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府大老爷贾赦与嫡长子贾瑚的名字赫然在列,成功地让众人吃了一惊。皇帝倒是高兴的紧,直呼“代善后继有人”!
大家自然是乐呵呵地捧着,皇帝高兴了,大家的日子才好过。因着西北的战事和黄河洪水泛滥的事儿,皇帝已经有半个月不曾展颜了。如今西北打劫,户部又筹措出了治水的银子,皇帝只觉得开怀的紧,就是瞧着众位皇子都没有那么烦心了。
贾府唯一在朝上的一位还是没资格上大朝会的,在工部的贾政只觉得大家今儿自己格外热情,就是久违的上司都给了自己好几个笑脸儿。他又摸不着头脑,同僚看了他这副模样,急忙地说了大朝会上的事儿,贵府的大老爷贾赦和哥儿贾瑚才受了皇帝的口头褒奖。
贾政听了别人的恭贺之后,百般地滋味儿在心头萦绕,等僵硬地谢过了众位同僚之后,贾政便提早地回府了。
贾政要提前回去,衙门中人如今也是没人敢拦着他,便让他回去了。回府的贾政将自家兄长侄子战场立功的事儿告诉了贾母。
贾母心中也矛盾的紧,她一边儿高兴自家儿子有出息了,一边儿也是有些遗憾,这功劳怎么就不能是老二的呢?
当然了,以贾母的性子,即便自家儿子孙子还在战场上没能回来呢,她就摆了三五桌儿的宴席,范围倒也不大,只是至亲的几家人庆贺了一番,饮宴了三五天,才算完。
张家却只是派了张文迅的长子夫妻带着贾琏贾琼兄妹,来府里跟逛亲戚一般地,走了一圈儿,受了祖母与二婶的亲切关怀问候之后,又带着一大堆地吃吃喝喝用用的东西,回去了张府。
对于贾府的这对双胞胎一直长在张府的事儿,大家也是看够了贾府的笑话,这摆明了是不信任贾母,才送去了张府。
这样的传言当然能传进贾府下人的耳朵里,可谁也不管告诉老太太、太太啊!
如今大家都对着王氏喊太太,俨然是一副当家太太的模样,却是将大房丁点儿不放心上了。
只是今儿这皇帝口头褒奖的消息传开了,一直受到打压的大房的奴才们是个什么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周嬷嬷只觉得脚下生风了。
那些见风使舵的下人们自然又开始摇摆了,王氏气了个半死,恨不得将那些吃里扒外的下人们打个半死。可惜了,如今还要端着佛爷的架子,也只能继续慈眉善目了。
正在此时,林家报喜的人来了,却是姑奶奶于前些日子生下了两个男孩儿。林家可一直是数代单传啊!如今一举得了两个男儿,林如海直呼祖宗保佑,整整儿地在祠堂烧了一百多柱香,差点将祠堂烧了才算是罢休了。
林如海与贾敏本来就夫妻情深,如今又有了这两个小祖宗,林如海自是千般百般地满意,也没什么商量的意思,林如海便自己主动地将几个通房送到了庄子上。
贾敏在月子里听说了此事,心下感动,又掉了一鼻子泪,更是感念起了女人有娘家的好来。
这若不是自家哥哥送来的那些秘方帖子的,自己这一胎如何能保的住呢?再想想母亲所说的老亲甄家,都暗算自己,真是将几辈子的交情都扔到泥里了?
可是她写信回去之后,母亲竟然劝自己,要多多与甄家往来,这还要怎么往来,不结仇就不错了。
再者,她家夫君可是为皇帝来搂钱来的,怎么可能与江南称王的甄家有和睦的地方啊!
贾敏忍下了自己对母亲的失望,心中挂念起在西北的大哥侄子。她在娘家时就与大嫂关系融洽,等大嫂过世了,她也是担心了一阵子自家侄儿的生活,可谁知道,大哥会做出那样的糊涂事儿,将一双侄子侄女儿送去张府呢?
