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十八年-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一月初十,魏刚再次领着人马来到了咸镜北道。冷飞早就带着人过来联系那韩英俊了,等魏刚带着大队人马来到的时候,韩英俊已经带着他的朝鲜人马来到了魏刚的营帐外头等着了。

“大人,小的按照您的吩咐,把这咸兴周围八十里内的人都给牵走了。不过都是北边的,南边小的没敢过去。大人也知道,小的带着的这些人马,跟着大人打仗还凑合,对付这些倭寇,便要差许多。哦,大人,这期间,小的还吞了好几股人马。到还真是让大人说对了,现下这咸镜北道还真是多了许多‘土匪’,嘿嘿,小的就用大人您教的那几招,到真是管用。大部分都跟着小的混了。大人若是要打这咸兴的话,多个不敢说,小的能出三千人马。不过都是跟着大人打的,他们自己却是没有那个胆量去对付那些倭寇。

“哦,哈哈,倒是没想到,你这小子也不笨嘛,好,很好。咸兴城里的倭寇,我就不用你管了,你现下最好把这咸镜南北道各处都拿下,到时候也好方便我们做事。你记住,跟着我,绝不会让你吃亏的。”

“小的就知道大人有这把握。”这韩英俊拍起马屁来倒是不用打草稿,直接是张口就来。

“这些日子,这咸兴城里的倭寇可有什么动静?”

“回大人,您刚走的那阵子,这城里的倭寇倒是没有敢出来的。可是过了能有二十多天吧,将近一个月,这些倭寇看到这城外没有动静了,便又出来了。小的也不敢带着兵马去打他们,毕竟,小的这些人马,战力着实是差了很多。所以这不就赶紧的派人去找您了吗。这几天,据下边人观察,这咸兴城里的倭寇已经出城五六十里了,但是因为没有人家,所以他们出来也是白扯。现下想一想,大人您这招还真管用。那些倭寇不敢离开城很远,所以走个五六十里路,他们便折返回去了,现下咱们这里还倒是安全。”

“那到未必,我若是猜得不错的话,这些倭寇,绝不是因为不敢往前走,其实你看看外边天就知道了,他们应该没有冬装。”

第102章 大军到来前的最后一次

朝鲜北部的冬天,倒是和辽镇没什么区别。女真人平日在这个时候也是要出来打猎的,所以对于这个时候在野外作战也是没有什么问题。别看是冬天,其实此时野地里还是有不少猎物的。狍子和野兔,那都是常见的,若是赶上点气正,还能打到梅花鹿。若是碰上熊瞎子,那可是要下大力气才能猎取到的。毕竟,冬眠状态下的熊瞎子,凶性要比夏天的时候还要大。更何况若现下是打倭寇。若是真的斩杀了倭寇,还有银子可拿,这可是比猎物更来钱。

韩英俊跟魏刚汇报了咸兴城里的倭寇动向后,魏刚就开始琢磨起来。算算日子,在这朝鲜东北一线,也就能再打个一仗了。若是输了,倭寇也许能在这咸镜北道继续横行一段,但也不会长太久。按照他头脑当中的历史记忆,这个时候,大明马上就会派大股兵马进入朝鲜的。倭寇一听到这消息,十有八九要从这咸镜北道往南撤的。若是赢了,那这些倭寇说不准更加不可能在出城乱窜了。他们还会继续窝在这咸兴城里,就想此时平壤城中的倭寇一样。而那之后,自己也不再有机会对这些倭寇再下手。

尽管如此,魏刚还是调遣人马,准备近期对敢于出城活动的倭寇来一次伏击。好歹他们的脑袋也是能换银钱的,更何况听那韩英俊说,这些倭寇这次出城都是以千人为单位的。显然,这锅岛直茂还是很小心的,他明显的是担心派出的人少了的话有可能被朝鲜人或是大明的人马吞掉。

不过,以千人为单位的倭寇,现下看来倒是正好够魏刚他们吞掉的。好到两千的骑兵,打一千多一点的步兵,那是再轻松不过了。

…………

“原田三郎,我们现下离开咸兴城多远了?”

