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封氏好了之后,便收拾好了各色东西,准备启程离开了。

    却不想,薛家果然是无法无天之徒。等甄家离开金陵城三十里地之后,却被薛蟠带着豪奴堵住了前路。

    听着管家的回禀,士隐的脸色阴沉地可怕……

    ☆、第194章

    薛蟠带着人将甄家一行人堵在了金陵城外;透过帘子,远远地瞧着薛蟠得意洋洋的模样,士隐黑了脸,还真是欺人太甚!

    “老头子;你的女儿,许给我们家大爷为妾;进了我薛家的门,也算是吃香的,喝辣的;总比嫁个小门小户的要强上许多吧?怎么这般不识趣呢?”

    薛蟠闻言;竟是大觉有理;点点头,一副桀骜之态。在这金陵城,就是天王老子,也管不了自己,就别说是个小小的金陵府尹了。

    自然地,他们也不是那般鲁莽,略微地打探了一番,知道士隐与贾雨村是旧识。可是对于薛蟠来说,金陵府尹还是没大放在眼里的。

    他们这里说的热闹,甄府的众人却是气的不行,后面马车里的封氏与英莲自然也能听到这番动静。即便是往日再多老成,可英莲也不过是个十二三的小姑娘罢了,哪里见过这番阵仗,就是封氏,也被唬的不行,将女儿搂在怀里,轻拍着她的后背,不让女儿瞅见她的惶恐。

    “这是什么话?这样无礼是为着什么呢?我们甄家世代书香,哪里有送姑娘为妾的道理,简直就是欺人太甚!还请这位公子速速地让开道路,否则,咱们可就要报官了,咱们家老爷,与金陵府尹贾雨村贾大人可是故交,若是不想吃官司,那么就识相些。”

    甄府管家这几句倒也有些不卑不亢,可是听在薛蟠耳朵里,那简直就是笑话。再者,这甄家还真是不识相的很,洛里啰嗦的,让人烦躁!

    瞧着自家主子不耐烦地皱着眉头,小厮自然是知道他要发作了,急忙地喝令了家丁们,上前抢人。

    这要说,英莲一个姑娘家,虽说有出门,可平日里都是带着帏帽,哪里就让这呆霸王瞧见过了呢?

    惹出了这一番祸端,还真是让人郁闷的不行。

    却实在是不赖英莲,是士隐的老丈人,封肃,自家女婿带着女儿外孙女儿上门了,带着各色地礼品,自然地就要显摆一番,就这样英莲的美丽俊俏的名声就传扬了出去。

    薛蟠听见了哪里还能不心下痒痒呢?

    自打薛家大老爷过世之后,薛蟠就成日里处于斗鸡走狗的状态下,成日里在金陵城欺男霸女的,不成个样子。

    他母亲在内宅,并不晓得自家儿子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再者,她一辈子也只有这样两个孩子,闺女即便是再如何地懂事,日后也是要嫁出去的,成为别人家的,只有这个儿子,是自己后半辈子的依靠,怎么能不宠着呢?

    再者,他如今年纪还小,等大了就更加地懂事了。

    薛王氏是这个心思,对于薛蟠更加地纵着了。薛蟠自然也是不孚众望地长歪了。

    对于薛蟠来说,似乎还从没有什么是自己得不到的,听到了英莲的美名之后,他还打发人去封肃那里走了一趟,花了五两银子就让封肃画了英莲的画像来。

    瞧着这画像,果然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啊。再瞧瞧自己身边儿的这些丫头,真是没一个能看过眼的。

    薛蟠越想心里越是念着了,就想着,无论如何呢,也要将这个美人儿弄到手里。

    打发了人去士隐那里求娶,也算是求娶,正儿八经地轿子抬进薛府,还不行么?

