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逃出了一个观主贾敬,其他伺候的道童,修行的道士,一个都没有逃过,三十几条人命啊!

    不过很是奇怪的事儿便发生了,不管是京兆衙门还是五城兵马司地,都没有人出来探查。

    贾敬骑着一匹驽马,回京了。

    这离惜春的三日之期才过了一日而已,贾珍听了下人的回禀之后,急忙地赶到了府门口,看着自家老爹一派淡然之态,实在是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看着儿子没出息的模样,贾敬就赏了他一个爆栗。贾珍摸摸额头,带着几分尴尬地将自家老爹赶紧地迎进了府里。

    本想着让出主院儿给自家老爹住,可惜,贾敬并不耐烦那些。便在府里随便地找了个院子,住了进去。

    贾珍看着他别扭的样子,忍不住地又偷笑了。这里明明距离妹妹的院子最近了,好罢?

    惜春听着入画之言,说是府里的老太爷回来了,一边儿地观察着自家姑娘的神态。惜春虽然面上依旧是淡淡的,可还是能看出来姑娘很是高兴。

    看着这样,入画就放心了许多,老爷虽然对姑娘也好,可是多一个疼爱姑娘的老大爷,也实在是大善。

    自家姑娘这算是苦尽甘来了,一时之间,这丫鬟倒是自己感慨上了。

    常嬷嬷进来之后,就看到主仆俩神游在外的样子。

    “姑娘,老爷打发人来说是准备了酒席,为老太爷接风。咱们现在可要过去了。”

    “好,那就走吧。”

    惜春将一根梅花簪插到头上,然后淡淡地道。

    自家姑娘并没有抵触,实在是让两位身边儿伺候的长舒了一口气。要知道,之前回到了这府上,老爷花了多少的功夫才让姑娘的态度软和了下来。

    谁成想,老爷回来之后,姑娘的性子倒是柔和了许多。女儿家性子太过刚强了,实在是不好。常嬷嬷心中一叹,想着日后自己的任务,就叹气了。

    不过她倒是赞同的,女儿家太过柔弱,只有受人欺负的份儿。I现在的事儿就是要让姑娘如何地将这份刚强收起来,内敛起来,那就好了。

    这顿饭,倒也平和。主子们就只有三个,尤氏并没有出现,自家公公在,她一个做儿媳的,也不好出现不是。

    虽说是接风宴,可是酒菜并不多,也没有什么奢华的,都是往日里贾敬爱吃的家常菜,再加上几个惜春爱吃的,酒也是十分绵软的梨花白。

    一顿饭吃下来,虽然父女俩话都很少,贾珍在两面儿说了不少,都被父女俩一副“你是话唠”的眼神给堵了回去。

    真是让贾珍无语透了,也憋屈的很呐。自己这一腔地好心,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哼哼!既然不用自己多事儿,那他也正好省了口水和力气呢。

    贾珍狠狠地夹了一筷子鱼,放到了嘴里,唔,真香啊!

    府里的厨子都是他亲自调教的,果然甚合我意啊!贾珍带着几分陶醉,这样想着。

    这顿饭,总还算是让众人都满意。当然了,也就是这父子三人而已。

    这三人吃喝完毕,便散席了。

    贾敬重新回到了京城,还真是让众人吃惊不已。大家还是探究了一阵子,可惜,贾敬在家里修了个静室,成日里吃斋念道,并不见外客。

    他虽然回到了京中,可是还是出家人的身份,并不像沾染红尘事儿,是以,依旧是贾珍出来应对。

    不过,贾珍对于这些言左右之事并不大擅长,他总觉得别人话里有话,可又弄不明白,便露出一副“你知,我知”的啥样。刚开始,大家还以为这个也和他那个爹一样,是个高深莫测的。可惜,不管贾珍怎么装,三两次之后,便显出了原形。

    这个贾珍还真是个老实人啊。

    这是大家一致的结论,实在是想不明白贾敬那个老狐狸怎么会有这样单蠢的儿子。

    不过贾珍自己还沾沾自喜的样子实在是让贾敬是惜春二人不忍直视了。

    惜春对于自己之前觉得自家哥哥是个聪明人这样的判断觉得羞惭不已,自己怎么就没觉察出自家兄长的本质呢?

