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情满潇湘-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妃与黛玉天一句地一句的说了一气,黛玉是一句也没听明白,心想定是喝了酒说的胡话。郡主还没有醒来,太后又派了人来慰问。同时又请王妃过去。
王妃走前和黛玉道:“妹子,你说我替他苦苦撑着这个局面到底是为谁呢。”
王妃走后,雪雁与黛玉道:“今儿怎么觉得王妃有些怪怪的?”
黛玉呵斥道:“别胡说,不该问的别多问。”
雪雁只得乖乖的闭了嘴。
等用了晚饭时公主才回来。
“今儿太后是真高兴,转眼就热闹了快一个月了。郡主她今天怎么早早的就不行了。”
和姑姑笑说:“听人说郡主喝了不少,在这边足足的睡了两个时辰。后来王妃将她接回去的。”
永嘉笑道:“倒也难为她了。”又见黛玉在此忙道:“今儿也没怎么见林姑娘,是不是嫌吵呀?”
黛玉忙回说:“略坐了坐,觉得身子有些不适便回来了。”
“好些没有?”
黛玉赶紧答道:“多谢公主关心,其实也没什么。休息了一会儿就好了。”
永嘉放下心来,又与和姑姑道:“下月初五父皇决定要西巡,皇祖母也要跟去。皇祖母说身边没人解闷,又要我去。我推辞不过来只好答应了。”
和姑姑听了也喜欢:“真是件喜事呢。能跟着天子出巡的有几位,太后带公主在跟前,就可见公主在太后眼中自是与别人是不相同的。”
黛玉也趁此贺喜。
公主道:“这一出去恐怕就得一两月,剩下了你们几个各自都要珍重。”
底下的人都答应了。和姑姑笑道:“老奴去给公主准备东西。”
永嘉笑道:“还早着呢,算来也有半月的时间,不急。”说着又见黛玉坐在下面。心想将她孤孤单单的留在宫里不是更加寂寞。
第30章:请旨
永嘉见了黛玉,心想自己一走怕她更加冷清忙问她:“林姑娘,我这一走好些天都不在宫里。你预备怎样过呢?”
黛玉答道:“有和姑姑,还有莲心他们。公主不用担心。”
永嘉笑道:“我是怕姑娘孤单,要不我明儿去向太后请旨让林姑娘暂时回贾家去如何?也好见见你们家里的亲人,这样也就不孤单了。”
黛玉一怔,心想这时候回去做什么,回去了可还有自己栖身的地方。往日里的姐妹们嫁的都嫁了,再说她这一回去该如何面对宝玉呢、不如躲得远远的好。
永嘉见她不开口,面容沉默,眼中却透露着一丝不愿,于是又道:“不如这样,你不愿意回贾家。要不去和郡主作伴吧,去王府住一两个月。素日我见王妃对你也好,想来照顾你也没什么问题。这样我也是放心的。”
黛玉忙起身答道:“黛玉不劳公主费心了,民女还是留在这凤仪宫中,与和姑姑一道恭候公主回来。哪里也不用去。”
永嘉想了想笑道:“反正还有半月的光景,林姑娘不用担心,我一定会为林姑娘安排好去处。不可能将你孤零零的扔在这里。”
说了一会子话,永嘉便觉得困了,黛玉也道了晚安。回到房里自思:若是公主真的让自己回贾府该怎么办?这次回去住个一两个月,公主还会回来,若是等公主出了宫,嫁了人。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一时只觉得乱绪纷纷,不管是贾家还是公主说的王府她都不愿意去,哪怕是孤孤单单的留在凤仪宫,对黛玉来说也好过那两个地方。
这里和姑姑正与永嘉公主道:“公主此次去准备带几个奴才去呢?”
