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晋们的美好时代-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身,儿子又乖巧聪明,被皇帝寄予厚望,上位者的气势自然而然的就撑了起来。
看着景娴自嫁入王府,便越过越好,如今更是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额林布不禁感叹:人生际遇真是奇妙,听他家王爷话里话外的意思,原来的皇上可是最爱柔弱型的美人,不成想竟然对景娴上了心,还一宠就是这些年。
“五弟妹这近来过得还好?听闻你府里最近有点热闹?”听说弘昼家里有个侧福晋怀着孕还不老实,景娴便关心一下。这宫内宫外,能和景娴称得上朋友的,也就是额林布这个妯娌了。
“回娘娘的话,托两位太后和太妃的福,我们都还不错。纵使热闹也是小打小闹,做不得数。”额林布笑的很自然,一个章佳氏而已,还不至于让她有什么不舒服。她本就是嫡福晋,这些事早晚都得面对,她都知道。更何况,那个章佳氏如果蹦跶的厉害了,自有老太妃亲自收拾他。别看老太妃整日吃斋念佛,但是谁要是敢把和亲王府搅和的家宅不宁,那她真是老寿星喝砒霜——自寻死路。
看着额林布的笑容,景娴也微微放心。“今天进宫,怎么没带着卓博喇库宜尔哈?这有些时日不见,两位太后和本宫都想那个小乖乖了。”卓博喇库宜尔哈因为其爹的大肆宣扬和不断的向两宫太后讨赏,宫里上上下下的主子(特指太后皇帝和景娴)对这个小女娃娃都是喜爱的不得了。
皇帝也不是没有女儿,但很不幸,活着的也就只有一个大格格,而且被富察皇后教导的,有点目空一切,不太讨喜。如今也已经住到了北五所了,整个北五所也就这么一个小主子,待遇什么的自然是高规格,但是要说多温馨,那必然是没有的。被嬷嬷们用规矩围起来的女孩子,自然是不能和被弘昼“散养”着的卓博喇库宜尔哈比可爱的,更何况,卓博喇库宜尔哈还小,正是好玩的时候,大家想着她便也不足为奇了。
“回娘娘的话,今儿个是娘娘的好日子,带着她实在是不方便,若是真想见,我明儿个递了牌子就是了。娘娘可别因为旁的事把我们娘儿俩拦在宫外就好。”额林布笑的暧昧,眼神更是暧昧。封后这几天,皇帝必然是歇在皇后这里的。皇后为什么把额林布母女晾在外头,结过婚的这些女人们心知肚明,都暧昧的笑起来。都是自家人,也没什么忌讳,尤其是景娴的额娘笑的更是开心。
“你们!”景娴没想到额林布能这般光明正大的拿着闺房之乐打趣,一瞪眼:“你快些出去吧!再晚些,五弟又要到我这坤宁宫来寻人了!”因乾隆说皇帝为天,理应居在乾清宫,皇后为坤,自然要居住在坤宁宫,各司其职,各居其所,所以硬是把坤宁宫重新装修,变成了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的宫殿,而不单单是一个祭祀的地点。所以,景娴成了清朝在坤宁宫内长期居住的第一位皇后。
“哎呦,皇后娘娘可是厌了奴婢?奴婢这就告退,可不敢耽误您的时间。”额林布装腔作势的就要告退。
“你们瞧瞧,说了她一句她倒是拿起乔来!也不看看是谁先挑起的事儿!”景娴哭笑不得,跟着娘家人诉苦。她俩一个是皇后,一个是拿着双亲王俸的和硕亲王福晋,即使是皇后的娘家人,也没资格跟着她们俩嬉笑打趣的,所以都是笑而不语。
“我的好娘娘,你就放我家去吧!我还得照顾卓博喇库宜尔哈呢!明儿个一早我们娘俩就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让小乖乖来给你道喜。”小乖乖是弘昼给起的小名儿,他的女儿是最乖的!没有更乖。
“得了得了,你去吧!”景娴也不想多留额林布,知道她能把那个章佳氏攥在手里,她也就放心了。
额林布告退,景娴转头跟着自己的娘家人聊天,只见那尔布的妻子既欣慰又担忧的看着景娴:“臣妾看着,娘娘的气色倒是好。”顿了一顿,“只是这封后仪式,是不是有点过?”
