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穿越谭-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主教大人,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读过类似的书籍。”当然是这辈子,方明带着神秘的贵族式的笑容回答着。
“哦,不要称呼我主教,我只是个神父。对了,孩子,你有没有兴趣聆听主的教诲。”费洛伊斯并不知道方明话里的玄机,但本着在日本扩大教徒的本能,用一种狼外婆的口吻诱惑着。
“当然。”如果不是为了在信奉天主教的三好家中显得不是那么与众不同方明才不会接受狼外婆的诱惑,毕竟此时的天主教教士的名声在世界的大多数地区并不像他们自己宣传的那么好。“另外,神父,等会我还有一些问题请教您。”
千利休也就是在另一个时空中被丰臣秀吉赐名为千宗易的茶人,则是方明需要拜访的另一位大师。作为一位在日本的中上阶层中家誉户晓的茶圣,千利休的影响力一点也不比南蛮教士差,某种程度上影响力可能更大。毕竟美好的事物人人都喜欢的。另外基本上也没有人愿意自己永远鄙薄粗鲁下去。换句难听的话说吧,即便是再粗鄙的暴发户也需要个把文化人给他脸上贴金哪。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稍微有点地位的大名家中总会养一两个吃闲饭的落魄公卿的原因。因此在现在的三好家中即便是那些坚持自己本土信仰而不相信南蛮异教的人也不会不尊重这位日本文化界的达人、贤者的。
在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流之后,在感受了大师茶禅如一道的高雅境界之后,在品尝了大师高超的茶艺之后,在方明的再三邀请之下,千利休终于同意将在未来某个适当的时候拜访饭盛城,并同意传授方明点茶的技巧。方明顺势奉上学资五十贯,并口称师范,盛情难却的主人则以一套在方明看来丑陋的一塌糊涂的茶具号称神器“天目茶碗”相送,于是乎宾主双方皆大欢喜。
今井宗久和津田宗及则是这个时代全日本闻名的豪商,纳屋和天王屋在界町的地位则相当于三好家在战国中的地位,不,应该说是更高的。虽然方明现在还是小虾米一个,纳屋和天王屋也有其他与三好家高层交涉的渠道大可不必考虑方明的态度。不过作为一位成功的商人,自然不能轻易得罪一方大名的继承人,更何况他们将来还想三好家地面上讨生活哪。代表町众奉上一份适当份量的礼物和一封写着几句类似抱歉啊不能亲自前来拜访等漂亮话的信件,倒也无懈可击。不过这样也好,方明自然知道有无数的眼睛在盯着自己这个被外面的人认为是一步登天撞上大运的幸运儿哪。低调、再低调一些,还是先安心的拿着人生的第二桶金吧。
虽然饭盛城方面要求熊王丸尽快赶到,虽然一路上还要经过三好家势力和河内畠山家势力犬牙交错、互相攻伐的地域,虽然负责护送的十河因幡守宿苍拼命反对,但是没用。方明使出了杀手锏,你不同意我就不走了。最后无可奈何的十河宿苍还是被迫同意转道大和国的奈良。
奈良又称平城京,自八百多年前元明天皇将首都从飞鸟京迁到平城京,再到桓武天皇迁都长冈京为止,奈良作为日本的国都前后长达七十多年。奈良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众多遗迹,特别是从飞鸟京迁来的药师寺、元兴寺、大安寺和兴福寺,还有在作为国都之后建造的金钟寺也就是东大寺、法华寺、唐招提寺、西大寺、西隆寺、香积寺、神道教春日大社等等为数众多的寺院神社,逐渐使得现而今的奈良成为一方佛国神土。一句话奈良即是嵯峨壮观的地上净土也是神神鬼鬼、藏污纳垢的阴谋之都。
“看到奈良了,那有好多壮观的寺院。”在队伍最前方的大平东卫门跑过来如是说。
方明到奈良的一个目的就是拜访朝日山乘大师。有了西洞院平彦的信,方明很快就见到了正主,一个面貌清瘦的僧人,这倒和肉和尚反差强烈。
“大师,首先我想对近畿的情况做个了解,等一下我还有一个希望得到近畿佛门支持的方案,希望您帮我参画一下,可以吗?”
