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战神的黑包群-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说想认字,你就教她,你是她先生怎么的?而且她最近不是跟城里来的知青走的近吗?让她跟知青学去,你就要结婚了,要跟其它女人保持距离,不然青梅的心里多委屈啊。”大队长媳妇觉得这个儿子,怎么突然就蠢了呢?
  东姝当然还不知道。
  曾经暧昧的小鲜肉,无意之中就成长为中央空调。
  此时,她正在面对找上门来的冤大头。
  冯玉成。
  “不好意思,韩同志,冒然上门是我失礼。”冯玉成是自己来的,手里还带着礼物。
  一小块红梅手帕里,包着什么,看不清楚,还有一小布袋的粮食。
  东姝目测了一下,两、三斤的样子。
  对于冯玉成突然上门,东姝觉得莫名其妙。
  考虑到寡妇门前是非多,冯玉成又是一个人来的。
  东姝不太好让他进门。
  可是客人来了,不请进门的话,又不太好。
  而且对方已经进院了。
  东姝:……
  所以,有时间还得把院墙垒起来。
  “冯同志是有事情吗?”东姝也没说不让进门,但是没请的意思,想来冯玉成能懂吧。
  而且不管这位城里来的冯同志有什么打算或是主意,只要自己刻意保持距离,对方应该还是能懂自己的意思吧?
  冯玉成当然明白东姝的意思。
  这是不想别人看到了说闲话,所以不想让自己进门呢。
  不过冯玉成似乎也不太在意。
  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别扭,不过很快就红着脸,声音小小的问道:“之前,韩同志说的再嫁标准是真的吗?城里来的,高中文化,而且没结过婚就成,你……你看我成吗?”
  东姝:???
  不是,同志,你醒醒,恋母是不对的啊。
  虽然东姝的年纪是没夸张到可以当他麻麻。
  但是两个人之间近10岁的年龄差,自己还带着两个孩子。
  冯玉成是怎么想的?
  东姝当初把条件说得那么高,一个是想直接击退来的同族婶子,一个是知道婶子嘴碎,这件事情会传出去,自己正好可以否了其它人的心思。
  以后带着两个孩子好好过日子。
  可是现在这是怎么了?
  冯同志脑子瓦特了吧。
  送上门来当冤大头?
  东姝也就是犯了一个蒙,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冯玉成应该也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所以,东姝抿了抿唇,小声问道:“冯同志这是有其它的打算了?”
  一听东姝这样问,冯玉成就知道,东姝这是看破了他不是真心想娶,只是想找个避风港的念头。
  主要还是村里的年轻同志太热情,冯玉成有些受不住。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城,冯玉成又不想娶个村姑,所以他其实是跟东姝来个契约婚姻。
  这还是受他之前看过的一些外国小说影响的。
  跟东姝约法三章,算是假结婚吧。
  冯玉成是为了避开村里的桃花,同时也是为了方便,之后他一旦回城,这件婚事因为最开始就是契约的关系,所以也好离。
  这样就算是他下过乡,结过婚,可是也不是真的,更没有孩子,以后也可以自由来去。
  只是这么直白的实话,冯玉成有些不太敢说。
  他是知道东姝脾气不好,性子还有些辣。
  冯玉成觉得自己说实话,说不定要挨打。
  “没,没有,我就是觉得韩同志挺好的。”冯玉成犹豫了一下,到底没说实话。
  主要还是这样的思想,冯玉成觉得有些离经叛道,说了的话,怕对方接受不了。
  所以,还是他自己小心操作吧。


第418章 六零养儿记47
  如果让东姝知道冯玉成的真实想法。
  东姝估计会给他科普一下。
  两个人都知道,而且讲好了,那才叫契约婚姻。
  像冯玉成这样,连真话都不讲,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你这是骗婚啊,兄弟!
  东姝当然不相信,一个城里来的,心高气傲,根本瞧不起他们泥腿子的小年轻,会看上她这样年长的小寡妇。
  就算是原主姿色确实不错,但是却还没祸国殃民到这种程度。
  “冯同志,我想你是没听到重点,我想找个城里人,而且还得吃供应粮的,冯同志现在跟我一样种田挣工分,怕是不太合适,谢过冯同志好意了。”东姝觉得冯玉成肯定是打的其它主意,不过该拒绝还是拒绝。
  就算是对方有一百个理由,或是借口。
  但是东姝是拒绝的。
  找个小年轻,是觉得孩子不够多,再来养一个?