乌拉那拉家虽然在发展势力,但是那都是暗地里的,明面上,现在的乌拉那拉家也不过是个满洲大姓,真正高位上的人物倒是没有几个,中层干部居多,这也是宫中太后的意思。可是,这封后一事闹的乌拉那拉家门庭若市,众人都看出了皇帝对皇后的重视,也看到了两宫太后究竟是谁更有地位。这下子,乌拉那拉家一下子多出了许多故友亲朋——乌拉那拉家,这是要成为另一个佟半朝啊!人家佟家的皇后当时也没能这么嚣张啊!本以为皇帝这几年在女色上有所长进,原来不是啊……他不过是转移目标了啊!
盛极必衰,是老祖宗一直教导我们的,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乌拉那拉家实在是怀疑皇帝的居心,这不是捧杀吧?当年的佟半朝,如今可还剩下一人?
“额娘,你告诉家里人放心,该如何行事,就如何行事,莫怕!皇上心里有数,皇额娘心里也有数。但也不要张扬,平常心最重要。”景娴也就只说了这一句,就把话又引到她大哥家的几个孩子身上,和她嫂子聊上天了。
那尔布夫人听了景娴的话,也把心放进了肚子里,和景娴有说有笑起来。
转过天来,就是阅兵的大日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①册立日天刚亮,銮仪卫陈设法驾卤薄于太和殿外、陈设皇后仪驾于宫阶下及宫门外;乐部将乐悬于太和殿外;礼部鸿胪寺官设节案于太和殿内正中南向、设册案于左西向、宝案于右东向、龙亭二座于内阁门外;内监设丹陛乐于宫门外、节案内于宫内正中(以上均南向),设册宝案于宫门内两旁,东西向,设皇后拜位于香案之南。
届时,礼部官自内阁捧出金册、金宝及宣读册文、宝文,并将它们陈设于亭内。然后,以礼部官十人为前导,礼部侍郎捧节、銮仪卫抬亭,由中路人太和门,至太和殿阶下。再由内阁、礼部官手捧金册、金宝,由中阶进入殿和门,将节陈设于中案、册设于左案、宝设于右案。设毕退出。随之,正副册使袛俟于丹墀东、卤薄之南。大学士一人立殿东檐下,西面宣读制文;其身后之鸿胪寺官举册、宝案;内阁、礼部官分立东西檐下,东西面为身着朝服的王公、百官。
一切准备停当,钦天监官报告吉时已到,礼部尚书、侍郎至乾清门,奏请皇帝具礼服乘舆出宫,同时午门鸣起钟鼓。皇帝在礼部官之前引和侍卫的扈从下,至太和殿后降舆,入殿门时,中和韶乐队奏“隆平之章”。入门后,又在礼部官的导引下,至册宝案前阅金册、金宝。阅毕升座,乐止,銮仪卫官赞“鸣鞭”,丹墀下即三鸣鞭;丹陛大乐队也奏起“庆平之章”。接着,在鸿胪寺鸣赞官的带引和口令下,王以下及正副使、文武各官排班立,并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礼毕乐止。鸿胪寺官引正副使进东阶,至丹陛北面立。随之,鸣赞官赞“有制正副使跪”,宣制官进至殿中门之左,宣制曰:“某年某月,钦奉皇太后懿旨,册立某妃某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宣毕,大学士进殿左门,至中案捧节由中门出,至丹陛,将节授于正使。正使受节后与副使起立。内阁、礼部官同时进殿左右门,举册、宝案出中门。正使节前行,副使随行,以次降中阶。内阁、礼部官将册、宝设于龙亭内,由銮仪卫抬行,自太和门出。皇帝赐王公、大臣茶。饮茶毕,阶下三鸣鞭,中和韶乐队奏“显平之章”。于是,皇帝起座还宫,乐止,王公、百官俱退。
册立的当日,内銮仪卫还要将仪驾、卤薄陈设于皇后宫阶下及宫门外,内监设丹陛乐队于宫门内,设节案于宫内正中,宫内南为香案,设册、宝案于东、西各一,设皇后拜位于香案前,北向;拜位左右有女官四人,东案之南有宣读女官二人,宫殿监率内銮仪校预候于景运门。
正副册使既承命出,由协和门中门至景运门外,由正使节授予内监,内銮仪校接抬册、宝亭至皇后宫门外。之后,内监以次手捧节、册、宝由中门入宫。这时,丹陛乐队奏乐。皇后着礼物出内宫,在引礼女官的导引下迎于宫门内道右,候其过后,随行入宫。