对于熊王丸希望了解近畿情况的要求朝日山乘并不意外,佛门各派各寺院之间本身就是信息互通,对局势的了解程度不会比一般的大名差,这倒问对了人了。不过这个未来与佛门和解的方案嘛?真是这个十一岁孩童的计划吗?不由得不使朝日山乘大感意外。但很快他就想当然的以为是九条夫人亦或是其背后的公卿家的谋略,对此方明可并没有说明的义务。虽说方明眼下还没有现实价值或者说只有潜在价值,到时候能不能顺利上位还是疑问,一切只能务虚而不能务实,但作为一个有眼光、有实力、有想法的佛门大德,朝日山乘并不介意在方明的最初计划中客串一下,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嘛,再说了将来还有机会成为合作者的嘛!
方明到奈良的第二个目的是拜访剑圣上泉伊势守信纲和柳生三天狗的第一人柳生石舟斋宗严。上泉伊势守信纲出生于永正五年(也就是南蛮历耶诞一五零八年)上野国赤木山麓的大胡城。早年间师事爱洲阴流的爱洲移香斎,在二十三歳的时候取得印可状,并且研究各种各样的刀法、创出新阴流。期后成为长野业正及武田信玄的家臣。但是为了普及新阴流,在永禄年间在各国流浪旅行。后来上洛,传授兵法给当时的幕府将军义辉和另两位兵法达人柳生宗严及丸目藏人。这个时候应该正在为柳生家的道场作客卿。柳生石舟斋宗严出生于享禄二年(也就是南蛮历耶诞一五二九年)大和国的葛下郡小柳生庄,青少年时曾学习过新当流和中条流剑法,在和上泉信纲比武失败后辞官跟随其学习新阴流剑术,后回到奈良开设武道馆潜心研究剑术,并以新阴流剑技为主,加入其它两个流派的剑术技巧,创立了新阴流的最大支流一一柳生新阴流。如果说朝日山乘只不过是方明未来施展宏图的一个预案的话,那么上泉伊势守信纲和柳生宗严则是方明现实中保命和博命的最后本钱了。
旅途再长也有终点,终于方明还是要进饭盛城了。
注1:所谓威尼斯在中世纪不是水城的概念,是指当时意大利和欧洲的商业金融中心。所以说中国苏州是东方的威尼斯不是指苏州是水城而是指苏州和威尼斯一样在中国具有无与伦比的商业和金融地位。
进城
永禄四年(南蛮格里高里历耶诞一五六一年)闰三月十二日,也就是长尾景虎就任关东统领,继承上杉家督,改名上杉政虎入道谦信的六天后,时年十一岁的十河熊王丸进入饭盛城。这一年大魔王织田信长二十八岁,大忍者德川家康二十岁。
怎么会一个人也没有?怎么一回事?冷冷清清的。
说一个人也没有其实也是夸大的,分明有几个足轻三三两两的守备在城堡的大门前。看到这呼呼啦啦的一大群人也不上前招呼,也不怕被敌军偷袭了。直到十河宿苍上前交涉,才有一个城砦守备模样的下级武士走进饭盛城通报。
“怎么会这样,少主等一会一定要告诉三好大殿,好好惩罚他们。”几个年纪大一点小姓围着方明唧唧喳喳的。
早知道会有下马威了,方明没有理会香西三六郎他们几个的咋呼,直愣愣的看着眼前的饭盛城。这就我未来生活的城堡吗?
