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清越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柳连忙道:“现在是康熙初年。”

万仞山这才想起来,自己和杨柳是隔段时间进行穿越的,刚刚从雍正十三年穿越过来,现在应该是在那之前五六十年左右,这时候曹雪芹只怕还没有出生,甚至他的名字可能连他的父亲都还没有想出来呢。

见万仞山恍然大悟的样子,那仆人摇摇头:“不就一场火灾嘛,你们的私人物品也没有损失,逃出来也快,怎么就吓得那个样子。”

万仞山苦笑。他想问一下这里是什么情况,又怕说错了话,于是用求助的眼光看着杨柳。

杨柳冰雪聪明:“女主人现在怎么样了?”

“夫人啊?她要和老爷一起到婆家去。你们一块儿去么?”那仆人道。

杨柳还未答话,忽有一位仆人走了进来对她和万仞山道:“老爷叫你们一起回家去。”

杨柳向万仞山使了个眼色,万仞山拍拍那仆人的肩膀:“我们很快回来,到时再帮你做些活。”

那仆人道:“我的祖上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只是世道中落,唉,流落至此。”说罢摇摇头无可奈何地干活去了。

万仞山忽然想到一个现实的问题,于是不解地道:“这家人看来并不富裕,怎么会有那么多仆人?养得起么?”

杨柳想了一会儿才回答:“女主人出嫁时带过来一个女仆,这边应该是没有仆人的,可能是刚刚成家,当县令的远房亲戚赞助的吧,但应该不会太久,估计能有两三个月的样子就不错了。”

“县令?有一个当县令的远房亲戚,这一家看样子却很穷,看来这个县令并没有以权谋私?”万仞山道。

杨柳摇摇头:“先不要急着下结论。”

年轻的女主人和男主人出来了。那女主人虽然算不得天香国色,但看上去,那眼神,分明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而男主人呢,又矮又难看,万仞山几乎是脱口而出:“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

杨柳哦地一声道:“那属于什么?”

第五三章 香消玉殒

 “属于牛粪。”

杨柳忍不住卟哧地笑出来:“没想到你这人也挺幽默的。”

幸亏因为隔得较远,所以没什么人注意到。

主人各骑一头毛驴,女主人的女仆和杨柳、万仞山则走路。

两位主人走在前面,三个仆人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万仞山问:“此去有多远啊?”

那女仆低声道:“听说一个时辰就到了。”

一个时辰?还是“就”?万仞山吐了吐舌头,不再多问。

杨柳打擦边球地问道:“不知这一去,会有什么结果?”

那女仆小心地瞧了瞧前边:“只怕没什么好结果。”

“唉。”杨柳示意自己要站在她那一边。

“夫人的爹爹以为县令的远房亲戚非贵即富,指望可以捐一个县丞什么的来当当。谁知老爷穷得可是离了谱了,要不是家里、还有当县令的亲戚接济,只怕这个月也难过得来。我自幼服侍小姐,没见过有这般光景。唉,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熬啊。”那女仆想来自幼小姐生活,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处处为小姐鸣不平。

“包办婚姻?”万仞山喜欢直截了当地用后世的历史眼光来总结。

那女仆听到万仞山的普通话,似乎是理解了,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

到了婆家,见到那些人对两位主人还算热情、但似乎有些不是出自内心的表情,万仞山的心里不由打了个问号: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呢?

男主人的兄长和男主人在一边聊着,妯娌俩则自个儿聊。

女主人的大嫂看着她的脚,似乎是因为没有缠脚的缘故,显得比那大嫂的脚大了不止一圈。那大嫂不由讪笑几句。

看着小姐(现在是夫人了)被大嫂取笑,女仆心下不忿,当即忍不住回了两句。

那大嫂脸色一变,而男主人的兄长自也听到,走过来,二话不说,就是两个耳光。

那女仆忍不住哭了起来,但显然又不能大哭,所以只是抽泣着。

看到女孩子受了委屈而流了眼泪,万仞山忍不住要站出来。他计划好了,先礼后兵,如果一套“民主、平等、仁爱”的说教不能见效,那就手脚上见真章好了。

杨柳见万仞山又是不能进入角色,急忙按住他,使了个眼色。万仞山这才极不情愿地作罢。

回到家里,男主人出门了。屋子里就剩下女主人和那女仆,万仞山已经完全按捺不住,用法语和杨柳说道:“他们那是哪儿的道理?没有人权、没有起码的对人的尊重!”

