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之种田好难-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几个月都没问题。何况,乔家也不只能真的以后就天天只吃土豆了。

    所以,乔家现在就面临了一个,现在这个世道最不可能遇到的问题:粮食太多,吃不完,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送人?肯定不行!关系特别好的或者亲戚家倒是可以送点,送多了一样要出问题。升米恩斗米仇,那是古人血的教训。全村大放送?这种只会被当冤大头的事,乔家人肯定不干。更何况,现在村里人也没断粮,他们这样做,连雪中送炭都不算。

    卖?这个,可以考虑一下,物物交易,谁家手头都会有一些用不上的东西,换点新收的土豆,总会有人乐意的。但是麻烦也不少,各种纠纷怎么处理是个大问题。

    乔母说这事可以她来负责,但估计最多换个四五千斤,加上送人的自己吃的,大概也就需要一万来斤。

    那么,剩下的怎么办?

    乔菲发现自己跟不上这几位家长的思路了,突然一起看着她是什么意思啊?

    “看我干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办。哦,对了,从默和那个小朱,也应该有他们的一份,实在没办法,就多分他们点好了,让他们自己处理去。”乔菲暂时忘记了自己曾今决定先扣下那位炊事兵的那一份的。

    几位家长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看的乔菲无端烦躁起来。终于,他们通过眼神交流出了结论,由丁母为代表,开了口:“菲菲,要不,多出来的,你把它们送给从默?他现在,肯定需要粮食。”

    “不要!”乔菲想都没想想,就拒绝了。她也说不上来理由,就是觉得不能这样做。从默如果需要,可以把这些土豆都搬走。但要她跑去说要把这些土豆送给他,她绝对做不出来。

    “要不,就说是送给学校的?也能给咱家那两小子改善下伙食。”丁父提出了另一个方案。

    这个,乔菲觉得可以接受,正好,上次从默说过,就这两天会过来看看收获的土豆的,到时候自己可以问问他。

    等从默来了,乔菲跟他说了这个提议后,他却摇头,然后用一种诱拐犯的口吻说到:“菲菲,你想不想用它们换点别的?”

    恩,你不是叫我乔菲的吗?乔菲努力地把自己的思绪集中到这里来,免得自己又想歪了。她告诉自己:你一定要吸取教训啊!这人的话,说得再有歧义,也只能从表面去理解。

    做好了心理建设后,乔菲才问:“换什么?”

    从默的提议,对于已经脱离温饱的乔菲,非常有吸引力。与家里人一商量,大家甚至有点惊喜太大而不敢相信,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过了几天,一辆大卡车进了村,停在了乔家门前。一群陌生人开始从车上搬东西往乔家运。然后,他们连人带东西一起上了乔家的屋顶。

    乔家再次站满了看热闹的村民。看就看吧,反正总是要知道的,不过,对已村民的询问,乔家人一致卖关子。

    “这是太阳能电板吧?发电用的,太阳能发电!”终于有人看出来这些人在做什么了,于是大喊了出来。

    “不错吧,我家用土豆换的,每小时3KW的发电量,配上蓄电池,以后空调冰箱都够用了。”乔菲也忍不住得意之情了。

    丁蕾看得眼馋不已,向乔菲打听更具体的价格。

    乔菲想了想,还是如实告诉她:“像我家这个,算上这些太阳能电板,然后还需要一个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一个蓄电池,然后是一个,叫什么来着,反正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

    “是逆变器!”丁伟突然插嘴。

    “哦,对,好像是叫逆变器,算上这些仪器,然后是人工,总共需要五万公斤土豆,据说是抹掉了零头。”

    这个数量,成功的引来来丁蕾的惊呼。

    丁伟却道:“不算多,现在不比以前,这些电板仪器,生产都不容易,材料也不好解决。而土豆,以它们的产量来说,十万斤,也就是六七亩地一季的产量。估计以后这价格肯定得涨。”

    这个,还真是说对了,乔菲只能表示佩服了。当时从默就是这么跟她说的,目前缺粮食,而现阶段买得起的人家,大概只有乔家了,所以,价格自然比较低。

    “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也许技术突然突破了呢?就想几个月前,又有谁知道,这土豆产量会这么高?”乔菲只能这么安慰丁蕾了。

    这些工人忙了三天,终于把乔家的电网改造好了。

    “不说这些电板了,这么多工人,这三天的饭菜,我家现在也供不起啊!”丁蕾唉声叹气,很快又振作起来:“没关系,很快我家也会有很多很多土豆的。乔菲,不然你帮我家找从默走走后门,给我家多分点土豆秧?”

