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侯爷宠妻日常-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琏一愣,随即脸色又青又白,他咬了咬后槽牙,一句话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多谢侯爷关心。一点小伤而已。”
  “小伤?”
  林涧眯眼笑起来,“琏二公子不说,就以为我真不知道吗?”
  他斜斜看了贾赦一眼,才低声笑道,“据我所知,朝廷敕命才下来,琏二公子就在令尊那里犯了错,被令尊责罚,被人摁着用木板子狠狠打了一顿。”
  贾琏本不想提起这件事,可见林涧全都知情,又想着自己有如此境地皆是被林涧所坑,他干脆破罐子破摔,咬牙低声道:“侯爷错了,不是一顿,是两顿。那日我从扬州回来,父亲就打过我一回了。”
  贾琏帮着林涧找扬州总商们要银子,有与薛家相好总商们同薛蟠写信诉苦,薛蟠接了信就跑去找贾赦说了这事儿。贾赦知道这事自然生气,说贾琏不顾着自家人反倒去帮着外人,他也不听贾琏解释,直接就在那天叫人将贾琏摁住,把贾琏狠狠打了一顿。
  贾琏在家里休养了数日,好不容易身上的伤快养好了,结果他心心念念的朝中敕命下来了。他被任命为都察院行走,都察院经历司正七品都事。
  这摆明了就是他要在林涧手底下干活啊。
  贾琏接到这敕命第一反应就是懵,第二反应就是他又被林涧给狠狠坑了一把。
  贾赦得知朝中敕命,非但不高兴,反而极为生气,说贾琏出去一趟倒是学会巴结不该巴结的人了,说贾琏是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王家出了这样大的事情,明摆着王家和林涧不对付,就算现在王家谋求拉拢林涧,贾赦也绝不愿意看见贾琏跟林涧混到一块儿去了。
  贾赦不管三七二十一,随便寻了个错处,就又把贾琏打了一顿。还是贾政出面细细劝说,才让贾赦消了怒气。
  这事儿才发生不久,贾琏身上的伤还没有好,林涧有心留意着,自然就给看出来了。
  林涧见贾琏咬牙切齿又不敢发作的模样,微微笑道:“不是我错了,是令尊错了。”
  “琏二公子,你都已经去都察院报过到了,还有什么意难平的呢?”
  “我给你谋的这份差事用心良苦,你这么聪明的人,看不出来吗?”
  贾琏在家养伤好几天,身上疼要清静,连王熙凤都不来招惹他了,他自己静心琢磨了好几天,倒也琢磨出一点门道来了。
  他略一思索,低声试探道:“侯爷的意思,是想要我做您的耳目,全心全意为您办事?”
  林涧听到了,眉心微微一动,却没理会贾琏,只是指着身侧的小孩儿问贾琏:“这是你们府上二房的重长孙?”
  贾琏一瞧,林涧原来说的是贾兰。
  贾兰正乖乖吃着手里的蟹腿,并不曾注意到这边正有人说他。
  贾琏点了头,言说这正是贾政之孙贾兰。
  林涧瞧了片刻,轻笑道:“我看你们府上也就他顺眼些。年纪虽然小,但眉清目秀目光清正,举手投足书卷气息浓厚,可见平日管教极严。此子若好好教养,将来大有可为。”
  “我原先觉得,荣公子孙都不中用了,如今瞧着,这从武不行,从文倒是后继有人了。”
  贾琏听这话句句说他荣国府衰败,他听着不顺耳,可瞧林涧恣意轻狂的模样,他翕动了几下嘴唇,还是选择安静的闭口不言了。
  贾琏正默默不语,忽见林涧意味深长的望着他,声音又低又凉,仿佛透着寒意的雨露一下子沉入心底:“琏二公子,从你接了我的钦差印信那一刻起,你就是我的人了。但我,是圣上的人,所以,你也是圣上的人。圣上要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哪怕要你与你整个家族为敌,你都要毫不犹豫的去做。”
