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本草王-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吧,带着李老叔快步来到前厅,李云青曾经参加过吴王府庆贺叶知秋过继曹家,以及叶知秋被册封宣德郎勋云骑尉的庆贺宴会,当时叶知秋挨个敬酒,介绍认识,当下满面春风迎上前,躬身一礼:“国舅爷光临寒舍,下官未曾远迎,当面恕罪。”
叶知秋忙拱手还礼:“不用客套,咱们先治病吧。病人呢?”
“国舅爷亲自给下官妾室治病,下官感激不尽,这边请。”
他赔笑着把叶知秋他们请到了爱妾的卧室。丫鬟端过凳子来,众人坐下。
菱筱把带来的厚礼奉上,说了几句宽慰的话。自然是给李云青说说的,因为李云青爱妾秦氏此刻已经神智不清了。
叶知秋坐在床头圆凳上,先观察了一番病人的外貌,见她脸上火烧一般,伸手额头一摸索,着手滚烫,问李云青道:“什么时候病的?都有些什么症状?”
李云青道:“一个月前就病倒了,当时只是发烧,咳嗽,口渴,请了张太医来瞧了,开了方子,但是一直吃药没有好转。”
叶知秋拿过病人手腕诊脉,又掐开她的嘴看了舌相,望着秦氏道:“奶奶,能听到我说话吗?你那里不舒服,告诉我,是来给你看病的郎中。”
旁边李云青苦笑:“她听不到的,前些天就耳朵不行了。”
叶知秋低头看见床头有个铜盆,里面有些痰液,凝结在一起,十分粘稠,问道:“这是奶奶吐的痰?”
“是的,不时咳嗽,然后就吐痰。”
叶知秋道:“请的太医开的什么方子?拿来我看看。”
李云青急忙吩咐李老叔去把方子拿来。
叶知秋看罢,沉吟了半天,疑惑道:“不对啊,她脉细数,特别是尺脉很乱,说明身体的阴液已经严重亏损。这种情况下,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好比失火,却没有水来救火,就算是竭尽心力,也不能对抗身体感染的温邪。不过奇怪了,按理说,人的阴液,不能一下就损耗到如此地步啊,一定有别的原因导致她大量丧失体液。”
说到这,叶知秋问道:“奶奶生病之前是否拉过肚子?”
“没用啊!”李云青道。
旁边小丫鬟插话道:“奶奶生病前一天,有过血崩。”
叶知秋点头道:“这就对了,真液已经随着血崩大量损耗了。不然不可能病情严重到这个地步。”
李云青关切地问道:“这病要紧吗?”
“当然很要紧,奶奶素体阴亏,再加上血崩,大量损耗阴液,阴分干涸,这时候得了温病,只用清解药是不行的,因为身体正气大亏,已经难以跟温邪抗衡,张太医一直用清解药,无法驱除温邪,绵延一月之久,温邪便深入阴分,进一步损伤肝肾之阴,已经有动风痉厥之势,如果再得不到正确治疗,只怕有生病危险!”
李云青愕然:“这么严重啊?张太医却说问题不大嘛。”
旁边菱筱忙道:“大老爷,国舅爷的话,不可不听啊!我们家闺女生病,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听了国舅的话,头发、指甲都掉光了!”说着,又把那个故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韩祗和先前只是知道那个病案用了自己认可的方子没用效果,病情加重了,不知道里面还有这样的情节,听菱筱大肆贬低前医也就是自己,也不知道她是不知道自己就是那个前医呢,还是故意指桑骂槐,不由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李云青更不知道这回事,既然说到了国舅的光辉事迹,那自己是要大拍马屁的了,连带帮着说那前医昏庸,还说一样的庸医当真杀人不用刀。把个韩祗和气得满脸通红。却又发作不得。
叶知秋本来想阻止的,但是他希望韩祗和能从这个病案中知道,不要轻视自己的方子,因为他预感到,现在这个病案,只怕又要和韩祗和发生有一次的争执,只因这个病案,又是一个温病!
