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第5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你立刻以我的名义发一封感谢电给空军运输司令部,就说我老尤不会忘记他们!”

尤达健吩咐完通信兵,眼神儿又挪回了数字地图上,话说这当前的交战形势,尤其是第二集团军挑战纳粹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这一场大戏,虽然作为开场白,主动动手的仅仅是第八机步师的一支临时组建的突击部队,而很不走运,被狠狠拾掇了一把的德军方面,目前挨揍的是其第十三步兵军。

这德军第十三步兵集团军可是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集团军,那闭着眼都知道,那可是四个步兵师外加一个警卫师建制的,哪怕以比较久远的德军老式步兵师建制也就是17200人的数据计算,满打满算5个步兵师,少说也有八万人,而第八机步师以其第三机步团为主力构建的突击部队才多少人?有四千人就不错了。

一方是至少八万,而另一方是顶多四千,尤达健就想不通了,这为什么兵力拥有绝对优势的一方,却被兵力严重不足的一方给在防御的核心地带给强行突破成功了呢,而且就这快到20日凌晨零点了,如果从凹日晚的20点开始计算第八机步师突击部队开始进攻,那么也还不足四个小时,可这不足四千人的部队,却犹如一支利箭,扎入了德国陆军第十三步兵军防线足足50公里,算下来,突击部队平均每小时竟然推进了十多公里,而每小时不过是六十分钟合计3600秒,如此计算一番,那敢情突击部队每秒钟就推进了三米多,难道进攻部队的官兵都是跑步前进的吗?

不分析还不要紧,一分析尤达健就觉得有些不对味儿了,这偌大一个德意志步兵集团军,虽然只是在区区二十几公里的宽度上,也就是防线的一小截儿被集中了空中火力支援优势、地面装甲机动与防护*具火力优势的地面部队实施了强力突破,可顶多在一开始因为措手不及而被绞杀个十几二十公里左右的纵深,可在更后面的部队显然就已经有所防备了吧,而且德军的两翼部队呢?他们难道就是眼睁睁的看着敌人从身旁往本集团军的纵深狠狠突进的吗?

要么是突击部队确实速度惊人,其突击速度简直比德国人的反应速度还要快,在他们指挥紊乱、调度不及且防守呆滞的情况下,取得了惊人的突击效果,而要么就是德国人也一开始是大意而损失不小,但后来已经全明白这支突击部队也就那么点儿规模,之后的三十余公里纯粹是放水诱敌深入以便围歼之。

想到这里,尤达健还并不担心,因为在回来之前,第八机步师就已经下达了命令,让突击部队注意分寸,得手之后快速回撤,而且此时此刻尤达健所看到的态势图上,空军第三批次的攻击机部队也已经到位了,第一波次的攻击机机群估计是因为太兴奋的鼻因本可以在战场上空滞留两个小时左右时间支援地面作战的,结果半个多小时就把弹药挥霍一空,第二波攻击机机群不得不火速驰援,而此时第三波的攻击机机群也早已经开始履行空中帮手的职责,第四波也就是掩护突击部队反包围杀出德军阵营的最后一波攻击机机群也已经在其航空基地内准备了。

所以尤达健并不担心突击部队会被一支德军步兵集团军就轻轻松松的完成了合围他关心的是这场发生在夜间的快速作战对于双方的影响会是什么,毕竟在此之前,中德双方虽然空军力量已经肉搏多次,

共和国空军还暂且领先,而地面部队大打出手这还是头一遭。

根据战情通报来看,以第八机步师机步三团为主力构成的突击部队这一次可是重装出击,还加强了一个坦克营来着,从主战坦克到步兵战车陆军部队的主力装备基本都在德军面前亮相了,虽然是黑夜里,他们或许看不太清,可这些大杀器所表现出来的杀伤力和震撼力,足以让四个小时突进五十公里这一数据来说明一切问题德国人显然会很吃惊,很吃惊。

当然,不得不说第八机步师这支突击部队这个时候,三个半夜的还能像是砍瓜切菜一样狂奔突进,这本身意义上来讲,对于德军而言就不仅仅是震撼这么简单他们显然会很奇怪,共和国陆军装甲部队这大半夜里,在目视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怎么车辆能像白昼一样潇洒机动士兵能够像长了夜猫眼一样射击精准。