    乔菲摊手,表示无能为力:“我家也跟你家一样,每人只有一分地的量。再说你急什么啊,不是说了后续还会有的吗?现在这天气,土豆根本不耐放,一段时间种一批,本来就更适宜些。”

    据从默说,那些专家已经得出结论,当初她跟从默“买”的土豆,肯定是从实验室出来的“无毒”土豆。所谓“无毒”土豆,就是没有感染任何细菌或者病毒,也没用被虫子咬过留下了虫卵的,所以繁殖后才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只有这样,那些土豆才会表皮这么光滑,一点坑坑洼洼都没有。而实验室有限的空间,繁殖出来的土豆,个子当然相对要小些。这些土豆在大田里长了一季后,必然会有感染,再繁殖就不会有这么高的产量了。所以,想要高产,最好就是用他们实验室里经过脱毒处理的秧苗。

    乔菲比较了一下地里的土豆和她系统里的土豆,发现系统里的土豆果然如他们所说,表皮更光滑,难怪削土豆皮变得这么容易了。

    虽然乔菲还是可以拿出来很多“实验室出来的无毒土豆”用来继续种下一季,不过,好不容易,这些人帮着找到了土豆的出处,她自然没有自找麻烦的道理。何况,就像她跟丁蕾说的,一下子种太多,收获的时候一下子根本吃不了,过段时间又没得吃,不如分批种。

    乔家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安装好了以后,又在工程师的指导下,知道怎么这么操作。现在,乔家的电路,已经与原来的电网分离了(当然原来的电网也早就不供电了),实现了自产自用。

    乔家的大厅里,已经站满了人。

    “把门关上,那边的门也关上。”“窗子都拉上了吧?”“拉上了,拉上了,你看这黑的,以前晚上也差不多这样了。”

    “啪!”乔菲按下了开关,顿时,客厅里的灯,在除夕之夜后,又一次的,亮了起来。

    “真亮啊!”“哎呀你看这灯,看着真是舒服。”

    这是丁母和乔母商量出来的通电仪式。

    虽然有点无厘头,效果却出奇得好。在这温暖的灯光里,乔菲跟许多人一样,湿润了眼眶。灯光摇曳,仿佛能把人带回往日的岁月。

    这“灯”作为仪式的道具,当然是好的,实际的作用,在现在,已经根本没有了。不过,其它的电器,都实用得很。

    首先是厨房里的,微波炉电磁炉电饭锅电水壶,终于,以后不靠柴火就可以做饭烧水了。

    冰箱这么久没用,一时半会居然想不出该放什么进去了,不过,就算放点水冰一冰也是好的。

    洗衣机就不用说了,是家里女性最大的福音。

    乔菲最开心的,是她的笔记本电脑终于又可以用了,手机也可以冲个电。虽然不能上网,但原本存着的电影电视剧游戏小说,终于又重见天日了。这么久没见,乔菲简直要想死它们了,原本还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了呢。

    乔父他们最喜欢的,是家里的电视机,虽然电视台是没有了,但是可以放碟片啊。乔菲家里的碟片不算多,但村里那么多人家,谁家找不出几张来?

    这些天,乔菲家的电视机,几乎就没关过。

    “这么放下去,会坏的吧?坏了你们得帮着修啊!”乔菲实在有点担心了,这电视机DVD机经得起这么放吗?

    马上有人保证:“坏了就去我家搬一台,不然现在就去搬?”

    乔菲也忍不住跟着大家一起笑起来:“你记得这话就好,还是坏了再去搬吧,要再坏了,就换个人家再搬一台。”

    “行,再坏就搬我家的。”“去我家搬,我家的屏幕大!”“我家的屏幕也大,而且高清!”