    想着士隐之前的羞辱,这会儿这番义正词严就更加地让人恼怒了。

    薛蟠本就不是有耐心的人,这会儿已经耐不住了,挥着手,就让下人们开始动手了。这几日文的不行,那就只能动手强抢了,他还不信了,这美人儿弄不到手了。

    却说,这个时候,有另一个倒霉之人,唤作冯渊的,带着几个小厮下人,骑着高头大马的,路过了此地。

    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三位,即便是绕了一个大圈儿,还是遇见了。

    “薛蟠,你又在欺负人了?你成日里欺男霸女的,还真是纨绔的紧啊。仗着你薛家有几个臭钱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冯渊虽然也是个纨绔子,可与薛蟠有许多的不同,他虽好男风,可从来都是你情我愿,从不勉强。

    与薛蟠曾经也因为男子,大打出手过。是以,两人算是有宿怨。今日瞧着薛家的豪奴围了人家的车队,自然是看不过去了,拉住了缰绳,讥讽道。

    “姓冯的,上次是瞧在小月仙的份上,让你躲过去了。这次,我也懒得理会你,你还是自己早早地离开,这里与你无干!”

    薛蟠正是气头上呢,不过也没有牵扯其他人的意思,骂了两句,便不理会了。

    “嘿,这天下的不平事,自然是要有人管的,我虽然日常是个不爱管闲事的。可是你薛傻子欺负的,肯定是好人,我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薛蟠平日里觉得自己威风八面的,对于别人叫自己“大傻子”也是有所耳闻的,可是还从来没人敢当着他的面儿叫,这实在是欺人太甚。

    分出一部分人围住甄家的车队,一部分人去狠狠地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冯渊。

    年轻人起了口角,动手也是有的。可是瞧着主子的模样,只怕是善了不了了。

    薛家带来的,虽说是酒囊饭袋居多,可是人多势众,倒还真是打架的好手。

    冯家这里很快就支撑不住了。

    冯渊鼻青脸肿的模样才算是让薛蟠解恨了,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对着冯渊道,

    “冯渊,这也不过是个小教训罢了,你若是识趣,就带着人回去吧。若是不识趣,瞧我怎么收拾你。”

    冯渊惹了这样一场事体,身上没有一处好的,也气恨,自己带着下人,爬上马,走了……

    甄家一众人被围着,也走不脱,倒也没有多少的畏惧,尤其是刚刚与冯家的小子动手之后。看出来这些人是些不中用的,那就好了。

    他们这里,可是有好几个好手呢。目送着冯渊滚蛋了之后,薛蟠便又将目光聚集在了甄府的管家面上。

    “说说吧,到底是个什么章程,难不成还要我娶了你家姑娘不成?也不瞧瞧,不过是个穷酸书生的女儿罢了,若不是长的有几分姿色,爷还瞧……”

    “怎么?薛爷,说吧,继续说啊,继续耍狠啊!”

    众人惊骇地发现,不知何时,薛蟠竟然被劫持了。那男子有几分痞赖,一身劲装,面色有几分僵硬。

    “你,你是谁?放开小爷,你可知道我是谁?”

    薛蟠倒也是浑不知愁的模样,依旧梗着脖子哼道。

    “知道,知道,不就是金陵薛府的家主么,薛蟠薛大傻子么。这金陵城,谁还不知道你呆霸王的大名呢?”

    那男子漫不经心地道。

    “哼,知道就好,知道就赶紧地放开小爷,若不然,我将你千刀万剐了!”

    那男子闻言,却是有几分恼了,手里把玩着的刀子也不知道就怎么地从薛蟠的脖子边儿擦了过去。

    虽然觉得下巴底下一凉,可也没感觉到疼,薛蟠后知后觉地去摸了一把,却是一手的血。

    “血,血……”

    呆愣愣的薛蟠立时地就腿软了下去,旁边的小厮们唬的半死,哪里还敢上前去搀扶他,只好任由着他瘫在地上。

    薛蟠这里自然是有老成的,立即地对着那男子抱拳道,

    “好汉爷,咱们家公子不懂事儿,有话好好儿说,咱们是金陵薛家,望您瞧在薛家的面上……”

    “行了,金陵薛家,好了不起么?放行吧,我最看不惯这些欺男霸女的行径了。若不然,才懒得理会这些闲事儿呢。”

    那男子压根儿就不买账,对着那长随道,不过眼睛却是一直没有离开薛蟠过。

    瞧着他眼神中带着的阴狠,薛蟠吓的一哆嗦,立即地挥手,

    “赶紧地放行,放行!”

