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穿越谭-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不敢揣测主公的用意,不过既然臣身居诸臣之首,安藤大人自该回避藩政才是。”竹中看得很清楚,义继是个独裁者,自然是不会希望手下人拉帮结派独树一帜的。

“多谢先生理解,”义继放心的叹了口气,“本家新制初立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这个头一定要开好啊!”说着义继又给了竹中一颗定心丸,“其实不光是安藤大人,海部宫内大辅本家不是也没有安排吗?无论亲疏还是其他什么难不成本家也忌讳宫内吗?”

“臣愚钝,请主公明示。”竹中突然也愣住了,是啊,海部友光的国代也撸掉了,义继这是唱得哪出呢?

“让他们再等等,等本家解决了武田家,自然是有他们的去处的。”

义继的话说得虽然隐晦,但竹中还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不禁大喜而拜,“臣替家岳叩谢主公洪恩。”

“好了,你我君臣还要如此吗?”义继装出一副不悦的样子,于是漫天的云彩就此散去。

元龟四年七月十五日,义继率部分重臣上京参见朝廷的改元大典。上一次改元,三好义继虽然领有正三位检非违使别当等一长串的官位,但是并未参加正式的仪式,这次改元他的身份已经更上一个台阶,若再不参加,天下诸藩恐怕就要说他藐视朝廷了。因此即便是为了杜绝天下悠悠众口,义继也要跑上这么一趟,更何况他还有重要的事要借此天赐良机呢!

“诸位大人请留步!”冗长的大礼让参加的人都疲惫异常,但是这还不算完,等到众人刚想散去的时候,义继突然喝止住众人。

“不知三好藏人别当还有什么事吗?”正亲町天皇已经避退回由三好家出资修缮一新的宫殿里去了,朝中的各位大臣当以左大臣兼关白的近卫前久为尊,面对义继如此不客气的做法,此时也只有前久出面交涉了,“不如改日再说吧,你看大家伙都累的不行了。”

“不,不,不,这件事还真得在今天诸位公卿大臣人齐的时候说,改日就没这么多人了。”义继笑呵呵的说着,但是说完他的面色一肃,“诸臣工接旨!”

众大臣木愣愣的看着义继从自己宽大的公卿袍服中摸出一卷黄底绢书,一个个不知所措。

“难道诸公都想抗旨不接吗?”义继冷笑着,而亲义继的这派公卿已经口称万岁的跪伏在地了。

“三好大人您哪来的的诏书?”前久狐疑的看着义继,按照惯例天皇早就不干政事,若有什么诏书也应该是由他这个总揽政事的关白发出的,而义继手中的这份看上起明明就是真的,这不禁让前久心怀疑虑,莫不是眼前这位三好藏人别当失心疯了,竟敢私拟伪诏?

“哈哈哈哈!”义继发生大笑,“大人别以为是本藏人别当仿冒朝廷诏书吧。”说罢义继一扫那些质疑自己的公卿、殿上人,“大人莫不是忘了当年朝廷曾授本家三道空白御扎了吧!”

顿时宫廷正殿那不大的空间内有如被雷劈电击过一般的死寂,那些公家们尤其是反对义继取代足利重开幕府的公家们脸上的神色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就像螳臂当车的那只小虫子,所反对竟然是根本已经无法反对的。是啊!若是今天义继手持的诏书是朝廷承认三好家再开幕府的,那么谁也无法否认这道诏书的有效性。若是这道诏书写得是清除在场所有反对三好家的公卿的话,那也是大义名分之所在,自己断无幸免之理。

现在就看义继手中这道诏书到底写着什么了。

“难道还有人怀疑吗?还不跪下接诏!”义继断喝一声,于是众公家心不甘情不愿的拜服在义继的脚下。

“朝廷改元系国之大事,四方臣属皆趋而朝奉,然甲斐武田本天家子嗣之苗裔,然不恤中央,虽天元更张而不贡,更有挟国蟲而伤四邻,以私欲而敌八方,此谓之国贼朝敌也。”义继朗朗的读着,还好诏书的内容不是要重开幕府也不是要清洗朝廷,而是针对甲信的霸主,“故授命四野,有得而诅之此等大逆之僚者,必加福以酬!”

