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之位面垃圾商人-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明前几天她们还一起吃了一顿饭。
她想了一下,眼神看过去:“你是不习惯跟我单独相处吗?”
张菊兰抿着唇,有一种心里的想法被戳中的局促感。
明明之前在余家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之前在医院里碰到的时候,她还很感激余简送的东西,可是自从之前她犹豫不决被余简戳穿,并被大骂一顿之后,她就有一种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余简的感觉。
特别是当她已经从余家脱离,过上了自力更生的日子之后,她才发现之前的自己是多懦弱,她唾弃之前的自己,也更加不敢面对余简,特别是像这样单独面对余简。
余简无奈叹气,拉了拉身旁的椅子:“过来坐吧,你这样站在那里,我也得陪你一起站门口。”
张菊兰浑身一震,迅速大跨步走过来,坐在余简身旁。
刚坐下,她就立即开口:“小妹,我坐好了。”
余简忍俊不禁:“你这是跟楠楠学的,还是跟佳佳学的?”
张菊兰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妹,其实我一直都忘了跟你说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现在不可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余简抱着手臂靠在椅背上:“你的事我没有插手。”
“我知道,”张菊兰下意识说道,说完后又后悔,好像她在否认什么,“小妹,我没有别的意思,其实之前的事二妹都已经告诉我了,要是没有你的帮忙,也许我现在还在犹豫,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从小到大总是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过这次离婚大概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
余简点头:“搬砖辛苦吗?”
张菊兰笑着:“说不辛苦肯定是假的,工地上的大家谁不辛苦,不过就是为了赚点钱养活家里,但是对我来说,我宁愿在工地上吃苦,也不想再回到余家,虽然在余家的时候没有那么辛苦……也不是……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说,总觉得还是在余家的日子更辛苦。”
余简点头表示认可:“你的想法是对的,有的时候精神上的折磨要比身体上的折磨更难以承受。”
张菊兰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不懂什么是精神折磨,反正就是那样的想法。”
余简笑了一下:“现在怎么样?有想过换一份工作吗?”
张菊兰震惊地看着她。
余简也不卖关子,直接起身把自己这两天做好的东西拿过来,递到张菊兰面上:“这是我今天找你过来的原因,原材料都在这里,要是你可以做,我一天可以给你一块钱工资,等你熟练起来,还可以按件算工资,就看你愿不愿意做。”
张菊兰嗖一下起身,眼睛里是抑制不住的激动:“我愿意的,我可以做,我愿意做。”
余简看着她激动的模样,淡定地把手里的东西交给她:“做出来的所有东西,我要检查合格率的。”
张菊兰小心地把手里的东西捧在怀里,郑重点头:“小妹你放心,我会好好珍惜这份工作,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第59章 还施彼身
张菊兰接手工作之后,余简特意去挑了一些关于服装设计以及色彩搭配的书籍; 着重培养张菊兰的审美。
这时候大部分出版书籍都比较传统; 内容大多是文字居多; 没有后世那么丰富; 余简找这些书籍的时候费了好大一番功夫。
把书全部交给张菊兰; 余简也没有多说废话; 只是让她抽空看一看; 至于最终能领悟到多少,全靠她自己的能力。
张菊兰却有些犹豫:“小妹; 我脑子笨; 要是学的慢,你不要介意。”
余简叹气; 转头找余美跟她交流这件事。
余美这段时间看书涉猎越来越广,除了课本和报纸之外,也会特意去废品回收站找一些她看的懂的书。
而她买回来的那些书,就放在余简之前放书的地方。
是的; 余美母女俩现在就住在余简之前租的房子里。
余简搬新家的事并没有瞒着,她刚搬走不久; 余美就租下了余简之前租的房子; 带着田佳佳搬了过去。
倒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 只是母女俩之前租的是大院里的一个小单间; 地方小不说,人员流动也比较杂乱,短期住一住就算了; 时间长了总觉得心里不安。
现在手里好不容易攒了点钱,正想着要换个地方,余简租的屋子就空了出来,她正好租下。
正好那边的出租屋里还剩下一些余简搬走时没有带走的东西,留给母女俩刚刚好。
余美对学习的事深有感悟,被余简拽到张菊兰跟前的时候,很快就跟她说起了她自己一开始看书时候的一些感悟。
两人交流起来毫无障碍,余简顺势就当了甩手掌柜,自己落个轻松。
到了周三一大早,她买了去H市的车票,坐上了S市开往H市的客车。
刚坐在位置上不久,就听到了喊她的声音。
对方站在座位旁:“我们见过面。”
余简打量着对方,略一思索就想起了对方的身份,赫然是之前卖她自行车的那个人。
“你姓丁?”
