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她从末世来[50年代]-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得吃,还有得听,青梅觉得这日子,就算是末世里的那些站在巅峰的大佬们也要羡慕嫉妒吧。
  赵三明还在说话,把新来的那几个知青闹的笑话当谈资,巴拉巴拉说完,最后笑嘻嘻地道:“王家卫那小子,这几天准得挨揍。”
  青梅抬头看了他一眼,从赵三明兴致盎然地眼神里看出来,应该是有不少人在私底下说好了。
  大概是因为在食堂门口大放厥词的原因,当天晚上王家卫半夜出来放水的时候,就被人套了麻袋抬着丢进土沟里狠狠揍了一顿。
  王家卫被打得嗷嗷直叫,前后不过十来分钟,都没等王家卫反应过来放两句狠话,那群人打完就一窝蜂地跑了。
  被打了,王家卫自然不是忍气吞声的性子,也不回知青点,就这么摸黑去了老支书家,第二天青梅知道的时候还听赵三明哈哈大笑着说王家卫因为不熟悉路况,半路上还摔了好几个来回。
  等到了支书家敲开门,那灰头土脸的样子,差点把江婶子给吓得翻白眼。
  看赵三明说得眼泪都笑出来了,青梅也是默默无语,心里感慨一声少年人头铁堪比平头哥。
  因为王家卫说不出到底是谁打的他,也没个证据,老支书都懒得理他。
  江红军也觉得他们没当场笑出来都是对王家卫的尊重跟体谅了,于是敷衍着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安慰话,也就甩开不再理会。
  至于王家卫要去公社找领导?
  虽说王家卫家里有点来头,可都是县官不如现管,公社那里对大岗屯绝对是格外优待的,哪会因为一个不安分的小知青就真把大岗屯的年轻小伙子们全部抓起来挨个审问啊?
  总之这事儿就这么结了,大概是因为更看重自己所遭遇的不公待遇,王家卫也没功夫来替青梅喊冤了,几乎是倾尽所有精气神地要去告发大岗屯的一切不公平待遇。
  这小子也有点能量,确实惊动了省城那边的领导。
  可那边刚准备派个调查队过来,却被两个颇有分量的大佬笑着拦了。
  说来也巧,这二位,一个是经手过陈家庄跟嘎子村的公安那边的一把手,一个是当初亲自接待过杨先生陈教授组成的考古团队的政方二把手。
  这两人对大岗屯还是印象深刻的,观感也不错,轻描淡写就把王家卫的事给说成年轻小子不适应下面农民兄弟的生活,劝接手的部分别把小事闹大,引起人民内部斗争的消耗。
  一顶大帽子盖下来,能帮王家卫说话的那干事也不敢吭声了。
  就这么一晃眼,1961年的十月份就过去了,眨眼间就进入了十一月份。
  大概是这片天地干涸得太久了,终于熬到了尽头,今年冬天来得很早,十一月几号里头就纷纷扬扬下起了雪。
  除了王家卫,其他四个知青是正儿八经从南方来的人,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雪,兴奋得不行,又是打雪仗又是堆雪人。
  兴奋过后,就是集体感冒,就连全程完全没兴趣参与的王家卫也不幸被传染了。
  知青点里咳嗽震天响,时不时还有人使劲儿擤鼻涕的声音,听着就让人觉得鼻子堵得慌。
  也不知道是之前被打了一顿还没养好伤就到处乱蹦跶留下的后遗症,还是申诉无门觉得太委屈了所以把自己给憋坏了,其他人感冒都陆陆续续好了,就王家卫一天比一天严重。
  到最后,王家卫自己就受不住了,偷偷躲在被窝里哭了一场,然后就给家里人去了信。
  在十一月末,大雪封山阻断大岗屯跟外界来往之前,王家卫就收拾包袱,以养病的名义返了城,可算是离开了这片他豪情壮志的伤心地。
  甭说王家卫了,就连大岗屯的社员们也为他的离去松了口气,当天还有促狭的小伙子吼起了□□以示庆祝。
  被王家卫多次宣誓一定要斗垮的江红军听了,自己都忍不住乐得笑出了声,哼着小曲儿回去就跟老爹就着烤红薯喝了一小盅。
  外面簌簌噗噗地又下起了鹅毛大雪,飘飘扬扬地,隔开十来米远都看不清对面的人。
  大岗屯如同北方许多屯子一般,陷入了安静之中。
  可这天中午,老赵家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不少闲得无聊想要看热闹的人挣扎一番,就从暖烘烘地被窝里钻了出来,掀开一点窗户缝,竖着耳朵凝着双眸或听或看。
  “爹,不是俺们嫌弃银花,可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银花回娘家,我这个当嫂子的咋说也不至于撵人。可你看看,这拖儿带女的,一住就是两个来月,眼下可还在闹饥荒呢,咋说就能这么回娘家白吃白住的?”