公主答道:“不多,姑姑要不回家住一阵子吧,我明儿就和太后说去。”
和姑姑也是愿意的,忙跪下谢恩。公主连忙道:“姑姑何须多礼,你们一家子都在外面,从小姑姑就在我身边,自然是拿姑姑当自家人,哪里忍心你们骨肉分离这么多年,回去看看也应该。”
和姑姑又道:“刚才公主和林姑娘说回贾家的事,老奴在一旁瞅着,这林姑娘好像不大乐意。公主又说她跟去北静王府,只怕人生地不熟,林姑娘她有是个敏感的人,虽然有公主相伴,只怕住得更不顺心。”
公主又道:“和姑姑是要准备回家的,就剩下了这些服侍的人,我还要带些人走。她留此处的话不是更冷清么?”随即又转念一想,何不让她随了自己一道西巡了,不过就是去请求皇祖母两句话,还有父皇那里通报一声,想来不会有多大的困难,永嘉淡淡一笑:“姑姑放心,我已经有法子了。”
过了几日,永嘉与黛玉一道去长春宫与太后行礼请安。永嘉趁此说道:“皇祖母,您常夸我身边的这位林姑娘生得好,说话你也喜欢。不如请求皇祖母,让林姑娘跟着我一道陪伴皇祖母,一起出巡吧。”
太后还没表明意思,黛玉一听,才知这事只怕更不妥忙道:“公主,民女还是回贾家去吧,只怕路上给太后和公主添麻烦了,那就是民女的罪过了。”
永嘉笑道:“林姑娘不用瞒我,我知道你的心思。”接着又去央求太后:“好不好呀,皇祖母。不过多带一个人在身边,不会给太后造成多大的困扰,再说林姑娘入宫伴得我快一年了,出去走走也应该是不是?”
太后细瞧了瞧黛玉,才缓缓说道:“这事倒也简单。既然瑶筝求了哀家,哀家自然也是要给瑶筝一份面子吧,去吧,多个人也热闹。”
永嘉连忙对黛玉道:“林姑娘快谢皇祖母的恩典。”
黛玉忙拜了几拜。
太后又道:“既然要跟着出远门,应该让太医给姑娘开点什么丸药好方便拿的,林姑娘这身子又不结实。”
永嘉笑道:“皇祖母放心,这事就交给瑶筝吧。”
太后又见黛玉安安静静的言语也少,平日行事的风格还算沉稳,陪伴在她的瑶筝前,也还算妥当,心里对黛玉还算喜欢。
雪雁知道此事后更是替黛玉高兴:“这下好了,姑娘用不着再烦恼,也不用去麻烦掌柜,麻烦那个,或是孤孤单单的守在这座宫里。论理说这样大好的机会出去见见世面,姑娘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姑娘怎么好像没有多大的兴致呀?”
黛玉的神情有些淡淡的,说道:“到哪不都一样。”黛玉其实在心里是感念公主的,若不是公主在太后跟前说话,只怕她这一生也到不了那么远的地方去。
还没到二月,宫里就在为太后出巡的事忙碌。后妃们也想跟着去,但这次皇帝的旨意只让新宠的柳贵人伴随驾前。这个举动无疑让其他人眼红嫉妒,其中最不顺心的便是淑妃,但看见孙贵妃也没去跟前堵着的那口气略顺了些。
这天在太后跟前请安,大家又说起出巡的话来。淑妃听人说起林黛玉要随驾同去,淑妃心思活络,回咸宁宫又让人备了好些路上用得着的东西,派了宫女太监统统送到黛玉那里去。
黛玉又前来谢礼。
跟前的宫女说:“还是娘娘考虑得周到,那林姑娘是个聪明人,总得领娘娘的恩情。”
淑妃冷笑道:“以后要仰仗她的地方还多着去呢,希望她还知道有知恩图报这句话。我不是养了一条白眼狼。”
淑妃的算盘算得精,只希望她灵敏的嗅觉这次没有看走眼。不过就是缺个机会而已,推她一把,也就上去了。
第31章:伴驾
为了这次出巡,皇帝早早的将朝政做了安排。让几位得力的皇子与宰相协理政务。后宫之事自有孙贵妃料理。