对方有些激动:“没想到你还记得我,我叫丁才,今天正好去H市有点事,你也去H市吗?”
余简点头,神情淡定地靠着椅背:“去办点事。”
丁才看了下余简身旁空着的位置,后退两步,坐在另一排座位上,转过头跟余简说话:“我做生意这么久了,真没见过眼睛像你这么尖的,实话实说,我们的东西质量不比新东西差。”
余简听着他自夸,等到他说的差不多的时候,反问了一句:“你去H市有什么事?”
这天是工作日,车上的人不多,两人隔着中间的路聊天也没人会说什么。
丁才身体更前倾了一些,压低声音:“去找一些零件,省城的零件比较多。”
余简了然,S市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城市,但严格算起来,也就是个三线城市,肯定比不上省会。
丁才要的零件不外乎是一些自行车零件,直接去H市找确实要快捷不少。
别的不说,这人确实是一块做生意的料。
跟丁才交谈之后,余简也知道了一些关于S市和H市的相关信息,特别是政策上的条例。
从80年代到千禧年,国家一直在摸索中发展,很多政策也许这一秒可以,下一秒就不行了,也有一些政策这时候不可以,或许下一秒就可以。
但无论如何,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都不能跟政策对着干。
对他们这样的个体户而言,跟着政策走是最好的方法。
其实这时候很多人心里对于“个体户”也是有阴影的,深怕下一秒政策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不敢大刀阔斧地进行发展。
余简是因为对未来的发展有足够的把握,知道以后国家政策发展会越来越好,才敢壮大自己的事业。
但是在丁才这里,他完全摸不准未来的脉络变化,有勇气做一些在常人看来“投机倒把”的事,已经算是这时候的佼佼者。
下车的时候,余简把烧饼铺的电话留给了丁才。
既然是做生意,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多一些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对她而言有利无弊。
走出H市汽车站,余简第一时间感觉到了就是喧闹的人流,熙熙攘攘的感觉一下子扑面而来。
与S市相比,H市这里要繁荣许多,各种小摊贩挑着担子见缝插针,向来往的路人推销自己箩筐里的东西,偶尔也会有尖锐的叫卖声在耳边响起,吸引人往声音发出的地方看过去。
这些是属于胆子大的,也有胆小的,不敢大摇大摆叫卖,只是背着自制的包袱在人群中流窜,看到似乎有点意向的客户,就主动上前推销。
余简一路从下车的位置走出去,少说也碰上了七八个向她推销的人。
卖吃食的最多,还有卖衣服卖鞋子的,大部分都是自家的东西,很少见到机器批量生产的东西。
她被推销了一路,最终还是掏钱买了一包瓜子和一包爆米花。
瓜子是淡瓜子,只是经过了一道简单炒熟的工艺,瓜子仁没有什么味道。
爆米花倒是甜的,应该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加了糖,不过价格也要比瓜子贵一些。
一包瓜子一毛钱,一包爆米花两毛钱,后者价格贵分量少,味道却不错,销量也要比瓜子稍微好点。
她一边走一边吃,飞快地在大脑里回忆之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信息。
报纸上说这次H市地皮拍卖属于尝试性的拍卖,政策上随时都会出现变化,拍卖会上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谁也不能确定。
换句话说,上头估计也不能肯定拍卖会能不能行,以及未来如何发展。
国家的政策总是随着发展在改变,未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谁也不能确定。
余简这次过来一是来确认一下这次拍卖会的情况,二也是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捡漏的机会。
拍卖会的具体位置在汽车站不远处的一家酒店里,之前那份报纸上也写明了要怎么才能从车站到酒店。
不一会儿,余简就坐在公交车上,慢悠悠地吃着爆米花。
大概走了三站路,公交车停下,余简拽了下自己肩上背着的双肩包,起身下车。
走到酒店门口,她一眼就看到了不远处聚拢在一起的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士。
这群人都在四十来岁的样子,身上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别着一根钢笔,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聊天的时候完全没有陌生感,就好像他们都是认识许久的老朋友。
余简站在远处,隐约能听到几个关键词,比如说“拍卖”“地皮”“生意”,仅仅只是这些,她就能确认这些人在这之前应该是不认识的。
至少不会这么巧,所有人都很熟络。
她稍稍走近了一些,看到这些人在互换名片,更加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小姑娘,你在等人吗?”旁边有人走过来,笑着跟余简打招呼。
余简偏过头,面露茫然。
对方笑容更深:“你爸爸在那里?”
