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枪王-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砰!”的一声枪响,炽热的子弹脱离了枪膛,在寒冷的空气中飞翔了一阵,又钻入一个温暖的所在。

英国人将脑袋缩了回去,但是子弹却穿过了门板,一下子钻入他的脑袋,英国人高大的身躯“嘣”的一声,向倒在了地板上,鲜红的血像番茄浆一样,喷得到处都是。

温暖如春的屋子里,四五个英国兵从地上爬了起来,像无头的苍蝇一样,胡乱地寻找丢在桌上、墙角处的步枪。

肥波和土根一前一后冲了进来,一脚踢开了门,而里面却飞出几颗子弹,打在门边上,差点打中了肥波,不过肥波身躯虽然庞大,但却异常灵活,机警地闪在了一边。

土根一点睡意也没有了,他毫不犹豫地往里面扔了一个手雷,然后拉起吓傻了的法国女人,跑了出去。

木房子一下子被炸得火焰冲天,木板的碎片到处飞舞,两个英国人发现惨烈的叫声从烟火中跑了出来,身上全是火焰,肥波回头就给了他们两枪,解决了他们的痛苦。

法国女人趴在地上嚎叫,她不是伤心而是害怕,是舍不得她的小木屋。以至于弄得身上全是泥水,脸上又是泥巴又是泪水的,成了一个大花脸。肥波和土根也就失去了兴趣,丢下她不理会,跟着部队继续向前方去了。

枪声和爆炸声惊动了行进在队伍突前部的先行排。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弥漫着薄雾的树林,现在从树林中出冒出几个骑马的幽灵,携着刀光,出现在先行排的视野内。

排长成大牛的两只眼睛射出如利剑一般的光芒,“英国人,骑兵,准备!”

马蹄踏在软地上,声音没有那么沉闷,有一点像拍掌的声音,但是这里的沉重得多。

“嗒嗒“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在最前面骑兵已经差不多冲到跟前,而最远的骑兵才刚刚冲出树林里。

骑兵的数量大约三十人,成大牛圆瞪的眼睛立刻变成了一条线,嘴角露出一丝讥笑。

他的一个排有五十个人,个个都是中级枪手以上的水准,其中有五六个还是练成了内功的人。单单这几个人就可以把这些骑兵干掉,另外的四十来个人,他们也只不过在出枪的速度微逊上一点而已。

那整队骑兵,应该是英国人的侦察兵,看到中国军队的先行排人数不多,于是想利用骑兵的优势,歼灭这支小部队,然后还可以从容跑掉,只是他们打错了算盘。

从树林边缘到成大牛跟前虽然不是很远,马匹一下子就冲到,但是就在这一刹那间,成大牛他可以打出十枪,而且枪枪致命。

像成大牛这样的水平的人,他的排连他自己在内起码有五个。

三十来骑长刀高举,马尾巴迎风吹荡,行动一致,有如一人,准确得象那种无坚不摧的羊角锄,穿过那乌云一般向中国人敲过来。

成大牛的枪已在手,这支半自动步枪是张一平赏给他的礼物,也是全军的第一支半自动步枪,因而对他来说显得更加珍贵。平时就像自己的手臂一样爱护,枪体擦得锃亮,能够照出人的影子来。

但是对于成大牛来说,让这支步枪饮饱敌人的鲜血,才是对张一平的最好的回报。

刹那间,前排的马匹已经在三五十米内,冲刺中的马匹两个飞跃就能够冲到跟前,成大牛已经可以看到对方的骑士从伏在马背慢慢直起了腰,马刀向后拖着,只要在中国人的身上轻轻一拉,强大的冲击力就能够把他们的身体斩成两截。