如今她只盼着大哥与侄儿能平安归来,其他的她实在是不敢期待更多了。
贾敏心中想了许多,却也耐不住疲乏,睡了过去。皇后赏下的汪嬷嬷如今是贾敏身前的第一得意人,她说的话,谁敢违背。
几个叽叽喳喳炫耀喜钱的小丫头音量高了些,被汪嬷嬷眼睛一瞪,大家立即地息了音儿。
林如海这次下了大手笔,太太院里的不管是大小丫头,每人赏银一两。至于汪嬷嬷,则是百两的银子,外加贾敏送的一套老玉的首饰。
林如海兴冲冲地在书房里琢磨了一晚上,这才替自家儿子起了“安然”、“安顺”这样两个小名儿,至于大名儿,根本就没敢想,等到儿子周岁的时候再说吧!
☆、第115章 西北议和
进过这半年多的战事;西北的霍特部内部亦是矛盾重重;之前想着中原怕是无能为力了;这才想着扩张一下,让自己各部落能把这个冬天撑过去;谁知道中原的皇帝竟然下了狠手;非要与自己这些西北小部落来真的呢?
这人心开始涣散;仗其实再打下去也就没意思了;霍特部的首领与几位心腹手下商议了一番,便打发使者向朝廷大军递上了降表。
王允之与冯唐二人也高兴;眼见着粮草支撑不了几日了,二人也是轮流上折子催粮草,可谁让国库空虚,皇帝自己着急上火也没用啊。
这会子得了蛮子的降书;别说他二人了,就是众位兵士也高兴的紧,谁乐意打仗啊!
王允之与冯唐让各部各将注意防范,怕又是阴谋诡计,可是斥候探子们观察了好几日,又有己方的卧底传来了确切的消息,蛮子部落是真的要投降。
二人这才放下了心,一边儿打发人进京带着蛮部的使者进献降表,一边儿整肃大军,原地待命。
整个营地都散发着一股子由内而外的喜气,就是这半年来越发严肃的贾瑚,也禁不住到底露出了几分笑意。想到了不远处的父亲,贾瑚心中闪过一丝温暖,也该是时候和他老人家见面了,省的回京之后将自己的皮剥了。
贾赦管着后勤,即便是不打仗了,他自己个儿也忙的不行。刚回到自己的营帐中,正要招呼人替自己弄点水来,梳洗一番的贾赦就瞧见了自家长子站在床边儿,笑吟吟地望着自己。
他只以为是自家太过想念儿子,眼花了,正要揉揉眼睛的时候,贾瑚已经扑过来,跪倒在地了。
“父亲。”
贾赦也顾不上问他为何在此,瞧着儿子黑瘦了不少,急忙地拉起了他,一个劲儿地盯着他打量了一番,发现并没有什么大碍之后。这才长舒一口气,开始询问起了儿子。
贾瑚本着“坦白从宽”的意思,将自己这一阵子的所作所为竹筒倒豆子般地告诉了自家老爹。可谁知,一向疼爱子女的贾赦却是一个巴掌就扇了上去。
贾瑚本就忐忑,也没敢护着,贾赦在起头上,竟然打的他一个趔趄。立时地,贾瑚就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很快,那半张脸就同发面馍馍一般,肿胀起来了。
贾赦动手之后,便后悔了,瞧着儿子的脸蛋,他也心疼的紧。这小子,自小就被父亲捧在手上,一个指头也没碰过,如今挨了这样一巴掌,还不知道怎么娇气怎么疼呢。
却是关心则乱,丁点儿想不起自家儿子之前习武时所受的苦了,自然更是记不起这快一年的时节,贾瑚也是几次出入这要生要死的战场上了。
贾瑚虽然也能理解贾赦的心思,可冷不丁地挨了一巴掌,他还是有些发懵。
贾赦瞧着儿子傻愣愣的模样,急忙地吼着让随从们去打水,去找伤药,也顾不得自己是不是在生气了,急忙地去瞧贾瑚脸上的伤势。
贾瑚瞧着他这样,歪着嘴安慰他,只是这半边儿脸是刚是木的,这会子却是火辣辣地疼了。
瞧着他龇牙咧嘴的模样,贾赦心中的后悔自是不待言了。可想到这小子胆大包天,瞒着自己上了战场,又是气,又是恨的。
百般不是滋味儿的贾赦想起了亡妻和她临死前的叮嘱,竟是蹲了下来,双手抱着脑袋,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贾瑚瞧着地上滴落的泪珠子,心下也有些慌,慢慢地蹲下来,像小时候那样,扳着贾赦的手指头,将自己的头埋在父亲的手掌中。
外头不管是贾赦的随从还是贾瑚的小厮,谁也不敢进去。只是,这半天了,里面都没个动静儿,这,这不是要急死人吗?