余简失笑,知道对方是把自己当成了家属,想要通过自己给对面的某一个人套近乎。
她没有拆穿,笑着反问:“叔叔也是来参加拍卖会的吗?”
这人的年龄跟对面那群人年龄相似,都在四十来岁的样子,自己才十九岁,喊一声叔叔,也不算对方吃亏。
不过她这么一说,对方以为她是承认了之前那个问题,笑容逐渐和蔼:“是啊,H市可是好地方,听说这里有地皮要拍卖,特意赶过来凑个热闹,你呢,怎么不上学?”
余简笑着摇头:“现在不上学了,出来凑凑热闹。”
她故意避开对方的问题,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别的她不能确定,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人在来的这批人当中,也许算是实力比较弱的,否则他没必要来跟自己套近乎,还愿意主动抛话题给她。
这年头做生意的人脑子都很精,都知道人脉是生意的第一步,但是要怎么结交有用的人却是一个难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子,就算是结交人脉,很多人性格不一样,方法也会不一样。
比如说余简,她之前之所以一直站在远处,没有主动凑近,是因为她很清楚这会儿就算自己上前,也不可能得到这些人的信任。
这次的情况跟她以前的情况完全不同,以前的她不管是在汽车站跟王林站长交流,还是在厂里跟副厂长交流,都是一对一交流,而且是她主动让利,才有之后的合作机会。
但这时候,他们互相之间都是竞争者,她看上去又比较嫩,要是贸然上前,不被信任不说,还有可能会被排斥,她并不需要这样的“人脉”。
就在余简思索的时候,旁边的人来了一句:“其实学习也不是唯一的路子,你这么年轻就跟爸爸一起出来做生意,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余简垂眸,微微一笑:“今天在这里的人,都很有远见。”
对方被余简的话愉悦到了,笑着点头:“你说的对,今天在这里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人,我们也过去吧,别害怕,年轻人就该多学多看,不能总站在外头。”
他以为余简是对面一群人里某个人的女儿,想借着余简的身份走进那个小圈子。
余简却清楚对面那群人各自也都不熟悉,索性不揭穿他的话,点了点头,跟着他一起往前走。
只是之后说话的时候,她故意装作与这人很亲昵的样子,一口一个“叔叔”,让对面的一群人误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就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第60章 生问产问题
余简本来年纪就小,这天穿了一条粉白色的碎花长袖连衣裙; 长度一直到脚踝为止; 背着的是一只双肩包; 看上去更加显嫩。
再加上她一口一个“叔叔”喊着; 所有人都以为她是来见世面的小辈; 目光扫过一次; 就没有再注意她。
今天来的人几乎都是陌生人; 哪怕交谈的时候再熟络,偶尔也会透露出一些尴尬; 尴尬多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交谈起来反而更加顺畅。
跟余简一起过来的男人融入这个小圈子之后; 也没有太过注意余简的行为。
这也正好如了余简的意,之后全程沉默,顺利地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
从这些人的交谈当中,余简很容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各种信息。
诚然这些人当中有不少跟余简一样; 只是看了报纸上的信息就过来凑热闹的,但也有人确实知道一些内幕消息。
比如说这次拍卖会的起因。
改革开放之后; G省先行发展起来; 这两年得到了不小的进展; 特别是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 给G省带去了许多特别的变化。
而现在所有的政策实施依然在遵循“先富带动后富”的原则,以G省作为试点逐渐扩散,直至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
