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塑国魂-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执拗的好日黛就是不听,潜意识里头,她始终认为是因为自个儿没站好岗,这才导致了佩顿被掳。

追出去五里多路,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一条向西,一条向北。四人再次一分为二,好日黛与一名士兵继续朝西追了下去。好日黛这一追不要紧,却追出了一段传奇……

(本月爆发,预定更新二十万,请大家伙儿监督~:))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一八一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一)

一八九四年十月二十日,朝鲜北部白马以南。

前方隐隐约约传来了一阵枪声。队伍之中的官兵上下,都抻着脖子往前瞧着,想知道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与小日本遭遇了。

没一刻,就传来了新的命令。

“原地休息一小时!原地休息一小时!”

已是凌晨三点光景,关东军回援部队就连吃饭,也是边走边吃。趁着白天的时候,先头部队带着一部后勤团,在沿途烧好了开水,熬好了热汤。而后就等着后续的大部队过来,掌勺的催士兵,提着大铁壶,挨着个地给每个士兵灌上一壶热水,递上一碗热汤。士兵们就着热乎劲儿,啃着硬邦邦的干粮以及早就冻成一坨的牛肉罐头。而后脚步不停,官兵上下就这么一直走着。整整十八个小时,顶风冒雪,硬是赶了一百三十里路。像现在这样一个小时的大休息,这还是第二次。

如今队伍之中都是步兵,那些骡马早就不见了踪影。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凭着意志力连续强行军。可畜生不成,像这么恶劣的天气,只走了十来个钟头,硬是倒毙了三十多头。剩下的任凭你怎么打骂,使劲儿用鞭子抽,也不肯动弹了。

休息的命令一下,只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道路两侧便堆满了四散休息的关东军士兵。有的强打着精神,从炊事班要来了酒精炉,点了篝火,围坐着取暖;有个干脆合上军大衣,直接靠在路边就睡了过去;还有的直接一个跟头栽倒,昏厥了过去。所有人都匮乏到了极点,可就算是如此,全军上下仍就没有一句怨言。

情况再清楚不过了,现在就用是脚底板跟时间赛跑。输了,就是全军覆灭!开战以来,第三师连战连捷,若是就这么窝囊地输给了小日本,大家伙儿打心眼儿里就是不服!多年的训练,多年的思想改造,如今在这暮气沉沉的土地上,也只有关东军这么一支军队,上下心气儿十足。往大了说,这就叫军心士气,这就叫民族自尊心!

若是何绍明有闲暇,肯定能从士兵们一双双喷火的眼睛中看出这一切,而后成就感与自豪感一准儿就充斥内心。他肯定会心里头暗爽,还会暗自对前世的愤青哥们炫耀:看,这就是老子带出来的兵!

可这会儿,何绍明实在没这个心思。他只觉着自个儿已经疲惫若死,双腿跟灌了铅一样沉重,美美迈出一步都觉着眼前发黑。硬撑着继续朝前赶着,听见原地休息的命令,看了看时间,发现离预定休息时间还差两个小时。心道,这命令肯定是秦俊生下的。当即加紧了脚步,勉强爬上了一处小山坡。这里,已经临时支起了帐篷。魏国涛正带着大大小小的军官围在一张地图前商谈着什么。

“国涛,怎么这就停了?这会儿还没到白马,不是说好到了白马再休整么?”何绍明心里头比谁都着急。义州决定着整个入朝军队的安危。往小了说,不马上夺回义州他何绍明小命就得交代在这儿;往大了说,不夺回义州,整个甲午都很有可能再次如同历史上一般无二。

这一路,他看的最多的就是口袋里头的怀表。分针美美移动一下,他的心都随之紧张一分。无论是怕死,还是说为了家国天下,义州必须要夺回来。

简陋的帐篷里头,魏国涛手拿着红蓝铅笔不停地在地图上勾画着。听见何绍明的疑问,头都懒得抬起,答道:“先头部队与小日本交火了……带队军官随即展开了火力侦察。日军数量不在少数,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整整打了十几轮排枪,初步预计至少有一个大队的兵力,两处山口,还有山道左侧都构筑了阵地,已经形成了整然的火线。也就是说,小日本把所有的道路都给堵死了,要想过去,就必须攻下小鬼子的阵地。”