李云青和菱筱一唱一和说了半天,李云青觉得吹捧的差不多了,这在满脸是笑对叶知秋道:“得亏这次请了国舅来,这下可就有救了!请国舅开方用药吧!”
叶知秋也不推辞,坐在桌前,提笔写了一道方子,正要递给李云青,忽然看见韩祗和阴着脸瞧着他,猛然醒悟,便把方子递给了韩祗和。
韩祗和接过一瞧,脸上更难看了:“这是什么?”
“三甲复脉汤加减!”
三甲复脉汤是出自清朝温病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是治疗温病的常用方。韩祗和自然不知。
“三甲复脉汤?”韩祗和浓皱到了一起,“这是什么玩意?”
“这不是什么玩意!”叶知秋冷冷道,“这是救命的方剂!”
韩祗和自知失言,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我是问,这个方子取自哪本医书?”
第170章 十日必死
叶知秋自然没有办法告诉他实情,道:“这是药神壶翁梦里传授给我的!”
要说这是神仙传授的也未尝不可,因为对于宋朝人而言,几百年之后的清朝,还是子虚乌有的世界,相当于虚幻飘渺的仙界一般。而且这样说,能引起别人的重视。
但是,对于韩祗和等众多医者而言,他们更相信上千年流传下来的,经过上千年实践证明的前贤医圣的经典医书。而不是谁也说不清楚的神仙。
所以,韩祗和冷哼一声,把方子拍在桌子上,道:“不能用!”
“什么?”叶知秋眉毛一挑。
“这个方子不能用!”
“为什么?”
“方子组成来看,不对证,所以不能用!”
“怎么不对证?”叶知秋道:“这个方子滋阴熄风,主治就是温病邪热久羁下焦,热深厥甚,舌绛少苔,脉细促者!如何不对证?”
韩祗和盯着他道:“你这个方子从来没有人用过,谁能说出他究竟治疗什么病证!再说了,这个病人是张太医负责的,张太医知道吗?他老人家比你爷爷,啊不,比孙老太医年岁还长!比孙老太医还要早成为太医!不知道治好了多少病人,多少疑难杂症,他的方子,你也能改?”
叶知秋道:“不管是谁,方子错了,就要改!这不是尊重不尊重的问题,是关系到病人生命的问题!我这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我不同意你用这个方子,就不能用!”
“不用这个方子,病人会死!”
韩祗和怒极反笑:“好!好!你是国舅,自然不把我这小小医官放在眼里,我把话撩在这,这个方,不能用!你们自己要用那是你们的事。出了事,我不负责!”
叶知秋也毫不相让:“她这个病,如果继续使用原方,不出十天,必死无疑!”
这句话,远比韩祗和的来得有分量,屋里众人都呆了。
菱筱赶紧对李云青道:“大老爷,不是奴家不提醒你,国舅的话不听,真的要吃大亏的!前些日子闹瘟疫,好些个郎中,就是觉得国舅年纪小,说话没分量,不听他的,结果,死了!可别做这后悔的事情!”
李云青点点头:“这个,国舅的方子我先留下,问问张太医再说,若是张太医认可,我们就用,这样也不违反太医局规矩,好吧?”
韩祗和知道,李云青只要问张太医,张太医绝对不会同意,其是这就是采纳了自己的意见了。当下脸色稍和。拱拱手,也不理叶知秋,袍袖一拂,阴着脸昂首走了出去。
等他走了之后,李云青这才拱手对叶知秋道:“方才先生在,下官不好驳他的面子,国舅的医术下官是绝对相信的,这个方子,下官一定用,而且悄悄的用,不让你们先生知道,呵呵。”
叶知秋道:“刚才我的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李大人一定要用个方子,不要让悲剧发生。”
“是是,国舅指示,下官铭记,下官一定用,请国舅放心。”
叶知秋点点头,慢慢走了出去。李云青陪着,一直送到大门外。韩祗和已经乘一辆马车先走了,叶知秋上了另一辆车。
菱筱给李云青福了一礼,低声叮嘱道:“大老爷,一定要用国舅的方子呦!这可开不得玩笑!”
