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之位面垃圾商人-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有的时候灵感来了,恨不得一秒钟能写十几个字,哪还有时间钻研自己写的字到底好不好看。
除了红纸之外,余简还买了许多糕点、坚果以及一些小零食。
当然,肉食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她每次把东西拿出来,齐教授夫妻都要感慨一声,言下之意都是余简太过破费,只是话语中还是满满的感动。
这些吃食占据了大半的重量。
把这些都掏出来之后,余简又从最大的包里拿出了两套衣服,一套男士,一套女士,款式都是老人中比较常见的款式,而且都是棉服,不管是从做工还是材质,相对来说穿着也比较舒服。
棉衣、棉鞋、帽子、围巾,能穿在外面的,余简直接购置了全套。
齐教授手里拿着余简给的衣服,又心疼又激动:“本来是想让你来这里过个年,感受一些B市过年的滋味,你还给我们买这么多东西,这得费不少钱吧?”
余简失笑,从炕上起来:“齐教授,您知道的,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问题,这段时间也建厂的事也辛苦齐教授操劳,算起来,我也算是厂子的老板之一,齐教授的功劳只靠这点东西完全不能抵消,而且以后还要麻烦齐教授多多辛苦。”
齐教授心里明白,余简就是找个借口,心里填满了幸福的滋味:“这衣服是不是现在就能穿了?大过年的,总要穿新衣服是不是?”
齐师母笑着推了他一把:“我看你不是想要穿新衣服,而是想要出去炫耀吧?”
齐教授瞪大眼睛:“这有什么不一样吗?”
齐师母没好气地笑骂道:“穿穿穿,好像谁不让你穿一样!”
一会儿之后,齐教授穿着新衣服走出了大门,即便坐在屋里,也能听到外头传来的对话声,重点是齐教授的炫耀声。
屋里的余简和齐师母对视一笑。
齐师母拍了拍余简的手,亲昵地道:“好孩子,你中午想吃点什么?师母去给你做。”
余简缩在炕上:“还是吃火锅吧,B市真的好冷哦。”
齐师母哈哈大笑,迅速点头:“好好好,就依你说的,中午还吃火锅,吃热乎的。”
第112章 大年三十
路上的积雪差不多扫清之后; 齐教授带着余简到了B大。
上次余简来的时候; 正好是暑假; 可是B大校园里还是有不少人。
这次再来,又碰上寒假,学校里还是有不少人; 只是这次因为临近过年; 再热爱学习的人总要回家跟家人团聚过年; 校园里的人相对要比之前暑假的时候少很多。
不过学校的老师们基本都在B市安了家,除了部分老师回老家过年之外,很大一部分都留在了学校里,继续着他们的工作。
齐教授一路带着余简回系里。
这次不少人不仅仅只是跟齐教授打招呼; 还跟余简打招呼; 所有教授都和蔼得不得了。
其中也有教授问起齐教授身上新衣服。
当然; 问起的原因主要是余简买的新衣服有些过于鲜艳,不少人很好奇齐教授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思,才把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
每每问到这个问题,齐教授都会得意洋洋地炫耀一番; 告诉所有人他身上的新衣服是余简特意给他买的。
不出意外得到了不少羡慕的目光。
余简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之前买衣服的时候只想着红色比较鲜艳; 完全没有想到齐教授为人师表,穿着红色的衣服走在学校里会多么地引人注目。
她无奈扶额,早知道之前买衣服的时候就选择颜色深一点的; 免得像现在这样引起多番关注。
好在这段路不长,没过多久,齐教授就带着余简走到了办公室里; 然后从书柜里拿出了一叠资料交给余简。
这也是余简这次来B市的主要目的。
年后厂子就要正式开业,到时候或许会有很多现在没有发现的问题,余简作为投资人,总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工厂的事。
不过事实证明,意外什么的是想多了。
别的不说,这次参与建厂的可不仅仅是国内的顶尖人才,也是B大学校里的顶尖人才,相当于在人才中挑人才,出来承担这次建厂的责任。
哪怕现在厂子还没有开业,他们也依然通过各种建模和调查,规划出了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注明了要如何处理。
即便如此,余简还是认真看起了资料上的内容,甚至因为看的入神,完全忘却了天气寒冷的问题。
直到齐教授拎了一个炉子进来,屋里瞬间暖和之后,她才发现自己一直在冰冷的办公室里看资料。
她伸出手,在暖炉上烘烤了一会儿,感觉到手心的暖意之后,又继续翻看资料。