“回殿下,我们现下已经快到洪原了,这里距离咸兴城已经好到八十里了。天黑之前,我们就能到那里了。上次我们去的时候,那城里已经没有人了,不知道这次会不会有人。”

“嗯,看来这些朝鲜人也是学精了,他们打不过我们,便玩这一手,让我们获取不了给养。锅岛殿下一直想要往北边探查,看看加藤殿下到底怎么了。现下看来,加藤殿下应该是凶多吉少了。哎,加藤殿下也是的,若是听从锅岛殿下的意见,在这咸兴城里修整,咱们现下也不用这么辛苦的出去找他了。”作为这支出城部队的头领,相良长安此时只有在自己心中发这些牢骚了。跟身边的侍从们说,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只能是动摇军心。

“三郎,你先派人去那洪原城探查一番。小心总是无大错。这些个朝鲜人虽然奈何不得我们,但是一个月前咱们的人不是还说这附近有蒙古人马吗。让他们做好侦查,然后回来报告。”相良长安行事还是很谨慎的。作为九州的一个大名,他们相良家曾经也是辉煌过,可惜,后来随着岛津家的崛起,九州的这些大名们都跟着遭了殃,反倒是后来太阁殿下派兵过来后,压制住了这岛津家,他们原来的这些大名才好过起来。

“是,殿下放心,属下已经派人出去了。”

相良长安就这样在这野地里一边行军一边跟他的侍卫头子原田三郎说着,丝毫不知道这到处是一片洁白的野地里,早就有人盯上了他和他带出来的这一千来人。

“大人,现在动手还是等他们进了洪原城再动手?”郑奎一边看着望远镜,一边跟身旁的魏刚说到。

“嗯,着什么急,鸭子都飞到锅里了,慢慢煮就是了,你还怕煮熟了的鸭子飞了不成?就这么点人,你觉得够咱们下口的吗。要好好利用这些人,他们可是不多的练兵材料。既然那些辽镇兵马要跟着我,那怎么样也要学会这雪地作战。光会骑马不行,还要会滑雪橇。”

“呵呵,倒是我心急了。”

两个人说完,就在此俯身没入雪地。一身的白衣白帽,从远处根本看不出他们来。

等到倭国的武士过了这段大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从大路两边的林子里,忽的便窜出来好多人来。他们都是滑着滑雪板,从头到脚一身白,快速的向林子深处窜去。

洪原城和朝鲜其他小城一样,都是规模不大,和辽镇的堡子差不多。相良长安带着自己的人马来到这城里后,早有人过来告诉他这城里的情况了。竟然和上次来的时候一样,都是一个人没有,整座城像一座鬼城一样,没有丝毫的人气。

好在倭国的武士们都是经历了血战的,战国将近百年的时间,最直接的产物便是他们这些所谓的武士了。都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对于所谓的鬼神什么的,早就淡末了许多。若是相信这鬼神,大概早就不知道被死人吓死多少次了。

一千多倭国武士进了这洪原城,很快就安顿下来。无论是旗本武士,还是足轻,此时都是一样的拿出自己的口粮,放到临近的大锅里,用开水泡开冰冷的饭团,间或在里边放点盐或是海菜一类的东西,有的会放一些梅干或是鱼肉干什么的。这样的武士已经算是有钱的了。至于相良长安本人,则是能吃上一些鸡肉或是贝类什么的。对于牛羊肉,倭国的武士们还是很陌生的。至于猪肉,这个时代的倭国,也是很少有人吃的。因为营养摄入的不全面,加上本身基因的原因,所以此时的倭国武士中,若是有一个身高达到一米六的,那都算是高个了。若是达到一米七的话,那便是所谓的巨汉了。

就在倭国人马在这洪原城里休息的时候,在离着他们有四十里的更北的院甫城里,魏刚领着自己的苍狼军和女真勇士也在休息。女真人早就来到这里等着了,而苍狼军则是一路尾随。那些辽镇兵马则是骑着马在后边跟着。魏刚有意让这些想跟着他干的人看看他的部下是如何作战的。