  赵家二嫂子是爱笑的,话说得脆生生,脸上都是带着笑,可一双眼睛却骨碌碌绕着赵银花打转,一副想要从赵银花身上弄点好处的样子显露无疑。
  赵家大嫂却是硬邦邦的,没弟妹软乎,此时拉长个脸直接对赵母说:“娘,家里有多少粮食你也知道,不说可怜你几个儿子,好歹也想想你几个孙子。”
  旁边赵银花的两个哥哥坐着没说话,可就这个态度就足够表明了他们的想法跟立场。
  赵家大嫂的三个儿子更是挤到赵母身边,嚷嚷着让奶奶赶紧把姑姑撵走,不准姑姑抢他们肉吃。
  赵银花抱着小儿子背着大女儿,眼泪花子在眼眶里直打转,可屋里这些人却一点感觉都没有。
  因为他们对赵银花的本性可了解得很,知道她惯爱做这样的姿态,别的不说,就赵银花的两个哥哥,没少因为赵银花这个习惯败坏了名声。
  再说了,他们能忍到现在,自觉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从赵银花回来大岗屯,已经快两个月了。
  一开始因为赵银花带回来了两包糖,加上说的话也好听,只说家里男人有事公干,要去省城一段时间。
  她男人体谅她想娘家,于是就让她回大岗屯住一阵子,到时候他回来了亲自来大岗屯接人。
  听听这话,说得多好啊。
  去省城公干?那肯定是妹夫工作上得领导看重,要升职加薪了呀!
  亲自来接人?到时候哪能不拎点啥好东西上岳父岳母家?
  于是就这么着,赵银花顺利地在赵家住下了,两个嫂子盼望着小姑子能让她家男人给自己家也在镇上找个啥工作,哪怕是临时工卖苦力也成,于是对赵银花处处照顾,连她带回来的两个孩子也不落下。
  结果这么一住就是快两个月了,周家那边却是一个屁都没崩个过来,赵家二嫂子就泛起了嘀咕,于是趁着前几日跟屯里去供销社卖肉的人一起去了趟镇上。
  结果怎么着?嘿,周家那小子可在家里好吃好喝地住着呢,哪也没去!
  赵家二嫂子再有心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周家那老婆子又干了缺德事,竟然因为嫌弃浪费粮食,直接把儿媳妇跟孙子孙女都给撵回娘家了!
  这事儿周家那附近都传遍了,家家户户的女人都拿这个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赵家二嫂子想听,可有不少人乐意给她说个详详细细的。
  回来后赵家二嫂子也没急着说破,而是又敲了两天边鼓,今儿午饭正要端上来的时候,总算是掐着时间点点燃了战火。
  这事儿一说破,就连赵父赵母对女儿也是十分不满的,亏得当初嫁得那么好,结果一点好处没让娘家捞到不说,现在还让他们赵家白白给周家养媳妇儿女。
  想到今年肉的价钱,便是赵父也忍不住心疼被女儿外孙女外孙子吃掉的那些个肉——要是没给他们吃,拿去换粮食,肯定能换不老少!