入宫后,内监将节陈放于中案、册文和宝文陈放于东案,陈放毕退出,乐止。接着,引礼女官引皇后在拜位北面立,侍仪女官四人立于拜位左右,宣读女官二人立于东案之南。引礼女官奏“跪”,皇后跪,赞“宣册”,宣读女官就案,宣读册文,宣毕将册文授予侍右女官,女官跪接;赞“受册”,女官以册文奉送皇后,皇后转授予侍左女官,女官跪接后陈放于西案(其次宣宝文,受宝文仪式与此相同)。陈放完毕,引礼女官奏“兴”,皇后起。乐队随即奏乐,皇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礼毕,退到东面立,乐止。
内监紧接着进至中案,捧节出,皇后在引礼女官的导引下目送于宫内道右。内监捧节过后乐止,皇后还宫。内监将节捧至景运门,授予正使,正使持节同副使到后左门复命。至此,册立皇后礼成。
第78章 阅兵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封后庆典;从没有人把皇后的册封和国防实力的综合展现放在一起。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在乾隆九年的元月;因为各种原因的推动和皇帝的说一不二,竟然成了,
其实关于阅兵;弘历一直想搞一次的。可是从前的八旗子弟确实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更何况,那会儿的军备实力也不强。你好不容易搞一把阅兵式;难道要照着去西山围猎的架势来么;前头跑着狗,中间人骑着马,马后头跟着羊驾着猴儿,那是阅兵还是动物园展览?
经过这几年的改造和发展,大清的军队也有了比较先进的火炮和枪支。如果你去百度一下就会知道,早在中国的宋朝就有类似枪支,可远距离射杀敌人的火器。小钳子从中获取灵感,把现代枪支的一些概念给了兵部那群专门研究武器的兵器狂人们。折腾了几年,总算有模有样了。一直就想找个机会显摆一下,过年期间不行,本来礼节就过于繁琐,再弄个阅兵,这日子就真的没法过了。国庆……你确定过大清的国庆不会刺激反清复明小愤青们那脆弱的神经?国庆阅兵不见得能成功,国庆火拼那应该是板上定钉了。
皇后的册封仪式是个好契机,阅兵这玩意,在大清,要想实现十年一次,真心有点困难。后世天朝之所以能那么搞,是因为人家大环境是和平的。如今的大清:北有沙俄外患,南有民族动乱,东有海盗流窜,西有洋人乱转。一年到头多少都会爆发点战争,或大或小。别看这群洋鬼子打着觐见的名头到大清来友好访问,青藏高原的另一头,珠穆朗玛峰的南坡那边,英国人和没少捉摸着怎么多从大清划块地出去。
这回,老子要不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天朝威严,什么叫东方巨龙,都对不起我花这么大的精力搞军备!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宫里宫外就忙活开了。大清朝这么多年,头一回搞这个什么阅兵仪式。不管是参与的还是围观的,心情都无比的激动啊!那群早年间被扔到西山围场的纨绔子弟们,早已不复当年脑满肠肥的模样。一个个j□j练的要八块腹肌有八块腹肌,要人鱼线有人鱼线。吃的了苦,站的了岗,打得了猎,上得了场(战场)。他们以最饱满的精神面貌等待着皇帝的检阅,当年那群不食人间疾苦的少年们,长大了啊……
该准备的仪仗队也准备好了,美女领队什么的,就不要想了。清朝人的思想再开放,也不会允许未嫁的小姑娘抛头露面——他们就怕汉人说自己的蛮子,不是礼数,不懂教化。再越发的向汉民族靠拢的同时,也反映出了满族人心里那几乎被忽略掉的民族自卑感。
弘历一早起来,和景娴带着永琛吃过早饭,就来到乾清宫,领着众大臣和老婆(特指景娴)孩子们(所有的皇子皇女)来到正阳门的城楼上。感谢自古就有的前门大街吧,头一天就有人通知过大街上的各个商铺和流动商贩,这一天,是清道的。当然,临街的店面自然就成了高价出租的围观地点。