  “我这个人对敌人向来心狠手辣从不容情,我看中你,你心里就该庆幸,因为,是我把你从一座将要倾颓倒塌的大厦中救出来的。我给你一条明路,你就要为我们披荆斩棘在所不辞。你放心,只要有我在,你不会如他们般引火自/焚,你会从灰烬中重生的。”
  林涧微微笑着,他用手轻轻拍了拍贾琏的肩膀,“这场大宴后,都察院会有新案。你协同我办案。江南两省巡检王子腾以权谋私结党乱政数罪并提,圣上命刑部都察院一同会审。”
  “你也是王家雇凶杀人的受害者。这一回,就尽心办差,好好为自己声张正义吧。”


第38章 
  贾母存了心要在今夜乐一乐; 不但吩咐了在外头请了戏班子搭台唱戏,还特特让那会乐器的人好生喝了清爽果酒润嗓子; 然后叫人站在对岸的桂花树下吹曲子。
  众人吃螃蟹饮桂花酒; 又听着悠扬曲声从对岸传来; 一个个都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这正是一派花好月圆气氛大好的时候; 偏偏在这欢声笑语阖家欢乐的时刻,贾琏瞧着林涧看向他的模样,硬是感觉到了一股来自血腥战场上的冷冽肃杀之气。
  荣国府里王熙凤管事当家,贾琏应酬外务,荣国府里财事人事,他们夫妻是最清楚的。
  入不敷出是一回事,但府里不成样子的事情越来越多,也是一回事。
  贾琏自己就干过不少荒唐事,更妄论旁人了。
  比起早年间国公爷还在的时候; 现今的荣国府和宁国府都太不像样子了。他要是把自己摘出来用局外人的眼光来看; 竟也觉得外头人说他们两府里也就那门口的石狮子还干净些这话没什么错处; 毕竟里头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贾琏不是没想过以后如何,但人总还是容易抱着一种侥幸心理的。他总想着,宁荣二府纵然不成样子; 但底子还是在的,更何况是开国元勋; 这四王八公一处关系都极好,同史家薛家王家的关系也维系的极好,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就算遇到不好的时候,有众人帮衬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可今夜林涧一番话,却生生叫他在这清爽秋夜里起了一身的白毛汗。
  他安享族群环伺的安全感,认为四王八公可永久太平富贵下去,可他却忘了。如今的四王八公各家也都不成个样子了,他们不再是开国元勋那批人,而现如今的圣上,也不再是太/祖皇帝了。
  只看看岭南皖南这数十年的发展就知道,现如今的承圣帝励精图治,一心一意想要治理好大周,他怎能容得他们这些人放肆,又怎能容得这些人凌驾于皇权之上呢?
  纵然他贾家出了个贤妃,可他们家的贤妃在宫里并不受宠,当今圣上也不是沉迷后妃女色的人。贾元春为当今生了个小公主,当今允准贾元春回家省亲,可过后,还不是该怎样就怎样吗?
  贤妃,可不是他们贾家的护身符。
  贾琏也不是个傻/子,听话听音,林涧这话的意思明白得很,圣上是早已有了看不惯贾家的心了。圣上要动王家,这就是一个信号。一个表明四王八公及其附着势力不再安全的信号。
  当今圣上,是真的下定决心了。而且,还早早选好了对他们动手的人。
  这个人是林涧,可能背后还有九皇子。当然,还有他这个荣国府的大房长孙。
  贾琏觉得自己真傻,他什么都不知道,硬是巴巴的跳进了人家挖好的坑里。可他想着当日林涧对他的强硬态度,只怕他就算自己不主动,林涧可能也会逼他就范。
  人为刀俎他为鱼肉,林涧要真看上了他,他怎么逃得掉呢?