翻到设计图资料的时候,余简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一些信息,作出了一些简单的建议。
齐教授拿了纸笔,坐在余简对面,一边记录一边点头:“你说的对,这个方面确实可以再改进一些。”
话题既然已经开始,就很难停下来。
诚然,这时候的大学生都是顶尖的人才,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顶尖主要建立在这时候的社会基础上,从如今社会的情况,推算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
这样的操作相对偏理论,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太大胆,一个是太保守,这两者对于厂子的发展来说,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正确的抉择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不过余简也明说了,她只是提出个人的建议,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按照她说的做。
她很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从她的角度看,很多选择也会比较容易偏大胆。
比如说她很清楚未来有一段时间网吧会特别火,至少在个人电脑没有普及开来之前,网吧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
可她不能在这时候就计划着开网吧,毕竟这年头内地连BP机都还不能用。
更何况,现在别说个人电脑,就算是国家层面上,能有电脑的机构也屈指可数,再加上电脑本身昂贵的价格,想要在这方面有所发展,真不是一个“难”字能形容的。
跟齐教授谈话的时候,余简稍稍透露了一些东西,不过并没有深入去讲。
她现在是投资者,而不是图纸寄出者,专业的问题还是由专业人士去处理比较好,跟她这个业余人士没什么关系。
之后一直到过年前,齐教授一直都很忙。
余简闲来无事,就在B市随便逛了逛,特别是在故宫附近逛了一圈,随便转了转故宫附近的四合院。
还真有不少收获。
想要出售四合院的人要么是想要搬到国外去住,要么是想换到更暖和的高楼。
这时候商品房还没有正式出售,但是国家层面上的住房体系一直在造,或者是分配给工人,或者是用别的方式进行出售。
现在造的新房子都直接考虑了供暖问题,哪怕都是楼梯房,但是对于老人来说,还是更喜欢住在有供暖的楼梯房里。
这些打算出售的四合院有大有小,大的足足有三进,小的就一进。
余简手上的资金还算充足,再加上想着四合院大概是最保值的房产,稍稍考虑了一段时间,就买下了三套品相完好四合院,还有看着相对差一些的四合院。
这四套四合院一口气买下来,足足花了十二万。
要知道之前黎承业在H市拍下的那块地皮,也才花了八万块钱,这四套房子就花了十二万,可想而知这些房子究竟有多贵。
不过这其中最贵的还要数那套三进的四合院。
这一笔钱花完,余简从HK回来之后攒的钱又一次花的差不多了。
好在还有这些到她名下的四合院,想想平均下来就三万块一套,再对比后世四合院动则上亿的价格,这么一算,倒也不是很贵。
买下四合院这件事余简没有跟齐教授说,倒是之后在B大附近买了一套小房子的事,她特意跟齐教授夫妻俩说了一声。
这套小房子的价格要比四合院便宜不少,六十几平的房子加院子,就花了几千块钱,就算房子空置在那里也无所谓。
而且以后要是还有事来B大,在这里住一住,也比住在旅馆要方便。
齐教授知道余简的身家情况,对此完全没有多说什么,跟余简的想法一样,只是表示有了这套房子,她以后来B市会更方便,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余简买完房子之后,时间也到了大年三十。
这一天齐教授的儿女终于回来了,还带着几个孩子。
余简是在齐教授家里吃的年夜饭,可以感觉到这一大家子都是温和善良的好人,哪怕几个孩子都很可爱。
“姐姐,给你吃。”
三岁大的孩子仰着头把藏在口袋里的一颗糖递给余简。
余简笑着把小孩子抱在怀里,低声跟她说话。
吃饭之前,余简特意打了一通电话回去。
S市那边,老夫妻俩,余美母女、张菊兰母女,都在一起过年。
跟去年相比,少了余简,却多了张菊兰母女三人,小孩子多了,气氛比去年更加热闹。
接到余简电话的时候,老太太更是一口一个“好”字,电话里还能听到旁边田佳佳和张楠叽叽喳喳的声音,以及张笑笑的笑声。
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已经是一大家子,不管是余美也好,还是张菊兰也好,都在这一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笼罩在她们身上的阴霾已经完全消退,等待她们的只有美好。
