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府轰轰烈烈的省亲事宜少了薛家自然不会影响什么大局,照样张扬不已,让大家看了一场热闹,开了一次眼界。这皇家的排场和气派果然非同一般呀!
  这贾府的飞黄腾达就在眼前啊,一些不明大势,攀附之徒便极力地开始奉承,就想从中捞取些好处来。
  越发地让贾府众人尾巴翘到天上去了,等贾府忙完省亲之后,又大肆庆祝之后,这才听到林如海已经进京一月的消息。可他根本就没来府上请安,这到底算什么?难不成要与贾府生分么?
  贾母却是容不得此事发生,便打发了贾琏去打听。自然,贾政这个唯一在朝中之人,也是有任务的,希望能探听到些更重要的事儿,看皇帝怎么安排林如海!
  贾琏顺着人家的指点,来到了林府时,却发现正好是薛家的宅子旁边,这倒是巧的很。
  他正要使人去上前问一下,就被薛蟠发现了他的踪影,薛蟠驱马上前,笑道,
  “琏二哥,你在这儿做什么?难不成是找兄弟来喝酒的?”
  “这……”
  贾琏笑的有些勉强,对着薛蟠道,
  “薛表弟,今儿哥哥还有事儿,改日我们再约!”
  “那成,既然哥哥忙,那我就不请你去我们府上喝杯茶了,不打扰琏二哥了,小弟告辞!”
  薛蟠进了府门,心下一笑,自是晓得贾琏来这地界儿的缘由。好巧不巧地,林家与薛家如今是比邻而居!
  林家搬到京中都快两月了,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拜访至亲的贾家,这让众人都有些惊讶。再者,贾府如今正是势头正盛之际,林如海这个老狐狸般的人物自是晓得怎样才对自家最好。
  就是黛玉,也因着外祖家这一月的冷待,更是心冷了几分。虽然她一早就有了心里准备,可真正地发生时,还是有几分伤心!
  可也晓得,父亲说的是对的,她是林家人,人家不惦念她,也是应该的。至此,黛玉将一腔的热情都收了回来,与贾府就是个面子情了。
  

  ☆、第68章 青花书院    
   
  “先生;您瞧瞧,还满意么?”
  薛蟠此刻正陪着自家老师参观他们的书院;虽然这院子不大;只有十几间的模样;倒也够用了。
  外加薛蟠将后面的一户也买了下来,扩建了个二亩地的操场;看起来倒也是宽宽阔阔地,让陈进升满意不已。
  “蟠儿;你这个锻炼身子的想法很好;我就知道,此事交于你;定是不差的,倒是没想到;效果这样好。老头子陈你的情。”
  “老师谬赞了,也只不过是尽心而已,哪里值当老师这样了。”
  “小师弟也太过谦虚了,老师的赞许却是丁点儿也不过分呢,我也觉得好。正好我的大小子今年八岁了,就托付给老师和师弟了。”
  “呵,你这会子先别给我灌迷糊汤,我这儿,可是要通过考核的,若是不过关,自然不能进学。”
  陈进升怕薛蟠面皮薄,不好拒绝,这个恶人自是要自己这个老家伙担着了。
  “这是自然,老师放心,我哪里敢坏了您的规矩!”
  薛蟠却是一脸微笑不语,听着自家老师与大师哥打嘴仗。这位大师哥名唤齐琳,如今正是工部的主事,从四品。年纪倒也不大,如今也才将三十五,能做到从四品,可见是简在帝心!
  “那就好,不过那孩子却是比你小子机灵的,我可是一点儿也不担心他能通过考核,要是拿到了第一,你小子就偷着乐吧!”
  “哪里有老师说的那样好,我只求他能改改那些小毛病,身子骨儿能强健几分,您也知道,他自幼身子就弱,又被我家老太太惯的不像样子!”
  “哼,那样的好孩子,自然是讨喜的,你也不想想,你当年是个什么模样,差点将你家祠堂点着了,你爹将你打了个半死,扔到我这儿来,掰了多久才顺过来了,那副执拗的性子,其实如今都没大改。只是如今会遮掩罢了!”