  冯玉成被小寡妇这么一拒绝,心里有些不太舒服,面上也僵了僵。
  “我……”张口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冯玉成又闭了嘴巴。
  手里的东西,递过去不是,不递过去吧,又显得失礼。
  最后还是东姝缓解了他的这种尴尬。
  “回去吧,东西带着回去吃,你们城里来的,地里活还不熟悉,一共也没挣到多少粮食,别送来送去的浪费了,我暂时带着两个孩子过挺好的,没打算嫁人,谢谢你的欣赏。”最后这一句,东姝带着一点真诚的意味。
  冯玉成突然被说得脸上火辣辣的。
  对方这么坦荡,倒是自己。
  可是冯玉成这个时候,就更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打算了。
  总觉得面对这样坦荡的东姝,自己再把契约的想法说出来,有些伤人。
  最后嗫嚅了半天,这才点点头小声说道:“抱歉,打扰了。”
  “没什么,好好干活。”东姝也就是鸡汤式,不走心鼓励了一句。
  冯玉成涨红了一张脸跑开了。
  东姝四下看了看,没看到其它人,总算是能放心了。
  一转头,就看到大丫张大了嘴巴,小声叹道:“还真有冤大头啊。”
  东姝:……
  两个熊孩子如今胆子大了不少,也越来越皮了。
  “以后,都老实的跟我学习认字。”东姝在分了菜籽油之后,去了一趟县城,给家里添置了一点东西。
  当然,顺便买了几本启蒙认字的书。
  因为就是小孩子认字的,倒也没什么大事儿。
  一听说要认字,狗蛋直接躺在小床上装死。
  如今天热。
  他们屋子小,就算是南北都有窗,其实家里还是很热的。
  狗蛋最近放飞自我。
  天天在家里就穿着小裤衩,光着小膀子,因为年纪小,倒也没什么。
  但是大丫不行,到底是个女孩子,还是好面子的。
  当然,这还是东姝教育的结果。
  原本大丫还想脱了上衣学狗蛋的。
  差点没把东姝吓个半死。
  姑娘,你这一脱,我倒是无所谓啊。
  就怕你长大了恨我啊。
  “行了,趁着午休,认几个字,我下午正常上工,晚上回来检查。”东姝可不给两个孩子逃避的机会。
  他们算是运气不错的,至少长大了,正好赶上恢复高考,还有再读书的机会。
  像原主这些,十年之后,已经被时光和生活蹉跎了早没了斗志。
  再想去考试?
  那真的只是想想而已。
  狗蛋和大丫虽然不爱认字,但是看东姝态度认真,而且已经板起脸了。
  知道,妈妈板起脸来就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两个熊孩子虽然皮,但是还算是听东姝的话。
  东姝说认字,两个人虽然心里还不太愿意,但是却还是老实的过来了。
  看着两个孩子这样,东姝觉得,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不然为什么两个孩子不愿意学呢?
  这么一想,东姝决定转换一下思路。
  利用讲故事,来教两个孩子认字。
  不过午休时间有限。
  虽然因为夏日,午休时间延长,但是东姝也需要睡眠来补充体力。
  不然下午的活没法干的。
  所以,只教了半个小时。
  狗蛋和大丫每个人至少认了六个字,东姝这才放下书,然后拉着他们去睡觉。
  小炕上睡着娘俩,不挤还算是舒服。
  小床上只有狗蛋自己,也是放飞自我。
  一家三口,家虽然小,但是胜在温馨。
  下午正常上工。
  最近因为各种抢收,所以大家干活的地方都不太一样。
  修罗场的情况,东姝倒是并没怎么再碰到过。
  而且刘娟在经历了上次的事情之后,也老实了很久。
  如今也不往冯玉成身边凑了。
  王淑兰最近倒是跟冯玉成走的不近,反而跟韩建设身前忙来忙去。
  对此,东姝也是有些诧异的。
  王淑兰难道不知道避嫌吗?
  韩建设可是要跟王青梅结婚的。
  婚期都定了,十月初八。
  阴历的时间,阳历的话,估计已经进入十一月了。
  地里没什么活,家家户户也闲了下来。
  那个时候结婚,不耽误地里的活儿,大家能去帮忙,而且还热闹。
  这件事情,村里人都知道,可是王淑兰却没个避讳,一直往前冲。
  这让东姝有些看不懂了。
  难道是在冯玉成这里碰了壁,所以改去研究韩建设了。
  这个穿书女,怕是有毛病吧?