    难不成自己也是个笨蛋这个不靠谱的念头很快地就让惜春抛出了脑外。有一个愚蠢的哥哥就已经很让父亲头疼,自己一点儿也不要再去添乱了。

    这样清闲的日子过了一阵子之后,贾珍的日子又开始地不好过了。盖因现在国库开始追讨国库欠银了!

    也不知道皇帝老爷是怎么说动老皇爷的,总之,皇帝老爷派了宗室,吏部,户部三处,组成了追讨大军。

    贾珍听说了此事之后,简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嘴里也爆了粗口,我操!

    赶紧地打发人去户部查账,虽然贾珍让他隐秘些子,可是在这种风头上,又如何能隐秘的了呢?

    是以,很快就有人晓得了贾珍查账的事儿,可是这种事儿也不知道怎么地就以讹传讹,说成了贾珍要还国库银子了。

    皇帝很是得意自己略微地算计了一把贾府,他自然是知道贾珍是个老实人,这样的算计虽然说是不厚道,可他并没有后悔的意思,谁让他有个老狐狸的爹呢。

    再者,贾府也不缺银钱啊。据皇帝的消息,贾珍抄家一回,简直就能比上自己的私库了。

    真是让人嫉妒啊!

    贾珍听着管家的禀报,瞪大了双眼,颤颤巍巍地伸出了手指头,比划道,

    “你说咱们家欠银多少?”

    似乎是有些诧异自家老爷的反应,不过管家还是老实木讷地道,

    “三百万两!”

    “怎么会哪样多?”

    贾珍还是有些不信,皱着眉头继续问道。管家闻言,便将自己在户部抄出来的单子递给了贾珍。

    上面记述的非常详细:

    某年某月,宁国公贾演借银XX数

    ……

    某年某月,宁国府贾敬借银xx数

    ……

    某年某月,宁国府贾珍借银xx数

    ……

    某年某月,宁国府贾珍借银XX数。

    这样一溜溜地看下去,原主这个败家子儿借的最多,再有,就是贾蓉零零碎碎地借的。

    总之,这父子俩差不多地就借了百万两之巨。实在是让人无语的很呐,这么一看,贾珍只能叹气了。

    “行了,下去罢。我去找老太爷。”

    “哎,奴才晓得了。老爷也别太愁了,咱们慢慢地还罢。”

    管家自然是晓得这一通还账之后,府里就算是伤筋动骨了,可是“欠债还钱”,这是正理儿,只怕是逃不脱的。

    叹气一声儿之后,贾珍便带着那条子,去了后院儿的静室,去找自家老爹诉苦去了。

    看着自家儿子愁眉苦脸的模样,贾敬还有些诧异呢。不过看了这一溜溜的账目之后,便很是不厚道地笑了。

    “现在你是当家人,这些事儿你也别拿来烦我了。总之,我相信你。”

    贾珍的话还没出口,就被自家老爹三言两语地给打发了。贾珍顿时目瞪口呆起来,自家老爹才是真正的强人啊。

    瞧瞧手段用的。

    贾珍没了法子,算了,还是先去西府看看罢,总归,西府肯定也欠着呢,这一点,他深信。

    果不然呢,贾赦虽然不大理事儿,可谁让他家儿子现今在户部当差呢。

    这事儿出来之后,贾琏就赶紧地去将自家的欠债翻了出来。看着这将近四百万两的欠银,真是头皮子发麻啊。

    府里的状况,他最是清楚不过了,虽然不知道自家父亲那里抄家得了多少,可是经过分家之后,就是将祖产都算了,只怕也没这么多啊。

    回府之后,贾琏换了大衣裳之后,便拿着那纸条儿去了荣禧堂,去找自家老爹拿主意了。

    这是第一次,贾琏觉得前面有爹挡着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儿。这要是落到自己头上,他也只有哭死的份儿了。

