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战神的黑包群-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你走开啊。”刘娟推开了臭哄哄的王富贵,便开始哭。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被这么多人看到,她被这个二流子压了,她的名声就彻底的毁了。
可是让她就这么嫁给王富贵?
当然不可能。
这个男人,家穷不说,他自己天天还没个正形呢。
将来一旦分家,他靠什么?
自己干活养着他吗?
而且一把年纪,还臭哄哄,一点也不爱惜卫生。
不能跟他。
两个人也没成事,就是被亲了几口。
她不能就这样堕落。
而且怎么知道,她回不了城呢?
对了,她将来是要回城的,怎么可以嫁给这种庄稼汉!
“怎么回事?”大队长也是听到消息才过来的。
看到这样的场面,冷着脸问了一声。
王富贵在村里招猫逗狗的,没事还去调戏这些小姑娘小媳妇,村里人意见颇多。
韩大跃从前也会说教几句,但是也管不住。
王富贵嘴上应得好,回头还是犯。
韩大跃一看到他就头疼。
此时一看到又是他,而且旁边还有个衣衫不整的女知青,头更疼了。
“这小娘皮勾搭我啊,她主动的。”王富贵脸皮多厚啊,这会儿嘻嘻一笑,把脏水都泼到了刘娟身上。
村民一听,顿时就觉得,这好好的女知青,怎么就瞎了呢?
村里好的汉子可是不少,怎么就看上王富贵这么个不着调的呢?
“你胡说!”刘娟气得嘴皮子都打颤,抬手指着王富贵,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能慌,得稳住。
刘娟不等王富贵再反应过来,就主动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梗着脖子跟韩大跃说道:“大队长,我知道你是最公道的,不会欺负我们城里来的知青同志。”
“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可以回头再查再说,可是我到底是城里来的,怎么也不会看上这样的,我要告王富贵流氓罪,他思想觉悟有问题,欺负能顶半边天的女同志,这样的同志是要关牛棚再教育的。”刘娟毕竟在城里念过书,所以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王富贵原本混得很,还以为自己能借此浑水弄个香软的女知青回家当媳妇。
结果,被反咬一口流氓罪,也是吓得够呛。
平时他招惹这个,调戏那个。
就是口头上便宜,没个正形,村里人拿他没办法。
偶尔的跟他滚了床的小寡妇什么的,人家你情我愿,谁也管不着。
乍一听到流氓罪,大家也是吓了一跳。
这年头,流氓罪可是不小的罪名。
关牛棚已经是小的了。
再严重的,可是要被关大牢的。
王富贵吓得脸都白了。
结果富贵妈来了。
富贵妈年纪不小了。
王富贵上头还有个哥哥,王富强。
王富强今年都30多岁了,老娘自然也是50多了。
不过庄稼人,身体结实。
所以,老太太虽然年纪不小,可是身体硬实的很。
飞快的走了过来,冲着刘娟就是一巴掌。
速度快到刘娟根本没反应过来。
“就是这个娘皮来勾引我儿子,我儿子多乖啊,怎么能犯流氓罪呢,还不是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小娘皮太骚浪。”富贵娘掐着腰,高声骂着,乍一听还以为是在唱歌呢。
村民一听她这样说,顿时就觉得很好笑。
王富贵还乖?
别闹了。
如果不是因为有个跋扈的老娘,这些年早因为手脚不老实,被人给腿都打断了。
刘娟被莫名的打了一巴掌,也被打得有些发蒙。
不过到底还是城里来的,念过书。
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一旦慌了,就会被人拿住把柄。
就这样的男人和老婆婆,自己万万不能嫁过去。
所以,反应过来,刘娟捂着脸高声哭道:“我衣服好好穿着,人好好在这里站着,怎么就骚浪了,明明是王富贵同志思想觉悟太低,需要再教育,而且你们好好说话,怎么还打人,这是割资本主义尾巴!”
