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她从末世来[50年代]-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言,赵三明脸红了一下,很快就恢复成平时吊儿郎当的样子,反正他没脸没皮惯了,嘴巴像是张不开似的嘚吧:“老马家那多嘴婆说的,能信吗?嗷嗷叫那是弄啥事你们这群老娘们儿还能不明白?”
  挨打那也是关起门来两口子的事,干你们啥事?
  赵三明在青梅面前变成了软蛋,可不代表在这些娘儿面前也犯怂。
  那被怼的大嫂子老脸一红,瞪了涎皮赖脸的赵三明一眼,转身拉着自己蹒跚学步的小儿子就走了。
  要是她再接话,那成啥了,被人看了去可不就成了跟赵三明勾搭么?让家里男人知道了,这不是找抽么。
  其他妇女也纷纷避开赵三明,不敢跟他搭话了。
  旗开得胜,赵三明得意洋洋地抬手一抹鼻子,哼了一声抬着下巴鼻孔看人地走了,径直把位置最好的地方放着的凳子给踢开,然后把自己扛的凳子认认真真在那地儿给安平稳咯。
  被抢了位置的人看见了,生气地要上前找赵三明理论,不过立马就被身边的人拉住,说了句啥。
  一听赵三明是给青梅安凳子,那人才按捺住火气把自己的凳子给捡走了。
  这一刻,赵三明忽然尝到了威风,感觉贼他娘的爽!
  神清气爽的赵三明好似风中少年一般跑回家,想要找青梅邀功,结果看见的就是空无一人的房子。
  想起什么,赵三明去放碗筷的地方一看,还真就缺了一幅碗筷。赵三明就明白了,原来是去食堂打饭去了,还真是积极。
  食堂里,青梅打了饭本来准备回家塞点肉到碗底热一热一起吃,可给她打完饭的江燕子飞舞着眉眼神秘兮兮地把她叫住,完了连连招手示意她去后厨。
  食堂就是个特别简陋的大房间,厨子做好了饭就用大盆子大木桶装了饭菜端出来,放在一个石头做成的矮桌上,打饭的人就站在后面给排队上前的人打饭。
  所以后厨其实就是烧饭的小房间。
  青梅犹豫了一下,觉得肉放在地窖里也不会长腿跑了,这顿吃不成回头晚上回去还可以加餐。
  于是跟朋友说话战胜了吃肉的想法,青梅端着碗去了小厨房。
  江燕子很快就让自己嫂子帮忙接了勺子,自己溜进来,从旁边还在锅里蒸着的蒸笼里拿出碗鱼肉,笑嘻嘻地端到桌子上,双手捏着耳垂凉手指头,一边招呼青梅吃肉。
  “快尝尝,这是我大哥今天早上去河里捞的,我特意给你留了一碗。”
  虽然村口就有条不算小的河,可正是因为上游流下来的水太过丰沛了,除了冬天河面结冰,其他时候很难弄到鱼。
  至于去钓鱼?
  这年头,谁有那闲功夫啊,就算是家里干不动活的老人,那也是老太太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喂养家畜,老头子则修修补补或是编点藤筐簸箕啥的,总归轻易不会空闲下来。
  更别说这鱼弄起来了,谁家又舍得那些个油盐酱醋去炖?
  也就只有冬天,没有别的食物可以去搜寻,大家才会去弄鱼回来冻在屋外院子里,要煮啥的时候就弄条鱼进去,味道可能不容易弄好,可至少能节省点粮食。
  居然是放了大料的炖鱼!
  好久没吃鱼肉的青梅用看似冷淡实则特别感动的眼神看了江燕子一眼,啥也没说,埋头就一口鱼肉一口窝窝头的吃了起来,另外还有一碗饮品(稀饭)。
  青梅不仅第n次真心实意地发出感慨,这日子,简直太美好了!