H市作为Z省的盛会; 有史以来就有着极高的地位,Z省想要发展,就要先从H市开始。
之所以拍卖地皮,确实只是一次尝试,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
所以这次拿出来的地皮并不多,而且很分散,到场的人到底能拍到哪一块地皮,也要各凭本事。
至于这次拍卖会的正规性完全毋庸置疑,严格来说这是一次以政府为中心的拍卖行为,所有的地皮一旦拍卖出去,就会进行公证,确保所有者拥有地皮的合法性。
但是在这批地皮当中,最贵的地皮起拍价就高达五十万。
在这个时代,五十万的起拍价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余简对这次拍卖会了解不深,更不知道这次拍卖究竟会有哪些地皮被拍卖,完全没有任何准备,背着包就过来了,真要让她拿出钱来,凑一凑最多也就能拿出一两万,还得预留之后护肤品新品生产铺货的资金,跟五十万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索性她从一开始就对这次拍卖没有抱太大希望,这会儿了解具体情况之后,也没有气馁,走一步算一步,看一看这次拍卖会的具体情况再说。
拍卖会在下午两点正式开始。
余简一早从S市到H市,下车的时候是早上九点半,到酒店的时候正好十点整。
一群人聚在一起聊了一会儿,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又多了一些“朋友”。
在其中某些人的号召之下,众人浩浩荡荡走进酒店,叫了一个大包厢坐下来吃饭。
这时候的酒店跟后世又有些许不同,说是酒店,其实主要是饭店,而且属于国营饭店。
他们这些人当中不少都家底丰厚,点完餐之后互相谦让了一会儿,其中一人直接从随着带的包里取出一大叠钱和票,笑呵呵地点了两桌菜。
这一番举动,让在场的人都喊了一声“齐大哥”。
余简听着声音,在心里笑了一下,觉得众人这一声“齐大哥”喊的有些不太有诚意,与其说是“齐大哥”,不如说是“钱大哥”。
她站在人群当中,不显山不露水,认真地假装自己只是一个来凑热闹的小辈。
一直到站在包厢里,她左右看了看,并不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唯一一个女孩子。
倒不是因为没有女人做生意,只是这时候很多人的思想都没有扭转过来,从铁饭碗工厂里出来自己做生意的,大部分都是男人,关心地皮这种事的又大部分是男人,再加上他们一群人围拢在一起的时候,已经形成了男人的圈子,就算有女人对这次拍卖会感兴趣,也不会凑过来。
就算是余简自己,一开始也没打算凑过来,只是碰巧遇到了一个机会,本着免费的信息不听白不听的原则,她才会站在这群人当中。
到了包厢坐下之后,她没有继续跟在之前跟她打招呼的男人身旁,在人群中找了一个话少又看上去和蔼的中年男人,坐在他身旁,继续假装自己小辈的身份。
不过假装归假装,她从来都没有真正透露过自己是这些人当中某个人的小辈,免得被人抓住话柄。
余简前世早就习惯了跟老年人相处,很容易就能露出乖巧的气质,特别是遇上长辈,简直是无往而不利。
特别是到了包厢之后,她也完全不参与到男人们的话题中,只是乖乖地坐在一旁。
反正包厢不像在外头,地方大,稍微站远一点就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在包厢里,她就算坐在最偏僻的角落里,也能清楚听到众人的对话,每一个字都能轻易进入她的耳中。
也或许是她坐在那里的缘故,这些中年男人的话题也很收敛,除了正常交流这次拍卖会的事之外,偶尔也会谈一谈家中的小孩。
这年头人结婚早,很多人可能十七八岁就会结婚生子,到了四十来岁,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孩子都很正常,余简的年纪正巧就是小辈的年纪,她坐在那里,所有人都下意识把她当小辈看待,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饭桌上,有人提出要喝酒,立刻被人拒绝。
“下午还要参加拍卖会呢,喝的醉醺醺不太好。”
“再说,还有小姑娘在这里,都点果汁吧。”
……
余简乖乖地坐在角落里,听到声音抬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一帮大老爷们,声音又轻了些。