  贾琏心里的挣扎犹豫迟疑矛盾其实远比他自己想象中要小得多。
  他在府里不受重视,王熙凤在府里弄权管家,那也都是二房沾光,毕竟贾母重视二房,与大房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爹贾赦是破罐子破摔,干脆放浪形骸释放自我,想如何玩乐便如何玩乐。
  可贾琏不同,他心里总燃着一股想要上进的火焰。只是总也找不到出头的机会。
  林涧给了他这个机会,他也知道这其实是个极好的机会。
  都察院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地方。在都察院中任职的皆是科举出身的进士学子。官吏出身的吏员是没有资格进入都察院的。也即是说,他贾琏是沾了林涧的光,才进了这个他爹和二叔贾政都没资格进去的地方。
  四王八公权势煊赫滔天,可同当今圣上相比,未必能赢过当今。这臣与君争,尤其是拥有实权的君主争,无疑是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
  贾琏非常冷静和清醒的认识到,林涧的话其实很在理。
  纵然大厦将倾,没准将来,他还能为贾家留下一点什么。
  贾琏默默看了一眼乖巧的贾琏,又想起自己尚无嫡子,只得一个幼女巧姐儿,他对王熙凤诸多不满,却很疼爱巧姐儿,将来宁荣二府若是有事,这些小孩子们岂不是要无辜受累么?
  贾琏忽觉背上沉甸甸的,担着的都是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眼中波澜褪去,面色坦然平静:“侯爷放心,我知道该如何做。我不会给圣上和侯爷添麻烦的。”
  林涧见他上道,微微一笑,自饮一杯酒:“你明白就好。”
  贾琏既然选择与林涧同气连枝,便觉得有些事儿还是要与林涧说一声才好,免得将来林涧知情后又怪他不够坦诚,甚至怀疑他的忠心。
  贾琏原本也是打心眼里觉得贾母和王熙凤的算计成不了,此时也就毫无压力的将贾母和王熙凤的打算同林涧低声讲了。
  林涧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只似笑非笑的盯着贾琏:“琏二公子有心了。不过琏二公子不必替我忧心,我的婚事,还轮不到旁人做主。”
  林涧意味深长的望着贾琏笑,“待都察院的案子出来,想来贵府应当再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去理会别人的事情了。”
  贾琏只当林涧还在说王家的事,林涧也不多解释,但瞧他落在贾琏身上的目光深处,分明是噙着一丝怜悯与同情的。
  林黛玉还病着,自然没有来参加贾母的螃蟹宴,但贾母还是惦记着她的,命人备了些清淡的蟹腿肉还有清淡的桂花酒送去给林黛玉,还特特的嘱咐人见着林黛玉好些了就给她尝一些,且不可吃多了。
  贾宝玉原本是坐在男席这边的,可这里贾赦贾政是长辈,与他说不上什么话,他又素来害怕贾政,更不可能主动与贾政说话了。
  贾兰年纪小,又尽与贾宝玉说些读书治学的话,还不时请教贾宝玉一些关于治学上的问题,贾宝玉图享乐,压根不想应付他,可长辈在这里他也不敢敷衍,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贾兰的话。
  他倒是想同贾琏说话来着,可贾琏只同林涧说话,贾宝玉倒是也想凑上去同林涧说说话,可他看着林涧的冷脸又有些望而却步,一时在男席这边坐着都觉得不舒坦,正好贾母那边唤他,他就顺势跑到姑娘们的席面上去坐着了。
  他听见贾母要人给林黛玉送东西,他便自告奋勇要亲自跟着送去。
  贾母其实也喜欢看见贾宝玉与林黛玉亲密无间的模样,但她瞧了瞧王夫人的脸色,见王夫人略有些不自在,便没有让贾宝玉前往,只吩咐贾宝玉安静坐着,就在这里陪她们。
  贾母想让贾宝玉娶了林黛玉,这事儿王熙凤是赞成的,可偏偏王夫人不愿意。王夫人心里更属意薛宝钗做她的媳妇儿。为了这事儿,婆媳两个没少暗地里别苗头,贾母为了让王夫人接纳林黛玉,也不好当着王夫人的面叫贾宝玉与林黛玉太过亲近,免得王夫人对林黛玉更没了好感。
  贾母年老体弱之人,禁不起夜里秋风嗖嗖地吹,她因为高兴又多吃了些蟹黄多饮了桂花酒,便觉得肚子有些不大舒服,便戌时末刻叫散,被贾赦贾政王夫人等人簇拥着回她的住处去了。
  贾母既走了,姑娘们自然也不久留,一时夜深席散,众人约定明日还来园子里游玩作诗,就各自都回去了。
  贾母叫了人送林涧,林涧却不着急走,打发了贾母派来的人,林涧就把贾琏留下了。