最后,贾瑚将自己的一腔心思都一一地剖开了告诉了贾赦之后,贾赦也后悔的紧,他虽也好面子,可在子女面前,从不将面子当回事儿的贾赦也搂着儿子,二人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多,成功地解开了心结。
瞧着儿子脸上的伤,他便迁怒了,扯着嗓子喝骂那些没用的随从们。大家心中撇嘴,这若不是老爷你们自己个儿闹腾,这会子大爷只怕已经敷上这药膏了。再者,这下了狠手的可是老爷自己,这会子又来心疼大爷,又有什么用呢?
贾府的伤药自然是好的,贾赦出门之前,差不多把府里的伤药都带出来了,自己准备的,贾母准备的,二房准备的,自家几个孩子准备的,林家送的。总之,加起来总有一大包。
用酒研开了丸药之后,竟是有一股子芳香味儿散发了出来,却不往外散,贾赦本想自己亲自为儿子抹药,可又怕自己粗手粗脚的,再弄疼了他,便粗着嗓子,让人替他敷药。
又瞧着儿子有些好奇地瞧着那药膏,他便好心地替贾瑚解说一二这药丸的来历。
“这是你曾祖,特地找了当初太医院掌院大人替我们贾府求来的,治伤最是有效的。”
“唔……”
贾瑚脸上刚敷上药,这会子正觉得清凉舒服呢,可是一张嘴,又扯动了伤口,一句话便不成型了。
贾赦心中的悔恨又带出了几分,有些低落地打发了随从,让贾瑚躺在自己床上,休息会子。他自己转身出去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贾瑚躺在床上,觉得没意思的紧,可不大一阵子,却是睡了过去。骤然见了父亲,心神激荡,又折腾了这么一会子,等心神一松,当然就累了。
等贾赦带着吃食回来时,就瞧着自家儿子睡的正香,放轻了脚步,将吃的东西放在小炭炉上温着。
贾瑚一觉却是睡的香,等到了晚饭时分,外面的吵嚷声大了起来,这才被吵醒了。
贾瑚张开眼睛,也没瞧见有人,便自己起身大致地收拾了一下,站起来,伸伸懒腰,就听见了外边儿的脚步声。
他转过帘子,瞧着自家父亲与武晖在走了进来,他急忙地放下了自己的袍角,上前见礼。
武晖瞧着他脸上的红印儿,眼中闪过揶揄,贾瑚一向面无表情的脸上也闪现了几分不好意思。
“你小子,让恩候担心,这挨顿打也不为过,若是我老子,只怕是打的我下不了床了!”