皇帝的銮驾一摆好,帝后和随同人员们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大清史无前例的第一次阅兵仪式就开始了。
远远走过来的,是銮仪卫。个顶个的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不仅品貌奇佳,连家室都是响当当的。这一梯队,绝对是大清的钻石王老五中的钻石!至于王老五……咳咳,如今被皇帝特指定为和亲王的另一称呼。
跟在銮仪卫后头的,是爱新觉罗家的贵族少爷们,不管是嫡出的庶出的……你们还记得那些被扔在木兰围场里的纨绔子弟么?如今,人家也洗心革面了!跟在銮仪卫后头的,正是这群j□j练的很惨的娃儿们。如今的他们,皮肤也黝黑了,身体也解释了,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皇帝满意的看着自己家的爷们比着文臣武将家那些出息的孩子也不差什么了,欣慰的点点头。
接下来,就是武力展示了。武术什么的,那是保留曲目,关键在于兵器。这个时期的欧洲还处在进化阶段,手枪一类的东西还没能普及。用火枪进行战争杀伤性有限,而且需要集中才能发挥作用,弘历干的最多的事,就是让下面的人改良火枪,加大其杀伤力,并且研究连发功能。如今,就是展示的时刻了。
因为没有后世的摄像技术,所以杀伤力展示什么的,挪到了第二天。第一天的展示,大多是精神层面上的。说白了,不过是仪仗队在前门大街展示一下,顺便表现一下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和八旗子弟的精神风貌,震慑了那群洋人的同时,也得向不安分的诸如白莲教之类的“反政┯府┯组织”表明一下,我们大清官方组织还是很有战斗力的,没有两把刷子,不要胡乱挑事儿啊!
虽然这次阅兵不是很正规,但是也让四九城的老百姓开了回眼界。虽然挂着封后大典的名头,但稍微有脑子的都明白,这是皇帝找机会敲打那群洋人呢!因着弘历这些年的动作,大清的人们也不再如以前无知,对于这群洋人建立的什么“殖民地”也是略知一二。虽然也有很多老学究痛斥洋人们的“不仁不义,无耻下流”,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是有很多人对“出海”、“开海禁”和“建立殖民地”这几件一本万利的事情感兴趣。
俗话说的好,要命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虽然出海的风险很高,但是回报确实丰厚。这几年,洋人在印度和南洋发展的很快,如果再不让他们对着大清有所顾忌,别说是从他们手里分一杯羹了,就是在自家门里的生意恐怕都要被这群红毛番子抢了去。打仗这种劳民伤财,又损害我们天朝仁厚名声的活动不好,还是阅兵什么的比较划算!
第二天,皇帝并没有继续陪着洋人们去天津港外参观水军和实战演习,他们还不够国家元首亲自陪同的级别。这种事情,自有理藩院和粘杆处j□j出来的人去处理。如今皇帝要做的,是从粘杆处那几个硕果仅存的探子身上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封后仪式进行的很顺利,景娴重新成为了皇后,住进了坤宁宫。后来,也有史学家评鉴,从乾隆九年的封后大典开始,清朝就走入了一个新纪元,不论是开放海禁还是加强通商和军备,乃至后来女性地位的提高,都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如今,我们需要进行的还是数着手指过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靠!被人抓去加班也就算了,我居然从周一开始就上零点,工作时间是晚上0点到第二天8点……这是作死的节奏啊!我如果能醒来,我就努力更新……还要准备年会上的节目……我真是不作就不会死!为什么要报节目啊啊啊啊啊!!!!!