转眼间已到了二月初五这一日。皇帝先与百官大臣告祭了太庙先坛,随后才陪同太后上了銮舆开始此次的西巡之举。
天子出巡自然风光隆重,一切皆有礼仪制度。行在前面的是仪仗队,接下去是护卫队。护卫中有好几位皇子,例如大皇子世瑾,三皇子世琅,六皇子世珩,七皇子世瑛。更有好些将军。北静王水溶却也是其中的一员。
个个都握紧了手中的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若是有一点的风吹草动,立马就提起了十二分的警觉。
中间修饰着金碧辉煌的大马辇自然是天子的銮舆,但见明黄的绣帘迎风招展,上刺着五爪蟠龙,伴与吉祥的云纹。
后面一顶金黄顶,红绫围护的坐障乃是太后所乘,绘着精美的升降鸾凤云纹。再依次下去还有好些车轿,行在宽阔平稳的官道上,气势巍峨的压了上来。
黛玉坐在一辆翠幄青绸朱轮的车上。车上是永嘉公主身边常侍的宫女,一名锦心,一名画兰。雪雁却和别的粗使的婆子宫女在一处。永嘉公主正陪在太后的座驾上。
锦心和画兰两个一个十五。一个十四。都还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平时在深宫里轻易出不得门,偶然有这样的机会自然是犹如出笼的鸟儿,眉开眼笑。一路上就听她们两个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黛玉却兀自坐在一旁,轻轻揭了帘子的一角,看着车外一一闪过的风景。眉头微蹙,紧抿着芳唇,也不与人说话。
太阳眼见着越升越高了,黛玉看得眼乏了,于是就放下了帘子。
画兰笑问道:“这是林姑娘头一回出远门吧?”
黛玉回答说:“倒不是头一回。七岁那年我就离家北上,途中竟然花了几月的时间,中途又回过一次。”
画兰又道:“怪不得听林姑娘说话带着一丝南音,看来真不是长在我们北边的人。”
黛玉微微一笑,没有接画兰的话。心想七岁那年因为母丧,父亲怜惜自己病弱,又无兄弟姐妹相伴,外祖母才派了人接到了京城里来。几年后又因为父丧,回过一次故乡。这才几年的光景,她林黛玉就已经孑然一身了。
贾家长了这些年,黛玉自知寄人篱下,诸事不如意。如今又在深宫之中。不过是从一只笼子到了另一只笼子。天地间是个什么样,似乎早已经忘了。眼睛所到之处不过方寸之间,厚厚的宫墙早已阻断了一切。
一时心里生出好多惆怅来。心想今生还有机会回到儿时的故里看看吗,她有些想念开在烟雨中的杏花,有些想念梅子黄时雨时的黄昏了。
队伍行驶了将近两个时辰便停下来了。画兰和锦心忙跳下车去,黛玉却还留在车上。
过了大概有半刻,画兰带来了些食物请黛玉吃,又和黛玉道:“再行半个时辰就要到武陵了。看来要在这里呆几天,得祭陵呢。”
黛玉点点头,雪雁一头跑了来,上来她们这一辆车子,才坐稳就开始抱怨:“那车上人多,可挤死了。姑娘不介意吧,还是这里好。”
黛玉问着雪雁:“我们的东西放在哪一处呢?”
雪雁回答道:“在云姑姑那里呀,姑娘放心吧。是不是要什么东西,说与我,立马就取去。”
黛玉忙摆手道:“暂且不用。”
大队的人马车轿,又行了一个多时辰才在行宫外停了下来。
雪雁搀了黛玉下车,黛玉自然就去了太后那边。永嘉公主和柳贵人一边一个正搀着太后呢,可能是赶了大半天路的关系,太后的精神显得有些疲惫。此时随行的宫女嬷嬷们,全都簇拥上来了,太监在前面引路。
到了崇华宫,宫女们先服侍太后换了衣裳,才略歇了歇皇帝便过来了,到跟前问了安。接着升了座。
“母后身子安好?”