“一定一定!”李云青猜到了她跟叶知秋关系不一般,所以也是笑容可掬的答应着。
等菱筱也上的叶知秋的那辆车,马车走了之后,李云青脸上笑容消失了,叹了一口气。
旁边李老叔道:“老爷,我拿国舅的方子去抓药吧?”
李云青把眼一瞪:“抓什么抓,你没听见韩医官说了吗,国舅这方子不对证,而且没有出处!你想害死奶奶啊?”
李老叔有些不解:“那刚才老爷不是答应的好好的,一定要用国舅这个方子吗?”
“我说老叔,你年纪一大把了,怎么就不知道为人处事呢?他是国舅,我能不给他面子吗?谁跟那韩先生似的不知道为人,他以为国舅真是他的学徒呢?可以随便喝来唤去?嘿嘿,你就等着看国舅以后怎么整治他吧!”
叶知秋毕竟是李老叔请来的,心里总是向着他的,低声道:“可是国舅说了,如果接着用原方,奶奶可活不过十天!听说知秋国舅预言很准的!萧掌柜家闺女,他就说准了的,幸亏萧掌柜家及时换了方子,这才把闺女一条小命捞了回来!”
李云青点点头:“你说的也是,这种事情那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马上拿我的帖子去请张太医来。让他看看,这样心里就有底了。”
马车上,菱筱跟叶知秋同乘一辆车,她是个非常善于察言观色的女子,眼见叶知秋心情不好,便乖乖地坐在旁边,虽然马车还是那样快,转弯还是那样多,可是她的娇躯却不再往叶知秋身上靠。
马车走了一截路,叶知秋叹了一口气,扭头看了菱筱一眼,涩涩一笑。
菱筱俏脸这才绽开了笑容,娇滴滴道:“都怪我多事,要不是跟李老叔说你的医术高,一准能救他们奶奶,他也不会非要来请你出诊,那样也就不会惹下这顿闲气。”
叶知秋苦笑:“这是迟早的事情,只要我用我的医术治疗温病,就不可避免地会跟他们冲突,因为我的医术跟他们的格格不入,就算没有这件事,以后也会遇到的,我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了。只是,跟先生争执,心里不好受。想着将来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争执,这样的冲突,自己的方子别人不接受,想到这些就感到郁闷。”
菱筱嫣然一笑,道:“弟弟不用心烦,照我说,病人才不管你的方子是什么,他们也不懂医,也不想去弄明白怎么治病的,他们只看有没有效果,治得好病不!姐相信,只要你的方子有效,病人就会买账,就会来长你看病的!”
这句朴实的话,如同风卷残云,立即扫走了叶知秋心地的阴霾,是啊,自己何必婆婆妈妈地杞人忧天?自然毕业后,就能自由行医,那时候,自己用自己的方子,才不管别的医者如何评价,只要能治好病,只要病人认可,这就足够了,反正自己也只想治病救人。
想通此节,叶知秋心情一下好了起来,冲着菱筱咧嘴一笑:“多谢姐姐宽慰我,姐姐说得没错,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那就好!想开了就好,有事找人说说话,就不闷了。”菱筱羞涩一笑:“姐姐有时候也心里烦,真想找个人说说话,可是我们老爷天天忙生意,我们奶奶看我怎么都不顺眼,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唉,想着有了你这个弟弟,可以找你说话解闷,但你这么忙,那有空理睬我,也怕打扰你功课,唉!”
叶知秋想起先前看见她被萧掌柜夫妻训斥的可怜样,不禁心生同情,道:“没事的,姐姐尽管来就是,我中午下午还有休息日都有空。”
菱筱大喜,声音都有些发颤了:“真的吗?我真的可以来找你说话吗?”
叶知秋微笑点头。
“太好了,我好开心!明天中午我就来找你,好不好?我能进那么太医局吗?”
