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贵公子-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一百零九章
这次发售股票,一下就募集了六千万两白银。即使十大家族都是豪富之家,但真正看到这么多的数字时,还是忍不住惊叹了许久。除了大户们直接送到台州的银子,其他各府还有近两千万两的数额,还好之前对此有所预料,派出了护卫队进行保护。否则如此庞大的数目,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贪欲。
不过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证银钱的绝对安全,毕竟不可能让护卫队一直呆在各府。这样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以此为借口行驻军之实。因此,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通往台州的马路上一直都能看到在大批护卫队员们护卫中行进的运银车。
此间倒真有几个要钱不要命的山匪、强盗组织对一些车队进行拦截。不过他们基本上都没kao近车队,就被击溃了。而且这还没完,接到消息的护卫队本部又专门派出了部队对其进行围剿。面对护卫队的火枪火炮,山寨基本上没有防护之力。几轮开花弹过后,各个山寨里的人就完全没有抵抗意识了。
在各府的银车还在路上往台州赶的时候,赵永泰又向董事会提交了一个提案。如果说此前还有部分董事对发售股票有点儿微词的话,在看到这么多白银的时候,他们心里那点儿小介意也完全消散了。因此,此次大家对赵永泰的新提案都报以了极大的兴趣。
赵永泰此次的提案是提请建立富鑫银行。是的,不是钱庄,是银行。为什么?有这么多白银做储备。叫钱庄不是太小气了吗!我们就是要跟别的钱庄不一样!当然了,这个银行同后世的银行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首先,在富鑫银行存钱不用付利钱。相比于此时其他钱庄的做法,这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要知道现在在钱庄里存钱所需要付给钱庄的利钱利率还是不低的。但是相比于把银钱藏在家里,存在钱庄还是要安全许多。因此还是有许多大户家族把银钱存在钱庄里。另一方面,大型的钱庄分号众多,由分号之间出具票据进行转账交易,无疑比用现钱要方便许多,也要安全许多。
因此,富鑫同样也开设了通存通兑及转账服务。当然了,跨地区的兑换、转账业务是需要手续费的。
富鑫与其它钱庄最大的不同就是正式发行了一批通用银票。这种银票就像是后世的纸币一样,有各种面额,可以方便日常使用。不过此时发行货币还是朝廷的专利,为了避免麻烦,富鑫将这种纸币取名为代银券,对外公告是说这种纸币只在合兴泰内部使用。不过凭这种纸币可以随时在富鑫银行兑换成铜钱或者银两的说法却使得这种纸币的广泛使用成为了可能。
崇祯七年三月,合兴泰及所属的永和等商行都是使用这种代银券来发放工钱。一开始大家都对此不是很有信心,许多人领到自己的工钱之后就赶紧跑到附近的富鑫银行分号进行了兑换。毕竟在明初的时候由朝廷发行的纸币都贬值得非常快,何况现在只是一个商业集团发行的纸币。
不过由于合兴泰此时在民间已经具有了很高的信誉,所以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急着去兑换。这部分人大多数都是在合兴泰工作了多年的老人,他们现在对商行的信心很足,不担心这些纸币会成为废纸。还有一部分则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技术人员:拜托,商行才收了几千万两,这些纸币想变成废纸还真有点儿难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了这种纸币的方便。想想一贯铜钱的重量有六七斤,虽然用银子重量就能轻不少。但是此时的白银别说是散碎银子,就是官银的成色都各不相同。使用的时候还要判定成色。这不但很麻烦,还容易引起纠纷。因此,具有具体数额的纸币就显得方便了不少。
而且富鑫发行的代券使用了后世的面额规则,也是一二五面额。从十钱到一百两各级都有,使用起来就更显方便。这可比拎着一大串铜钱挨个数方便多了,还不容易搞错。渐渐地,在台州,除了合兴泰所属各大商行外,其他的商家也开始接受代券作为银钱使用。
毕竟在台州,合兴泰的工匠职员们的购买力才是最大的份额,这些人用代券来买东西,你难道不收?那除非你以后不做生意了。当然了,这些小商家一开始还是很忐忑地,基本上都是头天收的代券第二天一早就跑到富鑫给兑换成了银钱。不过多兑几次之后他们自己都烦了,渐渐地也就把兑换时间给延长了。
后来,大家都知道在富鑫存钱不需要利钱后,也就不兑换,直接存起来多方便。这项规定一开始并没有大肆地宣传,主要是考虑到可能会引起其他各大钱庄较大的反应。不过此时各大钱庄顾不上这事儿了。合兴泰一次就吸走了六千万两白银,这里边大部分以前都是存在各大钱庄的。这一下很快就让各大钱庄的流动资金告急了。