但不管他们怎么猜想,德军对于共和国陆军的夜战能力会有一个质的认识,从今晚后,他们会很注意避免和共和国陆军打夜战,因为他们需要发射照明弹才能勉强看得见一定范围内的情况,可共和国陆军方面,俨然就是黑暗的使者,再黑也能行动自如,夜战基本成了单方面透明的不对称作战了。

或许,德国人还会理解到另一种差距,也就空地协同的问题,在此之前,因为德国空军的战机在夜间是无法参与地面军事行动的,也就是到了夜间就成了睁眼瞎,根本看不清地面上的敌我,所以就算偶尔组织夜间行动,那也是德国空军的轰炸机所组织的夜间轰炸,所轰炸的目标也绝不会有他们自己的人,往往都是敌战略目标,如城市什么之类的。

然而这一次,他们可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共和国陆军能在黑夜里行动自如,他们或许还可以归结于是中国军人天生善于夜战,盖因为刻苦训练所得,但空军也能如白昼一样执行各种各样的精确轰炸,而且还是与地面部队协同,这种整体性的艺术,可简直就有些难以捉摸了。

一场夜间交战或许还能给德军带来很多很多的问题与思考,但时间已经过半,尤达健刚刚所看到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变成四个零的时候,也就是00:00,回过头看屏幕左上角的战情实时通报,突击部队的指挥官黎勇武上校就已经向第八机步师报告部队已经停止突击按计划返回了,争取赶在德军战术合围完成之前跳出包围圈返回到苏联第四步兵军的防区。

而几乎与此同时,尤达健也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呼啸声,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声音,必须是很大的飞机以很低的飞行高度掠过才能产生的独特啸声,不用猜,尤达健就知道是第一架运载物资从恩格斯城飞来降落的“大力神”战术运输机正尝试成为第一架降落下来的运输机,刚刚的低空通场飞行,显然就是一次尝试。

由于缺乏相应的着陆引导设备,如助降灯、引导雷达等,如何在夜里在有限的灯光照明条件下降落在一个基本和土质公路差不多的跑道上,这还真是考验飞行员的飞行技术水平,在这一方面尤达健不得不佩服空军飞行员们,要换做是民航客机,保准儿那些个身娇体贵的商业飞行员,根本不会尝试,瞅见这么一低劣的条件,估计满口回绝降落,宁肯返航也不会冒险,而这也是为什么从空军退役的运输机飞行员往往要比直接毕业于各大民航飞行学院的民航飞行员要更受航空公司或私人富豪等高薪欢迎的原因,光是这胆量、这技术尤达健不佩服都不行。

伴随着机轮桌地的摩擦声以及发动机反转的声音,在令人耳膜生疼的瞬间,尤达健就暗暗点头起来,他不用走出指挥部去看一看瞧一瞧,就知道这第一架尝试降落下来的运输机飞行员是好样的技术动作非常娴熟第一次降落没敢下来,估计还是有些信心不足,尤达健猜得出,这个飞行机组一定会非常年轻,尤其是正副飞行员,年龄已经不会超过万岁。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尤达健暂时把数字地图的窗口小型化,调出了联合战术通信数据链调取了十分钟前报备到第二空中突击旅指挥部的第一批运输机机群信息,有无线电应答码、呼叫码、身份识别口令,以及敌我识别加密信息等,拿到了飞行机组编号之后,尤达健又切换进入到了战区军事网还不用进入国防军事网这一层,他就已经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权限,从战区司令部的情报数据库里调出了这一飞行机组所有成员的信息。

果然,正副飞行员包括飞行机械师在内,年龄都不大,技术倒是挺出色的还曾荣获过集体二等功一次,从立功信息披露上来看,来头还不小,竟然是再一次救灾中直接降落在了一条比较笔直的乡村公路上,完成了物资运输任务而并未选择物资遗失率很高的空投,精湛的飞行技术后来又在多次军演中充分展现,怪不得今晚的头一个降落架次,让这么一个技高人胆大的飞行机组来尝试,尤达健不禁想,要不是一条还勉强算是跑道的土质跑道,若是一片土豆田,这个飞行机组还敢降落吗?