“臣等恭奉圣命!”义继说罢,这次众臣回答的倒也干净利落。

“岂有此理,三好家那个小子如此跋扈!简直是第二个平清盛!”一个高亢的声音大声怒骂着。

“姬小路大人,可别胡说啊。人家也是源姓!”另一个声音阴声阴气的说着,“人家的目的可是重开幕府啊!我们这些挡道的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偏师

 如果说三好义继在京都的表演对在场的公卿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的话,那么对于甲斐武田家而言就是灭顶的狂澜了。

“三好小儿,欺人太甚了!”消息传来愤怒的武田家臣们立刻簇拥到代家督胜赖的身边,就连一向被胜赖敌视的别性分家也不例外,也许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是他们现在真实心理的写照。“我等誓死效忠主公,捍卫武田家的尊严。”

“胜赖公!”被义继骂成国蟲的前将军义辉也从骏府的避居地赶来一并听取天使宣示的文告,对此他的感受更是不同,“义辉在此连累武田家了,”义辉欲擒故纵的说着,“不若把义辉交出去,想必朝廷自然就会免去武田家朝敌的身份了。”

“义辉大人何出此言,”这个时候正是邀买人心的好机会,虽然有再多的不满,胜赖此时也不会做出有伤自家士气的事来,“那三好小儿的话只不过是欲加之罪,义辉大人就安心的住在武田家,看哪个干动你分毫。”

“主公,三好家此举不过是示威而已,对本家并无实质的损伤。”热血沸腾一下并无大碍,但不能清醒过来就糟糕了,显然马场信春不是这样的人,“本家之敌原本是那些,现在还是那些。关东众不足一提,就算他们有心图谋本家,也不过在上野兜兜圈子,有内藤大人在上野守备,是不会影响本家根本。”

“而三好家在信浓也不过是袭扰为主,信州的地形注定了不是大军用兵之地,”山县昌景会意的接口道,“谦信公虽然拘于大义可能会和本家一战,但是北信浓有高坂弹正和真田弹正在应该也是高枕无忧的。至于德川家,不过跳梁小丑,根本不是本家一合之敌,所以主公还是安下心来,积蓄实力为上策。”

虽然上述两人的话都是安慰人的场面话,但是众臣们却默契的不予以反驳,然而还是有人不识趣的出头了,“那北条家怎么办?他们会不会落井下石?”胜赖的侧近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

“三好家飞扬跋扈,让天下诸侯人人侧目,氏政公也该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马场若是回答道,“本家和北条家的盟约新定,当不会反悔的。”话虽如此,但一丝不确定仍然弥散在众人的心头。

“义辉不才,愿为武田家和北条家做一桩媒。”义辉听到这突然插了一句,让众人的眼神都指向了他。

“义辉大人所说的是什么意思?”胜赖皱皱眉,疑惑的问着。

“氏政公的幼妹尚未字人,而胜赖公目前的正室织田氏好像也不在了吧,如此两家联姻岂不是天下美事?”义辉早就想好了金蝉脱壳之计,现在正是献上之时。

“本家现在是朝敌的身份,北条家会愿意吗?”胜赖咂了咂嘴,真是不可思议啊,刚刚还是血雨腥风的谈论着刀光剑影的事,现在突然又转到了风光雪月的儿女情长。

“义辉愿效犬马之劳。”义辉当仁不让的自告奋勇。

胜赖转头看了看四周的重臣们,人人眼里都是期盼自己答应的眼神,对此胜赖自嘲的一笑,看来自己要用美男计了。“如此就麻烦义辉大人了。”

“先生,各家的回音来了没有,”三好家代替朝廷宣布甲斐武田为朝敌的事情闹得这么大,三好家属下各藩不可能没有反应的。“他们怎么说?”