“武大人,你可别火上浇油了,父亲才刚刚放过我。”
贾瑚急忙地示弱道,听的后边儿的贾赦默默地翻了个白眼。
武晖便问起了他父子的打算,贾赦自己是个没成算的,往后要怎么样呢,他也不知道,只是这次回去,老太太能不逼着他成亲,那就好了。
至于贾瑚,自然是继续读书,明年,他要下场一试了。对于贾赦来说,儿子的考试自然就是大事儿,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立即地,贾赦就丢下了自己的烦心事儿,问起了什么时候可以回京的事儿。
武晖自是晓得些内幕,也不藏着掖着,便告诉了贾家父子二人。
京中的皇帝听闻霍特部奉上了降表,自然甚是高兴,在召见了王允之和冯唐打发的先锋之后,就召集众位大臣,来商议如何应对这霍特部的投降事宜。
这与周边小国的外交,一向都是有定数的,自然是皇帝开恩赏赐些东西,让他们晓得我天朝大国的地大物博,物资丰饶。可是今年,皇帝瞧着礼部呈上的折子之后,心中甚是不满意。
这还不如一群大老粗的见识呢,想着冯唐送上的那份秘折,这老家伙,尽管甚是不让人讨喜,可不得不说,才情还是有的。
冯唐在秘折中,详述了皇帝不该大肆封赏蛮子的缘由,尽管说的委婉,可皇帝还是在里面瞧出了冯唐的意思,这简直有资敌的嫌疑。再有神机营的人对西北各蛮部的分析,更是让皇帝认同了冯唐的这个奏折。
这赏赐一向就是国策,却是从来没有人这么想过,如今被人提出来了,皇帝也不想做冤大头,便不高兴礼部拟写的封赏册子了。
礼部尚书瞧着皇帝不高兴的神情,却是摸不着头脑,皇帝退朝之后,礼部尚书马大人便凑到户部尚书曹大人,工部尚书张文迅张大人跟前,小声儿地嘀咕起来了。
张文迅只一个劲儿地瞧着曹大人,曹大人白眼一翻,双手一摊,
“户部空虚,丁点儿银子都没有,皇帝拿什么封赏?还不是要掏圣上的内库,皇上要是高兴了才怪!”
“前几日,江南不是才运来了今年的盐政银子么?”
“西北正打仗呢,黄河又泛滥了,这哪里不需要银子?”
曹大人摊着手,也是无语地道。
“那依着两位的意思,圣上这是……难不成……”
礼部马大人也不是个笨的,想到自己心中的那个念头,急忙地甩甩头,将这荒谬的念头打消。
“自然是,一向都是我们送人家钱,怎么就不能让他们送我们些?别的无所谓,西北的皮子,矿石,牛羊、马匹,难不成咱们就用不上了?”
张文迅笑着说道,他是的妹婿外甥都在西北,自然知道些子内幕,这事儿的起因还是自己的外甥儿呢,他自然骄傲。
“这倒是呢,而且还是变着法儿地削弱那些贼心不死的蛮子们。”
曹大人总结道。有了几位同僚的襄助,这礼部的脸倒是变的快。很快的,这折子就递上去了。
皇帝瞧完了折子,自然高兴。当晚,礼部尚书就得了一桌御膳。马大人也不是那种过河就拆桥的人,找了个空子,送了重礼上张家与曹家去了。
☆、第116章 大军回京
贾府自然也能听到西北打了胜仗;大军即将回京的事儿。贾母与王夫人都各自地有自己的高兴;这两位当家太太高兴;府里的下人自然也是脚下生风。
王子腾因着军功,又升了一级。这娘家权势越重;她在婆家才能过的越舒心自在。贾母当然是因为长子与长孙都要回来了;皇家肯定另有封赏的;若是这门第能再上一层;她才高兴呢。
只是长子回来了,日后能不能任由自己拿捏,那就不知道了。府里是人人都高兴不已;就连一向板着脸,没有笑脸的二老爷也是面容愉悦。
可是,珠大爷的功课又重了几分的消息却是没几个人知道。贾珠听了老爷的意思,过了年,就要为自己延请一位大儒了,老爷又有让自己早日下场一试的意思。因着贾政一向的严苛,他也只能唯唯诺诺的应了。
等朝廷定好了策略之后,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就送去了西北,大军整肃完毕,皇帝的旨意下来了,大家也只有听吩咐的份儿。
这霍特部尽管心中将中原汉人骂了个半死,可瞧着人家兵强马壮的份上,不敢有什么怠慢,好容易地凑齐了朝廷要的牛羊、马匹。这才随着大军一起进京。
皇帝在京外三十里地儿带着众位文武大臣等着大军进京,等大军到时,自然又是另一番地热闹。
犒赏了大军之后,皇帝便回宫了。一干地文臣武将自然忙不迭地跟着进宫了,这随后的事儿才是重头戏,皇上只怕是有大封赏的!