  这事儿一说破,赵银花再如何使手段都没用,毕竟如今在闹饥荒是事实,粮食比亲情还贵。
  就大岗屯这边条件还好,要不然任是她当初舌绽莲花说破了嘴皮子,娘家也不可能让她吃喝这么些日子。
  最后大雪的天儿,赵银花就被扫出了家门。
  还算她大哥有点良心,给赵银花这个妹子扔了个能戴在头上挡雪的蛇皮袋子。
  赵银花没法,只能去找支书,可江红军也不好说啥,毕竟赵银花是嫁出去的闺女,还是别人家的闺女,这次回娘家也确实是算计娘家口粮的,忒是缺德。
  他能做的,也就是找两个劳动力,帮忙送她回镇上。
  “唉,周家也忒不是东西了,要是换了我家梅子,看我不去砸了他们家的锅!”
  江婶子擦着手看着背后背着娃怀里还抱着娃的赵银花蹒跚着远去,不由唾骂。
  江红军眉毛一扬,瞅了一眼,确定老爹不在家,也哼了一声,说:“赵椿树要敢这样,看我不弄死他!”
  反正他能养闺女,外孙也能养!
  这两口子却完全没想到,他们都为赵银花做到这份儿上了,人家心里却是把他们俩,连同大岗屯都给恨了进去。
  不得不说,有些本身性子就歪的人,在经历过一些事后,大概是无力去恨让他们遭遇该种困苦的元凶,于是就使劲儿到处散发自己的怨气。
  恨也恨得毫无理由,怨也怨得宛如脑残。
  送赵银花回去的两个人也急着赶回屯里,所以把赵银花母子三人送到了距离镇子不远的大马路上就掉头回去了。
  而深一脚浅一脚冒着风雪回镇上的赵银花,恰好就遇到了一个早就失踪的人——跟狗子那生死不知的亲爹孙酒鬼有一腿的柳下屯田寡妇。
  赵银花回了周家,因为带回来了一袋子粮食,哪怕是对她最为不喜的周母也忍不住露出了笑脸。


第139章 腊月二十九【补昨天的更新】
  干了两年多,终于开始下起大雪,屯里社员们都很高兴,想着哪怕明年春天里又没啥雨,可村口的河肯定不耽误汛期。
  这对于大岗屯这么一个耕地不多的小小山村,已经是好消息了。
  可雪大了,也不全然是好事,腊月里,大岗屯就有好几户社员家里的房子被积雪压垮了。
  身为民兵队的带头大哥,青梅少不得对外要巡逻防备山上的大家伙跑下来滋事,对内还要帮忙赶紧帮房子垮掉的社员把里面能用的东西都给挖出来,再把房子稍微休整休整,总归是要让人能凑合着住进去过完这个冬天才成。
  也是这时候,青梅才感觉到当民兵队队长还挺累人的,害得她都不能一天三顿按时回家吃饭了。
  就这么忙过了腊月,因为之前就两家一起过过年,气氛还不错,因此之后年夜饭都在许大河那边过了。
  今年也不例外,到了年二十九,刘大妞还特意下来请小叔子上去蒸馒头。
  说是馒头,其实都是些杂粮面儿。
  可二十九么,总要讨个彩头,蒸个馒头,取个蒸蒸日上的好兆头。
  赵三明厨艺好这事儿,如今大岗屯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要不是因为连续两年都闹干旱饥荒,屯里人也没粮食糟蹋,要不然保准有人家里办喜事的时候请赵三明上家里掌勺。
  刘大妞吃过小叔子做的年夜饭后,也很是知情识趣,每次都主动让开掌勺的主位,自己跟秋老太一块儿乐呵呵地打下手。
  赵三明是不乐意给别人做饭的,可想着自己媳妇儿也要吃,再看在老母亲一小半儿的面子上,赵三明也就没拒绝,该如何提前煎炸炒卤蒸的都给忙活开了。
  晚上,青梅带人帮一户人家重新该好房顶,回来得比较早,就拿了土耙子翻上自家屋顶,把白日里又压了厚厚一层的积雪簌簌地全给推了下来。
  狗子跟着赵三明去了许小鱼家玩,青梅就推完房顶上的积雪再跳下来继续用铲子铲院子里的雪。
  这雪下得是真的大,从十一月上旬开始下雪,期间要么是飘小雪要么就是鹅毛大雪,偶尔有几天没下雪,也是云层厚厚密密地阴着直刮风。
  相比较起来,反而是下雪的时候没那么冷。
