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贵公子-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说就是增添了一个新的威胁。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加强对刘香的支持,以便他们能够对抗郑芝龙的集团,好让自己的舰队能够腾出手来对付那个新出现的威胁。对于荷兰来说,这个新的威胁比郑芝龙更大。这样一来,刘香所提出的武器数量就根本不是问题了。甚至以后有需要他们还会再次加大对刘香的支持力度。
“我们收买了郑芝龙的人,得到消息他们在福州组建新的舰队。”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刘香微笑着解释道。
“就只是收买得到的消息?”普特斯曼对这个解释很不满意。他知道,很多所谓收买得到的消息都不一定是真的。而且就他们所知,郑芝龙的势力范围是在厦门附近。而且郑芝龙虽然归顺了明国政府,但其并不完全相信政府。他们没有交出手里的军队就是最好的明证。也因此,郑芝龙集团一直都是在厦门发展自己的实力。现在刘香居然说郑芝龙突然跑去福州,这个自己势力范围之外的地方组建新的舰队。这与他们收到的情报、消息完全不符,让他开始怀疑刘香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在他看来,如果那只新式舰队真的是出自福州,那只能是出于明国政府的官方行为。如果郑芝龙他们真的能够制造这么先进的战舰,却把它的生产基地放到厦门以外,那只能是郑芝龙他们集体脑袋被门板夹坏了,傻掉了。要不然,等明国政府拥有了足够强大的新式舰队,那郑芝龙的集团就玩完了。这是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做出的决定,除非是郑芝龙他们与明国政府的关系突然变得亲密了。但是自己这方一直没有收到这样的情报。
“当然不会,三天前我亲自率领船队前往查看,那里确实新建了一个船厂。”刘香听到普特斯曼的疑问,遂开口说道。不过说到这个,他脸上的表情有点儿不自然。
不过普特斯曼听到他的话后有点儿激动,没有注意到这点儿。他听到刘香说他们亲自去证实了,那这个消息同单纯的听说相比,其可信度就完全不同了。此时他已经相信了刘香所说的,那支舰队来自福州的说法。毕竟对方说了是亲自去查证了,那他现在所说的基本上就是完全可信的。既然知道了来历,此时他就开始关心那支舰队现在到底发展到了什么规模?需要调动多大的力量才能将对方彻底清除。赶紧继续追问道:“那舰船呢?那种新式战舰有多少?”
听到普特斯曼这个问题,刘香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我们没能接近那个船厂,郑芝龙的船队和官军水师将我们拦截了。”
其实真实情况是刘香的船队被郑芝龙他们伏击了,损失惨重,要不是他们反应得快,可能就全军覆没了。这也是刘香这次会亲自来见普特斯曼的原因。一来是想引起对方的重视。二来是这笔交易金额太大,别人来他也不放心。毕竟他和郑芝龙的争斗一直都处于下风,这次又遭受了一次惨败。手下携款潜逃是很有可能的。
本来海盗之间的争斗都是靠近战决定,所以他之前对西洋人的火器支持也不是很看重。但是自从郑芝龙归顺朝廷后,在装备上,特别是火器、火箭的配备上,数量越来越多。而这些东西在历次的与刘香集团的争斗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使得刘香也越来越认识到火药武器的重要性。但火箭只有官府才有,刘香他们很难搞到,就算搞得到,数量也不会很多。而火箭又摆明了是一类靠数量决定战果的武器,所以刘香就只能选择购买火器了。
同样的,这些东西也不可能向官府买,那就只能同西洋人买。但是由于郑芝龙的实力越来越强,以前同他关系不错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为了避免同郑芝龙交恶,都拒绝再向他提供武器。毕竟现在郑芝龙现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大明官府。对于海上实力日渐衰弱的两国而言,此时是绝对不愿意得罪郑芝龙的。刘香不得已只好向同样与郑芝龙交恶的荷兰人买了。
“没有接近,你是说你们没有见到那些新式战舰?”听到刘香的回答,普特斯曼再次愣住了:搞了半天他们根本就没有见到那些新式战舰。“那你怎么确定那支舰队是出自福州?”