“万仞山同学!我们是在康熙年间,不是在二十一世纪!”杨柳平静地道。

“在众目睽睽之下扇耳光啊,做人的尊严还有吗?自我设想一下,已经难以接受,更何况当事人在那个时候的体会呢?”万仞山仍是气愤难平。

“在封建社会,仆人就是低人一等的。扇耳光已经是最轻的了。你想想看,烈日当空地跪在碎瓦片上、一天不给吃饭、用烧红的烙铁烙嘴,甚至杀人,哪一种不比扇耳光要严重?”

经杨柳一说,万仞山的心情终于平静了下来:“还是你看得远。如果是我一个人来,说不定每次穿越都很快就被迫结束了。”

那女仆显得有些吃惊,等两人说完了话,有个较长时间的停顿,这才有机会插话道:“你们在说些什么?”

万仞山刚要实话实说,又顾虑到她的感受,所以目光转向杨柳。

杨柳眨了眨眼:“老爷的那兄嫂也太气人了。”

女仆听得杨柳这么一说,伤心事又提到眼前,忍不住又落下泪来。

女主人听罢,心中也愤愤不平,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地生着闷气。

万仞山道:“一个男人,不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却想让夫人养着,真是没有骨气到了极点。”

那女主人听得,心中更是郁闷,冷不妨站起身来,猛拍了一下桌子,把三人都吓了一跳。她随后抽着鼻子,难过得流出了眼泪。

万仞山本来是想替女主人说两句话的,没想到适得其反,站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

杨柳想去安慰两个女同胞,但碍于自己女扮男装的身份,又不好进一步地表示什么。一时间也想不出个好主意来。

看着杨柳头一次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自己,万仞山也不知所措了,但他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他用法语对杨柳道:“问一些专业问题,冲淡气氛,也许可以。”

杨柳恍然大悟。

于是,杨柳对那女主人道:“夫人,您的花卉画画得很好,能不能拿一两幅给我们欣赏一下?”

女主人听罢,十分生气地站了起来。

杨柳这才觉得以自己表面上的身份去问主人看画,似乎于情于理说不过去。本来这种愣头青似的问法只有万仞山才会问得出来,但杨柳也是一时没留心才出了差错,于是她道:“徐熙的花、竹、鸟、鱼和黄筌的珍禽瑞兽、怪石奇花,各有特点,不知夫人喜欢哪一个呢?”

女主人听了,身子一震。

杨柳本来就没有预期女主人会回答,所以自顾自地继续道:“徐先生是布衣出身,而黄先生是在朝为官,所以两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果从艺术成就上来看,两人各有可取之处。”

万仞山听了不禁会意一笑:这种两边都说好话的方式,在新世纪中十分流行,不料杨柳这种性格的女生,也会在古代用上这一招。

女主人侧过身,抹去了眼角的泪水,不解地道:“怎么?你对绘画也有研究?”

杨柳的眼珠子转了一转,道:“小时家境还过得去,学了一些皮毛,但后来家道中落,没饭吃了,只好出来打工,噢,出来当仆人,找口饭吃。”

那女仆诧异地望着杨柳,那女主人却是不住地点了点头,看来她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知不觉地被杨柳瞎编的故事给蒙混了过去。

“唉,我们的命真苦啊。”女主人心有感触地道。看来如果她知道杨柳也是女同胞的话,一定当场抱住痛哭起来的。

这时,一声喝斥让杨柳和万仞山心头不惊一震:什么人这么夸张?

两人定睛看去,原来是那男主人回来了。

那男主人虽然不及杨柳和万仞山高,但举手投足却是一番让人看了极不舒服的样子。杨柳当下替女主人鸣不平:嫁了这么个夫君,也真是痛苦啊。

男主人喝道:“你们几个,在这里闲着没事么?快快干活去。”

女仆听罢,乖乖地出去了。杨柳和万仞山想听他究竟要和这位可怜的女主人说些什么,所以磨磨蹭蹭地挪着步子。

男主人道:“你也闲了一个多月了,明天赶快回家取画具来,画些画来卖钱罢。”

听得这个钻钱眼里的吃软饭的男子这么不堪,万仞山忍不住在他身后作了个敲脑袋状。杨柳见了,连连使眼色。

女主人还在低着哭泣,没有看到两人的小动作,这会儿她抬起了头,怒道:“画画是爹爹教的。就算画出什么画来,卖些钱用,也是得给爹爹多半去。你好吃懒做,全家的吃吃喝喝都指望我,这成什么事?!”

