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歌-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就是大半夜的让可馨叫醒他,然后趴在窗户上学狼叫。这件事的后果就是,冀乐华提前躲在房顶上,狼嚎一起。就撒一包土下去,呛的小混蛋灰头土脸,从此这个游戏也告终止。
正式确立小冀绝对权威的事件是这样的,慈炯一直想要个自动点火器…引火奴,但谁敢给他?于是这小子就利用现在他是‘老大’地宝贵契机,居然利用竹管做出来一个,别说,还真冒了火苗。但却把床罩子给点了,小冀可还兼着救火营的都事呢,闻警后,只两个起跃就从天井上了二层,火灭之后,小冀不顾金方、可馨的苦苦哀求,用穆刀刀鞘。狠狠打了十下手板。从第一下开始。朱慈炯就彻底 了。
当然,这小子在小冀面前丢掉了威风之后。又想折腾马世奇来着。
他自幼吃香肠的,青浦这边没这个条件,做少了太浪费,做多了更浪费。他便写封信给马世奇,希望能委派一些人手,帮他做香肠。马世奇的回答很恶搞:
“我朝腊肉,比之西洋香肠,美味以十倍计。然,殿下若为海港工匠出资建坊,当真善行义举!”
潜台词很明显,想吃香肠可以,但要先出钱办个作坊,等修建上海港的工人吃上了,你才能吃。
朱慈炯多有钱啊?单银票,他老娘就给揣了50万,于是 做了一个300背书之后,就给送过去了。背书方式:
“支与上海府尹马世奇,纹银300,择地、择工,兴建香肠工坊,以济募工。余款转票另返”并加盖定王印。
香肠工坊开了之后,朱慈炯只吃了三根不到,就不再想了。因为他本意是希望身边多几个跟班,于是第二封信又发出了。
现在的中国茶道,正式出现了一个分化的趋势,北方人多喝煮茶,南方则普遍采用冲泡法了。
瓷器冲泡出来地茶汤,比紫砂大壶煮出来的茶汤,那味道可是强太多了,但朱慈炯却想借着‘喝不惯冲茶’这个由头,问马世奇索要(or购买)一套‘费氏子母铜炉’,也就是简易蒸馏器,他想做一些危险的化学试验。马世奇这次的回答非常简洁:
“不得胡闹!”
既然没人惯他,他只好想法子捉弄青浦的方县令,但人家方县令更有办法,遭到墨水包的暗算之后,就永远离他15步远,让他二次机会。
就这样,朱慈炯像一头小野猪一样,打发着无聊而又精力过剩的岁月。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之下,还真被他发现了新大陆。
可馨是伺候花土地宫女,慈炯又刚刚跟着周胤学习植物学,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很奇特地要求…复合植被法。
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是目前功德林地普遍做法,但这种树林对自然界的破坏,甚至要超过滥砍滥伐的。因为单一密集的树木,违反了最基础的自然法则…生物多样性!使得原生食物源,变得匮乏甚至没有。久而久之,自然界的反报复将异常强悍。
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他看出来的,可馨在随同拜祭徐光启之后,立刻注意到功德林内一片孤寂,不仅鲜花绿草少的可怜,甚至连小松鼠,小麻雀都看不到。这对于一个多愁善感、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来说,是很不快乐地事情。于是慈炯便搜肠刮肚地把
的记忆搬了出来。写信给马世奇。希望功德林中, 生植被。
好在功德林是为了迁坟而建,所以松柏之间的预留空间很大,无论是补救性引进当地花木,还是垒砌小型的蓄水池,都还算方便。要知道坟 附近,如果出现:百鸟鸣和、繁花似锦、彩蝶飞舞、水波粼粼的景象,是非常符合风水学的理念滴。于是‘定王育林法’立刻被马世奇行文上报。建议推广全国。
??