余简只能继续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做出双耳不闻窗外事的姿态,让众人能继续放心交谈。
她要的就是这群人口中的消息,要是他们都不说话了,这顿饭吃着也没啥意义。
H市不愧是曾经的古都,上的菜肴也很精美,松鼠鳜鱼、龙井虾仁、宋嫂鱼羹、鱼头豆腐、东坡肉、笋干老鸭煲……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端上桌,令人食指大动。
不过其他人似乎没有像余简这样这么在乎美食,即便菜肴就在自己面前,也只是偶尔动一动筷子,然后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交谈上。
他们都很清楚,美食随时都可以吃到,但是他们聚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可不多,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结交,以后再想要交往,恐怕很难碰到机会。
但是对于余简来说,生意上的事是一回事,享受人生又是另一回事。
她赚钱就是为了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让自己120岁的人生都充斥着忙碌和奔波。
她夹了一粒虾仁,咬进嘴里,虾仁的脆香和茶叶的茶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口咬下,直接在弥漫开,又香又软又脆,而且鲜美无比。
东坡肉肥而不腻,软滑细嫩,咬开之后满嘴的肉香,再搭配香软的米饭,又是一次美味的极致体验。
余简一边吃一边感慨,果然人的一生中,唯美食不可负,浪费美食是最可耻的行为。
她想着,看着对面某个跟她一样也在低头吃饭的中年男人。
她之前就注意到这个人了,之前的交谈中,他自己透露是在一年前从饮料厂跳槽出来,因为有人脉,他自己攒了钱去扒拉了一批机器,现在开了一个小型的饮料厂。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不过是一个小作坊的老板,只是因为喜欢吃,就算在饮料厂的时候也爱研究一些乱七八糟的饮品,自己出来单干之后,也做出了一点小成就。
余简相信他只是一个小作坊老板,毕竟这时候除了G省之外,其它地方还是以国企为主,当然并不是完全禁止私企,只是私企一旦做大做强,少不得会引起上头的关注,也会有眼热的人闹事。
这位的情况看上去也不像是大厂的老板。
只是余简从很早已经就在琢磨饮料的事,营养液是她生意的第一步,也是最早让她起步的生意,在她这里,也有一定特殊的意义。
她不要求自己的饮料事业做的一定要有多大,但至少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圈在S市汽车站那一亩三分地。
她之前特意找来了营养液的配方,对配方里所有的原料进行了深入研究。
营养液本身并不是被当做果汁销售的,而是作为正餐进行售卖,里面包含了许多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足以满足人体日常对于营养的需求。
这样一来,它的配方很是复杂,除了部分原材料在这个世界找不到之外,还有一些原材料提取起来很麻烦,这时候的技术还没有达到熟练提取的地步,就算提取出来,成本比较高,不适合将它作为饮料这样的快消品进行推广。
撇除这些因为各种原因找不到的原材料之外,剩下的都能在这个时代找到,余简大概观察过剩下的成分,就算少了那些原材料,剩下的配方也能做出口感不错的果汁饮料,只是具体怎么调配还需要深入研究。
现在的重点是要找到一家合适的,愿意跟她合作的厂家。
她不是没想过代加工,只是饮料属于快消品,这年头整个国家的机器生产线都不足,快消品更加如此,大部分饮料厂的产量最多只能够满足他们本身的需求,不可能让出生产线帮她代加工,她只能另辟蹊径。
比如说找一家实力不算雄厚的。
但是这个工厂不能开在H市,至少现在不能。
余简思绪快速转动,思考着回头要如何跟对方搭上话,并且说服对方跟自己合作。
至于现在……
她又伸出筷子夹了一块东坡肉。
东坡肉真好吃!