    众人听了,急忙地退到了两边儿,让甄府的车马离开。士隐虽然一直在马车里,可是外面的事儿他还是听到了看到了。

    “壮士,搭救之恩,何以为报?”

    “不用报答,我听人说,封肃将贵府女儿的画像五两银子卖给了薛家,不知道,是不是你们得罪谁了。”

    “多谢提醒。”

    士隐诚心诚意地道谢。

    “客气。”

    那人说完,几个闪身,就不见了。薛蟠瞧着那人没了踪影,有些后怕的时候更多地不甘心。

    “将甄府的那小丫头留下,让两个老不死的离去!”

    这话还没说完,就有一把锋利的匕首擦着他的头皮扎进了后面的树桩子。

    这一下,几乎是吓了个半死,薛蟠软倒在地的同时,一股尿骚味儿也出来了……

    就是小厮们,也吓的半死,又觉得他实在是太丢人了些。当然了,他们自己腿软的站不起来了这事儿,绝对是不会承认的。

    手脚并用地爬到了薛蟠面前,道,

    “主子,咱们回吧,这人邪门的很。城南卖豆腐的王家,有个女儿,才十二,长的是真绝色,咱们去找他家,花上二两银子,买回来,可好?”

    薛蟠还哪里有不应的,手脚并用,爬上马,却不想,没有半点儿力气,掉了下来。

    瞧着他这副窝囊没出息的样儿,甄府的下人们立即地都笑了出来。可又怕惹恼了人家,人人都是低着头,只是肩膀抖的厉害。

    瞧着他们一行人走了之后,士隐才淡淡地吩咐了管家启程。之前的那人,他也是心中有数的。之前元泽走的时候,就告诉过自己,他留了一个护卫,留着不时之需。当时,他还觉得元泽是太过婆妈,却不想,今日就用上了。

    垂下了眼睑,士隐的心思更加地复杂了,竟是不知道自己该感激元泽的费心安排还是什么。

    不过想着封肃的行径,真是让人厌恶透顶了,这门亲,不认也罢。

    封氏在后面马车里,自然是听见了外面的这番动静。听着这事儿竟是自己父亲惹出来的,她也只有凄苦的份儿,搂着女儿,眼泪就忍不住地掉落下来了。

    英莲自己几乎被唬破了胆子,可是看着母亲这样伤心,也顾不上别的,强撑着笑脸,安慰封氏。

    封氏将女儿的神色看在眼里,既是欣慰,又是心酸。一把将女儿搂在怀里,心里堵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剩下了眼泪,似乎是要将满腹的酸楚都哭出来一般。

    英莲自己面上虽然淡定,可实际上,她心里也极为地不好受。谁知道,自己好端端地出门子一趟,会有这样的无妄之灾呢。尤其是来自亲人的出卖,更是让人觉得心寒。

    可她知道,最为为难和寒心的是母亲封氏,即便是士隐不大理会岳家,可是封氏对于封肃,还是极为孝顺的。这些年,背着士隐,接济了封家不少。谁知道,好没得着,竟然还出了这样的事儿。

    想着这一次回金陵,母亲将多年积攒的闲散银钱都交给了外公,为的就是让他多买几亩良田,日后老了也有个养老之资。

    却不想,回过头来,这位老父亲竟然将自己的女儿给卖了。对于封氏来说,即便是再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毕竟女儿更为重要些子。

