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因果大师-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另一层则表漏出皇帝对太上皇并非全然恭顺的态度。皇帝心中似乎对上皇有诸多不满,心中隐隐很不服气。不过这也难怪,听说太上皇虽退位多年,至今还是没有撒手朝政,会时不时地过问一下。如此时间久了,就算是以孝闻名天下的皇帝估计也忍不下去了。
今日正逢月末,晏良每到这一天都有去广源楼查账的习惯。
车走了好一会儿,吴秋茂没听到自家老爷吩咐,便挑开帘子探头问老爷去不去。
“去。”晏良收回思绪,感觉到马车变慢了,应该是快拐入祥和街了。晏良挑开窗帘往外看,瞧见街边有两个乞丐,衣衫破烂,正端着一个破碗点头哈腰地跟路人乞讨,看起来很卖力。
俩乞丐看见马车过来,似乎受惊了,忙捧着饭碗退却到墙根,而后转身跑进胡同里去。
“去一趟吉祥街,从那边绕道,再打祥和街西边进去。”晏良突然吩咐道。
吴秋茂奇怪,“爷,祥和街西边那片全是搞杂耍的,这时候最热闹,人多,咱们马车要想通过,只怕会很费时候。”
“别多话。”晏良闭目养神,身体伴随着马车的摇晃微微晃动着,表情却沉得发冷。
不久后,马车到了祥和街西,几乎是保持着停滞的状态,一点点的往里蹭。
吴秋茂跳下了马车,喊着让路,却没有人听见,正好赶上杂耍班踩高跷,玩吐火舌。这几个玩儿杂耍的人,绕到马车附近,引得一群人一窝蜂的拥上前。
大约磨蹭了一柱香的时间,马车才安安稳稳地驶上祥和街,片刻的工夫,便快要到广源楼的门口。这时候,有一辆推着三大筐小鸡仔的车从街边一家名为汇缘茶楼的地方冲出来,直接横在了路上。筐晃晃悠悠倒了,小鸡仔洒满地,嫩黄的小鸡叽叽喳喳的四处跑。
推马车的是个年纪二十上下穿着麻布衣裳的百姓,见状慌了。大喊抱歉,弯腰忙着抓鸡仔。
吴秋茂见状,跳下马车,厉声喊他快些让路。就这时候,汇缘茶楼的二楼突然破窗跳下了□□名蒙面人,每个人都衣着十分普通,身形平常。这些人倘若扯下蒙面混迹在百姓群中,很容易就隐藏他们的身影。
几个人突然落地,把周遭这些看鸡仔热闹的路人都吓一跳,一个个都跟受惊落跑的鸡仔一样,四下奔逃。
贼首朝着马车的方向挥刀示意,几人直冲而去。吴秋茂忙拉着车夫,也同那些路人一样,快速逃窜。
贼首见状哈哈大笑,“我还当会有几条拦路的狗,贾大人,没想到你家的家丁这么没骨气!不过我看贾大人是个有骨气的,到这会儿了还一动不动,我这就满足你,送你上西天,跟佛祖见个面!”
贼首说罢,就猛地扑向马车。其余杀手都围了上来,有两个人甚至从侧面跳到车上,隔窗往里插刀。贼首的大刀则从门帘外就狠飞了进去。最终却没有预期而来的惨叫声,也没有血腥味。贼首一把扯下门帘,只看见了空空的车厢里立着一块被刀插碎的大靠垫,雪白的棉絮顺着裂口冒了出来,好似在嘲笑他们的愚笨。
这时,祥和街东西两头响起了快马声。
“老大,不好,来官兵了。”
贼首回头一看,发现官兵竟然这么快就来了,眼看就几丈远的距离,像是凭空冒出来一样。
“从房上走。”贼首一发话,所有蒙面人都从腰上取下抓钩,准备爬房。这时候房上忽然传来踩瓦片的声音,接着就看见街边左右两侧的房顶有序的冒出一排手执弓士兵。箭头瞄准的方向,正是冲着他们。
再蠢的人,此时此刻也知道他们这是中计了。
蒙面人已没有逃脱的可能,一个个丢了手里的刀剑,跪地臣服。京畿府当即捉拿,押入大牢。
此事很快就报奏皇帝。皇帝立即着命京畿府尹审出幕后主使,怎料就半个时辰的工夫,却忽然传来杀手们皆服毒自尽于狱中的消息。皇帝龙颜大怒,决计彻查此事。天子脚下闹出了这种事,而他身为皇帝却无法掌控时局,全然受制于人,甚至险些丧失他刚刚提拔且意欲栽培的心腹忠臣。如何不怒,如何不觉得受辱,他连自己中意的臣子都尚且保护不了,这对于皇帝来说就是莫大的耻辱!