“总督阁下,虽然我并没有亲眼见到那些新式战舰,但如果那支舰队不是出自那里的话,为什么郑芝龙及官军水师会派重兵在那里把守?他们这样做肯定是想保住那支舰队存在的秘密。既然是要保密,他们又怎么会让舰队毫无遮掩地停泊在港口里?”看到普特斯曼露出怀疑的神色,刘香赶紧说道。这个消息是他从荷兰人这里获取大量火器的前提,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功亏一篑。
(迟到了,不好意思。新人新书,求收藏推荐支持!小鱼拜谢!)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五十二章 来自海盗的消息(下)
其实刘香并不确定荷兰人碰到的那那支新式舰队就是出自福州。不过他确实是收到消息,说郑芝龙在福州与官军水师组建新的舰队。因此他带着船队想去偷袭,结果没想到在福州海外被伏击了。这让他感觉自己是被耍了。但不可否认,郑芝龙集中这么多舰船在福州,在福州建造新船的说法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在福州之战损失惨重,刘香急需大量的武器,特别是火器的补充。因此,他决定用这个很有可能的消息,来向荷兰人换取能够大量购买武器的许诺。为了让这个消息看起来更真实一些,所以刘香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自信的淡然。当然,他以前见荷兰人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所以才能表现得很自然。他这次只是将这种气势表现得更明显了一些。
至于说他亲眼见到,那就纯粹是胡说了。他们连港口都还没进去就被伏击了,别说见到新式战舰了,就是他口中所说的新船厂都没有见到就匆匆忙忙地撤离了。不过他要不这么说,荷兰人肯定不会相信。但是如果说得太假,比如说他见到了新式战舰。那要是荷兰人让他描述一下那些战舰的样子,那不就穿帮了嘛。他上哪儿见过那些所谓的新式战舰。
但是说见到船厂就不怕了,不管里边造什么船,船厂外面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你们要是不信,可以自己过去瞧嘛!别说福州本来就有船厂,而荷兰人又没有去过,哪能知道哪些是新建的哪些是以前就有的。就是福州没有船厂,还不说他们到底能不能去查证,就算他们能够找人查证,等查证的人带回来消息,那也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了。不说这里的交易已经完成,就算是以后还要交易,那也可以说郑芝龙他们见到新船厂暴露了,就把这些船厂迁到更安全隐蔽的地方了。你要不信可以继续查嘛!
因此,普特斯曼听到刘香的分析后再次愣住了。不得不说,刘香这几句话,单从字面上分析还是很有一定的可能性的。只不过这些话都是建立在一个假想的基础上的,所以根本就不靠谱。不过普特斯曼并不知道其中的这些隐情,他现在只能从刘香所提供的信息里进行分析,渐渐地也有了一些相信。不得不说,刘香一开始表现出的自信,让他根本没有怀疑对方所提供的信息是假的。毕竟双方的交易并不会只限于这一次,以后肯定还会有,一旦让他们发现刘香的消息是假的,对刘香并没有好处。他不认为刘香会有这么傻,毕竟现在能够向其提供支持的就只有自己身后的公司了,他欺骗自己,就相当于是在自绝生路。
看到普特斯曼犹疑的神情,刘香知道现在普特斯曼对自己的说法已经有一些相信了。不过毕竟还缺乏最直接的,那些新式舰船方面的证据,所以普特斯曼还有些犹豫。
不过这方面是最容易穿帮的部分,刘香并不准备画蛇添足。毕竟他只是用这个消息来换取对方同意出售武器,并不是用这个消息来换取武器,现在这个消息的价值已经完全足够了。想要更详细的消息,要么你们自己去查,要么用点儿东西作为报酬,我们也不是不可以继续帮你们查的。因此,刘香坐在普特斯曼对面继续淡然的喝着已经冷了的咖啡,脸上一点儿都看不出焦急的神色。反而好像真是在品评杯中的咖啡似的,还不时轻轻点头。一个海盗头子做出这种动作,让人知道他身份的人怎么都觉得无比怪异。只是现在房里就两人,普特斯曼又在皱着眉头静心思考,完全没有注意刘香现在的动作。所以此时没有人会出来指责刘香的做作行为。
独自思考了好一会儿,普特斯曼还是无法确定。此时才想起来屋里还有一个外人,旋即放下了心中的疑惑,笑着对刘香说道:“亲爱的刘,你带来的消息很不错。虽然还不够详尽,但为了表达我们对朋友的友好与谢意,我还是决定向你们提供,你们所需要的武器。兰斯!”