一句话落下,人群一片哗然。
如今形势紧,一点小小的罪名,都能让人头皮发麻。
一听刘娟说割资本义尾巴,村民们很多也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是一跟资本主义扯上关系,肯定就不是什么好事情。
富贵妈顿时就被吓蒙了。
结果,刘娟说到这里,还不算完,顿了顿之后,接着说道:“思想觉悟低的人,不配跟我们一起共同创造建新社会,需要牛棚改造。”
村里对王富贵有意见的人可不少。
所以,刘娟带着蛊惑的一带头。
其它人就跟着一起高呼。
第410章 六零养儿记39
站在人群外,纯吃瓜的东姝,也被刘娟如此有煽动性的言论惊到了。
所以,读过书和不读书的还是区别的。
至少,高级撕x的时候,没读过书的富贵妈,明显撕不过读过书的刘娟啊。
看到这一幕,东姝还反思了一下。
看来只是把蛙……哦不,又忘了,是娃养好还不行,还得把娃养成才啊。
就是村里的小学已经停了。
也不知道,今年秋天能不能恢复。
如果不能的话。
夏收分了钱和票,自己还得想办法从回收站弄点书回来。
只是不知道,现在这个形势,看书有没有问题。
也是麻烦事儿啊。
人群中间,富贵妈已经吓蒙了。
牛棚什么的,不都是关坏人,斗地主的吗?
怎么突然就轮到他们了?
富贵妈吓蒙了,王富贵也吓蒙了。
韩大跃这会儿也是骑虎难下。
不过到底是碍着人家女同志名声了。
韩大跃就算是护着村民,也不得不处置了。
所以,最后当着刘娟的面保证了,会开大会进行批评教育,然后把王富贵关牛棚。
富贵妈,因为思想觉悟还能跟上。
只是批评教育,并不会关牛棚。
刘娟听到这个结果,其实并不算是满意。
毕竟自己还挨了一巴掌呢。
不过她很会看人脸色。
在看到韩大跃隐忍的神色之后,也知道自己闹太大不好看。
所以,最后一脸凛然地说道:“既然大队长这样说了,我要紧跟大队长思想觉悟,坚决不拖大队后腿,服从大队长安排。”
韩大跃:……
我特么不想听你说话,可闭嘴吧。
韩大跃听刘娟说话就脑仁疼。
最后挥挥手,处置了王富贵,这件事情,总算是完了。
大家看过热闹,又各自回家。
王富贵的批评大会在明天。
今天还是正常回家。
不过回家之后,远远的就能听到老王家,并不太平。
王家如今没分家呢。
王富强和王富贵还有王富余三兄弟,外加两个小女儿。
五个孩子加老两口,都住在五间泥土房里。
当然还有王富强家的三个孩子。
顺便还要加上,他新过门的媳妇。
这一大家子挤在一起。
怎么住的,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家里倒是还有几间厢房,据说两个女儿早就被赶到厢房睡了。
剩下的房子三个儿子分了一下。
没结婚的两个儿子还好。
王富强家就不太好了。
本来就有三个孩子,又来个媳妇,一铺炕上可是挤得不行。
如今王富贵又惹出了这么一出事儿。
马上就要被关牛棚了。
王富强新过门的媳妇不乐意了。
本来小叔子就吃家里的,用家里的,最重要的还是不挣工分,天天游手好闲的。
原本她刚嫁过来,这种事情,不好闹。
可是现在有了由头啊。
小叔子惹了事儿啊。
再加上,另外一个小叔子还在说亲事儿呢。
日子都快订下来了。
这个家,也该分了。
这么挤巴在一起,日子可怎么过呢?