特别是一些经常挪用银钱去干别的事儿的钱庄,那一拨的取钱潮简直比后世的金融危机还让他们感到恐怖。要是他们无法将银钱兑换给储户。那就相当于直接宣告破产了。不过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破产保护法,别说他们的家产,就是性命都有危险。
因此这一段时间各大钱庄都在想办法募集资金,哪里还有闲情来管富鑫的事儿了。当然了,只要是挪用不是很严重的,都还是撑过了这一轮危机。毕竟真正的大户们这次并没有投入太多,他们还想多观望一下。不过这么好的事儿要是一点儿都不参与,那也太亏了,所以他们都几十万一百万两的意思了一下。亏了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大的损失,赚了所得的红利也还算能让他们看得上眼。
此时富鑫肯定是各大钱庄最大的对手,不过不说其背后合兴泰的强大实力,就单是那六千万两白银也不是他们能撼得动的,他们也只能是望而兴叹了。只是还没等他们叹完,第二波的危机又接踵而至。两个月后,也就是到了五月的时候,在富鑫存钱不用付利钱这个消息此前积存的能量一下就爆发开来。
各大钱庄因此迎来了新一轮的挤兑潮。与前一次不同,这次许多大户都要求把所有的存款取出来,这下各大钱庄都集体抓瞎了。本来他们还在商量准备看怎么暗地里给富鑫来一下子。结果全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闷棍给敲得晕头转向。算计别人!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儿吧。从这个月开始,江南地区的钱庄陆续宣告破产。五个月后,江南地区只剩下了富鑫银行。
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是赵永泰事先预料到的。他提出这个提案只是为以后完善大明的货币体系做准备而已。没想到发生的连锁反应如此强烈,直接将江南地区的竞争对手全给干掉了。董事们全都以为自己亲眼见证了一场奇迹般的金融战,只有赵永泰自己心里清楚这完全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不过他的谦虚在别人眼中却成了一种成熟的表现。
一月购买股票的大户中,有一户不得不专门提一下,这就是厦门的郑家。郑家此前由于受到福建巡抚邹维琏的压制,再加上一直在海上跟荷兰人及刘香死磕,所以路上除了死命地发展厦门基地外,对于其他的事情并不是很热心。毕竟现在对他们来说保证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的郑家的陆上势力还很弱小,离在福建称霸的地位还很远。而且这次又被荷兰人弄了个元气大伤,想要达到那种程度需要的时间会比历史上要长一些。由于此次郑芝龙也狠揍了荷兰人一顿。使得邹维琏改变了对郑家及海禁的看法。这样一来,他对郑家的支持也就多了一些,少了一些压制。
这种情况下,郑家当然也要有所回应才行。因此双方的交流来往也就多了一些,郑家也就听说了合兴泰此次发售股票的消息,少不得也要仔细打听一下。不打听还没事儿,一打听吓了一跳。此前他们也知道合兴泰在做海贸,这年头犯禁出海的人不少,这种事并不稀奇。
不过他们不是很清楚合兴泰的海贸规模,毕竟合兴泰正式合并后的海贸航线现在还局限在北边。此时郑家还在同荷兰人及刘香争夺台湾海峡的控制权,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北方的航路。就当时的海贸来说,南洋航线获利比北方航线要多不少,所以有实力的海商都是走南洋航线。而据他们所知合兴泰并没有海船南下南洋,因此他们以为合兴泰的海贸规模不是很大。
而这次他们搭上了一些大官之后,才知道合兴泰的船队规模比他们想象中要多得多,至少也得有二三十艘。这种规模同西洋人比还不算什么,但是在东亚来说,也算是很大的规模了。而此时郑家的商船数还只是个位数。毕竟他们以前是干海盗的,都是抢别人的,也不需要商船。
也正是因为此时郑家还没有从一个海盗集团发展成为一个势力集团,所以郑家在知道了合兴泰也拥有大规模的船队后,并没有想到竞争的问题,反而想到了合作的可能性。此时他们被揍了个半残。一两年内都不可能再同荷兰人争夺台湾海峡的控制权了。
合兴泰拥有这么大规模的船队,熟悉海贸的他们知道不可能没有武装战船,只是数量多少而已。因为在海上船队规模越大,越容易遭到西洋人的劫掠。船队规模小些反而安全些,毕竟海盗不可能天天在那些航线上等着。而且船少在海上也不容易被发现。
因此郑家这次专门派出了老三郑之豹前往台州,看看能不能同合兴泰进行联盟。本来郑之豹带着三十万两白银,准备看是买股票或者送礼,这样才有接触的借口嘛。在郑家看来,这次合兴泰发售股票的行为就是在募集资金,大概是出现了一时的周转不灵。毕竟海贸的利润高,但是风险也大。一艘船就是一笔很大的损失了。规模越大出现损失的几率也就越高。
所以郑之豹此次实际上就是去送钱的。在他们想来,这样既能表达己方的合作诚意,也能展示自家的实力。随随便便送出几十万两,这种手笔还是很大的。大家以后合作起来就会顺利一些。不过等郑之豹到了台州之后,才发现自己几人的想法有多么错误:这哪是发售股票啊,纯粹是在疯抢啊!难道这年头股票这东西这么好卖?
