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日不食,三日不睡,与士卒同甘苦,士卒见主帅如此也就不敢叫苦,舍命穷追,在鼠雀谷追上宋金刚,一日六战,杀伤甚重,战况十分惨烈,关键时刻李世民引精骑突击,最终大败宋金刚。宋金刚单骑而走,逃往突厥,被突厥人所杀。宋金刚麾下骁将尉迟敬德降唐,归了李世民,这位同秦琼齐名的骁将至此才算是找到了组织。

贾仁禄也知司马懿难以对付,若是让他缓过劲来,危害比宋金刚可要大得多,于是也衔尾直追。这样做确有他的好处,司马懿根本没想到贾仁禄会如此玩命,跟在他屁股后面不停的追,连喘口气的机会都不给他,更别说想辙了,无可奈何之下,只用一路狼狈奔窜。再者司马懿方败,军中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往往一触即走,不战而逃,贾仁禄以锐击堕,的确占了不少便宜。假若让司马懿休整数日养足士气,想好对策,那样贾仁禄要想再胜司马懿,可就难于登天了。

本来一切都按贾仁禄预期的方向发展,没想到司马懿根本没有将所有兵马拉到前线,而是将主力隐于并州一带待命,等到贾仁禄发现上当时,为时已晚,大军已被包了饺子。

郭淮知他向来喜欢胡言乱语,当此关键之时,也没空刨根问敌,追究这个李世民和宋金刚到底是何许人物,问道:“如今我军可谓是山穷水尽了,不知军师可有何妙策破敌?”

贾仁禄停下脚步,指着自己那张比苦瓜还苦的脸,道:“你看老子的脸不就知道答案了,老子要是有辙,还用走来走去了。”说完又如被人拧了发条一般,在帐中走来走去。

郭淮知他想辙时喜欢踱来踱去,当下不敢打扰,静静地瞧着他,一言不发。

过了良久良久,贾仁禄问道:“军师还有几日粮?”

郭淮道:“军中粮草已不足三日。”

贾仁禄道:“这么说三天日老子若是想不出主意,大军就要散伙了?”

郭淮点点头,道:“怕比这还糟。”

贾仁禄道:“咱也像曹操当年那样,以小斛分粮,待兵士嗟怨时再将粮官脑袋割下来顶罪如何?”

郭淮道:“这法子太也阴损,而且兵士都知道了,要想依样画葫芦怕是行不通。再说如今军中根本不是以大斛分粮,兵士吃不饱饭,已然怨声载道。”

贾仁禄骂了一声娘,继续来回走着。

赵云走了进来,道:“今天又有三百兵士逃去降了魏军,再这样下去,不出三日,大军全会散个干净。”

贾仁禄道:“不是还有三日粮么?”

赵云苦笑道:“省着吃是够三日,若是让兵士们倘开了肚皮吃,不到一餐便吃完了。连日苦战,兵士们又饿又累,正想大吃一顿,如今却连饭也吃不饱,他们能不降贼么?”

贾仁禄道:“娘的,这次死定了,老子真没辙了。”

赵云道:“若是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不如今夜舍命突围。我护着军师杀出重围,再作区处。”

贾仁禄道:“这样老子的小命是保住了,这里的弟兄们怎么办?”

赵云道:“如今也顾不了这许多了。”

贾仁禄走了两个圈子,道:“让我再想想,让我再想想。”说着陷入沉思。

又过了一顿饭的功夫,贾仁禄伸指在额头上轻轻敲击,道:“没辙,老子还是想不出来。”

赵云道:“军师虽然厉害,但毕竟不是神仙,不可能什么主意都想得出来,不如突围吧。”

贾仁禄道:“再等等。”

郭淮看着地上那黄澄澄的沙子怔怔出神,伸手抓了一把沙子,捏在手中揉捏,细沙从他手中渗出,郭淮苦笑道:“古人云:‘点石成金。’现在要有人能点沙成米,那可解决大问题了。”

这句无心之言,当真点醒了贾仁禄这个梦中人,叫道:“你说什么?”

郭淮道:“我说要是有人会点沙成米,那可解决大问题了。”双眸精芒一闪,道:“难道军师真会此法?”