第61章 换身衣服
中午这一顿饭,一直从十一点吃到下午一点多; 好在就算大家更对生意上的事感兴趣; 也要顾及饥饿的肚子; 桌上的菜倒是没有剩太多,两大桌的菜吃了大半。
两点钟拍卖会就要正式开始,众人没有在包厢里逗留太久; 简单聊了一会儿之后就离开了包厢。
所幸拍卖会也是在这个酒店里; 走出包厢; 再到拍卖会现场; 并不需要太长时间。
余简慢慢就落到了众人身后; 不远不近地跟着众人会场走去。
这次拍卖会自然不是谁都可以进的; 之前报纸上刊登这则讯息的时候; 就特意注明,所有前来参加拍卖会的人都需要提供资产在五位数以上的证明,以确保入场的人都有竞拍的资格。
这样的条例很直接地设立了门槛; 确保了所有入场者的资质,对于拍卖会主办方而言; 无疑可以省去一部分复杂的麻烦; 也可以避免有人来捣乱。
也是这一条规定,让余简有了好奇心,特意抽了时间过来。
资产证明很简单; 只需要拿出相关证件就可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供——存折。
余简依然不紧不慢跟在众人身后,看着前面的人一个接一个提供相关资质; 进入会场。
确认了一些情况之后,她走到不远处的公共卫生间,去里面换了一身衣服。
不是说她先前穿的碎花裙不好看,只是在这样的场合不行,终究不够正规,可是要穿小礼服的话,在这个年代也不是很合适,所以余简选择的是女式西服。
白色的衬衣,黑色的西装衣裤,以及一双黑色的小皮鞋。
穿好衣服之后,她站在镜子前,把之前戴在头顶的卡通发卡摘下来,捋了捋头发,把一些不受控制的发丝用黑色的一字夹别住,再在上面覆盖一层头发,黑色的一字夹就完全被隐藏了起来。
她的头发在之前离开余家后不久就剪短了,到现在也才到肩部,先前穿着碎花裙,别着卡通发卡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她看上去很嫩,现在换上正装,又把卡通发卡换下,整个人比正常年龄成熟了五六岁,除了脸嫩点,看上去大概二十五六的模样。
不过跟之前她故意让人看到的状态相比,估计会有十岁左右的年龄差。
她对着镜子笑了一下,戳了戳嘴角的酒窝,微微皱眉。
果然不能这么笑,酒窝一出现,她好不容易打造的成熟感就会瞬间消失殆尽。
她转头,在背包里翻找了一会儿,找出了一副黑框眼镜。
这副眼镜没有镜片,是她花了五毛钱在一个小摊贩那里买的,样子比这年头的大部分眼镜稍微轻便一些,很符合她的审美。
把眼镜戴上,再对着镜子看了一下,又收敛起脸上的笑容,果然比之前好了很多,而且跟之前她跟那群人在一起的时候相差也比较大。
她估计这会儿就算自己站在那些人面前,他们也不一定能认识自己。
余简又笑了一下,把东西全部收拾好,背着包往会场走去。
到了会场门口,她直接取出存折,手拿着让候在门口的人看了一下。
对方点头,取出一个金属的别针交给余简。
余简低头,看着眼前别针的样式,简单的银色别针,周围是一圈红边,中间是银色的数字,她的这个数字是25,意味着她是第25个来到会场的人。
她浅笑着道谢,接过别针别再胸口,淡定往里走。
会场里是正儿八经的会议室模样,除了上方的主席台之外,下方是一排排的座位,从前往后排列,就跟教室似的。
余简是从前门进入的,刚一进去就收到所有人的注目。
但是没有一个人表示过于惊讶,也没有人眼里露出诧异的神色。
或者说没有人认出她是之前跟在他们身边的那个“小辈”。
她伸手推了推眼镜镜架,在会议室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座位。
这个会议室真的是十分传统的模样,用的桌子也是传统的课桌,每一张课桌后面还有两个小抽屉,除了桌子新一点之外,跟普通的课桌没有任何区别。
高大上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大概唯一的区别在于传统的课桌是一张桌子坐两个人,而这个桌子是一张桌子坐一个人,而且每张桌子上还放了一个号码牌。
余简很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号码牌,把肩上背着的包摘下了放在地上,认真在椅子上坐下。
与平平无奇的课桌相比,这把椅子倒还算不错,应该是酒店特意搬过来的,还是复古的靠椅,木质的椅子,靠背和把手相连,带着浓郁的古意。
前提是椅子前面不要是课桌。
余简叹了口气,从包里拿出纸笔,摊开放在桌子上,做足了小学生听课的姿态。
会议室不小,也不算太大,一排放八张桌子,余简的号码牌是25,正好是第四排第一个。
而之前跟她在一个包厢里吃饭的那些人因为进来的比较早,都坐在前三排,除了一开始余简进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