“什么时候发起冲击?”情况跟预想的一样,何绍明也不废话,直接问攻击时间。

“怎么也得一个小时之后了,发起冲击,得整饬好队伍。”魏国涛抬起头,沙哑着嗓子说道。何绍明骤然发现,一向严谨而从容的魏国涛,身上难得地多了一股子凝重紧迫感。

他手底下的这位死人脸魏国涛少将,更多的时候是面沉如水,整个人的情绪古井不波,曾有人戏言道,除非是天塌地陷,否则别想魏国涛紧张。如今连魏国涛都紧张异常,难道说真要天塌地陷了?

从定州一路行来,何绍明一直在控制着自个儿的情绪。还身先士卒,不眠不休地强行军。人的精神毕竟不是铁打的,人的意志也会随着身体的衰弱而消减。更别说现如今所有的责任都押在他的肩膀上了。越靠近义州,已经身心匮乏到极点的他就开始奢望起来:也许偷袭的日军只有一个联队的兵力,义州之所以失陷,完全是因为盛军那些败类造反;也许只要回援,就可扭转局势,近万关东军百战精锐,就算打同等数量的日军也绰绰有余;也许对岸的第二师这会儿已经发起攻击了,没准儿已经抢占滩头,开始大批运送兵员器械了……

何绍明楞了半晌,骤然出言道:“留下一部牵制,大部队不能绕路么?”眼下还不到白马,地图上的直线距离起码还有个八十多里。要想在预定时间赶到义州,不可能在此处山口浪费太多的时间。

“绕路就只有爬山了……而且我相信,我们一旦绕路,取道上端洞,那么日军必定会在上端洞布置阻击部队……那儿的地形比眼下的还要险要。”魏国涛的话再清楚不过了,想要去义州,必须要拿下此处的山口。

何绍明揉了揉脑袋。他一向自诩是二十一世纪来的管理者,懂得用人的手段,从不越级指挥。眼下着急的当口,差一点儿就犯了这个毛病。

长出了口气,随即沉声道:“打仗我不懂,俊生你去布置……我只告诉你任务目标……现在是三点一刻,我希望两个小时后拿下对面的阵地。”

魏国涛难得地自信一笑:“这也是大帅您招募我的原因之一。”

正当此时,一名通讯兵着急忙慌地跑了进来。喘着粗气,定在那儿,瞧了瞧何绍明,又瞧了瞧秦俊生,有些愣神,犹豫着,将手中的电报纸死死地捏着。

魏国涛眼尖,移步过去,接过电文,只看了一眼,便抬头盯着那传令兵不放。而后复又逐行地看起了电文。

“电报上说的什么?”何绍明在一旁询问道。

此时,魏国涛居然再次地笑了起来,手指头弹着电报:“好事儿啊……黄镛说万事俱备,凌晨四点准时发起渡江作战。”说话间,已经将电报纸折了起来。“瞧黄镛的意思,好像义州的七八千号小日本,都让他包圆了。没第三师什么事儿啊。”

“黄师长瞧不起人,虽说咱们第三师排在第二师后面,可别忘了,跟小鬼子打仗,还连战连捷的始终都是咱们第三师……”

“……我看黄镛这小子是急了,生怕就凭咱们第三师就把日本打垮了。他在鸭绿江对岸可是一直憋着难受,现在逮到机会了,能不眼红?”

“不能让黄镛占了大便宜……咱们走着瞧,且看第三师一路披荆斩棘,一举夺回义州!”

“第三师万岁!”