皇帝当即罢免京畿府尹,因暂时没有可调任填补的人选,而京畿内事务繁杂,此缺必须有可靠的人填补才行。皇帝思来想去,就想到了林如海,当即下旨命其即刻上任为正二品的京畿府尹,并御赐尚方宝剑护身,如遇特殊情况,可以先斩后奏。
林如海被紧急诏进宫,聆听圣训之后,方领命告退。
而对于晏良,皇帝十分惜才,心怀愧疚之心。皇帝特意留着晏良在御花园喝茶,仔细问他事情的经过。
“朕听说你半路就猜出贼匪有异动,所以才故意绕路,还暗中打发人去了京畿府寻求支援,逃过此难。但朕不明白,你一路坐车罢了,是如何预料到会出事得?”
“臣从宫里出来后,就准备去祥和街的铺子查账。车上闲坐的时候,无聊瞧了瞧窗外,见两个乞丐守在路边,虽衣衫褴褛,却双眸明澄,面色精神,根本不似日日在街流浪饥饱不定的人。而且看这俩人的面相乃是凶相,俩人虽看似没有注意臣的车子,但余光却一直在盯着车这边。那会儿小孩子淘气扔了石子儿进他们的碗里也不知,还习惯的哈腰道谢,可见他们的精力不在讨饭上。而我车子一走,明明还有人想过去施舍,这俩乞丐放着生意不做,转身就跑了。”
这些的确是晏良观察到的,但都不算是最重要。晏良其实是先一眼看出这俩人身有因业,都动了杀人的念头,才忍不住多关注了这俩人。而后综合这俩人的表现,显然是在踩点,而他的车一过,这俩乞丐就跑了,晏良自然就猜出他们就是冲着自己来得,势必要及时防备,绝了这后患。他估摸这些人应该是打算在祥和街动手,他便故意绕道拖延时间。
皇帝点点头,对于晏良的解释十分信服,这也侧面证实了他的眼光的确好。皇帝越加确信,从今以后只要有这么个能人伴在自己左右,任何大事皆可轻松处理。对于朝中那些在暗中乱蹦乱跳的逆臣们,他大可不必再忧心顾虑了。
“你既然如此会相面,那你说说,咱们朝中这些大臣,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皇帝忍不住脱口而问。
晏良神色凝重,忙起身冲皇帝作揖,“臣才疏学浅,相面之术并非十成十确准,且这相看要讲究天时地利,常有生变之处,故臣在没有铁证之前,万不敢妄加评断。况且朝堂之中各位大臣都是国之栋梁,若因臣一句不负责任的话而无辜受害,臣便是逆天违道,要遭报应了。”
皇帝听后,沉默思量,神态微微有些不悦。
晏良便跪地请罪,“臣无能,还请皇上降罪。”
“贾爱卿,你说的极有道理。有时善恶就在人心一念之间,就像你说的,变数太大。任何罪名在没有实证之前,就如此随意指责他人,的确难以服众。”皇帝在心中暗暗缓了口气,还好自己只是一时冲动,而且幸亏晏良是个极为沉着机敏的忠臣。不然自己心被蛊惑,他身为帝王每天只去听道士所言,听风就是雨,定会失道寡助,皇位难保。
晏良见皇帝明白这个道理,心情愉悦许多,他之前一直担心的事情总算是解决了。
“你这件事,你可知谁是幕后指使,你可有什么仇家?”