“毛利家愿意秋收之后出兵五千协助本家出阵骏河。”在众人集思广益之下,三好家东线的作战计划有了一些调整,而今年出兵骏河正是其中的第一步。

听说毛利家愿意动了,义继整个人一松,“好,不管毛利家出多少人,只要出兵了,就是一个态度问题。那上杉家呢?”

“臣也是这么认为的。”竹中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所谓大义名分在手,就连越后的谦信公也不得不做些样子,据本家派往越后使者的回信,谦信公听到此事后长思良久,最后还是做出了出兵信州的决定。”

“这样啊!”义继闻言也考虑了一会,“先生,你看本家是不是再派使者向谦信公解释一下,本家手中的两道御扎是不会轻易动用的,而且本家保证不会用在私利上。”

“主公的想法甚好,”竹中频频点头,“谦信公这的确需要安抚,否则在本家背后来上那么一下,那么本家的节奏就会被打乱了。”竹中想了想,“不如就让三好秀藤大人亲自跑上一趟?”

“可以!”让既是一门众又是老中重臣的三好秀藤前去解释可谓给足了上杉家面子,想必谦信公不会不满意的。“那其他几家的情况呢?”

“备后的三村家愿意提供五百人,波多野家可以提供三千人,”一旁的黑田官兵卫一五一十报了出来,“如果没错的话,本家到冬天可以一共出兵十万人。”

“十万人?”义继笑笑,“本家可没那么多粮食养那些大肚汉。”义继的风凉话让竹中和黑田会心一笑,“拿来,本家看看,这十万人是怎么凑出来的。”

义继接过孝高递上的纸算了起来,“宇喜多家和筒井家不要出兵了,波多野家出两千就可以了,长曾我部家出一千人、赞崎出三千吧、安宅叔叔和三好阿波就不用出兵了,至于三木和小寺家各出八百人、栗屋家也不要出兵了。”义继用笔涂涂改改,“武田元明让他出二千兵和三千套兵甲旗饰”这么一来再加上三好家主力御亲兵的力量总共三万余众,“德川家让他全力以赴吧,这样也就有五万了。先生和孝高来看看,本家这样行不行。”

“五万大军足矣。”竹中看着被义继糟蹋后的文书,小声和孝高交换了一下意见,这才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不过,主公,本家在信州的队伍是不是要加强,若是上杉家能牵制了武田家的两弹正,那么本家就有机可乘了。”

“谦信公?”义继咀嚼着,“加强可以,但是还是只能作为偏师。”

义继话里的意思如此的明确,以至于竹中和黑田都深皱眉头,“臣等明白了。”

安东

 “虽然由于你们是忍者出身,本家不能让你们成为侍妾,”义继拢了拢身边两具玲珑的女体,“但是后庭的安危本家还是交给你们了。”

“是!”菱和砂默然的接受了这个任命,两人脸上看不出是喜悦还是沮丧,不过说实在的,以两人的身份能成为三好家内庭的总管之一已经是义继念及两人的旧情了,所以也没什么好埋怨的。

“好了,来吧,再服侍本家一次吧。若是能留下子嗣,本家倒有理由给你们名分了。”义继看到两女的样子,忍不住叹了口气,但是自己的女人已经让自己快忙不过来了,一切还是听天由命吧。

“是!”两女很快的除掉了自己的衣服,房间内不一会就传出了羞人的声响。

“主公急报!”等义继洗浴一新,刚刚步出自己常用的大浴池,候在一旁的三好氏高就递上一份急件,“武田家和北条家宣布今年八月要联姻了,”三好看了看一脸铁青的主公,咽了咽嘴中的口水,“另外足利义辉大人被北条家挽留在相模”