  虽然江燕子比她小,可这样不求回报地总是拿食物投喂她的样子,让青梅想起了本以为已经快彻底遗忘的姐姐。
  这也让她想起了很多事。
  她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姐姐还是小学生,可总会省下爸爸妈妈给她的午饭钱,等到下午来幼儿园等她的时候,就会拿出钱给她在校门口的小摊上选她喜欢吃的零食。
  末世前姐姐就最喜欢给她买吃的,一边笑着说她是小猪,居然能吃她三顿饭的量,一边又不断给她买零食堆满她的书桌抽屉。
  而末世后,姐姐也是挨着饿也要尽量让她多吃,因为姐姐知道她的饭量好大……
  江燕子忽然愣住了,有些慌,又有些不确定,迟疑片刻,江燕子小心翼翼地轻声问:“梅子,怎么了?是不是被鱼刺卡喉咙了?”
  自然不可能是刺卡喉咙了,可江燕子也不敢直接问她为什么忽然哭了。
  这样面无表情地流了满脸的泪,无声无息的,反而让江燕子看得心里一揪。
  青梅不明所以,抬眸迷茫地“啊?”了一声,对上江燕子奇怪的眼神,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脸上怎么凉飕飕的。
  捏筷子的手抬起来用手背抹了一下脸,这才发现自己脸上湿漉漉一片。
  “嗯?我怎么哭了?”青梅是真的疑惑了,一边擦脸一边嘟囔着发出疑惑。
  江燕子不知道自己是该心疼还是该笑了,你忽然哭了你还问我为什么?
  转念一想,怕是青梅想到了什么伤心事,毕竟青梅以前的日子真的太苦了,江燕子稍微把自己带入进去想象了一下,很快就受不了了。
  对上江燕子心疼的眼神,青梅自己感情上没什么波动,可脸上的泪水就是停不下来,她自己都挺郁闷的,还有点尴尬,觉得在唯一的朋友面前这样,很丢脸。
  这么想着,青梅擦脸的动作越发粗鲁了。
  江燕子看不下去了,摸出一条手帕,动作轻柔地给她擦,擦完了情不自禁地上前抱了抱这个比她大三岁却受尽苦楚磨难的小姐妹。
  这样表达感情还是很让人不适应的,江燕子脑子一热抱了抱就不自在地放开了,等抬眸发现青梅脸居然涨得通红,本来还不自在的江燕子噗嗤一笑,反倒不再有啥窘迫了。
  这么一笑,气氛重新暖起来,青梅放开腮帮子埋头苦吃,江燕子也端了碗饭过来,一边说话一边吃。
  江燕子:“听我爷爷说,放映队这次带了新片子,也不知道是说的啥。”
  青梅埋头吃了口窝窝头,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江燕子:“不过我还是喜欢看狼牙山英雄,他们太英勇太伟大了,每次都能看哭好多人。”
  青梅呼呼喝了口稀饭,觉得嘴巴里有点淡,夹一筷子鱼肉塞进嘴里,继续抬头看她。
  江燕子:“刘胡兰也很好看,哎对了,说不定能有苏联的片子嘞,我记得去年到尖嘴坳看电影那回就看到了……”
  江燕子边吃边说,青梅边吃边喝边听,两个人愣是相处得十分愉快。
  等吃完饭走出食堂,青梅才发现屯里不知不觉间竟然多了好多陌生人,江燕子在旁边舀水,看青梅望着场院那边出神,都没问就知道她这是在疑惑,于是笑着解释:“那些都是赶来看电影的,每次听到哪里有放映队放电影,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要赶过来,现在到的还都是附近屯里的人,等晚一点那才叫人多。”
  青梅点头,“哦”了一声。
  “我爷爷都说没想到咱们屯也有放电影的时候,咱们屯小,位置也偏,放映队一般都不过来,以前都是咱们翻山越岭去别的屯赶场看电影,现在终于轮到咱们了,大家伙可高兴坏了。”
  青梅心想,可不是嘛,比过年都还高兴。
  说到这里,便是江燕子也忍不住夸了青梅一番,“要不是你,咱们屯哪有这个机会啊,我爷爷说了,以后咱们屯说不定能经常有电影看了。”
  所谓的经常,顶多也就是一年一次到两次,不过对于江燕子他们来说,这个频率已经是“经常”的范畴了。
  这时候,端着饭碗到处溜达了一圈都没找到人的赵三明终于看见了青梅,眼睛一亮,端着碗就跑了过来,笑嘿嘿地把碗里剩下的一个窝窝头给递到青梅面前,“青梅,这是我给你留的,赶紧吃。”
  看见青梅手上还没洗的空碗,赵三明一把抢过来,“要洗碗?这种事当然是我来!一会儿洗好了我回去放碗,青梅你直接去场院等着看电影就成,咱们家的凳子就放在最中间,上面我放了块石头做记号,到了那你一眼就能看见!”