这时,成大牛的枪响了,半自动步枪的好处就是再也不用拉枪栓,给枪手起码节省了一半的时间,这给了枪手更多的从容,让他们更加自信。

冲在前头的是一个经验老到的骑兵,他把身体伏在马的后面,马刀斜斜地拖着,眼光紧盯着前面,射出嗜血的光芒。

“砰砰”两声,似乎枪是两枪一起打的,前一发子弹击中奔跑中的马匹,子弹巨大的冲击力让它马上失去奔腾的力气,无力的前腿再也无法跃起,整个向前栽倒了下去。

而强大的惯性将马背上的骑士向前甩出,这时,第二发子弹凌空而来,击中这飞在半空中的骑士。这时任你有千百般能耐,再多的成功经验,但身在不受控制的空中,也使不出来。

第一百八十七章 猎人

子弹打在凌空飞起的骑兵的身上,子弹的冲击力根本不能够阻止他向前的强大惯性,骑士庞大的躯体“嘣”的一声落在成大牛脚下,血渍撒在了成大牛的身上。

英国骑兵用弥留的眼神看着中国人射出一连串的子弹,奔腾而来的骑兵纷纷像撞在一堵无形的墙上,像被计划了好似的,有条不絮地、有规律地、机械地连人带马被一一射杀。

成大牛带着他的兵,踏过被血迹浸润过的草地,剩下的两匹马停在铺满了雪块的草地上嘶叫,其余的二十来匹则倒在地上哀鸣,暗黄色的血迹浸染了旁边的雪块。

中国士兵们逐一检查了躺在地上的尸体,仁慈地给没有断气的马匹的脖子再划上一刀,让它们摆脱了世间最后的一阵苦痛,然后牵起没有受伤的马匹,又继续上路了。

铁路穿过这片小树木,前面是一条宽不过三十米的河流,一座钢筋混凝土的铁路桥从河面上高高地跨了过去。大牛走上桥梁的时候,发现小树林的后面有一道青烟斜插入天,青烟的基部向这桥面飞快移动而来,并且伴随着“突突突”的发动机的声音。

一艘小炮艇在小河的转弯处出现,在平静的河面上曳着一条“八”字的水痕。船头的一门小口径火炮的炮口慢慢地转动着。防空机枪也将枪口对准了桥面上,做好了平射的准备。

上了桥的中国士兵马上趴在了铁轨的后面,路基高高垒起的碎石和铁轨成了他们的掩体。

还没有上桥的就在岸边,卧倒在草丛中,迫击炮班的战士七手八脚地将60毫米的迫击炮从马背上卸下来,飞快地调试好射击的角度。给炮弹拧上引信,准备发射。

一般的步兵排分配有一个六人的迫击炮班,配备一门60毫米的迫击炮。刚才的遇到骑兵的时候,由于冲突忽然发生,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架设迫击炮,战斗就结束了,现在,英国人巡逻炮艇“突突突”地从远处的河口冲了过来,虽然迫击炮不是最合适的武器,很难命中高速运动中的炮艇,但是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了。

除了迫击炮班之外,步兵排还配有一个三人组成的火箭弹小组,配置一门火箭发射筒和若干火箭弹,这火箭弹是对付炮艇的主要武器。

炮艇“突突突”地向铁路桥冲过来,炮艇后面的米字旗猎猎作响,平静的河面飘荡着一片青烟,水面微微地抖动着。

在桥上的铁轨后面,步枪和轻机枪的枪口对准了炮艇,虽然在炮艇面前,人和步枪都显得有一点渺小,但是却丝毫不会影响中国人的斗志,他们自信有足够的手段将这个庞然大物送入河底。

炮艇远远的一炮弹打过来,炮弹的弹丸就像一个黑点,向桥面呼啸而来,一炮击中桥的侧面,发生剧烈的爆炸,钢筋混凝土的桥体被炸掉一大块,碎石在天空中漫天飞舞。

河岸边的迫击炮发出一下沉闷的声音,炮弹呼啸着划过河面的天空,落在炮艇旁边的水里,在河底发生了爆炸,一股水柱激射起来。紧接着又有两发炮弹落在炮艇的周围,炸开的水花,漫上了炮艇。