滑雪板总归要比不行来的快,特别是在这雪地里,靠着两条腿赶路,困难要远比没有雪的时候打的多。最起码,没有雪的时候走路他不打滑。而现下,走一段就有人摔倒,或是滑了个踉跄什么的。这无疑都影响了行军速度。

一夜无事,待到第二日,苍狼军和女真人已经埋伏在了从洪原道这院甫的必经之路上了。

正午的时候,相良长安领着人马已经走了好大三十里了,这个速度按说也是很快的了。但是相良长安的心里头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所以他仍旧派人催促前队,要他们加快行军。期间他也让一些小队从大路向两边的村落里搜索,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人,这样也好问一问这附近的情况。向导他是不要的,他从咸兴城里出来的时候早就找好了。关键他想知道的是这里的人有没有遇到过加藤清正的队伍,或是看没有看到过明国的兵马,抑或是那些蒙古人的。他还真是分不清女真人和蒙古人有什么不一样的。

可是现下那些派出去的小队也是不敢走远,怕遇到大股朝鲜人。不过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发现了一些线索的,所谓的线索就是这官道两边的村落,也是没有人了,都不知道上哪里了。

越是这样,这相良长安的心里越是焦虑。所以他才让下边的加快行军,毕竟,他不是神仙,他是算不出来此时就在大路两旁埋伏了多少人。他只知道自己带着人若是快一点进入那更远的北青城后,在路上被人算计的可能就会小一点。

“轰、轰、轰!”怕什么来什么。就在这时,长长的行军队伍里忽然从中间几处炸了开来,或者可以说是礼花。不过这个时候倭国武士们还有他们的指挥官相良长安也是没有心思看这礼花了。他们此时大都是懵了,然后相良长安就知道坏事了。

“嗖嗖嗖”爆炸声刚结束,从大路两侧就射过来密集的弩箭。间或有投枪。因为倭国的武士行军的时候都是密集在一起的,所以这些东西打击的精度就算不怎么高,但也是给倭国武士们造成了不小的伤害的。

接着相良长安就看到大路两旁跟着冲出来一些人,全身都是白色的,带着的帽子上也是白色的。他们快速的冲向倭国武士,但还没等靠近的时候就又是一轮箭雨,然后他们很多人都是快速的从倭国武士的队伍面前掠过。再次折返后,又是快速的靠上来。

第103章 东征大军的到来

“结阵!快结阵!”相良长安马上大声的喊起来,可惜,他这几声喊话别人根本就听不到,因为紧接着就又有爆炸声响起。反正这一仗打完了,这些手榴弹也是不能再用了,魏刚便让苍狼军士卒可劲的往这些矬子堆里扔。从远处滑雪过来的苍狼军士卒,借着冲刺的速度,可以在六七十米外就开始扔手榴弹。虽然这手榴弹是黑火药做的,但是爆炸起来的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样的突然打击下,相良长安带出来的这一千来人算是彻底乱了。此时也只有相良长安身边的几个贴身护卫还算冷静,可是他们的冷静对于现在的局面并没有丝毫的改进作用,也只能暂时让相良长安安全一些。

那些白衣人由远及近的对倭国武士施射,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可见这些人掌握这滑雪的技巧已经是相当纯熟了。相良长安在自己周围的人安定下来后打眼向远处看起来,这才发现袭击他们的这些人却有不同之处。

“这不是朝鲜人,原田三郎,赶紧结阵,乱下去,谁都活不了!”相良长安再次喊了起来。

他这次带到朝鲜的武士相对来说也都是这些年他自己攒下来的精锐。所以在经过初时的慌乱后,在各级武士的呵斥和大喊下也算镇定下来了。此时已经有人拿着盾牌站在了外围。火铳手已经开始准备向外围突进过来的白衣人射击了。

可就在这时候,相良长安忽然感觉大地好像震动起来,而那些滑雪对他们进行攻击的白衣人此时也是纷纷撤走。

“骑兵!骑兵,北方有骑兵!”马上有人喊了起来,这喊声对于此时刚刚镇静下来的倭国武士来说,无疑是一颗炸弹。

火铳手马上向北边涌去,他们要在敌人的骑兵冲过来之前,排好三段击的阵列,然后对骑兵进行阻击。

然而这些向北边涌去的火铳手还没等跑到北边,就听有人又喊了起来:“西边,西边也有骑兵!”