有了第一架的成功尝试,也就再无什么阻止得了第二架的成功着陆了,不可避免的,由于距离实在太近,而且中间没有任何多余的遮挡,包括尤达健在内的所有人,都只能生生的感受着运输机在野外恶劣条件下实施夜间降落的震撼,尤其是那咆哮的涡轮发动机轰鸣声,那简直如同把耳朵贴在了金属切割机上聆听金属被高速切割的滋滋滋声一样,尖锐而又刺耳。

然而尤达健的心里却很高兴得很,刚刚他已经在揣摩分析,经过一场夜战之后德国人会有的收获,当然他更加关注的会是德国人接下来的应对,他们会害怕得不敢进攻,就此放手了呢,还是在获得了其第二装甲集群到来的利好消息之下准备雪耻复仇呢?尤达健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德军根本不给第八机步师突击部队喘息的时间,其第二装甲集群直接杀奔过来,裹挟着一往无前的强大气势,直接用数十倍的兵力把整个巴拉绍夫都给活埋了,这对于刚刚才落脚巴拉绍夫的第二空中突击旅而言,就显得有些不太舒服了。

而且,真要是如此,面对数十倍于己方的敌人,光靠一个机步师外加半个空突旅都算不上的第二空中突击旅一部,显然真是没法抵挡得住的,若全指望空军的大力协助,那除非出动大量的战略轰炸机,对德军纵深执行无差别的地毯式大规模遮断轰炸,反正不管是啥先进武器弹药,除了核武器都往的德军头上扔,那恐怕也得把中亚战区现有的空军部队给累得半死,而且估计还炸不出个太好的效果,若是有第二集团军的全军齐上,或许效果会好一些。

“看来,在第十三军加入战团改善稍许兵力不足劣势之前,1小规模、高频率的突击扰敌作战已经成了不二之选,那咱们第二空中突击旅可不能这么闲着!”尤达健想到这里,终于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集团军参谋长姚斌少将那么笃定的相信第八机步师,而且还力改之前的作战计划,把第二空中突击旅也要弄到巴拉绍夫这个不起眼的小城来,原来根本不是为了名义上的守城,而真是要让纳粹德军永远也过不了霍皮奥尔河,就在那广袤的平原上,用兵力不多的数字化,完成对兵力有较大优势的机械化前所未有的体系作战,如果操作得好,将会有可能创造人类战争史上最牛逼的一战。

“凌军长啊凌军长,你看看到底错过了多么牛逼的一战,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就在这个大好的时节里住院看病了!”尤达健心里暗自对凌啸天中将所错过的这一战感到些许惋惜,不过没有了凌啸天中将的责备教导,自己也是应该不羁一回了,谁让摆在面前的敌人多得像是蚂蚁一样,区区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涌来了这么多敌人,不大开杀戒就简直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这名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亚战区陆军第二集团军第二空中突击旅!(未完待续!~!

第二九七章 好的开始

收费章节(20点)

第二九七章 好的开始

利佩茨克以南约莫15公里开外的一处警卫森严的村庄,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各种各样的防空武器早已隐匿其间,随时都能让空中的不速之客付出惨重的代价,而时刻准备消灭任何渗入之敌的地面警卫部队也不少,可人再多,也挡不住这下午的变得格外的寂寥,尤其是在被重点保护的会议室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元帅还从未有过如此阴冷的表情。

丢脸,着实丢脸,冯?博克在赶到会议室之前,一直在办公室里通电话,先是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威廉?凯特尔元帅,一通电话打来,首先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通痛骂,德意志第三帝国国防军还从未如此丢脸过,而后才质问为何会如此惨遭奚落,博克自然不敢辩解,只能忍着被痛骂,可后来打电话来责骂的就不只是凯特尔一人,战争部长维尔纳?冯?布伦堡以及最高领袖希特勒,都打来了电话。

得益于共和国空军经常性的对德军实施大规模电磁干扰,所以德军学会了大规模使用有线通信以避免被*扰导致高层指挥通信不畅,可博克压根儿就没想到有线电话的便利会助长如今被痛骂的悲哀,尤其是元首希特勒,在电话那头简直就是一个人的狂吠,嚷嚷得几乎所有的骂名都往博克头上扔,而且还没有一句重复的,听得博克是老脸难当,只好不停的保证同样的事情绝不会发生第二次。

摆平国内的各种质疑与责备,博克第一时间就赶来了会议室找人出一口恶气,为此,他连早饭都来不及吃,要不是专职医生的苦口婆心劝说,他铁定连牛奶都懒得喝上一杯,从昨夜刚刚入睡被吵醒到次日的午间,他简直被气得毫无食欲。

