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春风十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劝她是一回事,怕她难过。”明依澜轻叹了一口气,“听哥哥口气,江南要有些风波了,若是他再……黛玉这孩子可怎么办。”

  ☆、第20章

林家上京的船上,还有一位。这一位到了京城,便和林家众人分手,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严骥在明依峰书房见到个陌生中年男人的时候,还有些不解。
    明依峰道,“这位是程先生。”
    严骥施了一礼,“程先生。”
    程林忙道,“小少爷不要多礼,当不得。”
    “有何担不得。你我当年还算是同窗呢。”明依峰笑道,对严骥道,“这是如海门下的清客。”
    说是清客,实为幕僚。
    只是程林无官无品,故不以幕僚相称。
    “我原做过你父亲军中文书,当年严帅风采,历历在目。小少爷人品不俗,实是虎父无犬子。”程林从腰上取下玉佩,“来的匆忙,不想能见到小少爷,这个权作表礼。”
    严骥再三谢过,见二人似有话要说,便要退下。
    明依峰拍拍他的肩膀,“今日桂侍郎有事不来,你和裕哥儿自己玩,别由着他胡闹。”
    严骥称是,去寻明博裕了。
    书房里间帘子一掀,走出来个蓄着山羊胡须的干瘦老头,三人互相看一眼,径自笑起来,桂侍郎道,“世子爷又骗小孩儿了。。”
    “这不是为了叙旧吗,可惜如海守着淮扬,竟不得来。”明依峰叹道,“再有一个陆翊老小子,成天的游历四海,不见人影。”
    念及往事,颇有些感慨之事,桂侍郎捋着山羊胡道,“小程你见着了吧。严敬山有个好儿子啊。此子非池中物,我儿孙几个都不及他。”
    “正是。”程林想到林如海膝下独有一女,“可惜如海竟没个儿子能教养。大小姐倒是灵性非常。”
    明依峰不赞同的摇摇头,“他这些年愈发古怪了,纵是不想续弦,宗族里过继一子承嗣亦可。不然他百年之后,林小姐岂不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程林谨慎的看了一眼门口,放低了声音,“今上这几年身子益发败坏了,瞧着不好。如海掌握两淮盐课,新帝登基只怕要清算,这回我来便是为了此事。嗣子之事,总要风雨过后方可再议。”
    明依峰是宗室,桂侍郎是近臣,二人各有消息来源,但消息拿出来一比,颇有殊途同归之感。
    明依峰道,“这次家父寿辰,太子爷还在宫中禁足,今上派了三皇子来贺寿。只怕太子爷岌岌可危。”
    去年腊月,今上以太子御前失仪,禁足于东宫。
    而明依澜的生母,先光王妃和三皇子妃同出自帝师石家,三皇子妃从前是喊王妃姑妈的。
    光王府从亲戚论,当然是要亲近三皇子多一些。
    然后明依峰话锋一转道,“只是家父不大赞成三皇子,虽很隐晦,但也能察觉到。”
    桂侍郎道,“三皇子生母是贵妃,自是尊贵,可也尊贵不过太子爷。”
    程林思忖片刻,“我久在江南,消息有些不太灵通了,只记得四王八公里,荣宁二府是□□?”