小小的临时指挥所内,气氛顿时沸腾了起来。何绍明也乐呵呵地瞧着。没有人注意到,魏国涛已经将折好的电报纸,塞进了裤兜口袋。背对着何绍明,脸色凝重异常。

定州以北,关东军防御阵地。

黑夜,大风,暴雪。这一切,在给进攻者造成麻烦的同时,也提供了有利的掩护。短短的两小时内,借着夜色,日本第一军对关东军的阵地发起了两次冲锋。即便是照明弹频繁升空,可鹅毛般的大雪依旧阻隔着视线,几十米外,根本就瞧不清楚。而且小日本学的愈发狡猾起来。整个冲击部队,都趴在雪地上,身上披着白布,一点儿一点儿朝前爬,待到阵地前沿几十米,有时甚至是十几米的距离,才在军曹的一声发喊下,端起步枪挺着刺刀,嚎叫着冲过来。

日本第一军一路溃败,辎重、重武器丢了一路。从淮军手里头缴获的克虏伯大炮以及日军本来配备的青铜炮,丢了个干干净净。虽说现在第一军还有将近一万出头的可战之兵,可也没法儿白天的时候面对面地对关东军的阵地发起冲击。

而关东军虽说被断了后路,缺乏给养,可各种重武器还是一应俱全。堂堂正正打起来,就算是把第一军全都搭进去,也不见得能攻下阵地。

所以,第一军山县有朋打的主意很明确。偷袭,偷袭不成就骚扰,总之要用尽一切手段消耗关东军的物资。只要第三师团收好口子,这一万五千余关东军就成了瓮中之鳖。

此刻,阵地之上一片寂静。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一颗照明弹在某处升空。耀眼的光芒之下,雪地之上,多了几分色彩。黑色的尸体、红色的血冰。

已经将近凌晨四点了,眼见着再有两小时,天就会亮。到那时,应该可以松口气了吧?阵地之上,所有的官兵都在想着同样的问题,也包括他们的最高指挥官参谋长秦俊生。

这几个小时,实在是难熬。瞧不见对方,后头根本就没法提供炮火支持。第一次偷袭的时候,眼见着近在咫尺的日本兵,整个阵地之上,枪声响个不停,马克沁连成片地喷吐着火舌,迫击炮更是直接覆盖了阵地前沿。只要稍有可疑的地方,都会遭到关东军的火力覆盖。足足有十来分钟的时间,才在秦俊生的阻止下,停了下来。

阻击战这才刚刚开始,按照这个弹药消耗的速度,用不上两天,留守部队就得弹尽粮绝。

直到此刻,所有人一直担心的问题,终于转化为了现实。关东军太过于依赖于强调火力,包括步兵操典上都写着,阵地战时,要以火力密度压制对手。而不是以精准的射击,消灭对手。

眼下,想要改变整个军队的作战思想根本就不现实。能做的,只是找个更加有效的方法。而这个方法,是有针对性的,在经过日军两次偷袭之后,秦俊生终于想了出来。这会儿,他一边巡视着阵地,一边儿完善着。也许天亮之后,一个成熟的防御战术方案,就会新鲜出炉。

“参谋长,您又来了?”

一名士兵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转头一瞧,巧了,正是方才发现小日本偷袭的那名士兵。

秦俊生拍了拍士兵的肩膀,笑道:“你是猛子……姓什么?刚才表现的不错,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直接通报你们指挥官,也可以直接开枪火力侦察。”

猛子挠着头,咧嘴笑开了花:“俺叫张猛……嘿嘿,参谋长,您说立功的事儿算不算啊?俺一直想转士官来着。”

“算,回头我亲自给你报备师部……你怎么想着当士官?没当够兵?”

“嘿,一级士官一个月就六两银子,俺想着只要转了士官,不用两年,俺家就可以成小地主啦……”

“……”

很朴素的理想。秦俊生甚至能想到,张猛之所以没被批准转士官,恐怕也是因为这个理想。借着一颗冉冉升起的照明弹,秦俊生瞧清楚了那张黝黑的正对着他傻笑面孔。就连最有国家民族意识的关东军之中,尚且有这样思想的士兵,可想而知,诺大的国朝,几万万人,又有多少人抱着这个小农意识了。

任重而道远啊!