    “这感觉,跟我小时候,村里放映电影差不多,嘿嘿,真是热闹啊!”乔父突然感慨起来,引得大家都开始回忆从前各种看电影的场景。

    就在这种过节般地气氛里,乔家剩下四亩地的土豆,也收获了。而乔菲,终于攒够了十万金币。

    果然,系统不仅开启了几种新的作物,还再次多了一个功能。

    而这个新的功能,解决了乔菲目前最大的困扰,她终于可以不用担心,会被人发现种子是来源于自己了。

 第46章 投送

    在乔菲的金币达到10万的时候;系统又出现了四种作物:花生,大豆,棉花和油菜。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乔菲只觉得;这“棉花”是走错地方了吧?还好被“油菜”提醒,才想起来还有棉籽油,看来这回出现的,是可以榨油的作物了。

    不过;吃“饭”问题还没解决;暂时就不考虑菜里放“油”的问题了;还是水稻更重要。

    真正让乔菲欣喜的,是系统新出现了一个远距离投送功能;只要设定好了坐标;她就可以将系统里的东西,在千里之外“拿”出来。当然,这“投送”系统还是要收金币的,不过,相比于将系统空间里产出的东西拿出来所需要的每公斤200个金币来说,每十公里一个金币的“投送费”不过是个零头。

    乔菲只要想到,不久的将来,某个地方,当然这个地方起码得距离自己家几十公里,突然凭空出现了一大堆稻子,会引起什么样的轰动,就忍不住想笑。反正,绝对不会有人猜到自己头上来了。

    虽然,真的做好事不留名了,乔菲发现自己还是有一点点不甘心的,毕竟,觉悟还没那么高,但是,相比于空间的暴露,这点不甘心,实在不值得考虑。

    花掉五万金币,终于种上了水稻。生长周期与白菜土豆一样,还是一天一次。同样的,如果她多在外面晃一晃,周期就会缩短很多。

    正好这段时间,全村人都经常会去田里看一看,乔菲正好随大流了。

    不过,村里人会常去田里看一看,却是因为无奈与不甘心。

    第一批的土豆秧现在已经长出了几片新叶,第二批的土豆秧也已经“活”了过来,很快,大家将种植第三批,虽然每次数量不多,但一想到它们的产量,大家还是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信心的:不管怎么样,只要再过两三个月,也许更短的时间,这些土豆,就能一批接着一批的收获了,到时候,“饿肚子”这个问题,就彻底不用担心了。

    乔菲家是直接收了上一季的土豆后再种得新的秧苗,其他人家,却比较麻烦:他们上一季的作物还没收。

    有胆大的狠心的,直接就把看上去不怎么会有收成的玉米或者大豆给砍了一部分,整出地来种土豆。

    也有很多人家,选择了在玉米地里补种土豆,一来放不下虽然少但偶尔还是结了几个的玉米棒子,二来,也是想着这玉米秆子还可以给土豆秧遮遮阳。

    到底哪个更好,到真是难说。

    不管是选择了哪一种的,谁家也没把自家所有的玉米大豆都砍了。这些天,大家有事没事,就是去看看,到底能收获多少。

    不管是玉米大豆,还是水稻,能结种子的已经结了。虽然大家采用了人工方法给它们提供了一个“晚上”时间,但因为气温等原因,效果并不是很好,当时真的抽穗开花的植株,并不很多。现在大家关心的,则是种子的饱满度。

    可惜,结果并不如人意。玉米大豆,没收成也就算了,水稻没什么收成,却实在对大家打击有点大。在不担心会吃不饱以后,有开始忧心以后没有米饭吃,可怎么过啊?

    唯一的安慰,是红薯,还算过得去。虽然也遭遇了虫害,但相对来说,红薯算是一种不怎么遭虫子的作物了。而今年的光照条件,比往年好太多,这么平衡了一下的话,红薯的产量,跟以前基本持平。不过,本来种的这红薯,就是本地的一个普通品种,亩产也就两三千斤。要是没见过乔家的土豆,这产量也够让人喜出望外了,现在嘛,大家只觉得,太一般了。

    不过,有收获,还是开心的,乔家最近就收到了各家送来的不少红薯,村里还有人弄出了烤红薯的炉子。于是,这段时间,整个村子里,一直弥漫着一股红薯的甜香。

    这些天,由于乔菲到处“走动”这种努力,她终于又攒了5万金币,这样,加上原来的5万,终于可以“拿出”两千斤稻子了————花了100金币,她终于确定了拿出来的,确实是稻子,不是大米,真是幸运————虽然不多,不过,她打听了一下,一般一斤多的稻种,就能种植一亩水稻了,那省着点,这也能种个2000亩了。再说,万一,这系统出来的种子不给力,损失也能少点。

    比较遗憾的是,这回,没法跟系统贷款了。因为一旦贷了款,之后的收入,除了留点零头让她买种子,其余全会被系统自动收走去还欠款。这么一来,她就别想付得起“投送”费了。

    在设定坐标的时候,又遇到了点麻烦。乔菲将那说明研究了半天,才终于搞明白,这系统既不认“东南西北”,也不认“经纬度”,它唯一认的“坐标”,必须是跟乔菲同一“物种”的某个生命体。

    真是无力吐槽,直接说是“一个人”多好!