  江燕子看赵三明三两下冲了碗筷就跑了,回头又看拿着个窝窝头慢慢啃的青梅,不知怎地,觉得这画面有点好笑。
  不过看样子赵三明已经彻底翻不起浪花来了,江燕子也替青梅高兴。
  “走吧,咱们一起去看电影,好像布都扯起来了。”
  这天晚上,青梅看到了狼牙山英雄,看到了今年刚出的猪八戒吃西瓜。
  画面都是黑白色的,幕布上脏兮兮,周围还十分吵闹听不打清电影里的声音,可这两部电影,却深深印刻在了青梅的脑海里。


第36章 看电影
  电影放到半夜才结束,老支书自然安排人带着放映队去休息,社员们呼朋唤娃,或是一家子回去睡觉,或是叫上三五个伙伴站在场院里继续闲聊,交流交流观后感。
  至于跑了几十里路来看电影的,在附近有亲戚的就去借宿,没亲戚的就打着火把走夜路。
  对于他们来说,走几个小时的夜路完全不是什么大事,更别说一路上还有刚看过的电影刺激着他们亢奋的情绪,遇到第二天还要上工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耽误正事。
  青梅想了想,觉得大概是这年头几乎所有人都是早睡早起,精力太充沛了,偶尔熬个通宵啥感觉都没有。
  电影看完了,众人却还乐淘淘沉浸其中,走到哪都能听见对电影里某某角色某某剧情的议论。
  青梅在别人斑驳摇曳的火把亮光中慢腾腾走着,一边好奇地看着村口那条路亮起的一条“火龙”。
  走在后面的赵三明扛着长凳唾沫直飞地跟同路年轻人胡吹海吹。
  虽说赵三明平时是人厌狗憎,可到底都是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没有多深的感情,却也不至于平时连话都不说。
  更别说现在屯里人都知道赵三明被青梅收拾了,私底下都说以后赵三明该是能学好了。
  穷山恶水有刁民,但也有淳朴的,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赵三明以前再如何泼皮无赖,只要能学好了那自然是件可喜可贺的事。
  因为青梅的一顿疼痛教育,有心拿自己去了县城挣了大钱来卖弄嘚瑟的赵三明嘴巴闭得死紧,一个字都不敢说。
  这可就憋坏了赵三明,好在今晚上看了电影,此时此刻自然是抓着同好加倍的侃大山。
  其他片子都是看了好几回的老片子,所以他们讨论得最来劲的就是新电影。
  “猪八戒也太傻了,偷吃西瓜都被孙悟空看见。”
  “哈哈孙悟空那多厉害啊,猪八戒就是头猪变的,你说他能有多聪明?”
  “嘁,猪八戒不是猪变的,人家被打下凡间之前好歹也是天蓬大元帅,那多威风啊!”
  说到大元帅,他们其实也想象不出那到底能有多威风,不过肯定很厉害就是了,毕竟是管人的嘛。
  几个二十一二岁的年轻人越聊越来劲,逐渐聊到了嫦娥,聊到了七仙女。
  无论是哪个年代哪个时空,大部分的男人们一旦聊到了跟美色有关的事物,总会忍不住亢奋,身体跟精神双方面节奏一致。
  赵三明他们放慢了脚步,走在前面的青梅却没顿足,甚至因为村口的火龙已经消失了,自己收回视线专心走路加快了脚步。
  “说到仙女儿,也不知道能好看到啥样儿。”
  有人无意中说到这里,赵三明就想到了自己在县城里见识到的半掩门儿。
  所谓半掩门儿,就是那些背地里做男人生意,表面上却一本正经的“买卖人”。
  能做那生意的,就算长得一般,却也肯定是很会打扮,在赵三明这个第一次进县城的土鳖眼里,绝对是最好看的。
  说仙女好看,赵三明贫乏的想象力只能想到这个,嘴巴痒,忍不住就想说出来炫耀炫耀。
  可开口之前,赵三明却下意识伸脖子去搜寻青梅的身影。
  毕竟说这个事,赵三明心虚,想要确定一下青梅听不见,也好壮壮胆色。
  结果不看还好,这一看就发现青梅居然走远了,赵三明哪还顾得上跟村里小伙伴们炫耀啊,连忙打了声招呼,“诶?我家媳妇走远了,我得追上去,免得她看不见摔了!”