“兰斯,你带刘先生去挑选40门火炮和400支火枪,要尽量给刘先生挑选好一些的,知道吗!”等兰斯进来后,普特斯曼向他命令道。
与以往的命令不同的是,这次不但让刘香他们自己去挑选,还让己方帮着挑选一些性能好的。这让兰斯听完命令后愣了一下,同时抬眼看了总督一眼,心说:总督今天怎么了?太高兴了?但看脸色又不像啊。说的反话?也不可能啊,要是不愿意,直接像以前一样只向对方提供足够的数量不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兜一个圈子,这也不是总督阁下的性格。
兰斯看了看总督阁下神色如常的脸,实在是没有看出其有什么特别的示意,又不能出声询问,只好按照命令行事了。等安排好了刘香几人挑选武器之后,兰斯就回到了普特斯曼的办公室,他需要再次跟总督阁下确认一下。至少现在交易还没有完成,如果有问题现在改还来得及。
“总督阁下,刘香他们现在正在挑选武器。”兰斯就像是在做一般的工作汇报一样。虽然是来向总督再次确认的,但是质疑总督的命令是绝对不可以的,只要他还想跟着普特斯曼,还想在侍从官这个位置上混。
“嗯!”普特斯曼明显心不在焉,对兰斯的汇报只是应了一声作为答复。
虽然普特斯曼只是应了一声,但兰斯现在确定了总督确实是让刘香他们自己挑选。既然是这样,他就放心了,甚至一会儿还可以让库房的人帮着他们挑选一下。至于说总督为什么为下这样的命令,就跟他无关了,这也不是他应该问的。
兰斯正想退出去,不想普特斯曼又出声道:“兰斯,将大卫和克劳伦斯两位将军请过来。”
“是的,总督阁下。”这次的命令就很明确了,兰斯恭敬地回答后就出了门。
半个多小时后,大卫和克伦威尔几乎同时到达了普特斯曼的总督府。两人面带微笑地互相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就像是一对多年老友一般,一边说笑着一边走进了总督府。
“两位觉得这个消息可信吗?”普特斯曼将刘香提供的消息向两人介绍了一番后问道。他已经独自思考了许久,但总是犹疑不定。说可信吧,又缺乏最有力的直接证据;说不可信吧,刘香最后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如果福州没有秘密,那郑芝龙他们将舰队主力集中在那里又是为了什么呢?
听到普特斯曼的问话,两人都没有回答,也皱着眉头思考起来。其实他们觉得现在得到的消息太少,很难分析得出这个消息的真实价值。但是这个消息毕竟很重要,再加上普特斯曼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召集了他们两个过来商议,足以表示普特斯曼对他们的重视,这让他们不敢轻易地发表言论。
更不能跟普特斯曼说:拜托,你这些消息这么少,让人怎么分析,再多收集一些情报再说吧。那不是打总督的脸吗,合着总督大人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就着这个问题思考了半天完全是白费劲,瞎忙活了。你是觉得总督大人比较蠢哪,还是觉得你自己比较聪明哪?不管是哪一条,他都不要想在台湾这里好混了,更不用说还想掌握实权了。
克伦威尔作为普特斯曼的铁杆儿心腹,要是以前,他说不定还会委婉进言一下。但是现在大卫在一旁虎视眈眈,而他又感觉普特斯曼对他没有以前那么信任了。如果是以前,这种时候普特斯曼只会找自己一个人,而不是现在的两个。所以他不会在这个时候说那些话让总督丢面子,让自己失去总督更多的信任。
而大卫作为一个新进心腹,或者说还不能算是普特斯曼的心腹。虽然他的性格暴躁易怒,但并不意味着他傻。好不容易才获得总督的一些青睐,他更不会胡乱说话自己断送前程。这段时间他已经明显感受到其他人对他的态度完全不同了,那种滋味儿非常美妙,让他现在绝对不想失去。
因此,一时之间,普特斯曼的办公室里分外安静。而普特斯曼以为两人都是在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也没有再催促。在他想来,自己思考了这么久都没能判定,其他人肯定也是需要很长时间考虑的。甚至他都已经做好了两人会说出与自己一样想法的回答的准备。
“这个实在是很难判定。有一点我觉得刘香没有完全说实话,他们与郑芝龙的战斗。如果知道这场战斗的详情,这个消息的可信度就比较好判定了。”克伦威尔毕竟跟着普特斯曼的时间较长,他知道普特斯曼这么问肯定是他自己还没有确定。所以他说了一个同普特斯曼相同的答案,这样就不会引起总督的不快了。另外,他将原因推到了刘香的身上,这样听起来总督最多也就是一时疏忽,被蒙蔽了。谁没有个疏忽大意的时候,是不是!
