而且一向脚步无声的田桂香,如今走路,挺直了腰背,而且步伐特别有力齐整,陶海石有那么一瞬间觉得,也许桃花村的将来,真要看这个女人的了。
  “我真是疯了。”反应过来,自己在想些什么的陶海石,无奈一笑,觉得自己简直是异想天开。
  与其在这里做梦,不如想想怎么样把秋收搞好,省得村里因为粮食再出事儿。
  这个时候,倒是觉得像陶大力这样的挺好,二季稻根本不种,直接种上冬菜,省事儿还不操心。
  不过想想,也就是陶大力自己一个人,可以这样潇洒。
  像是他们这样的,家里人口多,哪里敢不种二季稻。
  陶海石感叹一声,便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东姝去了食品厂,半路经过农机厂的门店时,还被店里那个高个子的店员拦住了。
  “大嫂,大嫂,总算是等到你了。”店员一看东姝,整个人激动的眼泪就差没下来了。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天天在这里守株待兔的,也是不容易。
  东姝看着两个人激动的就差没哭出来,不太明白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儿。
  “怎么了?”东姝心里转了转,面上半分不显,淡定的问了一句。
  “哎……”高个子店员叹了口气,然后这才无奈开口道:“咱们厂里的技术员,上次出去学习,得了机会,直接去了别的地方的农机厂了,如今咱们厂里没技术员,很多技术性的问题,也没办法解决,我们两个虽然也跟着学过,但是吧……”
  这年头,有些手艺的人,都把手艺的关键地方握的死死的,根本不想外传。
  所以,两个人就是半斤八两。
  对于这一点,东姝是知道的。
  上次过来已经看到了两个人的水平。
  如今听两个人这样说,这就是好好的一个农机厂,如今连个像样的技术员都没有了?
  “厂长如今正在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请人过来。但是你也知道,咱们镇上不及别的地方有钱,虽然工资是不少开,可是人家也不愿意来啊。”高个子说这话的时候,还扒拉了一把头发。
  说完之后,反应过来,自己只顾着吐槽,没说关键事儿,不由又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瞧我,这脑袋,也没个正经事儿,那个大嫂,我看你技术不错,你要不要考虑来咱们厂当技术员啊,咱们厂子待遇可是不错的。”
  高个子一边说还一边看东姝的表情变化,似乎是想通过这个来看看,东姝的意愿。
  可惜了,东姝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对于高个子的提议,也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这个大约有些困难。”
  确实有些困难,如果是在自己计划包山之前,这个技术员的工作确实不错。
  这年头,村里人想进城找个工作,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像是这种能伸出橄榄枝的情况,简直是凤毛鳞角。
  东姝能遇上,一个是运气好,一个是实力使然。
  可是,东姝如今包山合同已经下来了,相比这里一个月可能小一百的工资,东姝还是对自己包山这件事情,更有兴趣。
  “啊?”高个子还在说着自己厂里的福利待遇呢。
  原来的技术员,因为是好不容易请来的,所以待遇其实已经超过了正常技术员的水平了。
  技术员一个月一百零五块钱的工资,每个月还有厂子里的各种补助。
  他们主任的工资,也不过就是比技术员高那么一眯眯。
  饶是如此,技术员也不满意。
  觉得还是大城市更好发展,大的地方更好施展自己的拳脚。
  所以,得了机会,飞上高枝,坚决不带回来的。
  “我这边刚跟村里说好,要包山开发的,估计是没什么时间过来帮你们的忙,不过你们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来找我,正好我最近不太忙,可以来帮你们看看毛病,算是临时培训一下你们两个人,与其等着上面调人,说不好什么时候跑了,还不如自己把技术学到手。”东姝想了想,这算是一个结交人脉的机会,而且自己之后既然打着种地的计划,那么这些农机厂的人脉,就相当的有用。
  便是买农机的时候不能便宜,不过要点搭头之类的,应该也比较容易。
  思考之下,东姝虽然拒绝了,却又迂回了一道表示,自己可以给他们指导,也可以教他们学习。
  “其实吧,修机器这个东西,万变不离其宗,很多东西的机器,其实是一样的,你学会了其中一种,剩下的再遇上问题,自己也差不多能摸出来,你瞧,我一个农村妇女都能摸出来,就是因为看的多了,这才会的。”东姝在说完之后,还颇带着几分苦口婆心的洗起了脑。
  原本两个人还有些不怎么敢接这话,毕竟两个人也是学了很久的,结果还是个半吊子。
  虽然也是知道,技术员有意藏东西,不让他们学到太多。
  可是本质上,还是两个人不够聪明,不知道怎么样偷师,把该学的东西学到手里。
  自信心有些不足,如今被东姝一鼓励,居然还想小小的膨胀一下。