一脚踹开会议室的桦木门,哗啦的一声巨响着实把会议室里的众多将军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元首希特勒来了,众人瞬间轰然起立敬礼,眼神儿一瞥才看见是集团军群司令,也不敢吱声,只能保持敬礼姿势。

目光如南北极冰冻千年的寒冰,博克用他那冷意十足的目光扫视会场的所有人,他一直在找,一直在找,终于,他看到了一个眼神有些飘忽,而且还带着闪躲之意的人,他便是第十三步兵集团军司令汉斯?费尔贝尔,咋一看,还真他娘的气死个人,还是个陆军步兵上将,怎么昨夜一仗打得像是一个连长在指挥作战一样,气死老夫也

随意回了军礼,博克意味深长的盯了费尔贝尔一眼,从眼神的交汇中,两人都读懂了对方的心思,而费尔贝尔的脸色就更加不好看了,就跟死了爹娘似的,而且还带着分外的尴尬,貌似地上有一条缝,他都能腼腆得要钻进去藏着不见人了。

安静,绝对的安静,中央集团军群自打组建以来历次的同级别会议很多次,可没有一次像如今这一次这般召开的急切,而且还如此的分外安静,就像是所有人都不是活人,而是一尊尊化石一样,包括会议桌首位的博克元帅在内,列席会议的一个个将军、元帅,都如被速冻了,似乎连呼吸都忘记了。

过了很久很久,仿佛一个世纪一样漫长,有人出冷汗了,费尔贝尔便是其中一人,他的冷汗是冒得最多最迅速的,宛如一汪清泉浇落头顶一样,周围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很紧张,大概是预感到大难临头了。

从一开始的气愤难当,到现在的呼吸平顺,博克用了并不太长的时间,作为百万大军统帅,他如果不能保持镇定和清醒的头脑,那显然是不行的,即便可以允许自己在短时间之内有一些小小的冲动和愤怒,可毕竟事情已经发生,木已成舟还能怎么办?这世界上又没有什么后悔药可吃,他只能坦然面对。

咳咳。。。干咳两声,博克让所有人都随着他的干咳声收回了心思,把目光和思绪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来,这才有节奏性的敲击着桌面,并娓娓说道:“很好,很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各位,不是吗?”

好的开始?博克刚一开口,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倒真是把所有人都给雷住了,尤其是费尔贝尔,那冷汗冒得就更快更欢了,而博克的话还在继续,他当着所有人的目光,死死的盯着低垂着头,一连羞愧的费尔贝尔,道:“从昨晚的19点许,一直持续到今天凌晨的4点,我们终于和期待已久的共和国陆军正式对话了,虽然,虽然我们的开局显得有些不太好,甚至有些糟糕,但总归是交手了,胜败与否都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在于各位经过此役之后,对中国陆军有了什么认识,或者说是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何种改变,费尔贝尔上将,你应该听得懂我在说什么,是吧?”

说时迟那是快,博克话音刚落,费尔贝尔就闪电式的站起身来,勉强的昂着头,用生平最大的勇气说道:“此役系我第十三集团军最大惨败,我会在今明两天之内作出一个合理的总结报告递交集团军群司令部”

“而在此之前,我需要借本次会议表明一下我集团军之所以遭遇如此惨败的原因何在”费尔贝尔说着,看了博克一眼,博克毫无反应,有继续听下去的意思,其他人也自然不敢立刻吱声干扰,他这才清了清嗓子道:“从主观上讲,这次失利,首先归结于我集团军从攻击状态转为防守之后的倦怠、怠慢和防御松懈所致,已经核实的情况是,首先被攻破的新编第27步兵师根本未按照要求构筑防御工事,其他各部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松懈”

费尔贝尔还真是拉下脸了,这回不管怎么说,面子算是都丢尽了,所以干脆也就不把自己当回事儿,直截了当把首要失利原因归于松懈所致,而听到耳朵里的各部一干将领们也都各有神色反应,有的已经在暗自庆幸,幸好昨晚中国人的进攻不是选在了他们的防区,否则,下场可能会比第十三军还要惨痛,因为他们更松懈,原本都一直准备进攻来着,谁有那个心思去准备防御来着。

有暗自感叹幸运的,也有不以为意的,不管怎么样,自打中央集团军群成立以来,或者说是自打苏德战争开始以来,所有德军部队不管是哪个集团军群的那一支,都很少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考虑过该如何防守,因为自从迈进苏联开始,他们除了冬天的确是因为气候条件不佳而暂停过攻势转为了战略防御态势,极少会有苏联红军反击的情况发生,苏联人躲在自己的防御工事里都还抵挡不住,哪儿有足够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反击呢?