    终于明白过来的乔菲,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到了从默,然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被她吐槽的缘故,系统这回反应太快了,立即帮她确定了“从默”这个坐标。

    看着十万金币一次的修改费,乔菲无力了,算了,她真怕自己再吐槽一下,这系统就直接帮她修改了。

    虽然,要是从默身边突然出现一堆稻子,实在太有喜感,乔菲总算还记得,土豆的事,要没他这个“参与者”,自己现在肯定已经处于“说不清”的状态了。这种分分钟两人就能互坑的事,还是不要尝试了。

    乔菲想到了那个种子中心,怎么看,那里的人,都是最适合背这个“黑锅”的人:谁叫他们现在还心心念念得想找出研究出那种土豆的人,让她总是有点不放心。

    想到那些人以后会互相怀疑,乔菲忍不住一个人偷偷笑了起来。

    “想什么呢,笑得这么得意?”从默的声音突然出现,把乔菲狠狠得吓了一跳。

    “你怎么在这里?”乔菲觉得自己快要习惯这个人的神出鬼没了。

    从默回头看了大门一眼,说:“门没关,我直接进来的。”

    谁问这个了,乔菲无语!不过,已经想不起来,是从什么时候起,她家的大门就经常是开着的了,难道现在已经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界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

    “你最近不忙吗?”怎么经常有空出现在这里。

    “还好,主要是现在用车方便了。”

    乔菲这才知道,原来现在太阳能汽车也出来了。

    从默解释道:“以前就有,但因为不方便,并没有推广开来。不过现在光照好,用起来还算方便。刚才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居然还没忘记这茬,不过到了提醒了乔菲,得先确定从默什么时候会去那个“种子中心”。

    想了想,乔菲觉得还是说“实话”比较好。

    “我在想你说的那个什么种子中心,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找到那个卖‘我们’土豆的人没有。不知道那个人还有没有别的种子?”

    从默却似乎对那人并不敢兴趣,只是随意地说:“这事,就让他们自己折腾去,总归是他们行业里的人,找不到,也只能怪他们对同行不够了解了。”

    乔菲有点同情他们了,这个人本来就不存在,他们怎么去了解啊?不过,

    “你不去多关心关心他们?让他们多点动力,也许他们就能搞出来比他们同行更厉害的品种呢?”

    “是吗?”从默显然很怀疑,不过还是点头了,“那我找时间去看看。”

    这么容易?从默答应的太快了,让还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让他去那个种子中心的乔菲有点反应不过来,于是脱口而出:“那你什么时候去?”

    从默显然觉得很有趣,并不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充满笑意的打量着她。

    反正话已经出口,怀疑就怀疑吧,乔菲干脆又追问了一遍。

    “这样的话,我待会就去看看,大概一个小时就能到了。你要一起吗?”

    “我去干什么!你要好好鼓励他们啊,不能让我们以后真的靠吃土豆过日子,米饭面条,还有各种蔬菜瓜果,最好一个也不要少。”

    总觉得从默好像发现了什么,乔菲决定,自己还是装什么都不知道吧。

    看着从默离开,乔菲才想起来,自己似乎应该留他先吃个晚饭?可是,也不能全怪她吧?事关大家以后能不能吃到米饭这个大问题,还要她保持平常心,也太难为人了。

    估算着时间该差不多了,乔菲启动了投送功能。很好,投送成功,后面的事,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让该操心的人操心去吧!”乔菲毫无负担地拉上窗帘,准备睡觉,这话还是从默告诉她的,现在自己是在向他学习。越想越得意,乔菲简直是在睡梦中都要笑出声来了。