  “听说林姑娘病了,我要过去探望。这园中也是贵府内宅,我不好乱走,琏二公子派个人领我过去吧。”
  林涧知悉贾母打算后,又想着他若要去探望林黛玉,就怕贾母念及他助林黛玉的事情,令人推三阻四不肯承应。
  他干脆就寻上了现如今对他百依百顺的贾琏。
  贾琏心思玲珑,眼珠子一转便知其中缘故,他也懒怠再去贾母跟前献殷勤,仔细想了想后,干脆叫人寻来平儿,令平儿给林涧引路去潇湘馆探望林黛玉。
  “你们二/奶/奶带着丰儿去老太太那边伺候,一时半刻也回不来,这里交给旁人收拾,你将林侯爷领去潇湘馆探望林姑娘吧。”
  贾府上下如今都知道林涧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再加上贾琏吩咐,平儿不疑有他,便交代了旁人好好收拾这里,她态度恭敬的提着灯笼请林涧随她前去。
  林涧先前说给贾琏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且他说的也不都是王家的事。这王家犯事的不止王子腾一个,撇开那些王家的子侄不说,这王家嫁出去的女儿里头,头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卷宗上被详细记载违律犯案的,便是贾琏之妻王熙凤。
  但他看贾琏的样子,似乎对王熙凤在外头做下的那些事情茫然不知。


第39章 
  贾琏如今也是正儿八经的都察院经历司正七品都事了; 他的正妻则为敕命夫人。可就王熙凤这样触犯律法的犯妇,一旦事发立案; 她就要被捕入都察院接受调查惩戒; 像这样的人; 还怎么能做贾家的当家女眷; 又怎么能做贾琏的正妻呢?
  贾琏若还想要他的前程,就得跟王熙凤划清界限。再者,朝廷也不会允准贾琏有这样的妻子耽误他的前程。
  再过数日此案就将公诸于众,到时王熙凤自顾尚且不暇,又怎么还能把手伸的那么长来干涉林涧的婚事呢?
  方才席间,贾母虽然在男席与女席之间隔了一道屏风,但两边隔得不远,女席那边的声音时常传过来,林涧入耳所听; 旁人说话都是轻声细语温文尔雅; 唯独那个王熙凤出头拔尖左右逢源; 只听她的笑声,林涧便知此女是个不甘于被埋没众人间的人物。
  可贾琏身边,还真留不得这样掐尖要强容易坏事的女子; 林涧琢磨着,他已将贾琏收至麾下; 要不然,就趁此机会把贾府内宅之事也掰扯掰扯?纵不能完全控制,但内宅布置要顺了他的心思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林涧一路沉思; 目光忽明忽暗,他先前听说平儿是王熙凤的贴身丫鬟,又想起平儿同贾琏之间的关系,这审视的目光还时不时落在平儿身上。
  平儿一心一意给林涧带路,但她也感受到了林涧看她的目光,可她素来谨慎小心,也不敢表现出丝毫的异样来。
  “侯爷,前面就是潇湘馆了。”
  转过沁芳亭,又过了曲径通幽前头的小桥,就看见潇湘馆里探出的风竹了。平儿话音才落,就感觉到林涧那压迫性极强的目光从她身上移开了,平儿紧跟着心神一松,紧接着她才发现,她竟被林涧的气势震慑,凉风习习的秋夜,她竟出了一身的冷汗。
  林涧是带了钱英过来的。
  到了潇湘馆前,林涧看了钱英一眼,钱英会意,在林涧进去后,钱英伸手拦住平儿。
  “平姑娘,请您就在这里候着。”钱英言罢,往门前一站,自己就先候着了。
  平儿想了想,也没执意要跟着进去。潇湘馆里头还有紫鹃雪雁等人在,林涧也不算与林黛玉独处,何况,听闻林家家风甚严,纵然林小侯爷轻狂任性,但他好歹是勋贵子弟朝堂新贵,当不会做出什么不妥的事情来。
  进了潇湘馆中,要走过一段曲折小径,再转过一片假山方至四方院中。
  林涧顿觉眼前豁然开朗,四方院中草地青青,门廊边风竹幽翠,再配上这一院子的清风朗月,一下子便让人清开杂念心生澄明。
  林涧看这院中静谧,也就没有立刻走上门廊进屋去,反而负手站在院中,他仰望天上明月,静静轻吸一口气,青草气息混合着风竹香气扑入鼻中,他倒觉得肺腑之间满是清甜之气。
  方才的螃蟹宴是热闹,丝竹好听,螃蟹好吃,桂花酒更是浓醇,可林涧却觉得那些都比不上这院中的一切。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着要是自己化为这院中事物,哪怕是一丛青草,一茂风竹,甚至是天际一轮明月,只要能够陪伴这潇湘馆里住着的犹如仙子般纯美的姑娘,他都是心甘情愿的。
  有小丫鬟看见林涧进来,连忙掀开门帘进去报与紫鹃知道。
  林黛玉听说林涧来了,忙带了紫鹃出来相迎。
  林涧看见门廊下门帘挑起来,林黛玉出来时,他还是很惊讶的。
  不是说林黛玉还病着么?她怎么还起身了?