饭盛城是一座平城,也就是说它是建筑在平原或台地上的城堡,因此这就意味着它在外观上看上去不可能象依山势而建的山城那样高大雄伟。同时通过提取记忆方明也早就知道饭盛城根本不能与异时空中曾经存在过的江户、大阪、安土等天下人的居城相比。并且通过十河家一些家臣的描述他也早就知道饭盛城和现而今的石山城、长岛城、观音寺城、稻叶山城、安浓津城、月山富田城等天下名城在规模上有一定的差距。但眼前的这座城堡看上去也太差一点了吧。它连支城和外垣都没有,可能只有二丸,也许有三丸,但无论什么说都和三好家近畿霸主的地位不相称。难道说自己未来的养父三好右京大夫长庆公也和东国甲斐的那只野猫一样都是不筑城主义的狂人?
狐疑中的方明没有注意到城堡的大门已经打开,十河宿苍正陪着几个衣服上绘饰着三好钉贯纹的武士迈步向自己走来。
“少主,这位是三好右近卫将监康长大人。”十河宿苍指着站在前首的那个长须美髯一团和气的中年人介绍到。
“康长爷爷!”这位就是传说中三好家活得最长的那位三好康长入道笑岩吗?在异时空中这个老家伙据说活到了八十几岁,活得时间之长仅次于朝仓参议滴宗、北条左京亮幻庵和尼子左兵卫督经久等两三个老鬼,在这个平均寿命不超过四十岁的日本战国时代真可谓是奇迹。于是方明赶快跳下马来,深施一礼。
“呵呵,来了就好。”三好康长倒也托大,反正他有这个资格,深受了方明这一礼。顺手指了指身旁的那个瘦高个:“这是你政康叔叔。”
三好兵部大丞政康,白痴三好三人众之一。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其中的一个,方明不敢怠慢,也深施一礼:“政康叔叔。”
三好政康面无表情的回了一礼。
“不要在意,你政康叔叔就这脾气。你和他接触多了就习惯了。”三好康长早就见怪不怪了。
“这位是楠左兵卫大尉长谱大人。”三好康长继续指着第三个人说道,“楠大人是本家的目付。”
楠长谱?没听说过,不过目付好像是特务头子哎,赶快打招呼:“初次见面,请楠大人日后多多关照。”
“太多礼了。”楠长谱虽然具有监督三好诸臣的权力,但毕竟还不姓三好,所以不敢对未来的少主太过失礼。
“对了,早两天主公就吩付下来,等熊王丸你到了以后就先安排在二丸住下,再过几天就给你元服。没问题吧。”待熊王丸这一圈礼都施完后三好康长如是说。
“没有,谨听大殿的安排。”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一路上这个小子有什么特别的举动?”饭盛城里一间屋子里聚集着的几个人正在聚精会神的听着忍者的报告。
“在赞崎范围内十河家的忍者力量很强,而安宅家在淡路的管制也很严密,就是船上也无法轻易潜入,所以属下等无法获知冬康殿下和这个小子谈了些什么。”蒙面的忍者跪伏在房屋的中间,低声回禀到。
屋内的几人眼睛对视了一下:“说说到界町以后的事,不要说连这也打探不到。”
“是。到了界町以后,熊王丸少爷先后拜访了南蛮和尚和茶人千利休大师。在南蛮教士那熊王丸少爷听了一次布道,并和那个南蛮和尚谈论了石膏像、圣经什么的话题,我的人听不太懂。在千利休那边熊王丸少爷喝了一下午的茶,临走时让大师答应传他授茶艺并且买了一套天目茶碗。”
“说些有用的,这些没有用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屋中有一个人的脾气好像特别暴躁的样子。
“是,大人。”
“听说是这个小子自己要求去奈良的?有什么的不对劲的地方吗?”房间里的另一个人仔细的问到。
“是,是熊王丸少爷自己主张到奈良一行的。一到奈良他就先拜见了日莲宗的朝日山乘大师,密谈了许久。但由于东大寺内殿宇林立,密室众多我的人跟不进去,所以没有探知他们谈了些什么。后来熊王丸少爷又去了柳生剑道场,不过这家道场里有剑圣上泉伊势守信纲在,我的人刚刚靠近就被他发觉了,剑圣的威名果然名不虚传,伊势守大人散发出的威压象山一样沉重。若不是信纲大人误以为我的人是保护熊王丸少爷的忍者,我手下的那些忍者早就完了,就连我也根本不敢靠前。所以基本上什么都没听到。”
“左也什么没听到,右也什么都没听到,要你们还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还是那个暴躁的在怒喝。
“好了,看来我们的小朋友还是有许多秘密的。你先下去吧。”说话的人看来是这群人的首领,后来那句话明显是对那个忍者头目说的。
“是,大人,不过容属下再多插一句嘴。”
“哦?”
