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之种田好难-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沟渠已经挖好,水田也已经准备好,气温又正合适,稻秧长势也很不错。大家都对能收获稻子充满信心,没人愿意去考虑万一。

    关于插秧,乔菲是真不敢。她从没插过秧,没这个技术不是原因,不会正好可以学学。问题是所有涉及到种水稻的话题,都会被提及的一种东西:蚂蝗!吸血的蚂蝗,会往人身体里钻的蚂蝗。光是听说,就要被吓死了。

    与乔菲有相同担心的人还不少,而且他们还没乔菲的好运,可以不用下田

    。

    所有,插秧的那几天里,经常有人突然就开始尖叫:“我被叮了,有蚂蝗,怎么办啊啊啊?”然后检查半天,什么都没找到。

    除了个别怀疑蚂蝗已经钻进了自己身体里的,更多的人开始确信:根本没有蚂蝗!什么种水稻会被蚂蝗吸血的,不知道是什么人编出来吓人的。

    “这边都多少年没种水稻了,沟渠大多是新挖的,原有的那些,以前也是经常旱着的,怎么可能会有蚂蝗?”乔父连连摇头,觉得那些人傻透了,完全忘记了他就是以会有吸血的蚂蝗为由,不让乔菲参与插秧的。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乐见这玩意的消失,即使有人说它们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也改变不了大家的这个看法。相比于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需要的药用价值,它们会钻到人身体里的可怕性显然现实多了。

    乔父最近爱上了堆肥,把几乎所有空闲的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了,以至于家里一直有股味道。习惯是强大了,看多了闻多了以后,就没感觉了。反正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堆肥,哪里都是这个味道,想不习惯都不可能。

    乔父相信,用了这些有机肥后,地里很快又会有很多现在已经很少见了的蚯蚓出现,然后他就可以挖蚯蚓来喂鸡喂鸭,到时候就可以鸡蛋鸭蛋随便吃,不是还能杀只鸡或者鸭打打牙祭。

    “这样可比从默那小子靠打猎得来的,可靠多了。”乔父自豪的表示。为了不打击他的热情,乔菲忍住了没问他:这需要多长时间?

    乔菲最近也很忙,因为她那个系统空间的事。

    这是一个吝啬的空间,它的产出,大概就够乔家人勉强的温饱。这次,乔菲能够拿出这么多的土豆当种子,当然不是因为它突然变大方了,而是乔菲发现了它有个借贷系统,所以现在,乔菲的系统里,不但没有积蓄,而且还欠了系统20万的金币。

    本来她是不着急的,这吝啬的系统难得大方一回,居然是无息贷款,虽然她赚到金币后会首先自动归还欠款,但她最近又不需要从系统里拿东西出来,完全可以慢慢来。

    但是,见识了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土豆的强大,和除草除虫的艰难,她对其他几种作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尤其是水稻。相比于现实世界里的水稻,乔菲觉得,自己空间里的那个品种,能在把人累死前收获稻子的可能性大多了。

    为了白米饭,乔菲不得不努力。

    要是以前,乔菲就是想努力,也无从努力起。不过,最近出门多了以后,乔菲很黑线的发现,这个系统,也许很喜欢“溜达”:她要是一天都呆在家里,那土豆就只能一天一熟;她要是多去外面晃晃,到处走走,成熟的时间就会变短,尤其太阳好的时候。如果正午的时候能再外面多走动下,一个小时就可以收获一次。

    于是,乔菲以捡柴火和收集堆肥材料的名义,经常出门。

    因为上次的劫持事件,家里人自然不放心她独自出门,为此,乔父挨了不少白眼。谁叫乔菲是为了收集堆肥材料呢。这让乔菲有点内疚,她爹真的是无辜的。

    乔父却完全不在意,表示自己可以陪着女儿一起去收集,其他人完全不需要担心。

    说是收集材料,其实也就是找找各种植物茎叶。野草当然不是只在田里疯长。路边山脚长的更多更快,而且往往都留有上一年的枯草。乔菲和她父亲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割野草。

    当然也有野菜,可惜乔菲不认识,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父亲。

    “野菜能好吃?当然以前吃了一肚子油水后,偶尔换换口味吃个野菜,确实是很清爽可口的。现在?除了又苦又涩,不会有别的了。”乔父却对挖野菜没兴趣,当然不排除他也不认得。