    贾赦现在志得意满的很,住进了荣禧堂之后便宽和了不少,也不大喝酒了,不管比往日里更加地喜欢金石了。

    儿子愁眉苦脸的模样,倒是让贾赦一惊。着急之下便问出了声儿。听着贾琏之言,他自己也傻眼了。

    实在是没想到,皇帝老爷竟然还会讨债。

    “父亲,咱们现在要如何?”

    贾赦自己也是没有什么大主意呢,就听着林之孝使人传话了,说是东府的珍大爷过来了。

    父子俩对视一眼,都有些主心骨儿到了的意思。贾琏便出了书房,亲自去迎接贾珍了。

    看着这父子俩热切的眼神儿,贾珍唬了一跳。

    “赦大伯,府上的欠债数目可查了?”

    “大侄子来了,坐吧。我们府上有四百万两,你们府上呢?”

    “三百多万两了。”

    贾珍抿了一口茶之后,淡淡地道。

    “怎么办?总之,法不责众,皇上应该不会强要罢?”

    贾赦自己也没个主意,便带着一份侥幸,说道。

    “赦大伯万不可做此念,琏儿现在在户部当值,应该晓得皇上的心思罢。如果真的不还银子,只怕对琏儿的前程不大好。”

    贾珍急忙地劝导道。

    “这么说,还不得不还了?”

    贾赦带着一份不肯定,问道。

    “可不是么。非得要还,可是这怎么还,还真是让人为难呢。”

    贾琏也插话道。这次皇帝是真的下定了决心要清了国库的债务了。也实在是没法子啊,举国之力,也没法子应对江南的水患,是以,太上皇才答应了下来。

    “慢慢还吧。我明天先去还赏五十万两。赦大伯这里呢?能凑出来多少就凑出来多少。先还一部分再说。总归要让皇帝老爷觉得咱们的态度是端正的就好了。”

    “那也成,那我们府上也凑出来五十万两罢。”

    贾赦自己没有什么主见,可是关系到自家儿子的前程,他还真是不敢马虎,便跟着贾珍的脚步走了。

    “老爷,咱们府上才刚刚分家,哪里有那么多的闲钱啊?”

    贾琏蹙眉问道。想着这几月的拮据,实在是让人头疼的很。

    “没事儿,我这里还有些,再去老太太那儿借上一些,总能凑齐的。”

    贾赦不好说自己这里有多少银钱,也只能这样应付儿子了。贾珍虽然一副似笑非笑之态,可也没有戳穿贾赦的意思。

    大家商量好了之后,贾珍便骑马去了一趟林家,以他和林如海的关系,倒也不用特意地下帖子,只是之前打发人去林家说了一声儿罢了。

    贾珍到的时候,林家正在用晚膳,这位也不客气,打发了下人替自己收拾了一套餐具,然后就直接地开吃了。

    自己府上的吃食比较油腻,偶然地吃一顿清爽地,倒也不错。吃完了饭菜之后,贾珍十分地满足。

    林如海对于这种自来熟的人十分地头疼,不过也只能翻翻白眼而已。

    两人喝着茶,便说起了贾珍来的目的。说起这个,林如海也想起了自家也有五十万两的欠银呢。

    “你的这个打算实在是对的,皇帝这次是来真的了,要是有人敢在这个上面和皇帝过不去,那么日后皇帝就能和他全家过不去,除非他们是不想出仕了。后代也是如此!”

