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之位面垃圾商人-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发展,一定也会带来更多便利。”
领导抬眸看着余简:“你的意思是?”
余简淡定笑道:“我愿意出资,配合政府进行全局规划性建设,希望能从全局性思考,真正把S市发展起来。”
领导的眼神逐渐认真:“你的条件呢?”
余简平静地看过去:“我这么做自然是为了赚钱,只是我在想,如果可以在赚钱的同时,能够把S市整体的规划纳入其中,岂不是两全其美?”
领导敲了敲桌子:“你想的倒是简单,但是实际做起来,你知道会有多少问题,会需要多少资金吗?不管是商业区、工厂,亦或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商品房,这些都可以赚钱,可是你也要清楚,在你赚钱之前,或许你需要投入大笔大笔的资金,一旦资金链断裂,你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吗?”
余简点头:“我知道,所以我现在考虑的不仅仅只是S市的发展,还需要考虑如何从别的渠道赚钱,用于填补S市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领导抬头看她:“时间呢?这可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你愿意出资,我们当然可以合作,可是具体时间总要有个把控,一年两年三年,还是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这个决策对你是冒险,对我们同样也是冒险,毕竟你是私人企业,我们不可能把一个城市的发展压在你一个人身上。”
余简很明白这一番质疑的原因,来之前也早有准备,笑着回答:“当然,事有轻重缓急,发展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我手头的资金也不足以让我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城市的建设,这对我而言同样有很大的压力,既然是计划,就要有严格的计划表,一份合理的计划表可以为计划的进展提供保障,而我能保证是我这边资金的充足性。”
城市建设的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想制定一份完善的计划也不容易。
事实上对余简而言,这次的计划也有些仓促了,毕竟她原本的目的只是想要随便搞一块地皮,作为服装厂的建厂地址,谁能想到走到这一步,竟然会涉及到城市建设的问题。
归根究底,主要还是那些地皮实在是太便宜了。
如果不是因为地皮太过便宜,她也不会因为想着占便宜,忍不住拍下一块又一块地皮。
要不是她忍不住,也不会又一次来到这里。
然后就是城市建设的问题。
主要的问题是这时候的物价确实低了些,而余简对于物价的认知大多来自于未来,想一想后世B市和沪市的房价,几百平的房子售价几千万。
把那几千万拿到这时候,推动城市建设简直绰绰有余。
领导认真看着余简,好一会儿才微微一笑:“现在连政府都不能保证的事,你就能保证了?你现在做生意是赚了一些钱,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有一天你赚不到钱了呢?你可知道跟政府签订合同后违约的后果?”
余简抬眸:“总不能抓我去坐牢吧?”
领导失笑:“要真涉及到经济上的纠纷,那可真不一定。”
余简沉思片刻:“既然这样,那我只能努力继续把生意做大做强,至少完成合同上给我的任务,别的不说,我觉得保住自身这一点,我一定可以做到,毕竟我的运气很好。”
领导正严肃地等着余简的答复,突然从她口中听到“运气”这两个字,整个人愣了一下,随即忍俊不禁:“你这是把自己做生意成功的原因,都归在运气上了?”
余简认真点头:“不都说运气也是成功的一部分么,我觉得运气在成功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这个人这辈子都很相信运气。”
前世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她一直都认为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极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运气,要不是因为她运气好,她不可能拥有重活一次的机会,也就不可能站在这里。
说是为了赚钱,但其实钱财对她来说已经不属于她的生活重心,她更喜欢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带给她的成就感。
开拓饮料市场的成就感,发展美容院的成就感,做大服装市场的成就感,以及现在主动提出参与城市建设。
她更想看到的是S市在她的推动下,未来会变成怎样光彩夺目的存在。
领导认真看着余简,微微倾身:“那么你现在对于S市有什么想法吗?”