挂断电话之后,余简回到齐教授家里,得到的又是齐家人的关心,像是深怕她一个人孤身在外觉得寂寞。
余简其实早就习惯了一个人,但是这时候还是觉得心里头都是暖意,不管是S市的老太太夫妻俩,还是这里的这一大家子,都是好人。
从齐教授夫妻俩的儿女口中,余简也知道了一些关于这时候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瓶颈。
这时候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保密的,他们能透露的只有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但是余简从后世的发展中,很容易就能从这些不重要的信息中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余简心里有些遗憾,只可惜她前世并不是学这方面的,她学到的所有技能,都是为了生存,这些专业方面的内容,对她来说如同鸡肋,就算下定决心学了,也没什么用处。
吃完饭之后,余简并没有继续留在齐家休息,而是回到了不久之前她买的房子里。
当然不是四合院,而是买在B大的附近这一套。
这套房子以前的房主要离开B市,才把房子卖掉,里面的一些东西都没有拿走,所以余简只需要自己备一些棉被什么的,就能住下。
长时间住可能需要修葺一下,短时间住倒是勉强可以。
睡觉之前,余简习惯性地刷新了一下面板上的信息,在商品页又一次看到了去年过年的时候见到过的那件商品。
同样是售价1币。
可是翻看商品信息,却并没有看到什么有用的信息,甚至连卖家是谁都看不到。
余简皱起眉头,手指停在商品页面上,迟迟没有落下。
夏天那一次,在确认见不到那个奇怪的人之后,她其实已经放弃了寻求真相,可没想到她不去找,这东西竟然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
而且又是大年三十。
这一天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余简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点击购买。
只是当她把手放下,正要把页面关闭时,却眼睁睁看着面板自己动了起来,点击确认购买。
右上角的余额也在确认购买后少了1块钱。
余简:???
现在还有强买强卖这回事?
她刚一晃神,眼前的景色突然一变,又一次出现在了一个奇怪的世界。
这一次与之前又有所不同,这次她见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而她就站在图书馆的顶层。
她抓着旁边的栏杆,往下看了一眼,最底下的地面竟然只剩下一个小点。
这次又搞什么鬼?
第113章 煽动翅膀
这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 而且还是圆柱形的; 中间是长到望不到底的旋转楼梯,两边是一层又一层的书架; 真要估算这里到底有多少书,还真的很难做到。
要做到这一步; 首先她需要知道这里到底有多少层。
但只是这一个基础的步骤; 她就已经无法做到,仅凭肉眼; 她真的无法判断一共有多少层旋转楼梯。
可能是五十层、一百层; 也有可能是两百层,三百层。
余简无奈; 往下走了两圈; 再从楼梯外往下看; 代表底层的小点与之前看到的毫无区别; 就好像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图书馆。
如果是之前,余简一定要想尽办法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自从之前她打着注意要跟人交流; 好不容易走出去; 却依然无法跟人交流的情况发生; 她心里彻底放弃了要尽快离开的想法。
反正在哪里都一样; 她实在没必要一定要从这里出去。
想着; 她转头看着书架上的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名为《修真理论学》的书。
同样是厚厚的一本,与之前她拿到的《魔法理论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从书架上取下了这本书,打开看了几页。
书籍的内容和排版与《魔法理论学》类似,主要介绍了修真界的一些基础理论。
之前余简看《魔法理论学》的时候; 还抱着新奇的想法,试图确认地球上是否真的能修炼魔法,只可惜最终得到的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
这次,她没有再尝试,稍稍看了几页就把书放了回去,继续往下走。
书架上有很多余简熟悉不熟悉的书,书籍种类丰富,大大出乎她意料之外,有可能这会儿看到的全是修真界的书,但过一会儿看到的可能全是魔法世界的书。