费尔贝尔的话很刺耳,但却一枪命中了此战发生之前德军三大集团军群一致的要害,那就是太习惯于进攻了,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根本不需防守,一门心思直管进攻便可,哪儿知道如今冒出一个胆子忒大而且还非常能打的对手,一拳就把德军傲慢的头脑轰杀得再清醒不过,原来还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第二个主观失利原因就在于敌军发起进攻之后,我部缺乏有效的积极防御与协同,在通信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前线与纵深之间彻底混乱,各部队各自为战,甚至还有不少部队不战而撤的情况发生,步兵与炮兵之间起码的协同也都难以保证,在夜间目视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彻底失去了应用的抵抗力”

“第三个原因便是我军夜战能力太差,从敌发起进攻开始,虽然有不间断的照明弹提供战场照明,但意义并不大,各种速射兵器尤其是反装甲武器都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敌优势装甲冲击与空地协同进攻之下,我军基本呈现了一触即溃的尴尬战局。”

费尔贝尔还在继续将除却第十三步兵军之外,其他同属于中央集团军群下的步兵集团军部队皆有的弊病问题,比如说夜战能力差、协调作战难以一致等问题,这些都是以往任何人都不敢提及的,有问题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哪儿能在集团军群司令面前说这说那,可现在不同,费尔贝尔俨然已经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一些平时不敢说的问题,都因为一场不该有的失利而都客观的暴露出来,所以会议上大胆的说出来,倒也无可厚非。

除了各方面的主观原因,接下来费尔贝尔还自然找了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其一便归结于了航空兵的不作为是导致了这场失利的客观原因之首,在进攻中,共和国空军始终都有或多或少的轰炸机(实则为G…04L攻击机)伴随行动,不断的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在反装甲、反地面火力点、反工事等方面,这些轰炸机表现相当优秀。

所以,费尔贝尔便当场质问,当着同样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的空军第二航空队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元帅的面,大声的质问道,哪怕从昨夜20点算起至今日凌晨4点,整整八个小时,没有看到一架德国空军的战机出现在战场上空为地面部队提供帮助,更别说是掩护和驱离共和国空军轰炸机部队了,所以费尔贝尔倒是很猖狂的双眼死死盯着脸色铁青的凯塞林,诘问第二航空队一宿是不是都睡着了,以至于睡得太死,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如果不是博克元帅及时的怒视费尔贝尔一眼,早就因为损失上万兵力几乎算得上是一次重大失利的费尔贝尔,就差跳上会议桌,凌空一脚踹在凯塞林脑袋上了,整整一晚,他没有得到一架飞机的掩护与帮助,能听到的报告、看到的消息,都是关于共和国空军各种各样的夜间表演,难道中国陆军能夜视如白昼,他们空军也能如白昼一样自由飞行不成?还是因为中国人天生胆大,而德国空军就怕死的要命,生怕大半夜的飞上天去就飞不回来了。

愤怒的费尔贝尔当然有理由在高出自己军阶的凯塞林元帅面前撒野,因为凯塞林虽然是空军元帅,可在愤怒的陆军上将面前,他顶多算个鸟,费尔贝尔不当场给他几耳光就已经算是给面子了,整整一个晚上都没有安排一架飞机去支援一下苦逼的地面部队,他也着实挨骂也没话说,因为他的苦衷是说不出来的。

有一个数据大概可以说明一下凯塞林的无奈之处,也就是他的苦衷。自从“2。23黑色空难事件”在里海上空彻底引发中德两国空中力量的角逐之后,德国空军就一直没有占据过上风,而且到今天为止,也就是5月20日下午13点整,凯塞林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在场的所有中央集团军群陆军将领们,堂堂德意志第三帝国空军还没有取得击落一架敌机的战绩,而与之相对的是,德国空军已经在多次空战和被空袭中,损失了近200架先进的喷气式战机,如果加上其他传统活塞式螺旋桨战机的损失,那可就更多了,相关人员的损失更为惨痛。