炮艇上的机枪快速地盲目地扫射起来,往河岸边上横扫着,如同火链一般,割断了树木杂草,把河边的雪花和泥土打得四处溅射。

成大牛趁机开了一枪,机枪手就马上死掉了,这时在岸边的火箭筒手趁机跃起来,在河岸边的草地上飞奔着,他正在寻找最好的角度,伺机发射火箭弹。

又一发炮弹打在桥上的铁轨旁边,好在不是大口径的火炮,破坏能力有限,但是强大的能量还把一段铁轨炸得飞了起来,在天空中扭成一条麻花状,一头掉入水中。

枕木和碎石纷纷扬扬地掉入河水中,“扑扑扑”的像下了一通饺子。

迫击炮终于有一发打在前进的炮艇上,不过只给炮艇上的火力停顿了不到时二十钞。

这时火箭筒手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时机,火箭弹带着长长的尾焰向炮艇飞奔而去,穿过船舱的钢板在内舱里面发生激烈的爆炸,一阵烈焰顿时肆虐了整个小炮艇,炮艇上的英国兵纷纷跳入冰冷的河水里。

冒着火而又失去控制的炮艇冲到岸边,发出一阵猛烈的爆炸,然后就瘫在河道里了。

到了下午,101师已经将卡昂城西南近郊的英国人清理干净,卡昂城近在眼前,暴露在他们的枪口底下。

101师的代理师长翻天虎胡丛甫脸上挂着倦意翻身下马,带着几个警卫来到了303团的前线指挥部。这里是卡昂城郊外的一座木房子,翻天虎大踏步地走进屋子里,推开玻璃的窗户。旁边一个人递过来一个水壶,翻天虎夺过,狠喝了一口,一股浓烈的酒味冲上鼻腔“这酒味道劲呀,是什么酒!”翻天虎问道。

“白兰地!”成也坚答道。

“唔!”翻天虎拿起水壶,凑到嘴边想再喝上一口,但是想了想又放下了,说道:“烈酒最好等到打下卡昂的后才喝!”

“师长说得对!”

魏子凯带着一阵冷风跑进来,一边串地叫道:“师长,什么时候发起攻击?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拿下卡昂?前面的那条小河的英国人根本就拦不住我们。”

“我比你还急,我巴不得扛一把枪,一马踏平卡昂城!她奶奶的,练成了枪法,不就是为了对付英国人吗?现在难得总指挥点了头,拿英国人出气,还有什么可以磨蹭的?“”这都是曲伟卿这个家伙误事。”胡丛甫嚷嚷道,“本来总指挥已已决定要一口气拿下卡昂的了,不过听了曲伟卿这家伙几句话,又耽误了下来了!这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阿尔让斯小镇边的指挥部里,曲伟卿使出浑身解数,努力说服了正在兴奋当中的张一平,让他从炽热的狂野中冷静下来。

对于张一平即兴地改变作战计划,曲伟卿是很有意见的。但是他也知道,张一平是一个非常倔的人,他也许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听曲伟卿的意见。但是单单对英国人作战方面却是例外,如果他决定了要找英国人的麻烦,就不容易被说服。

曲伟卿知道张一平已经下了决心,不会轻易改变决定,于是建议张一平先礼后兵,俱体的就是说,先向英国人发出警告,要求他们撤出卡昂,否则围歼之。

张一平于是答应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本来就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虽然英国人不会买帐,但是试试又何妨,而且这样说下来,也很有绅士风度。

曲伟卿向他的谈判代表---英国驻法国副大使劳伦特发了一封措词委婉的电报:说是百万德国军队进攻中国军团,企图占领鲁昂,中国军团寡不敌众,被迫向南方转移,部队路过卡昂,官兵特别是伤员们又饥又渴又冷,希望能够进入卡昂城稍作休整,以便更好地为协约国服务,为最终打败德国人而贡献力量。

正在卡昂城的劳伦特收到这封电报之后,怒气冲天,一拍桌子吼叫道:“无耻!我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中国人。”

