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贵公子-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识相的就开门请降,不识相的就等着挨揍吧!

陆卫这么久以来还没有真正参与过什么战斗,看到海卫不断立功授奖,陆卫队员们一个个眼睛都快成兔子眼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个正式的任务,海卫还不能参与,他们能放弃才怪了。而且董事会的命令也是拿下升龙府等地,他们当然也就不会接受安南的“无礼要求”了。

安南虽然也只是一个小国,不过升龙府城建得不错的。面积比汉城还能大点儿,方圆足有十五里。当然了,这并不是这些土著建的,而是以前这里属于中原王朝时,当地官府以府城的规模建的。安南建国后只是对城墙这些地方进行了修缮加固。

也亏得它不是在海边儿,要不然海卫能直接用舰炮把它给轰平了。不过这次陆卫带来的火炮也不少,足有五十门,一水儿的110毫米陆炮。陆炮就是配了缩小版炮座和炮车的威远火炮,单炮全重不到两千斤。不过由于这里没有火炮专用四轮马车,所以移动起来还是挺费劲的。当然了,相对于大明官军所用的同级红衣大炮来说,已经算是非常轻巧了。

由于有了朝鲜军使用开花弹攻城的经验教训,所以这次陆卫所带炮弹一大半儿都是实心弹。根据合兴泰的计算,用开花弹攻城绝对是一项非常奢侈的行为,而且效果还不好。最终还是需要登城肉搏才行。所以最终陆卫还是决定试用实心弹攻城。主攻方向就是城门。

要说陆炮比同口径的弗朗机炮要重许多,就移动来说还弗朗机炮方便一些,不过就威力和射程上来说肯定还是陆炮高许多。所以陆卫大规模配备的还是陆炮,而不是弗朗机炮。就像是现在,陆卫可以隔着两里地轰击升龙府的东城门,而不用担心城楼上的几门老旧火炮。

如果是弗朗机炮,要保证炮弹的威力,怎么也要挺进到三百米的距离才行。要知道城门和城墙可是比木船壳要坚硬许多。升龙府城四面的城门楼上配了几门旧炮,准头儿不怎么样,但是也能打出一里多的距离。

陆卫先二话不说,五十门火炮对着升龙府的三个东城门就轰击了半个小时。按陆炮一分钟左右的装填时间算,一下子就打出了一千多发炮弹。不但城门开了,连城门楼都给轰塌了。城上的守军早就被吓傻了,一个个躲在城墙后面瑟瑟发抖。

当陆卫开始进城的时候,东城墙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抗。不过按照将官们的命令,拿武器的一律射杀,这是为了彻底摧毁安南的抵抗意志。因为东城门守军基本上都被吓着了,拿武器的不多,只是几十个倒霉蛋被击毙了。其余的全部被赶到了城门外集中。

在进军中央王城的时候倒是遇到了一些抵抗。不过别说这些土著士兵了,就连这个时候亚洲最彪悍的女真人骑兵都在重型火绳枪下饮恨收场,更何况陆卫装备的还是比重型火绳枪高出一代的线膛燧发枪。这个时候用杀鸡用牛刀来形容都不合适,砍瓜切菜还比较贴切。

整个攻城战从开始发炮到最后结束,只花了一个半小时。合兴泰陆卫部队以三人受伤结束了这场如游行般的攻城战。呃,这三人是在进城的时候被城楼上掉下来的石块给砸伤的,也就是些皮外伤。

守城的士兵全部被赶出了城,让他们在东城外建了一个简易的战俘营。陆卫只留了两千人看守升龙府城和这个临时战俘营,其余部队分三路向北出击,去接应从广西攻进来的明军,顺便清除一下沿途的城镇军队。

在陆卫攻占升龙府五天后,第一批移民就被送到了这里。倒不是合兴泰总部已经知道他们成功攻占升龙府,而是他们对陆卫的战斗力有信心,这批人是早就安排好的。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运送移民达到这里,合兴泰征集了江南地区的所有海船,连驻扎在镇江,已经多年没有出海的镇江水师也全员出动了。