但朱慈炯的目的并不在此,他地希望是,马世奇能允许他去观摩一下‘填海造田’的宏大场面。高高的抽水木台,万人喧嚣的劳动场面,还有拉动水泵的600牛,这一切对他的吸引力是异常强大滴。
马世奇再三犹豫之后,回了更简短的一封信。
“待定”
这种自由地囚徒生涯。是朱慈炯的最大困扰。也因此,金方带给他的消息,也就显得很难得。
“炯哥儿,明早冀将军去南京。”
??
“去南京?干什么去?”
“哦,说是换银子,然后替您给青浦城的人买鞋子。”
“哦?”慈炯强忍着喜悦的情绪,‘平静’的问道:“那要多久能回来?”
“怎样也要三、五天呢!”
“太好啦!”一旁的朱灵儿雀跃起来,“后天刚好二国舅要过来拜望。顺便找方县令商量事情,爹爹还说能不能叫炯哥哥过去赴宴呢!”
“舅舅?他从南洋回来了?”
是的,俩小口中地二国舅,正是田妃的哥哥田怀 ,只不过排行第二,是慈炯的小舅。
“听说南洋那边的人,前年一起出远洋去打葡萄牙了。二国舅要回京面圣。禀告战事的。”
“呣!”慈炯小大人似的昂头挺胸。一本正经的说,“既然国事、亲情齐相汇聚。顺便再通晓一下海内、宇外地大势!那我自当过去!”
“是啊,后天炯哥哥要去地话,我们家就好热闹了,爹爹还延请了沈先生和季先生呢!”
…
第二天醒来,慈炯很不争气地感冒了,估计就是昨天太阳雨闹的,但问题不大,鼻音浓重地挺到晚上,也就没大碍了。
第三天,正站在阁楼顶上,迎着朝阳 鼻子呢,青浦镇县令方维祖门外叩见。王府门前的差役爱传闲话,听说是王爷病了,作为政府官 员,当然要来探望。方维祖长得不算太帅,个子不高,胡子却很重。
“炯哥儿,这两天总下雨,再被日头一照,湿气上蒸很容易起热病的。还是要小心点才好。”
“方大人请了,多谢太爷提醒,学生知道利害的,刚还含了一枚青果呢。”
“呵呵,又是可馨姑娘的方子吧?果真是又雅又香。”
方维祖是举子官出身,早年当过义师,所以思想上很是新潮,眼见慈炯不愿意别人叫他王爷,倒很自然的用时下里比较亲昵的称法叫他。所以慈炯对他反而尊重起来,最近也改称呼了,听见方维祖赞赏可馨的方法,慈炯闷着鼻音一笑,
“好叫太爷知晓,今日我要去青浦坊拜会贵子,听说太爷也收到邀请了,那您这边儿是与我从这边一起过去呢?还是咱们分头过去?”
“呃…”方维祖略一踌躇,但他也知道,今天晚宴,出面请王爷出府的人,除了贵子就是国舅,那个他也不敢得罪,所以开口笑道:
“那下官便随炯哥儿同去吧。”
…
一群四五十岁的大老爷们,居然奉一个小屁孩当上宾,虽说滑稽,但也称不上什么匪夷所思,别看混蛋小子朱慈炯年龄只有12 3岁,但身份不同,王爷啊!见藩如臣子见君,是大明朝风行几百年的规矩。谁也不敢乱来的。于是,屁股只有 子大的慈炯,高踞首座。
这时候的晚宴,还没有正式开始,大家只是闲谈聊天。今天的客人中,慈炯是第一主宾,方县爷和另外两位文士只是作陪,不能算主宾,那么第二位主宾,就是正在赶来路上的国舅爷,田怀 。
田家一直在南洋发展,事业已经很大了。但同国内的联系。反而少了好多,一般来讲,这两年负责同国内联系地,就是田家二公子,田怀 。也正是慈炯生母田贵妃地二哥,这次回京,听说宝贝外甥在松江这边,特意将海船开到了正在修建的上海港。好专门过来看望看望。
这个行为,其实有趣的印证了一点: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内陆的水运、人文背景不用说了,关键是现在的海航条件,从南洋一带出发,到达上海这一片水域时,恰好需要进行一次休整,以补充淡水、食物、药品。应该说正是这一点。才是历史上,促成上海繁荣的真正原因。更何况熊文灿提请修建沿海十八卫的背后,还有为中国竖立海上霸权地重任!