“来人,请先生来。”义继顾不得氏高为什么还称义辉为大人,急急忙忙的赶去了书房。

“先生请看,这是最新的消息,”义继把情报递给竹中,“孝高也看看吧,北条家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和朝敌联姻,把朝廷的威严视作无物,这对本家是利是弊,还请先生和孝高给本家解说一下。”

“依臣之间此事利大于弊,”按照平常养成的规矩,孝高先说,“武田家此举不过是为了不使北条家在关键的时候扯后腿,同时还可以让北条家牵制住关东众,可谓一举两得。”孝高分析着,“至于北条家答应和武田家联姻主要意图也不过是利用武田家抵御本家和上杉家而已。这样北条家可以放心收拾关东众了。”孝高边说边加重语气,“因此他们两家同床异梦是肯定了,北条家不会为武田家出死力了。”

“正是,”竹中也赞同的说着,“即便本家和武田家在骏河会战,北条家也最多支援一部力量,不会为武田家投入全部实力的。”

“而且武田家和北条家藐视朝廷意旨,那么至少会让一部分的忠义之士认清现在的形势的。”黑田孝高的话是有所指的,所以义继和竹中都笑了出来。

“是的,谦信公会有所触动的。”义继点点头,“只要上杉家多加一把力,本家在信州就轻松了。”

“而且朝廷公卿也会更加认清一个事实,什么朝廷,什么圣旨,只有实力没什么办不到了。”官兵卫继续分析着,“而足利义辉更是无足轻重了,他去北条家对武田家的打击远大于对本家的伤害。”

“主公,”正在义继和两位军师兴高采烈的讨论着,奏事奉行之一的安富义纲前来通报,“内匠头求见。”

“传!”难道阿德生了?义继疑惑的向身边的两人探询,但是显然竹中两人也都不知所以然。

“参加主公,”浦生进来先是一礼,“禀告主公,出羽安东家的使臣求见主公。”

“什么出羽安东家的使臣,”义继呆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已是半个天下人了,那些偏远大名的使臣到了近畿不到自己这捧臭脚,恐怕什么事也办不成的,“不见,这些小事日后内匠头你就不要麻烦本家了。”

“这?”浦生苦笑着,这个主公倒有意思,做起撒手掌柜了,“安东家备上厚礼,但求主公一面,主公若是不见,怕是不好吧。”

“本家说了,这些小事,本家不管,”义继挥挥手,语气已经有些不耐了,“真有什么大事你决定不了,可以请示老中,若是安东家的人一定要见本家,就让土岐去见一见。”

“是。”既然义继的意思这么明确浦生也不敢强求,只得就此告退。

“慢!”义继已经没有了和竹中两人继续谈下去的心情,于是他喝住贤秀,“内匠头,阿德快生了吧。”

“是,大约在月内就要临产。”提到将要为浦生家产下继承人的儿媳,贤秀的脸上露出一丝暖意。

“阿德总算还是本家养女,这样吧,你去把义秀叫回来,另外本家赐你绢十匹,有了好消息不要忘了告诉本家。”

“臣多谢主公赏赐。”贤秀没想到义继会用这样的方式补偿自己刚才的那丁点委屈,不由得感激涕零的回应着。

“好了,好了,本家不过想看看自己第一个外孙吧了。”义继的感觉也很奇怪,若不是养女怎么可能自己不过二十出头就有外孙呢,这也是日本这个奇怪的国度的特色吧。

“臣等也提前恭喜主公,恭喜浦生大人了。”既然义继已经没有了谈兴,那么竹中和黑田也知趣的附和着义继刚才的说法,一时间书房的气氛真是其乐融融。

“高贸大人此来的意思在下已经听浦生内匠头说起了。”既然义继不愿出面,那么被拉了壮丁的土岐就不得不出场了,不过土岐光秀也喜欢这样的场面,这样一来也显得他这个老中在三好家的地位不凡。“不过受领官位和役职之事本家却不好插手啊!”