    家里并不缺蔬菜,乔菲对野菜,也不过是以前听到的夸奖太多,现在突然想起而已。总的来说,他们的出行,安全又平淡。要不是为了系统,她是绝对坚持不下去的,就是难为了乔父,跟她一起无聊。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多天,直到,他们在山下遇到一个受伤的男人,而乔父,还认出了那个人。

    这男人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头上胡乱的缠着布条,看上去像是撕的衬衫,还透出斑斑血迹。不过,会半躺在地上,更像是累的。

    “小王同志?这是出什么事了,怎么弄成这样。菲菲你等一下。”乔父不等乔菲反应,就跑了过去。

    乔菲却是暗自戒备,还拿出了上次从默送的“钢笔”。也许是她杯弓蛇影了,总觉得在乔父说“菲菲”两字的时候,那人的眼神闪了一下。

    那边乔父已经在对人解释自己怎么会认识他的。“我以前住清远小区。”乔菲不明白,受伤的那人却是懂了。像是想起了什么痛苦的事又不想让人看到,而闭上了眼睛,脸上的肌肉却有点扭曲。

    乔菲的戒备更重了,不是她没同情心,前车之鉴,当初劫持她的,不也是遭遇了很大痛苦?

    “你就是乔菲?”那人突然直直的盯着乔菲,开口道。

    “你要干什么?”乔父反应迅速,马上跳起来挡在了乔菲面前。

    “是啊,我要干什么?”他突然一副迷惘的样子,然后在乔家两人的注视中,向着离开村子的方向,走了,简直,莫名其妙到极点。

    “肯定又是从默惹的事!气死我了!”乔父突然跳脚。

    “爸,你认识这人?”乔菲不接父亲的茬。

    “就我们以前小区,被压在楼里的那家,小姑娘的男朋友。”想起那家人,乔父黯然。

    原来是那个消防员啊。不知道又经历了什么,现在的样子,可不像很好。

    但愿,还没做出无可挽回的事。

 第32章 归来

    这天;所有家有小孩的人家都有点心不在焉;因为经过了一个月后;外出上学的孩子们终于要回来了。

    乔菲已经是第8次晃到村口来了。

    “还没到啊?”“没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呵呵;又来了啊?”“哈哈,你也一样。”“我还是过会再来。”“我再等等;也差不多该到了。”

    来来去去的;各家都有人到村口来等;闲聊的话也都差不多。

    “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我就担心他吃不好住不惯;我家孩子以前从没住过校。”

    “我家的还不是,挑食又认床,不晓得这一个月怎么过的。”

    “我到认为这样正好;就该好好治治我家丫头的娇气病了。现在这世道,能活着就不容易了,哪里还能像以前一样。”

    “要是真变得又黑又瘦的,你能受得了?”

    “才一个月,再变也变不了多少。”

    “那可不一定,这年纪的孩子,一个月长高10公分都有可能。”

    “你想什么好事呢,一个月长十公分,那得吃多少,还不把人家学校吃穷了?

    ”

    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已经是中午了。气温自然比往年高出不少,但大家还是遵循着春捂秋冻的古训,毛衣加外套的,中午的太阳下,就有点热了。不过,也可能是心急造成了,这么傻等着,简直度日如年。

    再一次的,乔菲无比想念有手机和网络的日子,想念那种没事就低头玩手机的生活。

    “心静自然凉,心静自然凉,心静自然凉!”她只好对自己念经,顺便打发时间。好在一上午,她的空间又收获了两次,也算是不小的安慰。

    不知道是她真的心静了还是习惯了,或者是空间里土豆再次的成熟让她心情大好,在村口站了会后,居然真的觉得没那么热了。

    “古语果然有道理啊!”乔菲正这么感慨的时候,一辆大巴终于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里。

    “是这车吧?”“肯定是,现在还有别的车吗?”“哎你别跑啊!”“就是就是,不要害得司机只能急刹车!”

    人群吵吵嚷嚷,终于达成共识,老老实实的等着吧!

    车终于停下,果然是送孩子们回来的。

    “姐,这里这里!”“姐,我们回来了!”首先下车的就是乔菲的两弟弟。

    “淼淼,小磊!”看着脸色不错,而且果然长高了点的两个弟弟,她终于彻底放心了。

    “姐我自己拿!姐,我好想你们!走走,快回家。”试图接过行李被拒绝后,乔菲便两手空空的跟两弟弟回家了。

    “妈我好想你!”“我自己能回家,有什么好接的!”“哈哈哈我终于回来了!”“奶奶家里有没有好吃的?”