贾仁禄微微一笑,道:“点沙成米是么?有何难哉?我在梦里就会!”

郭淮闻言好似泄了气的皮球,登时没了精神,道:“梦里才会啊,那有什么……”说到这里,只见贾仁禄贼忒兮兮的站在那里,活像一个流氓,已和刚才愁眉苦脸的贾仁禄判若两人,喜道:“军师有主意了!”

贾仁禄笑道:“好小子,你无意中帮了老子一个大忙,这次若能逃出生天,老子一定给你记头功!”

第431章 … 唱筹量沙

这时二十里外的魏军大寨,司马懿正在询问汉军降卒,司马懿问道:“贾福军中真的粮草告罄?”

一名降兵道:“真的,真的,贾福军中已没米下锅了,兵士们吃不饱饭,纷纷逃亡。”

司马懿板起脸来,道:“将这些人推出去斩了!”

边上亲兵轰然应是,便要上前拉人。

那降兵道:“冤枉!太尉饶命,我们说得可都是真的。”

司马懿道:“前番贾福兵困绝谷时也是差人诈降,害得武王吃了大亏,焉知你们这次不是诈降?推出去,斩!”

那降兵忙道:“这次是真降,我们真的好几天没吃饭了,饿得连路都走不动了,还请太尉明鉴!”

司马懿又问了几句,发现他们不像在说谎,挥了挥手,令亲兵引着降兵下去,大鱼大肉,好生款待。那伙降兵在贾仁禄军中,吃草根啃树皮,已有近半个月没见过猪肉长什么样子了,此时重识肉味,大快朵颐,险些连舌头都吞了下去,心中不禁对司马懿好生感激,没口子的歌功颂德,跟着大骂贾仁禄不是个东西,早晚全家死光光。这些人真可谓是有奶便是娘了。

中军帐中,司马懿问道:“你们怎么看?”

夏侯尚道:“敌军粮尽,军心涣散,今夜若前去劫寨,定可大败贾福,一雪前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请太尉速做决断。”

曹洪附和道:“正是,末将愿为前部先锋。”

司马懿问徐晃道:“你怎么看?”

上次贾仁禄被困绝谷时,就是徐晃负责围困。徐晃听信那些渴得连话都说动的降卒的胡说八道,冒然入谷,结果吃了大亏,小命险些玩完。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自然不再相信这些降卒胡乱嚼蛆,便道:“贾福诡计多端,我看这次还是他的诡计,想要引我们前去劫寨,聚而奸之。”

司马懿道:“公明之言正合我心,贾福诡计多端,不可轻举妄动。”

夏侯尚道:“末将认为那些降卒之言,不像是假,贾福勇于前进,悬师深入,一日奔行二百余里,粮草如何接济得上?此时他军中应该已经无粮了。”

司马懿沉吟片刻,缓缓地点了点头,道:“贾福军中是否缺粮,差人前往一探,便知端的。”说着便差哨探混入贾仁禄军中查察。

当夜初更时分,一队粮车驶入贾仁禄营中,军中缺粮已久,兵士们看到粮车,不禁两眼冒绿光,哈拉子从嘴角流了出来,跟着粮车到了粮仓。几名魏军细作,见到粮车鱼贯而入,数量众多,大为惊臆,好奇心起,纷纷跟上一探究竟。

其时贾仁禄正坐于中军帐中,看着春宫图,闻报大声叫道:“太好了,粮草终于运来了。再不来,老子真要喝西北风了!”顿了顿,又道:“速命众将随我到粮仓点查粮食。”

所谓的粮仓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营寨,粮草充足时,仓中堆满粮草,此时自然是空空如也。粮仓四周围着一圈栅栏,一队队兵士来回巡警,此时粮仓早已没了粮食,当然不会有人对他感兴趣,在此处安排守卫,不过是例行公事,那些守卫巡逻起来,也是没精打采。

大门前,兵士们分成两列,左右排开,粮车一辆接着一辆驶入营中。那些饿得吐吐咕咕乱叫的兵士见粮车入营,当即便要跟将进去哄抢,却被把门兵士持戟拦住,将士们不得进营,只得远远看着,口水乱滴。

大营正中一片空地上,站满了人,人人手执火把,照得四野亮如白昼。贾仁禄兴奋的搓着双手,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伯济点点看都到了多少粮食?”