  “那咱们去跟主任说说这件事情吧。”高个子店员觉得,这种事情,自己做不了主,还需要跟主任那边沟通一下。
  “行。”东姝没意见,见更大的人脉,都是对自己将来发展的一种助力。
  不管现在有没有用,万一将来有用呢。
  见东姝这样痛快,高个子店员笑了笑。
  对方名叫高城,东姝在记忆的犄角旮旯里把这个人的名字翻了出来,然后跟着两个人去了后面的农机厂。


第2926章 八零年种田养家58
  农机厂的王主任,如今头大的很。
  因为技术员临时摞了挑子,攀了高枝,留下他在这里瑟瑟发抖。
  虽然说如今正在想办法调技术员,但是也没那么快。
  高城跟他说的事情,他虽然相信,但是也只相信那一次是巧合而已,毕竟东姝就是个农村妇女啊。
  虽然也想过去桃花村找人,但是王主任心里一直不怎么相信。
  他不说话,高城也不好直接去找人,只能在这里守着。
  如果遇上了,就把人带过来,让王主任掌掌眼,看过技术之后,也可以信服。
  如今把人带过来了,看着这干干巴巴的一小只,王主任更不敢相信了。
  不过到底还是要客气一些,王主任虽然身在高位,却并没有太多的势利眼行为。
  “大嫂你好。”王主任客气的打了一声招呼,有意要考一下东姝。
  所以,打完招呼之后,指了指旁边的两台机器道:“这两台,大嫂看看有没有问题。”
  东姝看着接近四十岁的王主任叫自己大嫂,默默的收回了自己的手,心道:生活不易,大嫂叹气。
  我真的只有二十多岁。
  只怪时间太短,修复的太慢,倒是让人觉得自己岁数挺大的。
  对于年纪的事情,东姝就自己吐槽了一下,顺着王主任指的地方看了看。
  那是两台新机器,估计是刚组装出来的。
  这样会有什么问题?
  东姝不明所以,走过去瞧了瞧,顺手拎起工具,还把粉碎机的机器打开看了看。
  打开一看东姝就懂了,这两台机器装的有问题。
  这样的机器,试机的时候,就会被发现,然后被剔出来,打开重组,找问题。
  如今王主任的意思,这是想考一下自己呢?
  东姝拎着扳手就上,动作麻利,倒是跟自己的小身板挺配的。
  把装错的地方重新拆下来,再重组。
  两台机器,不过半个小时,东姝组装完毕,然后重新装好。
  都不是大的问题,就是小零件装错了,机器启动不了。
  如今拆下来,换好了位置,便可以正常启动了。
  王主任让试机器的工人过去,把机器启动。
  看着机器果然不像是上午的时候,半点声响也没有,如今一启动,便是笃笃笃的机器转动声音。
  农机厂声响原本就大,这两台机器的响动不算明显。
  但是他们距离近,听的清楚。
  王主任一看机器重新启动了,再看东姝的眼神便不一样了。
  那眼神里,带着炙热与浓烈的渴求。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如今在对方眼里,就是个大嫂,东姝怕是要觉得,对方这眼神,像是看上自己了。
  好在,大嫂在呢。
  “大嫂,你真是个能人啊。”王主任这个人,能混到如今的位置,心思不浅,之前他是看轻了东姝,但是却没怠慢。
  如今再想留人,显然也不会太困难,只要自己带着诚意。
  虽然东姝是农村户口,这个问题有些麻烦,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有技术的人,什么户口都不重要,他们都可以帮着解决的。
  “还好。”东姝倒还算是谦虚,只是笑了笑道:“平时看的多了,自己喜欢琢磨。”
  王主任满意了,便要开始拉拢东姝。
  东姝还是原来那番话,自己包山如今是真没时间。
  “包山?”一听说东姝把自己村里的山包下来,准备发展农业,王主任整个人都愣住了。
  好半天之后,这才反应过来,开口的语气带着几分敬佩:“大嫂,你是真的很厉害了。”
  东姝:……
  不叫大嫂,也许我还能多指点一下。
  我真是大妹子,不是大嫂啊摔。
  东姝抿着唇,想了想,也不愿意在这些小细节上面计较太多。
  东姝包山没时间,王主任知道自己劝不动。
  毕竟一下子投了一千多块钱进去,如今让东姝撒手不干了,这谁能同意?
  换成王主任自己,他都不能干。
  我钱都投进去了,响都没听到一个,你就让我放着不管了?
  漫山的草,可是长不出钱来,还得自己想办法种植。
  王主任求才心切,对于东姝的说法,最后想了想也同意了。
  东姝说男人在食品厂当临时工,自己家还种着冬菜,肯定不能天天来镇上。
  王主任大手一挥,马上表示,可以让两个店员跟着东姝去村里学习,这件事情,他亲自找陶海石谈。
  当然,东姝的男人不在家,两个大男人自然不好住在东姝家里。
  这件事情,让陶海厂安排,他们厂子给些福利给些钱就可以了。
  两方谈妥之后,东姝说要去看看男人,王主任也没多留。
  送礼或是给钱,东姝都推了,只是说了一句:“将来我的山头发展起来,免不了要在咱们厂子里买些农机,到时候,可得给我便宜一些。”
  东姝用了一句:咱们厂。
  王主任顿时心花怒放,整个人都飘了,连连招手道:“好说,好说,一切都好说。”
  只要你用心指导咱们厂子里的工人,让他们成为合格的技术员,一切都好说。
  将东姝送出去之后,王主任便开始去联系陶海石了。
  陶海石如今还没回村里呢,来镇上一趟,他要干的事情可多了。
  王主任找上他的时候,他刚吃了午饭,这会儿都下午了。
  对于王主任来的目的,陶海石还泛着蒙呢。
  农机厂的主任来找他?