太后答道:“还好。吩咐下去让人准备祭品吧,明儿再去祭山陵。”
皇帝笑回道:“这事已经交给老大和老三两个弄去了。他们也都还妥当,母后请放心吧。”
太后微微一笑:“也好,全由皇帝安排吧。哀家略歇歇。”
皇帝听说自然也不敢打扰太后休息便起身说:“既然如此,还请母后好生休养,晚上再一起进宴。”
太后点点头,便道:“去吧。”
皇帝出了太后的行宫,来到了这边的颐华殿。却见世珩、北静王和忠顺王早已等候在此。
皇帝看了看他们三个一眼,吩咐道:“你们都是朕亲近之人,各个地方都注意起来。出了什么纰漏,朕可是不看谁的脸面。”又将他们三个看了一眼,又吩咐道:“太后那里就交给北王负责吧,老六和老七到这边来。”
大家都不敢有所微词。
待皇帝吩咐完后,水溶便先到崇华宫这边问候太后。刚到宫门,却听太后身边的嬷嬷说:“王爷,太后已经歇下了。”
水溶只得作罢,又巡视了一回护卫防备。回来时却遇见了永嘉公主和黛玉。水溶先赶着与永嘉公主问了礼。
公主忙笑说:“王爷何必如此多礼,按着辈分该称呼一声哥哥的。既是内亲何须如此多礼。”
黛玉福了福身子,微微垂着头。站在一边不发一语。水溶亦无话,只淡淡的扫了一眼,身上有事便就告辞了。
公主与黛玉便回房休息。
此处行宫依山陵所建,方便皇帝祭祀,行宫里规制陈设一切还算完备。黛玉坐在窗下歇息,雪雁正忙着规整。
黛玉道:“我们带的东西本就不多,又不在此处停留多久,别又到时忙着搜检。”
雪雁答道:“好。我听人说晚上有宴会,姑娘去不去呢?”
黛玉反问着雪雁:“我去做什么?又不是那牌子上的人儿,清清静静的休息两天。又要赶路。在车上坐了半天倒觉得头有些晕,一会儿就睡觉。”
雪雁听说便替黛玉布置。
酉时初刻,太后却突然遣了宫女来请黛玉:“林姑娘,太后说请林姑娘一道过去用晚膳。”
黛玉一慌忙道:“就说我身子不适歇下了吧。”
宫女觉得为难,这不是还没歇着嘛。雪雁忙和黛玉道:“姑娘,这可是恩典。姑娘推辞什么,去吧。换成别人早已经欢欢喜喜的去了。”
宫女又道:“那么请林姑娘跟我一道去吧。”
黛玉才知推辞不得,这是恩典。起身整整衣服,雪雁又给黛玉多加了一个褂子。黛玉方跟了宫女去了。
第32章:纰漏
第二日卯正,黛玉尚在衾内便听见外面人语喧闹,再无睡意。睁眼看时,窗户纸已经渐渐发白了。
不等雪雁过来,她已经起身披了件衣服。突然觉得脑袋有些沉,可能是昨晚赴宴小小的喝了点酒的关系,再加上夜里睡得不太好,竟有些不大自在。
黛玉心想这在途中,万不能病下了,不能再给其他人添麻烦。想毕,便下地来。
雪雁突然走了进来:“呀,姑娘怎么醒呢?”
“时辰也不早了吧,你弄了水来,收拾一回好去太后那里请安。”黛玉又微微的咳嗽了两声。
雪雁笑道:“姑娘着急做什么,也还早着。才锦心姐姐过来传了话,说公主的意思,让姑娘不用一早过去请安了。太后也忙,要准备祭陵呢。”
黛玉心想这是皇家的事,她一个局外人跟着掺和什么呢,听说便不准备出门了,雪雁上来替她梳头整理衣裳。
且说太后这里早就忙乱了,四处可见来回传话的人。这里柳贵人早已经装束好了,正在一旁伺候太后大装。
永嘉公主坐在角落里却略显得有些落寞,情绪有些低沉。因为一会儿要祭的还包括她的生母孝端皇后,母后生育了一子一女,永嘉的嫡亲哥哥二皇子世琮,因为出痘症,才七岁就去世了。皇帝失去了这个嫡亲的儿子很是悲恸,虽生前并未封太子,死后却追封为恭悯太子。葬在孝端皇后的陵前。