劳伦特是说,在中国人当中,张一平算是最无耻的了。但是相比英国人来说,张一平还遥不可及,他起码在进攻之前还通报一声,要是换作英国人想进攻中国人,可就不这么干了。

张一平是一个绅士,但绝对不是傻子也不是什么善良之辈,现在他像一个全身充满了蛮力的小孩,就是要到处惹事生非。当然不会乖乖地等英国人的回复了。

同样,胡丛甫也不会乖乖地呆坐着等,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要等张一平的命令,但是小规模的战斗却是他可以发动的。

在303团的最前面,隔着一条小河,对面不远的地方就是卡昂城,在河边就可以看到卡昂城中心,耸立着一座气势宏伟的城堡。

在河边,身上扎着茅草的侦察兵,趴在河边的草丛中,就像一头蜷缩的刺猬,步枪的枪口透过杂草之间悄悄地伸了出去,幽黑的枪管上挂满霜露。寒气刺痛了侦察兵的脸,他们屏闭着呼吸,仔细搜寻着对面的可疑目标,随时可以给对方一枪,像一个敏锐的猎人一样。

第一百八十八章 侦察排

---这两天忙于琐事,写得少了一点,求推荐支持---

卡昂的攻城战还没有开始,在卡昂城外围的战斗就稀稀疏疏地激烈地展开了,但是这种情况,在中国军团和英国远征军之间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双方都不认为这是在交战。

即使在前段时间双方谈判,签定合作协议、互相交换人质的期间。像这样的双方侦察部队、狙击手之间的战斗都从来没有间断过。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明白人都知道,中国军团和英国远征军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仇恨不可调和,根本不可能达成谅解,也不可能成为盟军。现在搞出来的合作,都是双方各自找台阶,暂时缓和矛盾的假象,双方随时可能重新爆发冲突。

相对于高层的虚伪,底层的官兵则更为务实。他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战斗,他们之间的仇恨是实实在在的,华工出身的士兵痛恨英国人,而英国人对于中国士兵也好不到哪里去。

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中国士兵见到英国士兵,二话不说,都是用枪子打招呼。英国士兵也一样,从来也不会留情。

在小河边的是101师的侦察营,他们的位置比较突前,其中一个排长是张一平以前的警卫范大围,他被下放到侦察营做了一个排长。

侦察兵是全师最精锐的部队,他们个个身手了得、枪法出众。而且他们装备也是全军最先进的,除了半自动步枪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包括消音器,阻击镜。

范大围的侦察排在河边潜伏了很久,河对岸的情况已经基本掌握在手,眼看着要接近黄昏,他举起右手,然后猛然一收!

从河边的杂草丛中射出连续的几下沉闷的声音,如同打在棉被上一样,对岸观察哨的几个英国士兵不声不响地趴倒了在雪地上。

一个侦察兵马上射出了一条强劲的钢弩,带着一条纤细的钢绳,钉在对岸的一棵树干上,草丛中的另一个侦察兵弯着腰跑到河边,通过用吊绳迅速地滑了过去。

范大围步枪的枪口瞄准对岸,准备给予火力上的支持。

顺利地到达对岸,对岸的英国兵被先前的突然打击准确地打死,没有一个遗漏!

又再次拉起了两道钢绳,侦察排迅速地度过了小河,潜入对岸边的草丛和灌木之中。

在草丛和灌木地里,前面突然传过来一声用英语的叫喝声,范大围也不答话,嘴里咬着一把匕首,纵身向声音的来源之处扑了过去。

这是一个英军的暗哨,穿着插着枯草的伪装,不过他的声音已经暴露他的位置,这时英国人的暗哨也感觉到时了危险的来临,正在举枪。

范大围已经扑了上去,把整个身子压在暗哨的身上,以便够得到他的脖子,手中的匕首已经插了下去,刺穿了那条缚在下巴下面的头盔皮带,在这个倒楣暗哨的喉咙上连剌两刀。

暗哨的眼珠顿时在眼窝里陷下去,两手两脚在雪地上乱扑,仿佛被割了血的鸡临死前的挣扎一样,过了一会儿就僵硬地躺在那儿一动不动了,只有那猩红的、布满着泡沫的嘴唇还在喘息,全身都浸在血泊里了。