    对着封肃的那些怜悯,如今半点儿不剩。要说怨恨,她倒也不敢生这不孝之心,可是总有那么点子不甘心罢。

    自此之后,对于金陵封肃那里打发来的求救的也好,装可怜的也罢,封氏是一概不管的。

    倒是省了多少的麻烦事儿,英莲虽然面上不动声色,陪着母亲哭了一鼻子,也算是将心中的郁气发散了一些。

    母女俩默默地垂泪,却也不知道另一辆马车里士隐的怨怼。

    出了金陵地界儿之后,士隐越是想,越是不甘心的很,手里拿着那枚精致的哨子,放到了嘴边,两短一长……

    ☆、第195章

    甄家一行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回到了苏州;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士隐虽然有些感伤,可并不后悔。

    只是冯渊就没那么好运气了,被薛蟠打了一顿;又勉力地从城外回到了金陵城,便病倒了。

    他家的老管家吓了个半死;花了大价钱请了大夫,才勉力地抱住了一条小命儿。

    薛蟠被人威胁,几乎送了命,自然是气恨不已。可是甄家他还真是没那么大的胆子再去招惹,可是这口恶气不出,他还真是不甘心的很。

    既然如此;那么当初提供消息的封肃,以及敢落他面子的冯渊,就成为了薛蟠要修理出气儿的对象。

    封肃现如今后悔不迭,若是这样的话,他到底是要做什么呢?简直就是白忙乎了一场啊,还招惹了一个无可对抗的打跌。心里发苦的封肃想起了自家女儿提起来的,姑爷可是认识知府老爷。

    买了家里的田产,将家里多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置办了一份厚礼,封肃便上衙门去求贾雨村去了。

    贾雨村对于士隐的老丈人虽然面上客套,可是有眼色的衙役是能看出来老爷的不耐烦的。

    谁知这老儿还不识趣,不听地念叨着什么乱七八糟的。那皂隶瞧着老爷不高兴,便半拉半扯地将封肃弄出了府衙后门。

    至于那封儿厚礼么,贾雨村自然是瞧不上眼的,正好儿地就便宜了他手底下的那般衙役们。

    大家觉得新老爷是个好的,对于大家伙儿也颇为照拂,对着贾雨村,倒是更加地效力不提。

    贾雨村最是厌烦别人提起自己往日里的贫寒岁月,这个封肃,真是不识趣的,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对于封肃的钻营,躺在病床上养病的薛蟠压根儿就不放在眼里。听着封肃去了府尹大人府上,薛蟠冷笑一声儿,让身边伺候的带人去修理一番这个不听话的封肃。

    世家豪奴,对付个小老百姓,简直就是手到擒来之事,很快地,封肃就走投无路了。

    收拾了最后的一点儿家产,连夜地逃出了金陵城,去姑苏投奔女儿女婿去了……

    修理了封肃,还有个冯渊。薛蟠恨极了,谁能劝的下,可是冯渊与封肃这等人不同。

    管家儿地没了法子,只好将这些事儿告知了内宅的太太,姑娘。

    虽然恼怒别人的不识趣,可是薛太太更知道自己儿子是个什么德行,勒令他好生地养伤,谁也不许陪着他胡闹,这才止住了薛蟠接下来的行事手段。

    本来薛家是要上京投奔兄长姐姐的,如今因着薛蟠的伤势,恼不得要耽误上一阵子了。

    薛太太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的劣迹,可是作为母亲,总不会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好,总归就是下人不好,带坏了自己的宝贝儿子。要么就是那个什么冯渊,不是个好的。

    恼怒不已的薛太太想要上告衙门,让人收拾冯渊一通,还是被薛府的大姑娘宝钗给劝了下来。

    “妈,你也知道哥哥的性子,这次吃亏一次,也不算是坏事,只望着他长些记性,日后能记着些教训。若不然,等咱们上京之后,那里可是权贵满布的,哥哥要是惹恼了那位贵人,您觉得,依着咱们府上现在的情形,可是能护的住哥哥一二么?”