  林涧下意识就迎了上去,想让林黛玉进屋不要出来吹风,结果走近了才发现,林黛玉面上确实有些病容,但眼神明亮步履轻快,并不似先前所说的那样病得很重的模样。
  林涧的目光落在林黛玉身上一瞬,瞧出她还有些大病初愈的虚弱,原本就纤细瘦弱的身形比往昔还要瘦弱,她今日穿得是纯色的半臂交领襦裙,绣了紫藤花的腰带扎在腰间,益发显得林黛玉纤腰盈盈,不足一握。
  林黛玉将林涧让进屋中,又让紫鹃给林涧奉茶,待二人落座,她听说林涧是来探病的,便微微笑了一下:“多谢三哥关心。我这两日觉得身上好多了。”
  林涧见林黛玉微笑,不禁呆了一呆。
  林黛玉笑得比夏日盛放的莲花还要清艳甜美,林涧不由得想起他和林黛玉同在姑苏时在院中静静坐着说话的那个下午。
  那时气氛温和从容,颇有种岁月静好的安宁疏阔,林黛玉遭逢家变,她没笑过,可她那时神情恬淡,在林涧心中,已是抹不掉的美好记忆了。他没有想到,今时今日,在这个清风朗月的夜晚,还能看见更美的风景。
  紫鹃端来茶盅递给他时,林涧才回过神来,他借着低头饮茶的平复心绪,再抬眸时,他唇角也含着淡淡笑意:“姑娘既觉得好些了,怎么不去赴宴?”
  贾母所办的螃蟹宴其实什么都挺好的,但没了林黛玉过去,林涧便觉得索然无味了。哪怕林黛玉去了他看不见她,心里也高兴。
  林黛玉声音柔柔的:“三哥是知道的,我身子不好,吃不得那螃蟹,酒更是不能多饮。且大病才愈,也不好出去吹风。况……从姑苏回来,我也不曾见过老太太几回,有些事儿不方便,我也不知如何面对她。索性就说病着不去了。”
  对旁人,林黛玉皆推说是身体不好病着不好走动,对林涧,她才说了实话。
  贾母谋图林家遗产的事情始终是她和林黛玉之间的心结,林黛玉要自己做主处置家产,她主意是定了,但心里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又不知用什么态度面对贾母,为免贾母当面说起这事,她干脆就不去了。
  林黛玉说得含蓄,林涧对此了然与心,也并不多问什么。
  林涧是头一回来林黛玉的住处。
  他借着与林黛玉说话的功夫,暗地里用余光瞧遍了这里外四间屋子。
  潇湘馆这里的四大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只是各自都挂着两层竹帘,令前头放着博古架,也算是将屋子给分开了。
  林涧所坐的地方离林黛玉的卧室有些远,隔着两层竹帘也看不清什么,但林涧鼻子灵,他微微翕动鼻翼,便闻到自那方传来的隐隐冷香气。
  这幽幽冷香好闻得很,林涧忍不住微微探身,想多闻闻,却不知怎的一阵风过,这味道也就跟着消散了。
  另三间大屋子的竹帘都是卷起来的,林涧能看见里头布局清雅精致。
  那是一间琴室,两间书房。
  琴室中燃着清香,香烟袅袅,林涧没注意那香气如何,倒是见墙上挂着的烟雨图十分好看。
  林黛玉的书房里满满皆是几架子书册,那些书册摆放整齐,皆用深蓝色的书壳子好好的包着,可见主人是极其爱书之人。林涧目光过处,见那书案上还放着几本书册诗稿,墨迹未干处,似乎还有新写成的诗作。
  林涧微微眯眼,他不由想起贾宝玉拿着林黛玉的诗作在外头到处显弄的事情,心下微微发沉。
  林黛玉见林涧饮茶,又想着她方喝过药,屋中还有药气未散,怕林涧觉得憋闷,便亲自起身去给林涧开窗,又吩咐紫鹃将门边竹帘挂起来,让夜里秋风散散屋中药味。