还没等他想明白,合兴泰总部大厅里就挂了出了公告:发售完毕!
得,这年头钱都送不不出了!郑之豹带着郁闷的心情返回了自己投宿的客栈。而这个客栈正好是云来客栈。怎么说郑家现在也算是一方豪强了,有钱人,当然要住最好的。不过他来的时间实在是有点儿迟,所以云来客栈的上等客房都已经住满了。郑三爷对此当然不满了,怒气冲冲地就去找其他客栈,心说:爷我有钱还住不到上房了?!
结果满城转了个遍,也没能找到满意的上房。那些小店的上房还不如云来客栈的中等房。无奈之下,郑之豹几人还是返回云来客栈去住中房。还好他们回转及时,他们后一伙人只差了一步就只能住下等房了。看得郑之豹既庆幸又郁闷:啥时候做客栈都这么好生意了?
由于头天心情不好,所以郑之豹也没有打听一下合兴泰的情况。等到第二天到了想找人打听时,又没人理他,都去抢购了。一肚子郁闷的郑之豹回到客栈后没有回屋,就在大堂里跟人攀谈起来,这时他才才算是对合兴泰了解了一些。当然了,其实这些人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不过有些人经常来台州,也就对合兴泰的事了解得多一些。就像是合兴泰的商船规模,大家都进不了港口区,但是这还是可以从货运量来推算合兴泰的商船规模。
第二天,郑之豹没有再去买增发的股份,而是直接去求见合兴泰的高层。一般的人肯定是无法轻易约见合兴泰的高层的,不过郑家这块招牌是算是比较响亮。因此大堂管事没有叫人把他扔出去,而是把他领到了一间会客室让他等待。
不过一开始接见他的只是一名理事,毕竟郑家只算是一方豪强,与合兴泰各大家族的地位还相差很远。而且他们以前还是做海盗的,这也就使得别人至少在内心深处会对他们产生鄙夷。只是郑家在海上实力不错,因此合兴泰才会派一名理事来接见他。
这次的见面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大家都只是各自势力中的一名高层,但不是决策层,所以两人节本上也就是说了一些套话。看到合兴泰的架势,郑之豹知道自己对于合作谈判来说,分量还不够。因此他这次并没有提出这个意向。反而好像真是来买股份的。
郑之豹没有在台州多做逗留,与这名理事会面后就直接赶回了厦门。郑之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汇报给了郑芝龙,除了有听来的,还有他亲眼见到的东西。车水马龙的街道,繁华的街市,城里的人脸上总是充满着笑容。合兴泰的商铺有多少,工坊有多少。这次短短两天就募集了六千万两白银所有的一切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意思,合兴泰的强大超乎他们以前的想象。特别是郑芝豹还听到别人隐约提起合兴泰强大的武力。这更是引起了郑芝龙的兴趣,这说明合兴泰和可能也具有很强的海上力量。
如果是在他们遭受重创以前,可能他们还会把合兴泰当做可能的对手。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半残,如何保住这份儿基业才是他们首先需要考虑的事。以他们现在的实力,单磕刘香都不一定还有优势,就不用说荷兰人和刘香还是经常一起来。
事实上郑芝龙已经得到情报,说荷兰人与刘香有计划在今年再次袭击厦门。以此时郑家船队的实力,也只能是龟缩在港口内才能保证安全。因此他们现在迫切需要一名盟友,而且这名盟友的实力越强越好。
郑芝龙对于大明官府的认可以及在大明国内的社会地位非常看重,要不然他也不会只为了一个游击的身份就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可以说郑芝龙是一个很传统的大明人,光宗耀祖、光耀门楣是他最看重的事情。因此对于合兴泰这种强大的政治势力,正是郑芝龙愿意结交的势力。因为这有助于提高他们郑家的社会地位。