正因为恭悯太子的早夭和孝端皇后的崩殂,所以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帝对于永嘉都是格外的疼爱,又许了一门上好的亲事。对于这些厚爱,永嘉表现得也都淡淡的。嫡亲的哥哥去世时她还在奶妈的怀中,一点事也记不起来。可等母后崩时她已经十岁了,虽然长在深宫之中享受母爱原本就是件奢侈的事,但她怎么也不会忘记生活在坤庆宫的日子。
“瑶筝,该出发了。不然皇帝又得派人来请。”
永嘉连忙应声,这才将自己从纷乱的思绪里拉出来。
“皇祖母。”永嘉立马起身过来搀扶太后。
太后扭头见她身上的佩戴歪歪斜斜的,亲自替她整理了一回,笑道:“都这么大的孩子了还不会弄这些。”
永嘉忙道:“瑶筝自己来整理吧。”
柳贵人笑道:“怕皇上要来请呢,太后请吧。”
天已经完全亮开了,果然皇帝又派了七皇子世瑛过来迎接太后。
祭器由大皇子世瑾和三皇子世琅准备,好在早早的就吩咐了守陵的军官准备了。不过备些其他物品,昨晚闹了大半夜才清点清楚。
皇帝偕同太后,率领皇子、王公贵族一并进走过了神道,来到了大殿。
殿内早已经铺上了猩红的毯子,打扫得干净整洁,庄严肃穆。
随着唱和声,众人随着皇帝三跪九叩。除了衣饰上的环佩之声,再不闻一点杂语。皇帝神情肃穆,一一去看牌位上镌刻的名字。
此时突然见烛盏上的蜡烛垮了下来,蜡油端端正正的滴在先帝的灵牌上,众人见此情景都吓了一跳,从未出现过如此大的纰漏。跪了一地,战战兢兢地不敢说一句。
世瑾和世琅兄弟俩早已经慌了神,未了避免引起火灾赶紧来补救。这里世珩等又来护卫皇帝和太后。
只见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昨日他三番两次的交代,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要不是在祖先面前他早已经大发雷霆了。
太后更是傻了眼,随即又焦急的作揖:“祖先保佑,罪过,罪过。”
世珩见祭礼已经完毕,便对皇帝道:“请父皇回去吧。这里有大哥和三哥处理。”
“哼!你们两个处理不好这里的事,朕可不轻饶。”皇帝觉得在王公大臣面前险些失了脸面。有些极其败坏。接着又去劝慰太后:“母后请回去休息,是那两个不成器的崽子们办事不足,朕可有话要问他们。”
太后忙道:“险些弄成无妄之灾,祖先保佑无事便好。”
留下了世瑾和世琅收拾局面,世瑾先是责怪着世琅:“这些灯烛本是三弟再管,今天出了这样的差错,三弟有什么话说?要是父皇怪罪下来,我看你怎么收拾局面。”
世琅一听这话可不乐意了:“大哥此刻还和我推诿。大哥昨晚喝得不省人事,别以为我不知道。别以为自己是个没事人。”
世瑾冷笑道:“三弟昨晚做了什么事,当着先帝们的面前我还是不说了。你自个儿清楚。”
世琅一惊:“大哥,你派人监视我。”
世瑾笑着拍了拍世琅的肩膀,说道:“我监视你做什么,不过碰巧看见了。”于是就扔下了这里的局面自己走了出去。
世琅呆呆的立在那里,好在底下人已经清理好了。世琅忙磕头作揖一回,在祖先面前请罪。心里同时又暗恨着大哥,他心里清楚得很。父皇迟迟没立太子,大哥自然有想法,他的那些伎俩自己会不知道么?看来以后行事自然要万分小心,不能让世瑾给捉住了把柄。
皇帝对于这次出的状况窝着一肚子的火,忙命了人将世瑾和世琅找去。
“无知的竖子,朕还指望着你们做大事,竟连这一点小事都弄不好。你们各自去反思吧。”皇帝已不大愿意正面去瞧他们。
世瑾磕头道:“父皇,儿臣知错了。灯烛的事是三弟在管,别的儿臣也不知。”