郭淮答应一声,指挥兵士卸粮,一只只米袋从车上卸下。亲兵将米袋打开,站在营外的将士们极目望去,只见袋中满是白花花的大米,下意识得吞了吞口水。

火光下只见数名兵士正用大斗量米,另一些兵士则举着竹筹计数,唱数的兵士一五一十的大声喊着。魏军细作听了,心想谁说汉军缺粮,如今汉军中到了这许多粮食,汉军吃饱了,有力气了,我们也就没活路了。其时魏军屡战屡败,心中已畏汉军如虎,只因听得汉军无粮,这才勉强激起斗志,此时见汉军到了如此多的粮食,心中又开始害怕起来。

众人忙了小半个时辰,方清点完所有粮草,装入仓中。贾仁禄来到门前,向着围观兵士咳嗽两声,朗声道:“弟兄们,粮食已经到了。司马懿这老流氓自以为断了老子的粮道,粮食运不进来,大军没饭吃,非饿死不可,做他的清秋大梦!实话告诉你们,老子自有法子运粮,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往后粮草将源源而来。你们好好杀敌立功,饭肯定是有你们吃的!”众将士听了之后手舞足蹈,欢呼雀跃。贾仁禄摆了摆手,让他安静下来又道:“不过话说回来了,如今老子想好好耍耍司马老流氓,希望弟兄们能配合我。”

众将士大声叫道:“军师有话尽管吩咐,我们都听你的!”

贾仁禄道:“军中到了粮食之事,老子想暂时保密。让司马懿老流氓以为军中仍然缺粮,冒冒失失跑来劫寨。老子这边则扎好口袋等着他来钻,让他好好的喝一壶!”

众将士纷纷挥舞刀剑,高声叫道:“杀死司马懿!”“对,这口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杀了他!”“让他喝一壶!”

贾仁禄又摆了摆手,众人安静下来,贾仁禄道:“为了让司马懿深信我军无粮,这些粮草暂时放在仓中不用。大伙受点委屈,再吃两天野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罪我自然不会让大伙独自承受。从今日起军中将校不论官有多高位有多尊,一律和你们一样吃野菜,你们看怎么样?”心道:“在老子那个时代,连野菜都是稀有之物,一般的人想吃还不一定吃得上呢!”

众将士眼见白花花的大米堆在那里,却不能吃,不禁大为郁闷,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

葛地里人群中有一人喊道:“我听军师的!只要能打败司马懿,别说吃野菜就算吃草根我也愿意!”

众将士被司马懿围在此间,冲突不出,心中大为光火,也正想着好好的整整他,出出胸中这口恶气,见有人带头,便纷纷附和,同意贾仁禄的主张。

贾仁禄长长一揖,道:“弟兄们如此通情达理,我在此先谢过了。”

众将士又向粮仓望了两眼,滴下几滴哈拉子,方依依不舍的各自散去。贾仁禄望着他们的背影,微微冷笑。潜入军中魏军细作,忙赶回大寨报知司马懿。

司马懿大吃一惊,道:“什么!粮草已运抵贾福军中!你可曾看清?”

一名细作道:“小人亲眼所见,米袋中尽是白花花的大米,一共二十万斛!”

司马懿挥了挥手让他退下,自言自语道:“我军四面围定,这粮食他是怎么运进来的?”

徐晃道:“会不会又是通过地道,上次贾福便是如此取得太原,这次估计又重施故伎。”

司马懿一拍额头,道:“当是如此!我太意了,竟没想他会挖地道。”

徐晃道:“我们虽说四面围困,但为防贾福诡计,和他的大营相去甚远,只是占住有利地形,制住形势而已。这一带千丘万壑,地形复杂,他要想瞒过我们的耳目挖条地道与外界联系,也不是一件难事。”

司马懿道:“嗯,我们好不容易将他至于死地,可不能就这么让他就这么逃脱了。”

徐晃道:“不知太尉有何妙策?”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劫寨。”

曹洪道:“贾福正盼我们劫寨呢,太尉又何还要自投罗网。”

司马懿道:“贾福言道还有粮草会陆续运来,今夜三更,公明、曼成便引一支军马前去劫寨,贾福必全力救应,我却领一支兵马去劫他的粮草。没了粮食,我看他还能撑多久?”