    明依峰冷笑,“我告诉你个消息,荣国府送了二房嫡女入宫,就在皇后娘娘宫里当差,可这贾姑娘偏偏和贵妃娘娘走得很近。皇后娘娘为了这个很是不满。”
    这就是明依澜递来的信儿了。
    “只怕他们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只是蠢得被看出来了。”程林手指在桌上轻敲,“如海让我来,讨你们一句准话。到底是哪位爷。事到如今,我也把南边的事给你们透个底,甄家很不像话,如海递了几次折子弹劾,今上都留中不发。这甄家和贾家是老亲,如果贾家暗地里倒向了三皇子,那甄家必然也是。”
    桂侍郎打断他接口道,“他们原就是今上的一条好狗,鼻子灵得很。我只怕不是他们要支持三皇子,而是根本今上就看重了三皇子,他们不过闻风而动。”
    “如若三皇子登基,哪怕做样子,也会给他们些脸面。”程林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然而仇已经结下了。”
    明依峰道,“贾林两家是姻亲。”
    “你道我为何匆匆赶来,贾家想要求娶大小姐。”程林眼中寒光一片,“可却对大小姐多加为难。如果不是背后有三皇子和贵妃,他们算什么人家,也敢欺到林府头上。”
    明依峰就皱眉道,“难道如海就没错?他对家中女孩儿也未免太不上心了,光听我妹妹就抱怨好几次了。为了这个还特特求了皇后娘娘赐下教养嬷嬷。”
    “这我倒是头回听到。也就这两年太太没了,他许是老糊涂了。之前都待大小姐好得很。”
    “他若老糊涂,我岂不是老不死。”桂侍郎笑道,“皇后娘娘这般示好,贾家却狐假虎威。只怕你们两个心中早有论断了。”
    “然而三皇子温文有礼,为人敦厚,素有贤名。太子爷这个劫,不是这样好过的。”
    桂侍郎全然一副老谋深算的狐狸样子,“再有贤名,难道太子爷从前没有吗?还请博平郡主帮忙晋见皇后娘娘,今上和太子是父子,太子一个做儿子的,和父亲服软有什么呢。世间万事万物,莫不是要熬出头,如今春暖花开了,何愁不出头?”
    明依峰大笑,“这千般辛苦都是为了如海啊,你传信给他,让他把掌上明珠嫁给我们裕哥儿作报答也就是了。”
    程林连连摆手,“这我可万万不敢开头了,他此时必定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桂侍郎也笑起来,“他家的女孩儿必然是好的,我家里还有两个嫡孙。”
    程林索性道,“您二位自己和如海说罢,我可不去讨骂。那会儿杯子也摔了,气得眼睛都红了。”
    “他这明摆着活该。”明依峰半点不同情,“莫说这些了,我叫人置上一桌酒菜,不醉不归。”
    明依澜晚间接了哥哥的信,就往宫里递了牌子求见皇后娘娘,不免要将接林黛玉的事晚上一天。
    皇后娘娘在暖阁召见了她,身边女官早屏退了宫女,四下无人。见了明依澜未语泪先流,“郡主来了。”
    她穿着杏黄色凤袍,发间金凤叼着的红宝石足有拇指大,神情却透着哀婉,这富贵衣着于她倒像是枷锁。
    “娘娘?”明依澜惊了一下,不等行礼就被皇后拽了过去。
    皇后心腹女官碧如便轻声解释道,“陛下赐了贵妃的侄女给三皇子做侧妃。娘娘心里难受。”
    明依澜却笑了,“娘娘该高兴才是,她们家姑娘在陛下眼里只配做妾罢了,这难道不是好事?”
    “三皇子的正妃是石家的姑娘,侧妃又出自修国公侯家。本宫觉着,陛下大约是真的要……选中老三了。也怪太子脾气急,老三挑唆两句,他竟然当着陛下的面呵斥老三。”
    “太子爷是什么身份,国之储君,莫说他训斥了三皇子,就是他训斥了四王八公,也是随他高兴。修国公,不过是个破落户罢了,仗着家里女孩儿模样好。”明依澜逾矩的拉着皇后的手,“我知道娘娘过得苦,太后不在了,您也只能同我说说。”
    皇后是太后亲自为今上选中的,太后从前喜欢明依澜,时时养在宫里,二人碰着的机会多,很有一番情谊在。
    明依澜又将兄长所托之事说了,缓缓道,“咱们现在也只有儿女能依靠了,娘娘把陛下当夫君,可陛下到底先是天子。退回来说侧妃之事,石氏的父亲是帝师,翰林间素有声望。待得侧妃进门,必然仗着贵妃去欺压……”
    皇后娘娘轻轻一笑,傲气自显,“这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三皇子若宠了侧妃,是宠妾灭妻,得罪了清流。若偏向正妃,却又让外祖面上无光。正经的表妹,难不成真叫她做个妾立规矩不成。”
    “那娘娘留着这贾女史?”