    薛王氏闻言,果觉有理,这才撒手不管了。

    薛蟠如今在家里养伤,听着母亲和妹子的话语,气也气不得,说也说不得,偏生地这是个孝顺又疼妹子的,只好自己生闷气去了。

    瞧着他撂开手不提了,这才让薛太太与大姑娘宝钗两个长舒了一口气。

    冯渊经此一事,倒是将以前的那些事儿丢开手了,想着自己还是好生地娶上一房妾室,生个一男半女的,倒也是给冯家留后了。

    娶妻之类的,依着他的名声,只怕是没有什么人家要将女儿许给他。再者,娶个妻子自己还要被管着,嫌烦还来不及呢,还是娶个妾室,来的好些。

    思量好了,冯渊便去找了媒婆,让他替自己好生地找个绝色的妾侍来。

    反正自己也不差钱不是……

    甄府一行人去的时候还算尽兴,回来却是遭遇了这样大的事儿,一家三口都是疲惫不堪,英莲强撑着,找了大夫,替父母诊脉,也不过是开些补药吃着罢了。

    最为主要的是士隐夫妻两个年级不小了,这一番波折倒是让他们有些吃不消了,尤其是封氏。

    娘家父亲做出了这等事体,对她来说,还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虽然士隐与英莲两个轮番开解,可是封氏自己还是过意不去的很。回来之后,虽然有调养,可还是病倒了。

    大夫下了方子,只是让她好生地养着就是了。这心病啊,还需要人好生开解才是呢。

    一时间,甄家便动荡起来了。这当家主母病了,内宅全靠着英莲小丫头撑着,既要操心母亲的饮食药物,又要打理内宅事务。

    没几天呢,英莲便瘦了一大圈儿,前一阵子才合身儿的衣服如今穿在身上显着空荡荡的。

    女儿孝顺,封氏瞧在眼里,既是欣慰,又觉得羞愧,隐隐地觉得自己对不起女儿。

    虽然知道封氏的心结所在,士隐与英莲两个也轮番开解,可封氏就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这病症,便越发地重了。

    等吴元泽从京中打发了宫里的嬷嬷以及各色地礼物到苏州时,封氏竟是有几分病入膏肓之态。

    士隐夫妇对于这宫里出身的嬷嬷礼遇非常,当然了,更为操心的却是远在京都的弟子。

    有了宫嬷嬷的襄助,英莲总算是能长舒一口气了,那嬷嬷被皇帝委以重任派遣出宫,自然是拎得清的。

    即便是被吴元泽派来了江南,她也高兴。她本身便是姑苏人,虽然父母家人倶无,可是能回家乡看看,听听乡音,那也是好的。

    宫嬷嬷瞧着英莲,倒是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孩子有着世人没有的良善与透亮,也怪不得小主子紧张她。

    只怕他的心思要落空,想着皇帝主子的心思。

    英莲看着宫嬷嬷一副若有所思地盯着自己,只以为自己哪里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呢,急忙地抚了抚裙边儿,却是没发现什么不对。

    宫嬷嬷自然是回神过来了,一副若无其事的状态,英莲也只能装作没事儿发生了。

    也不知道宫嬷嬷对封氏说了些什么,封氏的病竟是渐渐地有了起色了。

    英莲知晓之后,对于嬷嬷,心中更加地感激,主仆倒是相得。

    封氏的病慢慢地好起来了,别说是英莲了,就是士隐,也是长舒一口气,这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了之后,才更加地觉得有妻子陪伴,自己不孤单了。

    如今两夫妻就有心英莲的亲事了,对视一眼,若是不行,那就真的找个懦弱些子的上门女婿,也好过女儿嫁出去受欺负来的好。

    士隐对于女儿的教导,却是更加地广泛了,外面的许多事儿都一一地告知了英莲,英莲虽然不知道这是缘由,可是学的倒也认真,她本是聪慧的性子,许多的事儿上手之后,其实做的比士隐这个男人要强上许多呢。