余简的神情同样认真:“S市一直以来都盛行纺织,所以我想或许可以把S市打造成一个服装城,从纺线、织布、染布、制衣,一条龙服务,还可以衍生出一些与纺织相关的行业,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重点是一旦计划推动,可以为S市的人们提供大量工作岗位,还可以避免人口流失,只要能保持住城市人口,就可以维持住经济。”
城市化发展到后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往城市中心聚拢的情况,农村到镇、镇到县、县到市,普通城市的居民会往省会城市或者是大城市跑。
三四线城市会往一二线城市走。
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而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要想保持经济水平稳定,维持房价水平,常住人口或者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城市人口稳住了,经济水平也能稳住。
余简说这话的时候,下意识用了后世的思维进行叙述。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余简话音刚落,对面的疑问就来了:“你认为未来人口数量会变少吗?”
余简懵了一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不是常识么,只是转念一想,突然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她所说的人口问题,在现在似乎还没有被重视,或者说这时候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未来的人口会产生那样的波动。
毕竟现在才81年,而持续了近四十年的计划生育要在明年,也就是82年的时候,才正式开始实施。
她脱口而出的说法果真还是稍微过头了一些。
这时候面对质疑,余简犹豫片刻:“我觉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未来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好,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体系当中,特别是恢复高考之后,会有更多的人留在大城市中,这样一来,城市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会成为人们选择是否留在城市中的重要因素。”
余简这个理由稍微牵强了一些,而且与之前肯定的言论有一些相悖,好在这样的理由也还算说的过去。
领导想了一会儿,也没有再提出疑问,不过他还是针对城市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急需解决的事宜。
一个城市未来要怎么发展,要怎么设计,很多时候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特别是在这个年代,大部分城市都是在探索的同时进行发展。
其实余简也曾经看过新闻,某些城市在某位领导在的时候,这位领导有这样的想法,等到这位领导被调离岗位,换成另一位领导,那位领导又有另外的想法,甚至因为两位领导对于城市的规划截然不同,还会出现冲突,就会出现拆除重建的现象。
这一现象从某些角度看,其实是大大浪费了城市资源,对于城市整体的发展来说不太合理。
“城市如何规划发展,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所以我建议请专家团队来设计规划,再结合大家的意见,统一制定出一份规划表,尽可能以最小的资源,达到最好的城市发展效果。”
余简的提议对于目前在S市任职的这些人而言,都是政绩,一旦真能推动实施,不仅仅只是对S市有利,这些领导们的履历中也会添上这么一笔,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你说的专业团队,指的是?”
余简微笑:“比如说找B大的学生、教授,一起来开个会,洽谈一下,您觉得如何?”
领导愣了一下,随即失笑:“你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B大的人脉,恐怕需要你去开口。”
这话一说,就说明这个计划已经有了实施的可能性。
余简直接点头答应下来,眯着眼微笑:“没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好久没有跟大家互动啦,今天平安夜,咱们简单一点,留言发红包吧,比心O(∩_∩)O
第127章 安置余英
会议结束之后; 余简站在灿烂的阳光下; 陷入沉思。
她是给自己接了个什么麻烦事啊?
沈翠云很快从余简口中得知了来龙去脉; 眼中满是震惊:“你这个……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所以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余简长叹一声,趴在桌面上; 抬头看她:“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只是突然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到; 就顺口允诺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沈翠云无奈叹气:“你说呢?”
余简抿着唇:“感觉到了自己的贫穷。”
沈翠云抬手; 好歹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在余简额头上戳了一下:“你这么出息,敢跟国家抢事情做,能不贫穷吗?”
余简哀怨地看了她一眼:“唉——”
沈翠云拉着椅子,坐近了些; 欺身过去:“你现在打算怎么做?”
