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塑国魂-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面对菜鸟记索伊尔,何绍明立刻抛去了所有的客套与试探,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调笑。

“后面一句很好理解,如果猪够壮了,那么它很快就会成为餐桌上的美食。至于前面的话,可以理解为,我不想成为第二个马克吐温。”说罢,何绍明斜靠了车窗,左手支着下巴,满眼戏谑。

索伊尔一时无语,良久才道:“奇怪的东方逻辑。”

“不。”何绍明反对道:“马克吐温是个地道的美国作家。”

“啊~哦~”索伊尔垂着头,双手交叉着,手指不停地来回动着。这或许是因为无法辩驳而感到尴尬,又或许被何绍明‘毒辣’的目光盯的有些不自然。

“何先生,您知道,我是名记。事实上,我刚刚工作不到一个星期。我在报社附近租了间公寓,每个月还要拿出一半的薪水偿还我父母替我付的学费。然后该死的经济危机让我比其他同事少了一半薪水,我连买手套的钱都没有了……所以,我必须保住我的工作,您能理解我么?最关键的是,我已经答应总编,明天之前会将对您的采访稿上交。”索伊尔有些激动,眼睛瞪得大大的,双手不停地坐着手势。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似乎将她心中的怨气全部泄出去了。见何绍明有些不为所动,她有些丧气,“好吧,停车,趁着还没有出城。”

“哈哈哈……”何绍明忍不住笑了起来,刚才的一刹那,索伊尔的表现像极了小楠。小楠是个表面温柔的女孩子,只是表面,事实上小楠有时候就是一头小暴龙。这让何绍明有些失神。

“好了,停车吧,我受够了您的嘲讽了。”故作理性的索伊尔,有些崩溃。她撕下那张记录着访谈的纸,团成一团,随即敲了敲车顶。

马车停了下来,索伊尔气鼓鼓地说了声‘再见’,就要下车。

“事实上,我正打算接受您的专访。”

何绍明骤然同意采访,让索伊尔有些措手不及。

“可是您刚刚拒绝了我的采访。”索伊尔有些疑惑。

“我是说,另一次采访。规则由我定,我想回答什么,你才可以问什么。”

索伊尔犹豫了一下,或许是在思考何绍明所制定的规则。“好吧。”她没有拒绝的理由,关上车门,端坐着,复又拿出笔纸。何绍明的规则很简单,经济的、科学的,非个人情感的,非政治倾向的,以上都可以回答。还有,每回答一个问题,相应的索伊尔要回答何绍明一个问题,而且是有问必答。

“好的,我明白了。那么,在开始之前,我想确认一下。您不再坚持您的东方处事哲学了么?”也许是出于对何绍明戏耍自己气愤,她打算难为一下何绍明。

“事实上,我刚才没有把话说全。‘庸人怕出名,家猪才怕壮’。”何绍明得意地笑了起来,露出整齐的八颗牙齿。

“奇怪的东方哲学。”索伊尔觉得自己再次被戏耍了。她认定了,自己不是何绍明的对手,于是不再出花招,老老实实地按照何绍明的规则采访起来。

事实上,何绍明的回答很丰富,很有看点,甚至谈了一些不太敏感的政治问题。

因为,何绍明几乎了解了佩顿索伊尔的几乎一切包括她第一次性幻想是在高中,而对象则是她的体育老师。是以,索伊尔小姐觉得,在这次访谈结束前,自己已经如同被剥光的羔羊一般,被看得通透。“与魔鬼交易,永远也不会占到便宜。”这是她此刻唯一的想法。

不知不觉间,马车已经驶到了微星实验室。何绍明诚挚地邀请索伊尔小姐,去参观他的实验室。索伊尔被何绍明难得的大方弄得有些愣,反复询问了半天,在得到允诺‘没有任何不平等条款’的条件下,她同意了。

这是一栋四层高的小楼,面积不算太大。→文·冇·人·冇·书·冇·屋←

“这楼是刚刚装修完的,油漆味有些重,以前是家私宅。整个一层二层都是电子管方面的研究,看,那个是三极管。……”何绍明引着索伊尔,边走边做介绍。

佩顿索伊尔似乎放下了警惕,好奇地询问每件小东西的作用,是不是拿出笔记录着。二人走近了位于四楼的何绍明办公室。本应很大的办公室,一个巨大的试验台,还有一些零碎的试验用品占去了很大一部分。所以,看起来有些拥挤。

“这就是我的办公室了,那边摆放的都是成品。无线电报,无线电收音机,还有这个电话。”

“无线电话?”