“仇家没有,闹别扭的倒有几个,但他们没能力会雇死士杀臣。而今能想到的起因,就只有王子腾这一件事了。”晏良实话实说道。
皇帝点头,他也是如此认定。王子腾而今已经倒了,派杀手的幕后主使应该不会是他,而是王子腾背后的势力。应该是晏良动了王子腾,将幕后者惹恼,迫得他不得不出手杀人泄愤。
皇帝担心晏良今后的安全,决计派几个人去保护他。晏良便提议举荐了袁汉宰,毕竟是早前就熟识的朋友,在身边用起来比较顺手。皇帝当即应允,封袁汉宰为六品侍卫长,率领十二位精选的皇宫禁卫负责近身保护晏良。另有兵部拨派的六十名侍卫,负责宁国府的周边安全。
所以晏良这次回府的时候,身边跟着十二名骑马的骁勇禁卫,后面还有两队身强力壮手执长矛的兵士们,可谓是气派十足,好似要去抄谁的家一样。
这一队人马自然惊动了荣府的人。还有刺杀的事,上午发生后,就立即传遍了整个京城。对于礼部贾侍郎智勇擒拿贼人的事迹,那也是疯传得有些邪乎了,甚至把晏良形容成了道仙,天生带着一双厉眼可随意看透世人。
贾母听了这些传闻后,颇觉得可笑,骂外头那些都是没见过晏良真正的样子。要是见了本人,知道他是个如此刻薄亲族的人物,恐怕就没那么多人瞻仰敬慕他了。
贾政这些日子倒悄静悄地,每日闷闷不乐,甚至有些怀疑自我。从王子腾倒台之后,贾政就感觉到自己身边似乎有了危机,本来他们荣府是有个出息的亲戚林如海。但贾政和他几番解除下来,觉得林如海并非会真心为他们荣府做事,他而今所做的一切也仅仅只仅限于帮忙打听消息,传个话而已,这貌似还是碍于老太太的面子才会做。而真正的帮助,比如在工部好好提携他,这种事儿他是一点都没做。而且在工部,他好像还因为他们俩挂着亲戚的缘故,一直在和他避嫌,任由另一位工部侍郎调派使用他,林如海完全没有插手的意思。
眼见着自个儿做在高官之位的妹夫和自己同在工部,却占不到便宜,贾政自然郁闷。这亲戚有了还不如没有。
贾政琢磨着要不要把此事的难处跟贾母说,看看劳动老太太的面子能否让林如海屈服。奈何他自己就先好面子,不好意思跟老母亲开口,特别是王君效太医那件事之后,他更加不好意思开口,生怕在他老母亲眼里自己真成了一个无用无能之人。谁知就这么几天踌躇的工夫,晏良遇刺,皇帝突然下旨将林如海调离工部,成了京畿府尹。
贾政听到这消息到现在,心里只有后悔,早知道他之前不踌躇了,以至于今天一整日在抑郁。
宁府闹得动静这么大,贾母自然也听说了,还有林如海调任的事儿也是,贾母自要把贾政唤来问清楚,顺便商量一下是否要给林如海送礼庆贺。
“都是正二品,平级调动,不算什么升迁,倒不至于送什么礼。”贾政说完,见贾母还不死心,张罗着几样贵重礼物送过去,他心里就闹腾起来。这几个平辈兄弟,除了大哥贾赦不学无术,就剩他没出息。贾政再退一步想,自己竟然和大哥比,真的是没出息。
“有个由头能送以送,高兴就行。”贾母乐呵着,还挺为林如海受皇帝器重而高兴,只是忽然想起东府那位,她就高兴不起来了。这遇刺的事儿说小也不小,虽然晏良完好无损的回来了,但揪着这事件的起因,恐怕还真和王子腾有关系。
贾母倒不怕别的,就怕晏良想不明白,把这件事儿会怪到他们荣府头上。
“有什么好怕,他没凭没据,如何敢指责我们有?”贾政执拗劲儿上来了,一脸不服气。
“而今的晏良可是今非昔比了,就看皇上御赐给他那些侍卫,你就知道他有多受恩宠。咱们不好和他硬碰硬,唉。”贾母深长的叹一口气,感觉自己老了老了,反而福没享到,越活越累,“你媳妇儿那边怎么样?”