现在整个中国的东南沿海,都在大张旗鼓的大兴土木,在这一片热火朝天之中,肋尼、梁九、孙茂霖以及马世奇、孙元化(工部尚书),这些个大明现有的建筑奇才和军政俊杰,都集中在那边忙活呢。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上海府建设成为,比肩顺天、应天、承天、奉天、庆天…的诸天大府。
因此田怀 选择从这边登陆地目的,也就更加复杂一些,可以说,探望慈炯是一个主要目的,但辅助目的却起码有两个:公开捐一笔银 子,用以表达他们田家对皇上的忠诚;借机与一些人联络下感情。为将来的海贸展开。打好基础。
“老爷。刚刚国舅爷派快马来报,说是舟船刚过江口。再有一个时辰才到,还请
岁原谅则个!”
“切!我才不生气哪!”慈炯大咧咧的一甩手,能赴宴他就很高兴了,在青浦镇,黑头发的人太少,能多见一个人是一个,更何况在座地都不是一般人。
??
方县令当然不在其列,连胡子慈炯都数过两遍,一点新鲜感都没 有。主要是其余两个作陪的书生,一样的月白色长衫,一样的平定四方巾。虽说浆洗的很干净,白的都有些发蓝了,但越干净,慈炯越不适 应。所以,真正吸引慈炯的,是他们地学识。
听说国舅爷还要再过一个时辰才过来,朱怡鈱赶紧回头打发管家徐逢源。
“逢源啊,你可记住了,国舅爷一入青浦,定要鞭炮齐鸣,不仅要迎接国舅爷,也是提醒吾等,赶紧出府迎接。”
“是,老爷,小地记下了!”
“呣,好,你赶紧过去支应去吧!”
国舅爷田怀 地身份再是尊贵,也是外戚,作为宗人的朱怡鈱,是不敢把迎接地声势搞到江边的,这要是传出去,所有人都吃不了兜着 走。但进入县城,鸣放鞭炮,然后府前恭迎,则算不上什么大毛病。朱怡鈱交代完徐逢源,连忙又冲着慈炯拱手:
??
“炯哥儿啊,如今国舅爷还有一个时辰才到,枯坐无聊,不如让两位先生继续谈说如何?”
“好啊,好啊!”
精力旺盛的慈炯,一面答应,一边却始终在手里摆弄着一串铃铛,虽然显得很没礼貌,但旁边的两位书生,却丝毫没有什么不愉快的表 情,而是连忙拱手答谢。其中年龄大的书生,是江阴季梦良。
“刚才说道,在下一位好友,名叫徐霞客,去年过世了,但其生前游历天下,留有日记千百篇,都是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美景山色,因此在下此来,是想托付青浦坊,刊印发行的。”
“哦?游历日记?是不是全天下好玩的地方全写了?”
“呵呵!”季梦良赶紧一拱手,老季年龄可不小了,但身子骨还挺健壮,人长的一脸富态,因为他跟徐霞客是好友同乡,所以性格上也很豁达,慈炯虽说胡闹了一些,但不以王爷身份自居的脾气,倒也合乎这老驴友的性子。
“炯哥儿说笑了,天下之大,岂能是一个人走的遍的,但十中三四总是有了!”
“好啊,就是说,如果我看了这些日记,就等同于到了那些地方,对吗?”慈炯的兴趣终于起来了。
“是啊,炯哥儿果真是冰雪聪明,老友霞客生前,一年中,倒有八九个月在外面游历呢,日记之中,多有奇闻趣事哩!”
“好啊,好啊!朱贵子。您的青浦坊可以承印吗?”