果然,两位主将副将王允之、冯唐都得了拿了大头。其他人自然是各有封赏,皇帝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思,竟然升了贾赦的爵位,封了他为一等忠勇侯。这让朝堂上一片哗然,隐隐地羡慕嫉妒已经止不住了,大家心中只怕是觉得皇帝昏聩了!贾赦何德何能竟然能升官发财呢?难不成是代善的缘由?
贾赦也不深想那些有的没的,只低着头狠狠地向皇帝磕了几个响头,让皇帝好笑不已。
这若不是他生了个好儿子,只怕一辈子也就是被老母弟弟欺压的份儿吧。他是瞧着贾瑚说的可怜,又想起了代善,这才答应了下来。若不是这个缘由,只怕这位就是一辈子在家混吃等死之人罢。罢了,罢了。反正贾瑚是个人才,如今神机营正是用人之际,这样的小事儿答应了又何妨呢?
从朝堂上出来的贾赦由内而外地散发这喜气,如今有了皇帝亲赏的爵位,他倒是要看看,他那位打着孝道的好二弟还要怎么厚着脸皮住在荣禧堂的侧院儿,他就等着他们二房一家子从荣禧堂滚出去呢。这可不是最大的笑话了么?想到这儿,再看看自家儿子,贾赦笑的更开怀了。
贾赦带着儿子回府了,大房的奴才自然是在周嬷嬷的指挥下,忙了个不停,一会儿准备热水,一会儿又是准备各种吃食,竟是将大厨房闹的半点儿不消停。
柳嫂子如今管着大厨房,自然便是二太太的心腹之人,忍了好久,这才和周瑞家的一起去了自家主子的房内。
听了下人的回报,王氏慈眉善目地道,
“既然大老爷和瑚哥儿今日要回来,自然要紧着那边儿了,你们且好好地做事儿吧,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安抚好了自己的奴才之后,王氏便去了荣庆堂找自家婆婆邀功去了。其实她自己也有些心虚呢,自家住进了荣禧堂,不合规矩这事儿,难不成她自己就不知道了?
如今老太太才是二房的依靠,等着大伯回府之后,只怕自己这二房可没有立足之地了。
贾母正搂着元春听她说最近宫里出来的管嬷嬷又教了自己什么呢,就瞧见了王氏。
听了王氏的话,贾母才笑道,
“元丫头,替我去谢过你太太,劳累她了。”
“老太太这话好没意思,母亲是为着老太太分忧,让大伯和堂兄回来之后能有个舒坦日子过,这实在是她该做的,哪里值当老太太的一声儿谢呢?”
“正是元丫头的话了。就是我这个做婶娘的,想着瑚儿小小年纪就上战场也心疼的紧,更遑论是老太太了。怎么能让他家来没口热的呢?”
这话说的冠冕堂皇,却是忘记了自己是如何地在菩萨面前求肯让长房的那些短命小子死在战场上的事儿了。
就是贾母,端着一张笑脸也是丁点儿不记得当初贾瑚离家之后,她半点儿也没想着要知会大儿子贾赦一声儿。
元春是女儿家,早早地就知道这府里的那些事儿,她曾经也想过,若是没有堂姐贾琼的话,自己便是这一等将军府的嫡长女了。只是,堂姐一向与这府里不亲,即便是偶然地出门子做客,也比陌生人好不到哪儿去。
而且元春也是时常地瞧着那些眼皮子浅的只捧着堂姐,将自己撇在一边儿,心中的羡慕嫉妒实在是无法言说。
如今大伯和堂兄来了,只怕是更有靠山了,想着自家父亲才是五品的职位,可大伯呢,即便是虚职,那也是一等。再者,大伯从战场上下来,还不知道会得什么封赏呢?这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了。
想到日后自己的婚事也不会比贾琼的好,就是名字,也与堂姐的不同,她可是随着弟兄们一同排的,哪里像自己,土里土气的元春。即便是生在初一,与太爷一个生辰又如何呢?