  王青梅性子柔软,而且还很心善,又有些隐忍。
  看到这些,也不说话,就抿着唇,闷头干活。
  东姝听着耳边吧哒吧哒的声音,一转头就看到隔壁垄里的王青梅在悄悄掉眼泪。
  估计也是看到旁边垄里,王淑兰不停的往韩建设身边凑,可是她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委屈了吧?
  可是韩建设似乎也太不注意了。
  毕竟已经定了婚,如果他不愿意,早该在订婚的时候说出来。
  可是他没反对,证明也是愿意的。
  如今婚期已定,还这么没个避讳的。
  东姝觉得自己对韩建设的定位,得重新放一放了。
  看他那完全不懂拒绝,而且东姝远远的还看过两次,他对村里其它女孩子,似乎也很温柔。
  这不会是个暖男,而且还是中央空调式的吧?
  如果真是这样,王青梅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第419章 六零养儿记48
  不过东姝现在也没办法,确定原cp到底是谁。
  反正不会是自己和韩建设。
  因为自己拒绝了韩建设,但是任务世界没有强制自己离开。
  当然,这也是东姝分析之后的结果。
  如果自己是原cp,这任务世界的剧情故事,得歪成什么样啊。
  再加上自己头顶上的ob,也有边缘观察者的意思。
  所以,东姝不认为自己会是原cp中的一员。
  最多就是个看热闹的。
  昨天拒绝韩建设,果然没有被强制离开。
  东姝放心多了。
  当然,也可能是韩建设不是官配的cp另外一个人。
  但是东姝连冯玉成也拒绝了。
  也没被强制离开。
  所以,自己不是原cp中的一员,这就好啊。
  他们可劲儿折腾吧,自己养好娃就行。
  王青梅和王淑兰还有韩建设的事情,很快成了村里的闲话。
  青梅妈气得够呛,如果不是怕退了婚事,王青梅名声不好听。
  再加上王青梅是真的很喜欢韩建设,青梅妈怕是一狠心,根本就不让王青梅嫁。
  但是王青梅喜欢,村里姑娘如果退了婚事也不太好听。
  再加上大队长家也有意补偿。
  韩建设最近表现的也很好。
  青梅妈心里总算是舒服几分。
  东姝并不关注这些,而是日常教孩子认字,然后研究一下美食,偶尔去趟县城。
  东姝如今从交易平台摸到了一点其它的套路。
  因为粮食不像是最开始那么紧张了,所以东姝也会换点其它的。
  最近交易平台也出现了一些其它的东西。
  比如说是珍贵的药材类的。
  太夸张的,东姝换不起,也不敢换出来,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只换了些小打小闹的,然后拿到县城的药房里。
  还真换了不少钱回来。
  一次一块、两块的,这算是正常的收益。
  看到这块儿有利可图,东姝再次去回收站,就稍加留心。
  一些比较有年代感的书,还有自己之前的工业票之类的,全都挂到平台上。
  一来二去,东姝手里现在也有二十多块钱了。
  虽然不多,但是等到秋收之后,还能分些钱。
  两个孩子最近几年念书的钱是不用愁了。
  大队长和县城那边商量过了。
  虽然现在全国形势都很紧张,但是小学总还得继续下去。
  大队长的意思是,等到秋收结束,小学的课堂正常恢复上课。
  至于老师,城里来的几个知青,应该都能教得了小学生吧。
  县城那边已经批了,大队长也早早就告诉了村里人。
  家里的孩子到了年纪,该送到小学的就送过去。
  村里的小学其实也简陋的不成样子。
  但是也不能要求太多,这个年代全国各地都差不多。
  教材和学费加到一起,也没有多少钱,就算是两个孩子,东姝也负担得起。
  “妈,我不用念书,我帮着家里干活就行。”大丫生怕东姝供着他们辛苦,一听说要送他们去念书,马上反对。
  “不用,你和狗蛋一起去念书,还有你们的名字……”东姝直接拒绝了大丫,不过提到名字,也有些为难。
  总不能让这种名字跟着一辈子吧。
  好在这年头改名字也容易。
  本来就是小名乱叫的,上户口真上这名,孩子还不得恨自己一辈子啊。
  所以,赶在秋收开始之前不太忙的时候,东姝把两个孩子的名字重新改了。
  “你以后的名字是韩锦悦。”改好名字之后,东姝先对大丫说了一下。
  转过头去看狗蛋,狗蛋现在还有些犯蒙。
  自己也有新名字了?