(上强推了,不过也到年底了,实在是爆发不起来。感谢悍卒一号、zxw168大大,还有看的书是你的福气大大,或者还有投花的其他大大,感谢你们的支持!新人新书,求大家收藏推荐支持!小鱼拜谢!)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五十三章 一个阴谋的识破
克伦威尔的话将普特斯曼惊醒过来,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些失态了。赶紧接着克伦威尔的话说道:“是啊!刘香的话不尽不实,我们需要更多得了解他们此战的详情。另外再打听一下福州的情况。”
其实并不是普特斯曼考虑不到这些,只是由于这个消息太过重要,以至于他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钻了牛角尖,而忽略了其它细节。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所以敢武力威胁大明开放口岸,最重要的一点儿就是因为大明水师太弱。虽然现在多了一个郑芝龙的海盗集团,但是其本质没有改变,也就无法威胁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发展。最多也就是像历史上那样让郑家在其中分一杯羹。明军已严重削弱的远海战力,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长远发展以及全球战略毫无威胁。
但现在新出现的这些新式战船却完全不一样,从大卫他们的报告上就可以看出,它们与此时西方的船业发展方向是一样的,都是以远洋航行为目标。也就是说,建造这些新式战舰的势力,其发展方向也将会是远洋,这就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或者说此时西方的所有海洋国家的发展战略重合,与其出现冲突也就是早晚的事。同时,这次对方与大卫舰队相遇后并未做任何接触就直接开始动手,也显示出这个势力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敌视态度,以及对公司的了解。
当然,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地球上其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引得普特斯曼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如此重视。毕竟此时已经有西班牙、英国等国参与竞争了,再多上一两个也不奇怪。这对于已经明显占据优势的荷兰来说也并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但此事发生在明国,就让荷兰不得不极度重视与跳脚了。毕竟其它国家大家都只是跑运输,赚差价。经济实力也差距不大,在此时荷兰已经明显占优的形势下,英国等国想要夺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是非常困难的。就算是英国等国此时联合起来,船多势大的荷兰也不怕。
但是当对手变成明国后,就完全不同了。大明作为此时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与产品出口国,在西方各国眼中就是一个超级庞然大物。之前各国之所以能够跑跑运输,赚取差价,完全是因为大明不具备远洋运输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的海商们不得不将货物卖给西方各国的商人。如果大明具有了远洋运输的能力,那大明的海商们基本上就不可能再将货物卖给西方各国的商人了。大家都是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人的本性,这一点大家都明白。
另外,以明国的实力,一旦开始发展海军,那西方各国在东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地也将会受到巨大的威胁。他们也知道这些地方很久以前就是明帝国的势力范围,或者藩属国。只是由于多年海禁,对这次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都荒废了。到时候明国要拿回去,不管从道义上,还是实力上西方各国都将无从选择。所以事实上西方各国都不希望明国重新发展海洋实力。
不过此时荷兰在海洋上占据绝对优势,会受到的冲击也就会最大。因此荷兰人最不希望明国重新恢复对大海的兴趣。但让他们一直都很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虽然他们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决定就此认命。而且让他们感到庆幸的是,上帝还是眷顾他们的,让他们在这么早就发现了明国人的图谋。这让他们还有很大机会能够继续霸占全球海贸的主导权。只要能够将明国新孵出的这只雏鸟掐死,让明国人死了这条心。