“不不不,小改进,没现多了个拨号盘,体积也小了很多么?”

“拨号盘?做什么的?”

“恩……以后每部电话都会有个号码,当你想打到哪部的时候,只需要拨它的号码就可以了,这是一个会让接线员失业的明。”

“哦,真神奇。”

好奇宝宝模样的佩顿索伊尔很可爱,又或是何绍明从她身上看到了小楠的影子,也许在谈他的明的时候,他那种科学家般的热情爆了出来。总之,何绍明此刻全没了调笑之色。

“再看看这个。稍等一下。”何绍明打开了收音机,随即到另一个房间,打开了电台。

轻柔的钢琴曲传来,让人每个毛孔都觉得放松下来。

“真奇妙。”望着斜靠在门口的何绍明,佩顿索伊尔衷心地赞道。何绍明是个很会调动情绪的人,这一刻,他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索伊尔小姐,你知道几周前我参加了一个慈善舞会。令人头疼的是除了佣人以及我的家庭教师,我居然不认识一个美国女性。所以,我不得不请我四岁的养女,充做我的舞伴。”说着,何绍明做了个请的手势。

“噢,真可怜。”索伊尔接受了何绍明的邀请,两人随着音乐缓缓跳将起来。

“作为一个明家,您不觉得无聊么?我是说,整天在与没有生命的机械打交道。”索伊尔有些好奇地问道。

“不,事实上,很有趣。有次我去南极考察企鹅的生活。采访了一个企鹅群。我问,你们一天都做些什么啊?第一只企鹅回答,吃饭、睡觉、打kiss。我又问第二只企鹅,回答还是,吃饭、睡觉、打kiss。我问了好多企鹅,都是这个答案。然后我觉得,企鹅的生活也太无聊了。但我还是坚持问了最后一只胖企鹅,当时我有些沮丧地问它,你不会也是天天吃饭、睡觉、打bsp;“哈哈哈……”

索伊尔笑着推开了何绍明,倒在沙上,左手抚着胸口,右手不停地捶击着沙。

“何……你想要谋杀我么?”良久,她才缓过来。

良久,见何绍明没有回答,她抬头看了眼,只见何绍明的眼神有些迷离。

第三十五章挑拨

何绍明是个天才的明家,无线电报,势必取代现有的电报线路,这将会成就他的微星科技。更可怕的是,他还明了无线电收音机这将改变美国人的娱乐生活,还有即将完成的拨号电话系统这将让大部分接线员失业。种种明,将彼此的距离变得更短……

何是个慷慨富有同情心的人,他收养了一名四岁的孤女。而就在那一天,这名孤女的母亲冻死在街头……

何是个幽默诙谐的人,他讲了这样一个笑话……

……美国的工业能力,已经不下于英国,美国应该谋取更多的话事权利……何认为,美国应该是个海洋大国,美国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对旧有欧洲强国出挑战,不但可以提升国际地位,也可以摆脱经济危机……

记:P。索伊尔

90。1。28

《圣弗朗西斯科晚报》

何绍明合上了一周前的报纸,嘴角微微挑着。“免费的广告,再好不过了。如果大清的领事能看到,就再好不过了。这会对以后的打算,有极大的帮助。”

“先生,您的信。”

“谢谢,放在桌子上吧,考伦斯。”

管家轻轻将一打信件放在桌子上,微微点头致意,随即退出房门。

何绍明快速地翻阅着,有两所大学的邀请函。。只不过旧金山大学邀请何绍明去做商业报告,而斯坦福却邀请何绍明做无线电的科学报告。也就是说,何绍明现在起码有了双重身份。

“斯坦福啊,前世多少国人为之倾倒啊。虽然它现在很小,刚刚成立,还不怎么出名。”何绍明yy着,或许他会因为这次报告而载入斯坦福的校史。殊不知,靠着几个明,他的含金量远比成为斯坦福的校史要高的多。

继续翻看,有几封来自欧洲的电报,对方希望得到何绍明授权,以生产这些专利设备。何绍明觉得,这些事情,应该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可惜小考伦斯还在墨西哥晒太阳,眼前没有人商量。也许,西部联合的格雷格是个不错的人选。