“还卧榻,心情不大好,我看她一时缓不过来。”
“我是老了,管不住这家里的事,你大儿媳刚守寡,也管不得。我看这事儿就得暂且交给你大嫂去管了,别管好赖,能有个人管着就比没有强。外头的事儿,就叫琏儿帮忙。”贾母感叹道。
贾政不怎么关心家里这点事儿,也没意见,遂点头应了贾母。回去后,他探望王夫人,就无意间说起这事儿。王夫人一听这话,眼泪立时就下来了,使出浑身劲儿爬起身来,跟贾政道:“我这身子骨儿能行,可不好再劳烦老太太一把年纪去操心家事。金钏,你这就去跟老太太说,我明儿个就能去她那里给他请安了。”
贾政见她脸色依旧苍白,蹙眉道:“你何必逞强。”
王夫人望一眼他,想分辩几句,却又清楚他不甚关心内宅事务,自然是不懂体谅她,便没多说什么,只说了些她很担心婆婆身体,不能辜负婆婆之类的话,倒叫贾政越发觉得她温良贤惠了。本来贾政还想把自己心里那点小私心吐露给王夫人,而今见状他是万万不敢说出来,让王夫人瞧不起自己。可也不能闷着,贾政就借口离开,可巧碰见贾环来给他请安,贾政就被这孩子扯到赵姨娘那里吐露心声了。
王夫人勉强起身喝了碗粥,晚上不见贾政归来,顺嘴一问,得知人竟在赵姨娘房内睡下,她愣了愣,便手软摔了饭碗。她娘家刚失势,贾政就一次两次的去赵姨娘那边留宿,这其中的意思王夫人怎会不明白。
王夫人是眼含泪睡下的,而今的境况已经不允许她继续伤心下去。明天早上无论身体如何,她一定要在贾母跟前好好表现,讨回管家权。再有,金陵妹妹那边也要去一封书信了,既然大哥不在了,她们姐妹必要团结在一起才行。
再说赵姨娘,听说贾政的郁结之后,就琢磨着该替老爷分忧,便使唤人把这事儿传到老太太跟前的丫鬟珍珠耳朵里。珍珠遂和贾母说了。
贾母其实也琢磨要给老二弄升官,只是最近接连遇事儿还没来得及和女儿开口。今日想想便不耽搁了,打发人去请贾敏母女过来,就说是她想黛玉了。
宝玉听说林妹妹今日要来,欢喜不已,特意叫丫鬟挑了件精神的衣裳,以示欢迎林妹妹。
人到了后,黛玉便随母进门给贾母请礼。宝玉迎过来,对她笑脸相迎。
黛玉纳闷上下打量宝玉一圈,眉头紧促,眼里似有许多指责。
宝玉挑眉惊讶问黛玉:“怎么了?”
“来的路上,母亲跟我提起你大哥。我在想,你和他是不是感情不好?”
“胡说,大哥待我最好了,他上学的时候,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些小玩意儿哄我,那时候我每天最开心的事儿就是见到他。现在是见你最开心。”宝玉说着就凑近了黛玉。
黛玉退步,蹙眉瞪他一眼,“油嘴滑舌!你大哥才去多久,你就穿的得这样新鲜精神,臊不臊得慌?”
宝玉垂头瞧自己身上这身,衣襟处有一寸的红边儿,衣衫上的花纹也是红线黑线交错绣制的蝠纹。不好!他光顾着穿着好看,一着急,竟没想那么多。宝玉眼泪唰地就掉下来,忙跟黛玉发誓,他并非有意如此着装。
作者有话要说: 大、肥、章、又、来、了︿( ̄︶ ̄)︿
还要感谢群里的妹纸们催更,大鱼今天才能达成了六千,
咳咳,至于两万什么的就别想了,说着嘴爽而已╭(╯^╰)╮
……………………………………………
感谢吉吉扔了2个手榴弹 吉吉棒棒哒,么么哒(*  ̄3)(ε ̄ *)
☆、第52章 JJ
黛玉蹙眉,小声责怪宝玉:“你哭什么,好好说就是。”
话音刚落,那厢贾母就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忙喊着问他们俩怎么了。宝玉听到贾母的呼唤,顿时哭声渐大,伸手就扯自己的衣裳,要脱掉。丫鬟们忙来回复贾母,告知其刚才宝玉和黛玉的对话。
贾母看眼宝玉的衣裳,唤这孩子到自己怀里来,哄了几句,见宝玉哭声小了,才叹气骂他不该如此,叫人快些送他回去更衣。
黛玉也没想到就这一句话便惹哭了宝玉,她眼圈有点发红,些许惊着了。贾敏拉住黛玉的小手,暗暗冲她使眼色,摇了摇头,要她明白这件事错不在她。黛玉机灵,很快就理解了,心下这才好一些,默默垂眸不语。
贾母哄完了宝玉,才又来哄黛玉。
“你宝二哥混惯了的,使性子的时候谁也拗不过他。乖孩子,错不在你。”贾母转即厉色去训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宝玉年小不懂事,一时猴急有所疏忽也罢了,你们的眼睛都长哪儿去了,由着他这样没提醒一声?”