于是这些火铳手便茫然了,这到底上哪一边啊。好在有人马上把他们分成两队,这才仓促间去排这队形。

“轰,轰,轰!”队形还没等排好呢,就又听到有爆炸声在这队伍中间响起来。相良长安这时候才发现,那些骑兵也在向他们这队伍里投发标枪,而且那标枪前头还捆着个炸药包,投枪扎死人不说,接下来的爆炸,让这队伍中产生了更大的骚乱。

等硝烟散尽后,倭国武士们发现,他们此时在组织什么防御都是白扯了,人家已经冲上来了,离着他们也就三四十米的距离了。这个距离,高速奔跑的马匹,也就几秒的时间就嫩到眼前。

那些骑兵在离着他们还有三四十米的时候又都射出了一轮弩箭,接着他们就把弩箭挂到了一边,然后抽出了马刀。

“轰!”骑兵呈锥形冲进了相良长安的队伍。从北向南的冲来。就在这官道上。相良长安的人根本来不及把兵力展开,就遇到了人家像剔骨刀一般的攻击,足轻们早就崩溃了。也仅有几个旗本武士在那悍不畏死的向那些冲过来的骑兵进攻。不过,他们无疑都遭到了最凌厉的攻击。

从北边往南边冲的是女真勇士。他们骑马冲锋之前,总要扔一些投枪或是斧头什么的。有的还擅长使用那种小斧头,专门对付战阵之中那些拿着长兵器的敌人。有几个拿着长枪的倭国旗本武士,正要用枪去攒刺对手的时候,冷不丁的被迎面飞来的斧头砸中了脑袋,有的则是砸在了肩膀上和胸腹上,以这个时代旗本武士们的披甲程度来看,这临近飞来的小斧头,那就是索命的阎王。那些衣甲根本就防不住这飞斧的攻击。等在一愣神的时候,人家已经靠到眼前了。

骑兵突击就想热刀切牛油一样,从中间把倭国的武士们冲散了。很多武士来不及跑,被女真人的马给活活踩死了。

女真人刚冲过去,那些逃散开来的倭国武士悲哀的发现,从南边来的那些骑兵此时也已经冲到他们眼前了。一横一竖,两下冲击,相良长安带着的一千来人马上就被斩杀殆尽。就连相良长安本人此时也是被打下了马。靠着几个亲卫武士护着,他才没有那么快的去见阎王。

从南边发起冲击的是辽镇骑兵,等他们冲完后,刚才冲过去的女真人又再次折返过来。就像两把梳子,来回的梳拢这些倭国武士。他们倒是想反抗了,但是在骑兵的冲击面前,他们根本连半点机会都没有。

等到后来,只剩下零散的倭国武士了,女真人和辽镇兵丁反倒是不再冲了,而是远远的开始在马上用弓箭射了,。这到还真有些打猎的味道。

那相良长安此时身上也是插了很多箭簇。有弩箭,也有弓箭。仗着他自己的铠甲好,所以他才没有被射死。当然,也有这些箭的准头差的缘故。若是直接射到他面门,那他此时便不会慌张的站在那里,拿着一把武士刀在左顾右盼了。

女真人还有辽镇兵丁也都知道,这拿着马印的肯定是倭国的什么大名了。要不然也不可能有自己的马印。这跟倭国武士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对于这一点他们现下也是很清楚了。