“属下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还发现其他势力的探子在一同窥视。还有&;#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还有什么?”另一个冰冷的声音接口到。
“我们发现这些探子中竟然有大殿直属忍军。”
“知道了,下去吧。”沉寂了许久还是首领发了话。
“是。”
“看来主公还是很在意这个四国小子的。不过诸君,不管怎么说我们才是三好家的中流砥柱,一个乡下孩子决不能动摇我们在三好家的地位。”首领最后总结着,但语气却越听越狰狞。
元服(1)
“太过份了,把我们丢在这不闻不问这么多天,还不如待在赞崎不来哪?”
“天王丸你能不能不要叫,没看到少主正烦着吗?”
是啊,待在这个鬼地方已经十天了。前世的方明没有当过什么大人物也就无从培养出那种处事不惊的风度,这世的方明到现在不过十一岁还逃不出少年心性,再这么憋下去,不用说那些侍童们,就连方明自己都快忍不住了。
不过就在方明要暴走的前夕,在经历了形同软禁的十天之后,终于接到了第二天为他举行元服的通知。送走了脸上永远笑容满面但不知道是真的在笑还是皮笑肉不笑的三好康长,方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终于熬到这一天了、终于可以见到养父三好右京大夫长庆公了。
在日本古时候元服仪式所代表的意义就等于跟众人宣告说:“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一般来说武家的男童十二岁就算成年了,要习文学武做个正经的男子汉,所以在满十二岁的时候要举行元服礼。不过熊王丸十一岁就元服在战国时期的武家中也并不算太早,像大乌龟家康就是在十岁时元服的,而接替熊王丸继承十河家的十河存保不到七岁就元服了。最极端的要算大和筒井家的家督筒井顺庆,这家伙两岁就元服了,简直创下了日本历史上的纪录。元服时要取元服名,这是武士以后一生沿用的正式名字。通常起元服名的时候,会从家中的长辈取一个字并且世代相传。这个字叫“通字”或“苗字”。像大魔王织田信长的父亲叫信秀、祖父叫信定、叔叔叫信光,弟弟叫信行、长子叫信忠,显然“信”字是织田家世代相传的通字。又譬如异时空的德川幕府从一代将军家康开始,三代家光、四代家纲、六代家宣、七代家继还有九到十四代的其它将军名字里都有一个“家”字,成为德川家里的通字。不过就三好家而言似乎没有遵守这个惯例,不但三好四兄弟的名字各不相同,而且他们各自的子嗣的名字中也没有通字存在。另外取元服名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叫“偏讳”,就是从其它长辈或有权势者那里讨取名字中的一个字来为晚辈命名。这一开始只不过是盟友之间为了坚定友谊所采用的方式,后来逐渐成了人主对其部下的一种赏赐。在足利幕府时代,很多武家会到将军那儿讨取偏讳。例如说陆奥岩出山城城主伊达稙宗,就是从前代的将军足利义稙那里讨来“稙”字作为自己的苗字,而他的儿子伊达辉宗的“辉”字则来自将军足利义辉。刚刚故去的三好家的嫡子义兴名字中的“义”字同样也是由将军义辉赐予的,不过同为赐字但赐前一字明显比赐后一字的档次要高,相应的求字时付出的金钱也要多得多。虽说元服礼对一般的男孩子是如此重要,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认为有接受元服式的必要,特别是酷爱特立独行的倾奇者或是有特殊原因的人(譬如信长就不准兰丸元服)就不会元服。毕竟那只是一种形式的代表。
跪坐在庭院中央的方明一面无聊的胡思乱想一面不断的偷眼扫视着周遭。两旁边站满了认识和不认识的三好家的臣子们,连十河家的代表十河宿苍和安宅家的那个安宅重俊都在场。那个穿着“三阶菱钉贯”纹应该是阿波三好家的人吧,不知道是不是实休叔叔的重臣窱原大和介长房。看起来三好家上上下下的重要人物今天都会到场的。怎么还不开始,方明都觉得自己两只脚都开始发麻了。正煎熬着,突然耳边响起侍从的一声的劲喝,“家督大人到。”期待以久的大戏终于正式开幕了。