  “老师,在小师弟面前,可给弟子留几分面子罢!”
  齐琳一脸苦笑地听着自家老师揭自己的老底,看着薛蟠笑的欢乐,他也忍不住地笑了。
  这位小师弟虽然出身不怎样,但是人品学识却是过人,又要传承老师的衣钵,自然要支持一二了。
  当然了,他日后为自己的明智选择庆幸了不止一次就是了!
  对于青花书院以成绩附学,丁点儿不看学生的家庭背景,又有早餐,又有月例银子拿,每月都会考核一次,各项的排名自然会送到家长手上,条件甚是苛刻,但是众人趋之若鹜,尤其是寒门弟子。
  就只月例银子就能让一家人吃喝月余了,贫困人家要供一个读书人,该多么困难,那些寒门子弟自是晓得的,便打了鸡血一般,报名参加青花书院的入学考试。
  至于那些富家子弟,自是被自家打家长逼着来的,这里的山长可是陈进升啊,如今的年轻人不知道他是谁,可他们这些老家伙还能不知道了?
  青花书院第一期只招收五十名,年龄从五岁到十岁,再大了他们就不收了。
  可是来报名的就有一百五,薛蟠苦笑地将单子递给了自家老师。虽说的是按成绩录取,可是中国这个讲关系,说人情的社会哪里就真的能公平了呢。
  如今他的资历又浅,本事也不大,好些决断的事儿只好让自家老师决定了!
  “这三个,你要让人小心些,这是皇帝的老大老二老三。丁点儿差池也不能出,要确保万一,不过也不要太过紧张,皇帝肯定派了暗卫保护的。”
  “老师,你一次性说完,吓死我了!”
  薛蟠拍拍自己的胸膛,小心肝儿都要蹦哒出来了。
  “瞧你那点儿出息,你是我的弟子,硬气些。”
  陈进升气不打一处来的说道。又指点了薛蟠几个,这是谁家的,那是谁家的,将朝中重臣的子弟都指了出来,薛蟠一一记在心里。
  三月初五这日,青花书院入学考试,报名的学童们赶往书院,当然,大户人家自然有下人车马相送。
  到了学院门口,却是一个大大的告示牌,上门列述了青花书院的规矩,有些富贵人家的下人还想仗着自家的势力硬闯,结果就被他家的小主子喝住了,来时父亲可是好好叮嘱过,这里的背景深厚,可不是自家能得罪的起的。是以,就算是满肚子怨气,他也只能自己下了车,抱着自己的东西,步行进了书院,立即就有人指路,且各处都有指示牌,路又简单,倒也不难找。
  齐之澄便是早早地的一员,他今年刚将自己的夫子气走,他老子差点就狠揍了他一通,若不是祖母相救,那自己一定死的很惨!
  对于来这个小小的青花书院,齐之澄是高兴的,师爷爷对自己甚是疼爱,来这里还不是任自己称霸称王!