    皇后娘娘反握了明依澜的手,“不要打草惊蛇。留着她,贵妃以为在我身边有了眼线,也好继续高高兴兴的。只是,郡主和石氏可是表姐妹……”
    语带试探。
    “娘娘这是疑我了?”明依澜淡淡道,“我们女人,不比他们深谋远虑,不过说个情字。先妣去世之后,我多半时间陪伴太后,和外祖家也不甚亲近。何况石家高门大户,我一个寡居之人,高攀不起。”
    当年严敬山去世,儿子尚在襁褓之中,外祖母亲自来劝,说她虽是宗室闺女,可也要讲礼义廉耻,丈夫既没了,不如去庙里清修,也给骥哥儿留个体面,到时候说起博平郡主都道是个贞洁之人,也堪为宗女表率。
    她没有听,之后去了江南,也就断了联系,也从无人过问她一句。
    如果说石家没有野心,她是不信的,不然也不会让小表妹去争夺三皇子妃的位子。
    这样的人家,最是沽名钓誉,没得叫她恶心。
    皇后正要安抚她两句,外面传来脚步声,宫女行止皆轻巧无声,这想来是刻意为之。
    宫女打了帘子,进来禀报道,“娘娘,贵妃来了。”

  ☆、第21章

皇后听了宫女禀报,眼都不抬,吩咐道,“就说本宫身子不适,不见。”
    明依澜道,“还好娘娘凤体并无大碍,臣妾也先行告退了。”
    “郡主有心了,一点风寒还特意进宫来探望本宫。碧如,前儿江南织造奉上来的料子给郡主挑几匹。”皇后忽然又想到明依澜特地要了个嬷嬷的事,又道,“我记着有几匹湖色的还不错,拿一匹给林小姐。她还没出孝,颜色正相宜。”
    明依澜就止不住的笑,“我替林小姐谢娘娘赏赐了。”
    “本宫一番心意罢了。你去罢,得闲进宫陪我说说话。”皇后道。
    出宫之后,时辰尚早,又带了皇后的赏赐,明依澜索性吩咐人道,“去贾府。”
    其实是郡主府离着皇宫近,这样不免要绕道。
    明依澜闭眼小憩了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帮着太子爷是对还是不对。三皇子妃还喊我姑母的,小时候亲厚的很。”
    “如果真的亲厚,怎么这么多年不曾问过您这个姑母一句呢?”刘嬷嬷道,“反倒是皇后娘娘待您诚心。您这些年过得舒心,未必没有娘娘的功劳。最主要的……太后娘娘喜欢太子爷,这个就够了。”
    “也是,太后娘娘最喜欢太子爷了,哪怕最后咱们输了,也能有脸去地下见她老人家了。”
    “不会输的,太后娘娘在天上看着太子爷,看着您呢。”
    明依澜没有下车,她压根不耐烦见贾府的人,两盏茶的功夫,刘嬷嬷领着林黛玉上车了,林黛玉见她装饰华丽,问道,“郡主今日按品大妆,可是刚出宫?”
    “皇后娘娘略有不适,我进宫问安。”
    “打发人来接我就好了,何必自己来,眼圈都青了,午后好好歇一觉养养神才是。”林黛玉坐在她身边,关切了几句。
    明依澜伸手捏了她的鼻子,“你果然是你娘的女儿,敏儿那会子也是,什么郡主不要多用冰……拉拉杂杂能说一大通。”
    “母女连心,我们不过是关心郡主,倒落不得好。”林黛玉虽抱怨,却笑弯了眼,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你父亲派人来接你了。”
    林黛玉一愣,随后眼里迸发出惊喜之色,“郡主没有骗我吧?”
    “骗你难道有银子?”明依澜失笑,“到底还是个孩子。于嬷嬷亲自来了,就在我府里住着,不过先不回扬州,下人正要整治你们家的京中宅院,到时候就住那里。”
    林黛玉眼神就黯淡下去,“父亲不接我回扬州么?我一个人住在府里?”