  像现在这场雪,已经连续下了三天两夜了,也不知今晚上会不会停,要是不停,半夜里就还要记得起来把屋顶上的雪清理一下。
  也亏得许大河是个厚道人,当初给弟弟盖房子的时候就是掏空了自己的家底儿,给盖得结结实实的。
  到现在,也没过几年,房顶上覆盖在茅草中间那层的泥土都还没冲薄多少。
  铲起一铲子雪往菜园子方向使劲儿一甩,铲子里的雪就飞跃半个院子,落在了已经堆出一米多高的雪堆上,青梅心里还琢磨起晚上上山找找看旗杆跟裙子,看它们俩过冬有没有啥困难。
  冬天里天黑得早,才六点左右就黑了,不过地上有雪映照着,天上也飘着鹅毛大雪,外面的亮度不必夏日子圆月时差。
  赵三明带着狗子,拎着个篮子回来,篮子里是新蒸好的馒头。
  不过因为就用了个褡帘挡雪,热气儿早就被风给卷没了。
  回到家,赵三明赶紧让狗子生火,自己则脱下棉衣挽起袖子拴上围裙,开始准备晚饭。
  青梅就在旁边摆弄两张狼皮,这是她前两天才射杀的靠近屯子的老狼,皮子不咋好,拿去也卖不上价钱,青梅干脆就跟支书说了一声,自己拿回家练练手——青梅最近在试着自己硝皮。
  硝皮这手艺,对于打猎的人来说,就该是基础技能,多多少少都得会一点。
  青梅要学,屯里最擅长这手艺的老瓢头很乐意教,就连自己为啥能把皮子硝得最软最亮的秘诀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青梅。
  很多手艺都讲究个熟能生巧,这两头被狼群赶出来的流浪老狼皮子,正好够青梅先摸索一下方向。
  赵三明是不乐意让青梅吃剩菜剩饭的,不是因为啥不健康之类的原因,毕竟对赵三明来说,吃个剩菜剩饭咋就不健康了?
  纯粹就是赵三明那条越发敏锐的舌头察觉到了剩饭剩菜在第二顿加热以后,会有味道上的变化。
  当然,有些必须经过反复烹煮才更美味的食物肯定不能划进剩饭剩菜的范畴里。
  虽然回来得有点晚了,对于晚饭,赵三明却一点不想敷衍,去地窖挑选好得用的食材后,回来就一边处理一边做个热汤。
  冬天里,特别是在这样的大雪天,既然有了新蒸的馒头,那炖个胡辣汤下馒头,绝对是最合适不过的。
  这胡辣汤不是他们这嘎达的,还是赵三明去张大海家的时候吃过一回,是张大海媳妇做来款待一位远房亲戚的,味道算不上多好,可生在胜在新鲜。
  赵三明觉得这东西好,就学了,回来后自己摸索着改良了一番,现在的味道,绝对符合青梅对美食的定义——赵三明研究这些玩意儿,都是以青梅的口味偏好为标准。
  至于狗子?
  他有口味爱好吗?嗨,就一小屁孩儿,随便吃吃就得了。
  做完了汤,食材也都准备好了,地窖里有几块新鲜狼肉,可那是老狼的肉,味道不咋地,赵三明准备试着拿来做肉干肉松之类的。
  这天气,吃鹿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不过有了馒头胡辣汤,吃涮锅肯定不搭,要烤吧也不方便,于是赵三明就直接让狗子把锅底的柴都撤出来,留下红艳艳的炭火就成。
  微火煸炒,肉熟了,直接撒上各种只有赵三明才分得清的粉末,最后再在锅边烫几片经过霜雪越发显得脆甜的白菜嫩叶子,半熟的时候就分盘起锅。
  鹿肉味儿堪比烤肉,还比烤肉多了一分细致的嚼劲儿,那是被铁锅烫过紧缩的肉质。
  用半熟的白菜叶包两片沾着调味粉的鹿肉,一口塞进嘴里,啧,就连吃过各种烤肉的青梅都忍不住给赵三明投去赞赏的一瞥。
  不得不说赵三明在这方面是真有天赋,青梅又又又又……又一次地庆幸自己刚穿来的时候没有直接把赵三明给弄死了丢到吊顶上。
  正在笑着说狗子在许小鱼家糗事趣事的赵三明莫名感觉背脊骨冷不丁蹿上一阵凉气。
  吃完嘴里的肉,赵三明反手摸了摸后背,暗暗琢磨难道是自己虚了?嗯,鹿肉大补,今晚就多吃一块吧!