自然有人要把这彩头留给魏刚,所以只是把这几个人围在中间,远远的用弓箭逼着他们。而其他人则是继续在战场上砍杀,便是有的倭国武士已经跪在那里投降了,他们也不放过。反正魏刚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全宰了。这些矬子们也是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便是想行那引蛇出洞的计谋,现下也是不赶趟了。

魏刚被告知有倭国的所谓大名被抓到了,让他过去看看时,他就知道是下边的人想整这么一出。后来一问才知道,闹了半天是辽镇兵丁中一个叫王作武的家伙弄的。这家伙隐约算是这些辽镇兵马中一个领头的,前些日子就张罗着要跟魏刚,现下整出这一出,那便是要给魏刚一个彩头,算是进身的资本了。

“嘿嘿,这大概都是原来这些辽镇将官们养出来的毛病吧,现下也是这战场被咱们控制了,若是正是紧要关头,这样的做法,那便是愚蠢了。奎子,以后记住了,咱们苍狼军,在战场上是不准争抢割首级的,这样的事情,也最好不要出现。难道还要我过去跟这矬子大名比试一番,然后来个战场生擒什么的?呵呵,这心思可是够重的。行了,我马上过去,也就这一次。”魏刚跟郑奎说完,便向那包围圈奔过去。

此时那相良长安被围在中间,包围圈已经缩小,顶多能有个十来米的样子,他的那几个贴身武将也都是把他围在中间,手里拿着刀剑,紧张的盯着外围。

魏刚过来一看,就知道这些是所谓的大名亲卫了。那么中间围得那一个,肯定就是个大名了。

“大人,小的们把这矬子们的头领围住了,转等大人来这里拿下这彩头。早就听说大人一身武艺,小的们倒是想现场开开眼。大人放心,那几个外围的,过一会小的让人把他们射死,就留中间那个家伙。”

这时那王作武也是有眼力,马上跑到魏刚眼前,汇报起这围着的倭国武士的事情来。

“嘿嘿,王作武是吧,你以前是跟着王守官大人的吧,若是我没说错,你也是他的家丁亲兵吧。”

“大人说的不错。不过王大人已经报效朝廷了,小的现下就想跟着大人混了。大人领着咱们弟兄,在这朝鲜如入无人之境,咱们弟兄都觉着跟着大人打仗舒服,便是死了,那也是值了。再说,大人体谅俺们士卒,和俺们同吃同睡,这样的打人,这辽镇几十年来俺们就没有听过过。俺们私下里也是通了气,都打算自此便跟着大人了。生是大人的人,死是大人的鬼。”

“嘿嘿,你这张嘴倒是会说,不过我跟你说,若想跟着我干,那现下这规矩就的改改。奎子,让火铳手围上来,全部杀了。”说着,魏刚便挥了挥手。

苍狼军士卒手里拿着火铳的造就在一边上等着了。听到魏刚这命令后,马上围了上来,对着这中间的几个倭国武士就开始射击了。一共就那么几个人,哪里禁得住火铳这么个打法。那些武士原本还以为对方把他们围上,就是想玩个单挑斗将什么的,这样的桥段,对于熟悉三国演义的这些倭国武士来说,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哪里知道,对方竟然不按规矩出牌,直接用火铳过来射杀。就连相良长安临死的时候也是纳闷,这三国演义可是明国人自己写的,怎么他们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不遵守呢?

“王作武,你跟其他人说,要想跟着我干,可以,但是我这边规矩可是多,先要熟悉规矩,而且要跟着训练。银子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规矩若是不遵守,那就别过来了。你也看到了,我这里和辽镇其他军将的规矩不一样,何去何从你们自定。不过到现在为止,你们跟着我打下的功绩,我是一分不会少你们的。这倭国的大名,便算是你打杀的吧,到时候我会在战报上写上你的名字。”

“多谢大人抬爱,俺们不用商量,大人如此对俺们,俺们若是还想这想那的,那就是被猪油蒙了心了,那就是个混蛋了。以后俺们真心跟着大人,若是有什么二话,天打五雷轰。”这王作武此时已经激动的跪倒了地上。毕竟,临阵斩杀倭国大名这样的功绩,那可不是一分小人情。