当然了,让他们出动是有报酬的,按人头给。要不是合兴泰对人员密度有要求,他们都能让这些北方流民们人叠人挤在舱里。这算是这样,大小船只上也都是人满为患,根本不分什么甲板还是将领舱室了,反正只要能塞得进人的地方全给塞满了。

没办法,自从大明海禁一来,水师的地位就日渐下降。再加上现在北方大乱,朝廷对边军的倚仗越来越高,而朝廷的军费本来又严重不足,只要有一点儿肯定就填到北边围剿农民军的这个大窟窿里了,哪儿还有余钱给水师。如果不是各路水师都有一些来钱的路子,估计这些水师官兵早就饿死了。

不过镇江水师不像福建水师,还能做做海贸走走私啥的,他们只能在运河口收点儿过路费糊糊口,早就已经眼冒绿光了。现在有这么一个赚钱的好路子,他们当然要卯足了劲干了。而且他们还想借此跟合兴泰搭上线,从此拖离爹不亲娘不爱的尴尬局面。他们对于福建水师并入海卫后的待遇已经羡慕好久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而已。

现在合兴泰找到他们,那就是给他们机会啊,这既可以赚钱又可以示好的事儿他们当然要用心干了。这不,由于合兴泰要求要好好对待招募来的流民,所以他们现在也一改往日的粗暴形象,变得和蔼可亲了不少。让乘坐他们船的流民们受了不少惊吓:这是有啥企图啊?

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从河南、山东等地过来的,别说近几年一直遭受官军的祸害,就是以前,官军也没有这样好声好气地对待过普通老百姓啊。这种巨大的转变让这些流民实在很难接受。

不过他们在台州都短暂居住过一段时间,而且合兴泰和永和还给他们分派了不少他们一前的同乡作为他们的领队。这些人都是早几年招募到合兴泰的人员,有他们进行解释和沟通,使得大家对此也开始慢慢适应,慢慢也有了军民鱼水情的样子。

按照合兴泰的计划,安南的升龙府平原地区将是第一阶段最主要的移民地,主要是考虑到它离大明最近,而且陆路也相通。等马路修通以后,这片地域就实实在在攥在手心里了。现在台州向南延伸的马路已经快修到惠州府了。

这批移民主要是农场工人,他们将先期在这里建立各个大型农场。与此同时,升龙府东门外战俘营里的军兵们被这批船运回了台州,他们将被卖给各个矿场。当然了,名义上是不能这么说的,官面上的说法是他们因为参与安南国针对大明的入侵,被判处服劳役。至于期限,先定十年吧。

由于这些年各地工坊工匠的待遇不断提高,所以各地矿场的劳工日益紧缺。毕竟矿场的工作条件不好,而且还很危险,一般都是实在没办法才会进矿场里干活儿。劳工的紧缺让南方的各个矿场不得不在招募的时候采取欺骗的方式,要不然这些年在北方招募流民的商行、工坊这么多,别人怎么会愿意到矿场来。

现在把安南的土著青壮卖给这些矿场,不但解决了安南地区的反复叛乱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大明各个矿场的劳力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赵永泰让合兴泰各地分号同各家矿场签订了协议,他们将逐渐减少明人劳工的数量,直至全部替换为非明人劳工。合兴泰负责保证他们的劳工需求。

这件事标志着由合兴泰主持,大明各大世家参与的,轰轰烈烈的南洋移民运动正式开始。这项耗时半个世纪的浩大移民工程不但解除了大明境内的灾荒问题,还让南洋成为了大明的内海。同时,这项运动也标志着华夏民族再次开始了开拓之旅。