再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位面,以及高科技位面。
当然,也有古代的书籍和跟余简所在时间线科技差不多的书籍。
书籍类型包括各种文学、数学、物理、化学、语言、艺术等,基本上余简能想到的书籍类型,在这里都能见到。
她一路看一路往下走,直到来到一整面的机械相关书籍面前时,才停下脚步。
这一次,因为她不急着离开,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也长了不少。
不过她看书并不是一股脑都看,而是拿她所需要的书籍,获取她想要的知识。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自己在这里的时候,记忆力要比在外头好很多,翻页的速度甚至能比外面快上两三倍。
哪怕只是快速浏览,她也依然能将所有的知识点记在脑海中,而且之后很多次尝试都显示,她所感觉到的都是真的,无论她什么时候放下书,回忆之前看到的内容,都能一字不漏地把所有的知识点记起来,甚至还能记住页码。
余简清楚自己的记忆力情况,虽然记性算好,但绝对没有到快速浏览都能过目不忘的水平,这会儿她的记忆能这么好,跟这个奇怪的空间应该也有很大的关系。
想到这里,余简没有再浪费心神在这上面,全身心投入,从书中汲取她想要的知识。
她看书一向投入,再加上这会儿记忆力出乎意料的好,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这上面,完全无心想别的。
直到某一刻,她看完了一本书,突然觉得一阵头晕目眩,眼睛闭了一会儿,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她正躺在对她来说有些陌生的床上。
余简低着头,轻轻揉着太阳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想了好久,她才想到自己并没有在S市,也不在H市,而是在B市她新买的房子里,在这里过的年,这也是为什么她觉得这里有些陌生的原因。
起身出门一看,外面竟然又下起了雪。
这次的雪比之前小一些,但也已经在地面上和屋顶上积了薄薄的一层,搭配远处八十年代的建筑,意外带着几分特殊的韵味。
远远听着,还有放鞭炮的声音,和小孩子嬉笑打闹的声音。
显然今天确实是大年初一。
余简皱着眉回忆了一下,思考她到底看了几本书?
因为之前想着只有一晚上时间,技术性的书多看一本算一本,看书太过投入,也没来得及去数到底看了几本书,直到这会儿离开那个奇怪的空间,她才有时间思索这个问题。
细细数下来,连她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她竟然用一晚上时间看了六十多本书?
想到这里,她又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之前她用正常的速度看《魔法理论学》,花了一整个晚上的时间,才看完一本书。
这次在那个奇怪的空间,就算她看书的速度要比现实快三倍,再以书本的厚度是魔法理论学的一半来算,她能看完的书大概是六本的样子,书本厚度再薄一点,顶多看个十本书。
可这会儿算下来,她竟然看了六十多本。
要么今天不是大年初一,要么就是两边的时间流逝速度不同,表面上看她只看了一晚上,实际可能要比这个时间多几倍。
余简认真思索着。
现在唯一能确定的,不管她被召唤进去的时候处于哪个空间,时间一到她就会自然回到现实,与她是否能凭借自己的意志离开离开那个吸引她的空间无关。
只是她依然不知道这个奇怪的地方到底是哪里,也不知道之前两次看到的那个奇怪的人是谁。
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
余简长叹一声,很不喜欢这种找不到真相的感觉。
可是位面交易站本身就是一个不科学的存在,要想从这个不科学的地方找出另一个更不科学的东西,简直比登天还难。
又一次翻遍了面板都没有找出答案之后,余简心里已经没有了失落,在她眼里,这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
好在这次去到那个奇怪的空间,并不是没有收获,她从那个奇怪的图书馆看到的书籍,已经全部记在她脑海之中,转化成她记忆的一部分。
六十多本书,上面记载的内容都超出了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可以很好地帮助解决这时候不少科研工作者的困扰和瓶颈。
余简穿上厚实的衣服,去外头买了点吃的,又回到屋里,燃起火炉,开始坐在火炉旁写下她记下来的许多知识点。
这一次记录,她选择了尽可能详细的方式,以免再出现漏记知识点的情况,毕竟有些知识点在她这里理所当然很多人都会知道,到这时候的人不一定会知道。