    贾珍听了这话,便晓得自己了轻重。两人又说了些不咸不淡的话之后,便告辞了。

    林如海能点拨自己两句,他已经很满足了,总之,林如海是林家人,也是西府的女婿,和自己并没有多少的关系。

    回到了府里之后,已经是星月漫天的时辰了。贾珍听着下人说老太爷院子里已经熄灯了,便停住了脚步,转头回了自己的院子。

    他将书房这里又重新地修葺了一番,让自己住的更舒服一些。看着丈夫的作为,尤氏很是伤心,不过也无可奈何的很,只要老爷不胡来,她倒也没有别的要求了。

    内宅倒是更加地安生了,盖因前些日子,贾珍才将一个爬床的丫头发卖了,就是他们全家,也一并地放出去了。

    自然地,这些姻亲啊之类的,也一同地放了出去。而且,老爷也颇为仁慈地连身价银子都没有就放这些人出去了。

    这次之后,大家才晓得老爷是真的改了性子,并不是因为老太爷回府而装的。

    对于这些传言,贾珍并没有理会,不过尤氏还是很快地就将这些事儿料理清楚了。

    总归,她做了这么些年的当家太太,还是有那么几分能为的……

    ☆、第236章

    贾珍本想着自己悄没声息地还上五十万两再说呗,可惜,受了皇帝暗示的户部尚书哪里会这般地放过他呢?

    贾珍这里前脚儿地进了户部衙门,后脚儿地户部上下就都晓得贾珍是还国库的欠银来了。

    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小道消息;总之传的有鼻子有眼儿的,就是贾珍用来打赏的宝蓝色荷包都让众位小吏们传的有鼻子有眼儿的。

    很快地;朝中的各位都知道了贾珍还银子的事儿,对于这样愣头青的人物大家只能翻白眼了。

    在这个关头,还真是不敢收拾他,贾珍无意中就出了个大风头;不过他本人并知道而已。

    等贾珍盯着众人火辣辣的目光出了户部之时,他自己还是一头雾水呢。

    贾珍这里还算平和的话,那么西府的日子就不那么平顺了,贾赦怀里揣了三十万两银子,然后去了贾政府上。

    贾母听说长子来了,有些诧异。这个儿子,自打分家之后,就是每月的初一送银子过来。每年的五千两银子贾赦也并没有一下子就全部地给了二房,而是每月都送来一些,也算是来看看老太太。

    不管老人家的心思,自己总归是晚辈,要是有半点儿的差池,只怕累着了儿子的前程。

    贾赦出身大家,自然晓得私德不修的后果。

    是以,不管贾赦有多么地荒唐,他一如既往地孝顺,这也是众人并不排斥他的缘故。

    就是平日里提起来,也要竖起大拇指来,赞一声儿的。

    贾赦和自家母亲请安之后,便说起来了户部清理欠款的事儿。贾母对于府上的状况自然是知道的清楚,就是搬出来的这些日子,老二又去户部借银二十万两的事儿也并没有瞒着贾母。

    果然,听着长子要借银子,贾母便面色大变,虽然没有咒骂,不过嘴上说的也很难听,贾赦面容惨白,怅然地叹气一通,然后出了这边府上。他本来就没有多指望,可惜,事儿临头了,还是让贾赦十分地心酸。这次之后,自己总算是死心了,再不奢望了。贾赦这般地自嘲……

    贾政听着自家大哥要走了,这才从书房出来,看着悲愤的长兄,他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劝说了。一边儿是母亲,一边儿是兄长,夹杂在两边,他也为难啊。

    贾政想到此处,便叹气一声儿,略微地和贾赦寒暄了两句,贾赦也实在是懒得理会自家弟弟一副“我好同情你”的表情,上马去了户部。

    这贾府果然是忠厚老实之家的,东西两府还了将近一百万两的欠银之后,皇帝这般地赞叹道。

    这话一出,实在是让众人浮想联翩了。皇帝不喜勋贵,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儿。现下,竟是因为这个欠款的事儿有了转机了?