当然了,为了不引起当地土著的强烈反弹,这项换人计划的执行态度还是比较温和的。至少从表面上看,被判劳役的人都是犯了罪的。犯罪服劳役,这种判罚在明律中还算是轻的。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一百二十四章

崇祯九年九月十三日。皇太极下诏改“女真”为“满洲”,这个时间比历史上要晚了近一年的时间。同时还下诏更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比历史上要晚近半年的时间。估计是之前没什么钱办仪式,等到他们入侵大明劫掠的部队回返后,才匆匆忙忙办了这场大礼。

女真是个野蛮围开花的种族,所以他们对于汉族繁琐的礼仪更加注重,希望能够以此来显示他们也进入文明社会了。不过汉族各种大型仪式不但流程繁琐,还需要相当多的金钱来布置,各种旗帜摆设都还需要最好的东西。毕竟这种大型仪式一般都是中原的皇家举办,所用的东西当然都是最好的。

女真人现在虽然看不起大明官军,但是他们的衣食住行却又在尽量模仿明人。享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别人,特别是大明能因此把他们当做文明社会的一员。

至于说历史上他们后来限制汉人的服饰礼仪,说白了还是这种自卑心理的问题。就连他们占领了北京,汉人也一直把他们当做未开化的野蛮人,所以他们就不爽了,心说既然你们说我们野蛮落后,那大家就一起落后吧!一下使东方文明倒退了近千年。

不过他们虽然这样做了,但是嘴上却绝对不这么说,还要时时刻刻把天朝上国挂在嘴边儿。就像是朝鲜人的后世子孙一样。整天到处乱认亲戚,就差没说地球是他们家的了。这都是极度自卑引发的病态性狂傲。

为什么说这场浩大的仪式显得匆忙哪,因为朝鲜还在打仗,他们必须要把相当一部分抢来的金钱物资用来换成粮食、兵器,以支撑形式日益恶劣的朝鲜战场。所以这场本来应该举行九天的仪式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这样不但能省下不少花销,还能尽快派出援军支援之前入侵朝鲜的部队。

本来蒙古骑兵在汉城外被狠揍了一通后,女真联合入侵军就决定不再出城了。现在居然不敢同朝鲜人打野战,让他们郁闷不已,但是一时半会儿又没有办法。可问题是现在是秋季,收获的季节,朝鲜人把女真人定在城里后,也不急着攻城,而是组织附近的朝鲜民众抢收附近的粮食。

这下就让女真入侵军急眼了,这行军打仗没啥也不能没粮啊!不过别说他们根本就不会收割粮食,就是会他们这点儿人也不够跟朝鲜人抢的,而且都去抢粮了,谁来守城?所以他们也把城里的朝鲜人组织起来,准备去城外抢粮。

要说朝鲜人现在对女真人还是很忌惮的,所以并没有围城,主力堵在了东门外,其他三个方向都只有少量的监视人员。不过现在朝鲜军不惧同女真野战,再加上城门楼上那几门老爷炮现在都没法响,所以朝鲜军的大营离城只有不到五里地。这样做主要是想给女真人造成进逼的压力,方便其他朝鲜人抢收汉城外的粮食。

其实汉城四面城门楼上的那几门老爷炮也算是红衣大炮类的,不过口径有点儿小,大概只有90毫米。当然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问题是仓库里的火药大部分都已经结成了硬块儿,都不知道放在里边儿多少年了。炮弹更夸张,都锈成镂空状了。

等到女真人想起来要用这些老爷炮时,这才知道为什么他们攻城的时候城头上的火炮没发射几炮就不响了。因此轮到他们守城的时候,也就只能看着朝鲜军新到手的火炮干瞪眼了。当然了,其实他们这次也没有带炮队过来,因此也没人会使炮。只是看到有炮在城楼上,才想着试试。

女真人只是野蛮没开化,并不是智障,所以他们在明知现在野战上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并没有大摇大摆地拉着队伍出去抢粮,而是先派出几千骑兵从北城门出城,不断骚扰朝鲜军,使得朝鲜军在知道了从南门出城的抢粮队后,没有办法去干扰或是抢人,甚至是乘势攻进城里。