    后面各种声音传来。

    果然,位置换了,感受就不一样了。

    作为一个为从小就不喜欢被接送的人,这次成为接人的那一个后,乔菲终于能理解接人的那一方的心情了。

    看着开开心心的两弟弟,乔菲不得不很是惭愧的承认,自己的两弟弟都是好孩子,比老是浇人冷水的自己强多了。

    乔母和丁母一早上就开始准备这顿午餐。因为担心两孩子吃的不好,午餐以肉食为主。既有过年时候留下来的腊肉酱鸭,又有从默上两次带来的兔子肉和羊肉,当然也是腌制过了的;还跟村里人换来了两条新鲜的鲫鱼,炖了一大碗鲫鱼豆腐汤;同样跟人换来的鸡蛋也被煎成了俩小孩最爱的荷包蛋。

    比较意外的是,虽然他们吃的很欢,丁淼更是一再强调“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不过并没有表现出对肉食更偏爱了。倒是对荷包蛋比较中意,很快被他们分食了,乔磊有点不好意思:“很久没吃到鸡蛋了。”

    “听上去别的肉没少吃?你们学校伙食这么好?”乔菲好奇了。

    在两小孩的连连点头中,他们才知道,这些孩子,搞不好比在家里吃的好多了。据他们说,学校也是一日三餐。早上稀饭馒头配咸菜,中午一般都有会小炒肉红烧肉什么的,就是晚饭比较难过,不是炒白菜就是炒萝卜,后来干脆变成炒野菜了,还是他们自己挖的。

    “油也少,盐也少,可难吃了。我又不是她们女生,还要减肥。幸亏姐让带了两瓶‘老干妈’,把我同学给羡慕的啊!我只给最好的两个朋友分了一点点”丁淼又得意起来。

    “哦,难怪你吃那么快,还要来抢我的。早知道我也应该让你在边上羡慕羡慕的。”乔磊不客气的吐槽。

    两小孩开始斗嘴,乔菲等人却是更疑惑了:他们学校怎么会有这么多肉食?

    现在所留存的一市两县里,并没有听说有大型的禽类养殖场或者养猪场。小型的会有,但也不可能经得起这么奢侈的吃法。就算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饲料而宰杀了,按理说,也不可能只给了学校。在大家都缺肉食的情况下,只留给了学校里的孩子,对其他家庭可没法交代。尤其那些有孩子本该上小学的家庭,肯定要闹。

    “你们老师,有没有叮嘱你们,不能告诉别人,你们吃了什么?”丁父很严肃的问,两个孩子一致摇头。

    乔菲隐隐约约有些想法,却又有点说不清。

    同样的疑惑也发生在其他归来的学生们的家里,并且很快传遍开来。

    让乔菲无奈的是,来乔家打听的人又多了起来。尤其是她,大家似乎认定了她肯定知道点什么内情,想方设法的套她的话。

    村里人好打发,怎么说她现在也是有“靠山”的人,大家也只敢套套话,还小心翼翼的不敢惹恼了她。

    麻烦的是一些以亲戚自居的,比如丁淼的姑妈。

    乔菲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如果从乔菲自己这边算,那真是没什么亲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自然是有点亲戚的,不过隔的远了,平时走动也少,于乔菲而言,有些甚至根本不认识,他们中自然也有不少不认识乔菲的。而且大多隔了几个村,以现在来说,难听点的话,就是对彼此生死都不能确定。所以真算得上乔菲亲戚的,并没有找上门来的。

    乔母有个亲弟弟,而且父母健在,丁父也有个亲姐姐,这都是关系非常近的了。在以前,乔母和丁父的这些亲戚,跟乔菲并没有多少接触,大家就维持着一个彼此认识的状态,互相串门是绝对没有的。

    末世后,乔家实在是过于显眼,又加上乔父他们都长住在了这边,上门的“亲戚”便多了起来。不过,倒也没人对乔菲摆出长辈的架势来。本着谁的亲戚谁招待的原则,乔菲一向是打个招呼便躲了的。乔父他们估计是有被烦到的,比如上次分土豆苗的时候,他们上门的次数就有点多。不过,跟乔菲却是关系不大。