富国、强兵,这一切说到底还得靠所有人的努力,不能单单靠着何帅领着几个人瞎忙活。只有整个民族觉醒了,国家才会富强。然而,这一切都需要等待。等待战争结束,迎来一段和平的时期,等着何帅领着大家伙儿推翻满清。

而眼下最最迫切的,就是重新夺回义州了。

秦俊生叹了口气,瞧了瞧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五十分。嘴里兀自呢喃道:“第二师……应该发起攻击了吧?”

(大家伙数着,这个月20w~)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一八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二)

鸭绿江西岸,将近凌晨四点。

十月末,东北昼短夜长。这个时候天还是黑漆漆的,加上飘着雪花,隔着几十米外根本就看不到人。空气之中充斥了呼啸的风声,已经波涛拍岸之声。

预定的渡口之处,一片忙碌。大大小小二百多条渡船,上面装载了满满的关东军士兵。每一艘渡船,上面都至少搭载了一个班的关东军士兵。船头架起了马克沁重机枪,身后还有名扛着火箭筒的士兵。再往后的船舱里头,静静地坐着十来名士兵。紧握着手中的步枪,神情或是冷峻地藐视着江对岸,或是有些紧张地看着漂浮着冰屑的江面。

往后瞧,是更多的后续部队。排成一个个方阵,静静地等待着。

再往后,是炮队阵地,几十门75mm野炮狰狞着黑漆漆的炮口,在军官指令之下,慢慢摇升起来,对准了对岸的预定目标。

驮马、骡子拉拽着整车整车的物资,刚一到地方,立即就会围上来一群后勤士兵与民夫,低声吆喝着号子,三下五除二装卸下来。

很难想象,这样忙碌的情景,这么大的调动,只是在几十盏马灯照耀下完成的。关东军第二师训练有素,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师师长黄镛,亲临第一线,就站在临时码头之上,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义州丢得太仓促了,更仓促的是,他只有一天的时间去准备,而后立刻发起渡江作战。这一天左右的时间,收集渡船、转运物资、修葺阵地、调动部队,等等等等,若不是训练有素的关东军,就算是对面的小日本恐怕也得个三五天的时间周转。

“师长,五级北风,预计横渡鸭绿江需要二十分钟,回来至少需要四十分钟。”旁边,一名参谋擎着风杯测定着风速。

黄镛点了点头。跟预计的出入不大,参谋部之前不眠不休,做出了一份详尽的攻击计划。按照计划,第一批只能运送一个营的士兵过对岸,他们会在二十分钟之内抢滩登陆。而后,他们要坚持至少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才会有后续部队跟进。

时间太仓促了,就是这两百条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的渡船,还是第二师将整个鸭绿江西岸百里左右所有的船只搜寻而来的。武器弹药加上士兵,一次最多也就能送过去一个营。而根据参谋部的预计,对岸至少有一个联队将近三千人的日本兵,已经埋设好了阵地,就等着给第二师一个下马威。这一个营,能不能抢占登陆的滩头,能不能坚守到后续部队跟进,一切都是未知数。

关东军的军事教程里头,唯一有关于登陆作战的记载,还是第一师登陆马尼拉。经验实在有限。况且,那次登陆马尼拉,第一师可是有着美国海军优势炮火支持,西班牙人又没有抵抗之心,整个登陆行动异常顺利。而现在不同了,对面的可是小日本,两国正进行着一场谁都输不起的赌国运的战争。