余简沉声:“先制定计划吧; 不管是城市建设也好,还是开拓市场也罢,总要有一个计划表,从计划的起点开始,沈姐; 你们都要帮我一起。”
沈翠云认真看她:“但是你也要清楚; 我们的能力是有极限的,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全局观; 我们都比不上你,你能做到的事不代表我们也能做到,别人先不说,就说菊兰,你让她管管服装厂就算了,旁的事她或许做不了,不,应该说她肯定做不了。”
这是目前最需要在意的问题,也是最紧迫的问题。
余简脑海中有许多计划,谁也不能否认这些计划的优势,但不管是什么计划,都需要有人来实施,而且还需要专业的人。
一座城市的发展,哪怕是S市这样并不算繁华的城市,要想发展起来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这不像是做生意,这年头的生意想要做大做强,运气和实力缺一不可。
甚至运气是生意成功学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且很多时候,生意只要步入正轨,要想稳步前行并不难。
因此即便接手的人没有多少学历,也可以处理好,比如说余美、张丽以及张菊兰等,她们要做的只是严格按照余简的规划进行,作为下属,可以很好地完成余简提出的要求。
可是城市规划不同,在这个过程中,会需要用到许多专业知识,从整体布局开始着手,前期的规划越完善,对后期城市的发展也会越有利。
只是这一步,这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相关经验,很容易卡在这里,无法动弹。
除此之外,自然是大家都在提的问题——资金。
城市规划之后的发展之路,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正常来说,这笔资金支持会由政府拿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持。
这样一来,问题又回到原点,国家的资金,政府的资金,在投资的时候也会有轻重缓急,也会先从投资回报率考虑,先将投资回报率高的城市发展起来,再用这笔资金建设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总需要有一个发展的时间。
比如说现在,不说举国之力,但确实从国家的角度看,会更注意深市的发展,而不会把资金放在S市这样一个既不是省会,又不沿海的城市中。
余简脑海中思绪翻飞,想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沈翠云说的她不是没有考虑过,也没有把希望寄托在现在跟在她身旁的这些人身上。
余简:“沈姐,我想好好考虑一下这件事,我需要从头捋一下思绪。”
沈翠云拍了拍她的肩:“我知道你心里有很多想法,或许很多事在你看来并不算难事,但我还是想说,以你现在的资产,已经足够你一辈子衣食无忧,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希望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余简微笑着点头:“我明白,谢谢沈姐,我会认真考虑。”
沈翠云点了点头,正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回头:“对了,忘了跟你说,余美让我告诉你,你大姐带着女儿、老公、婆婆,都回了S市。”
余简皱眉:“他们在沪市好好的,怎么突然回S市了?”
沈翠云摇头:“也许是压力太大了吧,余美也劝他们继续留在沪市,只是怎么都说不通,让我跟你说一声这件事,让你去劝一劝,也许你去劝,他们会听。”
余简想了会儿,点头:“好,他们现在在哪里?”
沈翠云:“就在车站附近,他们刚回来,就自己租了一套小房子,我看他们是不想麻烦你们,性格什么的也还算不错,你要是去找他们,直接问老太太地址就可以。”
余简“嗯”了一声:“我抽空过去看看。”
余英的事余简一直都没有太过关注,之前在沪市把余英送去医院,交代完住房的问题之后,她就一直在忙活自己的事,直到这会儿沈翠云提起,她才又想起来。
她不是不想关照他们,只是在她眼里,余英一家人终究都是外人,让她强打起精神应付他们,反而会显得过于刻意。
不过既然余美都主动找沈翠云提起这件事,她也不能无视。
这天下午,她抽出了一点时间,特意来到车站,从老太太口中知道地址之后,骑着自行车往余英等人这会儿居住的地方过去。
刚到门外,她就见到了周奶奶。
周奶奶一见到余简,就亲切的不得了,连忙把手里的盆放在地上,湿漉漉的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英子的小妹,快进来,他们都在里头呢,就是里面比较乱,你别介意。”
说着话,周奶奶回头喊人:“英子,快来,你的小妹来了。”
余英一边应着一边从屋里出来,看到余简的瞬间,眼里满满都是笑意:“小妹,我们搬回来有点急,都没来得及跟你说一声,没想到你就过来了,快进来坐。”
余简带着笑进院子,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忍不住赞叹道:“住在这样的环境,可比在沪市好多了。”
余英愣了一下,随即笑开:“可不是么,其实我们早就想回来了,只是总觉得只有在沪市才能赚到钱,这才没能下定决心,这不,听说现在S市也在发展,我们就搬回来了,租这么大的一个房子,房租跟沪市那边的小房子差不多,住在这里心情都能好很多。”
余简回头看她:“不是说叫你们小洋房里吗?”