    至于从默所在的“种子中心”,目前所有人,都还没回过神来。

 第47章 水稻

    在这个临时的“种子繁育中心”里;各种资源都是不够用的。

    这里不缺实验室;不缺试验田;也不缺各种仪器设备;但缺所有的“消耗品”。即使暂时不缺;只要一想到以后用完了没地方买;所有的科研人员;都有一种“你怎么可以用得这么浪费;以后我要用的时候没有了怎么办”的忧心;恨不得把自己要用的可能用的也许以后会用的;全找个地方藏起来。要不是几个负责人发现势头不对;严厉禁止了这种行为,大概;不同的研究人员;不同的课题组,已经要靠拳头解决争端了。

    消耗品,既包括各种试剂药品,各种一次性非一次性的实验器皿,也包括水电这种最基本的东西。不同是课题组之间,需要的试剂药品甚至器皿,少有完全重合的,到还有得商量。而像水电这种每天量就这么多,你多用了我就只能少用的,简直是每天都要打一架的节奏。

    每一个课题组,都认为本组负责的,是最重要最有前途的课题,别的课题组,都是可有可无的。比如土豆组,就看不上毫无进展的玉米组和水稻组。玉米组一样看不上捡了个大便宜就抖起来的土豆组,认为他们既然已经不可能研究出更好的土豆品种来,那还做什么研究?水稻组则坚信,本地的饮食习惯决定了大米的无可替代性,只有本组的研究有了突破,才是真正解决了粮食问题。

    从默这次出现在这里,既不是来找目前“财大气粗”状的土豆组的,也没去找“人类未来”的水稻组,而是找了,没什么存在感的红薯组。

    作为目前唯二有了收成的粮食作物之一,这个红薯组,似乎本不该如此没有话语权的。

    但是,谁叫这个组的技术人员,实在,有点“凑数”的嫌疑。人员少就不说了,现有的三个人,怎么种红薯才能高产?他们懂。为什么会高产?不知道。估计随便找个土豆组玉米组的,都比他们清楚。

    为什么说他们是凑数的?因为这三人,以前是外地一家卖红薯苗的种子公司的一线技术人员,帮农民解决实际种植中遇到的问题,他们懂。要他们在实验室里扑腾?为什么这里要用去离子水那里必须是双蒸水那个仪器还只能用超纯水?光一个实验用水就能让他们头大不已。更别说那些没有中文说明,你一走进就有人跟你说这个要多少刀那个要多少欧的,从来没见过更没用过的仪器了。

    而且,红薯虽然有收成,却实在是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别的组起码知道玉米水稻为什么没收成,他们却只知道“本来就会结薯”。

    待在这里,实在了为难了他们也为难了别人:明明是竞争对手,却得像带刚进实验室的小师弟小师妹们一样操心,这要求也太高了点。

    从默此行,就是来确定一下,这个红薯组,到底有没有进展,并且询问他们这三个人,要不要考虑放弃实验室的工作,到各村去指导红薯的种植。那样的话,就需要从其他组抽调人员来接手他们现在的工作。

    种子中心里,各小组之间虽然有内斗,对外却是很一致的。对于从默这个实权人物,在他因为那一车土豆而跟这里扯上关系后,种子中心的人,就很自动的把自己算到他的队伍里去了:没个靠山,跟那些直接隶属军方的搞能源交通通讯的争资源,总觉得会吃亏啊!

    对于这个很少出现在这里的从默,居然短时间内第二次出现,并且还去找个那个可有可无的红薯组,好奇的关注的人真是不少,更有直接去“串门”的。

    所以,当红薯组的实验室,传来“轰”的一声,一大堆人,从各个方向,冲了进去。

    然后,集体傻眼了。

    在实验室中间的空地上,堆放着几千斤的稻谷。感谢红薯组基本没开展实验这个现状,要换个堆满实验器具的实验室,这么多稻谷,还真没地方放。

    当然,这个其实是他们多虑了。乔菲跟从默又不是有仇,要不是确定会投送到从默所在“周围的空地上”,她也不敢投送,不然万一这两千斤稻谷直接把从默给埋了呢?