“不知,你还敢和朕说不知。”皇帝气急败坏,便要来踹世瑾。好在水溶和世珩连忙拉住了。
“你们两个,朕一个也不轻饶。你们在这里守陵不用再跟去了,谁也不许替他们说话。”
世琅情知是自己的错,亦不敢多言。又见大哥和自己一起受罚,心下也趁原。服服帖帖的接受了父亲的责罚。世瑾却憋着一口恶气,但因在父皇前面也不敢表露出半分来。
皇帝又对其他人道:“你们都挺好了,都给朕收敛一点。再出个什么事,朕当真不会对谁讲任何的情面。”
众人皆应诺了。
世珩、世瑛见两个哥哥受罚,心思各异都有自己的打算。
水溶是个局外人,这些皇子们底下的纷争他是清楚的。水家的势力因为太后的关系在朝中这些年水涨船高,他也成为了皇子们巴结的对象,水溶却始终表现得不冷不热。不轻易得罪谁。除了和六皇子世珩走得还算近以外,其他的也都还平平。
第33章:解围
祭陵的风波随着世瑾和世琅的受罚,渐渐的就过去了。
此次的出巡祭陵只是途中的第一项活动,目的地是一路向西。皇帝得去检阅几支西部边陲的部落,前些年战事不断,朝廷再三派兵围剿镇压,这两年倒平静些了。这些始终是皇帝的一块心病,多次都想出来看看。
太后毕竟年事已高,经不起太多的折腾,所以一路走走停停。
等到了目的地,已是一个半月的事了。黛玉成日在车上,身子骨早已经颠疼了。好在总算到了目的地。
当她下车来,一眼就看见了茫茫的草原。心情陡然开朗起来,眼睛所到之处在也不是方寸之间。仰望蓝天时却如此的湛蓝清澈,遥远的天际边大雁飞过,留下了一缕缕痕迹。
随着春季的来到,水草也渐渐丰茂起来了。在某个地方似乎还能听见一两声牧民的吆喝声。这里的一切对黛玉来说都是新奇的。就连原野上刮起的风也是清新自由的。
皇帝正在帐内接见当地部落的首领,战事久了,如今好不容易平息下来,中央对于这些部落联盟大都采取安抚政策。皇帝又想派个有声望的有经验的将军驻守此处,保一方平安。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朝中这些,要不就是年迈昏聩,后起之秀又没什么作战经验。
这里的部落首领名叫察真,皇帝见他这两年的统领还算能得平静,至少硝烟已经渐渐从草原消失了。如今正想加大拉拢地方,这样也有利于朝廷直接管控。
皇帝听完了察真大篇的汇报,显得有些犯困了,挥挥手说道:“你说的朕已经知道了,先下去吧。”
察真跪了礼,接着又下去安排晚上的接驾宴。
皇帝有些懒懒的歪在榻上,脸色有些疲惫,又叫过了世珩来问:“太后那边去问候过了没有?”
世珩答道:“回父皇的话,七弟已经过去慰问了。听说身子不大好,已经传了太医。”
皇帝听闻也不大想挪身子,便顺口说:“你再去问候两句,问她想吃什么。”
世珩回答了。
皇帝又看了一眼帐里的人,觉得烦闷,忙摆摆手。总领太监自是明白的,扯着公鸭嗓子道:“诸位没什么事请下去歇息吧,皇上要休息了。”
众人只得告退。待出了营帐世珩与水溶道:“北王可否与我一道去皇祖母那里请安?”
水溶上来道:“正好,也该去请安了。”
两人便一路往太后的营帐的方向走去。走不多远,突然见黛玉正与雪雁正站在外面说话。世珩与水溶说:“那不是五妹妹身边的林姑娘么,走,上去瞧瞧。”
水溶只得随了世珩去了,黛玉见他们两位正朝这边走来,想要回避已经来不及。只得迎了两步,行了礼,称呼了。
世珩上下打量了一回,笑道:“怎么不见八妹,就见林姑娘在此?”
黛玉答道:“回六殿下,公主正在太后身边说话呢。六殿下请吧。”
世珩转而又笑说:“林姑娘跟着出巡一路上折腾定也累了,怎么不回去好生歇着,跑到外面吹冷风呢?”