  齐之澄坐在考试的屋子里,打量着这里的布置,小师叔他也见过一回,是个温和的,又有好玩的,好吃的,多好。
  陆陆续续地学生们都到了,薛蟠将三个教室巡视了一番之后,便敲响了屋檐下的金铃。
  学生们打开了试卷,因着早早地就通知大家,这些研磨,涮笔的事儿都要自己亲力亲为,是以有些人还特地在家里练习了几日,算是又习得了一项技能一般。
  至于那些贫寒子弟,自然不在话下了。
  薛蟠的题目其实很简单,当然,是符合孩子们的程度就是了。齐之澄迅速地浏览完卷子,便开始答题起来,这些对他来说,却是过于简单了。
  很快,半个时辰之后,齐之澄就自信满满地交了卷子,出了考场,开始在校园里溜达,他之前来过这里,对于地里很是了解,便来到了玩乐区,薛蟠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甚是好笑。
  这个孩子聪明有,只是太过取巧,让师兄头疼不已。这才送到了书院,就是想磨磨他的性子。
  “行了,卷子都放我这儿,就成了。你们回去吧,我收拾一下也走了。记得巡查哦。”
  薛蟠吩咐书院里的人道。
  “是,薛先生,您放心便是。”
  薛蟠请的都是些长久考不中滞留在京中的举子帮忙,这些人有学识,缺的也许只是一个机会罢了。
  薛蟠做回了本职工作,对于批改卷子一事,倒是轻车熟路。晚饭过后,一个多时辰,便将所有的卷子统计了出来。
  三成的录取率,与大比差不多了,薛蟠笑笑,初期越发地严苛,等日后这些学童成才了,青花书院才会越发地受到追捧,这就是名人效应啊。
  按着成绩,他一一地为孩子们排好名次。却发现,三位小皇子竟然只排到十五名左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藏拙。不过,他也不管这些,只要保证上榜录取了就成。
  齐之澄也只是第三名,第一、第二都是寒门学子,一位唤作杨帆,一位是书院邻居家的小孙子,石哲,倒也不能完全是寒门,只是普通的人家,不过这孩子天赋确实不错。
  至少薛蟠很是满意这个排名,就算是稍有偏颇,但是孩子们的分数是真实的,他们确实是靠着他们自己的实力答题的。
  第三日,青花书院的大门口,便张榜了,一百五十名的成绩一一罗列在上,潜力的孩子们又亲自来看了一回,领取了通知书,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离去。
  三位小皇子也不例外,这个名次倒真是让他们出乎意料,虽然商量好了有所保留,但是竟然没有进前十,还是让他们有些挫败。
  上皇父子看着垂头丧气的三个小子,都有些偷笑,事儿他们自然早早地听奴才们禀报了,对于薛蟠的公正处事,倒是颇为满意,冒险将孩子送出宫,自然是要学习些真本事的,如果薛蟠真是那种谄媚之徒,才真的让人失望呢。
  “皇爷爷,孙儿丢脸了!”
  大皇子在上皇身边养了一段时间,感情自然深厚,他怕皇爷爷担心,但是这种事儿肯定瞒不住地,便耷拉着脑袋说道。
  “没事,只要你知道自己的短处,日后努力上进,那就很好了。”
  上皇年纪大了,较之之前,心软了很多,便安慰了几个小家伙儿一番。皇家的孩子自是早熟的紧,几个小家伙儿很快就调整了心绪,斗志昂扬起来。
  三月初十,正式开课,午间休息自是在学堂进行,学校提供全套地被褥铺盖,再怎么不适应,也抵不住这么多人一起的热闹。虽然不敢打闹,但是窃窃私语一直不断。
  薛蟠在外间听的好笑,也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岁月,倒也不催促,不大一阵子,孩子们便累的沉沉睡去。
  薛蟠让几位保母嬷嬷替他们拉拉被子,省的着凉,自己也去休息了。
  下午的课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孩子们上完了锻炼的课程之后,可以任选,去后面的藏书间读书,或者继续在操场上玩。
  藏书间各式各样的适合孩子们读的书,书院亲自编纂了许多适合孩子们读的书籍,可以让他们发散思维,当然了,孩子们要抄书,或者练字都是可以的。
  薛蟠下午的时候便是清闲的时候,写字,画画儿,读书,完成自己的功课。
  他如今忙着书院,陈进升自是减轻了些许地功课。当然,薛蟠是个上进的,自然不肯放低要求,自己补足了那些该做的功课,让陈进升满意不已。
  

  ☆、第69章 林贾默默决裂    
   
  那日贾琏打听了一番之后;好容易才找到了林如海的府上。结果,林家的门房甚是客套地说;自家老爷带着姑娘去郊外的庄子上养病去了;如今府里没人;却是怠慢了贵客了。
  虽然话说的好听,但也没说他家主子何时回来;是不是会上门拜访,给老太太请安之类的。
  贾琏听了旺儿的回话;冷哼一声;放下了轿帘儿,便回府去了!在外面威风堂堂;不可一世地贾二爷,回到了府里却是个伏低做小的模样;换了衣裳之后便去了荣庆堂,详细地禀报了他的一番劳动。
  贾母听完之后,一言不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片刻之后,才挥挥手,让贾琏在贾政的下首坐了。
  “你们说,这林如海是什么意思?”