“分家,不分就不过了。”王富强刚娶的媳妇,也就是刘玉霞在晚饭的时候,一个摔打,直接就提出了分家。
这种事情,原本也不该她一个新过门的媳妇来说的。
但是刘家条件好啊。
她虽然不能生养,但是王富强就想要这样的。
也是怕亏了三个孩子。
再加上刘玉霞也会做人,知道自己不能生,所以一进门对三个孩子特别好。
三个孩子本身也不大,又是贪吃的年纪。
刘玉霞几块低廉的水果硬糖,外加一点红糖水,就把三个孩子哄到了自己的墙头上了。
小孩子贪嘴嘛,为了口吃的,已经向刘玉霞低了头。
此时她一说分家,王富强还没出声呢。
三个孩子倒是先跟着嚷嚷:“分家,分家。”
他们可是听说了,分家之后,刘玉霞还有其它的好东西分给他们吃呢。
而且只给他们吃,不用分给两个姑姑。
还是分家好,分家妙,分家可以吃独食啊。
三个孩子一嚷嚷,王老头的脸一下子拉得老长。
对老大家的这个后媳妇,明显看不上眼。
王富强倒是还想说什么。
可是想了想拖后腿的二弟,还有马上结婚的三弟,又觉得还是分家好。
老刘家条件好,如果分了家,说不定沾了老丈人家的光,还能经常吃上肉呢。
现在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弄块肉还得这个分一口,那个尝一口的。
王富强还想吃口独食呢。
想明白这些,王富强沉默了。
他一沉默,王家两个老的,马上就明白他的态度。
而王富余自己能干,虽然都22了,刚说上亲,不过日子快定下来了。
分了家,对他也是有好处的。
毕竟不用被不干活的二哥拖累,家里的老也不用他来养。
想想也是美滋滋的。
所以,王富余也不说话。
可是王富贵不干了啊。
分家的话,他又不愿意干活,而且又没成家,想找个婆娘养着他都不行。
“不分,分家就散了啊,爸。”王富贵也是有心眼,知道这个家里,最后还是谁说了算。
王老头又沉默了,他还是喜欢一大家子一起热闹。
可是这个家,早晚都是要分的。
村里人家,儿子结了婚,都是分出去单住。
老大家是自己把着,老二老三一直没说上亲事,所以这个家才没分。
可是如今……
一看王老头沉默,刘玉霞就不高兴了。
“行了,这个家我是分定了,剩下的你们自己看着来吧,走,妈带你们去姥姥家。”刘玉霞直接甩手不管了,顺便还把三个孩子给带回了娘家。
三个孩子有奶就是娘,可不管家里怎么样。
跟着后妈有肉吃。
看着三个孙儿走了,王老头差点没气出个好歹。
“小白眼狼,白眼狼啊。”富贵妈倒是吼了两嗓子,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东姝是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听说了老王家要分家的事情。
而且这件事情,还是王富强那个新过门的媳妇提的。
虽然村里人觉得这个媳妇,就是个搅家精,搅得老王家不得安宁。
不过东姝看着那几个说话的妇人,眸底其实是带着羡慕的。
如果能挺起腰杆,硬气一些,她们其实也想这样在家里有话语权的吧。
可惜了,到底还是底气不够。
这个时候,她们能做的,也就是茶余饭后,酸一下刘玉霞了。
第411章 六零养儿记40
东姝当笑话听过就忘。
虽然王富强曾经是原主的姘头,可是两个人之间早早就断了。
而且上次的事情之后,王富强估计也是吓得够呛。
如今他又结婚了,自然还是会远着东姝的。
这样其实挺好的。
不过这个村里,原主的姘头还不少。
偶尔碰到一个,眼神闪躲的,东姝都不用仔细翻找记忆,差不多就猜到了。
这个估计是姘头。
不过原主也不是不挑嘴。
要长得好的,要年轻的,又得是没结婚的。
毕竟破坏别人家庭是不对的。
原主偏爱小鲜肉。
这一点,倒是跟曾经的素衣老祖有些像。
也可能是小鲜肉鲜嫩可口?
东姝自我调侃的想着。
王富贵第二天就被批评教育,又被关牛棚反省,顺便还要干重活。
刘娟如今在村里,虽然名声不太好。
但是,没因为名声的问题被迫嫁给王富贵,对她来说,就是好事儿一件。
就是名声问题,严重影响了她去跟冯玉成套近乎。
可能是因为她突然不敢上前靠近了,倒是给了王淑兰机会。
不过东姝远远的瞧着,却觉得,王淑兰撩汉之路漫漫长啊。
这些人毕竟刚从城市来到这里,还抱着可以回城的心思的。
不想就这样在乡下随便找一个人将就一下生活,还想着可以回城,回去之后,事业爱情总会有的。
只是可惜了啊……
这才1967年呢。
距离最后可以回城的时间,还有至少十年。
十年之后,他们都年近三十了,心志早磨平了,回去了又会怎么样呢?
而且到那个时候,愿意回去的,怕都是后来者吧?