那一定是三好右京大夫长庆公了,果然是做惯老大的人,前呼后拥、狼行虎视,自是有一种威严、一份煞气。如果不是眼中充斥着宿醉后那骇人的血丝看上去使人多了一份颓废的话,方明一定以为《古事记》中的人物复活了哪。后面那个是谁?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看上去使人如沐春风。难道是大奸似善的松永弹正忠久秀?另外一个一脸彪悍的中年矮个子不会是三好三人众的老大三好刑部少辅长逸吧?一个个都与游戏中脸谱化的人物大相径庭,要不是腿上传来的麻木感告诉方明所处的场合,相信他一定会跳起来大叫的。
“是熊王丸吧。”近畿霸主的声音却是平和的。
“是,大殿。”方明态度十分恭谨,但视线里并没有放过三好长庆的一举一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长庆公放声大笑,渐渐的连眼泪都笑了出来。“还叫我大殿?难道你不是我的儿子?难道我三好长庆没有儿子?”
“主公!”身旁的家臣们大吃一惊,正欲挺身而起出言相劝,还有个别的对着方明怒目而视。只见三好长庆挥挥手,这才一个个缩了回去。
看来长庆公真是三好家人心所系,方明暗自分析,这也正是长庆公颓废后三好家一厥不振的疹疥所在啊。
“是的,我三好长庆没有了儿子,我儿子义兴已经死了。那么”,三好长庆犀利的眼神死死的盯着方明,“你,十河熊王丸愿意做我的儿子。”
方明毫不退让的看着长庆公的眼睛,一字一顿的回答到:“我,十河熊王丸愿意成为三好长庆公的儿子,父亲在上,请受儿子一拜。”言罢,方明恭恭敬敬的伏地一拜。
“好,好,好,我三好长庆又有儿子了。”话虽如此,但言语中不带一点热度。“来人哪,还不给我的儿子举行元服礼。”
三好家作为近畿的霸主,继承人的元服仪式上自然是由众多僧侣和神官祈福,另外作为切支丹大名,还有一些手持十字架的传教师过来撒些圣水。最后由本家最资深的刀手给熊王丸剃发,由未成年人的“唐轮”发型改为成年武士才能用的发型“茶筅”。
等到这一切都结束了,精疲力竭的方明再次跪伏到三好长庆的面前。
“熊王丸,以后你就是三好家的武士了,武家之忠勤你一刻也不能忘记,现在我赐你义继之名,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三好家的继承人三好义继(以后主角就直接称呼义继了)。”长庆公淡然的宣布着,说完起身给义继系上一顶漆黑的小帽子。
这大概就是冠礼用的乌帽子『1』了,义继暗自嘀咕。就听到一旁主持仪式的公卿大呼“礼成”。
顿时周边的三好家臣子和附庸们纷纷向长庆公和义继祝贺,阿谀之声不绝。三好长庆招手示意身旁的侍从上前,低声吩咐了几句。于是开始清场了,就连赞崎十河、阿波三好和淡路安宅家的使者也被安排离场,剩下的只有三好本家的那几个重臣了。
看来刚刚过去的不过是序幕,现在正戏才上演。
注1:元服礼又叫乌帽子礼,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冠礼。
元服(2)
看来刚刚过去的不过是序幕,现在正戏才上演。
首先是侍从捧来一把大刀,一把胁差。
“这两把日月切虽不是什么名剑,但也算是山城名匠的精心之作了,赐给你吧,听说你还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兵法师范。”不知为什么义继从长庆公的脸上里看不出任何的情绪波动。
“多谢父亲大人赐剑。”义继心中一紧,但表面上却不能显示出任何的心虚和软弱,于是他先谢过三好长庆的赏赐,接着镇定自如的回答到:“是的父亲大人。虽然义继出身赞崎,但平素也关心天下大事,早听说剑圣上泉伊势守信纲大人兵法超群,技压畿内诸豪,此番前来饭盛城,能顺途拜访信纲大人暂居的奈良柳生剑道场,自然是要求教一二。蒙伊势守首肯,让柳生石舟斋宗严大人传授义继兵法。此前未能向父亲大人禀报,义继诚惶诚恐。”