  “妹夫不是病了么?再者外甥女儿的身子也弱,我们这些人是清楚的,他去郊外养一阵子,倒也没什么!”
  贾政最爱的就是读书人,他对林如海的观感也最好,虽然也有嫉妒,但是更多的是羡慕,他又是个迂腐的性子,便开口说道。
  “是呀,是呀。再说了,妹夫是林家人,如今妹妹没了,人家要与我们生分了,那也是应该的。不过老太太也不用担心,有外甥女儿在,还怕什么呢?”
  贾赦刚刚盯着鸳鸯猛瞧了半天,这会子发现贾母不愉,便赶紧回话道。却不想,他越说,贾母的脸越黑,贾赦赶紧地把话题转到了黛玉身上。果然,贾母的脸色好了许多。
  “是呀,是呀。老太太何等样儿地疼林姑娘,她怎么会与老太太生分呢!”
  邢氏也附和道,让贾赦对她满意不少。
  “大太太说的是呢,即便林姑老爷与我们家生分了,那也不是我们贾府的损失,如今有了娘娘在宫里,还担心什么呢?”
  王夫人盯着自己的手钏儿半天后,方有几分与有荣焉地道。
  “短视!”
  贾母头也不抬地说道,却成功地让贾政怒视了王夫人一眼。
  “无论如何,不能让林家与府里生分了,娘娘在前朝可没什么大助力。林如海若是能在前朝支持娘娘一二,那么她在后宫的位置自然更为稳固。再者,宝玉日后的前程还要靠他呢。”
  听了贾母这话,贾政是一万个赞成。王夫人却是有其他的想法,宝玉的前程自然是要靠娘娘的,关林如海什么事儿了。不过这些话她也只敢腹诽罢了,她也知道,老太太对林家的重视。
  “这样,老大、老二,你们俩亲自去一趟林家,探病去。而且务必将我的玉儿带回来。”
  “老太太放心,我和大哥亲自去。”
  贾政急忙表态,就怕气坏了老太太,却是不值当!她如今年纪大了,怎么能经得起这样的事儿,妹夫就算为了孝道,也该打发人来府上说一声儿。
  再者,就是生病了,这府上也可以请太医啊,要什么好大夫请不来呢?
  他心中对于林家也有些意见,只是一贯敦厚惯了,赶紧地压下了自己这些不好的念头,继续听老太太的训话。
  “唉,我这儿女儿中,最疼的便是我苦命的敏儿,如今她又早早地去了,让我如何不伤心!如今,黛玉那么可心,你们也是亲见的,你们这些做人家娘舅的,也要尽心几分,是吧?”
  “老太太所言甚是。”
  “这是自然。”
  “……”
  底下的众位孝子贤孙们自是忙不迭地应承道,只是个人的心思个人知道。
  不过为了不让自家老母亲担心,身为孝子的贾氏兄弟俩坐轿乘车地来到了林府,贾琏自是随行的,贾政还想带上宝玉。结果,贾母不放人,这才作罢!