黄镛闭着眼都能想到,无数登陆作战的士兵,可能还没有上岸,便被日军的炮火击中,掉落冰冷刺骨的江水之中。要知道现在可是十月末,凌晨时分正是最冷的时候,江水里头可是混着冰碴。就算是水性好的士兵,也会因为被冻得抽了筋,而沉入江底。这还不算什么,那片不算太开阔的预定登陆场,距离江边只有六百多米的距离,就有连绵不绝的矮山,日军的防御阵地就设在那里。到时候居高临下射击,登陆的关东军士兵连掩蔽的掩体都没有,只有被射杀的份儿。

此次登陆作战,完全是拿人命在填!关东军一贯注重士兵生命,尤其是老兵,做出这样的作战计划,可算是破天荒头一遭。

只是,无论是黄镛,还是他身后同样一脸肃容的军官们,此刻没有人在意这个问题了。他们只想着,冲锋,冲过对岸,拿下义州,救出大帅!

这些人都是振兴社的会员无疑,可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青年军成员。这几年下来,不断有留学归来的军官加入,关东军的思潮也随之轻微改变。国外国内巨大的反差,德国的振兴图强一日一变,与惶惶大清数十年如一日的苟延残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旅德系军官甫一归来,便秘密成立了一个小圈子,主要宗旨跟振兴社一般无二,可他们更加信奉武力。德国正是打败了法国,才成为新兴列强的。中国,有何帅这位英明的统帅在此,同样也可以!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着,整个准备工作业已全部就绪,整个渡口三千多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看着黄镛,就等他一声令下,而后就会横跨鸭绿江,发起对小鬼子的决死冲锋。

终于,时针指向了四点整。

黄镛深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猛地一挥手,怒吼道:“渡江作战开始!第二师……进攻!进攻!”

‘砰砰砰’三颗橘红色的信号弹升空,发出刺眼的光芒,还没等其坠落,阵地之上已经是万炮齐鸣。

“开火!开火!”

军官们不住地喊着命令,早就攥紧了火绳的炮手,狠命地一拉,一声闷响之后,大炮猛地一震,炮口喷吐出火光与硝烟,几秒钟之后,对岸滩头闪出了团团的火光。一炮刚刚放完,弹药手便迫不及待地拉开栓门,退出烫手的弹壳,又将一枚黄橙橙的炮弹装了进去。

“开火!开火!”

炮队的军官还在嘶吼着,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喊到嗓子嘶哑。事实上,这会儿炮队阵地之上,百多门火炮已经响成了一片,炸响之声已经分不出个数来。即便是呼啸的北风,也卷不走阵地之上浓浓的呛人的硝烟。

再看江对岸的滩头,此刻仿佛是密布的阴云一般,不断地闪着火光。而夜空之中,无数的拽着光的炮弹,依旧如同雨点一般纷飞而来。

早在进攻命令下达的一刻,满载着先头一个营登陆部队的渡船,已经解开了缆绳,船夫玩了命地划桨,借着强劲的北风,一艘艘渡船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射向对岸。

行至一半,将将够马克沁的射程。各个船首的马克沁重机枪,便迫不及待地发出了沉闷的铜音。眼见着马克沁已经开火了,阵地上的火炮也开始了延伸射击。弹幕如同卷地毯一般,慢慢向后推移着。

此刻,临时码头之上,无论是黄镛还是他身后的军官,一个个全都是脸色激动。壮丽!这是此刻他们能想到的唯一的词汇。如此密集的火力覆盖射击,就算是在欧洲战场之上,也是十分的罕见。所有人都相信,在如此密集的火力打击之下,日军仓促建立起来的阵地,还有那些堡垒,肯定会随之烟消云散。没有战壕,没有藏兵洞,没有掩体,这会儿小日本应该不好受吧。连成片的弹幕所形成的冲击波,可以将地表上的一切抹个干净!

外有利器,内有悍勇士兵,上下协同一心,就算是小日本再怎么顽强,也会顶不住吧?