余英摇头:“不行不行,我们不能平白占你的便宜,而且我们都觉得还是在S市比较好。”
余简皱眉。
旁边的周奶奶看到余简的表情,连忙上前:“英子的小妹啊,我们也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们搬回来之前,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我们虽然穷,但是不能把自己的穷当成占人便宜的借口,我们也知道你是真心对英子好,只是我们自己实在过不去这个槛,心里过意不去,在沪市住的也不安宁。”
余简看向余英。
余英微笑:“小妹,其实我只要看到你现在这么出息,我就放心了,不过我们这一大家子有手有脚,自己能干活做事,能自己赚钱,一定能好好过下去,你放心吧。”
不远处,周珍珍和周大明父女俩并肩站着,脸上也都带着笑容。
这一家人明明在沪市可以住在小洋房里,偏偏还要回到S市自己租房生存,可即便如此,他们对于未来还是充满了期待。
哪怕是周珍珍这样的小孩,也对此没有任何意见。
余简的目光看过去:“珍珍的年纪,应该在上小学吧,突然让她回来会不会不太好?”
余简刚说完,周珍珍就跑过来,仰着头看她:“小阿姨,我喜欢回来,我可以在S市上学,在这里上学比在沪市便宜。”
余简垂眸,伸手落在她头上:“你还知道在这里上学更便宜?”
周珍珍点头:“但是我一定会好好上学,以后考上好大学,小阿姨,我们可以自力更生,肯定能过上好日子,而且我想跟妹妹们一起上学。”
余美这段时间主要都在H市,但是田佳佳依然在S市这边上学,跟张楠一起,主要由老夫妻照顾着。
余简低头看她:“你见过妹妹们了?”
周珍珍立即点头:“嗯,我喜欢妹妹,我想跟她们一起上学,一起玩。”
余简看着周珍珍的眼神,能看出她是真的喜悦。
如果是在后世,余简一定会建议周珍珍最好在沪市继续上学,毕竟从教学资源看,沪市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要比S市好上许多倍。
但是这时候的教学资源差距还没有那么大,再加上周家人在沪市本身条件一般,住在那样的地方上学,还不如回来在S市上学,也许更能考出好成绩。
余简回头看着余英:“工作找好了吗?”
余英微微愣神,摇了摇头。
余简微笑:“既然你们不想白占便宜,住我的房子,我给你们找的工作,总不能推辞了吧?提前说好,这可不是占便宜,工作归工作,要是做的不好,就算是我,也不会给你们任何通融的机会。”
余英脸上扬开笑容:“谢谢你,小妹。”
第128章 新的成果
余简所说的工作指的自然是张菊兰那边。
简单跟余英聊完之后; 她直接带着几人一起到了车站附近的仓库里。
余英回来的时候其实在余美的介绍下跟张菊兰见过一面; 知道张菊兰在做衣服; 但具体在做什么样的衣服; 是什么情况她并不清楚。
这会儿又一次见面,她才知道原来张菊兰正在做的衣服也是余简的生意; 忍不住又一次对余简露出佩服的神情。
张菊兰并不意外见到余英,在余简带人过来之后; 笑着说道:“我就知道你会带人来我这里。”
余简无奈:“这种小事你们自己合计就可以,何必要我来参与?”
张菊兰笑着看着余简:“本来是想看看你能不能把人劝回沪市的; 不过你的话,还是把人带到我这里来比较符合你的脾气,而且我们也想看看,你会不会再把人带去工地。”
余简看了她一眼:“说的好像我对工地有什么执念一样。”
余英在一旁听着,有些茫然:“工地是什么意思?”
张菊兰和余简对视一笑。
张菊兰:“这件事说来就话长了; 我们私底下慢慢聊; 以后你们先在我这里做事,咱们这么大一个服装加工生意,留下你们三个人绰绰有余。”
余英震惊看她:“三个人都行?”