还好祖母疼惜父亲,也偏着二房,哥哥书也读的好,日后前程大好。否则,自己怎么能再有脸出门交际。
元春的心思虽然多变,可还是留着神儿,听着贾母与王夫人的谈话,年纪不大,可一向会看人眼色的元春都能看出来母亲的不平和祖母的神思不属。
不大一阵子,管家鼓着自己肥胖的身子,飞奔到荣庆堂,大声地想贾母王夫人通报消息。
“大老爷和瑚大爷已经进了宁荣街了,这会子只怕是到了府门口了。”
贾母听了这话,顿时大喜,急忙地让人去开了大门,又闹腾这自己要亲自去二门上,接了自己的宝贝孙子回来,被众人一顿好劝,这才罢手。
闹腾了这半晌儿,贾赦父子到大门口的时候,就看见自家二弟一副主人家的模样,背着手不停地向这边儿张望。
贾赦到家的一腔欢喜也消散了不少,收敛起了几分笑容。下了马之后,随意地将缰绳一扔,瞧着大门上的匾额,再想着等明儿之后,就是忠勇侯府了,面上也放松了不少。后面的贾瑚走上前,虚扶了自家父亲一把之后,父子俩同时地盯着走过来的贾政。
贾政与哥哥、侄子地各自见礼,大家倒算是平平和和地进了府门。贾赦贾政贾瑚三人去荣庆堂,这回来了,第一件事儿,自然便是请安了。贾瑚父子衣衫都没换,带着甲胄,就去了内宅。
一路上,那些探头探脑的丫头奴才地也被这股子肃杀的劲儿吓的腿软了不少。一个小丫头之前还大着担子盯着贾瑚瞧。这会子,却是直接瘫软在地。
这里不说贾赦父子怎样与贾母见面请安的事儿,只说贾赦驳了自家母亲要接回琏小子和琼丫头的意思,却是成功地让刚刚还欢声笑语地荣庆堂一片沉寂。
王夫人带着元春躲在后边儿的碧纱橱里,这会子听着前面鸦雀无声,嘴角微微弯了弯。
贾母的意思本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心思,只是想要让这两位回来吃顿饭,也算是一家子团员的意思了,还没想着日后的事儿呢,他家这个混账的老大就驳回了自己的话。
贾瑚虽也听出了父亲与祖母怕是一个说岔了,一个听岔了,可他也没什么心思替两人开解。
一旁的贾政倒是想说点什么呢,可外面的大总管又来了,气喘吁吁,欢天喜地道,
“老太太,两位老爷,天使下降了,是圣人身边儿伺候的戴权戴公公。”
“喔?他老人家竟是亲自来了,可是怎么了?”
别说其他人了,就是贾母也是大惊,便立即地撇下了与长子的分歧,甚是担忧地问。
“老太太,赶紧地让两位老爷去前院儿摆香案接旨吧!”
大总管说这话的时候,贾赦已经提脚往外走了,他是知道这旨意的,贾政对着母亲行礼之后,急忙地跟上了自家兄长。
戴权宣读了圣旨之后,笑的乐呵呵儿的,又恭贺了贾赦一番之后,这才捏着贾府准备的轻飘飘地荷包走了,回宫复命去了。
贾政虽然脸上有笑容,可仔细瞧着,却是僵的很,他实在没想到,自家一向无德无才的兄长去了一趟战场,不仅得了个实职,还升了爵位。
这旨意上说了,贾赦日后就在龙禁尉效力了,封了个四品的宣威将军。送走了戴权之后,瞧着自家弟弟笑的有些发虚的面皮,贾赦哈哈一笑,竟是没了与他口头上争锋的意思了。
暂且不提贾政心中的各种失落,只说贾赦带着自家儿子回院子换衣裳去了,这旨意下来后,只怕各府上来贺喜的、送礼的、打探消息,套交情的都在路上了吧。
大房这下算是彻底地翻身了,之前那些怠慢过大房的奴才要么是祈祷自家一向不打眼儿,没被大老爷记住。要么赶紧地回老太太、二太太那里,寻求庇护。
贾赦打着笑脸儿,送走了几家至交之后,听着各自话中有话的说辞,他只觉得头疼的紧。当然,装聋作哑这事儿,他做的顺手,拿出对付自家母亲的手段来,这才算是将他们打发了。
收拾了各色礼品之后,父子俩也不骑马,上了车子,就去张家了,他如今谁也不想,就想自家闺女。
☆、第117章 一家团聚
贾赦父子上门了;张家自然是大开中门;二老爷、三老爷亲自候着;几位见面寒暄之后,瞧着他父子二人的心焦;也是知道缘由的;张文运亲自送了妹夫去了贾琏的院子。
贾琼躲在二哥的院子里等着自家父亲兄长;贾琏若不是被妹妹强留下;表示了共同进退的意思,只怕早飞了。这会子,两兄妹还绷着;可是瞧见了父亲和哥哥的身影之后,哪里还顾得上。
贾琏好歹还能记着兄妹俩商量好的策略,可是贾琼呢,早拿着帕子抹眼泪了。
贾赦一向在孩子面前没原则,没架子,撇下二舅兄就去哄女儿了。张文运也不是没眼色的,带着自家三弟回去了。好让人家一家子团聚说会儿话。
等哄好了贾琼,贾赦对着自家大小子、二小子每人一脚,让这两个臭小子看自己的笑话,简直岂有此理 !