当然了,也不是说只要是个有点儿实力的势力他们就要上赶着去要求联盟或者加入,就像是福建巡抚邹维琏,邹巡抚以前一直不待见他们,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河水不犯井水的状态。热脸贴冷屁股这也不是郑芝龙的性格。这次合兴泰有对他们释放善意的信号,所以他们才会对与合兴泰联盟这么感兴趣。
经过了短时间的商量之后,郑芝龙决定亲自前往台州与合兴泰进行谈判。这样做除了是为了能够尽快完成谈判外,实际上他也是想亲眼看看三弟口中如天国仙境般的台州到底是什么样。毕竟是海盗出身,此时的郑芝龙还是一个热血十足的人,还没有几年后那么怕死爱享受。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一百一十章
二月二十日,郑芝龙亲自带队来到了台州。这次合兴泰的接待规格明显高了不少。一开始就由总理事出面接待。要知道合兴泰的总理事也是钱家的核心人物之一,论身份地位,比郑芝龙只高不低。
不过之后的谈判却是一个年轻人为主,这让他们有点儿惊讶,在得知这就是赵家的公子时,他们就更惊讶了。此番过来,他们可是花了大力气收集了许多合兴泰的信息,知道赵永泰在合兴泰的地位。
在友好的气氛中,双方签订了联盟协议。协议条款之轻松,让郑芝龙他们都不好意思再提出什么意见。双方更是商定在年内一起进击台湾荷兰人的安平基地。
谈判完成,赵永泰主动邀请郑芝龙等人参观海卫的基地以及造船厂,并邀请他们上了巡海号观看了海卫的演习。此时海卫舰队拥有巡海级战舰三艘(第三艘镇海号刚下水,正在进行海试,还没有正式编入海卫舰队序列。),巡江级战舰二十五艘。
看到这些与福船外形明显不一样的舰船,长年与荷兰人打交道的郑芝龙等人当然能看出这些舰船的好处。不过真正令他们惊讶的还是舰长的火炮,巡海号上的火炮总数达到七十二门(其中二十四门是小口径副炮),在郑芝龙等人看来,这种火力配置已经不比荷兰人的战舰差了。
他们不知道海卫已经跟荷兰人干过一场了。要是知道荷兰人之所以对他们如此热情,也是因为海卫舰队的缘故,估计得气晕了。看到这些战舰。他们对与赵永泰提出的主动出击信心更足了。因为赵永泰并没有提什么苛刻的条件,所以郑芝龙等人都觉得以后与合兴泰瓜分海贸的利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决定。当然,在此之前还需要把其他进场的人都扫出局去。
此时船厂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大扩建。有钱了,合兴泰又开始烧包了,呃,或者说是被逼了,毕竟年底可是要有三成分红的。所以这次不管不顾地一下扩建了八个小船坞,两个大船坞,小船坞都是用来造江运级运输船的。一方面是盈利需求,另一方面是江运级建造难度低一些,适合培养新手。等这些船坞完成后,台州将超过泉州,一跃成为大明国内最大的造船基地。这种规模的造船能力,也让郑家人很是咂舌。要知道这些船坞都是建造1000料以上的大型舰船,单论大型船坞的数量,此时台州已经超过了泉州。
当然了,给郑芝龙他们震撼最大的还是海卫舰队的演习。一艘大概五六百料的福船,被海卫一轮炮击给干沉了,当时就让郑芝龙他们差点儿惊掉了下巴。其实这艘船只是培养新手造了个船壳,所以才这么脆弱。
不过就算是真正这个级别的福船,也挨不过海卫三轮的炮击。要知道此时海卫舰队二十八艘船单侧主炮总数就达到近二百八十五门。而上次海卫同荷兰人的激烈炮战打了四个小时一共也才射出了近四千发炮弹而已。
当然了,真实的海战中基本上不太可能会出现这种同时被这么多门火炮击中的惨剧。多数时候都是两艘舰船之间的对射而已,所以此时海军的实力主要还是看单舰的火炮数量。
郑芝龙等人带着满心的震撼、心悸、担心、羡慕等复杂的情绪离开了台州。