早年这些,最后总是耐不住现实的残忍,找个人结婚过日子。
一起下乡的女知青也好,或是村里的姑娘也好。
只是找个伴,不挑的话,还是容易的。
不过这件事情,东姝知道。
其它人未免知道。
哦,不太对。
王淑兰这个穿书者,有可能是知道的。
冯玉成这些都是不知道,估计还想着熬几年等个结果吧。
思及此,东姝微垂着眸,心里庆幸的是,还好自己的孩子小,十年之后,狗蛋才16,大丫也才19岁。
就算是大丫,只要自己多费些功夫,那个时候,也能考上个大学吧。
在这之前,学习就是头等大事。
当然,把人教好了,也是东姝的责任。
养个娃,也不容易啊。
老王家最后还是分家了。
大媳妇带着三个孙儿回娘家不回来。
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多月。
王老头和王老太气得够呛。
再加上老大最后也跑到老丈人家里去了。
老三最近跟定了日子的新媳妇也是粘粘乎乎的,不爱回家。
老二还在牛棚里改造呢。
老两口没办法,最后决定分家。
一听说分家,刘玉霞带着三个孩子回来了。
刘玉霞不想要老王家这破房子,人家想自己起房子。
所以,刘玉霞分家的主旨就是多要钱,自己出去起房子。
家里的房子,老二和老三自己分吧。
“当然了,爸妈的养老,我们肯定不会不管,三个儿子,大家一人搭把粮,也不会亏了二老。”刘玉霞是个辣的,这个时候,把话都摆明白了。
老三王富余看了看这个小泥屋,虽然他也想出去起房子,但是新媳妇家里也不富余,就算是拿了钱,肯定也不多。
出去起房子不够。
不像大嫂家,条件好,人家能自己再添钱。
王富余没要求自己分出去起房子,还是要分家里的这五间房。
老王家分家的事情,进行了三天。
最后总算是出了一个统一的结果。
当然这一过程,王富贵根本没有时间或者说是资格参与。
毕竟是一个被关在牛棚学习改造,还没到时间的人。
所以,他只是被通知的那一个。
王富强带着新媳妇和三个孩子,拿了二十块钱出去单独起房子住。
剩下的五间房,中间堂屋还是大家一起用,东二间给马上要娶新媳妇的老三,西二间给还没娶媳妇的老二。
王家二老住厢房,和两个女儿一起。
不过如今老二还没定亲,所以王家二老暂时还住在西二间。
三个儿子分家,最后把老两口分到了厢房住。
这件事情,成了村里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家都觉得,这王富强是个精明的,早早拿了钱出去单过了。
老二和老三就过分了啊。
一共就五间房,一家暂时先要一间,留两间给老两口也行啊。
结果可好,五间房,除了不能分的堂屋,剩下四间,人家兄弟俩一人两间。
把老两口直接给赶去厢房了。
虽然说因为王富贵暂时没定亲,所以老两口还能住着正屋吧。
可是最后还是要被赶出去啊。
想想也觉得心寒,而且觉得这王家兄弟,忒不是东西了。
本来王富贵的亲事就难定,他本身懒,为人也没个正形,家里如今又这样。
再加上他还在牛棚关过呢,村里哪个姑娘愿意啊?
不过这件事情,并没有在村里议论太久。
毕竟老王家新媳妇又进门了。
大家也不好明面上谈论这些。
都是一个村的,有些还是本家,多少要给脸面的。
所以,大家也不说这件事情了。
因为时间进入了六月中旬,夏收马上到了。
韩大跃最近天天开动员大会,让大家随时做好抢夏收的准备。
看着水田里的稻子,长势特别好,东姝也一脸欣慰。
终于要有钱了吗?