  等到王主任把这件事情说清楚之后,陶海石整个人更加茫然了。
  我是谁?
  在哪儿?
  我在做什么?
  ……
  陶海石泛了一会儿蒙,不过到底还是村长,只是愣了一会儿便反应过来了。
  “这可是好事儿,我怎么可能拒绝呢。”跟农机厂打好关系,对于他们村来说,就是好事儿啊。
  以后买农机,便是打个欠条,应该也没多大问题。
  东姝这可是为了村里做了一个大人情。
  虽然不知道,东姝一个大字不识两个的妇女,怎么会修农机。
  不过想了想,也许有些人天赋就是强呢。
  从前,陶正宗家里的粮食,确实都是东姝自己扛过来碎的。
  她在那粉碎机面前站的时间最长,为了守好自己的粮食,说不好那个时候,就已经在暗中观察了呢?


第2927章 八零年种田养家59
  陶海石还记得,粉碎机不能用,修理的时候,东姝也不止一次在场。
  估计看的多了,也记在脑子里。
  想想东姝从前的条件,娘家不行,陶正宗家里更不行。
  不老实的干活,便要被打被骂。
  便是会些技术,她也不敢说。
  倒是陶正宗走了之后,跟了陶大力,这胆子越发的大了起来,整个人也与从前,有些不同了。
  相比从前的死气沉沉,如今的东姝有了鲜活气了。
  想到这些,陶海石越发的觉得,东姝是高人深藏不露,而陶正宗当真不是个东西。
  满肚子全是坏心眼。
  陶海石没多怀疑,应下了王主任的事情。
  东姝去食品厂看过了陶大力。
  陶大力这两天是真的累,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
  赶着国庆之前,把东西赶一赶,国庆的时候,厂子里还能放两天假呢。
  不过,过了国庆,便还需要赶着过年的礼盒之类的。
  想到这些,刘主任也跟着过来,有意无意的试探着东姝,最近有没有研究一些什么新品。
  东姝在出差去宁会之前,并不打算出什么配方了。
  自己一个农村妇女,出两个配方已经很出风头了。
  再多的话,就不太好了。
  但是等到自己从宁会回来就不一样了,自己那是出去见过世面的,看到过好东西,所以会些配方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暂时不会了,不过过些时候,我可能会去一趟外地,到时候如果看到新的花样,我帮着问问。”东姝没一句话说死了,只先支了一张支票。
  刘主任一听,心下有些失望,不过再一想东姝真出去见过世面了,依着这个灵活的脑袋瓜子,说不好真能学些什么回来,顿时又升起了几分希望。
  陶大力白天的时候还忙着呢,东姝也没多耽误,只简单跟他说了一下,山包下来了,明年开春,他们就可以开荒了。
  不过在这之前,她需要去一趟宁会。
  赶着他们的稻谷收割之后,自己过去看看能不能收到碧粳米的稻种。
  “等你这边的活结束了,我再过去。”地里有冬菜,如今还小,需要时不时的看着,一旦真招了虫子,还需要及时应对。
  不然,冬菜就凉了。
  因为这个,不可能两个人全都出门。
  陶大力虽然不放心,一个是不放心东姝,一个是不放心自己的全部家当。
  不过想了想,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便听了东姝的安排。
  如今村里都忙,大家天天下地赶着收割。
  生怕收的晚了,再下雨,庄稼直接烂在地里。
  因为这个,村里八卦的人少了,看热闹的人更是没有。
  除了几户懒汉那种,道上连闲晃的人都没有。
  东姝下午的时候回的村子,半路上又碰上了陶淑雪。
  陶淑雪最近日子真不好过。
  陶小婶自从知道,陶淑华不安心之后,对于陶淑雪更加过分。
  问题是,陶小婶这个人,永远是笑面,藏在那笑面之下,却是比冰还冷的心。
  最近陶小婶不用陶淑雪干特别重的活计了,只让陶淑雪去打猪草。
  村里像是陶淑雪这个年纪的孩子,有些都能下地干活了。
  毕竟如今包产到户,那干的都是自己家的活计了,不再是大锅饭,集体活,你偷懒的话,最多就是工分少。
  如今都是自己家的活,能多一个人来干,那活就能更利索的干完。
  庄稼早点收到家里,才能让人安心。
  当然,也有些女孩子,出去打猪草之类的。
  陶淑雪从前被陶正宗当成小孩子娇养着,干的活不多,再加上家里女孩子多,两个姐姐顺手干点,就不用陶淑雪出力了。
  更何况,有原主这个当牛做马的嫂子在呢,哪里需要陶淑雪一个小孩子干活。
  所以,打猪草对于陶淑雪来说并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