徐晃道:“太尉之计甚妙。”

司马懿微微一笑,当即便唤众将上前,一一吩咐。

当晚三更时分,司马懿尽起大军,人衔枚马勒口,长驱大进。徐晃当先,引一军直杀入汉军寨中,并不见一人。徐晃早知会是如此,倒也不如何惊慌,装模作样的喝令三军速退。忽地四下火把齐明,喊声震地,左有马岱、右有吴懿,两路军马杀来。徐晃死战,溃围而出,马岱、吴懿在后紧追。李典见汉军都去追徐晃了,心中暗喜,引一军斜刺里冲出,径向汉军屯粮之所奔去。粮仓外守军不多,一见魏军到来,发了一声喊,四散而走。李典也不追赶,冲进寨中,放火便烧,霎时间,火光冲天,烈焰腾空,贾仁禄使劲诡计辛辛苦苦运来的二十万斛粮草毁于一旦。

埋伏在四周的庞德、孙礼等人见粮仓被烧,大吃一惊,慌忙来救,李典且战且走向东南方向退却。

大营西面约三十里处,一条山间小道中,但闻车声辚辚,一队军马押着粮车,悄然行进。

正行间,忽地火把耀眼,两边各有一支兵马鼓躁杀出,为首正是司马懿、徐晃。汉军措手不及,略加抵抗,四散奔走。司马懿杀散众军,夺了粮草,哈哈大笑,道:“将粮草押回寨中!”其时司马懿大军也正乏粮,只是不如贾仁禄那么严重而已。

魏兵将士见粮草众多,心中大喜,护着粮车,缓缓而行。一名兵士见有几袋粮食散落在地,上前扛起一袋,便要放入车中。忽听沙沙之声不绝,似有物从袋中流出。低头一看,原来袋底破了一个口子,大米从袋中漏出。那兵士只道米袋在打斗中刮破了,也不以为意,可又看了一眼,发觉袋中的大米竟是黄澄澄的,怎么看怎么像沙子。不禁大为惊诧,捧了一把,放在眼前细看,果然是沙子,不禁大声叫道:“不对,这袋中不是大米!”

边上兵士大吃一惊,拢了上来,向那米袋望去,火光之下看得分明,袋中装得根本不是白花花的大米,而是黄澄澄的沙子。

司马懿听得阵后吵嚷,忙近前查看,见如此情景,便道:“再取一袋来验看。”

一名亲兵走到一辆粮车跟前,刷地一声,拔剑出鞘,猛地向车上一米袋刺去。嗤得一声轻响,长剑刺入,黄澄澄的沙子立时便漏了出来。

司马懿面色铁青,拔出剑来,随便挑了三袋米,一一捅破,只见袋中渗出的尽是沙子,哪里有米的影子?司马懿面如死灰,喃喃叫道:“中了贾福之计矣!”

忽听人群中有人噫地一声,叫了出来,那人伸手向东北方向一指,嘴巴张得老大,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众将士循指望去,只见东北角上火光接天,映得满山通红。

司马懿叫道:“不好,大寨有失!”忙下令众军速赶回寨中救援。

大军着急忙慌的向起火处赶去,奔出数十里,忽听鼓角喧天,喊声震地,左有郭淮,右有郝昭,两路军马杀出。魏军见老巢被操,无心恋战,四下乱窜。司马懿引败兵奔回本寨,路上正遇徐晃,合兵一处。

又奔了一阵,四下火把齐明,两边各有一支兵马鼓噪杀出,魏兵大败,十伤八九,徐晃保着司马懿逃到大寨,此时寨中早已挂着汉军旗号,一彪军马拦住去路,阵门开处,贾仁禄纵马驰出阵来,向司马懿长长一揖道:“我军已饿得前心贴后背了,多谢太尉赐粮,解了我军燃煤之急。”赵云恐贾仁禄有失,策马来到身旁护卫。

司马懿回顾身后,仅有三五千人,且个个面如土色,狼狈不堪,也知不能再战,苦笑了笑,道:“仁禄用兵如神,令在下好生佩服。”

贾仁禄笑道:“彼此彼此,太尉又何必太谦。”

司马懿道:“前番仁禄夜间点粮,量得也是沙子吧?”