男主人被骂了一通,心下更怒,劈头盖脸又是一顿骂,之后甩手就走,一路上还骂骂咧咧地。

女主人还在哭泣。杨柳和万仞山对视一眼,觉得以男仆人的身份去劝解并不合适,于是走出门去,找那女仆,想让她去劝劝。

女仆道:“夫人一直这样,我劝也劝不住。”话虽是这样说,但她还是去了。

万仞山和杨柳相视无语。

第二天早上。

一早起来,天阴沉沉地。万仞山心下就觉得不爽。杨柳也早起,见到他时,万仞山道:“这个天气,实在是令人不舒服。”

“噢?你想起什么了?”杨柳问。

“还记得电视晚间新闻里走字的天气预报么?”

杨柳没有说什么,示意他继续。

“阴天的时候,有时天气预报会报‘阴间多云’。在荧屏底部从右边向左边走字的时候,前两个字会显示成‘阴间’。”

杨柳这才想起来:“后来不是改了嘛。”

两人正谈着,忽然听得远处传来凄惨的哭声,在寂静的早晨,听起来格外刺耳,也格外难受。

那是女仆的哭声。难道她遇到或看到了什么不幸?大清早的,会有什么不幸呢?

两人相视一下,拔腿就向哭声处跑去。

到得女主人屋里,两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虽然两人的潜意识里都会想到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两人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对策去阻止这种后果的发生。按现代的话语来说,两人是在侥幸地认为这种后果不会发生,那么,即使在道德层面,两人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难以抹去的负罪感!

第五四章 回忆开会(上)

 那女仆跪倒在床前,哭得像个泪人似的。

而那本可能成为一代女绘画大师的女主人,躺在床上,已经走完了她那可怜而又充满了遗憾的一生!

从床边遗留的物品来看,她是生吞罂粟膏而死的!

而这位在整个大清年间都为数不多的女画师,就这样带着悲愤离开了人间。而本来,她完全可能成为像李清照那样的大师级人物,在中国文学艺术殿堂里占有一个重要位置的!

万仞山看到这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两眼无神,非常疲惫。要不是杨柳在他身边扶了一下,只怕他已经倒了下去!

男主人先是震惊,而后愤愤地说了些什么,然后就转身走了出去。

不论男主人出去因为要处理后事,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事情,这都已经于事无补了,不论再做什么都是徒劳了。

虽然有心上前哀悼,但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场面,万仞山还是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屋子。杨柳跟在他的身后,没有说话。

一代本来应该有所成就的大画家,就这样香消玉殒了,无论是谁,都难免承受不了的。

两人回到住处,杨柳十分悲伤,许久都没有说话。万仞山也不知道该怎样安慰她,只好陪在她身边,以防意外。

许久,杨柳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本小册子,认真地看了起来。严格地说,这不是一本小册子,而是几张有些泛黄的纸片。万仞山随意地看去,发现那是一本家谱。

看到家谱,万仞山的思绪飞到了一年前。

“祖先,是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祖先一般指年代比较久远的,比如五六代以上、一百年以前,或更远。年代较近的,比如祖父、甚至曾祖父那一辈,一般都不称为祖先。

“对于直系的近几代的长辈,汉语里都有着专门的称呼,比如父亲的父母亲称为祖父、祖母;母亲的父母亲,南方人一般称为外公、外婆,北方人称为姥爷、姥姥;祖父的父母亲称为曾祖父、曾祖母。再远的,一般就没有专有名词,而笼统地称为祖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有的四世同堂,有的……”

山香市每年暑假都有学生社团聚会,理科的、文科的,各种专业、各种方向,五花八门,无所不谈。

这个月正值孔子诞辰若干周年纪念,大家聚会讨论孔子学说之余,扯到了祖先这个话题上。上面这段话就是一个学生的即兴发言,她名叫杨柳,是山香实验中学文科班的学生。

杨柳的话音未落,这边就有学生唱反调:“不对!孤儿,福利院的孤儿就没有父母、爷爷和奶奶!”