    明依澜拍拍她的手,“你父亲还有一年就进京述职了,你巴巴的回去了,到时候还得巴巴的回来京城,岂不是好些时日都在路上颠簸。你一个人住在府里岂不是妙?想睡到什么时辰就什么时辰,想吃什么。时不时的来我这里和你沁姐姐润姐姐聚聚,想想都松快。”
    林黛玉点头称是,仍有些不安。
    只是见到了于嬷嬷也就烟消云散了。
    于嬷嬷拉着黛玉的手,上上下下不住打量,眼眶就红了,“姐儿高些了,只是怎么倒有些瘦了。到时候嬷嬷给你好好补补。”
    明依澜在一旁便道,“明儿请了太医来给黛玉把把脉,她打南边来,有些水土不服也不是大事。”
    又将皇后娘娘赏了匹料子的事说了,林黛玉恭恭敬敬谢过恩。
    次日太医把过脉,仍是说先天有些不足,慢慢养着就好了,又开了个温补的方子。
    明依澜让人将方子誊了一份给于嬷嬷,“到时候嬷嬷就按这个给她养身子,吃上一段时日再请太医来瞧瞧,一个方子吃到底反而没用了。”
    于嬷嬷是千恩万谢,有些情不自禁的抹着泪道,“太太虽走了,可到底前世里修来这样好的主母,若不是太太,哪里有郡主这样的贵人呢。”
    “许是前世有缘吧,不然怎么就叫你家太太救了我一命。”明依澜又道,“如果修宅子有什么需要,只管和我说,我让骥哥儿去帮忙。”
    “使不得,骥哥儿可是正读书的时候,他是要做大事的人,别耽搁了。”
    “不会,死读书倒成酸书生了,咱们这样人家的孩子,读书要紧,做人更要紧。嬷嬷说是这个理么?”
    “郡主最通透不过。”于嬷嬷诚心实意赞了一句。
    下去之后又喊来林黛玉的大丫鬟细细问了情况,好在先前就知道,也没有什么更难看的,只道,“你们几个都做的很好。尤其是王嬷嬷,你是姐儿的奶娘,这样护着姐儿,任谁也挑不出理。”
    这是赞同王嬷嬷戳薛姨妈肺管子的事了。
    扬州富庶,城里头哪个盐商不是金银如流水的奢靡,还都对老爷毕恭毕敬的,一个小小皇商,也敢做起妖来。
    随后才见到了据说是皇后赏的教养嬷嬷,于嬷嬷不敢托大,笑容满面打了招呼,“黎嬷嬷,咱们都是愚钝的,姐儿还要靠你扶一把呢。”
    黎嬷嬷知道她是林府容养的老嬷嬷,也是客客气气的,语气里透着亲近,“嬷嬷说的什么话,你可是府里老人了。话说,嬷嬷可知道林小姐在贾家……”
    竟是把她近来所见详详细细的和于嬷嬷说了,她口中自然又更有深意,有些丫鬟奶娘注意不到的细节也无所遁形,诸如宝二爷嘴里提及姻亲史家一位云妹妹,连着她打了薛宝钗脸的事都说了。
    于嬷嬷一拍大腿,“真真是解气,知道的是皇商,不知道的以为是什么高门大户呢,这般惺惺作态。”
    “这金陵四大家里原就是薛家最弱,现今更是了。史家还好些,据说两位侯夫人拘着家里姑娘做针线,门风还算端正。贾家的姑娘我瞧着也还好,虽教养不经心,可模样都是上佳。王家最最奇怪,这嫁来的姑娘竟是不识得几个大字……”
    林黛玉见雪雀进来,懒洋洋在靠在床头迎枕头上道,“又去和嬷嬷说什么嘴,你累不累?”
    “我既是个雀儿,自然是不累的。”雪雀笑嘻嘻的给她掖了掖被角,“姑娘快睡吧,仔细明儿起不来赖床。”
    “我在想,总算要回家了,现在才明白什么叫金窝银窝不如草窝。”
    “咱们家也不是什么草窝呀,要叫老爷听见可没姑娘的好果子吃。”雪雀扶她躺下,“算着时日,咱们刚送了信,老爷就派了人来,一点也未耽搁,真是心疼姑娘。”
    有父亲惦念心疼自然是让人舒心的,林黛玉阖上眼,睡得很安稳。

  ☆、第22章

林黛玉这一回在郡主府舒舒心心住了三日方回了贾家,心中郁闷之情一扫而空,只等着家中宅院修整好,便能离开,更不会在意些旁的琐事了。
    这日午后林黛玉在书房里抄写经书为亡母祈福,不想小丫鬟说薛姨妈母女来了。
    “快请进来,雪雁去倒茶。”她搁下笔,正要去厅堂,不想薛姨妈母女已经迫不及待的进门了,眼眶俱是红红的。
    薛姨妈勉强笑道,“林姑娘,不知道你那位黎嬷嬷在不在?”