“好叫炯哥儿知晓。在下倒确实想承印这套《徐霞客游记》,只是徐先生地日记涉猎庞杂,需要进行筛选甄别之后,方可出版。有时候,还需要请人帮忙勘误、润色、绘图,这样一来,成书之日,起码在三年之后。”
眼见慈炯热切地眼神一黯。朱怡鈱心头一阵感慨,如果当初是自己做了吉王位,恐怕也同慈炯一样的可怜喽。于是连忙又接口说道:
“不过炯哥儿如果欢喜的话,季老先生倒是可以借阅一部分手稿,给炯哥儿看着解闷!”
“啊,真的吗?季老先生,您可做的了主吗?”
“呵呵。难得炯哥儿年少洒脱,老友的这份文稿,季某当然有权做主,只有一样,借阅可以,但不得损毁玷污,不知炯哥儿可能承诺 啊?”
“这当然,刚好史先生让我每天都写满三百字。如果老先生肯借阅的话,我便誊抄下来,又可以练字,又可以看书,一举两得嘛!”
“好,好,好!炯哥儿能欢喜这份《游记》。老友地下有知。也会高兴的!”
“徐。霞。客!”慈炯一字一顿地念着。忽然又小大人的一声叹息:“唉,恨不能早生春秋。肋下展双翼,通鬼神,上天入地,得见霞客 面,唉!相逢恨晚啊!”
听着这诗不像诗,曲不像曲的一番表白,在座诸人都想笑,转而又被其中的那份浪漫情怀所打动,连忙一起举茶杯,互相敬了敬。一时 间,这些脑筋疑似穿越的人们,相互之间的气氛,亲近了许多,大家似乎都忘记了年龄差。
慈炯喝了茶之后,又冲旁边的另一位书生拱手,
“但不知先生尊姓大名!小可朱慈炯,这边有礼了!”
“啊,啊,”这位先生脑袋大了一圈,要知道,这鬼灵精怪地孩子可是王爷啊!眼见书生有些口吃,朱怡鈱连忙开口替他说道:
“这位是沈旭沈先生,沈先生同徐光启老大人的长孙徐尔默,乃是同门好友,今日所来,是为了《沈氏农书》的刊印一事。农书中分门别类,将南国的农垦,介绍的很是清楚。”
“哦!原来先生同徐大是同门啊!失敬,失敬!徐大现在就在松江这边,那为何今日不邀他来此啊?”
“哎,丁忧还报,哪能轻言酒乐!再者,小可的农书,只偏重南 国,比不得老大人的《全书》。又岂敢班门弄斧?”
“哈!你可说错了,徐大其实什么都不懂的,他还不如我清楚 呢!”
慈炯这没深没浅地一句话,如果换作旁人,肯定会拂袖而去,如果考虑到慈炯的年纪才13岁左右,甚至长者是可以叱责的,因 把徐尔默和沈旭都得罪了。但沈旭涵养不错,再加上慈炯身份,只是微微一笑:
“哦?那炯哥儿可有意帮小可指点指点?”
“呃!我的育林法,还有草稿留档,就请先生得空时,到我那里取一下吧!”
“岂敢,岂敢!”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刊印之前赠送手稿,就等于叫沈旭合辑出版了。听说自己的《农书》中即将增加一篇‘敬附定王育林法’,可把老沈给乐坏了,连忙笑容满面的举茶杯!
“来来来,大家再饮茶,饮茶!”
??
其实在所有人看来,慈炯越这么喜好杂学,他们地政治风险就越 低,因为不存在夺嫡地顾虑了。所以大家说来说去地,都是杂学,甚至连欧洲的风土人情都聊到了,就是不谈论四书五经。
正在大家侃大山侃地高兴时,就听外面的鞭炮声,砰砰的响了起 来,朱怡鈱连忙站起身,先冲慈炯拱手。
“炯哥儿,吾等去去便回,还请炯哥儿通融一下!”
“舅舅来了,我当然也要…”
慈炯这话才一出口,旁边的方维祖赶紧阻拦,
“炯哥儿,外面鞭炮的硝烟呛肺,你感冒未好,理当静养才是!”