  一直数着肉的青梅发现赵三明多拿了一块,一双黑黝黝的眼睛盯着他看了片刻。
  想着这人今年表现得都很不错,青梅也就收回目光,决定宽容他这一回。
  要是下一回他还敢“恃宠而骄”,那就代表对方又缺少一顿社会主义毒打了。
  第二天,整个屯的人都不再干活了,要忙活厨房里那些事儿的女同志们就一头扎进了厨房里,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
  无所事事的老少爷们儿则揣着手戴着兔皮帽子顶着大雪在外面走来走去,找到一个适合的地方就不约而同地扎了堆。
  另外还有赵三明同志友情提供的一副扑克牌,就因为这扑克牌,赵三明同志成功登顶大岗屯老少爷们儿最喜爱人物之一。
  这扑克牌也不是新的,都好些年了,当初赵三明还在走歪路的时候,看见别人凑起一个摊子就在本屯里捞了不少好处,于是他也心痒难耐地想门路弄到这么一副二手扑克牌。
  然而当初他在大岗屯里,别说名声了,别人见着他,第一想法就是防备,哪还拉得到人来凑摊子打牌赌钱耍啊。
  也是这么阴差阳错,才没让赵三明祸害大岗屯的一众好青年,现在拿出来不堵钱,倒成了老少爷们儿中难得的消遣了。
  赵三明本人这时候却是跟大岗屯所有爷们儿都不一样,因为他跟其他女同志一样,也在厨房里忙得恨不得自己生出八只手来。
  为了不委屈自己媳妇儿,挺吝啬一人,今天早上上来的时候却是大包小包拎来了不少东西,兔子啊活野鸡啊鹿腿啊猪肉条啊羊肋条的,都快把他自己挂成圣诞树了。
  一路上遇到的人,就没有不夸赵三明跟青梅孝顺老人的。
  赵三明也不脸红,坦然地受了这些夸奖。反正做出来的年夜饭他老娘也确实要吃到嘴里,说是孝敬老娘的,也没问题,对吧?
  食材这么丰富,也是吓了刘大妞一大跳,许大河见了连忙让老弟收起来一多半,让他赶紧带回去。
  秋老太也在旁边一边感动得抹眼泪一边劝赵三明别总想着他们,也要多多顾家。
  按秋老太的想法,小儿子那地儿不中用,青梅不嫌弃,好好地把他养着,已经是情深意重了,要是小儿子太偏心她这个老娘跟他大哥,保不准青梅心里要生出疙瘩。
  秋老太觉得人老了,活一天就少一点,多吃点少吃点也无所谓了。
  要是因为这些吃的就让小儿媳妇对小儿子心生不满,以后小儿子日子过得不圆满了,那她真就是蹬腿儿了也闭不上眼。
  赵三明不耐烦扯来扯去,就直说自己要做给青梅吃,然而许大河秋老太他们却不信,就连刘大妞都看着小叔子露出满脸感慨的神色。
  虽没说话,可意思都表达出来了:儿子/老弟/小叔子也太偏心他们这边来,竟然用这样的话来哄青梅。
  被哄被怜悯的青梅就安安静静地站在旁边,把自己负责拎的那小布袋粮食放下,看看外面已经停了雪的天儿,就跟赵三明说了一声,准备带狗子去村口树林里转转。
  天天都转习惯了,突然不去转,青梅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浑身不自在,还总没有安全感。
  许小鱼跟许小米也眼巴巴地瞅着想跟小婶子去,可是对小婶子,他们俩都有点怕,不敢开口嚷嚷。
  青梅对孩子也不是个体贴细心的,虽然看出来两个小孩儿的意思,可你不开口,我为啥要主动带两个小麻烦?