六十多本书,每一本偏向的方向都有所不同。
以理科这个大分类为例,底下就数学、物理、化学等分类,再往下,数学还分为应用数学、金融数学等,细分之下还有高等数学、微积分、常积分、统计学、解析几何等科目。
物理同样如此,底下涉及的分类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很难用三言两语解释。
余简看的这些书,就涉及到了很多不同方向,而她自己又没有系统性地学过这方面的知识点,面对庞大的物理体系,总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
还好她这次在看书的时候记忆力超群,靠着过目不忘的本事,把所有内容都记在了脑海里,而且即便离开了那个奇怪的空间,也依然没有遗忘。
之后一段时间,余简又跟齐教授见了几面,本来是还想谈一谈关于建厂的事,不过余简都推说自己忙,拒绝了齐教授的要求。
工厂正式启动的时间是在正月十五,按照余简的行程,这段时间她确实都会在B市,不多相对来说会轻松一些,她还打算到处走走看看,旅个游什么的。
不过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庞大知识量,她只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尽可能多的把这些内容记下来。
不过之后因为实在冷的受不了,她直接找了一家相对设施比较完善的宾馆,之后一段时间吃住都在宾馆里。
还真别说,自从住进宾馆之后,余简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别的不提,至少不会每次写字的时候都冻的手脚冰冷,窝在暖和的屋里,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重点是宾馆里还提供吃食,要吃什么,直接跟前台打电话,让厨房做了端上来。
不用每次都冒着严寒出去觅食这一点,大大增加了余简的幸福度,以至于默写的速度都比之前快了不少。
默写的速度要比看书的速度慢多了,余简花了十余天时间,才终于把她觉得实用性最强的三本书默出来。
时间很快来到正月十五。
余简去买了一堆信封,把摘抄出来的内容分成十几份,一一放入信封里,然后在信封表面标上序号,又把所有信封都塞到一个厚实的新袋子里。
暂时先放在小仓库中。
这一天工厂开业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就好像只是寻常的一天。
剪了红绸缎之后,工厂内的机器开始运转,发出轰鸣声。
而余简,也要回H市继续工作。
不过在离开之前,她特意去了一趟B市隔壁的T市,将之前就打包好的资料用包裹的形式,不记名寄出。
目的地依然是B大。
然后在齐教授夫妻俩的目送下,离开B市。
就在余简离开B市后不久,包括顺利来到B大。
又是几天之后,齐教授打电话给她,说他最近有一份工作,要离开B大一段时间,如果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联系汪孟。
显然,余简的包裹已经开始起作用。
未来会变得如何,现在还无法确定。
至少余简这只蝴蝶,确实正在奋力煽动着翅膀。
第114章 声东击西
工厂开始正式投产之后; 余简突然有一种原来真的可以躺着赚钱的感觉。
当然; 她躺着赚的不是真的钱,而是生命; 厂里每卖出一台垃圾处理器,她的生命值就会上升一大截; 而且这些垃圾处理器在工作的过程中; 也无时无刻不在为余简赚环保值,也就是生命值。
垃圾处理器的售价是1000元/台。
对于国内来说; 这个价格已经算是高价; 但是换一下汇率,在外国人眼中; 这个价格绝对算得上低价。
国外的垃圾污染问题要比内地更快爆发; 面对这样一台还算便宜的垃圾处理器; 不少国家的负责人; 特别是一些大型农场的负责人,都愿意采购。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 第一批共一百台垃圾处理器终于售出; 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兴奋不已。
虽然由于成本限制; 这批货的利润要在售价上折半; 但也算是高利润。
更重要的是这批货是卖到国外的; 所以他们收到的是重要的外汇。
这笔钱不仅可以直接从国外购买实验仪器,还可以直接跟国家换人民币,不管是对厂里,对学校; 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毕竟现在国家也不富裕,也缺外汇,突然有这么一个固定的外汇来源,简直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国家都认可了工厂,相当于给工厂的经营另加了一份许可书,多了一层保险,不用再担心突然而来的政策改变。