贾仁禄道:“正是。那所谓的粮草全都是沙子,只不过在沙子上铺着少量的米而已。”

司马懿叹了一口气,道:“还好我的选择是对的,以你为敌实属不智。”说着引着兵马绕营而走,贾仁禄也不追赶,自回寨中庆功。

第432章 … 起死回生

原来贾仁禄经郭淮提醒,忽然想起很早以前曾看到过一则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南北朝时宋朝大将檀道济,出师北伐,连胜三十余阵,直至历城。北魏拓跋氏被打怕了,龟缩不出。檀道济连战皆捷,大意轻敌,轻军冒进,却不防北魏军两翼骑兵突然袭击,邀其前后,并放火烧了檀道济的粮草。檀道济军马虽然骁勇善战,但士兵饿着肚子肯定不为主帅卖命的,檀道济无可奈何之下只得退兵。北魏军乘势合围。檀道济军中大乱,檀道济却不慌不乱,就地安营扎寨,当晚便唱筹量沙。北魏细作欺到营前一看,信以为真,以为檀道济营中军粮绰绰有余,大吃一惊,急忙赶去报知北魏将领。北魏将领在檀道济手下吃了不少亏,一听檀道济军粮充足,便不敢冒然进击,檀道济乘机溃围而出,全师而退。

檀道济是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的铁杆粉丝,而刘裕正是第一个成功将奄奄一息、苟延残喘的司马氏政权送入坟墓之人,在他之前也曾有几个敢于吃螃蟹的,如王敦、恒温、桓玄等辈,这些人既有贼心又有贼胆,可不是本事不济,便是运气不佳,最终螃蟹没吃成,反被螃蟹钳子给狠狠的夹了。其中桓玄最为可怜,都已逼司马氏禅位,改弦易辙,却不防半路杀出个比他更适合当皇帝的刘裕,硬生生的将江山给夺了回去。这些人都因种种原因失败了,只有刘裕笑到了最后,他可谓是名符其实司马氏的克星,而檀道济在这位司马氏大克星的熏陶下,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自是青出于蓝,虽不能说胜过刘裕,但也差相仿佛了。贾仁禄拿他主意来对付司马氏的始祖司马懿倒也算是对症下药,大收其效。司马懿果然信以为真,原本他欺贾仁禄军中无粮,打算围而不打,待得贾仁禄大军粮尽,军心涣散之际,再乘势出击,一鼓作气将其消灭。当听闻贾仁禄军中粮草充足,足堪一战之时,他心中的计划可谓全盘落空,出于对贾仁禄忌惮,担心贾仁禄吃饱了饭再想出什么损招来泡制他,便打算乘他肚子空空,没精打采之际,先发制人,给他来了一下狠的,让他知道马王爷有三眼,乖乖地倒着爬回去。没想到贾仁禄军中根本就没有粮食,只利速战,根本不能持久,这一失之毫厘,自然就谬以千里,上了贾仁禄的大当,被他狠狠的摆了一道。

司马懿偷鸡不成折把米,只抢到了一堆根本不能下咽的沙了不说,还把大营中白白花的大米拱手送给了他们,不禁大为郁闷,不过此时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引兵退去,一口气奔出五十余里,惊魂稍定,方重新下定寨栅。收拢败兵,损折近万,倒不是很多,但粮草全被抢去了,大军没了粮草,难免怨声载道。

司马懿看着聚在营前,大叫大嚷,眉间心头,均含愁意,长长地叹了口气,令人速去晋阳、邺城搬运粮草,接济军前。

司马懿营中的粮草也不甚多,贾仁禄命大军饱餐一顿。次日一早,便拔寨起程,后队改过前队,缓缓而队。撤退时,贾仁禄令众将均着便服,乘着驷马高车,施施然而退。又令乐工紧随其后,一路吹吹打打,但闻丝竹悠扬,锣鼓铿锵,好不热闹。魏军细作觉得十分怪异,忙报知司马懿,司马懿刚被蛇咬过,自然更怕井绳,担心这又是贾仁禄的诱敌之技,倒也不敢穷追,贾仁禄全师而退,回转介休安营扎寨,令马忠赶回长安请示方略。