倒数第二封,也是电报,来自遥远的中国的。信很长,概括来说,就是‘一切安好,盼君早归’之类的的云云。啰嗦,却叫人看得温暖。

最后一封,来自一位大人物:马汉上校。上校先生对何绍明的言论及其感兴趣,仰慕之余,希望能在回信中,更深入讲解一下何绍明的海权思想。在与佩顿索伊尔小姐的谈话中,何绍明得知,此时著名的《海权论》还没有表。所以他才敢仗着一知半解,胡侃一通。

何绍明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给这位大人物回信:

“亲爱的马汉上校

……在地理位置上,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东面是连接欧洲的大西洋,西面是连接亚洲的太平洋,海权,对于美国来说至关重要……名义上,英国是美国的盟友。但英国这种殖民地倾销政策配合它那强大的海军,无疑是美国的巨大威胁……在太平洋上,从日本不遗余力地移民檀香山,从火奴鲁鲁政变事件上,日本的态度上来看,这个地理条件与英国极其相似的国家,有着强烈的侵略性。如果美国没有强大的舰队做保障,太平洋与大西洋上的权益,势必受到威胁……拉美地区应该是美国的后花园,而不应当属于日暮西山的西班牙……而中国是个天生的陆权国家,背面面临北极熊的威胁,难免则会遭遇英法势力,这导致中国只能维持强大的陆军,而不是与美国争夺海权……



何绍明仔细的言语,挑唆着美国与日本的关系,一方面努力让美国支持中国,而且还要去掉其中的阴谋味。这是件很劳神的事情。

日本,中国永远的敌人。每当中国出现危机的时刻,这个敌人总会架着小舢板,横渡海峡,劫掠中国大陆。从宋朝到明朝,从没有停止过。这个卑劣的敌人始终在海峡对岸窥视着,寻找着一切可能的机会。自从明朝时期侵略朝鲜开始,倭寇就梦想着占领大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的今天,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初步展了军工业与轻工业。建立近代化陆军,筹建海军,一个针对中国的阴谋正在形成。

“小日本,有我在,就别想再得逞!”何绍明恨恨地想到。随即,在书信的最后写道:“日本已初步完成军工业与纺织业。如今日本的情形是,全国上下节衣缩食,连天皇都只吃两顿饭,筹钱购买军舰……如要对付日本,可以考虑在纺织业上打击日本。以削减其购买军舰的资本……”

驻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

“军工……我怎么把军工给忘记了?”何绍明有些懊恼。来到美国之后,除了偶尔进行政治性的演说,更多的时间精力,都用在了赚钱上。如果不趁现在培养自己的军工,将来回国还是个麻烦。

想到这,他又翻出了毛瑟98K的图纸。这是一款经典的步枪,德国人甚至用它在二战初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前世国内的那些德**迷,因为从清末一直到抗战初期,中国都在使用德国枪毛瑟、马克沁、盒子炮,才会成为德国枪的忠实粉丝吧。

何绍明决定把这款步枪图纸,卖给美**火公司。因为他对德国没有一点好感。清末中德交好,是因为德国的手太短了,在远东没有话事权。随即,以交好的形式,出售给中**火。甲午之后,德国现中国盟友太差劲了,而德国的手也可以伸长一些了,暴躁的威廉二世马上派出军队强占了胶州湾。

而美国,在何绍明眼中,是所有西方国家最有好感的一个。主动撤销赔款、主动让出领事裁判权。抗日时期,源源不断对中国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主动与之展开对话。等等等等。虽然美国的初衷,绝对是为了自身利益,但不可否认,美国是所有列强国家对中国伤害最小的。

第三十六章忙碌的春天

春天,是何绍明最为忙碌的一段时间。先是两所大学的演讲。他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一篇生动的《科技改变世界》,辅助他的明作为穿插,使得他在校园里受到了无数的追捧。演讲最后,何绍明表示,新成立的微星科技,将会为两所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留出大量的职位。对于处在经济危机中,正为将来的工作而愁的学生来说,无疑,这是个好消息。人们形容何绍明的字眼,已经变成了“慷慨、责任感、伟大”。

而私底下,何绍明在付出了十万美元的赞助费后,为自己争取到了二十名留学生名额。给国内去了一封电报,在长长的电报中,何绍明详细说明了留学生事宜,要求乔雨桐尽快选派人手赴美。

三月中旬,微星无线电工厂主体工程竣工,采购的机械早已运到。何绍明又与技工一起,安装改良生产线、培训流水线作业、招募华工等等。这让小安妮很不高兴,用她的话说“爸爸,你不喜欢小安妮了么?”。的确,连续几周吃住在工厂,也难怪小安妮有怨言。