弗朗机炮虽然轻便,但移动起来也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而且女真和蒙古的骑兵并不接近朝鲜军,只是不断在附近来回绕圈,而且还分成了若干小队,这样就使得朝鲜的炮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威力。不过女真人也不敢逼得太近。因为朝鲜人不但有火炮、火枪,还有瓜雷。

之前女真人看这种分队的方法让朝鲜人的炮队疲于应付,就以为有了可乘之机,一队骑兵看见对方出现了一个空子,按耐不住就冲了上去。应该说他们找的这个时机还是很好的,火炮还没转过来,而这个方向的火枪也不多。

因此还真让他们冲到了五十米左右的距离。正当他们心中狂喜,又准备嗷嗷叫的时候,被一堆瓜雷炸得晕头转向。赶过来的火枪手又补了几轮,这支小队有五十多人就交代在这儿了。这下女真人和蒙古人全都不敢扎刺儿了。双方继续玩儿转圈游戏。

像女真人这种没开化的种族,呆在城里除了烧杀抢掠也就只会干强jian了。蒙古人也好不到哪儿去,汉八旗的军兵当然也是有样学样,所以入侵军在汉城里除了仇恨以外,什么都没留下。因此这次参加入侵军组织的抢粮队的朝鲜人一到田地里就马上乱了起来。毕竟收割粮食不可能聚在一块儿,这样一来看守的女真人等也需要分散开来,防守上就出现了漏洞。

一部分人的逃跑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四散奔逃。而女真的追击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逃跑的机会,逃跑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一发不可收拾。女真人当然不能让他们跑了,从最开始的追击,逐渐变成了追杀。但这只能让更多的朝鲜人为了活命而四散亡命奔逃。

南门打开后没多久,朝鲜军主力就得到了消息。由于女真人的骑兵围在朝鲜军四周,所以朝鲜的哨探采用的是响箭示警的方式。朝鲜军的将领们商讨了半天,最后才决定派出全部的重型火绳枪手加上三千长矛掷弹手组成救援队前往南门外营救出城的朝鲜人。

事实证明,这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至少女真人的骑兵拿他们并没有很好的办法。而且移动速度还不错,灵活性也不错。他们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感到了南面的屠杀场,开始了救援行动。这个不太规整的方阵就像是后世一款吃米游戏里的那张大嘴,把逃难的朝鲜人一个一个“吞”到了阵中。

由于押送这支抢粮队的大部分都是汉八旗的军兵,因为他们不是骑兵。因此在朝鲜的救援军到来后。他们也开始回返城里。他们面对这个军阵,比骑兵更没有办法,基本上只有被揍的份儿。

出城近五万朝鲜人,事后被押回城的不到一万人,这让女真将领们大为恼火。一发狠,派出了全部骑兵去追杀在附近收粮的朝鲜人。不但如此,还放火烧。心说你们不让我们收,你们也别想得到。

朝鲜军对此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的移动力不如骑兵。不过这时朝鲜人的援军到了,经过几个月的招募训练,这次他们又派来了三万人的军队。同时还带来了十门火炮和实心弹,以及五百支重型火绳枪,当然了,还有大量的瓜雷。援军的抵达让朝鲜人士气大振,特别是现在有了实心弹,他们终于可以重新开始攻城了。

发现朝鲜人这次用的是实心弹,女真就知道不好了,至少城门是扛不住的。而且他们一多半儿的人都是骑兵,并适合巷战,而且进城之后,朝鲜人的火枪手更占便宜。所以女真人留下汉八旗的人守城,女真人和蒙古人在城里大肆屠杀一番就从西门溜了。