左前方又传过来几下装了消音器的沉闷的枪声,范大围向前紧走两步,来到了草丛灌木地的边缘。发现前面是一段空旷地,过了空旷地,是一排的简易的民居。民居里面传来一件嘈杂声,穿着土黄色军服、戴着农夫盔的英军来来往往地走动。

范大围又伸手出来,做了一个停止的动作,然后双伸出一个手指勾了一下,一个战友靠近了上来。

“看一下有多少人,能够吃掉就吃掉。”范大围小声地说道。

两个侦察互相掩护着,快速通过这一片空旷地,躲在墙角下,之后地消失在众人的眼中。

不一会儿,两个人出现在在众人的视线里,并用手语向范大围传递了可以发起攻击的手势。

范大围伸出四个手指,举高向前一挥,整个侦察排以班为单位,分作四条线,快步向前冲了出去,迅速得如同四支利箭一样。

激烈的枪声响了起来。

枪声一响,也就没有什么秘密了,不一会儿肯定会有大量的敌人围绕上来,侦察排要快速地消灭这群英军,并在他们的援军来到之前撤回河对岸去。

“要快!我们只有十分钟的时间!”范大围右颊鼓起一块咬筋,像含着一块铁疙瘩,手中的自动步枪迅速地击发,一枪一个,一连打几个英国人,来到一处房舍,用枪托敲碎窗户的玻璃,然后往里面扔了一颗手雷,身后闪在一边。爆炸的冲击波震碎了窗户的木门,火焰从窗户和门里面扑出来,从他眼前掠过,屋里面发出一阵惨烈的叫声。

“卖狗!”几名身穿着军官服的英军从旁边的一个屋里涌了出来,身上散发出一阵阵的酒气和羊臊味。

卡昂周围是大草原,多出牛羊,在这样的寒冷的雪天里,在屋里烧着壁炉,打着羊肉火锅,喝着法国红酒,怀里再抱一个法国妇人,的确是一个美好的享受,这也是英国远征军军官的福利。

只是这个福利,却被中国人搅黄了。英国军官们非常生气,同时也非常震惊,中国人杀人的效率非常快,一枪一个,一时间,街道上就没有了活着的人,除了那些敏捷的中国士兵的身影之外。

这几个英国人军官与范大围正好撞到了一起,范大围枪口转动不便,于是抽出了刺刀,右手一挥,一个军官的右手臂就掉了下来,发出杀猪一般的嚎叫声。

范大围冷笑着,刀锋舞动,一刀插入那军官的胸口,杀猪一般的声音马上嘎然而止。

只是在这一瞬间,其余的英国军官已经反应过来。

一个英国军官抽出了马刀,马刀的刀口上透着煞气。剽悍的军官有一副干燥的马脸,在风中散发出血腥味,像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

第一百八十九章 退避三舍

趁着范大围的刺刀还插在人的身体里,英国军官的马脸露出了狰狞的神色,挥动的马刀浑身流火,刀身惊心动魄地朝范大围身上劈了下来。

连续的枪声响了起来,子弹从范大围身边掠过,范大围的脸上甚至还可以感觉到它们的炽热,子弹后发先到,准确地击中马脸军官的眉心,将他的脑袋打得向后一仰,向后倒摔了过去,手中的刀也就无法劈向范大围了。

另外几个英国军官也逃不出被击毙的命运,只要他们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之下,就等于暴露在中国人的枪口之下。

虽然近身的范大围不能够及时消灭他们,但是他周围的战友会为他代劳。

侦察营的侦察兵都是经过挑选的。他们都是部队中的精英分子。精准的枪法,可以说是指哪打哪,根本就不会误伤到范大围。

范大围伸出一个大手指向后面的人扬了一扬,开枪的士兵也向他做了一夸奖的手势,互相投了一个信任的眼光。

在战场上,这种信任和默契是最难得的,而作为一个枪手,在这方面更要有默契感,可以互相交付生死。

“中国人!”一个农妇抱着脑袋惊叫着从屋里跑了出来,在子弹横飞的街道上如同疯了一样地跑起来。

但是没有人理会她,子弹“啾啾”地叫着从她的身边飞过,击中反抗中的英国士兵的身体,像会转弯又像长了眼睛似的专门避开她,中国士兵的身影从她的身边经过,向前面发射着子弹。