    大家相互地对视一眼,心中各自地有了思量。不过最为轻松的还算是保龄侯和忠靖候两个。

    他们兄弟一直算是有见识之人,自打一门两候的荣耀之后,便紧衣缩食,裁减下人,卖了田庄铺子,一直地还着国库的欠银。

    现在,他们两府的欠银已经不多了,也不过是三五十万两的模样。

    大家都觉得这两人太过奸诈,实在是懒怠来往,现在么,可是谁都说不清楚了。

    既然有贾府的带头,陆陆续续地便有人还银子了。可惜,不还银子的是大头。

    盖因这些勋贵人家都是极为地奢靡,寅吃卯粮啥的,并不稀奇。可惜,这些家伙都是拉不下脸来谋些生计,或者是减了排场。

    是以,这国库的银子便成了唐僧肉了,人人都想要咬上一口。再加上,之前太上皇对于勋贵们的宽容,也让这些人更加地肆无忌惮了。

    现在,换了一任皇帝,谁能晓得是这么个状况呢?

    不过,虽然有人带头还银子了,可是观望的更多,皇帝的兄弟们,那才是欠银的大户呢,就等着瞧瞧这些爷们儿是个什么状况再说罢。

    自然地,还有人带着大批地财物去了几位皇亲贵胄的府上,自然是要求着这些皇亲们能在太上皇那里说项一二,是不是能宽限上一阵子。

    忠顺本就不大理会这些朝政,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吃喝玩乐,可人还算是有道义,这收了人家的银子,自然是要出力了。

    第二天,他便带着这些财物装模作样地进宫了。对于这个兄弟,皇帝那是最为放心的,自然就乐意做出一副兄友弟恭之态。

    兄弟俩亲热了一阵子之后,忠顺便献上了那些财物,说是自己孝敬皇兄的。

    皇帝自然是高兴的很,让人收下了自家兄弟的一片心了,然后忠顺便回府了,不过对着送礼的那些人家,可没了好脸色,据说是皇帝发了雷霆之怒,这位一向颇得圣心的王爷也没讨着好。

    忠顺爷出宫之后,面色难看的很,据传,皇上在书房里摔了茶杯。

    这事儿一出之后,大家更加地惴惴不安,更加地四处钻营了。这一番事体下来,贾珍实在是目瞪口呆,这些人为了什么呢

    这般地折腾,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还银子呢。这么些东西,厚礼送出去,折成银钱,只怕也能还上不少呢。

    贾珍将自己的这一番感慨告知了自家父亲贾敬之后,贾敬对这个儿子算是没辙了,翻翻白眼,然后打发了他。

    不过儿子虽然看着老实,不过做个守成的家主,倒也绰绰有余了。更何况,看着现在的这副样子,只怕儿子就是因为这份老实,反而能得了上面儿的青眼。

    不管如何呢,没几天,远在江南的贾蓉就受到了上官的赏识,从五品的通判而已,受到了上官的赏识,又有家族的助力,只怕这升官发迹就在眼前了。

    也有不忿之人,可是只要想想贾蓉的出身背景,便歇了那些龌龊的心思。

    听闻贾蓉身边儿只有一个嫡妻,而且还身怀六甲,众人便起了其他的心思。

    一时之间,贾蓉收到的帖子便更多了,不过他是谨遵了自家老子之言,对于这些事儿,能推脱的便推脱了,不能推的,自然就是装腼腆,面嫩,好在他不过是个弱冠之年的后生,众人还真是不好强灌酒给他。

    不过众人都以为这小子是个敦厚之人,可哪里晓得这些大家族出来的,可能才学上不显,可人情世故上极为地通透。

    贾蓉便是其中的翘楚,他虽然不及贾琏,可时常地也跟着父亲见识过的,是以,在地方上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在女色上,贾蓉反而比在京里时更加地把持的住,许是早先见过的多了,江南虽然美女多,可也没有一个能强过自己的妻子的,虽然这样的念头,对于秦氏来说,有些不尊重。

    可这实在是贾蓉的真实想法,是以,贾蓉并没有像在京里那般胡来,反而一心地守着秦氏过日子。

    这其中,自然也有秦氏的手段,可更多的也是贾蓉自己乐意,若不然,就算秦氏手段再如何地高超,又能如何呢?