  在被屯里人问候了大半个白天“昨晚是不是被青梅揍了”这个问题后,为了在外面强撑面子,赵三明就刻意每逢说到青梅都以“媳妇”这个亲近的词语来称呼。
  好像这么说了,他被青梅揍得嗷嗷叫也不再丢人。
  当然,这也是赵三明暗戳戳在青梅面前试探后,确定青梅对这个称呼毫无反应之后,才敢这么继续说的。
  这边说完,赵三明就急急忙忙扛着凳子跑了,还带起了一阵风。
  留下的小伙伴们面面相觑,片刻后,终于有人开口说话了。
  “他也没火把,嘿嗦嗦的,还这么跑,都不怕摔到土坎下面?”
  也是巧了,这人刚说完,远处就传来“哎呀”一声惊呼,众人凝眸看过去,只看见一个黑影从土坎下的地里爬起来。
  黑影拍了拍脑袋,而后弯腰从地上扛起一个长条黑影,这就又呼呼跑远了。
  再度沉默片刻,不知谁哧一声笑了出来,其他人也纷纷笑出声。
  “这赵三儿,还挺逗的。”
  “他不是小时候就挺逗的嘛,那时候就追着咱们跑,结果被大黑大黄的妈追得裤子都掉了……”
  几个人又说了几句小时候的事,对电影的谈兴稍稍减退,一看时间也不早了,这才分开各自回了家。
  青梅回了屋,点了煤油灯烧水。虽然晚了,这会儿天气也转凉了不用每天洗澡,可青梅还是喜欢泡泡热水脚。
  大概人都是有得寸进尺不知足的本性,对生活各方面都满足的青梅此时也不免有点想念几十年后的各种热水器了。
  这年头热水器是肯定没辙了,只能盼望过些年弄个暖水壶。
  至于现在,青梅没想过要弄,因为不知道要立多大功,公社领导才能奖励这样稀罕的大件。
  赵三明回来的时候青梅才刚把火生起来,看他回来了,眼皮子都没抬一下,蹲在灶前查看里面的火烧牢靠没有。
  青梅没理他,赵三明反而松了口气,轻手轻脚放了凳子,一看锅里还是空的,连忙积极地说自己去外面打水。
  非是赵三明忽然变勤快了,而是总怕自己杵在屋里,一不小心又哪里让青梅生气。
  青梅生气可不像别家娘们儿,她就闷声不吭地直接上手,揍完了才慢条斯理跟他说为啥打他。
  遭遇过几次毒打,赵三明再傻也总结出了点经验教训。
  反正在青梅面前,勤快点总比杵着好,总不能他干活还能惹恼青梅吧?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青梅不叫赵三明干活,相对应的,赵三明的付出与消耗都在青梅心里小本本上记得清清楚楚。
  赵三明不干活,看在他上缴的那些东西的份上,这个冬天总不会叫他饿死,但也仅此而已。
  如果赵三明干活了,有付出了,青梅就会划拉一下,提高他的待遇。
  比如说今天晚上,赵三明打了水烧了火,青梅啥话没说,却给他留了一半的热水。
  得到热水的赵三明觉得自己摸索到正确的道路了,干劲十足地连夜又把屋子给扫了一遍,还将家里的坛坛罐罐擦了个锃光瓦亮。
  干完了这厮还不消停,找出张这次用来包东西带回来的废弃报纸,对着炕床那面被他撕得坑坑洼洼的墙壁跃跃欲试。
  始终躺在那里姿势丝毫未变,却因为睡眠浅而频频被响动惊醒的青梅终于忍不住了,抬脚就往他腰上踹了一觉。
  “睡觉!”