    这次,丁淼的姑妈不知道该说是想不开了还是突然想开了,居然跟乔菲攀起感情来。

    从乔菲的出生说起,到她被父母抛下,又到她父母各自成家有了新的小孩,这一路上,她是多么关心着乔菲这个可怜的孩子,还举例说哪一年她给乔菲买过玩具哪一年又买了衣服。别说,乔菲还真有点印象,自己的第一个绒毛玩具就是她给买的。

    不过,就算这样,被人说起自己“凄凄惨惨”的童年,也实在算不上件愉快的事。

    乔菲完全不懂她是怎么想的,这到底是想让她不开心还是想跟她联络感情?难道她认为说些让她不开心的事,她们感情就会好起来了?尤其这还是丁父的姐姐,自己要是偏执一点,完全可以把丁父当做让自己没了妈妈的人。

    说了半天后,她终于把话题绕到了学校上。乔菲简直要谢天谢地了,这几天来她第一次乐于跟人聊学校的话题,反正她是真的不知道,不怕任何人来套话。

    不过,在问不出什么来后,大概是认为她们感情不够乔菲才不愿意告诉她?大有再跟她好好聊聊过去的意思。

    好在丁父终于回来了,解救了乔菲。

    送走自家姐姐后,丁父很是不好意思的对乔菲解释:“我姐她家以前条件好,现在落差就更大,所以有点……你别放心上。”

    乔菲笑笑:“我理解的,丁叔你才真的别放在心上。”

    乔菲是真的理解,虽然不算熟,多少也是知道点的。丁淼的这位姑姑,以前最是大方,不然也不会买玩具衣服给乔菲。就像她家里弄坏了丁淼的自行车,也只能勉强修了一下就还回来了,要是以前,她肯定直接买一辆更好更贵的。

    如果可以,谁不想当一个更让人喜欢的人呢?

    不过,说到自行车,乔磊的那一辆,倒是一点事没有。丁淼这个乖小孩,面对有点变形的车,也只能掉掉眼泪。乔磊的舅舅要是敢还回来这么俩车,乔磊绝对会冷着张脸拒绝收下,不主动赔俩新的给他,这事就不会算完。

    这么看来,果然还是脾气大的沾便宜啊。乔菲觉得,自己以后该不客气的时候,就得不客气些。就算自己能理解他们的行为,可理解也得是相互的吧?

    比如,这些人,怎么就不能理解一下,这些事,她怎么可能知道?为什么从默知道她就该知道?她能有什么立场与身份去打听他工作上的事?

    他们,怎么就不能理解一下,被他们整体唠叨着她该知道这个该知道那个的,会让她产生一种自己应该知道从默却不告诉她的错觉!

    “果然还是太年轻了。”乔菲自我反省,觉得该多向自己母亲学习,她就从不关心丁父那些工作上不能说的事。

    可是,也许这是能说的呢?下次见到问一问也没什么问题吧?乔菲承认,她对这个问题的关心程度,一点不比那些来打听的人低!

    乔菲没有等到从默,却是很快等来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第33章 清明

    随着答案一起来的;还有一些将再次刷新大家三观的事。不过在那之前;村民们还要热热闹闹的过个节————清明。

    清明是个挺特殊的节日。它在现代最广为人知的习俗就是扫墓;而扫墓显然不是个适合开开心心的活动。但清明节同样意味着一些别的事,比如放假;比如踏青,再比如吃清明果;这些又是怎么都不可能气氛压抑地进行的。

    从除夕开始;大家的生活就是在各种动乱中度过的;就算想好好过节也是没这个条件。而现在;虽然问题还是很多;毕竟已经相对的安定下来了。日子过得不算很好,但总归是比较稳定的,知道每天该做些什么;也知道了怎么安排好时间。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本是春耕开始的信号,当然现在肯定是不能参考了的。村里农田里早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了,边边角角的地方,艾草也长势喜人。

    丁母说她以前是自己做过清明果的,不过连丁父都用怀疑的眼光看她,就知道起码很多年没自己动过手了。买多方便啊,还可以各种口味各种馅料任意挑。

    采来艾草叶,剁碎了和面,对于几乎没有自己动手做过面食的乔家人来说,没有发生水多了加面粉,面粉多了又加水的惨剧,真是万幸。

    分歧发生在糯米粉与面粉的比例上。这个,不仅乔家人不清楚,连问了几家村民,谁都不敢能定。各种比例都有人说,甚至有人认为应该只用糯米粉的。这个当然被否决了,因为各家的糯米粉都有限。