    从默当时正跟这个红薯组的三位成员已经其他来串门的研究人员,挤在那三人的办公室里。本来就不大的空间,挤进来这么多人后,想在有个能放这么多稻子的“空地”,自然是不可能了。人多了,寒暄的时间也就长了点,才刚进入正题,外面就“轰”得一声,就凭空出现了这一大推的稻谷。

    确切的说,由于当时的实验室里没有人,而实验室向外的门又是关的,虽然从办公室可以看到实验室的部分情景,其他人由于都选择了面向从默背对实验室的方向,除了从默,其他人,都是听到声音后,回头才看到这堆稻谷的。

    但当时正面对实验室的从默,却很确定,在这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出现。

    这事如果发生在乔菲他们村子里,那大多数人,会直接认定是神佛或者自己的主送来的,时髦点的就是某个有特殊能力的“高人”弄出来的。不过,在这里,大都数人回过神后,是各种找机关找暗门,誓要找到这个“科学狂人”留下的蛛丝马迹。

    信仰这个东西,很多时候,都是类似的,而灾难,很多时候,会让人的信仰更加虔诚。有人更加相信他们的“神”了,这里的人,却更加相信“科学”了:就像那个“超级土豆”一样,这突然出现的必然也会是一种“超级水稻”,而研究出这些来的人,现在应该就在这个种子中心里,虽然他们还不知道他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但,“科学”必然能做到这一切。

    看着这些人的反应,从默不用问,也能猜到个八九分,于是,在其他人还在到处敲敲打打试图寻找暗门的时候,他冷不丁地说道:“这里,还真是藏龙卧虎啊!”

    水稻组的负责人反应最快:“我们马上去查,我们组里刚才有谁不在。”

    土豆组的人不干了:“这话什么意思啊,怎么说得好像这人就是你们组的了?这水稻品种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呢,那土豆品种可是确定了的。谁知道这会不会是某个研究土豆的人,顺便弄出来的?难保不是看不下去你们的毫无进展了!”

    “这么随随便便就拿出来的,显然不会是他最重视的研究,我看,他本职是研究玉米的可能性也不小!”玉米组的也不甘示弱。

    好吧,现代科技的一大特点,就是分工越来越细,就像乔菲从默他们那位高中同学沈一一所说:就算对象都是土豆,我一个搞组培的怎么会知道他们做转基因的?要一个人,同时精通水稻玉米土豆的转基因育种技术,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里的人,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可是,谁叫J市从科研的角度来说,实在是个小地方呢?这里的人,没有一个,是变天前,正在那些一流的大实验室工作或者研究的,因此,也实在不敢确定,就一定不会有这样逆天的存在。

    更何况,这个时候,也不能输给了其他组的人。

    “先确认这种稻子品行如何,至于那个人,如果他不想暴露,就算了,也不要刻意去找了。”为免他们继续争下去,从默只好开口。

    “我看那人主要是因为信任从团长,才会拿出来的。你们看,不管是土豆种子,还是这水稻种子,都是从团长在场的时候出现的。”有脑子转得快的,不管是为了拍马屁也好,还是为了不让竞争对手们把那个牛人给拉拔到自己队伍里去也好,马上把功劳按给了从默————大家重新平等竞争,多好!

    这解释,听上去还真挺有道理的,也是各组都能接受的一个结果,于是马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至于从默,这个时候,沉默才是最皆大欢喜的。

    种子中心又忙碌起来,至于红薯组这几个没存在感的,暂时也不用考虑调动工作的事了。别说找人接替他们的工作了,现在水稻组严重缺人,还要拉他们这几个壮丁去打下手呢。

    从默满意的离开种子中心,这结果,比他预期地还要好!

    想到米饭问题即将解决,即使沉稳如从默,也难忍欣喜,想找个人分享一下这份好心情。

    不过,事情真的会这么简单吗?

    只能说,不管是乔菲还是从默,还是把“种地”这事,想得太简单了。

 第48章 风电

    与可以块茎繁殖秧苗还可以扦插的土豆不同;只能种子繁殖的水稻;想要迅速推广开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而且;产量上来说;亩产万斤的土豆;算不上稀奇。亩产万斤的水稻;却是一个被计算出来的“理论值”;或许人类科技总有实现它的一天;不过那个时候;土豆产量可能已经突破十万斤了。

    两千斤稻谷;除了研究会消耗掉一部分,剩下的;种下去后;等几个月后收获了,全部作为稻种,大概勉强够了。想吃米饭?起码得等两季,时间上来说,总得半年以上了。

    不过这些,不管是乔菲还是从默,暂时都是不知道的。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