  狗子不忍心小伙伴这么可怜,想了想,扯着青梅的裤脚仰着脸认真问:“梅姨,我可不可以带小鱼跟小米去?上次说好了我要教他们射箭的。”
  狗子虽然用的还是跟玩具似的小弓,可箭术却已经跟屯里几个打猎老手差不了多少了。
  在大人里没啥正经派头,可在一众小伙伴里却俨然已经是一位大佬级人物了。
  许小鱼就特喜欢带狗子一起出去玩,他就感觉这么厉害的狗子是他哥们儿,这太牛掰了。


第140章 大年三十【补昨天更新】
  在一般情况下,青梅还是不会拒绝狗子的请求的。这样的态度,也同样对赵三明以及屯里其他人有效。
  因为很多事在青梅看来,连开口多说半句话的意义都没有,伸手就做了也无所谓。
  也正是因为这个,大岗屯的人都觉得青梅虽然看起来还是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面还冷得很,可心里热乎着呢,特别喜欢帮助他人。
  要是现在就有评定谁是无私奉献热爱集体的好雷锋活动,大岗屯的人绝对会全票都投青梅。
  看见青梅带三个孩子出来玩,许小米年纪还不大,走在被众人踩成冰壳子的路上总打溜,青梅见了,顺手就把他给拎起来抱着。
  这形象,又给青梅添加了喜欢孩子的标签,老少爷们儿粗心,没想太多,看见青梅就笑呵呵地打招呼,再顺便唠两句。
  屯里偶尔站在门口往外张望的老太太大婶子小媳妇儿们,甚至连没出门的小闺女都一个个生出了酸涩地心疼。
  看看,青梅多喜欢娃娃啊,可就是因为嫁了个不中用的爷们儿,这辈子都没机会当娘了。
  至于同样该喊青梅娘的狗子?嗨,不是亲生的,那感觉能一样嘛!
  青梅不知道自己就是随便出来放放风,就给赵三明又招来了不少背地里的唾沫星子。
  村口的树林看起来稀疏多了,连续大旱,这里也干死了不少。
  深山里还能有腐烂的叶子保持泥土水分,可这外沿的树林却因为每年大岗屯的人都会捡落叶扒黑泥。
  大面积的泥土裸露在外,于是干旱来临的时候,这里的土壤水分流失得也就最严重。
  另外,因为缺少吃的。
  虽说因为种种原因,大岗屯社员们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可危机感让大岗屯众人时不时地就要到林子里转悠,甭说野菜蘑菇了,就连野果都还青溜溜的就被摘了不老少。
  可以说这一片地皮都被扒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大雪一堆,更显得树木稀疏的树林子很是寂寥憔悴。
  最大最明显的影响,就是今年这片林子里连兔子都很少了。
  要知道兔子是种繁衍能力强到爆的动物,但凡有一点草,兔子就能一窝一窝悄无声息地生活在这里。
  因为没兔子,今年来林子里下套的人也没啥,青梅带着三个孩子寻了个平坦的地方,站在旁边看狗子跟两个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小弓跟小弹弓。
  许小鱼年纪略大,手臂上也有点力气了,所以在跟狗子学拉弓射箭。
  而许小米的力气,暂且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那种,就连他亲哥在这样的时刻都不咋乐意陪他玩。
  于是这小可怜得到了狗子哥的弹弓,一个人团了雪球当子弹,自娱自乐地倒也挺乐呵的。
  青梅就抱着手臂,手里捏着枚随时用来救急的拇指大小鹅卵石在旁边看。
  虽然狗子跟许小鱼现在用的是没有箭头的那种箭矢,可狗子臂力经过一年多的训练,用上带钉子箭头的箭矢已经能射杀兔子野鸡了。
  若是不小心扎扎实实射到另外两个小孩儿脸上,肯定得把那两小子疼哭。
  要说陪小孩儿玩是特别无聊枯燥的一件事,可青梅匍匐狩猎就能静止不动一整天,这点耐心就是毛毛雨,她本人都没注意,时间就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还是许小米玩累了,跑来扯青梅裤腿,青梅才恍然回神,看自己肩膀上落下的积雪,估摸着竟然都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小孩儿冒着雪在外面玩,不适合太久,青梅动了动脚,准备照顾狗子他们回去了。可转眼间眼角余光一瞥,竟是瞥到了两抹斑斓。
  青梅心头一跳,不动声色地转眼定睛一看,果然对上了从那棵树后探出来的一上一下两只大脑袋。
  发现青梅看见它们了,两只大脑袋上的圆耳朵都往后面折了折,然后齐齐垂下脑袋,瞧着就有点可怜巴巴的。
  青梅转念一想就有点猜测了,嘴里原本要说的回家到了喉咙口一转,就变成了让狗子他们在这里等等她:“我去那边看看,你们就在这里玩儿,放心,我能看见你们。”
  狗子连老虎都摸过,对梅姨也有绝对的信任,啥担心害怕也没有地就点点头,乖乖应了。
  许小鱼也是个傻大胆,玩得正尽兴,鼻涕水一抹,根本就没想到会有狼啊虎的,傻呵呵脆生应好。
  应完了许小鱼眼珠子一转,还满脸跃跃欲试地说:“小婶儿,你是不是发现啥了?兔子野鸡狍子野猪?要不然咱们一起去?!”