第79章 醉酒
“生活啊……就像一杯二锅头;看着啊;平平淡淡的;结果喝到嘴里;靠,他妈什么酸甜苦辣都有,”创造了传奇阅兵盛典的乾隆皇帝;此刻,正靠在他新上任的皇后娘娘肩膀上,撸着口齿不清的舌头抱怨人生。
对于二锅头这种没听说过的饮料;皇后娘娘表示无法理解;就她所知,什么花雕、果子露的,即使再难喝,也不会酸掉……那大概是醋吧?!
“我真傻,真的。”乾隆祥林嫂弘历“我当时怎么就没想到能回来呢?我要是知道我还能回来,我才不去研究什么历史,当什么CEO,我他妈的就去念军校,专门研究枪支弹药、原子弹、核武器!看哪个王八蛋还敢坐在老子的龙椅上拍照片!”乾隆皇帝想起那段屈辱的历史就肝儿疼,他拍着桌子大喊:“他妈的,老子灭了他全国!”
亏得皇后娘娘早在皇帝开始微醺的时候就把伺候的人打发走了,但如此“粗鲁不堪”的皇帝还是令容嬷嬷和高无庸目瞪口呆了。我去,这是那个到哪里都摇着扇子装着风流佳公子的乾隆皇帝?这是那个一直标榜自己是文学大家的乾隆皇帝?!万佛啊!您把我们的皇帝陛下还回来吧!
乾隆耍酒疯,这绝非是个偶然现象。我们得理解,他心里苦啊!在遥远的21世纪,科学已经进步到一颗原子弹就能摧毁一个城市的程度,他作为亲历者,真真明白“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可是,5000年的文化惯性和政治惯性过大,刹车需要一个过程,掉头也需要一个过程啊!很多事情,他只能靠想,真要做出来,难度堪比人类登月。不是不能够,而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大量的付出。
想一想,他如果真的一挥手就能拿出AK47的枪械图,明白制造方法。就以天朝这种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政治制度,批量生产不是梦啊!就算达不到真正的AK47的做工,那也比什么英吉利火枪要靠谱的多。虽然在政治体制上,还是落后于其他国家,但至少武器精良,硬拼什么的,也差不了太多。
对于那些在这次阅兵式中沾沾自喜、坐着天朝上国之梦的“夜郎”们,乾隆表示,他恨不能亲自上阵,大嘴巴子抽醒他们,落后就要挨打,尼玛,你们现在从思想意识到科技水平,都被人家甩出了三条街去!不思进取,还真的等着那隔壁的棒子鬼子一个个跳着小短腿,到自家门口来叫嚣?“靠!不论如何,在老子的有生之年,非他妈的平了那个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宇宙本源的棒子,和那个有奶就是娘的鬼子!“
“景娴啊……”皇帝睁着迷蒙的眼睛,看着面无表情的皇后,疑惑的问:“你怎么不说话呢?”
皇后依旧面无表情,她已经从震惊到麻木了。皇帝陛下,您打算叫我说什么?几世轮回,您怎么变得如此粗鲁无礼?您还是那个风(yi)流(guan)儒(qin)雅(shou)的皇帝陛下么?