因为口袋里没钱,东姝都不敢去县城的回收站里淘些书回来。
大丫和狗蛋还是野孩子一样的跑着。
这样可不行。
总得给他们板一板规矩,让他们对读书这件事情上心。
“大家都知道,今年收成不错,大家抢夏收的时候,一定要格外上心,还要随时注意着天象,万一不太对,就得赶紧抢收,免得下雨,害得粮食没得收。”韩大跃最近没事就在村民耳朵边说这些话。
有些村民,现在差不多都会背这些了。
大家看着稻子已经结成了结实的穗。
只等着日子一到,他们就开始抢收。
村民们种田,虽然看天,看稻子的长势,但是也有时间的。
到了时间,才能收,不然生怕耽误了最后的产量。
所以,大家很控制着这个时间。
第412章 六零养儿记41
6月底,抢夏收正式开始。
金灿灿的早稻,终于要开始收割了。
相比春种,夏收是真的很累。
不仅弯腰时间长,而且手上还要不停的割着稻子。
割完扎捆,然后送到晒场边上脱粒。
接着晒干,然后才能入库。
这一系列的过程,全都需要人。
所谓抢夏收,就是赶在下雨之前,他们把稻子都抢出来。
所以,大家集体下地,先把第一批稻子收上来,再分人去脱粒还有晒场那边。
东姝把原主一些鲜亮的衣服,在交易平台易物了一下。
换了两块亚麻料子。
不显眼,还是深海蓝色的那种。
做了两件短袖衬衫。
特别简单的款式。
就这个,还是根据智脑视频,一针一针自己缝出来的。
两件亚麻料,夏天的时候,换着穿是够了。
一天一件,每天正常洗了,只要不下雨,第二天就干了。
裤子的话,原主有些黑色或是灰色之类的薄料裤子,而且还是老粗布的。
虽然说是粗得有些磨人,但是还行,不打眼。
不然一身新衣服,实在是太惹眼了。
如果不是因为太热,东姝都不想弄新衣服。
好在深海蓝色,也看不出来新旧,不像是白衬衫那么扎眼。
大家正常的衣服也有这个颜色,而且远远的看一眼,其实也分不清是亚麻布料还是老棉布。
而且大家还会以为,亚麻是老粗布。
不会多心,也不惹眼。
这样刚刚好。
不过就算是穿着这样比较凉快的亚麻料,在夏收的时候,还是没一会儿就热出一身汗。
大队长怕中午晒太阳中暑。
正中午的时候,是不让大家干活的。
可是就算是上午没多少太阳的时候,也是挥动镰刀没几下子,就一身汗。
不可避免的。
下午的时候就更严重了。
下午的太阳很晒啊。
不过没时间了。
必须得抢收出来啊。
韩大队长找了几个老把式看了看天,说是最近说不好要被带着云有雨。
有雨便影响着收成。
所以,快点割好收起来。
所有人都在水田里挥洒着汗水。
东姝也在人群里。
虽然不想显眼,可是最开始一批稻子,肯定是大家都要下地收割的。
就连大丫这样8、9岁的孩子,也全部被组织着过来。
不能割稻子,但是可以跟在身后,帮着扎捆。
孩子们其实是喜欢这个工作的。
因为顺手带个筐,还能把稻田里掉落的穗给捡回家。
大队长也不会过多计较。
不太多的量,也会让你拿回家。
但是太多,就不可以了。
不过村里孩子多,一家分一点,最后到手的,也就是那么一点。
最多的都不超过一斤的量。
各小队长盯着看呢。
觉得不太多的,也便放过去了。
不过小孩子们却十分高兴。
粮食啊,新鲜的粮食。
虽然回家晒完,可能连一碗都不到。
那也高兴。
孩子们高兴了,支使起来也容易。
让扎捆就扎捆,让帮着干这个就帮着干这个。
红旗大队水田不少,早稻的量更不少。
所以,夏收整整抢了六天。
当然,这仅仅是指割稻的过程。
脱粒扬晒还不在这其中。
东姝只割了前两天第一批稻子。
之后的都是村里的壮劳动力下地。
毕竟太辛苦,而且妇女们已经分到脱粒或是晒场那边。
这些也需要人。
大部分都是妇女,毕竟不需要大力气,大家可以干,就会分给她们。
相对的工分肯定不如地里收割的多啊。
东姝从第三天开始,就不需要下地弯着腰不停的割着稻子了。
而是去脱粒那边。
这一次,原主并没有从前姜甜甜晒不黑的体质。
刚开始的一天,就晒的差点脱了皮。
东姝吓了一跳。
擦了一点雪花膏,回家又用冷水覆了一个多小时,还浪费了一个鸡蛋清,给自己涂了涂脸。
觉得自己不能这这么糙了,第二天,东姝将原主一块砖红色的头巾找了出来。