  半边身体摔下床的赵三明怏怏爬起来,乖乖“哦”了一声,放下报纸蹭到了炕边。
  这下子赵三明不敢动了,可抵不住大脑太活跃,于是闭着眼转着眼珠子提前琢磨明天自己还能做些啥活儿好好表现表现。
  房间里安静了,青梅终于舒坦地睡过去了。
  对于赵三明的改变,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青梅才发觉。
  像平常一样,青梅在屯里第一声鸡鸣十分就醒了,刚越过赵三明跳下炕,听见些响动的赵三明竟然前一刻还小声的打着呼噜,下一秒就嗖地坐了起来,把青梅都惊了一下。
  赵三明眼睛还闭着,可意识却已经挣扎着清醒了,含含糊糊跟青梅说:“媳妇,我来做早饭!”
  先前还没啥感觉,可现在听赵三明这么称呼她,青梅就感觉古怪。
  “好好说话,叫我名字。”
  听到这个话,赵三明终于睁开眼睛了,小心观察青梅脸色跟眼神,确定青梅只是态度平淡的纠正,而不是生气,瞬间绷紧的肩膀重新挎了下来,从善如流地“噢”了一声,扯到当枕头的外套,一边往身上穿一边下了炕。
  既然赵三明要做饭,青梅也没拒绝,不过全程都站在门口能看见大锅的位置盯着。
  对于赵三明,青梅是谈不上放心的,或者说整个屯里,目前也就江燕子让青梅放心。
  若是赵三明趁着做饭,往里面下东西,青梅不是怕自己被药到,毕竟她嗅觉味觉灵敏,哪怕遇到无色无味的毒,强化过后的身体机能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强行催吐而不伤内脏。
  她担心的是下了药,岂不是浪费一锅粮食?
  这样不好。
  别说,赵三明站在灶台前操起长柄木勺摆开架势,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早饭是赵三明看了看青梅搬开大石从地窖中拿出来的食材,临时给敲定的。
  食材有一碗撕下来的猪头肉,吃剩下的半个白菜梆子,八个土豆,半碗囊括了苞米碴、饭豆、黄豆、高粱小麦的杂粮,以及赵三明买回来的两个白面馍馍。
  还是挺丰富的,赵三明在心里悄悄重点标记青梅对吃食的看重与大方,然后准备就做个蔬菜肉粥。
  毕竟啥都份量不多,还不如混一起搞个大聚会得了。
  烧火下水淘洗粮食,下锅,大火烧开小火煨炖,等杂粮都爆开花了,再把白菜梆子给掰碎了下锅。
  一边把白菜丢进锅,赵三明还一边试探着对站在院子里劈柴的青梅问:“家里也没把刀,忒不方便了,青梅,要不然我找机会去跟海哥说说,看能不能弄把菜刀?”
  不是都说不反对他跟朋友兄弟来往嘛,那他不自己倒&买&倒&卖,就找人买把刀总成吧?
  青梅也对家里没菜刀略有不适,闻言看了他一眼,点头,而后低头继续劈柴。
  这么轻易就答应了,赵三明浑身皮痒痒,忍不住叨叨:“劈柴的斧头要不然也弄一把?要不然咱们劈柴都要排队跟队上借,多耽搁事儿啊。”
  咔嚓又劈开一块砂锅大的圆木头,青梅又点头。
  得,接连两次毫不犹豫的应和,让赵三明屁股后面的尾巴又偷偷翘起来了,“那要不然咱再买个扑克牌?等买到了我就私底下组个局,让人来打牌,隔壁屯的刘大壮就是干这个的,两幅扑克牌就能老多钱嘞,还能赚粮!”
  越说,赵三明越觉得这门营生好,既不是倒&买&倒&卖,也不用离家太远,嘴巴上就叭叭越说越来劲了,“扑克牌可稀罕了,不过海哥在上海有熟人,弄两幅完全没问题……”
  啪——噌!