“你是不是因为我最近纳了个答应,所以生气了?嗝。”皇帝打了个饱嗝,“景娴呐,我也不想弄那么多女人来给你添堵。可是我更不想带绿帽子啊!她们都是我曾经的女人,如今要是跟了别人,我头上的颜色那可就鲜艳了!就跟我那个被无数穿越女扑倒的爹一样……呵呵呵~”皇帝陛下想到了《XX传》里头顶鲜艳的某位爷,笑的好不欢乐。
“陛下,不论你轮回几次,对于先帝爷,也是要尊敬的,怎能肆意诽谤?”在这个皇权大过天的年代,皇帝的名字都是要避讳的,这丫公然议论他皇帝爹头顶上的帽子颜色,是在是挑战了皇后陛下那重生一世的心理承受能力。
“哎呀,景娴呀,你不知道,有个什么电视剧里说,我不是我额娘的孩子,我的兄弟姐妹更是没有一个是我皇阿玛的亲生子,不是我十七叔的,就是什么太医的……哎呦……皇阿玛诶,您的帽子颜色还嫩不?哈哈哈哈~”
眼看着皇帝陛下就要借着酒劲,洗细数一下那些年先帝带过的绿帽了,景娴立即截住了话头。“皇上,天也不早了,明儿个一早还得上朝呢!”
“上朝?上什么朝?明儿个他们可回不来,弘昼那小子,带着文武百官还有那群爱凑热闹的宗亲爷们都去天津了!朕早就告诉他们,今明两天,朝会暂停了。朕是有远见的!朕是有远见的皇帝!朕一定不会让我大清,让我天朝再短视!朕一定会是个有远见的皇帝!”也许是“远见”这个词刺激到了乾隆脆弱的神经,总之,他“远见”个没完没了了。
“陛下,您是有远见的。”皇后真的快要崩溃了,强撑着安抚已经丧失理智了的皇帝,把他从桌边拉起来。幸亏容嬷嬷和高无庸在皇帝第一次爆粗口的时候就默默的离开了,没有听到乾隆对于雍正帽子颜色的绝(zuo)妙(si)论调,否则,不管他俩有多忠心,多重要,第二天,被清醒的皇帝灭口是必然的。
“嗯!还是娴儿懂我。”乾隆一身酒气,压的景娴一个趔趄,差点没摔倒。“哈哈,娴儿,你喝多了?你看,连路都走不稳了,我扶着你吧!”皇帝陛下,你的脸面去了哪?就着菜被你吃了吧!
于是,皇帝陛下东倒西歪的扶着“喝醉了”的皇后走向床里,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一声闷响,俩人一起立扑在床上。“哪个王八蛋敢绊倒朕?拖下去,剁了他的双腿!”被他带着摔倒的景娴郁闷的揉了揉撞疼了的小腿,不得不出声提醒:“皇上,您是绊倒在了脚踏上了……”
“哦?是么?脚踏这东西太碍事,撤掉,撤掉!”皇帝的大手胡乱的挥舞了一下,扔掉脚踏的决心显然不是很强烈。
景娴也没管皇帝要扔掉脚踏的不合理要求,给皇帝退掉了鞋子。把他垂在床下的双腿搬上了床,然后出去外间叫容嬷嬷带着人来收拾残局,顺便送来热水。她这边刚刚安排妥当,那边皇帝就叫嚷道:“娴儿?娴儿?你去哪里了?”皇后还没来得及应声,就听里面的人又叫:“娴儿?娴儿,我知道错了,你在哪?别离开我,娴儿!”呼喊声越来越急切,随后,就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咕咚一下,好像是皇帝从床上掉下来了!