一个时辰后,战场被打扫干净了,望着这片被骑兵们蹂躏过的土地,魏刚感叹起来。再往后能不能有这样的机会就不好说了。冷飞已经传来了消息,朝廷东征的大军已经在凤凰城那边准备好了,大军的主帅,已经定下来了,便是李家的老大李如松。自己以后便算是李家老三李如梅的麾下了。要想再这样的自由作战,那是不可能了,以后什么都要听人家的了。

不过魏刚也是知足。能有这几个月的自由指挥作战的机会,他已经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剩下他要做的就是规规矩矩的跟在李如梅身后。什么时候该出头,什么时候该收敛,这一点魏刚心里还是有数的。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的名言警句,作为一个从国安局中出来的特工,不可能不知道。

第104章 朝鲜君臣的努力

打完这股出了咸兴城的倭寇后,魏刚又领着人马在咸兴城附近游荡了一些日子。{。。}奈何那收城的锅岛直茂倒是谨慎,竟然再次的龟缩在了咸兴城里。魏刚这点人马,打打这游击战还凑合,强行攻城,那就是出昏招了。

见到没有什么机会,魏刚便把韩英俊叫来,让他领着他自己征集到的部下继续在这附近活动。反正在地形上他们要比这些倭寇要熟悉的多。魏刚让他们不要和倭寇接触,只是保持出现的几率,这样便可以给倭寇以无形的压力。毕竟,之前,韩英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结果锅岛直茂不信邪,先是派小股人马出城,后来觉着没事了,便又派出了这相良长安。可惜,这个时候正好赶上魏刚挥军东进。这相良长安就倒了霉。而这一下子,也让锅岛直茂更加的谨慎起来。

因为要到平壤那边和东征大军会和,所以魏刚要先把跟着自己的女真营和鸭绿江三部女真人给打发了。既然朝廷大军已经到了,那就用不到这些女真人了。毕竟,朝廷现下明面上还是要防着这些女真人的,都是把他们当成蛮子看待的。若是这个时候他带着女真人明目张胆的去和朝廷大军会和,指不定会被人按上什么罪名呢。

女真营的人在李虎的带领下再次回归董鄂部老营和牛毛寨,而鸭绿江三部人马则是回归各自的部落。从七月份开始到现下这十二月,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了,他们跟着魏刚可是没少赚银子。他们砍了的倭国武士的脑袋,魏刚还真是找人记得清楚,然后那头就让老李照单付钱。因为有了朝廷的封赏,老李那边银钱周转也是顺畅。女真人一看这白花花的银子,自然更是死心塌地的跟魏刚干了。现下让他们回去,他们还真是有些不乐意。不过魏刚还是把他们的头领找来了,好言相劝一番,说是以后还会用他们,他们这才不依不饶的返回自己的老营。

临走的时候,魏刚还让这些人跟他们的头人带个话,就说最好不要再和咸镜北道的这些朝鲜人为难,毕竟,现下那韩英俊说起来实际上是在替魏刚办事。

安排完这些,魏刚自然是领着人马,径自往安州那边而去,而冷飞则是带着一些人,押着倭寇首级往义州那边赶了。朝鲜民夫征集的也是足够,所以这一路上,冷飞他们倒也不怎么费劲。

进入腊月的义州城,比以往任何年份都是热闹。这个朝鲜和大明的边镇小城,此时不但是朝鲜国王的陪都,也是明朝东征大军入朝的必经之地。

打从祖承训兵败身死开始,朝鲜国王就更加的着急,深怕平壤的倭寇趁着这胜利的劲头一鼓作气的挺进到这义州。若是如此,他早直接躲到大明朝的辽镇,便是当一个没有名头的闲散王爷他也认了。可是他的那些臣子倒是比他有主意,许多人都是不同意他这想法。而且,这些臣子们也是喝出了脸,四下里使劲想着让大明的军将赶紧的出兵朝鲜。