当然了,他们不可能对汉八旗的人说:你们死守。我们跑路。他们跟汉八旗说的是让他们拖延朝鲜人进城的时间,他们需要时间把在朝鲜抢掠的东西运出城,同时还要在汉城里再抢一遍。他们弄好了就通知汉八旗的人一起离开。

不过女真人高估了汉八旗的战力和服从性,他们只坚守了半个小时就溃散了。其实也不能说他们战力弱,要知道他们以前对战大明官军的时候,通常都能一挑三四的。只是他们也不是傻子,看到周围守城的人都是汉八旗的人,谁都会有想法的,士气当然也就受到了影响。

而朝鲜人现在却是士气高昂,火器犀利,双方一升一降。交手的结果是这样也就不是很奇怪了。就这样汉营军兵还在东城门口给朝鲜人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只是朝鲜人装备的重型火绳枪以及瓜雷威力实在是太强了,要不然他们说不定还能坚守个两个小时啥的。

由于朝鲜人进城的时间比他们预想的要早得多,所以女真人的屠城计划没能完全实施。毕竟他们这次不是纯粹的屠城,还想收刮钱财,所以这点儿时间只够他们把十几家大户给抄了。

进城之后,朝鲜军战力又再提高了不少。毕竟火枪比弓箭更适合巷战,而且他们也比入侵军更了解城内的布局结构。不过就算是这样,在他们把入侵军完全赶出汉城,也花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这还是入侵军没有跟他们打巷战的打算。基本上一旦接战,入侵军很快就会选择撤退。

当然了,也会有一些人慌不择路被逼到死角的,他们也只能是顽抗到底了。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是他们选择投降也是死路一条,而且说不定死得更惨。

要知道汉城里原来有近二十万人,除了一开始撤离的一万多人和之前加入抢粮队后逃跑的近三万人外,现在城里还活着的只有八万多人。也就是说这几个月的时间女真人等入侵军就屠杀了五六万人。这还是女真人最后的屠城计划没能得以实施。这种血的仇恨让入侵军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如果他们被活捉了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当然了,混战之下总难免有倒霉蛋,最后搜查之下还是让朝鲜人发现了一百多个受伤未死的,很是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一把。

常言说战场才是最好的训练场,这是句大实话,就像现在,连朝鲜人也知道重型火绳枪和瓜雷对他们来说更重要些,所以他们在给合兴泰的采购清单里加大了这两种武器的数量。不过很可惜,这一点合兴泰已经早一步发现了。所以才在后续的物资中减少了火绳枪的数量。

而缩小版瓜雷由于威力小,而且属于消耗品,所以合兴泰才没有调整瓜雷的供应量。因为按照合兴泰的计划,现在不需要朝鲜人把女真人给撂倒。朝鲜人的作用只是牵制削弱女真人。当然了,这个过程朝鲜同样也会被削弱。不过这就不是合兴泰要关心的问题了。

崇祯九年十月初三,赵永泰二十二岁了,这也是他与钱婉莹以及宋佳雯完婚的日子。以他们的身份,想低调都不行,而且还要操办得特隆重才行,结果整个婚礼前前后后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这还不算以前订婚的时间。弄得赵永泰听到婚事儿心里都在发颤,心里大叹礼教害人。当然了,就算是心里再郁闷,脸上也不敢表现出来。要不以后的日子还想不想好过了。

好不容易完成大礼,赵永泰还没休息几天。结果又接到急报:农民军张献忠部再次攻入南直隶。也许是上次收获颇丰,所以他们还来上瘾了。气得赵永泰直跳脚:还让不让人活了!