李嬷嬷自认倒霉,连连赔不是。
不大会儿,宝玉换了身素服过来,脸也洗过了,模样粉嫩白净,本就是一张精致俊逸的脸,此刻他桃花眼泛红,面颊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儿,更讨人喜欢了,叫人瞧了真忍不住心疼。贾母哎呦直叫,拉着宝玉入怀哄弄,好一顿稀罕爱抚。宝玉这才渐渐解开抑郁,情绪好转起来。
“回头我定要去哥哥坟前多上几炷香赔罪。”宝玉一脸内疚的表示完,就慢慢转头看向黛玉那边。
黛玉瞟他一眼,便没好气地扭头,不想搭理他。母亲刚示意过她,确定这并非是她的不是,她有母亲在这儿撑腰,怕什么?再说她又不在这里长住,待一会儿就走了,何必委曲求全,在乎那宝玉是什么态度,不过黛玉因此心里难受是肯定的了。宝玉一哭,跟他说话的自己看起来就像是坏人一样,没的叫人心烦。
宝玉却是哭完就忘,趁着贾母跟姑妈聊天的工夫,就硬要邀请黛玉出去玩。黛玉不去,宝玉不依,便总用眼神儿刮着她。黛玉一恼儿,干脆拉着母亲的衣衫,说自己头疼不舒服。
贾敏就剩下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了,自然十分心疼,忙把这孩子搂在怀里,“今日的药你吃了没有?”
“早饭后就用过了。”黛玉答道。
贾敏想起中午的药没有给黛玉拿,就要和贾母告辞归家。贾母正事儿还没说完,坚持要留人,便做主打发人去林府取。
贾母:“要不多拿几颗来?保不齐今晚还要在这儿宿下。”
“万使不得,老爷那里还要打点。”出嫁的女儿归宁本就该在黄昏前归家,不然犯忌讳。之前刚来京,一时没住所,她和夫君暂住荣府,属情况特殊没什么好说。但现在他们已经自立府邸,她若不顾家中夫君,几次三番回娘家住,便是林如海不去计较,恐怕也会被外人嚼舌根子。
况且,听说近来御史台那边风头正盛,用了很多理由弹劾了很多官员。这男人做官,若不能齐家,便也可算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若她夫君因‘夫人归宁不回的消息’被御史听了去,被参本弹劾,最后不管真假都将会是一桩留人话柄的事。
贾敏便以此为理由,坚决回绝贾母。
“你啊,便是计较太多,才会愁丝万缕,操劳过度,毁了你的身体。”贾母责怪贾敏想得太多,“就在娘家住一宿罢了,谁会去真的计较。”
“夫君刚被皇帝调任成京畿府尹,风头正盛,多少双眼睛盯着呢。纵然是宫里恩宠至极的贵妃娘娘,她归宁也不过是三两时辰的就要回宫。这样吧,我们午饭在这吃,赶在黄昏前回去。”贾敏也不问贾母的意见了,她就是这样决定了。
“宫中的规矩大,不比我们平常人家,不过你说的也在理,罢了,就随你的意思。”贾母打发孩子们出去玩,她要和贾敏说正事儿。
黛玉看眼母亲,便乖乖去了。她到了东厢房炕上,便有丫鬟上了各类干果茶点,宝玉也跳坐在黛玉对边,一边剥果子,一边递给黛玉,问她还要吃什么。
迎春和探春互看一眼,问宝玉:“我们也有爱吃的东西呢?”