马忠到了长安径投相府,诸葛亮听闻贾仁禄军中来人求见,忙放下手头事务,亲自接见。马忠将前线情况一五一十说了。诸葛亮等不及次日早朝,当即便带着马忠,赶到未央宫中。其时刘备正搂着淑妃看歌舞。这淑妃乃是吴懿之妹,颇有几分姿色,新进入宫。刘备对其宠爱有加,不旋踵便即封为淑妃,可谓青云直上。最近刘贵妃肚腹渐渐隆起,刘备不能再为非作歹了,便终日在吴淑妃宫中流连,乐而忘返。

正悠悠哉哉间,近侍来报,丞相求见,刘备眉头一皱,挥手令众舞姬退下,吴淑妃行礼告退,刘备便于殿中接见诸葛亮,诸葛亮令马忠将前线战事叙述一遍,刘备听了之后,哈哈大笑,道:“好!好!仁禄果非常人,这种主意都能想得出来,朕有仁禄何愁天下不定!”

诸葛亮道:“如今军中缺粮,无法进取。到底是该调拨军粮接济还是令仁禄退兵,还请皇上定夺。”

刘备道:“自然应调拨军粮接济。仁禄好不容易才打到并州,占了介休,如今正是收复并州,直取邺城的大好时机,岂能半途而废?”

诸葛亮道:“仁禄出师已久,兵士接连苦战,已如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如今仁禄也有意休兵,故令马忠来请问方略。是以臣认为,还是暂令仁禄退兵为当。”

刘备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过兵士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朕心恻然。”顿了顿,又道:“这样吧,令仁禄率师南退,驻守平阳休养士卒,候旨出征。”

诸葛亮觉得刘备分派十分妥当,点点头,应道:“皇上圣明。”刘备微微一笑,下旨重赏马忠。马忠见到整整一托盘的金锭摆在自己面前,金光夺目,笑得嘴也合不拢,忙不叠的谢主隆恩,行礼之后,与诸葛亮退了出去。刘备眉开眼笑,又将吴淑妃及一众舞姬叫了出来,继续享乐。马忠领了刘备口谕,马不停蹄的赶往军前。贾仁禄虽说关键时候绝处逢生,上演了一出大逆转的好戏,不过仍算是输了一阵,不禁大为气馁。他见兵士个个累得好似死狗,实已不堪再战,听闻皇上口谕自是满心欢喜,大赞吾皇圣明。当下便和众将商议了,派郭淮、孙礼、郝昭各领军两万协驻介休、中阳、兹氏三城,互为犄角,以防司马懿来犯,大军南旋,退守平阳候旨。

贾府中一众夫人如夫人,自是对贾仁禄十分记挂,令赵二派一名精干心腹常驻未央宫门前的大街上专司打探军中消息。那日马忠一到,那人便探听明白,忙回府叫上三个五精壮家丁,待马忠领了赏赐,屁颠屁颠的出了宫门,不由分说,拽了便走。

马忠没想到天子脚下的治安也如此差劲,大白天的竟也有人打劫。不过这伙贼人倒也奇怪,不说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类的切口,对他手里捧着的金子更是看也不看一眼,只是不住的推搡,拥着他向前走去。更奇怪的是宫门口守卫对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竟然熟视无睹。马忠不禁大为纳闷,问明原委之后,才知是贾府夫人有请。他知贾府中的女子个个美若天仙,心中自是极盼一见,忙加快脚步,与众人来到贾府,将前线战况,详详细细的说了。其中精采曲折之处,自然是添油加醋一翻,将整个过程,说的十分惊心动魄,将贾仁禄夸得好似有三头六臂一般。众夫人听闻贾仁禄面临如此绝境,竟也有法子克敌制胜,逃出生天,不禁将他当成神来祟拜。几位夫人相互搂在一起,又笑又跳,喜极而泣,眼泪从面颊上不住淌下。马忠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夫人,也从未见过美女发疯,下意识的挠了挠头,以为自己走错门了,不是到了贾府,而是到了疯人院一般。可略一凝思,想起贾仁禄平常的言谈举止,已明其理,心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果然大有道理,这几朵鲜花终日和贾仁禄这堆牛粪呆在一起,在他的熏陶下,自然也就神神怪怪的,不足为奇。再者如此美妙的夫人,自己连做梦都没见到过,如今让自己见到了,当真是一万生有幸。假若有如此清丽脱俗的女子未嫁,既便她疯得不可救药,自己也会毫不犹豫的娶了。当然如今这些女子早已心有所属,自己除了流流口水之外,那是啥也别想了。