    黎嬷嬷在是在,却在耳房教导雪雀和雪鸳行为处事。
    林黛玉道,“姨太太和宝姐姐先坐下喝口茶,我叫人去请黎嬷嬷过来。”
    半句不问为什么。
    薛姨妈却抹着泪道,“林姑娘不知道,你姐姐实在命苦,好好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原是送她来备选的,不想今儿有人来报信,说你姐姐被除名了,没有选秀的资格。”
    难怪找黎嬷嬷来了,大概是想要走后门通通关系。
    林黛玉安慰道,“说不定躲开选秀还是好事呢,前儿黎嬷嬷不是还说进宫都是伺候贵人的么,在家安安生生做大小姐岂不是更好。原先是皇命难违,现在……”
    薛姨妈捂着帕子哭起来,打断了林黛玉的话,“姑娘还小,你不知道这个……”
    连着两次被人说不知道,林黛玉也就修闭口禅了,她也真的是不知道。
    黎嬷嬷站在门口看她一番唱念做打,板着脸进来,“薛太太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来我们姑娘房里哭先太太不成?还请注意身子,别哭坏了。”
    薛姨妈被她讽刺是来哭丧的,哭声就梗在喉咙里,薛宝钗浅浅一笑,替薛姨妈拭泪,“让林妹妹和黎嬷嬷见笑了,妈也是着急我的事,一时失态。”
    林黛玉见正主来了,回了薛宝钗个笑,“嬷嬷既来了,那姨太太和宝姐姐说正事吧。我去瞧瞧玉兰花。”
    薛姨妈向来温和可亲,在晚辈面前就哭得凄凄惨惨的,她见着着实不好。
    不想薛姨妈却是故意哭给她看的,希望她年纪小,能看在母女俩可怜的份上帮着在黎嬷嬷面前美言几句,好疏通关系让薛宝钗重新选秀。
    黎嬷嬷自是不会让她如意,由着黛玉去了,屋里就剩他们三人。
    她开门见山道,“薛太太不必想了,这事没有回转余地。”
    薛姨妈收了泪,“我知道前儿是咱们得罪了林姑娘,只是到底她和宝丫头姐妹一场,嬷嬷还请替我们美言几句,若真的是这样落选了,岂不是让人觉得宝丫头脾性不好或是有暗疾,往后还怎么嫁人?”
    黎嬷嬷嘴角的笑容有着淡淡的嘲讽,“薛太太觉得是林姑娘和博平郡主告状了才被抹掉的名字吧?姑娘没有这样的小肚心肠,郡主也不会特意去为难个小选的姑娘。真要为难,等薛大姑娘进了宫,向娘娘从宫里头讨出来使唤岂不是更好。”
    郡主府按制是要有宫女服侍的,秋心就属于当日小选出来的宫人。
    薛宝钗将黎嬷嬷说的在心里转了三转,脸上有些挂不住,只是转到第四圈,觉得这事不太可能发生,凭她的人品样貌,不说做公主伴读,和贾元春一样做个女史总是可以的。
    薛姨妈笑容就挂不住了,“嬷嬷这是瞧不上我们母女了,只要你肯帮着说上几句,名额能回来,我许嬷嬷五千两银子。”
    黎嬷嬷不为所动,反说起几位皇妃,“贵妃娘娘出自修国公侯家,淑妃娘娘的父亲是闽浙总督,就连周贵人,也是五品知府的嫡女。薛大姑娘样貌气度都是上佳,然而难道旁的世家小姐都不及姑娘不成?姑娘家里虽富,却称不上贵啊。”
    话外之音,你家世不好,进了宫也飞不上枝头做凤凰,不如不要去的好。
    薛宝钗接二连三被林黛玉的嬷嬷打脸,捏着帕子的手都用力到发白了,弯了弯嘴角道,“宫中娘娘如何是我们能拿来说嘴的,嬷嬷既觉得我不配入宫,那便罢了。”
    黎嬷嬷摇摇头,“居移气,养移体,姑娘若不信我,且待日后再看。”