大伙儿一阵笑声。

杨柳笑笑,似乎觉得这种看法不值一哂:“每个人当然都有父母、爷爷和奶奶。就算是试管婴儿,也可以找得到他们的父母,只是按照法律规定,医生不能告诉这些婴儿谁是他们的生物学父母而已。孤儿只是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是谁,但他们总是有父母的。”说到这里,杨柳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历史上没有父母的著名人物,好象只有孙悟空。”

大伙儿又一阵狂笑,有人起哄道:“还有猪八戒!”“还有沙僧!”乱作一团。不过这次笑起来似乎比刚才更痛快些。

那个学生涨红了脸,还想反驳,但一时找不到攻击点,只好悻悻坐着。

杨柳并没有结束发言,她继续说道:“有的人并不想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但更多的人对自己的祖先就比较感兴趣。比如姓赵的同胞,会去找自己的祖上和宋朝皇帝有什么关联,而刘姓同胞'奇+书+网',则会比较关心汉朝皇族后人的下落。”

那个学生又找到了可以插话的机会,说道:“可是皇帝有时也会赐姓给有功之臣。比如唐朝就有不少官员被赐姓李,所以祖先即使在1300年前是长安城里的李姓家族,也不一定就是皇室后裔。”

这时有人喊了一声:“何后元,你可不可以安静点!”

杨柳这回没有表示异议,她冲何后元微笑了一下,点点头道:“对,所以单靠家谱是没法确认祖先的真实身份的。而且,历史上也存在两种现象,其一,将当今名人列入自己的家谱,比如将李嘉诚列入自己的家谱,现代人当然知道不是真的,可是对五六百年以后的人来说,就没法考证了。其二,将自己家谱中的败类从家谱中除去。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好象是那个莫须有案的当事人。”

台下一阵赞同之声。

看着大家都有些进入了角色,杨柳问了第二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约经历了多少代人?”

果然,台下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一百代!”“两百代!”“五十!”“五百!”“一千!”

杨柳对此早有准备,她清了清嗓子,道:“我们民族的现代社会才几十年历史,相对于整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在古代,受习惯的影响,一代人基本在二十年到三十年之间,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年。从秦始皇的年代算起,到第二个千禧年,二千二百年左右的时间,大约经历了八十八代。当然,大多数的可能是七十五代到一百代之间。例如,孔子家族,从战国时期到现在,两千五百多年了,传到第八十代,算起来就是三十多年一代。而网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李唐王朝直系,从李火德到南洋某国一个著名的政治人物,共六百多年,传二十五代,算起来平均二十多年一代。”

有人大声叫道:“网上说的,那个名人真的是李唐王朝的直系后人吗?”

杨柳很严肃地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有认真考究过,不敢妄下结论。不过我有两个不解之处:一,唐朝灭亡后,其后人在接下来的五代十国和宋朝应该不会大肆宣扬,因为害怕推翻他们的人赶尽杀绝。而到了南宋末年,已经过去二百七十年了,再向世人说自己是唐王朝的后人,想来相信的人不会太多,毕竟时间过去太久,除了宋仁宗年间,更是经历了众多的战乱。其二,二十一世纪初,东亚一个国家有人当了新任的联合国秘书长,我国就有人说他是我们某支的后人,我不是否认这种可能性,只是逢名人便找其与自己的亲戚关系,总让人觉得不是很妥当。”

那个学生说道:“可是,祖先就是祖先,不管现在多么落魂,祖先还是不会变的。名人的家系比较容易确认,所以感觉上才让人认为是在向名人攀亲戚。”

何后元又道:“那就只有连续写了几千年的家谱、而且还要有官方的证明,才能保证家谱的真实性。这样的家谱……”

“对,只有这样的家谱,族人才能确切无误地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而且没有疑义。在我国,不说唯一,至少是最有名的有着连续上千年家谱的家族之一,是……”

是哪个家族呢?

第五五章 回忆开会(下)

 这下有不少人都反应过来了,许多人几乎是齐声喊道:“孔夫子!”