    盖因她是女子,做事儿本就是细心,士隐不耐这些俗物之故。

    女儿的婚事还没好的法子解决,就迎来了一路上扮作乞丐,从金陵讨饭来到姑苏的封肃一家子。

    虽然极为地不待见这人,可是好歹的是自己的岳丈,士隐也只是想着给他个教训罢了,并没有要弄出人命的意思。

    如今他投奔过来了,士隐还是留着一丝地善意,接纳了他们一家子。

    刚开始,封肃一家子还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没过一阵子之后,这一家子人便露出了原形,瞧着士隐家的日子好过,还只有一个女儿,便动气了歪心思。

    即便是收留了这一家子,可是士隐是知道他的素昔的劣性的,自然是安排了有心人伺候着。

    对于这一家子自顾自地谋划着将英莲说给他们家的那个瘸孙子,日后甄府的家产和良田就成为了他们的了。

    这些人虽然有些谋划,可虑事不周,他们的计划赤裸裸地摊在了士隐的面前。

    士隐虽然顾虑着封氏,可这一次,却是真正地怒了,女儿是自己两口子的命根子,这些人真是过分的紧。

    内宅里,有宫嬷嬷做恶人,他们压根儿就讨不了好去。英莲是女儿家,面嫩,封氏也不会让人诟病于她,即便是自己的娘家人,也不行。

    再者,有宫嬷嬷在,还真是没几个人敢在她面前放肆,这位嬷嬷的眼神,直让人觉得似是刀子一般,让人有些心惊肉跳。

    外面虽然宽泛些,可也不是很容易,士隐是知道自己丈人的德行的,自然交代了管家。

    封家人除了吃喝满足之外,却是接触不到甄家的更多内幕,也打听不到家里的真实情况。

    仗着是老爷的丈人,封肃还摆了几天的架子,可是没人搭理他,倒是让他讨了个没趣。

    这之后,虽然花了银钱,略微地知道了些子,可就是这点儿,就让封肃一家子心头大动,这要是成了自家的,那该多好,财帛动人心,便有了算计英莲的事儿。

    士隐对于他们的耐心算是到头了,去了内宅,将这些事儿告诉了封氏之后,瞧着她大为震惊的模样,士隐心中隐隐地迁怒消散了不少。

    对于封肃一家子的处置并没有瞒着英莲的意思,自家丫头比较心软,对于亲人之间有着莫名其妙的信任。

    士隐之前觉得这是好事儿,可是现在并不这样认为了。女儿还是狠心些,日后才能过的好。当然,这也是吴元泽的担忧。妹妹太善良,日后总有亲人看护不到的地方,他送了宫嬷嬷过来,就是想让英莲学些手段,不为别的,就为自保。

    士隐听了,觉得身为有理,还与她商量了一番。封肃听着女儿女婿之言,恼羞成怒,对着女儿便大放厥词。

    话里话外,便提到了英莲,其他的倒是还好,这个却是士隐与封氏的逆鳞。

    看着女儿气的吐血了,封肃一家子又有胆怯,又有些灰头土脸地离开了甄府。

    不过在外面,还想要义愤填膺地散播一些甄家女婿不义之言的封肃差点儿被吓破了胆子,灰溜溜地走了……

    封氏刚刚有些起色的身子,这一回,却是彻底地坏了。甄家不知道请了多少的名医,大家看过之后也只是那么一句话,还是早日地准备后事吧,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尽管给,再者,就是看有什么心愿,赶紧地安排了了。

    这话让人听着心酸不已,封氏似乎是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的,开始交代起后事了,甚是平静的样子,让英莲与士隐两个心中极为不好受。

    不过,这该预备的还是要预备起来的,寿材之类的,再者就是英莲这个做女儿的,要亲手为母亲置办一套寿衣。

    甄府的内宅比较简单,事儿也少,英莲便撒手不理,将这些事儿都交给宫嬷嬷,自己全身全心地陪在封氏的病榻前,汤药,茶饭,都不假手他人。

    封氏最后带着无限的不舍和担忧,阖上了眼睛。英莲当时地就哭晕过去了……

    她这一阵子劳心劳力,费神太过,又加上悲痛,便熬不住了。

    士隐一方面要悲伤妻子的离世,一方面还要担忧女儿的身体,自己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也只是强撑着而已。