贾瑚兄弟二人自是应景地做出了龇牙咧嘴地模样,让自家父亲消气儿。别看贾琼原谅父亲了,可哥哥骗她的事儿,她还记着呢。哼了一声,将身子转过去,瞧也不瞧贾瑚一眼。
贾瑚这才慌了,一早儿在战场上的气势早不知去哪里了,对着自家妹妹赌咒发誓地说了一番,贾琼才眼泪汪汪儿地道,
“哥哥日后可再不许这样了,多让人担心呢。”
这里贾瑚自然是忙不迭地点头,表达了自己日后定会乖乖儿地听从妹妹的指示,指东决不向西,这才算是安抚好了自家妹子。
贾赦这才心里平衡了,这臭小子就合该有人收拾才行呢。收拾好情绪之后,贾家父子才做了下来,叙别离之后的种种。
“等忙完了这段儿时间,父亲就接你们回府,我们一家子风风光光的,再不分开了。”
贾赦的这个承诺更是让贾琏兄妹俩喜笑颜开,这舅家再好也没自己家里舒服自在,眼瞅着这两位也不小了,可是对贾府却是越发地生疏了。
贾赦的这个决定也不是一时地冲动,自家闺女长大了,也不能一直待在张家,也该开始替自家姑娘准备那些日后要用到的东西了。
晚上在张家用过饭之后,贾赦就被自家几位舅兄请到了书房,有些事儿也该说说了。再者,张文运也有些私密话要与自家妹婿聊聊。
将自己在西北的所见所闻一一地告知了张文迅兄弟之后,又听了舅兄对于朝堂的分析,那些夺嫡啊,争大位的事儿贾赦表示自己半点儿也不会搀和。可惜,张文远的一番话成功地让贾赦将刚刚到嘴的上好毛尖儿喷了出来。
“姐夫是不搀和,可不代表你们府里不搀和,据我所知,贾大人前几日才与吏部的钱大人一同在醉仙楼吃酒,一起同行的还有你们东府的那位贾珍。”
吏部的钱大人是谁,贾赦自然是知道的,太子爷的亲舅舅,自然是太子党的顶梁柱,自家二弟倒是好本事,竟然能搀和到这里面去。
“你也别吓着你姐夫,这事儿啊,只怕是宁国府牵线来的,贾敬之前就与太子一系走的近,想要将你们府里绑上太子的战车,倒也不稀奇。”
张文迅觑着贾赦的神色,安慰了一句。可谁知,真正让他紧张的事儿还在后面,就听张文运继续接话道,
“这若是只搀和太子这一家,倒也罢了,隔了十天半个月的,政老爷又与八皇子的舅家,甄家见面了。即便你们是老亲,可也没有这样隔三差五地就见面的事儿呀。不过两家做事倒也是谨慎,若不是咱们的人一直盯着,只怕还没人晓得你们府里竟然脚踩两只船呢。”
“这,这……他们难不成不怕杀头么?”
贾赦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半晌儿地,才擦干了头上细细密密地汗珠子,口干舌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