    成亲三载,终于有了子嗣,小夫妻俩便有些战战兢兢之态,好在有老成的嬷嬷伺候着,外加上秦氏的身体一向还算康健,是以,这些日子,还算平顺。

    贾蓉从衙门回来,便看到了书桌上京里的家书。之前对于父亲还有些埋怨之心,现在,许是两人不在一处的缘故,这些念头便散了许多。

    出京之后,父亲为了自己谋划了许多,贾蓉也是知道的,再者,只有开阔了眼界之后,才会晓得以往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现在的他,已经长大了。看着父亲信上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小姑姑的事儿,还有家里老太爷的趣事儿,之前许还会觉得烦闷,如今一个人在书房里读着这些,只余下温馨和向往了。

    难不成那就是家的缘故么?

    读完了家书之后,贾蓉自然也是回了一封,说了自己的一些子困惑,还有地方上的人事,便用火漆封口了,想着明日里打发人送回京里去。

    就这么一会子的功夫,秦氏也已经安排好了晚膳,打发人来前院书房找丈夫用饭了。

    贾蓉扔下之后,便起身去了后院儿。想着这一任满了之后,让家里想想法子,还是调回京里吧,孩子生下来之后,还是回京罢,家里的条件好一些,自己和秦氏无所谓,可是孩子不行,总不能让他小小年纪地就跟着父母吃苦吧。

    养儿方知父母恩,也不知道怎么地,这些日子,他自己也变的婆妈了许多。私底下偷偷地替自家孩子置办了许多的玩具啊,用具的,只是并没有特意地显在前面而已。

    不过秦氏自然是知道的,她虽然有身子,可是内宅的事儿还是她自己打理,是以,贾蓉的动静她都晓得,可是丈夫有意保密,秦氏也便没有戳穿的意思。

    “爷,太太的信上说了,老太爷也回京了,这可算是喜事呢。”

    两人用过了晚膳之后,便斜靠在一起说着闲话。

    “是呀,老太爷在府上,只怕父亲的日子就难过许多了,再者,现在还有个小姑姑。”

    这样说着,贾蓉还是有几分幸灾乐祸的。这话本就不尊重,秦氏自然是不会接的。贾蓉也自知失言,讪笑了两声,夫妻俩便很有默契地转移了话题。

    说起了再有小半年就出世的孩子身上,虽然人人都说秦氏这一胎看着像是男孩儿,可是这夫妻俩还是有许多的忐忑之意,若是有长子了,总算是能长舒一口气呢。

    贾蓉是一脉单传,东府的血脉本就不像西府那边儿繁盛,若是再生个女儿,只怕失望的人许多。

    “别怕,就算是女儿,有咱们俩疼着,也没什么,再者,老爷对小姑姑的疼爱,你怕也是听说了,还怕什么呢。”

    看着秦氏的面容有些不对,贾蓉急忙地安慰道。秦氏听了,并没有言语,只是摸摸自己的肚子,希望能一举得男。

    小夫妻俩的这些事儿旁人是不知道的,在府里的贾珍这些日子看着自家老爹窝在府上,似乎很不得劲儿的样子,便想起了在修个别院啥的,让父亲和妹子也能有个地方去散散心。

    只是,这别院要如何地修建,还真是一时地没了着手的地方。就是选址,就让贾珍头疼了好几日,因着还欠着国库的银子,是以这别院就不能往奢华上去,要是修建个古朴的,只怕自家老爹又不喜欢。

    贾珍愁眉苦脸了两天之后,便带着东西去了惜春的院子里去,反正她喜欢画画,对于这些布局之类的也应该是擅长的。

    惜春听了哥哥的来意之后,果然是有些心动的,不过最后还是摇摇头,

    “哥哥,我只怕是不行,我见识的太少,也不过是东西两府的园子,再就是林家而已,不过是这三处,又哪里能晓得呢。”