乐观的情绪充斥了每个人的心田,一张张本是紧张的脸上,这会儿都露出了激动的笑容,更有的人已经开始相互握手庆贺了。

此情此景之下,只有心头始终压着一块巨石的黄镛,还能冷静地观察着战场态势。他瞧了瞧手表,从进攻开始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五分钟了。渡江的舟船,有个别快的,已经临近对岸了。可是,预料之中日军的炮火反击,却始终没有出现。

“不对啊,小日本怎么不还击?就算是轻装偷袭而来的,可对岸渡口至少有十几门野战炮落入小日本手中了。咱们渡船有限,小日本不进行火力拦截,说不过去啊……”

有军官笑道:“师长,估摸着小鬼子被打蒙了吧……这么密集的火力,东亚战场之上闻所未闻!”

“估计日本人被吓坏了……一次性投入上百门大炮开辟滩头,还专门预备了二十门,等着小鬼子开炮,而后进行压制射击。小鬼子那么十几门炮,根本就不敢丢人显眼。”

“一准留在反斜面之后藏起来了。”

密集的火炮射击已经停歇了下来,转而开始按照朝预定目标开始定点射击。

“师长,先头营来电,已经开始登陆了!”

“哦?”黄镛急忙举起望远镜,不住地眺望着。只是此时才四点半,天还黑得很,望远镜里黑咕隆咚的,根本就瞧不见人影。既然瞧不见,黄镛干脆就回到了临时指挥部内,就等在电台之前,听着一封封回报的电文。

“我部接近对岸,没有遭到攻击……”

“前锋开始登陆,依旧没有遭到攻击……”

“全营开始登陆,已经抢占滩头……没有发现日军……”

这会儿,黄镛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快了吧,快接战了吧?只要遭到攻击,先头营就会将日军的火力点坐标发报过来,而后火炮会进行新一轮的打击。

“全营登陆完毕,舟船返回,我部开始试探性进攻……”

先头营刚刚勉强组成了散兵线,正要朝正面的丘陵发起冲锋,就见六百多米外的329主峰上,突然闪出十几个亮点,没过多久,一团团火光便在士兵中间炸起。爆炸中心的士兵,直接被炸得腾空而起,冲击波卷着弹片四下横飞,离得近的士兵也纷纷栽倒在地。日军,终于开始攻击了。

二十日凌晨四点三十七分,鸭绿江攻防战正式开始!

朝鲜,五峰山上。

炮声响起的第一时间,在活阎王带领下躲在山上的七八百号人,就惊醒了过来。大家伙儿刚刚加入关东军没多少日子,身上还是淮军习气,根本就没有纪律这一概念。在接连不断的炮声吸引之下,一个个都爬到了山脊之上,翘着脚抻着脖子往西面瞧着。只可惜距离实在太远,又是风雪天,只隐约瞧见火光不断闪现。而后,就是滚滚而来的如同闷雷一般的爆炸声。即便是如此,如此壮观的炮火覆盖射击,依旧看得一众人等目瞪口呆,咋舌不已。

近代战争之中,除了训练有素,支撑士兵战斗意志的,更多是火力支援。这支陷入困境的孤军、残军,十几个小时之前还满是灰心丧气,这会儿却一个个雀跃起来。

“好家伙……这关东军打起炮来跟不要钱似的……这场面,怎么也得上百门大炮吧?”

“姥姥!少说二百门!而且清一色的克虏伯洋炮,一分钟五六发!”

“我的娘呀,瞧瞧,瞧瞧!快成火海啦,巴掌大的地方,就算塞上再多的小鬼子,这会儿估摸着也没几个活口了。”

“弟兄们,我琢磨着咱们那位大人说的没错……这回能保住性命,没准儿还能得个大功。”

一众士兵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而活阎王等关东军军官,这会儿也没有去约束,只是笑呵呵地站在远处。隔着七八里外的一番炮火,愣是给这些人鼓足了勇气,甚至比许诺大笔银钱还管用,这不花钱的好事儿,没人会阻止。

“鳖犊子玩意儿,昨儿个还蔫头耷脑,现在咋这么精神?都他妈吃软怕硬!”北极熊嘟囔着骂了几句,随即转头问道:“团长,第二师开始进攻啦,咱们是不是该抽冷子给小日本背后捅刀子啦?”