  “两位贾大人,我家老爷真的不在府里,至于什么时候回来,奴才哪里晓得呢?至于大夫,皇上老爷派了太医院的院使汪大人为我家老爷看了脉息,但请两位贾大人放心。”
  林府的管家仍是百般客套,口风丁点儿不漏。
  “那你家姑娘呢?老太太甚是担心林姑娘,希望能将她接去我们府里住几天。”
  贾政心中有些不耐,但还是和蔼地问道。他这种礼贤下士的作风却让林管家厌恶起来。
  “对不起,贾大人。我家老爷如今正病着,家里的一切事务自然是姑娘操持着,又要当家理事,又要为老爷侍疾,实在没法子去贵府。还请贾太君见谅。日后等我家老爷病好了,自然与姑娘一起去府上给老太太请安的。”
  “这……倒也好。让你家老爷好好养病,我们日后再上门探望,如果在京中有任何需要帮忙的地方,那林管家你可不能与我们府上客气。琏儿,他年轻,让他多跑几趟,倒是能的。”
  “多谢了。如何能呢您放心,但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奴才定会开口的。”
  林管家客客气气地将贾府的三位爷送走了,这才擦了把汗。老爷带着姑娘去郊外养病散心果然是对的,这贾府之人就是听不懂人话,暗含的拒绝之语,他们到底要忽略到几时啊?
  林如海傍晚时分听了管家的汇报之后,也只是微微一笑,不作理会!
  自自家女儿在那府里的生活被他知晓之后,林如海就暗暗憋着一口气,定要将身子养好了,省的自己真要是没了,女儿还不被人家给生吞了?
  低调地回京之后,林如海将江南盐政的私帐交给了皇帝,这也让皇帝对林如海的好感增加了许多。
  这才派了太医院的院使为他治病,当然,做给上皇看也是另一方面。优待老臣,让上皇心中甚是安慰。
  林如海带着女儿来到了京郊,黛玉如今有了老嬷嬷的教导,自是不会像日前那般天真了,成日里为父亲调养身子,打理内务,忙的不亦乐乎!
  贾母对于自家两个儿子空手而归之事也只能长叹一声,无奈放下了,正好宫里的娘娘发放了一百二十两银子,让府里众人去铁槛寺打谯,她也只能无奈地放下了此事。
  不想林如海写了书信一封,让人送到了贾府,贾母看完书信,大哭一场,日后再不提与林家亲近之事,当然去接黛玉的事儿么,自然是不了了之了。
  至于林如海心中写了些什么,却是无人知道,贾母看完之后便将那信烧了,亲眼看着它化为灰烬后,让鸳鸯将火盆收拾了。
  鸳鸯虽然一向深受老太太喜爱重视,但是此次她可是一点儿也没有看到书信中的内容。看着忽明忽暗的火光中,贾母阴沉沉地脸,硬生生地让她生出了几分寒意。老太太好可怕!
  如今贾府正如日中天,林家竟然不与这样显贵的亲戚往来,人人都笑林如海没眼光。等日后贾府被抄,林家也不用被牵连的时候,大家又说林如海太过老奸巨猾,是个狐狸,太过精明,岳家也不认了!
  对于这种种,林家却是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也不反驳,也不搭腔,没多会儿,很快就被其他人吸引走了视线。
  林家还是照旧!父女二人,间或二三好友,过的很是轻松平和。
  后来黛玉出嫁了,林如海也退休了,闲来无事,他便来到了青花书院,做些教书育人的事儿,也算是件乐事。
  贾府中,这日,贾母借着些小事儿,发了大脾气,开发了一批奴才,一向仁慈地老太太这次竟是下了狠心,将这些人,连带着一家子,都发卖了!而且卖的是京中人人咒骂的黄婆子,这人心太狠,一向都做些矿上的生意,这些做下人的最是惧怕她。
  贾母这次谁的求情也不准,将府里的几十来口人都卖了出去,其中包括宝玉屋里的袭人,麝月,柳五儿一家子。
  迎春的奶嬷嬷一家子,王夫人身边儿的周瑞一家子,厨下粗使的鲍二一家子。
  王夫人的左右手兼陪房竟也要发卖了,她自己亲自去了贾母屋中求情,想要讨个人情,结果贾母盯了王夫人半晌后,才扔了一张纸,差点就扔在王夫人的脸上。
  她捡起来一看,却是差点魂飞魄散!再不提救周瑞一家子的话了。贾母对于她的识趣儿倒是满意,这要不是为了宫中的娘娘与宝玉,她哪里能容下这样的媳妇子!