“中务少辅说得哪里的话,小臣早就知道三好家乃是天命所归,朝廷和幕府只不过是个过场而已,”高贸信秀的确会说话,所以安东爱季才会让他出使近畿,“若三好家能为本家说上几句的话(奇*书*网。整*理*提*供),想必在朝廷和幕府那一定不会有反驳的。”说着信秀递上一份礼单,“本家大人特奉上出羽名鹰一对,好马四十匹,北陆狐皮三十领,区区薄礼,还望大人在义继公面前多多斡旋。”

土岐接过礼单一看,却发现是两份的,下面一份明白的写着白银一百枚的字样,“这,也罢,在下就替爱季公向我主进一次言吧。”说着土岐笑着示意请便。

“如此就摆脱中务少辅了。”大喜过望的信秀拜服而退,却没有想到土岐脸色难看的握着着两份礼单冷冷的盯着自己的背影,他的画蛇添足真真把差点把事情搞砸了。倒不是土岐不爱钱,已经位居三好家统治机构顶点的土岐岂能为这些小钱在义继面前坏了自己的形象了,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义继面前主动揭发了。

支撑

 “这是主公的命令,”飞州国主的新居城长濑山城里北畠康长向自己的臣子宣示了一份义继签发的手令,“命令我等组织第二次信州讨伐军的北支队,你们有什么主意吗?”

“臣等尊奉大殿和主公的令谕,别无异议。”虽然对义继在秋收即将到来之际抽调北畠家的军力出阵信浓深怀不满,但是摄于三好家的赫赫军威,一众北畠臣子依旧不敢不低头应允。

“如此甚好,”由于康长并无指挥作战的能力,出战还是要仰仗北畠家的臣子们,所以对这个答复极为满意,“这样,这次出兵信州就由北畠少纳言政成大人指挥吧,”康长想了想,“虽然主公并没有要求本家一定要出动多少兵力,但是毕竟是和武田家交手,敌势又善于山地作战,就派二千军势吧!”

“臣遵命。”政成是北畠氏庶流,以前在伊势的时候还被众人称东御所,由他领兵北畠家的上下自然心服口服。

“少纳言,信州地形崎岖,军势不易展开,而且本家只是负责袭扰,所以,”北畠康长温和的看着一众臣子,这个老人也只有在茶道上有些天赋,让他治国之军真是有点难为他了,“所以你不用太拼命的。”

“是。”

就在飞州的北支队出动之际,南支队也组建完毕了。这支四千人的队伍中除了一千五百名御亲兵外,其他各军分别出自蓧原、游佐、尾张三好等三好家各国主的治下,这也是第二次信州讨伐军和第一次讨伐军的明显区别。

“各位大人,在下受命担任此次作战的主将,”在岩村城的评定间里,粗壮的三木高近在城代岩城吉继的陪同下向各路将领布置作战事由,“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协力同心,完成主公的重托。”

“市正言重了,我等一定遵奉市正将令,”蓧原长重算是这些地方军中身份最高的一个了,由他来回高近的话是众人并无不满。

“如此甚好,下面就由能登守为大家讲解一下本家此战的方略。”高近满意的指了指一旁的吉继吩咐道,“能登守常年守备岩城,对信州的情况了如指掌,诸位可都要听仔细了。”

岩城吉继闻言苦涩的笑了笑,原本在自己地位之下的三木高近现在也爬到自己头上了,不但如此自己还要负责供给此战的粮秣、保障大军的后路,什么脏活、累活都要自己干、什么攻城、野战的功劳自己都捞不到,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啊。但是高近已经发话了,自己不能不讲,于是他忍耐住心头的烦恼,清了清嗓子,解说道:“信浓的情况是这样的”