至于余简这里,以她个人的想法,其实还是觉得应该定高一些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不过之前在跟齐教授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什么,话到嘴边,却只是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
一方面工厂的管理者不是她,在投资结束之后,她就只是一个分钱的“股东”。
具体如何定价,如何经营,还是要由现在工厂的负责人,以及B大的教授们联合开会决定。
她不是不能提这个价,也不是没有自信说服这些人按照她的意见提高价格,只是这么做没有意义,即便她想尽办法提高了价格,这时候民风普遍淳朴,要让那些销售人员按照她的想法进行销售,反而更难做到。
至少这个定价还知道翻倍,已经算很不错了。
没必要强求再高的价格。
另一方面,其实余简也是有私心的。
因为这批货定价越低,卖出去的也就越多,有更多人使用机器,她的生命值涨的就越快,而且还是持续性稳定的生命值增长。
毕竟她一开始投入做这件事就不是为了赚钱,要想赚钱,她完全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用品和美容院当中,这两个行业能给她带来更多快钱。
而不是费劲辛苦,投资大半年,花了十数万才把这个厂子建起来,结果她只能拿到利润的百分之五。
以百分之五的分成来算。
如果一台机器的利润是500,她个人只能拿到25块钱的利润。
卖出100台机器,她能拿到2500块钱利润。
她建厂的投资成本是十几万,就以十万块钱的投资成本算,要想把这笔钱赚回来,一共需要卖出4000台机器。
全世界范围内的4000台,看上去不是很多,但毕竟垃圾处理器是固定资产,买了一台之后可能很长时间才会更换,要想卖出4000台机器可没有那么容易。
更何况这4000台机器卖出去,分到她手里的这笔钱还仅仅只是建厂的投资,对她个人来说并没有达到完美盈利的效果。
这也是余简对这次建厂的利润并不关心的缘故。
但是转念一想,只要记得这次建厂最初的初衷是为了环保值增长,就不会再有亏本的感觉。
所以她自然也不会特意去说是不是定价低了这种事,既然她拿不到最多的利润,总要从别的方面找补回来,比如说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尽可能多地把垃圾处理器卖出去,从而大大提升她的环保值。
这一部分环保值,可以很好地抵消她手底下饮料厂和护肤品生意越做越好带来的影响。
不过这还不够,这一批垃圾处理器功能比较单一,是最基础的垃圾处理器,主要针对一些易腐垃圾,虽然可以很好地处理易腐垃圾,却治标不治本。
而未来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塑料垃圾。
也是从白色污染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污染对土壤造成的影响,对海洋造成的影响,以及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影响。
余简之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只是迟迟没有解决的办法,这次她在那个奇怪的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着重关注了这一类的书籍。
这部分书籍主要涉及到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物理只是依然是机械方面的,塑料垃圾分解同样需要有仪器进行辅助。
至于化学方面,就主要涉及到塑料制品的分解问题,里面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如何更好地分解塑料,如何制作出容易被分解的塑料制品,以及如何避免塑料制品对人类的危害等。
把她觉得近期可能用到,对她有用的一些知识点摘抄下来,并寄出,之后的事就跟她无关了。
反正不管她是否参与其中,在面板上依旧会记录她是这些知识点的源头,完全不用担心有人会昧了她的功劳。
解决完这个大问题,余简的心情也轻松很多,感觉心里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
回到H市之后,余简特意在S市逗留了一段时间。
之前她寄回来的那些衣服,已经被整理过一次,把所有的衣服按照破损程度分门别类,最好的自然是毫无破损的一档,最差的就是看上去像块抹布的一档。
在这批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