“可以的,你说找我的就行。”
菱筱兴奋地连连点头。
※※※
张太医静静地看完叶知秋留下的方子,长时间没有说话。
李云青忐忑不安望着他,等了好半天,这才轻声问道:“老太医,国舅这方子,如何?”
张太医如梦方醒,捋着雪白的胡须,笑了笑:“老朽方才一直在琢磨国舅这个方子,这方子看着到有几分意思。”
李云青瞧见张太医谈笑风生,想了想,还是低声说道:“国舅说,这个方子是药神壶翁传授,如果不用,而仍然用原方的话,嗯,不太好。”
“嘿嘿,怎么个不好法?”
李云青瞧了旁边站着的李老叔一眼,见李老叔微微天点头,还朝张太医努努嘴,这在说道:“知秋国舅说,如果依旧用老太医你的方子,小妾会在十日之内……死掉!”
张太医脸上的笑意消失了,叹了口气:“年轻气盛,年轻气盛啊!想当年,老朽狂妄,不亚于他!到后来,慢慢的,遇到的事情多了,性子也渐渐磨平了。”
“老太医的意思是,小妾的病,不要紧?”
“不要紧也不能这么说,病嘛,那有不要紧的,人还躺着呢,不过也不用太着急,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区如抽丝,慢慢的,就能好的。”
李云青这才了笑了:“我说嘛,国舅到底是个半大的孩子,说话没有个轻重,到把我吓了一跳。”
张太医端起茶杯,轻轻吹开表面的浮茶,吸了一口,然后很舒坦地出了一口气,放下茶盏,道:“老朽听说过这孩子,没有见过,上次官家让他给所用太医和全城大夫郎中授课,说传授什么仙方,官家也是,听信一个半大孩子的话,还仙方呢,老朽身子骨不太好,便请假了,所以没有见到,这些日子年头上,也没有去管这件事,任由他折腾吧,今日看了他这方子,也说是什么仙方,所以老朽是好生琢磨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神来之笔嘛,说它有意思,只是觉着一个半大孩子能琢磨出个旁人没有的方子来,倒也有几分小才。不过,要是就这么继续狂妄下去,谁都不看在眼里,自以为天下第一,老子最行,别人都是庸医,那,嘿嘿,一块美玉只怕就这样废了!”
第171章 四兄弟
李云青点头道:“老太医说的太对了,先前我见他顶撞他们先生韩祗和,把韩医官其的脸色铁青,他却毫不在乎。当真狂妄之极!赶明儿,老太医也抽空点播一下他,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别太目中无人了。”
张太医摇摇头:“他是国舅,教他的人多了去了,哪轮到我指手画脚。我也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他现在狂妄得很,老朽去说他,没得惹一顿闲气。还是让他自己碰壁,就知道了。当年老朽也是这么过来的。”
李云青也陪着干笑了两声。
第二天中午,叶知秋下课了,收拾书本正要走,听到教室门口娇滴滴的声音道:“秋弟!”
不用看,之听这甜腻腻的声音就知道,肯定是菱筱。叶知秋抬头一瞧,果然,只见菱筱一身猩红的小袖短襦,小蛮腰用一根大红丝带勒得不盈一握,把上部那本来就高耸的双峰凸出得越发的挺拔。
菱筱嫣然一笑,款款走了过来,叶知秋读出了她眼中的笑意,稍微有些脸红,对菱筱道:“你来了。”
“嗯,”菱筱笑得很甜,“奴家昨日作了一个梦,好生奇怪,特来找秋弟说说,咱们外头去,奴家知道有一处茶室,不仅茶叶特好,那里的糕点也十分精致,你下午还要坐堂问诊,不宜饮酒,咱们就以茶当酒。如何?”
叶知秋实在不想跟她走得太近,昨日也就是可怜她,顺口这么一说,没想到她竟然真的来了,还得找理由拒绝,不能让人觉得自己说话不算数,便歉意一笑,道:“真是抱歉,我昨日说的时候忘了,我每天中午都要午睡的,这样下午才有精神看病。所以吃了午饭,我就要睡觉了。要不改天吧!”