黛玉一怔,对于这位皇子似乎是关切的话,一时不知怎么回应,总不可能说帐里不能呆,想出来吹吹风,于是别过了脸说了句:“民女告退了。”
世珩见黛玉就这样走了,一点意思也没有。水溶道:“殿下,我们走吧。”他见黛玉走远了,不由自主的想起曾经在宫里见过那么几次。她是人前言语向来不多,虽然身负才气但从不在别处表露。心想定是个聪明的人物,知道掩饰自己的锋芒,而后宫那样的生存环境,也只能如此才得平稳的渡过。
两人进到了太后的帐中,见太医正给太后诊脉。太后睁眼看见他们两个来了,世珩上前说:“皇祖母,您可安好?”
太后略笑了笑:“好,哀家说躺躺。瑶筝硬要让人传了太医来,劳动大家了。你们父皇还在和这里的首领训话么?”
世珩答道:“父皇也累了,还说让皇祖母一道参加晚上准备的接风宴呢。”
太后神情闲适倒没什么话,太医已经诊了脉。世珩赶紧相问:“皇祖母身子大安吧?”
太医跪在地上回道:“太后安好,要多休息。微臣给太后开几粒丸药就好。”
太后摆摆手,太医便告辞了。
永嘉公主起来说:“既然已到了草原上,六哥何不教我骑马呢?”
世珩知道八妹如今深得皇祖母和父皇的疼爱,可不敢轻易答应。太后想要坐起来些,柳贵人见状,忙支了两个大迎枕。
太后和永嘉说:“你学得和他们一样猴在马上做什么,一点也没个公主的样子。不许去。”
永嘉跪了下来,请求道:“亲亲的皇祖母,你就疼瑶筝一回吧。在宫里不准学,难道这里也不肯么,再说有六哥呢。皇祖母难道连六哥也信不过么?”
太后见她如此心切于是笑了:“哀家再阻拦下去,又要责怪哀家不疼你了。可得好好的听你六哥的话,不许乱来,知道吗?”
永嘉见太后答应了喜得没话说,磕了头便拉着世珩出去了。
太后见水溶还在跟前,点头道:“这两日见你也辛劳了,坐下吧。”
水溶方告了座,陪在榻下。
太后又道:“皇帝一开口就让老大老三他们去守陵,你是怎么看的?”
水溶忙回答道:“微臣不敢。”他一个外臣怎好对皇家的这些事乱加评论呢。出言必是谨慎的。
“不敢,他们几个在底下的那些事哀家不是没有耳闻。这当哥哥们的没给弟弟们做好榜样。皇帝不处罚他们是有些说不过去。同是哀家的孙子,哀家倒希望他们长点记性。老大老三说来年纪也一把了,还是这样的不知事体。”太后说了一阵子,又见柳贵人在跟前忙和她道:“你先下去吧。”
柳贵人便告退了。
太后压低了声音问着水溶:“你说说皇帝他属意哪个皇子?”
水溶一惊,他万没料到太后突然问出这句话来,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正在犹豫再三时,突然听见帐外报说:“林姑娘来了。”
太后神情坦然,也不继续问下去了。水溶心想林姑娘此次来得巧,正好解了他的围。于是也起身站了起来。
黛玉倒不曾想在此遇见了水溶,先与太后行了礼,又不见公主在此,问了句:“公主在哪呢?”
太后答道:“瑶筝那孩子贪玩,竟随她六哥学着骑马去了。”
黛玉又随口和太后说了几句话,便出了营帐。哪知水溶却也跟着出来了,黛玉没走多远,水溶却叫住了她:“林姑娘,你略等等。”
第34章:草原月夜
黛玉听见水溶在身后唤她,只得停下了步子,回头去看。
水溶大步走上前来,先是对黛玉道:“刚才多亏了林姑娘替我解了围。”
黛玉压根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得说道:“民女不知自己做过什么,想来王爷是误会了。”
水溶笑说:“不是误会,要不是林姑娘及时出现,只怕我不好脱身。”
黛玉更是听得一头雾水,心想莫非刚才是太后问他不方便回答的话了么。自己突然去了,太后见有外人自是不好再继续问下去。林黛玉见他没别的话就要走,哪知水溶却一路跟着她,和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听人说林姑娘是姑苏人氏,好像父亲是探花出身,任过巡盐御史。”
黛玉停了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