    “妹妹大概地替哥哥想想,你纵然见识的少些,可书读的不少,总比哥哥强些。”

    贾珍一副拜托求肯的模样,惜春便应了下来。只是,最好是去庄子上看上一回,她才能更有把握。

    总归就是个哄亲长妹子欢心的东西,她既然提出了要去看看,贾珍自然是没有不应的,便答应了下来。

    不过他忙着没法子出门,便让惜春去找老太爷,惜春听了之后,便知道哥哥的打算,斜睨了他一眼,胡乱地点头应下了。

    虽然贾敬回了府里,可是惜春并没有父亲太过亲近的意思,往来也并不多,平日里见了,话语也不多,贾敬拉不下脸面哄女儿,惜春是有心结,两人便这么僵持着了。

    正好儿地,有了这个机会,希望他父女二人能有机会化解一二。贾珍的好意,惜春便领了。

    至于贾敬那里,他家女儿说的一切都是对的,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惜春还是想着要去西府带着二姐姐,去林家请了林姐姐,大家一起出去,也算是散心了。

    贾敬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便打发人去了西府和林家。迎春这里的日子虽然比往日里好过了一些,不过也强不到哪里去,盖因刑氏实在是将银子把持的太紧,似乎是因为丈夫靠不住,是以,她更加地搂着银子了。

    迎春每月的那点子月例银子也被刑氏借着要给姑娘攒嫁妆的理由堂而皇之地占了。比这之前被奶嬷嬷把持,并没有好在哪里去。

    不过那个贪财的奶嬷嬷一家子的下场实在是不大好,虽然自己怠慢了这个女儿十几年,可是贾赦听着下人也敢如此的时候,那简直是火冒三丈啊!

    迎春的奶嬷嬷一家子都被发卖到煤矿了,走的时候还每人挨了二十板子。其他人还好说,她的奶嬷嬷年纪也不算小了,这一顿板子下去,谁还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呢。

    当然了,依着贾赦的性子,那就是打死了事,不过迎春求情了一番,才每人二十板子,然后被卖到了煤矿。

    人人都说迎春仁义,只有她自己晓得自己是坏了心肠了,本来就不胖的迎春更是大病一场,下巴尖尖的,惹人的众人更加地赞赏不已。

    虽然众人都不敢怠慢迎春,可这当家太太的刑氏这番作为不管别人再怎么议论看不上,都对迎春的境况没法子改善。

    听着惜春的来意,刑氏还想着这要出门子是不是又是一番花销,待听闻是东府全权处置,她这才应了下来。

    看着大太太与以往很是不一般的模样,引的惜春侧目不已。迎春偷偷地拽了拽她的袖子,她才晓得自己似乎有些失礼了。急忙地低头,两姐妹这些日子没见了,感情倒也没有生疏的意思。

    说好了之后,两人便拉着手辞别了刑氏。出了刑氏的院子,然后出门去东府了,至于林黛玉,这会子也来了。

    大家好久没见过了,彼此之间便有说不完的话。这才将将几月的功夫,不过大家的生活简直就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家说完了闲话之后,便是一阵地沉默,显然地,这些变故让几个少女们也是成长了不少。

    不管是年纪最大的迎春还是最小的惜春,都少了之前的几分天真烂漫。

    “姑娘,可是准备好了?老太爷那里打发人来催了。”

    “嗯,我们马上就过来了。”

    惜春闻言,便立即地应声道。

    几位姑娘便又是一通忙碌,然后才出去了。贾敬这里等的已经有些不耐烦,不过因为都是些小姑娘之故,倒也没有别的说辞。

    看着这几位姑娘带着大堆的丫头婆子们终于出来了,才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到了庄子上之后,听着身后传来的叽叽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