  可是他觉得狗蛋这名字很好啊,大家都叫蛋,一听就是一个辈的。
  以后他名字不一样了,会不会没有小伙伴啊。
  狗蛋有些忐忑,然后听到东姝轻声说道:“你以后的名字叫韩锦瑞,瑞雪光丰年的瑞。”
  狗蛋:???
  听不太懂。
  反正以后他不是蛋字辈的了,他是明白了。
  两个孩子怎么样纠结,东姝是不知道的。
  毕竟秋收很快开始。
  相比夏收,秋收就更累了。
  夏收只是水稻还有部分旱地。
  秋收却是分两部分,先是大片的旱田里的玉米,然后隔两个月,就是二季稻。
  这中间几乎不得闲。
  红旗大队虽然大部分还是平原,但是也有些小山丘。
  这些能开发种地的地方,也全部开采出来了。
  所以,大片的玉米地,还有一小部分是旱稻,也需要这个时候赶着收出来。
  东姝天天包裹得跟个粽子似的,跟着大家一样下地,弯腰收割。
  旱地干活比水田能利索一些,但是也很累。
  闷热的一层又一层玉米地,一点也不轻松。
  就算是这样,王淑兰天天还有空往韩建设身前跑。
  东姝觉得这个穿书女有些……婊?
  韩建设已经定了婚事儿,他自己不避嫌,王淑兰也不避嫌吗?
  而且看着王淑兰其实是有意的靠近,时不时的还有些暧昧的小动作,这种行为还真是……
  一言难尽。
  王青梅最近就在隔壁的垄里,不停的掉眼泪。
  她性格柔弱,不像是王淑兰那样,敢闯敢上。
  受了委屈,也是自己背着。
  可是还没结婚就这样,结了婚之后要怎么办呢?
  东姝对王青梅有些同情,可是有些话没办法说。
  这个年代,大部分还是纯朴隐忍的。
  大家觉得日子过得去就行。
  而且王青梅是真的喜欢韩建设。
  爱一个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可能是她太在意他,所以哪怕他这样,她也不在乎。
  就是委屈自己,天天在那里哭。
  东姝想劝,可是她跟王青梅不熟,原主就更不熟了。
  王青梅对东姝没有恶意就已经不错了。
  毕竟原主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
  当然,东姝也是考虑到自己的身份。
  ob。
  观察者。
  她就是个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跟这些人也没什么交情,真的没必要烂好心去劝说。
  感情的事情,别人一旦插手。
  最后里外不是人的,肯定是这个插手的人。
  所以,东姝不想也不能劝。
  整个秋收忙了半个月。
  东姝觉得自己身上的汗一层又一层的下来。
  总觉得一个秋收下来,自己可能又瘦了。
  秋收中间是下了一次雨的。
  好在,雨不大。
  并没有影响大家第二天干活。
  一直到10月中旬,第一批秋收总算是结束。
  东姝也算是可以缓口气了。


第420章 六零养儿记49
  交任务粮,然后再分粮。
  东姝同样只要了按人头分的那一份,工分部分换成了钱和票。
  票这次多要了一些。
  比较有年代特色的布票之类的。
  这些在交易平台,还比较受欢迎。
  东姝曾经用半斤糖票换了一根三十年的山参。
  这就特别厉害了。
  因为读过交易平台的说明书,知道大家位面不一样。
  所以,可能在对应的那个位面,山参并不怎么值钱,所以才会用一株山参来换糖票。
  就好像,东姝曾经将回收站的旧报纸,因为上面写着年代大事件,放到交易平台上。
  结果,还换回来了一包大白兔奶糖外加一小瓶香油和两扎挂面。
  对此,东姝的反应是,我墙上糊的不是报纸,而是钱啊。
  这一扎扎的挂面,看两眼都迷糊。
  不过那个时候没想这么多。
  所以,东姝也没试过将报纸挂上去过。
  不过之后再试了,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了。
  最多就是换瓶矿泉水之类的。
  不过有些上面如果记录了大事件的话,还是会换些不错的东西的。
  这让东姝再去回收站就有意识的多找些这样的报纸。
  每次拿走的数量不多。
  几张而已,所以回收站的负责人也不多想什么。
  只当是个识字的,拿着回去看看。