去年的时候,合兴泰前往朝鲜的商船数量达到了十二艘,如此之多的货物,让朴家等三大家族笑得嘴都合不上了。货物多了,三个家族一商量。干脆再弄点儿去卖给女真人,这样一来可以换来更多的皮毛山参等合兴泰需要的货物,二来也可以交好女真人。虽然朝鲜人看不起女真人,但是面对女真人强大的武力,朝鲜的贵族们还是选择了合作。
朝鲜人带来了大量的大明货物,得到了女真贵族们的热烈欢迎。因为他们的价格比晋商给他们的价格要高不少。这样自然赢得了大部分女真人的欢心。而女真人的高层对此也是喜闻乐见的,他们也知道竞争的好处。虽然晋商同他他们已经合作了多年,但是晋商的高昂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真人的发展。
只是过去只有同晋商合作,所以女真人才一直没有对此提出异议。现在既然有更便宜的东西,他们当然更愿意选择朝鲜人的东西。要知道朝鲜人的东西都是江南的上等货色,还比晋商们的东西好不少。另外朝鲜人收购山参皮毛之类的山货的价格也比晋商们要高一些。这一进一出,女真人得到了不少好处,这使得此后女真人都愿意同朝鲜人交易,而不愿意同晋商交易。
而且朝鲜人收购的量远比晋商要大得多。想想一辆两轮马车能运多少东西,而一艘海船能运多少东西,就能够知道两边的出货量相差有多大了。这使得交易不用再像以前一样需要首先保证贵族们的需求,所有的女真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存货换成自己需要或者想要的东西。
唯一让女真人不满意的就是朝鲜人带来的铁器太少,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下令让贵族们留存一些山货以便能够同晋商换取铁器。这些铁器也只是朝鲜国内自己出产的,铁器等物品都属于合兴泰的禁运物资。当然了,这件事朝鲜人和女真人都不知道。他们都以为这是由于合兴泰不知道铁器的价格。所以才没有将其列入贸易清单。朝鲜人还承诺说下次交易的时候向合兴泰提这个要求。
因此,等到山西八大商行在崇祯七年三月,带着大量的货物来到辽西与女真人交易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次女真人的需求以及出产都少了许多,而且品质普遍不高。废话,朝鲜人的价格比你们高不少,傻子才把好的留下来卖给你们!
以前女真人急需的盐和茶叶等物品只有几个高级贵族象征性地买了一点儿,其他人对此根本不屑一顾,就好像他们从来不需要这些东西一样。看得晋商们是郁闷不已:这往年最抢手的东西咋现在根本没人要了?
虽然皇太极等人下令让贵族们都留下一部分货物,以待同晋商交易。不过什么年代都缺少聪明人不是。这些人就想:反正这么多人交易,也不差自己这点儿东西了,我这次少交易点儿上面的人也不会知道的。这些人总有朋友不是,而朋友也有朋友嘛,所以存着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这才使得这次同晋商的交易越发的惨淡。事实上,就是皇太极他们,最后也留下了一部分货品。
为了安慰晋商们受伤的心灵,同时也是为了继续壮大自己。女真人这次没有讲价就买下了晋商们带来的所有铁器,甚至还想把车队的煮饭锅都买下来。同时还向晋商们许诺下次可以购买更多的铁器。
虽然铁器上大赚了一把,但晋商们当然不会就此满足。要知道这些东西也就在这儿才能卖出这么高的价钱,要是拉回去,不赔死就算好的了。不过任凭他们好说歹说,降了不少价格,女真人也只是把一些如盐之类存放时间长的东西给买下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花了大力气来调查到底是谁向他们背后下黑手。大笔的银钱花下去,总算是让他们知道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竞争对手——合兴泰。晋商们气啊:你们在江南怎么玩儿我们都无所谓,但是怎么现在却跑来抢我们的场子!我们也没去你们场子里捣乱啊!(问题是你们怎么去捣乱哪?)