??
“切!”慈炯一撇嘴,很是尖刻的说道:“外藩见外戚,方太爷怕是言官弹劾吧!”
方维祖老脸一红,但也算默认了。好在慈炯虽说年纪小,但个中利害。还是比较清楚。于是继续埋头摆弄起铃铛来。朱怡鈱等人连忙跑了出去。
…
“哈哈哈!方太爷、朱贵子,你们真是太客气啦!请,季先生请,沈先生请,哈哈哈!大家一起,大家一起!”
随着一阵爽朗的声音,一个标准地美男子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身材魁梧。长相俊俏,皮肤黝黑,穿戴华贵。田怀 一手拉着方县令,一手拉着朱贵子,三个人急匆匆的就走了进来,进来后,一见跑过来的慈炯。田怀 潇洒的背左手,右手抚在腰腹部,一躬腰身,居然行了一个西方的礼节!
“南洋田怀 ,见过炯哥儿小殿下!”
“哈哈!我就知道,舅舅你一定不会像他们那般迂腐!这个称谓倒是既不失礼,又没哪么讨厌!”
“哈哈,炯哥儿还真是有趣。当年你才封王爷的时候,见人就说自己是王爷啦,也不让人抱了,现如今倒好,见人就说自己不是王爷, 唉,果真是长大了。懂事儿啦!好啊。好!”
“多谢舅舅夸赞。舅舅你这次可要多呆两天啊,炯儿有好东西给你瞧呢!”
“什么东西…”
听着这甥舅二人之间毫不顾忌的胡言乱语。紧接着又看见一大一小两个顽童居然玩起一串铃铛,方县令的脑袋,大如水缸了,就是一旁地三人,也都有些面面相觑。大家心中都是同一个想法:‘田家还真是家学渊源!这群孽子都是怎么教育出来的?’
“算啦,金铃共振这种事情,舅舅搞不定的,回头写信叫南洋那边派几个欧罗巴的技师过来,定要帮你就是!舅舅倒是给你带了一个好玩意,喏,你瞧,十瓣花口盏,纯金打造,漂亮吧!”
“多谢舅舅!”
“这有什么可谢的,哎呀,说的都饿了,炯哥儿,咱们入席开动如何?”
直等到田怀 说完这句话,方县令才算找回状态。连声的请请,大家这才吃起来。
之所以方县令要来遭这罪,是因为他有一事要拜托田怀 地。大明采纳孙传庭的倡议,地方政府每三年都要上报很多数据。青浦县原来归属松江府管辖,所以方县令以前只要对松江府负责就是了。
但现在国家开建上海府,把松江给并了,而上海府属于初建阶段,在北京还没有办驻机构,浙江省又不敢再接他们的数据,这样的过渡阶段中,松江一带的账册,就不知道怎么个途径上报了。
好在马世奇属于皇帝近臣,很多事情都敢通融,便写了封信给方县令,既然国舅要探望定王,便将松江府的所有帐表,交到青浦这边,然后转由方县令交给田怀 ,托田怀 赴京的时候,顺道带给户部就是 了。
“国舅爷,这是松江三县,以及上海府衙崇祯十五年的鱼鳞图册,请您过目!”
“唉,这些东西我哪能看呢?放心吧方太爷,我一定给你带到。到时候,我还会向皇上和贵妃禀告,你这个方太爷,把我们地炯哥儿照顾的,很是不错嘛!”
“哎呀!”方县令简直是喜出望外,“如此,便多谢国舅爷美言 了,下官敬国舅爷一杯!请!”
“请什么,咱们直接干了!来,干!”
趁大家不注意,慈炯冲可馨使了一个颜色,可馨皱着眉头把一小片纸插进了鱼鳞册中。纸片上其实只有八个字。
“白云亲舍,慈炯问安!”
田怀 喝完酒,转首冲着慈炯说道:
“炯哥儿,听闻是南京史可法负责你的学问,但不知炯哥儿学的如何啊?”