试问面对一个至今都还没有办法挠下一根毛的优势敌空军力量,作为德国空军元帅的戈林,会眼睁睁的让凯塞林派出大批的飞行员驾驶着远比活塞式螺旋桨战机更难制造的喷气式战机在黑夜里升空迎敌吗?先不说会不会让,即便是同意了,那么这些亚音速的Me…310单座喷气式战斗机升空之后,能靠飞行员们的肉眼发现敌机吗?有夜里利用航炮击落敌机的可能吗?再说了,哪怕升空一无所获,夜里返回降落机场也是个大问题,如果为了便于降落而让机场灯火通明,暴露了机场位置引来共和国空军大规模轰炸怎么办?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考虑到共和国空军太多的不透明性,尤其是他们的战机性能、武器构成、作战特点等等方面,德国空军方面都还没有摸透,甚至连皮毛都还不甚了解,只能根据一些武器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推测,结合各种渠道得来的一些资料,推算共和国空军已经是以跨音速战机为主力构成,配置各种可空中发射的导弹为主要武器,并且战机具备很强的对地攻击性、对空远距离探测性以及协同作战性。

多次的空中对决失利,让德国空军方面也在不断的反思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他们并不知道共和国空军有探测距离吓死人的预警机在后方坐镇指挥调度,御敌于千里之外,但他们通过许多架次战机被凌空击落之前,飞行员们在无线电里的各种各样大喊大叫声,依稀可以知道击落他们的不是共和国空军的有人驾驶战机,更像是一种小型化的高速空对空导弹,毕竟这个东西德国人自己也有研究,V型导弹虽然还暂时只有地对地型号和不太可靠的地对空型号,但他们有了这样的技术基础,显然可以大胆的猜想出,在航空发动机、飞行控制、导航、雷达探测、无线电指令通信等等方面都要技术高出他们一筹甚至更多的共和国,有理由已经装备“智能化”的空射型导弹,以达到在视距之外就发射导弹击落敌人的目的。

同样,通过多次的地面雷达站与电子设备集中地点遭到超精确轰炸,不笨的德国人还分析出共和国空军所发射的打击武器,应该是就是寻觅到了这些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电磁信号而实现的准确寻的和攻击,而在地面部队装甲车辆惨遭一次次大屠杀的分析中,他们也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红外特征已经成为共和国先进武器弹药精确制导攻击的一个重要利好条件,毕竟被大量凌空击落的Me…310高亚音速喷气式格斗战斗机也因为发动机尾喷口未作任何的技术处理,而有很强的红外辐射特征,德军军工企业内部就曾有研究人员提出可以利用喷气式战机发动机红外特征明显而研发一种专门追踪这种特征以实现精确攻击的武器设计构想,不过受制于电子工业水平太差,导弹的惯性导航都做不好,自主导航显然更没辙。

如此这般种种,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德国空军明显知道自身装备是严重落后于敌人的了,凯塞林赶来参加此次会议之前,其实就原本有打算飞回柏林参加空军内部的高级别讨论会议的,由空军司令戈林元帅亲自主持的会议讨论重点其实就是分析中德空军之间的技术装备差距以及如何弥补这种差距,当然至少也要找出一些可行性的办法来扬长避短,而在此之前,戈林严厉下令禁止苏联战场上的德国空军擅自出动兵力参与空中作战以及对地支援行动,置身事外忍受骂名也必须恪守,因为就连远在柏林的戈林都知道,空军每次强出头,都等同于让一批批优秀的德意志青年慷慨赴死,长此以往,德国空军的军心还要不要了,哪个飞行员还敢驾机出战?

所以,对于费尔贝尔的痛骂,作为元帅的凯塞林竟然保持了缄默,他原本可以以侮辱上司为由,当场下令暂停费尔贝尔职务并且将其拘捕的,可他没有这么做,这大概就是因为实力不济,腰板的确硬不起来的缘故吧,反正,凯塞林知道,经此一役,德国陆军反正上上下下都会对空军大失所望,眼睁睁看着他们损失惨重却无动于衷,不被痛恨才怪。(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九八章 巅峰对决(一)

5月19日夜至20日晨的交锋,对于交战双方而言,似乎都不过是一场热身赛。赛后,德军方面做了很深刻的总结,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元帅甚至亲自主持检讨会议,而共和国方面呢?作为陆军部队首战,中亚战区司令部也不约而同举行了一次会议。

得益于发达的通信技术,中亚战区的总结会议并未要求所有与会人员必须赶到战区司令部某个会议室参加会议,而是通过信息网络在战区司令部作战参谋处的统一安排下,无需舟车劳顿长途奔波,需要参加会议的所有将领也都呆在各自的部队便可参加到此次视频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