“哦?看来三好家未来也要出一个剑圣了。”三好长庆的神色间看不出是什么态度。“足利幕府出了一个将军剑圣,我们三好家也要出个大名剑圣了。真倒是可喜可贺啊。”
“父亲大人明鉴,义继并不奢望将来在剑道一途上能达到什么程度,但练习剑道确实能够磨练人的意志,砥砺作为武家子孙的自觉。至于求教于剑圣,不过是义继年少轻狂不懂事,希望自己的师范是最强的人。”面对三好长庆的冷嘲热讽,三好义继一脸坦荡。
“你倒少年老成,回答的滴水不漏。”坏了,说话的时候没注意,这根本不像是十一岁的孩子能说出来的。不过没太大的关系,就让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十河家做足了功课了吧。“不过最强的人,蛮有意思的。”耳边继续传来庆长公不咸不淡的话语。“那你说说在这战国乱世之中谁是最强的?”
难道在日本战国也要面试吗?义继无语了,但长庆公的话又不能不回:“回父亲大人,义继年轻识微,军国大事不敢妄言。”
“说。”只有一个字,但语气中充满压迫力。
赶鸭子上架啊,没办法只好先拿些前世的游戏资料来应付一下了。“父亲大人明鉴,现而今的天下已经从全面的混战走向统一的前奏了。”
一言既出举座皆惊。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十一岁的孩子会说出如此惊人的话来。
“那你说说是怎么个走向统一啊。”三好长庆也有了一丝兴趣,非常想听听义继或者说他认为的那个站在这个孩子背后的人的看法。
“是,父亲大人。虽然说现在天下还是混战不已,但各地都出现了地区性的霸主。西国方面虽然尼子家还在和毛利家在缠斗着,但江河日下的他们不过是困兽犹斗而已,已经阻止不了毛利家制霸阴阳两道的局面了。北九州大友家、南九州的岛津家都已完成了本地区的霸权,如果没有意外出现,迟早两家间会产生一位统一九州的主人。”义继喘了口气,继续说道:“东海方面,随着今川家的衰弱,后北条家已经是绝对的关东霸主。而在东山道和北陆道,越后的长尾景虎公和甲斐的大膳大夫晴信公都是威震四邻的庞然大物。目前也只有陆奥地区的争霸形式还浑沌不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再进行的战争就不止是一城一国之间的战争了,想必会是动辄数万人或十数万人。恐怕届时一战就会决定一两个大名的命运了。”
只听到周边吸冷气的声响,义继的一番话已经把在场的大多数人给镇住了。
“你的军略师范是谁?”那个被义继怀疑是三好日向守长逸的人急切的插嘴问道,有如此的战略眼光,已远远超越了当时大多数的大兵法『1』家,所以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人才流失到其他藩国去。
“军略师范?没有啊。没人教我呀。”完了,完了,低调低调的啊,义继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看来简单的游戏资料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的骇人听闻,这下他想低调也做不到了。不过义继马上醒悟过来,“这一切都是我在听葫芦僧游唱后自己想的。”
天才?不可能吧?家臣们面面相嘘。不想说?没关系,只要你人在三好家,总会有办法把他挖出来,在场的不少人如是想着。
“那近畿哪?你刚才没有说。”三好长庆没有纠缠这个问题,反而抓住义继话中的漏洞问道。
“近畿?”义继偷偷的看了长庆公一眼,迟疑着,算了反正已经引人注意了,再想低调也不成了,不如索性把事情往大了搞:“本家自然是绝对的霸主,但本家周边的敌人基本上已针对本家形成了包围网。”
“什么?”又是轰动效应。“义继少主你胡说什么?”终于有人忍不住跳出来驳斥了。
“这位大人怎么称呼?”