  哥哥的忠实应声虫许小米咯咯地笑着说:“一起去!一起去!”
  青梅看了许小鱼一眼,什么也没说,抬脚自顾自地走了。
  这让许小鱼惴惴不安,呐呐地看着小婶儿走远了才悄悄问自己哥们儿:“狗子,你说小婶儿是不是不喜欢我?我刚才就不该说那个话。”
  许小鱼特别崇拜小婶儿,也特别希望得到小婶儿的喜欢,可他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说完刚才的话就特后悔。
  因为他觉得小婶儿肯定不喜欢太吵闹不听话的孩子。
  狗子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神色认真地想了想,摇头:“梅姨谁也不喜欢,就喜欢吃的。”
  许小鱼觉得哥们儿对他不够诚,故意把讨小婶儿欢心的法子藏着不说。
  刚开始许小鱼有点儿郁闷,还有点二生气,可转念一想,狗子娘死了,亲爹还那么坏,对他一点都不好。
  那狗子肯定不希望小婶儿喜欢除他以外的别的孩子。
  想到狗子曾经悲惨的日子,再想想自己跟老弟有奶奶有爹娘,现在也有小叔,小婶儿就算不咋喜欢他,还是他小婶儿。
  许小鱼登时就觉得自己太贪心了,竟然还想去抢哥们儿唯一的“娘”。
  想通了,许小鱼抬手搭着狗子的肩膀,郑重其事地说:“狗子,对不起。作为补偿,回去以后我让你抄我的寒假作业!”
  狗子:“……???”
  狗子一脸懵逼,不明白许小鱼这是干啥呢。
  刚才他们的话题难道不是在讨论梅姨喜不喜欢小鱼吗?
  因为被许小鱼跳跃的话题给整宕机了,狗子都没能来得及拒绝许小鱼百分百诚意的“补偿”。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在伯娘家里的炕桌上了。
  那时候面对小伙伴热情翻找出来宛如油渣的作业本,狗子是拒绝的:谁要抄你的作业啊!明明每次大红叉最多的就是你!
  这会儿懵逼的狗子被许小鱼勾住脖子,哥俩好的继续射箭,旁边许小米找到了一棵横卧的枯死树干,抬着小手努力地拍干净上面的积雪,然后一边把手往棉衣上擦一边乖乖坐下,晃着小腿儿看哥哥们玩儿。
  青梅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等走到大树前的时候确定自己站在这里依旧可以看见三个孩子周围百米内的动静,这才站住脚,伸手拍了拍裙子迫不及待凑过来的大脑袋。
  因为跟青梅相处久了,也有点通人性,知道现在有外人在,裙子张开了大嘴,也不发出声音,就是歪着脑袋让青梅看她嘴里的牙齿。
  青梅这才发现,裙子左边上面的那颗锋利犬牙断了半颗,现在只剩下半截了。
  而旗杆,则是左耳朵以及右臀部受了伤,现在还有血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