也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特别是普特斯曼对此都非常重视。一方面,如果此事办好了,普特斯曼想不再晋升都很难。另一方面,如果此事没办好,那普特斯曼想要体面离职都是一件很难的事。这就由不得他不对此事特别上心了。
看到普特斯曼说完后对克伦威尔举杯示意了一下,大卫心里扼腕不已:自己还是太小心了,这么好的机会。不过话说回来,以自己同普特斯曼的亲近程度,自己如果说出同样的话,可能会产生反效果也说不定。还是谨慎一些的好。只要能保持双方的关系,不愁以后找不到机会。
打定主意,大卫也就简单附和了一句。
五天后,也就是十二月十四日,普特斯曼再次将克伦威尔和大卫召集到了办公室。
这段时间以来,大卫一改以前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的习惯,特别是对上次普特斯曼召集他和克伦威尔所谈的事情只字不提。此次大卫进屋后,明显感到普特斯曼对他的态度亲近了一些。咖啡上来后,普特斯曼还跟他们两人吹嘘了一下这种咖啡。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直接就进入主题。这一发现让他心里小小地激动了一下。也附和着像一名绅士一样谈论了一下咖啡的问题。这些知识都是他这段时间专门看书或者从别人那儿打听到的。因为他知道普特斯曼喜欢用咖啡来装扮自己的身份。果不其然,见到他居然能接上话头,普特斯曼看他的眼中除了惊奇之外还有一点儿欣喜。因此几人谈话的气氛也就更加轻松了。当然,克伦威尔对此肯定是不爽的,但是在普特斯曼面前他是不敢表露出来的。
闲扯了一会儿,普特斯曼终于将话题引入了正题:“我收到消息,这次刘香是被郑一官伏击了。我怀疑刘香收买的那个人要么就是假装被收买,要么就是那人自己得到的消息也是假的。而福州根本就是一个圈套。”说完后,普特斯曼轻皱了一下眉头。
“这样说来,刘香说那支新式舰队出自福州会不会也是假的?”看到普特斯曼轻皱了一下眉头,大卫猜到普特斯曼也是怀疑自己被骗了,也就出声提问道。他觉得自己作为小弟,这个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如果是对的,那再把功劳归到老大身上;如果是错的,那只是自己见识不够。
“这倒也有可能,但他有见到新建的船厂,也不能完全否定存在的可能。”普特斯曼皱了皱眉头,虽然这个话头由大卫提了,但是他还是觉得有点儿丢面子。
“会不会是郑一官知道了有人出卖他,所以将计就计布下了埋伏?”克伦威尔接口道。不管那支舰队是不是真的出自福州,克伦威尔首先想到的还是保住普特斯曼的面子。如果错了,屋里就三个人,也就是说屋里的大部分人都考虑错了,这也就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儿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克伦威尔比大卫考虑得更周到一些。毕竟他以前就是普特斯曼的心腹,这种场面见得更多。
这时大卫也反应过来了,不过已经被克伦威尔抢了先,他也只能是在这个问题上小小坚持一下,要不然做得就太明显了:“但如果是郑一官知道消息泄露了,那他在埋伏前也应该对那些新船厂遮掩一下吧。相信他们也应该知道新式战船的重要性,这样轻易让人看到,不怕引来我们的攻击吗?”
说道这里,大卫自己愣住了,同时克伦威尔和普特斯曼也愣住了。
“是啊,这么重要的秘密,就算是被泄露了也应该尽量遮掩,保密的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就越有利。这样轻松的让刘香他们看到,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克伦威尔一边思考一边说道。大卫的话让他们都觉得好像看到了一扇门。
“他们之所以让刘香看到,就是为了让刘香告诉我们,好让我们去攻击。”说到这里,普特斯曼眼睛里开始放光,他觉得自己推开了那扇门。
“对,就是这样。八月的时候他们的新式舰队被我们发现了。他们知道这个秘密已经保不住了,就想用这个秘密引我们过去,好伏击我们。这样可以再多赢得一些发展的时间。”大卫越说越兴奋,他觉得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但是他们害怕在伏击我们的时候还是会对船厂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放出消息,说新船厂是在福州。”克伦威尔接口道。他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为了让刘香或者说是让我们相信这消息,他们还在福州新建了个船厂,并让刘香他们看到了。哈哈~!”大卫又接着克伦威尔的话说道。现在他们两人接得很默契,就像是两个合作多年的伙伴。最后还同时大笑起来。
“这么说,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啰!呵呵~!”普特斯曼也笑了起来,不过他还是保持了绅士的仪态,没有笑得那么放肆。
“是的,总督阁下。”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答道。