好在后来有魏刚在平壤左近打了几个胜仗,这才算是稳定了下来。朝鲜君臣这才不再想着要内附大明。后来这朝鲜国王看到魏刚送过来的倭寇脑袋,心中更是大定。要说起来,他还是没有他那些大臣心眼多。他那些大臣却是不管这倭寇的脑袋有多少,他们知道,只要他们一天不返回王京,那么他们就要担惊受怕一天。他们不光防着倭寇,还防着辽镇这些兵丁。在他们眼里,辽镇的军将和兵丁都是和女真鞑子还有倭寇一样的,不讲所谓的仁义道德的。而且在人家屋檐下生活,总归没有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舒坦。只要大明帮着他们把倭寇赶走,他们能恢复自己原来的地位,那么他们就可以继续过他们那相对来讲算是比较奢华的生活。还可以继续摆弄那些土包子,还可以继续占有大片的田地,还可以继续为自己的子孙谋划更多的利益。

也因此,这些朝鲜大臣们去各处哭诉的最多。魏刚打了几个胜仗下来,连万历皇帝和辽镇的军将都觉着这已经够可以的了,能够暂时镇住倭寇了,可是这些朝鲜大臣们仍旧继续的哭诉。

万历皇帝也是被这些朝鲜大臣给弄的没了脾气,再加上下边的大臣们有不少都是收了朝鲜人的重礼,所以也是帮着说话。万历皇帝当然不会在意这些大臣们的帮腔了。但是他也却是对那海东的矬子们生了厌恶。有明一朝,打从太祖那时候起,倭寇就曾祸乱东南沿海的。而且他皇祖那一辈还跟倭寇很是激烈的打了好多年的,要不是有戚继光和俞大酋这些名将,这大明能不能稳当下来还都两说呢。所以一听到这些矬子这次竟然是在他们的大名的带领下明目张胆的来到朝鲜打劫,万历皇帝就存了要教训他们的心思。不管怎么样,他自己从他皇祖手里接下来这份家业,虽然可能干的不会比他皇祖好,但是也不能比他老人家差呀。

正因为万历皇帝有了这心思,所以这些官员和朝鲜大臣们的哭诉他才听进去。宁夏那头一完事,他就传旨催促李如松赶快回师。到了这十二月份,李如松终于回到了辽阳。

不过此时因为朝鲜君臣催的太急,由万历皇帝新任命的朝鲜经略宋应昌也是顾不了太多,先是派出了一些人来到这义州,协助这朝鲜人马防守倭寇北犯。直到这时候,朝鲜君臣才停止了鼓噪。

李如松一直到十二月九号才到了辽阳,这个时候他早就和那宋应昌打好了招呼,意思是等到了朝鲜要精诚合作。要说起来这也是惯例。也就是这李如松敢和宋应昌这么说话,若是换了别的武将,怕是马上就要遭到宋应昌的弹劾了。大明历来文贵武贱,品级相同,武将也是要比文官低一个档次的,见了面还要先跑过去见礼。若是装着看不见,那就是藐视上官了,便容易获罪。

这宋应昌总督朝鲜抗倭事务,对于从各地征调过来的兵马自然是拥有第一手的指挥权的,但是对于这李家的老大李如松,他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毕竟,这李如松刚刚领着大军平了宁夏的勃家,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李如松领着兵马刚出辽阳,也就走到通远堡那边吧,他就又停了下来。原因很简单,他带来的这些兵马大多数是刚刚参加完平复宁夏的战事的,本来就没有怎么修整,现下又要马上进入朝鲜,士卒们也都是不乐意。毕竟,这眼瞅这要过年了,很多侥幸没死的,有家有口的都是指望着这时候回家跟老婆孩子聚一聚。毕竟,这仗一打起俩,谁也不敢担保自己就能活着回来。卖命归卖命,但是总要给大家伙一点时间和老婆孩子聚一聚吧,再说这还正好赶上过年了。

李如松也是这个意思,他也觉着疲劳。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