  一声木头劈开的脆响后突兀地响起金属与石头相撞的尖锐声,捏着木勺子正搅拌的赵三明吓得往后一蹦,瞪圆了眼睛看发出声响的方向,然后就对上了青梅杀气腾腾的那双黑眼睛。
  赵三明:“我我我瞎说八道的!我哪是那种人啊,大家伙儿日子都不好过,还用这种害人的东西去霍霍人,坎子屯的刘大壮真不是东西!”
  语气铿锵有力眼神坚定不移,抬头挺胸眼睛怒瞪,一身正气站在氤氲着水汽的锅边,捏着长柄木勺的年轻男人好似这个年代最正派的社会积极青年。
  青梅默默盯着他看了良久,在发现赵三明喉结颤抖鬓角滚下豆大汗珠后,若有似无地“哼”了一声,低头伸手,把镶嵌在石头缝里稳稳立着的斧头给拔了出来,将刃举到面前,用拇指横向滑了滑,确定这斧头质量真好,居然都没劈缺。
  不过确实有点钝了,一会儿劈完了柴,还回去之前还是得好好磨磨。


第37章 公社来人【收藏满1500加更】
  劈完了柴,赵三明负责的早饭也煮好了。
  赵三明殷勤地给青梅舀了满满的一大碗蔬菜肉丝粥,里面绝对是最浓稠最多肉丝的一碗。
  ——没办法,舀的时候青梅就双手环胸站在锅边看着,赵三明往自己碗里抖一块肉青梅眼神就冷一分。
  刚惹恼了一次青梅,赵三明正是尾巴夹得最紧的时候,到最后他碗里竟是一块肉都没敢舀。
  这么分好粥,赵三明小心翼翼去看青梅颜眼色,终于得到了青梅友善地一瞥。
  赵三明:心里小小地开心一下。
  早饭就是白菜肉丝粥,调味料很简单,就只有盐。
  可青梅吃了一口,端碗捏筷子的一双手顿了顿,收回原本要去插白面馒头的手,倾斜碗沿,继续默默地又喝了一大口。带
  着丝清甜的白菜被煮得软软的,搭着恰到好处的咸味特别适口。
  肉丝是粥起锅前几分钟才下的锅,这会儿刚刚好,既让粥里沾染上了肉味,又让肉丝不至于煮烂煮没味儿。
  粥舀到碗里的时候,赵三明还往上面撒了些从菜园子里掐来的野葱嫩叶子,用指甲掐得细细的,被粥的热度一烫,粥里立即多了一股描述不出来的香味。
  青梅抬起眼皮子,终于正眼看向赵三明,心里暗暗琢磨起一件事。
  赵三明正满眼期待地看着青梅吃饭,此时眼见着青梅投来“赞赏”的一瞥,激动了,高兴了,飘……想飘没敢飘起来。
  情绪起伏一激烈,赵三明的老毛病就总忍不住蹦出来,此时赵三明也开始滔滔不绝,说起做饭的时候如何如何。
  “这白菜要是换成叶子,那就要切丝晚一点下锅,不过要论用来煮稀饭,还是耐煮又带点甜的白菜梆子更适合……”
  “这个肉,我特意最晚放进去,就是想要保留它那股,那股那股,嘶……”
  赵三明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急抓耳挠腮。
  青梅轻轻补充:“嚼劲。”
  赵三明一拍巴掌,抻着脖子狠狠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嚼劲,要是肉烂了,那就不好吃了。当然,也要看什么情况,比如说要是肉拿来炖汤,那就要换个方法了……”
  从肉粥说到炖汤,再从炖汤说到小鸡炖蘑菇,赵三明吧啦吧啦说了个痛快,青梅也听得津津有味。
  等一顿饭吃完了,积极收拾碗筷的赵三明忽然眉头一扬,后知后觉的发现,这次他叨叨了一顿饭的功夫,青梅居然都没生气,放下碗的时候甚至嘴角还是翘着的。
  虽然弧度特别特别小,可已经习惯了随时去观察一眼青梅的赵三明还是第一时间捕捉到了。
  赵三明觉得自己大概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赵三明的一顿美食播报加上殷勤的洗碗刷锅,让青梅对赵三明的好感顺利颤颤巍巍往上蹦了0。001。
  吃完饭,赵三明收拾碗筷,青梅则拿了扁担木桶去河边挑水。
  菜园子里的土豆已经收完了,屯里的活也干得差不多,连田垄都堆好了。
  要是往年,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迎来了第一场雪,可今年却只飘了几场短暂的小雨。
  放映队的同志还没离开,因为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公社的几位干事以及几名公安。
  因为起得早,等吃完饭挑完水,天也才刚大亮,太阳都还没从山后面跳出来。
  老支书带人过来的时候,青梅正站在菜园子里日行一计的清点自家大白菜,而洗了碗扫了地擦了屋里屋外的赵三明也正拿着高粱杆扎成的扫帚唰唰唰埋头扫院子。
  看见这场景,走到院门口正准备推开院门的老支书都愣住了,跟在老支书身后的两名女同志也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其他几名穿制服的同志不明白他们三人为啥露出这样奇怪的表情,领头那人往院子里看了看,视线落在已经发现他们并转身看过来的青梅身上,问老支书:“江支书,那位就是徒手杀熊的英雄青梅同志吗?”