英国士兵中了子弹之后,发出一声声的短促的惨叫,之后归于平静,他们的叫声和这女人的惊叫声有很大的不同。

十几个英军从一栋房子抢了出来,扑向外边的一个马棚里,最终十几个只剩下三四个到达马棚,跃上了马,“狗狗狗”地连声呼叫着,“啪啪啪”地使劲地抽着马。马冲破了马棚,跑到外面的空旷地里,几束马尾像浪花一样起伏翻腾,撩起一溜白色的冰雪绝尘而去。

在中国士兵的面前,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只要英国士兵一冒出头来就会被一枪爆头,往往打不上一枪就必定会被中国人的子弹打死。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是一边倒的无情的杀戮,短时间内,很多英国士兵死去,并且不断地有人死去,这个场面一下子引起了恐慌,有十几个士兵开始逃离,向不远处的卡昂城狂奔。

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也形成一股乱七八糟的场面,士兵撒野奔跑,丢了武器,扔掉了农夫盔,尽可能够地轻装,以便跑得更快。

紧跟着的,则是整个据点的英兵,兵败如水,他们从各自藏身的屋子里、畜牲棚里跑出来,他们奔拥逃窜,狼狈到了极点。

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女人还是男人、军人还是居民,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乱做一团。惊惶、恐惧,都拼命朝村子外面跑。有的边跑边号叫着;有的则闷声不响,只将两手紧抱脑袋;有的为了跑得快,竟把衣服都甩掉;有的在前面阻了道,与后面狂奔的人流相撞,你踩我,我踩你。

正是这当口,衔尾追击的中国士兵,便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们一边稳步地前进,采取包抄的手段。他一边前进一边有条不紊地放着枪,子弹呼呼而来,如同着了魔法一样,枪声一响,总是要带走一条鲜活的生命。

溃兵已再不作自卫,反击也没有用,中国人的子弹总是如诡异一般一飞来,在企图反抗的人的额头上破开一个大洞。临死的时候眼睛瞪得老大,再加上额头的这个黑色的洞,如同开了另外一只眼睛,死相非常恐怖、非常难看。

也许这就是造成恐慌,让人争相逃跑的原因。

人尸堆着人尸,在整个狭窄的街道上,中国侦察兵并没有因为英国人逃跑而竭手,他们毫不怜悯。在这个小小的村子英军的据点居住点之中,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纵目以观,没有看到别的,只有奔跑的英国人和他们身后的呼啸追踪而来的子弹,还有从他们胸口喷射出来的漫天飞舞的血花。

战斗已经不是战斗,它已变成为简简单单的屠戮。

这样的战斗,在其他侦察单位也同样发生,卡昂的英国兵如此不堪一击,大大出乎101师的意料之外。

中国军团的指挥官都不是迂腐之辈,特别是翻天虎这样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见有机可乘,于是加大了兵力的投入。这样的战斗,在卡昂城的外面接连发生。

这种对中国士兵的恐慌一下子由溃败的英国士兵传到卡昂城里面去了。

在阿尔让斯小镇外面的总指挥部前面,是一条铁路线,铁路上的铁轨已被拆毁,一根根的钢轨被掀在旁边的排水沟里,露出了工字型的断头。那些易燃的枕木被中国士兵扛了回去,做烧火取暖和做饭菜的柴火了。

张一平在外面巡视了一遭,回到指挥部外面连接的一处农舍里,方十二妹正在一个人围着一堆火取暖,见张一平就从旁边拿出了几块劈开的枕木木头丢进入火堆的余烬中,浸了油的枕木很容着火,一下子火堆就由刚刚的残火变旺了起来。

方十二妹指了一下身边的马扎道:“咯,在这里它暖暖手吧!溶雪天比下雪天还要冷。”张一平笑了笑,踢了一下鞋子上黏着的泥块,“我不坐了,我又不觉得冷,这天气最多的也就是零下五六度多一点,这不算什么。倒是你,要是觉得不够暖和,我可以将我的那件兽皮大衣给你穿,我这人喜欢到处跑动,穿得太厚一走动就觉得热,出汗,反而容易感冒。”

方十二妹看了张一平一眼,“你不坐就算了!”