  清霜般的月色从门前从窗格漏进屋中,不知从何处传来的一段空灵琴声打断了林涧的沉思。
  林黛玉驻足窗前听了片刻,垂眸微笑道:“这是前头栊翠庵里的妙玉在抚琴。她今夜倒是兴致好。”
  林涧知道妙玉的事,不过他对旁的女子都不感兴趣,只觉这段琴声比先前丝竹曲声好听。待林黛玉坐下后,他便从衣袖中取出两本半指厚的册子递给林黛玉。
  “我恐姑娘病中寂寞,又怕姑娘想起前事心中难过,便特意抄录了这两本册子给姑娘解闷。”
  “这是余贵妃闺中旧物。余贵妃的父亲与令尊一样,也是进士出身,还是三元及第的状元,余家书香门第世代簪缨。余贵妃与姑娘出身相似,自小在家中也是爱读书写字的,余贵妃读书涉猎甚广,这是余贵妃的读书杂记。这两本是余贵妃将一些野趣杂文记录下来,并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还有些趣事小品。我私下求九皇子拿了来,抄录给姑娘解闷。”
  “我知道林姑娘也爱看书,读书人之间不论见解是否一样,看一看总是能开拓视野增广见闻的。只是贵妃旧物不便传于宫外,我就亲自抄录了一份。还望姑娘不要嫌弃,将它们收下。”
  “另外,我还替姑娘搜罗了些市面上尚可入眼的笑林广记,也一并带了进来,姑娘闲时翻一翻,若能博姑娘一笑,也是它们的造化了。”
  这终归是余贵妃旧物所抄,林涧不便与人看见,今夜他来赴宴,虽还身着劲装,但特意未曾束袖,就是为了将这些册子放在衣袖里悄悄带进来送给林黛玉。


第40章 
  大周立朝百余年; 虽以武起家,朝中又因为四王八公势力庞大而重武轻文; 可对于女子尤其是闺阁女子的束缚仍旧承袭自前朝。
  除了将门女子还稍有些自由之外; 民间女子因为生活所迫; 偶然需要也能上街; 有时候也不必太过讲究,连帷帽也是不用戴的。毕竟大周崇武,民风还是比前朝开放些许。
  可从前朝而来的世家旧族,这闺阁中的规矩就很难打破了。书香门第簪缨世族,女子读书习字是常事,但要说看那些野文杂记情爱小品,便视为不务正业,甚至会被认为是上不得台面的行为,是被严令禁止的。
  林如海生性清正; 他在时; 是绝不肯叫林黛玉读像笑林广记这样的书的。林如海素爱清雅; 将林黛玉也培养的同他一样,便爱风花雪月,也多看诗词; 林黛玉长到十六岁,除却早年间跟着贾宝玉看过几本情爱小说外; 这些杂书还真没碰过。
  ——说起那些情爱小说,本来是贾宝玉自己偷偷看了被她发现,她一时好奇就跟着看了; 结果有一回说漏了嘴被薛宝钗有心抓住把柄,她还特意过来提点她,自此之后,她就再也没有看过那些东西了。
  贾宝玉还在偷偷地看她是知道的,可林黛玉生怕如薛宝钗所说的那样移了性情,也怕自己看多了那些情爱缠绵污了心神,自此之后,也就再不同贾宝玉提及这些事了。
  余家是簪缨世族书香世家,与他们林家的出身确实类似。但余家未曾如林家般败落,大周开国之日起,余家就颇受重用,到了承圣年间,余家更是成为世族翰林中的领袖。
  林黛玉早先就曾听园中姐妹议论,说大周许多世家其实早已不墨守成规了,家中子女不但可读清雅规正的书籍,那些市面上的野趣杂记或是情爱小说,能够入眼的,也都让子女们读一读,开开眼界。