四月末,微星无线电工厂开始生产。这一消息一经报纸表,雪片般飞来的订单,便将幸福的何绍明淹没了。何绍明有些后悔,因为他已经将销售权完全的交给了贝尔与西部联合。一张张订单,就如同一张张支票一样,考验着何绍明的忍耐力。他相信,如果是独自出售,他会获得更丰厚的利润。而不是像现在,支票被人撕去了一角。

“出让利益,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利益。”何绍明忿忿地想到。自己的企业作为外来要扎根美国,就必须要融入美国。出让股权与销售权,以换取美国本土公司的支持,这是必由之路。况且,何绍明的志向只是来美国敛财,而不是移民美国做一名资本家。。当他离去后,出让大部分的股权,而后每年收取丰厚的分红,这才是他想要的。

四月还有另外一个消息,来自墨西哥的消息。考伦斯在电报里,抱怨着沙漠的天气,诅咒着墨西哥蚊子,还有就是对现有工作的不满。在电报的最后,他说,经过勘测,这里肯定会有石油,现在正在打井。另外,在所购买的土地中,竟然现在一座储量中等的金矿。这个消息实在是意外之喜,在回电中,何绍明表示,可以把金矿卖掉,具体事宜由考伦斯操作。

五月一日劳动节。按照惯例,何绍明给所有的员工放了假。而作为企业主的他,却不得不赶到码头迎接从国内来的二十名‘人才’。

真的是人才啊,何绍明来到码头的时候,二十人满脸惶恐地坐在地上。面对围拢过来的美国向导以及马车夫,有胆色一些的横眉冷对,胆小一些的作揖不停,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坐在行礼上嚎啕大哭。

何绍明有些头疼,惯性思维让他忽略了语言。要知道,此时在国内会英语的可是凤毛麟角。楞格里完全忘记了他初来美国的窘态,上前指手画脚一通训斥。收拢了队伍,一行人租了八辆马车,浩浩荡荡地离开码头。

“老爷,这是奶奶给您捎的东西。”说话人叫乔三平,是乔家的家生子,二十来岁年纪,来美国之前在大德通是名伙计。

何绍明打开包袱,上面摆放着两封妻子的信,下面则是一些衣物。绸缎的长衫、新纳的千层底鞋子,这让何绍明有些哭笑不得。如果他真穿这一身出去了,第二天肯定会成为美国人茶余饭后的笑谈。有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岂不知‘郎行万里妻断肠’。

感慨一番,随即询问乔三平国内情形。

“老爷,两位奶奶都好着呢。大德通如今是蒸蒸日上啊,单那小额票据,每月至少就有这个数的收入。”说着,乔三平比划了个二的手势。

“二十万?”

“是两百万!”乔三平一脸的骄傲,“其他晋商想要仿效,可咱们下手早啊,如今关内外的行商,都只认咱们大德通的小额票据。这让那帮子晋商是又眼红又着急啊。别的不说,就连大盛魁都开始减少票号,开始用咱们的小额票据了……”

乔三平是个伙计,可以规划到商业公司员工一类,显然,他对商业很在行,说起来滔滔不绝。但至于国内局势如何,他却诺诺地说不出什么。见何绍明不满意,临了补充一句:“小姐说,亏着您岳父大人照应着,这一年多来官府很少找大德通麻烦。”

何绍明点点头,知道问不出什么了,便不再询问。

将这二十人安置在微星的员工宿舍内,临走前,何绍明说,他们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语言突击训练,随后会进入大学,学习商业、管理以及法律。

出厂门的时候,何绍明见到了久违了的索伊尔小姐。看起来索伊尔小姐近况还不错,单单从她脚上的那双价格不菲的精致小牛皮靴就知道了。

何绍明笑笑,打开了车门。“久违了,索伊尔小姐,看起来你保住你的工作了。”

索伊尔登上了马车,“托您的福,请叫我佩顿。”

“那么,佩顿小姐,这次打算采访我什么呢?好像上次该说的我都说过了。”不知为什么,每次见到佩顿索伊尔,何绍明都会联想起小楠,从而换上一副戏谑之色。

“不,何,这次找您不是为了采访。”佩顿的脸色很不好,语气显得有些僵硬。她呼了一口气:“事实上,我已经辞职了,这次来是打算跟您道别的。”她努力地笑着,只是笑容显得很勉强。“你知道,我从芝加哥来到旧金山,没有什么朋友。而您,是第一个肯帮助我的人。所以……所以,我想走之前跟您道别。”佩顿显然觉得自己的说辞很勉强,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来找何绍明。好感?感谢?不,都不是,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为什么要辞职?”何绍明有些奇怪,那次专访之后,听说佩顿立刻成了报社的当红记,待遇也提高了不少。他想不出佩顿为什么辞职。

“恩……我……总之,我不想干这份工作了。”佩顿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入下去。

“那你今后有什么打算么?回芝加哥?”