  可再想想高升的王子腾,京中如今蒸蒸日上的薛家,她还能说些什么呢!只能暗叹自家倒霉!
  对于薛家的哥儿,别说是她人,就是自己,也走眼了。若是如今再笼络,也不知道有多大的效果。
  贾母想起贾政对薛蟠一向不错,心中闪过几个主意,也只能试试了。再者,探春颇为能干,若是下嫁薛家,倒也算是一桩美事儿。
  要说迎春年纪倒也合适,只是性子太过懦弱,却是没什么大用!探春年纪有些小了,可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当然,贾母不知道王氏姐妹的算盘,即便是知道了,对她老人家来说,这是完全的异想天开,自己的宝玉是个有大作为的,配个商家女能有什么助力!
  即便如今薛家的哥儿算是上进了,可他永远也达不到荣国府的高度,这是贾母断定了的。
  

  ☆、第70章 薛蟠遭遇尴尬事儿    
   
  “妈;眼看着妹妹也到了年纪了;对于宝钗的婚事;您有什么想法?”
  听见儿子说这话,薛王氏其实也尴尬;她如今在京中虽偶有交际,但是更多来往的也只是商户人家,那些达官贵人的看在她娘家的份上虽也往来,也不过是泛泛之交罢了。
  女儿宝钗的婚事一直就是她的一块心病,高不成低不就的;是以当初姐姐提议宝钗嫁进荣国府,她是欢喜的,以宝钗的才学,能干;那配皇子都成的,可谁让她出身不好呢。
  “这,你可有适合的人家?”
  “倒是有那么一两户,只是家境有些不好,都是普通人家。”
  薛蟠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自己其实清楚,薛王氏是看不上那些寒门的。果然,薛王氏果然炸毛。
  “那怎么成?难不成你要将你妹妹嫁过去受苦不成,这万万不成的!”
  “那您说,该如何?”
  “这……”
  薛王氏也被问住了,当下有些恼羞成怒地问道,
  “当初你姨妈说是将宝钗嫁进国公府去,你说贾府这不牢靠,那不正常的,如今倒是要怎么着,你自己看着办!”
  “……”
  薛蟠也有些无奈,摸摸鼻子,他也很无辜好不好?这贾府摆明了就是个火坑,难不成他要眼睁睁地看着妹妹跳进去了不成?
  “唉,还是再看看吧,虽说如今宝钗年纪正合适,可也不大,一二年的功夫还是托的起,明年就是大比之年,到时候有很多的举子上京赴考,说不得我们就能挑一个合适的人选出来。”
  薛蟠无奈之下只好将希望寄托在明年二月的大比之后了。这日,在书院,他给孩子们上完课之后,看他愁眉不展的模样,陈进升倒是主动地问起了他的烦心事儿。
  薛蟠将自己一肚子的苦水都倒给了自家老师,听了薛蟠的各种抱怨之语,陈进升用扇子敲敲手心,沉吟了片刻,
  “唔,我倒是有个人选,只是怕你们瞧不上他。”
  “哦?老师说来听听,这嫁女儿,总要仔细寻访寻摸找个合适的才好呢。”
  “理国公府的旁支,如今没落了……”
  “难不成老师说的是那位唤作柳湘莲的?”
  薛蟠皱眉问道,这个柳湘莲,名声实在不怎么的。即便是他,都有几分不愿意,将妹妹嫁给他;成日里也不知道找个正经营生,上台串戏什么的,在现代还会被说句“有艺术细胞”,可如今的社会,戏子那是下九流的玩意儿,薛蟠想想就感觉很不好!