景娴赶紧网里间跑,刚绕过屏风,就被迎面而来的弘历抱了个满怀:“景娴,你别走,别走好不好?”景娴拍着他的后背,轻声的安抚:“嗯,我不走,我不走。”
“景娴,你去哪?”眼看着皇帝的情绪慢慢稳定,景娴想要去外间拿个湿帕子给弘历擦擦脸,谁知皇帝跟个小奶狗一样,拉住景娴不放,没法子,只能再给皇帝把鞋穿好,带着他去外间擦洗。
不得不说,景娴宫中的奴才们都是有颜色的,他们出去的时候,外间已经收拾干净,留下了洗漱的热水,人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景娴温柔的给弘历擦了脸,洗了手,想她乌拉那拉景娴,两辈子,也就这么伺候过弘历,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手艺虽然有些生疏,但是还是很好的完成了清洗工作。女人的头发比较难拆,这会儿也不能叫人进来帮忙,亏得弘历本就不让她带那么多头饰——对颈椎不好,所以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她还是自己完成了睡觉前的准备工作,虽然动作慢了许多,还扯掉了自己好几根头发。
不过,醉鬼什么的,真的很难安抚……就在景娴拆掉自己的两把头的时候,弘历仍然在旁边对她进行精神攻击:“景娴,我爱你。”
我去!太直白了,景娴这个纯古人一愣,瞬间满脸通红,从美人尖红到脚趾尖。默默的,把头转回面对水银镜……面对着镜子里面面色爆红的自己,景娴头一回嫌弃镜子照的太清楚了。
“景娴,我爱你!你还没说你爱我呢!”皇帝陛下可不是表白了,就满足了的男屌丝,人家是要求诚信互粉的高富帅。
景娴没有理会他,依旧在专心致志的拆自己的头发,一直到最后一步完成。
“说,你爱不爱我。”终于等不及了的皇帝伸出双手,板过景娴的脸,有些微红的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景娴的眼睛,无比认真的询问:“我爱你,你爱我么?”
“我……”景娴被他眼里的执着所打动,但是让她当面表白什么的,实在是“臣妾做不到啊!”
“景娴,说你爱我好不好?”皇帝的语气里带了点卑微的请求,酒精放大了他心中的不安:不论是对国家的未来,还是他和景娴的未来,他都不敢说能百分百的把握。几世轮回,任他不信命运,也不得不信了。
总有什么,是他还能抓的住,还能得到的吧?他是这样想的。
“景娴……”皇帝如今的眼眶微红,可不止是醉酒了,还有焦急的充血。
“皇上,生死携阔,与子成说。”这,算是景娴最大的让步了。皇帝这些年的努力也没算白费,不管怎么说,景娴在上辈子,即使是死,也是深爱皇帝的……虽然,那时他还是个渣男。如今渣男不渣了,浪子回头了……作为一个“从一而终”的好姑娘,景娴,还是心软了……不得不说,这些年,皇帝对她真的很好,她得面对自己的心,她还是爱上了这个男人,爱新觉罗弘历。
“生死携阔,与子成说。好,真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皇帝嘿嘿的傻笑:“景娴啊!我们一起慢慢变老,你陪我统御河山,我让你见识万国来朝,可好?”
“好……”
这一刻,寝殿里昏黄的灯光是那样的温柔,给终于互相表白的两人笼上了一层温馨的光晕。
第80章 翌日
第二天一早;弘历头痛欲裂。这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不仅是指身体上的,更是指心理上的。昨天晚上他借着酒劲一阵撒欢;当时是痛快了;如今……咳咳,他倒是一点不差的都记住了。丢人啊;忒丢人了!
想他爱新觉罗弘历;从N久以前当皇帝起;就再也没喝醉过,再喜欢的吃食、饮料都没连续吃过三口;作为皇帝;他不仅惜命;也知道喝酒误事的道理。结果;因着欧洲使臣的到来和国家改革渐有起色,他有点得意忘形了。
得意忘形加上在景娴面前的全然放松,他一不小心就喝蒙圈了。四世为人,他最引以为豪的记忆力,在这回,果断被他嫌弃了——谁喝的连怎么睡着的都不记得了,却还能记得喝酒的时候喊出的那些胡言乱语?还记得表白之后是怎么和景娴XXOO的全过程?提起XXOO……弘历一扭头,看见了躺在他身边睡的很安稳的景娴。
景娴穿着薄薄的寝衣,从领口处隐约透出的春光和脖子上留下的青紫痕迹,不难看出昨天晚上鱼水之欢的激烈程度。也许是因为他的目光过于灼热,也许是景娴本就该醒来了,总之,就在弘历终于屈服于他小弟的欲望,准备向景娴伸出罪恶之手的那一瞬间,景娴睁开了双眼。
人家不睁眼还好,一睁眼,以一种:你是清醒的么?的表情看着你,再加上你自己回忆出来的丢人经历……在强烈的欲望之火也瞬间熄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