“说实话,还没有打算。”佩顿低垂着头,如同一只受伤的小鸟。她努力平复了心情:“总之,要感谢您的帮助,如果不是您,我连返回芝加哥的车票都买不起。谢谢!我想我该走了,车夫,停车。”佩顿努力克制着泛红的眼圈,在眼泪流出之前,叫停了马车。随即,急匆匆跳了下去。

“嗨,佩顿。”何绍明叫住了她。“佩顿小姐,如果你不介意成为公众人物的话,我有一份周薪四十美元的工作。”

第三十七章公众人物1

周薪四十美元,要知道此时美国人的平均工资只有每月三十美元不到。这份高薪水,显然让佩顿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有些迟疑。贴身秘书?情妇?想到这些,佩顿有些生气。丢掉报社的工作,就是因为该死的色狼总编,对她提出了无理的要求。

“您是说,做您的秘书么?何,你是在侮辱我,我只是……只是有些挫败感。不需要你的施舍。”佩顿擦了擦眼角,转过身来道。

面对佩顿的愤怒,何绍明有些不知所措,薪水开少了?“佩顿小姐,如果嫌少,我们可以再商量。”

“没商量,你跟该死的总编索伦森一样,都是白痴!”金钱,不能动摇佩顿小姐的信念。

“好吧,随你。据我所知,电台主持人最高薪水,也就是四十美元。”主动示好,换来的是对方的愤怒,这让何绍明有些恼怒。

“别想用金钱来收买我的青春,我不会给你做什么电台……电台主持人?”佩顿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误会了对方。电台主持人啊,那是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且还是四十美元周薪的高薪。最重要的是,何绍明好像没有什么无理要求。一块巨大的美式馅饼(披萨)砸中了佩顿的头,她有些头晕地问道:“等等,你是说,请我做电台主持人?而不是私人秘书?还有四十美元的周薪?”

“没错,我是这么说的。可惜有人不愿意做,了。”何绍明没好气地说道。

“不不不,等等。”佩顿小姐复活了,内心中的暴龙性格表露无疑。她三两步窜上了马车,脸上交替着喜悦与迟疑。“电台主持人,四十美元周薪,没有额外的要求?”

“没有。”

“噢,太好了。我是说,何,你不用再去请人了,你眼前就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你知道,我大学学的就是新闻专业,小学的时候我就参加过话剧表演……”在确信自己没听错之后,佩顿去掉了迟疑,叽叽喳喳地说着。

“好了好了,我决定聘用你了。麻烦你放低音量。”何绍明被佩顿吵的有些头疼。他心中认定,佩顿与小楠是一类人,很精彩的人,属于不需要另外两个女人帮助就可以自己唱戏的类型。

“太好了,谢谢你。”佩顿握紧双拳,满脸的激动与喜悦。随即,毫不顾忌地扑向何绍明。莫名其妙的一吻,让何绍明有些愣,同样愣的佩顿也意识到了不妥,脸色潮红。

“我……对不起……激动,是的,我过于激动了。”她尴尬地解释着。

“我能理解。明天早晨来我的办公室签订合同。事实上,电台目前正在筹建,恐怕要到六月才会正式开通。别担心,这段时间内我会付给你薪水的。我只有一个要求,在这段时间内,你每天要进行四小时的高语速朗读练习。有问题么?”

“没有了,何先生。”

“叫我何就可以了,我们私下还是朋友。”

“是的,何,我……噢,我该退掉火车票,希望时间还来得及。还有公寓,我要跟房东打招呼……总之,明天见。”语无伦次的佩顿,掩饰尴尬的方式是选择逃跑。

“真是个疯丫头。”望着远去的身影,何绍明心道。

马车复行,背靠在车被,合上双目,回味着那突如其来的一吻,何绍明有些迷醉。也许,是出于对过往生活的怀恋吧。片刻后,抛去小儿女之态,何绍明又恢复了精明强干的神态。他马上要有一个重要的约会,会见的对象是马汉上校与来自春田兵工厂的约翰李。不止是因为对方的名气,也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金钱、政治。在某些时候,何绍明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个商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先想到的就是回报率。