杨柳道:“没错。孔子,只有孔氏家族的家谱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而且其中没有经历战火的毁坏,改朝换代时也没有受到大的破坏,一直不间断地流传到今天。所以孔氏的族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少见的完整族谱。”

“现在网上有很多姓氏都有传了上千年的家谱”,何后元道:“除了名人因素以外,也得有些是真的吧。”

“虽然不排除有真的”,也许杨柳学习的东西太多,有时会说出一些报纸上官员们才用的正式用语,“但我始终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百家姓里出现的姓氏的人执政的王朝,这里说明一点,不是歧视少数民族,而是百家姓涉及到的姓氏资料多一点,研究起来方便些。而且百家姓里的姓氏,也不一定都是汉族的,一些大姓,也有少数民族的成员。还有,除去五代十国等持续时间短的以外,有刘汉王朝、李唐王朝、赵宋王朝、朱明王朝,加上隋朝,共五个姓氏。汉末至今约一千八百年,唐末至今约一千一百年,宋末至今约七百多年,明末至今约三百多年,隋末至今约……”

“你到底想要说什么?”何后元忍不住问道。

有一个戴眼镜的、看起来有点弱不禁风的学生站起来道:“别打岔!就你话多!”

杨柳看了看这位学生,继续道:“前面我们分析过,一代人的平均年龄间隔是二十五年,所以明末到现在大约有十四五代,而汉末到现在大约就会有七十二代。我国的家谱记载习惯是记男不记女,或者说是按男性的传承来记载。”

有一个女生忍不住叫道:“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污点之一!”

“我们暂且不讨论这方面的问题。社会、哲学方面的争论,留给那些学者们伤脑筋吧。我们现在只是就事论事就好了。”杨柳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继续说:“十四代人中,即使有一半是单传,还有另一半的情况是,至少在一代人中,会有两个或更多的兄弟,比如三个、四个或更多。如果把战争、未成家的情况与多于两个兄弟的情况抵消,剩下的情况就是较简单的情况,可以用来讨论。”

这回何后元持赞同的意见了:“我知道了,你这种处理方式,在大学里就叫做建立数学模型,以使研究能在量化的背景下进行。”

“十四代人里,一半单传,另一半是简单的两兄弟。也就是说,在一代人有两兄弟的情况下传了七代。大家想一想,二的七次方是多少?”

大家本来都在听杨柳在讲故事一样地说着她对祖先问题的一些见解,而且其中数字又比较多,一时间难以消化,冷不妨被杨柳这么一问,有点回不过神来。

那戴眼镜的男生首先回答:“一百二十八!”

“对。一百多,是个什么概念呢?”杨柳并不急着说明,她只是慢悠悠地喝着水,给大家能够有时间好好想一想。

“啊?”戴眼镜的男生显然想到了一个令他诧异的结果,顿时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杨柳鼓励地:“我们是一个学校的吧,而且还是同年级。你是理科班的。入学第一天的年级大会上我见过你。你说说看你的结论,没事。”

眼镜男生受了鼓励,当下咬了咬嘴唇,鼓足了勇气道:“是。噢,我叫万仞山。”

“快说吧。别拉关系了。”何后元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明显等不急了。

万仞山道:“那就是说,从数学角度分析,即使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百家姓里姓氏的人执政的封建王朝,如果它的末代皇帝的后人当时还在,到今天大约传到十四代了。而按上面的假设,朱由校还是……”

杨柳纠正道:“正史中,不算南明小王朝,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明思宗朱由检,朱由校是大哥。”

“对,如果当时朱由检或者朱由校,甚至朱棣后人的其它分支还有后人,但因为有时帝王传位时不一定传给自己的亲儿子,比如朱元璋的太子比朱元璋先死,所以皇位传给了大孙子朱允炆。”万仞山的性格比较内向,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他还不习惯,所以说话显得还欠些条理性。

“还有,照我看来,朱由校和朱由检可能也是同辈人。另外清朝的皇位继承也不是简单传大儿子的。所以即使朱由检没有后人,只要明朝皇族还有后人,即使只有一个,则结论也可以成立。传到今天,该有一百多人,如果算是在上世纪计划生育国策之前出生、现在是成年的一代,那应该有两百多人。要是再算上舅舅、表兄弟、表姐妹等只和父母直接相关、还不算太远的亲戚,那现在理论上和明王朝有直系关系的后人就至少有上千人。至于更早的王朝,那就更多了,还有历史上有名的文人、武官……”

何后元道:“明朝到现在,在中国历史的还有些地位的人决不止百人,加上年代更久远的名门,理论上说当今社会少说有上百万人是历史上的名门之后。即使是这样小的估计,按十几亿人的大样本来看,也有十万分之一或更高的机率,比中五百万元彩票大奖的机率还要高。看来我们都有可能是名门之后嘛。”