    有经验的都表示,这个要靠手感,根本是说了等于没说。不过到最后,还是只能按“手感”来做,至于各自的手感到底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咸的馅料好准备,咸菜腊肉豆腐干家里有什么切成小丁后都可以拿来炒一炒,裹到青团里。甜的却不好弄,既没有芝麻也没用豆沙,只能直接裹白糖了。

    最后的成果还是不错的,虽然有的糯米多的粘锅里不好拿下来,还有的糯米少了就少了点粘性和嚼劲,但,清香滑糯,还是很好吃。

    “原来野菜也能很好吃,可惜学校的师傅没有好好做,真是浪费了我们辛辛苦苦挖的野菜。”吃的糖汁直流的丁淼这么评价。

    清明的另一个活动,扫墓,在这个时候也变得越发重要了。

    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需要心灵寄托了。虔诚的教徒们也许各有自己的神要信仰,更多的奉行实用主义的人,这个时候,最相信的,却只会是自己的祖先。缅怀先人之心当然也是有的,希望祖宗们保佑自己和家人好好活下去也是实实在在的。

    公墓在县城的另一头,离乔菲他们村子有点远。在以前,这点距离,自然不是问题。一个小时的车程,还算上了进山前拥堵的时间。在机动车开不起来的现在,距离成了大家最没法解决的问题。更不要说有些外来的人家,扫墓要去的地方更远。

    难怪以前的人,会直接把坟头立在了自家的田里,乔菲恍然大悟。以前完全无法理解,那些田间东一个西一个树了坟头的村子,村民们怎么能如此淡定不受影响。果然,存在即是合理!

    在这样的世道里,绝对不能小看了大家扫墓的决心。没有车,大家都开始讨论头一天去第二天回该准备些什么了。

    乔菲家里备有帐篷,也被大家说的很有点动心了。人多的话,在野外搭个帐篷睡一觉也没什么问题,哪怕那地方是在公墓附近,反正天又不会黑。

    乔菲忍不住庆幸,还好这世界是变得一直白天,要是一直黑夜,那才真的没法活了。真是祖宗保佑,这扫墓果然是非去不可。

    麻烦的是,人多事也多。真这么多人一起走着去,要是有人出点事又该如何处理?要是有人走到半路实在走不了了,是扔下他还是抬着他走?要是这个半路走不了的是自己,又该如何?

    人人都说要去,却没人愿意出来牵这个头。

    丁父到有这个想法,觉得自己还吃着公粮,负点责任也是应该的,却被丁母一句话堵了回去:“那村支书跟村长已经斗得不可开交了,你是想搞个三足鼎立不成?”在村卫生所工作的丁母显然对这些事更清楚些。

    随着清明节越来越近,还是没拿定主意的众人,渐渐的烦躁起来。慢慢的,要求村支书或者村长带队的声音越来越大:平时你们这也要管那也要插手,现在当然也该归你们负责。

    所以,在清明前一天,当两辆大巴停在了村口,几个军人下来表示将负责接送大家去扫墓,大家都产生了一种“果然还是我们的军队靠得住,不像那些村干部需要他们的时候就缩头”的感慨。

    两辆大巴肯定是不够大家坐的,来回跑的话恐怕得跑很多趟,大家也很能理解现在汽油的金贵————不说别的,这万一半路上没油了,现在可没地方去加油,要是到时候自己在车上可怎么办————而且家里本来也该留人照看。

    最后的结果是每户人家只能去一个人,就算这样,也还有两三百号人。这算是一个大家差不多都能接受的方案:家里有人去过了,心意到了,也就安心了。

    “没想到现在这个户口本还这么重要!幸亏我带上了,本来只是留着当纪念的。”有人感慨的说,引来一阵笑声。

    乔菲家派出的是他们三姐弟,没错,她家有三个户口本,自然有三个名额。

    随着大巴一起来的,居然还有香烛纸钱。

    “都自己注意点,现在可没消防员来救火了,要是烧起来,会怎么样大家也清楚。都是去祭拜先人的,要好好爱护他们最后的安身之所,知道吗?”司机是个老兵了,四五十岁的样子,一边分发香烛一边叮嘱大家。

    这真是意外之喜。要知道,很久以前政府就在倡导扫墓的时候不要用香烛纸钱这些容易引发火灾的东西。不过,年年禁年年烧,也年年都会引发几起火灾。大概只能说,都不容易啊!