宝玉忙解释:“你们和她计较什么,要吃什么自个儿去取便好。她是客,我们自该招待地周到些。”
“行行行,都是你有理。”探春笑着抓一把瓜子儿,拉着迎春去那边角落里吃。
宝玉慌了,赶紧下地跟两位姊妹赔不是。
黛玉瞧他左右逢源那样儿,便觉得不喜,更懒得看她。一个人垂头,剥着花生吃。她又见桌上芸豆糕做得精致,取一块放嘴里,咬了一口,怎么也吃不下第二口了,便放了下来。真不知为什么,这荣府厨子
的手艺怎么还退步?
宝玉见黛玉吃芸豆糕,自己也拿了一块放进嘴里,“要说还数林妹妹识货,老祖宗那里的厨子最擅做的一味点心就是这个,听说这厨子的师傅是从宫里学来的手艺,自是独一无二的。”
黛玉一边往嘴里塞花生一边轻飘地瞟一眼宝玉,冷笑着不想说话。
探春倒是附和宝玉,撺掇黛玉多吃点,“你身子骨不好,多吃点东西,壮实一些。”
“不是我想吃,便能吃下的。”谁生病不想身子早一点好,可她的身体哪是多吃两口东西就解决的。黛回了这话,便垂眸不语了。
探春当自己的话又戳得黛玉哪里不舒服,转头冲宝玉吐了下舌头,便闭嘴不言,悄悄地去嗑瓜子。
这时候黛玉的奶妈王嬷嬷笑着进门,跟黛玉道:“东府珍大奶奶听说姑娘来荣府了,便派人过来问问,姑娘要不要去那边找他们大姑娘玩儿。珍大奶奶还说他们老爷刚好吩咐过,要给姑娘捎些上品燕窝过去,正巧咱们过来了,她就派人直接送到这里了。听说这些燕窝都是大老爷遇刺受惊时,皇上特意恩赏下来的。说是太多,吃不完就坏了。便惦念着姑娘身子不好,送来些给姑娘滋补用。”
“燕窝吃着倒是有些效用,烦劳敬大伯如此费心关切我,咱们得好好道谢。”黛玉忙问王嬷嬷:“你可告诉母亲了?”
王嬷嬷道:“老太太和太太正商量事儿呢,不许我们进去,我便想着先来问问姑娘的意思。”
“我自该去谢礼。”黛玉道。
王嬷嬷连声应承。
宝玉忙转头跟黛玉商量,“林妹妹,不如我们同你一块去,就当是玩了。你说是不是,王嬷嬷?”
王嬷嬷惊吓地瞄一眼宝玉,忙摇头表示不敢做主。上次宝玉跳窗的事儿害她连跪三天,还没了一年的月钱,那事儿她一辈子都不敢忘,今天万不敢擅自做主。
王嬷嬷看向黛玉。
宝玉便也看向了黛玉。
黛玉不需思量,立刻便道:“且等一会儿,看母亲怎么说。”
宝玉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便点了头。不消片刻,贾敏那边就传来消息,说是姊妹们都可以一遭儿去东府。宝玉高兴了,忙欢喜的跑到门口,亲自为黛玉掀帘子:“林妹妹请吧。”
黛玉还没什么反应,探春和迎春这边反而先掩嘴笑出声儿来。
四个孩子到了东府,几人方得知燕窝是尤氏听命送过去的。这会儿敬大伯正在吏部当值,他们自然见不到。她们便被尤氏请到她的院子里坐,尤氏少不得要把府里所有的好吃的好玩的都供上来。
宝玉随手拿了一样东西塞进嘴里。
“唔,这、这是芸豆糕?”宝玉话音还没落,就伸手拿了第二块往嘴里送。这点心不仅口味正好,不甜不腻,还清香软烂。他们荣府厨子做得跟这个比,简直就如糠一样难吃了。只怕老太太若用了,也会好这口。
“这是广源楼的芸豆糕。”尤氏也不多解释,只要喊上名号,大多数人都该知道。
宝玉在心里纳闷的合计着会儿,摇头觉得不对,“这广源楼的点心我又不是没吃过,上次敬大伯送了好些过去,味道是好,却没有这里的叫人觉得惊艳。”
尤氏笑着不语,她自是不能跟宝玉解释,这广源楼的点心也分上中下三等。当初贾母可是讥讽了他们大老爷,大老爷送糕点过去的目的是反讽,根本不可能会选用上品点心给让他们占便宜,送去荣府的只是普通的中下等罢了。