大伙儿听到这里,不禁交头接耳,毕竟,大家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到自己离“皇帝直系后人”这一概念这么接近。大家都没有考虑到,皇帝这种身份的人代表的是封建社会里的统治阶层,而现代社会普遍接受了民主共和的思想,皇族已经淡出历史的舞台,大家谈论他们的时候,更多的只是一种好奇而已,毕竟我们国家有记载的历史中有一大半都和这种身份的人有关。

虽然大家的社会阅历不多,但现在的中学生的水平比起以往何止高出一截,因此猛然间,许多人都想到:从秦始皇年代到明朝末年共一千八百年时间,在历史上有记载、一说名字大家都能说上几句“简介”、在历史上真正留下脚印的人何止成千上万,如果都按这样的假设繁衍至今,那岂非每一个人都是历史名人的后人?这在逻辑上又是不可能的。

不然,以明末一人传二百人计,明末时候全国人口的几十分之一,只要一百万人(北宋都城东京就有上百万人),传到今天,也有二亿人。

因此,虽然残酷,但又不得不承认的是,历史上有许多人或家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天灾、人祸),而导致了整个家庭或家族的灭亡。历史书上不是说有灭九族的说法吗?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中,更是数以千万计的人非正常死亡,想想这一悲伤的历史事实,无论是谁,也难免心生悲恸的。

而“绝后”这一词,在人们的心中虽然已经淡出历史舞台,但说出来大家也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因此人们是不愿提及的。

大家都被这样的分析给惊呆了,虽然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的诸多原因之一,是同姓、同族人的血缘关系,但大家从来也没有就祖先这一问题进行过这么深刻地研究。

流传在大家血液中的认祖宗的心理,却是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烙印在心中的,无论走到哪里,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忘怀。所以那么多在内地长大,成年后才去到海外的中国人,或者虽然身在海外,但从出世以后都一直受传统中华文化影响的人,在年老的时候几乎都会有落叶归根的念头。

讨论会就这样在有些悽凉的气氛中结束了。大家带着一丝兴奋、一些伤感,离开了会场。以后的讨论会上,再也没有人提及这种有兴奋、但也有悲伤的话题。

没有人去问一下:万仞山和杨柳是怎么认识的呢?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第五六章 大结局

 回忆完那时开会的情景,想想“这些年”穿越的经历,万仞山不由叹出了一口气。

杨柳本来在看着那本家谱,这会儿扭过头来:“怎么了?”

万仞山没有看她:“我想起来那次讨论会。关于祖先的那次讨论会。”

杨柳笑笑:“你以为我这样不厌其烦地穿越,是为了什么?”

是啊,为了什么?万仞山不由犯起了迷糊。

万仞山当然并非笨人,所以他很快就想到了答案:“是寻找祖先?”

杨柳点了点头。

听到这里,万仞山似乎才回过神来:“原来你一段一段时间地跳跃式往回穿越,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回到一个时代以后就一直顺着走下去,是一代一代地找寻祖先啊。”

“是啊,家谱里记的东西,由于年代的原因,或者别的原因,信息量越来越少,祖先的资料慢慢地都没有了。”

“那你现在有什么收获?”万仞山问。

杨柳指着家谱中的某一处,道:“现在到了这一代。暂时还没有什么重大发现。最近几代和口口相传的差不多。再往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那你打算向上穿越到什么年代?”万仞山见杨柳没有刻意躲着他,于是随意地走了过去,向那家谱看去。

摊开的这两页是上几代人的,因为人数少,而且由于重男轻女的原因,不记女性成员的后人,所以两页展示的年代比起现在的要多。

万仞山看着看着,忽然觉得眼前一黑,两腿不听使唤,再也无法顾及在杨柳面前的形象,就那样硬生生跌坐在了地上。

见此情景,杨柳心中不免有些慌乱,这个身体并不算差的同学莫非是生病了?

因为杨柳还没来得及搀扶,万仞山已经跌坐在地,所以杨柳只有蹲下来,扶着他:“怎么了?肚子饿了、低血糖?”

万仞山看着杨柳,说不出话来。

杨柳伸出手,要探万仞山的额头,万仞山摇了摇头:“没事。”

“那……”杨柳一脸的迷惑。

万仞山深吸了一口气,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