“好吧,两位。既然郑一官精心给我们准备了一份儿大餐,那我们也不能太小气了,怎么也要送一份儿大礼给他。他们不是有一句古话叫做:来而不往非礼也!哈哈~!”普特斯曼这次没有再压抑自己,放声的大笑起来。当然,此时两位小弟肯定也是要捧场的。再说,普特斯曼这句话也意味着他们赚取功勋的时候又到了,这使得他们心里也很高兴。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五十四章 儿行千里亲担忧
崇祯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赵永泰他们终于回到了台州。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这句话用在海上也不错,从他们看到台州港,到真正靠岸,也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此时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当然,能出现在这个港口码头的,要么是商行高层,要么就是海卫和船厂的人了。
虽然此次是赵永泰第二次随船出海,不过这次的经历比上次要丰富多彩得多,连面临危境都有两次。让他在踏上码头的时候心里突然生出一些感慨。
不过在他还没将感慨发出来,后脑勺就挨了一下。“你个臭小子!出去就不知道回来了!没事儿还去什么朝鲜!不知道家里人担心啊!”父亲的声音在他身后怒吼道。
只是正当他想转身装出一副可怜样换取父亲的同情时,就听到了另一声怒吼:“你个兔崽子!泰儿在海上受了那么大的罪,你不安慰就算了,还动手打他!”嗯,是老爷的声音。
赵永泰立刻就换了一幅可怜加可爱的表情,待转过身的时候,看见父亲的样子,精心准备的表情差点儿崩溃了。原来父亲也跟他此时一样在揉后脑勺,外带满脸的委屈。
好不容易忍住了笑,保持住了精心准备的表情。赵永泰不敢再看父亲此时搞笑的神态,上前一把就抱住了老爷子:“爷爷!孙儿好想你啊!呜呜~~~!”虽然是假哭,不过此时赵永泰的眼泪是真实的。两个月的时间,两次深陷险境,让他的心境成长了不少。此时见到多年养育自己,宠溺自己的亲人,赵永泰觉得此时那种亲情的亲切感更真切了。
虽然赵永泰是以一个新生儿的姿态出现在这个时代,但是他前世的记忆却也保留了下来。这使得他一直以来对赵家亲人的感情都是亲切之中还是带了一点儿隔阂。十几年的朝夕相处,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有感觉,更何况赵永泰还是一个正常人。但是他脑海中的前世记忆却又在一直提醒他,他真正的亲人并不是眼前这些人。当然,他毕竟是成年人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控制得很好,所以一直没有让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他们发觉。就像是一个十几岁,自主意识已经很强的孤儿被人收养,尽管家人对他很好,他也喜欢他们。但潜意识里,他却无法像对待至亲一样毫无隔阂。当然,这并不会妨碍双方建立亲密的亲情。
此时,赵永泰就觉得心中那层薄薄的隔膜好像更薄了,甚至有破裂的趋势。对此他是没有抵触的,反而为心底的这种变化而欣喜。一开始的假哭也逐渐变为了真哭。
老爷子被他突如其来的拥抱弄得一愣。在这个礼法大如天的时代,按照礼法,此时晚辈应该是向长辈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但那种仪式性的行为远没有这种发自内心的动作让人心动。此时赵老爷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孙子对他的孺慕之情。愣了一下之后,老爷子的眼角也湿润了。颤抖的手轻轻的拍了拍赵永泰的后背。并不是说以前赵永泰就对他不够亲,而是赵永泰从小就给人老成、沉静的感觉。小时候就算是撒娇、请求,也远没有其他幼童那般的歇斯底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亲密的举动更是日益稀少。虽然大家都会说这是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但心里对此也不无遗憾。
今天面对孙子突然的亲密举动,老爷子内心里的激动远比表现出来的情绪要高得多。特别是又听说赵永泰此次也身陷险境,看到赵业的样子,对这个独孙的安危更是担心不已。本来老爷子也是准备好了这次要好好的对赵永泰说教一番,不过在看到赵永泰下船的一刻,那些教训的话就再也说不出口了。而儿子对孙子的“粗暴”更是激起了老爷子的护犊心理,顺便将满心的焦虑、担心滋生出的火气发泄到了儿子身上。再加上赵永泰突然的亲密举动,老爷子一下子把什么礼法、说教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看到爷孙俩拥抱在一起久久不分开,父亲眼中更是泪花闪现。赵崇贤此时心里也无比的温暖和安逸。他没有发现,其实此时他的眼角也湿润了。他一开始的行为,也不过是要表现一下严父的样子。家里一群人对着赵永泰都是慈眉善目,总需要一个人做反角,赵崇贤在没得选的情况下,也只好接受这一角色的分配。不过事实上,他的严父角色扮演得并不好,一方面是他作为独子,从小也备受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