自从他被任命为董事会参议后,就没能再偷懒不去参加董事会了。参加完了还得各个院所工坊到处跑,谁让他管的事儿多哪。好不容易等到结婚放婚假,还想好好休息一下,结果又遇到这么个事儿。当然了,抱怨归抱怨,事情还得干。毕竟护卫队的实际调度指挥都是他在负责。

上次农民军攻陷凤阳,合兴泰各家族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并没有派护卫队出击。使得当地不少世家大户受了不小的损失,让合兴泰的声望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不过合兴泰在海贸和海外田地上对他们进行了一定补偿,这事儿也就算过去了。

这次张献忠居然又过来了,这次合兴泰当然不能再坐视不理了。一来现在合兴泰及江南与北京已经算是公开翻脸,所以合兴泰也没有政治上的顾虑了。二来这种扫面子的事儿有一次就够了。不发发威,这些农民军以后还指不定怎么蹬鼻子上脸了。而且连自己地盘都保不住,还怎么压服其他的世家。

不知道是因为现在北京的财政比历史上还要困难得多,所以给围剿农民军的各路官军饷银更少,以至于这些官军们的战力也降得更低。还是历史上此时官军的战力就确实如此,居然这么容易就让农民军再次从几十万大军的包围中突围而出。而且还小有胜绩。

各路农民军四散突围后,反而到处攻城拔寨,声势更胜。现在光凭各地的守军肯定是挡不住这些农民军的攻击的。而官军主力又只是跟在各路农民军身后缓缓而行,而且就算是他们真追上了,谁揍谁还真说不准。指望他们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因此,十月二十三日,合兴泰陆卫五千人,以南京守备部队的名义开赴庐州府(现合肥),准备直接迎战张献忠部。这是合兴泰护卫队首次在大明境内开展正式的军事活动。之所以只派这么点儿人,主要是因为这次他们的目标是把张献忠部赶出南直隶,而不是歼灭对方。因为按照合兴泰的南洋移民计划,现在还需要农民军的存在,而且规模越大越好。

因为这次基本上应该都是野战,所以陆卫只带了四十门十二磅的弗朗机炮,兵工厂里的正式名称叫野战炮。合兴泰新制造的野战炮也采用了威远炮(现在也叫攻城炮)的相关技术,同时也配了炮车等机构,所以在轻便、性能上又提升了不少。

110毫米口径的野战炮加上炮车,全重也不到六百斤,相对于一千七八百斤的威远炮来说,轻便了太多。配上长形开花弹,绝对是这个时代陆上的霸主。野战炮由于是短管炮,所以所使用的长形开花弹长度要比威远炮短一些,使其直射射程保持在八百米以上,曲射射程更是在一千六百米以上。

只是由于此时曲射在瞄准问题上还没能解决,所以通常还是使用直射。不过兵工厂已经在对其相关射角数据进行统计了。当然了,以这个时代的陆战来说,800米的直射射程已经足够了。就像之前朝鲜军使用弗朗机炮,其直射射程只有五六百米,就已经把女真人骑兵揍得哭爹喊娘的了。

因为是在本土作战,所以这支陆卫还配备了一百多辆军用四轮马车,弹药粮食都由马车运输,这样使得队员们的单人负重减轻了不少。要不是现在缺马,赵永泰都想让他们再配上足够的运输车,让他们成为一支十七世纪的快速反应部队。

庐州府紧临巢湖,所以陆卫直接从镇江出发,逆江而上,经巢湖抵达了庐江府。要说这张献忠现在胆气也真肥,或者说是野心越来越大了。陆卫抵达时居然看到张献忠部正在围攻庐江府。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说以前农民军也攻陷过府城。而且还不少。不过绝大部分都是北方府城,都是在合兴泰势力范围外的。唯一例外的是凤阳承天府,它不但是府城,还是大明的中都来着。不过也正是因为它的中都,所以虽然它在南直隶,但合兴泰并没有把他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毕竟它是朱家的象征不是。因此南直隶各府也就它的防御力差些。结果没想到还真就被农民军给攻陷了,还烧了皇陵。

自从农民军兴起一来,特别是他们在攻陷河南的府县后大肆抢掠永和,立刻引起来合兴泰的重视。虽然之前合兴泰因为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没有找回这个面子,但合兴泰却逐渐加强了势力范围内各府县的防御能力。不过现在农民军毕竟势大,所以上次他们攻进南直隶的时候还是攻陷了几个小县城,但是府城却只有承天这一个。