甄宓又询问马忠几句,马忠从未见过如此美女,希望多呆一会,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甄宓反复寻问,问得实在没什么好问了,觉得耽误他不少时候,万分过意不去,便令人重赏马忠,马忠觉得能见到这几位天仙般的人物,便已是不虚此行,对他来说这就是最好了赏赐,哪还敢再要赏赐?当下百般推脱,可甄宓坚持要给,马忠不好再推,屁颠屁颠的收了,告辞离去。

几位夫人如夫人知道心上人安然无恙,大为高兴,又听说他驻守平阳的消息,便令赵二差人送些衣物用品到平阳面交贾仁禄,并带上口信,说家中大小平安,盼望骠骑将军早日凯旋归来。大家都知贾仁禄见到三国时那些曲里拐弯的文字便想睡觉,也就不费神写家书了。

过了十余日,前去探视刘蒙的人回报。刘蒙奇迹般的活了过来,虽说仍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不过已能开口说话。刘邈服药之后,病情也大为好转,大夫复诊之后,说二人均已脱险,只要按时服药,悉心调养,不出十数日便可康复。

本来人参、鹿茸、熊胆、虎骨这样的珍贵补品,孟夫人这样一个乞丐是无论如何也买不起的,但贾仁禄家财大气粗,虽说不能将这些东西把来当饭吃,但每日让刘蒙父子俩服上少许,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刘蒙父子在孟夫人精心照顾下,面色日渐红润,病好得越来越快了。又过了十余日,刘邈已恢复往日活力,开始同邻家的孩子嬉笑打闹,不亦悦乎。刘蒙由于长年卧病在床,身体虚弱,只能在孟夫人搀扶下,勉强下地行走。

这日孟夫人将刘蒙扶出草房,坐在门口一块大石上晒太阳。刘蒙看着刘邈正同几位年纪相仿的孩童玩闹,面上露出微笑。孟夫人向刘邈招了招手,道:“邈儿快回来,病才刚好,别累着了。”

刘邈向孟夫人扮了个鬼脸,继续玩耍,孟夫人无可奈何,轻轻地叹了口气。

刘蒙道:“没事,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比他还顽皮。”

孟夫人道:“可他毕竟才刚好,万一再有闪失,可如何是好?”

刘蒙向孟夫人瞧了一眼,道:“这次医治我和邈儿,一定花了不少钱吧?我虽说不通医理,不过世代经商,对药材也略知一二。那些药材都甚为名贵,有几样更是十分稀有,咱家哪来的钱买如此珍贵药材?”

原来孟夫人怕提起贾仁禄令刘蒙生气,加重他的病情,便对此事只字不提,好在刘蒙昏迷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偶尔问起来,孟夫人便巧言搪塞一番,其时刘蒙头脑昏沉,也就没有深究,信了她鬼话。

孟夫人道:“我不是说了,这钱是从你经商时的一位好朋友那借的。他看我们可怜,便借钱给我,让我不必急着还。”

刘蒙呆看前方,喃喃地道:“朋友……叫什么名字?”

孟夫人道:“这……”

刘蒙道:“怎么,你不知道他的名字?”

孟夫人道:“曾经和你一起到他家去过的,知道是你的好友,名字我一时想不起来了。”

刘蒙道:“叫贾福吧。”

孟夫人全身一震,道:“不……不是他!”

刘蒙向她瞧了一眼,道:“你根本不会说谎,一说谎脸就红。”

孟夫人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