张菊兰点头:“放心吧,厂里的工作很多,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招人; 就算不是你们; 也会有别人过来工作,而且厂里的人脾气都很好,要做的事不难; 你们只要跟着学,很容易能学会,到时候多赚点钱,自己在S市买房子。”
提到买房子的事,余英顿时来了兴趣,满眼放光:“要是我们也能买到房子,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周奶奶跟周大明母子俩坐在旁边,也有些激动,只是碍于余简在场,两人的坐姿都有些局促。
周珍珍相对好一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眼中满是新奇。
余简能看出自己在时,场面的不自在,简单聊了一会儿之后起身:“那你们慢慢聊,我还有点事,先去忙了。”
张菊兰笑着跟她挥手:“小妹,原先的美容室里有几套衣服,都是给你做的,你走的时候顺便拿走啊。”
余简淡淡笑着,也挥了挥手:“谢谢菊兰姐。”
余简离开之后,场面肉眼可见放松了下来。
张菊兰笑着看着几人:“其实我有的时候在面对小妹的时候,也会觉得不知道怎么跟她说话,不过小妹的脾气其实很好,一般不会跟人生气,说实话,我也没有见她生过气。”
周奶奶拍了拍胸口:“我也知道她是好人,之前送英子去医院,还给我们找房子,我没见过这么好的亲戚,可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是紧张。”
张菊兰失笑:“我就只是跟小妹说工作的事才会紧张,其实小妹对你们真的比对我好多了,当初我刚刚离开余家的时候,在工地上干了好一阵子呢,二妹也是一样。”
余英困惑地看她:“工地是什么意思?”
张菊兰笑着:“是工作技能,别看小妹在劝你们回沪市,其实她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能够自力更生的人,咱们女人本身就比男人力气小,可就算这样,也不能完全放弃,不管走哪条路,总有一条路适合我们。”
说到这里,张菊兰说起了她自己跟余美的事,既然是从头说起,自然而然会说到最初余美刚刚来到S市,却被余母赶出家门的事。
之后发生的余美身上的很多事虽然张菊兰没有亲身经历,但她在跟老太太交流的时候,却从老太太口中知道了很多,比如说余美一开始就住在隔壁的小仓库里。
不管是余美也好,还是她也好,两人的起步都很低,甚至可以说低到了尘埃里,所以当她们看到有一个台阶可以往上跨的时候,她们都在拼命努力往上爬。
她说余美的事说了很多,说自己的事却只是简单带过。
毕竟她说这番话的目的很简单,仅仅只是为了告诉余英,他们这条路还很长。
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说了许多关于余简的事。
不过张菊兰对于余简的记忆大多都在余家,后来离开余家之后,两人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她只知道余简走到这一步肯定付出了许多努力,但究竟付出了多少,她只能雾里看花,大概猜测而已。
所以在张菊兰口中,余简自然变成了挑灯夜读,没日没夜辛苦工作的代名词。
余英等人作为听众,更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只是听张菊兰所说的话,心里除了满满的佩服,就是心疼,到最后更是心疼占据上位。
周奶奶脾气温和,这会儿更是接连叹气。
余英则想起了自己还在余家时的模样,她还在余家的时候,一直都照顾着两个妹妹,三人一起吃苦,倒不觉得有多难受,可是一想到在她嫁出去之后,余简还受了那么多的苦,作为姐姐的她,心里完全被揪痛代替。
另一边,走在回家路上的余简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她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竟然有人帮她卖了一次惨。
张菊兰看着几人的表情变化,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想着她是不是说的过了点?
只是又一想,她说的都是事实,完全没有夸大其词,怎么能算她说的过分?