菱筱稍稍有些失望,道:“不妨事,要不,你请我在你们食堂吃,好不好?奴家从来没有进过学堂,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小时候家里穷,上面又没有哥哥,只有我们姐妹,跟男孩子一样下地干活,路过村子私塾,都要站在窗边听好久,没少捱人白眼……”
说要伤心处,眼圈都红了,拿着手绢拭泪。
这番话勾起了叶知秋的同情,叹道:“难得你知道读书的好,唉,真是可怜。”
菱筱眨巴了一下泪汪汪的双眼,勉强一笑,道:“奴家这还是第一次进学堂呢,奴家想结识秋弟,也是羡慕你是个书生,厚着脸进来找你说做梦的事情,其实也只是一个因头,就想进来看看学堂什么样子,就想吃个学堂的饭,这也不冤了。”
“这个好办,”叶知秋道,“走,吃饭去!”
朱肱他们三个室友追了上来。朱肱在叶知秋肩膀上拍了一巴掌,低声道:“行啊你,啥时候勾上了这么一个风流小娘子?娇滴滴的。”
庞安时也过来笑道:“那还用问,自然是昨日一起出诊勾上的呗!——喂,知秋,这小娘子不错,别浪费了,你要不喜欢,给我。”
“去去!”一旁朱肱瞪眼道:“你眼馋什么?大哥的女人你也想打主意?不要脑袋了?”
庞安时笑道:“我这也就逗大哥玩的。就是再借我几个胆子,我也不敢啊!”
他们为了讨好叶知秋,好借阅他的皇家医学宝典,所以尽管叶知秋是他们四个中间年纪最小的,但是却一致决定让叶知秋作大哥,理由是庞安时想出来的,——他们四个里面,只有叶知秋有官职,正七品宣德郎,勋云骑尉,按理说,他们应该叫叶知秋是大老爷的,如果叶知秋不答应作大哥,他们就按规矩称呼他是大老爷。叶知秋无奈,只好当了他们的大哥。到后来,叶知秋奉旨给太医们和全城大夫郎中包括太医局的师生们授课,传授仙方,为扑灭全城瘟疫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得他们三人对叶知秋的医术多了一份敬重,这大哥叫起来便更加顺口了。
他们四人中唐慎微最为稳重,低声道:“别拿人家姑娘开玩笑,没有听见吗,人家来找大哥,也就是羡慕这学堂,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猥琐!”
“得了吧,这个理由只有你这木头相信!”庞安时边走边笑道。
朱肱也道:“我看着也不像,我说大哥,你可是桃花运不断哦,可得留神,当心姑娘们为你打起来!”
叶知秋只是憨憨地笑着,没有说话。菱筱却羞答答的低着头跟着。
四人回宿舍放了书,拿饭盒去食堂。原来王妃每三天要给叶知秋送一次吃的,过没多久,叶知秋觉得这样太别扭,而且学校食堂的饭菜还是不错的,所以就死活不让王妃再让人送吃的了。一直吃食堂。
四人来到食堂,菱筱瞪着一双妙目,新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太医局里女生屈指可数,多了一个女子,而且是个少妇打扮,立即就引来无数的目光。而菱筱却落落大方地跟他们点头示意。
叶知秋他们打了饭菜回来,坐在一张圆桌上吃,叶知秋问菱筱道:“对了,你不是说有个什么怪梦要说给我听吗?是什么啊?”
菱筱道:“昨日奴家跟你去给开封府少尹李老爷的小妾看病,你说如果再接着用原方的话,那姨娘必然在十日之内死掉!结果奴家回去,晚上就做梦了,梦见那小妾七窍流血而死!可吓人了!”