把自己包得特别严实,然后出了门。
第一天的晒伤,到底还是有影响的。
夏收之后,东姝虽然不像是村里很多人那样,黑得油又亮。
但是也没有刚来的时候白了。
不过好在,之后补救了一下。
学着村里其它妇人那样,把自己用头巾包起来。
总算是没晒得太过分。
相比其它人,东姝还算是白的吧。
但是,村里有两个人,没晒黑。
一个是王青梅。
王青梅从下地第一天开始就包得跟个粽子似的。
热死都不脱一下头巾。
所以,夏收结束之后,她不算是黑。
多少还是会黑一点,但是比其它人还算是白的。
另外一个就是王淑兰。
王淑兰也包裹的严实,回家之后,还要各种土豆黄瓜敷着。
毕竟如今是夏天,自留地里种的菜好了,品种也多了。
所以,家里可以选择的也多了。
当然,因为王淑兰用黄瓜和土豆敷脸,还被后妈追着半个村,打了一顿。
不过第二天还是老实的顶着伤脸上工了。
夏收结束,几乎每个人都脱了一层皮。
东姝觉得自己至少瘦了五斤。
原主本来就不胖,偏瘦,这么一折腾,更没有肉了。
大丫心疼的不行。
可是还没分粮,家里也确实没什么吃的。
把从地里捡来的新稻晒好,自己慢慢的脱了粒,大丫用新米煮了半陶瓷罐的米饭。
大丫脸色不好看,狗蛋也没敢吃。
“妈,你吃。”大丫心疼东姝,不让狗蛋动,狗蛋也不敢。
虽然半陶瓷罐的米饭对东姝来说,真不算多。
轻松就吃下去了。
不过如今消耗很少,所以东姝吃的也不太多。
“嗯,一起吧。”东姝手脚麻利,从后院摘了三根黄瓜,拍了一下拌点盐,就着米饭,其实也很下饭的。
一家三口吃了一顿新米。
然后舒服的睡了午觉。
结果,下午的时候,天就下起了大雨。
夏天的雨来得丝毫不讲道理。
虽然粮食如今都收入库里了。
可是大家还是担心。
万一库不牢靠呢?
万一再出现了什么意外呢?
万一……
村民们很心焦。
有些坐不住的老庄稼汉,甚至找到了韩大跃的家里,主动要求去守着仓库。
坚决不能让粮食白收了。
还没交任务粮,所以他们还不能分。
大家青黄不接很久了,就等着夏收分点粮,好好吃一顿呢。
所以,粮食,坚决不能出问题!
第413章 六零养儿记42
韩大跃也十分担心。
毕竟村里的仓库,曾经也出过问题。
曾经有一年大雨,把仓库淹了。
那一年,村里损失惨重。
听到这么多老庄稼汉过来,韩大跃也跟着一起过去查看情况。
大家也没什么特别好的雨具,蓑衣其实也不怎么避雨。
所以,就这么顶着大雨,几个人一起过去看了。
东姝听到雨声就醒了。
一边看着外面的大雨,一边看着智脑上的天气提醒。
智脑上的提醒是,今天下午到明天上午,大到暴雨。
有点要命啊。
东姝也有些担心村里的仓库问题。
毕竟东姝还指望着夏收分粮的钱,给两个孩子买点书回来认字的。
都是文盲的话,十年后,拿什么去参加高考?
“妈,你是担心粮食吗?”大丫很懂事儿,被雨声惊醒之后,看着东姝坐在窗台边上看着窗外,忙问了一声。
“嗯。”东姝也没隐瞒,轻应一声。
大丫抿着唇,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也担心粮食,毕竟家里粮不多了。
虽然装粮的柜子,一直是东姝看着。
大丫和狗蛋谁也不敢动。
可是大丫猜想家里粮食应该是不多了吧。
“出人命了,出人命了。”不远处,似乎传来了什么叫声。
东姝精神力强大,所以能听到这个声音。
应该是个女人的声音,只是记忆里这个声音印象不深刻。
那就应该是跟东姝没怎么说过话的。
不然东姝不可能分辨不出来。
这如果是放在正常情况下,东姝是会出去看看的。
但是,想想这个世界,自己可能的任务。
还有两个娃要养呢。
不能冒然就出去看情况。
而且没有雨衣,也没有蓑衣,这么出去,夏天穿的本来就少。
被人看到可能说的话又不太好听。
大丫和狗蛋也大了,自己的作风问题,也会对孩子有影响。
所以,东姝当以身作责。
犹豫之下,东姝也没出去。
“好像听到有人说话。”大丫小声说了一句。
东姝点点头应是。
见东姝不欲多说,大丫只当东姝听得不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