“还好,史先生文武精通,诗书俱佳,每月朔望都会来一两天,我学的仔细着呢!”
“呵呵,国舅爷有所不知,除了史大人,南雍黄祭酒道周先生,也同来传授呢。吾等每次接送,都受益匪浅!”
田怀 看了看方县令,心中迅速做出一个判断:‘书呆子,书呆子能喜欢的人,绝对也是一个书呆子!’
“史可法、黄道周两位大人在南京的事务繁忙,每月朔望都来地 话,怕也辛苦啊!”
“呵呵,炯哥儿学问,乃是为国,南京事务,乃是为民。两位大人为国为民,足当得上吾辈楷模了!”
‘放屁!’田怀 心中骂了一句,随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第十卷:第六章:海盗共和国
宴那天,田怀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拉着慈炯小喝了慈炯回去就吐了,没法子,又是感冒,又是才13岁的少年以至于方县令恼怒之下,专门写了一个弹劾的奏折,报到马世奇那边,马世奇不敢怠慢,连忙派人快马送去北京(一码归一码,代交鱼鳞册和照顾定王是两件事儿到北京时,皇帝正在焦头烂额的对付言官呢。
“小臣,南洋望月号管带,田怀,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小朱也是没好气儿的看着二舅哥,心说了,如果不是看在求你办事儿的面上,我非扒了你皮不可,居然敢灌我儿子?
田怀哪知道这些,他还美呢,听皇上叫自己平身,也没道谢,直接就起来了。起来后还挺有闲情的掸了掸灰尘。
“田怀,朕来问你,南洋的战事如何?”
“回禀万岁…”
田怀的汇报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南阳八帆(后来加入了康六彪的战舰)联兵远征好望角,具备了很多的政治目标。
首先就是巴达维亚港的地位问题,如果中国人参与资助的好望角战役获得胜利,则大明在南洋的政治外沿,就将顺利确定。巴达维亚港成为中国的门户,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利益,一定会得到长足的保障。
其次,好望角拿下之后,军事上的优势也将非常明显,未来的战争,将出现缓冲地带。‘拒敌于国门之外’是最根本的。
而海战地进程,也恰如其分的充满了传奇色彩。
不论是西方的大航海时代,还是东方的大航海,海盗其实就是各个大国蓄养的狼群,与其说是靠海吃饭,不如说是编外武装,像约翰船长这样的,本就是黑白脸、雇佣兵。而南洋康家更是海盗世家,想当年黑风旗所到之处,各路豪杰都会给三分面子!
现如今是八面威震四方的旗帜。联桨出海,一时间,整个印度洋流域内的大小海盗,蜂拥而来。
怎么着?大明与欧洲新教联盟,要统御印度洋了?哪要这时候不表现表现,将来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与其坐吃山空,不如步康六彪和约翰船长的后尘,干脆成为被接受的海运商人吧。一来一往虽说辛苦一点,但毫无风险地赚取高昂的差价利润,足以弥补丧失自由的遗憾了。
就这样。当海上联合舰队抵达毛里求斯时,已经变10艘主力战舰为主导。1百多家海匪组成的
如此臃肿的舰队,既创造了海战的记录,也恶搞的促成了一部《海盗法典》。
在海神塔斯曼主持下,空前绝后的海盗大会,在佛利纳塔留尼岛上举行。与会的主要代表是十大船长:塔斯曼(代表荷兰)、范西礼(法国)、希亚娜(罗马帝国)、约翰(英国)、贾奇力(威尼斯)、冯香子(西班牙)、田笑天(中国)、康扬宗(康六彪之子)、芽朗班(印度)、亚利哈桑(阿拉伯),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政治势力。
本次大会促成人之一范西礼,其实是做贼心虚,他始终认为自己在多年前得罪过吕赛,而吕赛又已经贵为法国东部舰队司令,因此。为了给自己增加一道保险栓,同时范西礼夫人本身又具备法国王族血统,所以范西礼自告奋勇地代表了法国人的利益,尽管他是荷兰人。
与其类似地是希亚娜和冯香子。她们两个的祖国属于天主教阵营,而无论是‘德意志’还是东欧的保加利亚,此时都已经无力迈向海洋。因此她们两个人就分别代表了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其中冯香子出身传承久远的贵族家庭,因此在翻查族谱之后,‘顺利’找到了,其祖上曾与西班牙王室联姻的记录。
康扬宗是康六彪的儿子,他的列席也是带有使命的,好么,你们康家在南洋的这十年,都干嘛了?怎么还这么多海盗?因此,在康扬宗的请求下,海盗大会最终做出了一个奇怪地决议:
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海盗们,接受招安,但不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他们将在马斯克林群岛组建海盗联邦共和国!