活阎王微微笑着:“不着急……下面可是一个联队三千来号小鬼子。”对着瞧热闹的士兵努了下嘴:“就凭咱们这七八百号乌合之众,现在去就是送死。”拍了拍手,站了起来,凝视着战场方向:“等着吧,等打得热火朝天,咱们再去凑热闹。”

天尚且黑着,北极熊看不到,此刻活阎王却是忧心忡忡。

“小鬼子算准了火力吃亏,把阵地后撤,让出滩头……而后在329主峰进行阻击……这样一来,有限的火炮可以压制第二师,而第二师的炮火就无法攻击到……估摸着那二十分钟的覆盖射击,没伤几个小鬼子……这仗不好打啊……”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一八三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三)

朝鲜北部白马以南。

时间已经是过了六点,灰蒙蒙的天空,总算是透出了点儿光亮。

何绍明两个小时拿下对面山头的计划不得不胎死腹中。回援部队一路走的太急太辛苦了,这一路之上顶风冒雪,除了大批掉队的,重武器也几乎全部落在了后头。足足两个小时的时间,各部队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调整,调集着重武器,根本就没有时间休息。

草草构建的出发阵地前沿,几十挺马克沁与十几门迫击炮已经架了起来。射手在最后调整着标尺,不多的弹药满满地堆在了一边。日本第三师团轻装偷袭义州,几千人的孤军愣是跨过了横亘的狼林山脉,而后击败守军,一战而下义州。正是这种疯狂的举动,将何绍明与第三师上万官兵陷入的绝境。粮食还好说,省着点儿,就地征发,维持上十天半月不成问题。可弹药,实在太有限了。

连番的征战,第三师本身携带的弹药消耗一空,全靠着从义州运送补给。补给线一断,不可一世、几乎武装到了牙齿的关东军第三师,立刻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就是阵地前的这么点儿重武器,也只有不到一个基数的弹药。

在这有限的重武器之前,是一片如林的枪刺。数千顶大檐帽微微起伏,一身墨绿色军装的关东军士兵,以标准的半跪姿势形成了密集的散兵线,所有人都注视着对面的两处山头。

不多的弹药早已下发,此刻,士兵们有的在检查着刺刀、弹药,有的在凝视着即将要发起攻击的日军阵地,还有的抓起一把雪,胡乱地揉在脸上,用刺骨的冰冷刺激着匮乏到了极点的神经。

不眠不休行进了一夜,赶了一百三十里路,所有人的身体都已经到了极限。将要发起的攻击,已经鼓足了关东军第三师所部所有的余勇。

疲劳、缺乏弹药,种种不利之后,可以说,在火力压制之后,关东军第三师必须在第一次冲锋就要拿下对面的阵地,否则,很有可能就耗在这儿几天。

“师长,攻击部队已经进入出发位置,等候命令。”

一名参谋走到魏国涛身前,立正汇报道。

战场并不开阔,对面的两处山体,形成了一个口袋状。虽说不太高,可偏偏面对着关东军一侧的山势险要异常,几乎就是垂直的。这也就意味着,攻击部队必须绕过正面,一路忍受着日军倾泻的子弹,从侧翼,对左侧的山道发起冲击,而后才能掌握通向两处山体的通道。如果不是情势危急到了极致,无论是何绍明还是魏国涛,都不愿意发起这样的攻击。这就是在消耗士兵的生命。

魏国涛身姿笔直,只是静静地朝西北望着,天色微明,借着这点光亮,只能看到一排排如林的枪刺,如同波涛一般晃动着,闪动着寒光。只待他一声令下,这股波涛就会冲向对面的日军阵地。沉默了一下,依旧冷着脸,只是挥了挥手:“攻击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