这么想着,张菊兰也叹了口气,怎么想都觉得余简是真的辛苦,以后一定要更多地关心,她工作上已经够辛苦了,生活上总要过的舒服。
张菊兰跟余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情绪。
余英拉着张菊兰的手:“之前小妹还在余家的时候,全靠你照顾了,我那个大哥真的不珍惜,你这么好的人都不要,不过说来说起,我妈做的也不好,她怎么能这么对你,这么对二妹呢。”
张菊兰认真点头:“谁说不是呢,好在我们现在过的都不错,以后一定也会越来越好,就不要再管余家的事了。”
余英点头:“以后咱们才是一家人,菊兰姐,我就当你是我姐,以后一起好好过日子。”
张菊兰笑着,郑重道:“嗯。”
两人互相拉着手,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真的是亲姐妹。
张菊兰心里无比庆幸,她虽然出生在一个不疼她的家庭中,又嫁到了一个更不好的人家,还好她遇到了三个贴心的小姑子,这才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这一番对话之后,双方的关系比之前更加亲近,相处起来也越来越没有隔阂。
以至于之后每次余简与余英等人接触碰面的时候,总能感觉到来自几人的“凝视”,而这个凝视名为“心疼”。
一次两次就算了,每次碰面,都能看到这样的眼神,余简只能无奈避开与他们见面,她宁愿看到紧张的情绪,也不想总看到“心疼”的眼神。
不过因为知道他们都是好心,余简也没有特意多说什么,比如说要求他们一定要按照自己说的做之类,反正平时也很难碰面,只是偶尔碰面的时候忽视他们的眼神就可以。
这些都是后话。
这会儿余简正在跟B大那边打电话。
自从过年的时候,她把那些资料寄到B大,齐教授就被任命去进行专业的研究工作了,这段时间余简把剩下的那些资料全部整理出来,都还没有齐教授的消息。
这次打电话过去,她也不期待能碰到齐教授,只是想跟B大的负责人联系一下,看能不能有一个合作。
令她诧异的是,她这一通电话打过去,竟然真的找到了齐教授。
那边齐教授的心情很不错,刚一接起电话就笑呵呵道:“我正想给你打电话呢,没想到你就打过来了,这段时间我们的成果不菲,你可一定要来B市看看。”
余简本来是想在电话里大概提一下城市规划的问题,想请齐教授参谋一下,这会儿听到齐教授这么说,她心念一动,笑着答应下来:“齐教授都这么说了,我肯定要来B市看看才行,那我们到时候见。”
齐教授笑着连连点头答应:“好好好,回见回见。”
挂断电话之后,余简开始整理行李。
这次去B大,她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城市规划的问题,还有她手头这些资料的问题。
由于之前几次她都是把资料寄到B大,虽然总能得到及时的应用,只是她也在考虑要不要再次把资料寄到B大,如果不寄到B大,又能寄到哪里去?
收拾东西的时候,她看了下时间,又到了年中的时候。
按照去年的规律,今年年中也许她还会再去一次那个神秘空间,只是不知道这一次出现的又会是什么样的地方。
要是让她自己选,她更倾向于选择那个藏书的空间,至少那些书籍对她来说比较有用处。
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她很快踏上了去往B市的路程。
这一次她没有再在火车上遇到什么奇怪的人,一路安全到了B市。
第129章 心定而已
到了B市之后; 余简径直往B大过去。
刚刚到B大校园门口; 就被门卫注意到了:“我可记得你; 快进来,齐教授一早就等着你呢。”
余简有些诧异; 她对自己还是有数的,毕竟来B大的次数不多; 哪怕跟B大有合作,也算不上B大的名人,更何况距离她上次来B大已经过去了半年; 没想到门卫竟然还记得她。
余简:“不需要登记吗?”
门卫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认得你; 齐教授在办公室呢; 你进去直接到办公室找人。”
余简微笑致谢; 往里面走去。
余简离开之后,旁人有人好奇询问:“她也是大学生?”
门卫笑着摇头:“她呀,可比我们这里的学生重要多了。”
问话的人忍不住质疑:“怎么可能?B大可是国内顶尖学府,所有的学生都是国家的人才,她怎么能比你们学校里的学生还重要?”
门卫笑了:“这你就不懂了,虽然她不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可她是我们学校的宝贝啊; 学校里随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