也正是因为承天府的被攻陷,又使得合兴泰再次加强了江南各省府县的防御力。特别是与京师正式翻脸后,就正式给各大府城装备了数十门红衣大炮及开花弹,缩小版瓜雷也储备了不少。当然了,这些东西也不是免费的,费用都由当地的世家们均摊,不过合兴泰只算成本价给他们。

现在世道这么乱,而南直隶又实实在在被农民军攻击过,所以各府县的世家大户们对于这笔花销也没有怨言。毕竟这是安家保命的事儿。要钱不要命的在世上只是少数人。像庐州府这样,由于临近巢湖,运输方便,所以还多装备了十几门。

本来农民军现在一直是流动作战,讲求一击即走,不管得没得手。毕竟他们身后还有大批的官军在追击他们。不过由于近两年农民军与官军交手反而是胜多败少,而且他们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也生出了一些傲气,觉得拿不下来这个府城有点儿丢面子。

而且现在身后官军们的追击力度越来越低,距离原来越远,也使得他们有了更充裕的攻城时间。要知道打下府城的收获可比县城要多得多,而且庐州还是有名的富府。这样的肥肉摆在眼前,他们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另外他们之前一直没有动用亲信精锐,想着先用携裹来的老弱、杂兵消耗一下守军的武备。

因此这次他们才坚持着多围了几天。不过这几天他们发现城上的反击力度一直没怎么降低,也有了退缩之心。

要说城头上十几门火炮,张献忠等人还真没放在眼里,或者说这些火炮在其眼里根本不是武器,而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由于现在农民军各部势力越来越大,家底也越来越厚,所以火炮的数量也成为了各部比拼的目标。现在农民军各部一共也才装备了几十门大小火炮了。现在这一座城上就有几十门,怎能不让张献忠等人眼馋。

这些110毫米口径的红衣大炮要说威力还是很强的,特别是配合球形开花弹使用,对人员的杀伤效果还是挺不错的。不过由于自重太重,所以无法调整左右射角。就连上下射角的调节也不是很快。这也就造成了这些火炮只能朝一个方向轰击的结果。

攻城部队只要避开这些火炮的攻击正面,这些火炮也就不成其威胁了。当然了,也不能说这些火炮没用,他们至少使得敌方不能把城门当做攻击目标。毕竟现在农民军也有火炮。用来轰击城门,再坚固的城门也抗不了多少轮。不过农民军的火炮口径都比较小,三、六磅居多,八磅都很少。

一方面是因为此时官军大部分也是使用这类火炮,他们现在只能从官军手中抢,当然也就只能使用这样的火炮。另一方面则是运输的问题,口径越大,重量也就越大,运输起来也就越麻烦,这与他们的流动作战的战术要求不符。就算是他们获得了大口径的火炮,通常也会将其融化,制成其他兵器。

其实这也是合兴泰给这些府城装备红衣大炮的原因之一。这样就算是城没守住,敌方也没办法把这些单门重达两千多斤的火炮搬走。这些火炮也就不会变成助纣为虐的帮手。就像是现在张献忠等人眼馋这些火炮,但真要是得到了。他们也只能是一边捂着胸口,一边把它们融化掉制成其他兵器。这样他们还能算是发一笔小财,毕竟一门火炮就是几千斤,能打造不少兵器了。要知道他们中大部分人现在还拿着木枪之类的武器哪。

不过小口径火炮虽然运输使用都挺方便,但其不但威力比大口径火炮小得多,而且射程也要近得多。这样一来,他们攻城的时候火炮就派不上用场了,只能是冲上去肉搏。不过现在庐州府的武备可比前几年强多了。不但刀剑弓箭充足,而且还有瓜雷为辅。所以连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