  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读,还是要心性坚韧性情已定的人才能读,否则也是坏事。
  林黛玉早听说余贵妃学问渊博兼收并蓄,如今翻看她的野趣杂记和一些自创的小品才发现,余家果然是下了大心思培养这位嫡长女,她只是粗粗翻看,瞧了几句话就发现,余贵妃真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
  余贵妃的笔记笔触独道,行文幽默风趣,但下笔沉稳功夫极深,一看就知道从小涉猎群书,从未放弃过阅读的人。便只寥寥几个字也能让林黛玉看得会心一笑。林黛玉瞧着,就觉得这些文字倒不像是余贵妃在闺中所写,倒像是个经历过世事万千的沉稳老人所写的。
  明明看透世情,却又对世上事物充满好奇。
  林黛玉翻着余贵妃的读书笔记,本来只是想粗略的看一看,可余贵妃看过的那些书她也都看过,还有些是没有看过的,余贵妃见解独特,林黛玉看着有趣,竟一时浑然忘我,慢慢读的入了迷。
  林涧费尽心思将东西弄到手,又用心抄录一遍再带入荣国府送给林黛玉,他原本就是希望林黛玉看到这些东西能够给她带来高兴快乐的。
  如今见到她这样喜欢,又看得这般专注,林涧便觉自己一番心思没有白费。
  林黛玉看书的样子娴静又温柔,林涧觉得她这个模样特别好看,也舍不得出声打扰她,便只静静含笑坐在那里,静静的欣赏林黛玉灯下美好纤细的侧影。
  屋外秋风习习,风竹摇动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门廊下芭蕉成丛,掩映一片青翠绿意,月色如霜,栊翠庵中的空灵琴声在一片安谧之中越发清晰,时光如流水般在这宁静中缓缓流淌,有那么一瞬间,林涧真的希望这安宁美好的时刻能够永远的留存下来。
  偏偏有人没有眼色,贸然闯入打破了这一屋子难得的宁静。
  “林姑娘,我们二爷让我来给姑娘送些东西。”
  来者是个模样俏丽的丫鬟。这丫鬟林涧不认得,林黛玉却是认得的,是贾宝玉身边的晴雯。
  紫鹃上去相迎,林黛玉也放下手中册子去看晴雯,林涧看见这一幕微微皱眉,他转头望向门外,钱英已至门前,他自知失职,正垂手站在屋外。
  林涧微微沉眉,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他难得来探望林黛玉,令钱英守在门口,又不让平儿进来,就是想清清静静的与林黛玉说说话。哪知道钱英这么不中用,竟连一个丫鬟也拦不住。
  钱英还未开口,晴雯听见这话,倒抢先开口道:“侯爷容禀,此事是我莽撞了。但皆因我们二爷记挂林姑娘,方才又想着这几日忙着没来亲见姑娘,便命我送了些新得的玩意儿过来送给林姑娘。”
  “因二爷嘱咐,说是要把东西亲手交到姑娘手中,要等姑娘接了,我才算是完了差事。我不敢辜负我们二爷的托付,还请侯爷见谅。”
  晴雯这时候过来确实是贾宝玉授意的。
  贾宝玉这几日课业繁忙,没能来瞧瞧林黛玉,他心中记挂,方才就想过来送东西的,结果却被贾母给拦住了。
  贾宝玉自己不能来,却听说贾琏授意平儿领着林涧去探望林黛玉。贾宝玉这心里就有些不痛快了,他本来自己就想过来的,结果王夫人正巧又寻他有事,他没法过来,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