只看女真人的态度,就知道合兴泰的出货规模不低。如果任其这么发展下去,以后女真人这边的生意他们就不用想再做了。他们当然不会放弃到嘴的肥肉,不过想要解决这件事也没那么简单。对于合兴泰的政治势力。他们还是比较清楚的。不过他们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只能从根源上下手,毕竟从生产到运输他们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由此,两个势力集团开始在朝堂上大打出手。合兴泰的优势是他们能够直接影响到一部分官员,而晋商的优势是距离京师近,以前发展的关系网比较多。不过打嘴仗对于合兴泰来说根本没什么影响。而此时朝廷既要处理现在正在黄河两岸武装游行的农民军,还要分神应付辽东女真人的威胁,根本没有精力来处理两边的经济纠纷。倒是不少官员因为被对方弹劾而倒台,让京师的市井之中多了不少谈资。
崇祯七年九月初三,海卫舰队以五艘巡海级和二十九搜巡江级组成的主力舰队启程开往澎湖,他们将与郑家的舰队组成联合舰队攻击荷兰人在台湾的主基地安平港。
海卫舰队在八月初六抵达澎湖时却遇上荷兰与刘香的联合舰队,他们也是在这里集结,准备前往厦门再次攻击郑芝龙的舰队。这次荷兰人出动了十二艘战舰,刘香有大小舰船八十多艘。看到海卫舰队的规模,荷兰人心里就凉了半截儿。舰队司令大卫可是跟海卫舰队交过手的,巡江级的攻击力已经让大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对方舰队里还有五艘块头更大的家伙,大卫实在是不知道是撤退好还是攻击好。
第一次作为舰队司令率队出海,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下令撤退,大卫相信自己这个司令的位置基本上也就做到头了。毕竟从场面上看,他们的联合舰队还是占优的。但是与如此大规模的海卫舰队交手,大卫又实在是没有信心。打输了,回去一样是丢官,说不定还会丢命。
他很快就不用纠结了,因为海卫舰队以攻击阵型向他表示了问候。大卫也只好下命令迎战。既然没有信心,大卫首先想的就是后路,所以他首先下令让刘香的舰队抢先进攻。这样如果情况不利,有刘香的舰队在前面顶着,荷兰舰队就可以很容易撤离。
刘香从来没有舰队海卫舰队,看到海卫舰队,他一开始还以为是一队商船,因为海卫的战舰炮窗都是关闭的。知道对方摆出了攻击阵型,直接向联合舰队开来,他们才知道对方是战船,不过海卫舰队没打开跑窗前他们还是不知道对方的武器在什么地方。
刘香他们作为海盗。最厉害也是最擅长的攻击方式就是跳帮战,所以接到大卫的命令,刘香的海盗船们全都争先恐后地向海卫开去。在他们想来,不管对方的武器是什么,在那个位置,只要己方能够贴上去,那就赢定了。要知道这种战术就算是荷兰人也扛不住,他们不相信这支舰队能够比荷兰人的舰队更厉害。
这次海卫舰队采用了正统战术,刘香他们抵近到四百米时才开始炮击。不过在海卫舰队所有的战船都把炮窗打开后,刘香他们也只是稍微吃惊而已,并没太大的反应。因为在他们看来,与西洋人的舰船相比,这些舰船的火炮数量还是偏少,他们的群狼战术连西洋人都怕,何况是这支舰队。
事实告诉他们,这支舰队的战斗力比他们想象的要高得多。虽然海卫舰队的舰炮(主炮)数量比他们想象的要少不少(因为副炮的窗口大小同主炮是一样的),但是海卫舰队火炮高得可怕的命中却足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双方距离才逼近到三百五十米左右,刘香他们已经有三艘大船遭到而来重创。这次海卫舰队首先集中火力攻击对方的大型舰船,对小型船只根本不屑一顾。
这时刘香才想起来以前听过有一只新式舰队让荷兰人吃了大亏。现在他明白,那支舰队肯定就是眼前这只。不过现在他们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以海卫舰队的火力,如果他们现在转身逃跑,能逃掉一半儿就不错了,而且大中型舰船肯定都保不住。现在如果能够逼近对方,还有赢的机会。
海卫舰队的火力让在海卫舰队后面的荷兰人也吓了一跳。除了之前跟海卫有交过手的四舰外,其它各艘战舰的舰长都差点儿把眼珠子瞪出来。实际上他们在后面并没有看到到底有多少炮弹命中那几艘船,但是他们可以看到海卫舰队每轮开炮的数目,减掉掉进海水里的数目,这样也就知道命中有多少了。
一开始不少人还以为对方的命中太差,部分炮弹打飞了。但是他们用望远镜左右望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到离得远的地方有炮弹激起的水柱,这样他们还不知道是对方的命中高的惊人,也就该让出舰长的位置了。此时他们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大卫他们上次后去后,四艘舰船都是那副模样了。在此之前还有不少人还在怀疑大卫他们是不是把这支新式舰队的战力夸大了,以掩饰他们战败的真正原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