  秋收这一部分忙完之后,第二波收秋很快就来了。
  二季稻可以收了。
  赶在天冷之前,把二季稻收了,晒了,然后正常交粮、分粮。
  就是如今的天吧,太阳没有那么烈了,其实并不太好晒。
  所以,这一次的秋收,尾巴拖得有些长。
  粮食得晒透了,才能保证,之后脱了壳变成米,不会受潮再坏掉。
  所以,每一步都很严格,也都很麻烦。
  东姝跟着大家一起干活,然后一起分粮。
  今年虽然不能算是大丰收,但是至少,大家收益都不错。
  东姝比原主能干一些,但是也没有强出头。
  所以,分到的粮比原主在的时候多不少。
  娘三个只要不浪费,吃还是够吃了。
  时间进入了11月,天也跟着冷了起来。
  东姝秋收的工分,换了些棉花票。
  东姝去了一趟供销社问了问棉花,然后又对比了一个交易平台。
  最后发现,还是交易平台比较合算。
  然后用五斤棉花票换了十二斤棉花。
  顺带两块老粗布。
  不算是太大,但是给一个人做身棉衣还是够了。
  天冷了,地里没活了。
  家家户户也便闲了下来。
  东姝也开始坐在家里,给两个孩子做棉袄。
  小学重新开学,村里的知青被大队长安排过去教书。
  其实也很简陋,不过这是一种学习习惯养成,所以东姝并不打算去评价什么。
  他们学不到的东西,东姝会在家里给他们补上。
  不会做衣服的东姝算是在智脑的指示下,还有原主的记忆,赶在天冷下来之前,给两个孩子各自做了一身小棉袄和棉裤。
  南方的天并不算是太冷,所以棉衣也不需要太厚。
  薄薄的一层就可以了。
  棉袄外面的外套用的是老粗布做的,灰扑扑的不显眼。
  两个孩子,棉袄的款式差不多,布料也差不多。
  东姝尽可能的做到公平。
  又用军绿色的棉布给两个孩子一人做了一条宽大一点的裤子。
  这样方便套棉裤穿。
  这十二斤棉花,用了一个彻底,轮到东姝这里,就只剩下一条棉裤的量,而且还得是薄薄的一层。
  不过东姝也不介意。
  如果不是做被子不够的话,其实还想絮一床被子的。
  不过量太少了。
  最后东姝给自己做了一条棉裤,怕把腿冻坏了,所以还是做了一条。
  同样灰扑扑的亚麻布料,看着跟老粗布其实没多少差别。
  这几件衣服,东姝做了差不多10天的时间。
  韩建设和王青梅赶在天彻底冷下来之前,把婚事儿办了。
  大队长家的席面,当然很好看了。
  东姝过去随了一块钱,外加二斤大米还有一包硬水果糖。
  但是没留下来吃饭。
  毕竟名声不好听,东姝也不想其它人尴尬。
  所以,送了东西,便离开了。
  大队长媳妇虽然看着东姝心情复杂,不过看东姝也很顾忌着,没留下来吃饭,到底过意不去。
  晚上席面散了之后,给东姝送了两碗肉菜。
  “这都是婶单独盛出来的,别嫌弃啊,给孩子吃的。”大队长媳妇特意过来送的,还跟东姝解释了一下。
  这不是席面上剩下的,而是单独盛出来的。
  “婶子这怎么使得,大冷的天,还劳你跑一趟的。”东姝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想拒绝,结果大队长媳妇强势把肉扣到了东姝放在灶边的碗里,然后便紧了紧衣服,向外走了。
  “给孩子吃的,别推了啊。”大队长媳妇笑呵呵的说了一句,便快步走开了。
  因为大队长媳妇送来了两个肉菜,东姝晚上没单独再炒菜了。
  只把菜热了一下,又闷了一盆米饭。
  两个孩子回来之后,娘三个吃了一顿热乎乎的晚饭,便各归各位去睡觉。
  韩建设那边,今天是新婚夜。
  多喝了两杯,这会儿还有些迷糊。
  结果,王淑兰又来了。
  韩建设喝得迷糊,正准备出去,结果却被王青梅给拉住了。
  王青梅觉得,如果新婚夜,韩建设还被王淑兰叫出去了。
  以后自己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王青梅觉得自家妈说得对,自己得硬气起来。
  不然王淑兰总想盯着韩建设。
  思及此,王青梅咬了咬唇,抬起头,楚楚可怜地看了看韩建设。
  韩建设喝的有点多了,这会儿看着王青梅这模样,身上不由热了几分。
  毕竟是个火力旺盛的年轻人。
  被王青梅拉了一把,又这么看了一眼,便有些把持不住了。
  至于王淑兰是谁?