“武田家的儿郎们,后面就是你们的家园,绝对不能放眼前的这些强盗过去糟蹋了。”信州的山道崎岖难行,唯一方便的道路是沿着木曾川的两岸琐碎的河谷一路攻进去,而为了防备三好家可能的攻势,武田军早就沿着险要的地势建筑了众多的城砦,此时这些城砦就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该死的山路,”三好军上下咒骂着,眼前一个小小的砦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二三十个人守卫着,然而三好家为了夺下这些城砦最少付出二至三倍的代价。“铁炮,快压制对方的远程力量。”足轻们叫嚷着,然而地势的不利让原本威力十足的铁炮也只能发挥一半不到的射程,而敌人简陋的丸木弓却发挥了几倍的威力。这还不算完,等到真正短兵相接的时候,武田军的几杆长枪就可以封锁相当的道路,让后面的三好军进退两难。

“大人,这样可不行啊!”高近身边的将领进言道,“从田立到光德寺这短短的路程,咱们就死伤了近三百人,照这么下去这四千人不用几天就消耗殆尽了,到时候怎么完成大殿的重托呢?”

“不,我们打得很好,给木曾家很大的压力。”也许出发前义继和竹中有过交代吧,高近显然胸有成竹,“最少木曾家今年的秋收是有些问题了。”高近看到左右有些糊涂,笑着解释到,“现在北支队的进展很顺利,木曾家显然是首尾难顾了。”

“那真田家和北信浓的武田军会不会派出援兵呢?”低层次的将领是根本不会了解义继的大战略的,所以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

“当然会有援兵,但是很快他们就会缩回去,”高近笑得更是灿烂了,“更北面的谦信公怕是也横戈待旦了。”

“信州的情况并不紧张,”马场信春劝说着按捺不住的胜赖,“谦信公这边虽然有些动作,但他绝对不会甘心就此被三好家利用的,无外乎雷声大雨点小而已。”

“老大人的话是有道理,但是三好家在南信州的举动也不可轻视啊,”长坂钓闲急匆匆的替胜赖辩解着,“木曾家接连叫苦,北信这边又抽不出身,所以主公才打算出兵援助呀!”

“木曾家顶得住的。”信春断然的说着,“三好家的军势在信州展不开,三好家第一次出兵信州不是因此而失败的吗?这次也一定一样的结果。”

“这次三好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兵分两路,木曾家因此吃紧了。”迹部大炊助抓住了机会反驳信春的说法,“其实主公出兵并不是为了作战,只要主公的大军一至,无论北面还是西面,本家就有了支撑点,信州的局势就立刻会安定下来的。”

“但是主公这么一去信州,南线的德川家立刻会跳出来的。”马场美浓守却有自己的主见,“而且现在马上要秋收了,动员军力岂不是正中了三好家的疲兵之计了吗!”

“马场大人自己也说了现在马上就要秋收了,难道德川家就不要秋收吗?”钓闲抓住马场话中的漏洞紧紧不放,“况且主公出阵信州也不过一两个月的光景,等到信州一定立刻就会返回的,如此短的时间内德川家会有什么进展,难道马场大人以为本家除了您就没有人会打仗了吗?”

“闭嘴!”胜赖断喝住钓闲放肆的言语,“马场大人,本家的主意已定,出兵信州势在必行,你就不要再说了。不过本家答应你,不管怎么样,到了冬天一定收兵回甲府震慑德川家康这家伙。”

“主公!”信春痛心疾首的叫着,但是却无法更改胜赖的决心。

收成

 “安东家的使臣回去了?”义继一边饮着茶,一边翻看这个月由老中上呈的文牍。

“是。”土岐光秀低着头回答着。“通过本家的斡旋,最终朝廷授予了安东爱季大人从五位下出羽守的官位以及幕府授予的北奥州四郡守护代的役职。”

“对于安东家的礼物,本家的回礼是什么?”义继不是突然关心这件事的,自从光秀向他汇报过安东家给他的贿赂之后,义继对安东爱季这个人兴趣大增,在物见的协助下,他了解到安东家在北出羽和北陆奥的实际情况,他发现在奥州有这么一个亲三好家的大名的战略意义。于是经过和几位老中的沟通,义继做出了帮助安东家的决定。