“在下三好家部将冈国高。”看到长庆公没有表示,自知失礼的小老头先施一礼,然后再自报家门。
“原来是冈大人。”是个从记忆里找不到的无名小卒,看来第一个跳出来的往往都是这种小人物。“本家在近畿拥有山城、丹波、伊贺、和泉、河内、摄津、大和、伊纪八国,但目前拥有绝对控制的只有和泉和山城两国,以及丹波和大和两个半国。伊贺内有伊贺忍者十三家联盟为乱,外有伊势的北畠家和南近江六角家窥视。河内和伊纪更有杂贺党、根来众和畠山家的余孽祸乱。大和另外的半国上筒井家官符众的势力根深蒂固,丹波另外的半国一色家和山名家已经经营百年容不得任何人小看,而在摄津本愿寺的和尚们与本家反复争夺。这些内外的敌人早就在有形无形中以龟缩在京城的足利将军为中心构成了对我家的包围网,只不过现在因为没有公开化而已。”
“危言耸听,这难道就是义继少爷对本家目前处境的看法,简直就是危言耸听。”又跳出一个:“在下是本家负责丹波方面的家老波多野秀治。”
看不出这么年轻就是家老了,波多野秀治?好像是个名人,看来要调出记忆想想:“波多野兵库大允秀治,天文十年出生,今年二十岁,是波多野丰前守晴通的嫡长子。波多野家长期以来一直附属于三好家,波多野秀治也是三好家的家臣。在异时空中波多野秀治在三好长庆死后以八上城为据点宣布脱离三好家而独立,并且与播磨的别所长治以婚姻方式结盟。但是之后由于织田大魔王的进攻,波多野秀治也一度降伏于织田家。但是在南蛮历耶诞一五七六年再度反叛。而这次的反叛导致织田大魔王派遣日本战国史中最大的反骨仔之一的明智光秀前往镇压,最后波多野秀治与其弟波多野秀尚都被俘,并在安土城被处死,波多野家就此灭亡。在传说中,据说明智光秀曾经以自己的母亲作为人质,劝告波多野秀治投降,而波多野秀治因此前往安土城向织田大魔王谢罪。但是织田大魔王最终还是杀害波多野秀治,于是八上城的守军以为织田家无信而杀害了明智光秀的母亲,据说这件事也是酿成日后本能寺之变的原因之一。”
原来是这么有名的人物,且听他说说看。
注1:大兵法是指军略,而所谓的兵法又称小兵法,专指剑道。
元服(3)
波多野兵库大允秀治看了看目无表情的三好长庆,接着说道:“别的方面我不清楚,但至少在我负责的丹波一国,我三好家势如破竹,打得一色家和山名家节节败退,什么经营百年不容小看,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至于将军大人吗,难道他还敢和我家作对吗?若是如此我们就再放逐他一回。”
义继对照记忆中这位此刻还称不得殿下的大人物的“丰功伟绩”,再看看其眼中黑色的欲望火焰,不由得微笑着。好,有野心才好,有野心没能力更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