  “你若是知道,那最好不好了。看不上的话,那就算了。让你师兄帮你找找吧,这些事儿本来就是内宅妇人该做的,你再搀和,也弄不出来个三五六的。”
  “这不是为难师兄么?还是算了。慢慢来吧,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了,总有上进的举子可供挑选一二的。”
  “你自己有主意,那就成了。”
  陈进升也知道,这是薛蟠的家事,他是懒得管这些的。自己都没有成家的人,哪里弄的懂这些弯弯绕绕的。
  这姻缘之事,确实很玄妙,这里薛家母子甚是发愁。那边儿也有人发愁呢。这桂花夏家的小姐,夏金桂自那次意外看了一眼薛蟠之后,便是念念不忘。
  不时地打发自家下人去附近打听薛蟠的消息,听闻那些学童甚是敬重薛蟠,她自己就开心不已,且她是个失怙之人,家产里母亲颇为娇惯,要风得雨的,胆子极大,如今有了心上人,却是扭捏起来,比往日腼腆了许多。
  她老娘只觉得自家女儿是天下无双的,自是察觉了她的一番心意。这日,便故意地在自家女儿跟前提起了薛家。果然,金桂听的甚是仔细认真。
  “这薛家,与我们说起来还是老亲呢,只是如今不走动罢了!”
  “那怎么可能?他如今可是人人爱重的先生呢。”
  “如何不能了?你们年纪小的时候,还在一起玩过呢。他家那时候也是极为富裕阔绰的,只是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妈……”
  夏金桂拉长了声音有些不依地道。她家母亲自是不在逗女儿了,思虑了一会子,便说道,
  “你若是想去看看,那妈就带你上门儿,认认这门亲戚,只是……”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若果真不成,我就死了这份心,坐产招夫好了!”
  夏金桂自是晓得母亲的言下之意,颇有几分不甘地道。
  她母亲做事自然不会似女儿这般没头脑,一切事务都打发家中下人打听清楚之后,这才与出门逛街的薛家母女二人来了次偶遇。
  这在京中,乍见故人,薛王氏亦甚是高兴,与金桂之母寒暄了半日,又彼此间约好了上门拜访的日子,这才散开,双方都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即便是宝钗,亦觉得这位夏姐姐是个知书达礼之人,颇为投契,自黛玉南下,她们又搬出贾府之后,虽偶然联络,但终究不如在一起的那般畅快,如今又有了这样一位亲戚家的姐姐出现,如何能不让她欣喜。
  没过几日,夏家的帖子果然送上门来了,夏氏母女二人依约上门拜访,薛王氏母女准备了半日才弄妥帖,可见对夏家的重视之意。
  “王姐姐,却是有几分冒昧打搅了,只是我这个天魔星啊,成日里念叨着那日遇见的宝钗妹妹如何如何地风采过人,非要叨扰一番才算是顺了她之意。”
  “夏姐姐,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们两家本来就是亲戚,又同住着京中,如今相遇,才更要亲近呢。”
  薛王氏也高兴,有个人说说话,聊聊家常的,才不显得这天长。
  看着两位母亲这样高兴,宝钗与金桂相视而笑,带着她一起去了宝钗的院子。
  夏金桂骤然进了薛府,只觉得便是空气都香甜了几分。止一想到这里便是薛大哥的家,就觉得心跳加速!
  宝钗虽然对于金桂一直问东问西觉得甚是奇怪,但是她一向都是个善解人意的,自然有问必答。
  夏金桂又晓得了薛蟠更多的消息,对他更为迷恋了。日后酿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风波,却也够薛蟠头疼的了。
  此次拜访自然是宾至如归,夏氏与金桂母女二人都达成了自己的来意,夏氏得知薛蟠还没有说亲后,眼珠子转了转。
  而金桂么,自然是在她不经意地奉承下套问了许多关于薛蟠的事儿。等宝钗反应过来后,这才发现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宝钗心绪竟是颇为复杂,她一边替哥哥高兴,可一边又觉得酸涩。
  等送走了夏家娘俩,宝钗便跟自家母亲说了金桂的种种异常。薛王氏自己也是在心中盘算了一圈儿,却觉得夏家的女儿虽不差,不过配不上自家如今玉树临风,学富五车的儿子,便也不提此事。
  夏氏觉得不能太过主动,女方就应该矜持些子,这样日后嫁进去了才不至于让人家看的太低。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