“我也不要你的什么皮大衣,我也是一个富家大小姐,没有穿过皮大衣吗?让人知道,以为我跟你有什么特别的关系!”

方十二妹气鼓鼓的站起来,向外面走了出去,走到门口一回头,却发现张一平又在火堆面前坐了下来。

“刚才叫你坐,你不坐,我一走你又坐了。既然你这样处处刻意避开我,可是为什么又关心我,给我皮大衣穿?”方十二妹心里这样想着,眼里已经噙着眼泪了,她转身走出了雪地,越走越快,眼泪簌簌地滚落下来。

曲伟卿一手拿着一瓶红酒,一手拿着两支高脚的玻璃杯子,走过来坐在张一平的身边,将手中的酒杯递到张一平的手中,并为他倒上一杯洒,暗红色的液体“咕咕咕”地冲进玻璃杯中,在杯里不停地翻滚。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曲伟卿举起来杯里说道,“咱们干这一杯吧,这酒真是喝一杯少一杯了。”

“酒不是我的所好!”张一平摇晃着酒杯中的绚丽颜色,说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伟卿兄,你说我是不是应该…”

曲伟卿听罢,站起来埋怨说道:“想找你好好喝一杯,没想到你却这么扫兴,这些情情爱爱的问题,我帮不了你,也不是我的长项…”

一个参谋拿出着一份电报跑进来,递给了曲伟卿,曲伟卿接过来一看,脸上出现一些古怪,“英国人同意让出卡昂城,并且答应明天一早起来就开始撤离,他们要我们先保持克制,停止向卡昂城发起新的攻击!”

“总指挥,我们有向卡昂发起攻击吗?英国人怎么会这么顺从,我们叫他让出卡昂,他们就主动让出卡昂?这会不会是英国人的阴谋呢?”曲伟卿连连问道。

“什么进攻?不过是各自的侦察小分队互相涉透,发生一些小战斗是很平常的。”张一平轻描淡写地说,“英国人也太过大惊小怪了,就像两家的小孩打架一样,我们做大人的根本就不用干涉。””至于说阴谋,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英国人什么时候不对我们中国人玩阴谋?自从我们中国军团成立以来,他们什么时候不想消灭我们?只是他们目前暂时没有多余的力量罢了。”

事实上,就是101师见到卡昂的英国部队战斗力弱,于是投入了更多的侦察兵、突前部队,不过即使这样,也让英国人受不了。

卡昂城外围的小规模战斗,溃兵给城里的英国远征军造成了极大恐慌,毕竟卡昂城的英国军队都是在鲁昂被中国军团打败过的,有一部分还是做过中国军队的俘虏,刚刚被遣送回吧的。

英国人远征军的指挥官们再三考虑,不得不做出退让的决定。就如张一平所说,中国军团已经成为欧洲战争的一支决定性的力量,为了战争的大局,作出一些让步是必要的。而且,如果不撤出卡昂的话,一旦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卡昂城的远征军就有可能像鲁昂城时一样,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甚至全军覆没。

英国远征军刚刚被德国军队的重创,这个时候与中国军队打起来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而且会彻底地把中国军团推向德国人那一边,这等于给英法联军找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曲伟卿说道:”既然英国人已经愿意撤出卡昂,我们是不是让部队克制一下,以表达我们的诚意呢?”

张一平笑道:“英国人是绅士,绅士是不会这么小气的。英国人既然决心让出卡昂,也就不会计较这些啦。再说,部队的涉透与反涉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