    英莲吃了药之后,便强撑着为母亲守灵,剩下的事儿都交到了宫嬷嬷手上。也幸好有她在,否则内宅只怕是乱套了。

    到了封氏死了的第二天,士隐才想起来要送信给元泽,可是一时之间,元泽也赶不及啊。

    却不想,第五日一大早地,士隐瞧见了风尘仆仆的元泽一行人。

    士隐只以为自己是出现了幻觉,使劲儿地揉揉眼睛,瞧着他已经拜了下去,这才反应过来,还真是他回来了。

    瞧着他隐隐地老了十岁的模样,吴元泽心下酸涩不已,真是没想到,自己才离开多久呢,就发生了这样许多的事儿。

    他听了留在吴家之人传来的消息,知道封氏病了的消息,也顾不上其他,立即地带着七八位长随护卫,一人双骑,一路上从京城奔驰回来。

    可是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封氏已经大殓入棺了。想着她生前对自己的慈爱和照顾,吴元泽的眼睛发酸。

    等跪在封氏的灵前时,这才真切地感受到,她是真的离去了。

    英莲低着头,跪在那里,可是一眼地,他就发现这丫头瘦的一把柴了。

    吴元泽有许多的话要说,可是一时间,竟是不知道如何开口,直觉得嗓子发堵。

    英莲低着头,压根儿就不敢抬头。她知道,是哥哥回来了,那个目光,她能感受的到其中包含的情谊。

    怔愣间,就有人来请他去外面儿了,说是有吊唁之人上门儿,老爷让他去前面儿待客。

    吴元泽闻言,只好抬脚出去了。英莲听着远去的脚步,抬起头,眼睛亮的惊人。哥哥回来了,真好……

    隐隐地又有些羞愧,英莲立即地低下头去了。

    吴元泽去了前院儿,来者也不是生人,白启老爷子带着孙儿白坤诚,亲自上门来吊唁。

    白启老爷子年纪大了,也不过是略微地坐一坐,至于孙子白坤诚,则是送到了甄家,让士隐来使唤的。

    甄家的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却没想到,他的弟子竟然是个有心的,从京里赶回来了。

    瞧着他的疲乏之态,就知道他的孝心了。虽然只是弟子,可比儿子也不差什么了。对着士隐,略略地有几分嫉妒,这可真是有一顶三啊。

    想着京里莫名其妙地被皇帝训斥了好几次的长子,白启隐隐地有些担忧白家是不是风头太盛了。

    执士林牛耳虽然是白家的目标,可是风头太盛,让皇家忌惮,那可糟糕。

    他哪里知道自己是受了池鱼之殃呢,虽然自己有些顾不上吴元泽,可是对于别人的怠慢和疏离,皇帝还是有迁怒之态的。

    很不巧的就是,白家被皇帝给迁怒了,白启远在江南,鞭长莫及,自然的,他家老大就成了皇帝的出气筒。

    这三月,就挨了好几次训了。

    虽然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可这落在有心人眼里,那就是皇帝不待见白家了,会不会白家就是下一个吴家呢?

    一时间,白家老大在衙门里更加地束手束脚起来了。这些隐隐戳戳地留言让白家老大也有些敏感起来了。

    白启虽然让老大稳住,别乱钻营,省的皇帝借题发挥。可是他自己心里也是有些惴惴的。

    平日里并不大出门的白启这次来甄府,虽然有道恼吊唁的意思,可也有想和士隐聊聊,他在局外,说不得就看的更清楚一些。

    到了甄府,看着他的模样,白启一肚子的话也就憋不出来了。再看着奔驰回来的吴元泽,隐隐地就有些嫉妒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