  大岗屯这边的院门,都是很矮的那种,也就到成年人腹部位置,站在外面能直接毫无阻碍地一眼就看清里面。
  老支书从看见赵三明这么勤快的震撼中回过神来,无意识地“噢噢”两声,推开院门侧身让公社来的同志们进去,一边跟青梅说:“青梅,这些是公社来的公安同志。”
  说完,老支书回头看了看队伍里唯二的两位女同志,又看了赵三明一眼,这才接着道:“这两位你还记得吧?今年春耕结束的时候才下来过,是公社妇联的叶主任跟钟干事。”
  叶主任跟钟干事朝青梅露出温和友善的笑。
  青梅点头,表示自己认识这两人,毕竟今年春耕结束后,这两位做乡村走访工作,来大岗屯重点关照的就是常年被家暴的原主。
  也是这一次,原主才知道世上有妇联这个专门帮助妇女的单位,也第一次知道原来男人打女人,哪怕两人是两口子,也是不对的。
  可以说叶主任跟钟干事点亮了原主晦暗认知中的一点光,让原主在接下来的家暴中悄悄升起一点想要反抗的想法。
  可惜这点光到底不够,在一次次的挨打中,原主重新沉寂下去。
  不,或者说比之以前沉得更深了。
  以前还是晦暗,之后就是漆黑。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才会在当初昏迷间就毫不留恋地直接消失了吧——醒过来的第一时间,青梅就确定了身躯上没有致命伤。
  什么是希望,什么又是失望甚或绝望,青梅缺乏同理心,不能明白为什么她会产生这样的变化,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想起这些,而后侧脸看了赵三明一眼。
  看见叶主任跟钟干事,扫地扫得哗哗作响的赵三明也在第一时间抱着扫帚偷偷摸摸往边上蹭,争取让青梅忽略他的存在。
  然而这一眼,却让赵三明绝望了,想哭。
  这明显是想起旧恨,准备跟他秋后算账的意思啊!
  场面一时有些僵冷,老支书连忙招呼叶主任钟干事也进院子,又招呼赵三明进屋拿凳子来给几位同志坐。
  总算有机会跑掉的赵三明“噢”了一声,颠颠儿跑进去拎着家里仅有的两条长凳拿出来摆上,怕不够坐,赵三明连屋里几个木墩都搬了出来。
  木墩就是没劈的圆木头,锯得矮矮的,就当个小凳子用,挺重的,可赵三明却搬得很快乐。
  来的公安一共有四位,对于一个镇公社来说,来的人已经够多了。
  不同于妇联的两位,四位公安同志更注重的是青梅本人。
  他们都对青梅很好奇,不过对面的毕竟是个年轻小媳妇,几人也不好多看,就一边偷偷在心里嘀咕,一边保持严肃认真的表情。
  领头的男人看起来三十岁出头,国字脸,面皮发黑,刀子似的风刚冒头呢,他脸上就有了干燥脱皮的意思,一看就知道是成天在外奔波的。
  男人自我介绍说叫林凯旋,这次来是要进山搜寻彭满仓等人招供的虎皮等赃物,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