众人一听,都十分惊讶,朱肱最是好事,急声问叶知秋怎么回事,叶知秋笑了笑说:“没什么。”
朱肱急了,忙又望向菱筱。菱筱瞧了叶知秋一眼,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就把昨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唐慎微他们都是嗜好医术之极的人,一听居然有这种事情,能预言病人几日死,简直神了,朱肱忙问叶知秋道:“你说的是真的吗?你怎么知道她必然在十日之内死呢?”
叶知秋道:“她的病是风温,患病之初,又得了血崩,阴液大量流失,由于误治,拖延了一月之久,热邪持续烘烤,已经呈现阴津涸竭的征象,继续用那药,于事无补,正常发展下去,估计五六日都熬不到,我说十日,已经是很保守了。”
庞安时瞪大了眼睛:“这么厉害?那你没有告诉他们吗?”
菱筱抢着说道:“怎么没有,秋弟为此都跟韩先生吵起来了呢!”
唐慎微道:“既然韩先生都说没事,他医术十分高明,不会用错,大哥应该是多虑了。”
朱肱也道:“我听着也有些邪乎,如果真的只有五六日的命,以韩先生的医术,难道还看不出来?”
庞安时沉吟道:“温病的确不能按照普通病案对待,前些日子的丹毒,事先大家又有谁料到如此猛烈呢?搞到后来,连咱们学生好些都染上了,若不是大哥传授仙方,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唐慎微道:“不过,不管怎么样,谨慎一些总是好的,反正李少尹已经说了要用大哥的方子,那就没事了,不会出现十日内死亡的事情。”
菱筱终于忍不住笑了:“你们三个看着都比秋弟大,怎么反倒叫他大哥?”
庞安时道:“以医术论,我们四人中以知秋最高,能给太医和全城大夫郎中教课,包括太医局的先生都是下面学生,我们自然要认他大哥了。”
唐慎微等人都连声说是。
菱筱拊掌笑道:“既然如此,你们四人何不结拜兄妹?”
庞安时击掌叫道:“这主意好,你们觉得呢?”
唐慎微和朱肱自然都说好。
唐慎微道:“我们四个结拜,知秋还是大哥,下面是我,我是老二,再下来是朱肱,老三,再就是庞安时,老四。对吧?”
其他人一起点头。
菱筱道:“结拜不是要上香磕头吗?到哪里找香案去?”
叶知秋道:“找什么香案,咱们江湖中人,言出必行,击手为誓就行了!”
菱筱他们听他说他们是江湖中人,不由都笑了。
“说得好!”庞安时道:“就击手为誓!”
每人伸出一只手,击在一起,叶知秋朗声道:“今日起,咱们四人结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违誓言,天地诛灭!”
其余三人跟着齐声年了一遍,四人结拜之后,都哈哈大笑。声音之大,引得食堂无数学生望向他们。
他们这说笑一片,开封府少尹李云青那边却是愁容满面。
又连着吃了几剂药之后,爱妾的病不仅没有象张太医说得那样慢慢好起来,反倒是越发的沉重了。到了第三天,开始全身抽搐,两眼翻白。这下子把李云青下吓坏了,急忙让李老叔去请张太医。
张太医来了之后一瞧,也是吓了一跳。一番诊察,开了一个方子,回阳救逆,让马上照方抓药。
李老叔把药抓来,立即煎熬了,李云青亲自给爱妾华灌下。张太医也紧张了,一直守身边,通宵达旦。
可是到了第四天早上,爱妾痉挛得更加厉害,而且脉搏时断时续,气若游丝。
这下子张太医真的慌了,白胡子抖得跟狂风中的乱草似的。喃喃道:“难道……,难道真的,真的被他小子说中了?”
李云青猜到了张太医说的那个小子指的是谁,脑袋一阵一阵发昏,忙低声问张太医道:“要不要请……,请那小子,啊不,请知秋国舅来看看?”
张太医长叹一声,点了点头。
第172章 救无可救
李云青立即一叠声的催促李老叔去请叶知秋。在李老叔正要往外跑的时候,又被李云青叫住了,涨红着脸低声道:“多说好话,多求情!一定要请了来!”