这个共和国由两个主要岛屿组成,西岛留尼汪,属于西方海盗;东岛毛里求斯,属于东方海盗。共和国不设国王,设上下两院,其中上议院为共和国最高权力机构,而国家象征则分别由议院议长、法庭大法官、两名执行官分配代表。
海盗共和国的唯一目的,就是制定海洋法律(议长)、裁决海洋纠纷(法官)、维护海洋和平(军事执行官)。
海盗共和国地经济来源:组建印度洋联合海运代理公司(财务执行官),每两个国家之间的海上贸易,都应该委托海盗共和国,承揽往来东西的运输业务,并缴纳合理地费用。从此以后,贸易商将只专注于接货与发货环节,从而规避了遥远航线上的海洋风险,在途货物一旦发生损失,由海盗共和国负责赔偿。因此,共和国收取的是三大块:运费、代理费、保险费。
任何国家和个人,在未经海盗共和国的许可下,均不得私自组建海运船队,否则,共和国卫队(军事执行官)将有权力出面剿杀。
参与本次海盗王会议的十大船长,将当然的获取议员身份,并组成海盗共和国上议院,议员身份允许以世袭、指认、委派的方式世代传递。但上议院成员,不得担任议长、大法官、两名执行官。
所有的议长、大法官、执行官,只能在下议院的议员中选举产生,任期7,,':数不得少于票,获得下议院多数票的候选人,将视同已经
议院地1张选票。
下议院人数不定,但最高限额为55名,任期7年。首次会议中所代表的9地区、国家,在下议院中的代表,均不得超过5名上:+
议会拥有立法权、委任权、赦免权、否定权,由议长和十名上议院成员组成立法会,会议主持者为议长。
法庭拥有审判权、赔偿权、核定费用收取标准权。由十名上议院成员加大法官组成审判团,但定罪、量刑的权力,归大法官所有。其他商业、军事会议,同样如此。
下议院拥有组织选举权、罢免权(四名官员)、提案通过权。重大议案的提交,法定票数为2/3
但因为上议院拥有否定权,因此一旦出现针对同一个重大议案,连续三次提交(下),连续三次驳回(上)的情况,则解决办法为两种:要么上下两院同时解散,重新选举;要么。战争!
瞧瞧,瞧瞧。仗还没打呢,倒是组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海盗联合托拉斯。真是要多恶搞,有多恶搞。
他们这么折腾,整整闹了十一个月,期间发生的交易、妥协、决斗、暗杀、偷盗、抢砸,简直可以成为世界政治黑暗史的经典集锦。
耗费的钱粮也是无算,最大地买单者,仍然是大明。因此在田笑天的强烈抗议下,海盗共和国又增加了一条法令,一旦出现不可避免的战争时。海盗共和国全体成员,要允许来自中国的军舰开第一炮,第一炮如果不响,则战争不得开始。但为了避免极端案例出现。又做了一个补充说明,当敌对双方的战舰处于接舷状态时,则视同战争已经开始。
―
其实这一条。无非是一种政治上的荣誉,实际战斗中,如果真有人照此操作,则一定是怪胎加先天愚形,无论是谁。
《海盗法典》,是人类在漫长的航海史中,积累数千年的大成之作。无论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政治或者军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