“按主公的要求,就只还礼了价值白银百贯的东西。”义继这招损啊,即表明了对安东家的支持,又表明了对安东家贿赂自己重臣的不满,真真让安东家的使者有苦说不出。

“好,这些文牍本家都看过了,没什么问题,”义继一指案上的东西,你拿去转交佑笔头存档吧。“另外那些种子今年的收成怎么样了。”

“今年本家一共试种了四百町的土地,”说到这个义继给自己的名垂青史的机会,光秀的眼里就露出一种惊人的光芒,“全部大获丰收。所中的三百町玉米,每段收成平均高达两石以上。而一百町的土豆更是每段高达四石的收成。”

“那么多?”义继也大吃一惊,虽然他知道这是两种高产作物,但是前世今生都没有务过农的他怎么知道会是如此的高产法,“没有搞错吧,你们是不是种在上等好田里了?”

“按照红毛商人的指点,土豆是种在贫瘠的山地上的,而玉米则是种在二等的旱地里的,”土岐一脸的得色,“主公,请放心,这些数字都是光秀亲自去核实过的,不会有错。”

“如此,本家霸业指日可待。”义继拍额庆幸道,“你和增田长盛两个人立刻按原计划推广这些作物,要让本家所有旱田里都种满了这些粮食。若本家直领明年收成突破二百八十万石的话,本家不吝赏赐。”

“是!”

“义秀啊!”刚刚得到的好消息让义继的心情好极了,于是在土岐退下之后,马上招来了刚刚做了父亲的浦生义秀,“你那个孩子也算得上本家的外孙,等过了百日就让阿德带进来让西条夫人看看。”

“臣明白。”义秀当然明白阿市和阿德的关系,这是应有的感情。“不过主公,请允许义秀和您一起出征骏河。”

“这个,”义继沉吟一下,“这次不行,等下次吧,”看着年轻小伙子沮丧的脸,义继更加开心了,“放心,武田家怎么说也是个庞然大物,不是一次就可以打倒的,现在阿德刚刚生产,正需要你这个做丈夫的陪着,这样下次吧,下次本家一定带你出阵。”

“臣明白了。”既然义继已经说道这个份上,义秀也只好接受这个结果了。

“这样,孩子出生本家还没有给过礼物,这不像一个长辈的。”看到义秀还是闷闷不乐,义继暗自好笑,浦生义秀是义继要大用的人,现在当然不能让他窜得太快了,要压一压的,“这样吧,本家给小鹤千代两件东西,”义继拍拍手,近侍很快的把义继准备好的东西捧了出来,“一件是千利休大师的新作天星茶壶,另一件是本阿弥光德鉴定的宝刀名物观世正宗。”

“臣愧不敢受。”天星茶壶倒也算了,但那把刀可是镰仓末期名刀正宗啊,义秀立刻本能的予以拒绝,“这样的礼物给一个不满月的孩子还是太贵重了。”

“好了,本家就不喜欢哭哭啼啼的小儿女样。”义继假装不悦,“给了就收下,本家不是孩子的长辈吗?”

“臣誓死效忠三好家,效忠主公,效忠少主。”虽然异时空蒲生氏乡是个不世名将,但是现在他还是个刚刚成年不久的孩子,怎么知道人心叵测的他顿时就被义继的话感动的五体投地。

胜赖的二万大军来到信州,刚刚开始的确压制了南北三好军的行动,但是随着各种不利的消息纷至沓来,事情开始出乎胜赖的预料了。

“什么?三好家传檄四方,要出兵攻打本家骏河?”胜赖目瞪口呆的听着自家物见历尽千辛万苦从近畿传出的消息,“这可能吗?”

“主公,不管可能不可能总归要预防一二的。”迹部资胜此刻也没有了主张,“要不回师甲斐吧,这样到时候也不会措手不及。”

“正是,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