“吃就吃,还那么多话。”黛玉心思巧,一下就悟透了尤氏话里的意思。他见宝玉还要纠结,就骂了她一嘴,自己则拿了一块杏仁白玉糕放进嘴里。“这东西是杏仁、山药泥和栗子粉做成的,滋补养身,还容易克化,我最喜欢。”
宝玉本来要追根究底的,听黛玉这么说,就把话岔开了,追着黛玉问她是什么味道。
探春和迎春凑过来,都趁机笑话骂宝玉。
“你若想吃,自己拿就是了,问林妹妹做什么。”
宝玉也不恼,被姐妹们笑话了不算什么,只要见姊妹们笑得开心,他就开心,遂也傻傻地跟着笑。
不大会儿,惜春就被领来了。脸蛋粉嫩的小姑娘晃荡着小短腿儿,挨个给哥哥姐姐们请安。
“别瞧她年岁笑,该有的礼节一样不落下。”黛玉叹服不已,不禁欢喜的拉住惜春,逗她玩儿起来。
宝玉跟着掺和,被黛玉一嘴骂了出去,“你可离她远点,别叫她被你给教坏了。”
宝玉不服气分辩:“我哪里坏了?”
“可说不清了,有太多处。”黛玉顶他道。
宝玉一听黛玉这话是认真地,心里十分受伤,不解地追问黛玉到底什么意思。
黛玉懒得搭理他。宝玉却犯起糊涂劲儿来,不依不饶了。偏黛玉就不理他,迎春和探春也以为宝玉没什么大事儿,都只顾着去照顾惜春玩。
宝玉气得转过身去,一个人坐在窗前生闷气。他等了好久,只听那边传来姊妹们忽高忽低的细语声,也不见人理他,心就开始痒痒了。宝玉很快就把刚才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不气了,转脸就笑嘻嘻的凑热闹去。
黛玉见状挑眉,示意三春,人来了。
探春对宝玉道:“你快离远些,我们的话你听不得。”
宝玉:“如何听不得,我偏要听。”
“说你没规矩,最是个无情的种儿,你还听不听?”黛玉似真似假的反问宝玉。
宝玉以为黛玉又针对自己,鼻子瞬间就开始发酸,又心痛又抱屈。他此刻脑子里嗡嗡的,什么都听不进去,只一心想改变林妹妹对自己的态度。他对黛玉郑重道:“林妹妹,你这话叫人好寒心。你说你打从进荣国府那天开始,我什么时候不是以你为先?有什么好东西不是第一个与你分享?我把你当亲妹妹一样爱护,不,甚至对待亲妹妹还要亲。我处处真心,发自肺腑,偏偏就不明白,这些事儿进了你眼里,怎么就成了没规矩,无情了?”
黛玉:“……”
她很无语。
迎春则睁大眼睛。
探春是一脸惊呆的神色。
这时候惜春却乐了,欢喜的伸手朝着宝玉的方向,“抱抱!”
宝玉缓了会儿情绪,忽然觉得还是小妹妹好,他作势刚要去抱惜春,就听见惜春嘴里又嘟囔了一句“爹爹”,接着就看见惜春快速地从他身边擦过,张着双臂往后面去。
“宝二爷,我们大老爷来了。”屋里侍候的丫鬟忍不住了,再一次出声提醒。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蝴蝶雪鱼(地雷)、笑靥如花°(第地雷)、爱狐狸的颖(地雷)、吉吉(手榴弹)、噗噗噗~(火箭炮)、噗噗噗~(火箭炮)六位大美人的投喂。
话说我今天不在状态,一直在调|戏马桶。是你们给了我非常伟大地跟打了伟哥一样的动力,不过因为大鱼本身疲软,□□持久度不算长,咳咳,各位今天将就一下。因为明天要出发参加作者大会,我这两更新会尽量完成日更,但也不敢绝对保证……
么么哒,挨个扑倒,
☆、第53章 JJ
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