  不记得了。
  眼前的春色更为重要。
  然后王淑兰在冷风中等了半个多小时不见人,最后看着大队长家都熄灯了,这才恨恨的跺了跺脚,然后转身往回走。
  结果一转头就碰上刘娟和李雪梅。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淑兰啊。”刘娟因为上次的事情,和王淑兰几乎就是水火不容了。
  如今见到了,自然是没个好语气。
  王淑兰一看到这两个人,就一肚子气。


第421章 六零养儿记50
  村里小学恢复了,王淑兰觉得自己文化水平这么高,还能输给这些人?
  结果,大队长根本不让她去教小学。
  毕竟从前的王淑兰就是个文盲。
  可是现在的王淑兰不是啊。
  而且大队长连个证明的机会都不给。
  直接就拒绝了。
  反倒是刘娟和李雪梅这两个知青。
  如今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去地里干活,剩下的时候,只需要在学校里教书就好。
  又轻快,又有工分可以挣。
  王淑兰看着又眼红,又生气。
  现在被刘娟怼了一句,王淑兰丝毫不弱地反问一句:“怎么,王富贵最近不缠着你了。”
  王淑兰一句话,把刘娟气得脸都白了。
  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刘娟虽然把自己洗白了。
  但是名声还是不太好听。
  而且王富贵从牛棚里改造出来之后,便一直缠着她。
  一门心思要跟她结婚。
  刘娟天天看到人,都得绕着走。
  如今被王淑兰一说,更是气到不行。
  “王淑兰,如果不是你,我会这样,你个贱人。”刘娟气得伸出手,手指头就差直接戳到了王淑兰的鼻尖。
  结果,王淑兰只是轻飘飘的回了一句:“彼此,彼此,如果不是有些人起了坏心思,最后这坏事儿也不能落到某些人身上。”
  “果然是你。”刘娟一听王淑兰这样说,马上就明白了。
  自己上次计划落空,还把自己搭进去,是王淑兰搞的鬼。
  王淑兰也不否认,只是扬了扬下巴说道:“好好珍惜吧,毕竟至少十年内,你们是回不了城的。”
  王淑兰最后留下一记重磅,然后就大步离开了。
  她是知道历史轨迹的。
  如今还是1967年,哦,过了年马上就1968年了。
  距离知青可以回城,恢复高考还有10年左右呢。
  这些人有的磨呢。
  在王淑兰看来,王富贵这样的男人配刘娟,已经很好了。
  挑什么挑?
  “你……”刘娟气得脸红一阵白一阵,配着寒风,还有些可怜。
  听王淑兰这么说,李雪梅脸色也不太好看。
  她在家里不受宠,被打发到了乡下之后,还存着能再回去的心思。
  爸妈的工作,自己如果不回去,岂不是便宜了家里那些兄弟姐妹。
  虽然自己回去也不一定能争得过,可是至少还能争取一下。
  说不定家里因为愧疚,还能安排些别的活计给她呢。
  可是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回城。
  李雪梅不敢想,想想就觉得眼睛酸。
  这些东姝当然是不可能知道了。
  这些事情,大晚上发生的,看到的人几乎没有。
  再加上如今不下地了,听不到八卦。
  所以,东姝并不知道。
  倒是原主的娘家,赶在过年之前,来过一趟。
  来的是两个嫂子。
  先是去的韩丰全的家,也就是原主之前住过的那个地方。
  结果发现房子里住的是韩家老五和新媳妇,原主的两个娘家嫂子已经蒙了。
  “你问小寡妇啊,村头那两间里住着呢。”韩丰全一看东姝娘家这两个嫂子就烦得很。
  这些人过来,就像是时时刻刻在提醒。
  他结婚连个新房子都没有,还得捡已经没了的死鬼三哥剩下的。
  韩丰全心里不舒服,还得去哄同样心里不舒服的新媳妇。
  语气不好,说完大门一关,明显不想让两个嫂子进门。
  原主娘家的两个嫂子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被冷风吹了一会儿,头脑也清醒了。
  倒是不敢冒然的去闹。
  毕竟不是自己的大队。
  去了东姝那里,结果连院门都没进去。
  东姝趁着地里没活,用石头和黄泥巴把大墙加高了。
  如今的大墙大约在一米八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