    这些东西禁不了,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给先人们上注香烧点纸钱,那是去踏青不是去扫墓,一点诚意都没有。至于火灾,每个引起火灾的人,在那之前,都很确信,自己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后来,乔菲问过从默知不知道分发香烛纸钱的事。虽然她也挺高兴能得到这些东西,不过怎么想,政府也好军队也好,来分这些东西,总觉得哪里不对的样子。

    从默无奈的点头表示知道,然后告诉她:“这些东西,本来是要直接处理掉的。可是没人愿意接手这工作。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一群人,这时候却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还拦着不让我动手。习俗的力量,实在强大,有的时候,只能尊重。”

    这些涉及到民心的事,乔菲是不懂也不愿意懂的。地震后第一次离开村子的乔菲,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度,比她两个弟弟还大。

    外面的世界,怎么说呢,简直是欣欣向荣。大巴送他们去公墓的路上,并没有经过县城。在车上能看到的,不是山丘就是农田。农田不用说,从车上看过去,反正也分不清到底是杂草还是庄家,只能看到一片绿色。有些山丘还能看出曾经发生滑坡的迹象,一大片的连灌木都看不到,但此刻也已经被野草覆盖,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人类的末世,对于植物而言,也许是一个更好的世界。

    这一路上,一直很平静,也许该说是寂静,只能听到他们所坐的大巴发动机的声音和大家的交谈声。没人超车,不会堵车,也没了红绿灯,一路畅行无阻,却只让人感到心慌。大家说话的声音越发的大了,试图打破这份寂静,却反衬的周围更安静了。

    到达公墓,看到其他村的人和大巴的时候,心才是真的放松下来。

    “你也来了?”“是啊,好久没见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

    “最近怎么样?”“还行还行,我看你过得不错。”

    “今天这里真热闹。”“热闹点好!”“对对,我也喜欢热闹点。”

    认识的人相互见面,总要先招呼两句,只不过,配上这背景,简直是细思极恐。

    扫墓回来后,乔磊他们又该去学校了。第二次出门,大家都有了经验,该准备什么也有了谱,人走后,留下的也没以前那么担心了。

    对村里所有人来说,他们现在的注意力,更多的被一件新鲜的老东西给吸引了。

    清明时候接送他们的司机走前,给村里留下了两部无线收音机,还是太阳能的。并且告知村里,无线电通讯已经调试的差不多了,这几天应该就能好,以后很多消息就要通过无线广播通知了,要注意收听。

    广播回来了,电视还会远吗?

    作者有话要说:前段时间,看到争论火葬土葬的问题,有人说葬在自家地里一点没影响。东一个坟,西一个坟,胆小如我,想想就吓死了,肯定晚上再不敢出门了。

 第34章 消息

    乔菲没想着自己的收音机还能派上用处。作为末世文里的标准配置之一,她自然也是准备了太阳能无线电收音机的。当时看到这收音机不但能太阳能发电;还可以手摇发电;只觉得万无一失了。哪晓得最后太阳能是不缺了,无线电通讯却出了问题。

    乔父曾经跟她说过自己的推测;认为是多了个太阳导致电离层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无线电信号的传送。这是乔菲总结的,乔父说的要复杂的多,但她能理解的就这么多了。不过,如果村里人问起这个问题;她相信自己父亲的那些解释,只会让绝大部分人更加云里雾里;还不如让她直接告诉他们:“两个太阳导致信号传送出了问题。”

    这些天,有收音机的,没事就调调频道,生怕错过了。谁叫留下收音机的人却没告诉他们收听波段。村里那两台收音机,更是有人轮班守着的在调台,颇让人担心会不会很快就坏掉。对此也有人信誓旦旦的保证这种型号的收音机自己会修。

    “会修有什么用,能修才行,他有修的技术,可他有修的工具有修的配件吗?”乔父对此很不以为然,然后继续小心翼翼的调试着乔菲那台收音机。那珍而重之的模样,让乔菲差点直接告诉她这样的收音机她买了好多台,还是各种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因为实在没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要买这么多而只能作罢。她既不懂收音机也不懂无线电,偏偏乔父都懂点,让她想装作因为爱好而买都不行。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那天早上,当例行调试的收音机里,同时传出歌声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