李老叔连声答应,急急地吩咐套马,上车直奔太医局。
李老叔跑到太医局的时候,学生们正在上课。李老叔急着往里闯,门房忙把他拦住:“喂喂!干什么你?”
“我是开封府少尹李云青李老爷府上的,我要找大夫看病!”李老叔门房却不给面子:“不管是谁,现在学生在上课,不见客,都不能进,要看病,在外面,拐个弯,那边是太医局的医馆,到那里去找!”
“我知道!我是找上舍的学生看病!”
“上舍的学生要下才坐堂问诊,上午都在上课呢!”
“可是我是急诊啊!我们奶奶快病死了!急等着救命呢!”
门房道:“那也不成,急诊,医馆里有医官大夫,叫他们啊,学生上课,出什么急症!”
李老叔跺脚道:“我们奶奶这病,只有他才能治!换了任何人,都不行!”
门房冷笑:“谁这么厉害?我们太医局有的是名医,什么样的病治不好?你说的是谁啊?”
“国舅叶知秋!就是那个神仙的弟子!”
门房一呆,干笑道:“这个到是,有的病,也只有他能治,比如上次的丹毒,要不是他……”
“赶紧让我进去!”李老叔着急地打断了他的话,“我们姨娘奶奶病危,只有他能救!你要是耽误了治病救人,我们奶奶有个三长两短,你可吃罪不起!”
门房听他说的狠,似乎真的很着急,也有些慌了,道:“你跟我进去,我禀报勾管大老爷。”
于是,李老叔跟着门房进来,到了教室院子外面,门房急忙进去通报,很快,勾管出来,问了情况,忙带着李老叔来到上舍教室,推门进去,偏巧这天的课程,就是韩祗和的伤寒论!
勾管进去,赔笑对韩祗和道:“先生,开封府少尹李云青大人的爱妾病危,指名道姓要请国舅叶知秋出诊救命,你看这……”
韩祗和听了这句话,当真如脑袋上响了一个炸雷一般,整个人都呆在了讲台上。
李老叔已经踉跄着冲到了叶知秋面前,咕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道:“国舅爷,求求你,救救我们奶奶吧!我们奶奶快死了,就一口气了!呜呜呜呜。”
叶知秋急声道:“你们没有用我的方子?”
李老叔哭丧着脸道:“就是张太医,他说过国舅爷的方子没有用,所以还是用得原来的方子……”
叶知秋跺脚道:“我不是说过了吗,如果用原来的方子,你们奶奶活不过十天吗?你们为什么不不不听!”
此言一出,教室里一片哗然,学生们一边议论着,一边用惊异的目光望着叶知秋,能直接预言生死,这恐怕只有传说中的神医才能做到了。想不到现在身边的同学就这个本事!
又有同学低声说着,人家是神仙的弟子,曾经在丹毒瘟疫流行期间,得了药神壶翁的托梦传授,肯定是那次染了仙气。
唐慎微腾就站了起来:“赶紧的,救人要紧!”
他说这话的时候,叶知秋已经冲出了教室,甚至都没有看一眼讲台上呆若木鸡的先生韩祗和!
庞安时他们紧跟着也冲出了教室。唐慎微在最后,经过讲台的时候,叫了一声先生!韩祗和这在如梦方醒,把手里的书本一扔,也跟着冲出了教室。
老师一走,学生那里还坐得住,这可是重大奇闻,教室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一窝蜂跟着冲出了教室。
这些人家庭富裕的有自己的马车,其他的就招手叫学校门口的出租马车,几个人挤一辆车,打听到李老叔身份的口口相告,都知道的地方。驱车直奔开开封府少尹李云青的府邸。
叶知秋是坐着李家的马车来的,庞安时他们紧跟着乘车也到了。叶知秋正要进门,庞安时抢步上前叫道:“大哥,把我们也带上吧,我们想学学!”
叶知秋点点头,带着他们三个跟着李老叔进去了。
随即,韩祗和的马车也到了,门房地知道他是太医,让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