见,是在何绍明的私宅进行的。下午三点,马汉上校与约翰李准时到来。

“正如你所说的,海权是美国的立国根本。事实上,你的回信对我很有帮助,我最近正在写一本书,《海权论》。我有一些海军朋友,他们总是在为海军应该着重太平洋还是大西洋争执不休。而在你的信中,似乎更在意太平洋,能详细说明你的理由么?”几番客套之后,马汉上校忘记了此次的职责他是因与何绍明有书信往来,还算熟悉,所以春田兵工厂委托他做说客,前来商谈毛瑟98k的生产权单刀直入地询问起何绍明的海权理论。

“上校先生,你知道什么国家最可怕么?”何绍明没有直接回答,“新兴国家。”何绍明站起身,取过了一副世界地图。摊开,指着美洲大陆。“让我们往东看,东面就是欧洲大陆。那里有个新兴的帝国,德国。自从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取得了普法战争的胜利,德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帝国,需要更多的话事权与利益。作为后来的德国,开始把目光放到整个世界,却现到处都是有主之地。英国殖民地、法国殖民地、意大利殖民地,德国人会怎么想?第一,该死的,来晚了;第二,大不了再打一场战争,抢过来好了。”何绍明模仿德国人的腔调,让二人不禁为之一笑。

“所以,德国是欧洲的动乱根源。但注定了,只会动乱欧洲,而不会威胁到大西洋。英国人的舰队实在是太强大了,德国人要追上的话,恐怕需要几个世纪。”

“呵呵……”马汉上校笑着点了点头,他承认何绍明分析的很有道理。

何绍明又指向夏威夷:“火奴鲁鲁,是战略性的海上要塞。关系到美国的航运安全、经济流通、甚至是军事安全。”说着,他又指向日本。“在亚洲,同样有一个德国式的新兴国家日本。只不过,它的地理条件与英国相似极了,是完全的岛国。岛国资源是匮乏的,有个好处,是它不需要面临陆地上的侵略。这样一来,出于资源的需要,它势必会大力展海军。从夏威夷事件日本的前后反映不难看出,日本正在图谋称霸太平洋。所以,我认为美国海军的重中之重,是控制夏威夷,压迫日本海军的生存空间……”

第三十八章公众人物2

“上校先生,你可能会有疑问,这样一来,是不是完全放弃了大西洋?不,重点在这儿。”何绍明手指缓缓指向中美洲。“巴拿马,只要控制了巴拿马运河,这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两只常备舰队分属大西洋与太平洋,一旦生战争,美国将通过巴拿马运河,迅速调集全部力量。所以,巴拿马运河是美国的生命线,是连通两大洋的最佳渠道。”说到这,何绍明停了下来,用自信地目光扫视着对面的二人。

马汉上校在思索着,眼神中有些兴奋,随即又黯淡下来,道:“何,很可惜,巴拿马不属于美国,它是中立的。如果美国要占领巴拿马,相信英国人不会坐视不理的,要知道,英国对巴拿马运河早就垂涎三尺了。况且,现在开凿这条运河的是家法国公司。这里面牵扯了太多的问题了。”

何绍明笑了笑,道:“这是白宫该考虑的问题,我相信,以美国金融家的作风,收购这家公司不会是太难的事情。”

“我会向白宫汇报的,这是一条大胆的主意,幸好现在的总统是位共和党人。”何绍明已经给出了完整的答案,完整到只需要修改细节,就可以实施。思考了片刻,马汉上校决定,将这事的决定权交给白宫去操心。毕竟,他只是一名军事家。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谈谈枪的问题了么?”本应作为主角的约翰李,愣生生地做了半小时配角后,终于找到时机把话题转到‘正事’上了。

“噢,瞧,我不适合做一名说客,我早就告诉过你了约翰。”马汉有些歉意地耸了耸肩,回应他的是约翰李无奈的摊手。

“何先生,很抱歉这么晚才拜访您。你知道,图纸要经过论证,然后实际制造,还有为期一个月的检测,所以耽误了很久。言归正传,您设计的步枪,非常棒。春田兵工厂打算收购您的专利,请您开个价钱吧。”约翰李略带歉意地说道。

“卖?不,我不打算卖掉专利。”何绍明的回答让约翰有些难受。

不卖?不卖你给我们样图干嘛?为了吊我们胃口?

“何先生,请放心,我们春田兵工厂绝对会出最高的价钱。三十万美元怎么样?”在约翰看来,对方只是在故作姿态的抬高价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