    薛姨妈听不下去了,蹭的站起来,“只望嬷嬷能看见日后吧。”
    薛宝钗扶着她往外走,还在劝薛姨妈消气等等。
    黎嬷嬷送了她们一程,林黛玉立在玉兰树下,玉兰开得正好,薛宝钗却无心欣赏,母女二人匆匆告辞了。
    林黛玉道,“嬷嬷必是没有答应她们。”
    “老奴一个做奴才的,哪里来的法子能帮他们。”黎嬷嬷道,“姑娘往后离这薛大姑娘远一些。她哥哥的事传到上头了,过半果断时日连着皇商名额也要革除了。”
    “嗯。”林黛玉应了一声,本来也没有很大的来往,最多贾母处见过几次。
    黎嬷嬷又继续说,这次的语气郑重了许多,“薛大姑娘手腕心机深不可测,姑娘若有事遇着她,多谨慎些。”
    林黛玉不由笑了,“宝姐姐才多大呢,嬷嬷说的太吓人了。”
    “有其母必有其女,薛太太说哭就哭,这样会做戏,我说了句她都受不了。薛大姑娘及笄都未到,却能硬生生忍下了。能忍的人也最狠心。”黎嬷嬷看着人比花娇的林黛玉笑了,“我在宫里见了多少人了,可真正能靠着手段青云直上的又有几人呢。她到底差在出身上了。”
    林黛玉不说话了,只是暗暗记在心里。
    明依澜送东西给林黛玉的时候时不时会夹杂了林府的消息,诸如花园修剪好了,特意种了两株玉兰,又或者林黛玉的院子已经备的差不多了,配了几个小丫鬟之类的。
    林黛玉的期待愈发浓烈,每日里伤春悲秋的时候少了许多,夜里也睡得多,只有在想到贾敏的时候,才会落泪。
    但是比从前悲伤到要卧床休息,着实好了不少。

  ☆、第23章

贾母听到于嬷嬷上门接林黛玉回家的时候,脸色难看的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她冷冷一叹,“这是姑爷信不过我这个老太婆了。”
    于嬷嬷道,“何必说什么信不信,到底姐儿是林家的小姐,怎么能常年住在外祖家里。”
    “敏儿走了,我这个外祖母自然要来教养她的。就是姑爷续弦了,我也不放心她,若后母是个黑心的,她这辈子就毁了。”贾母扯了个笑脸。
    “老爷已经准备在族里选一个孩子当嗣子,姐儿日后也有个依靠,家里香火也能传承下去。”于嬷嬷道,“姐儿住在您这里,和这小少爷不亲近,日后能有什么好处不成?”
    “是啊,住在我这里没有好处了,自然不耐烦呆了。”贾母看都不看于嬷嬷一眼,径自吩咐鸳鸯道,“叫你琏二奶奶帮着林姑娘收拾东西搬家。”
    “不必劳烦府上奶奶,老奴年纪虽大,到底还能顶些事。”于嬷嬷拒绝道。
    贾母从前就在贾敏信中知道于嬷嬷,一个容养的管事嬷嬷,待遇比正经主子也不差,当年知道自己女儿曾经对她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贾母心头就极是不悦,此时于嬷嬷真人来了,新仇旧恨的,她也不会欢喜到哪里去,借口头疼要休息。
    于嬷嬷心中冷笑,“那还请哪位姑娘带个路,我好带人去接姑娘。”
    “今日就要走?”贾母皱起眉头,“这样赶着做什么?”
    “看起来赶,其实没有。老奴上京都要月余了,宅子庭院都安置好了,这才上门。眼看天渐渐热起来了,姐儿娇贵,万一累着了,怎么和老爷交代呢。”于嬷嬷露出个恭敬的笑容,“老太君既身体不适,那老奴就不打扰了。”
    贾母缓缓点了点头,“你去吧,不用叫玉儿来磕头了,再累着了。”
    林黛玉有些不安,黎嬷嬷却道,“她既然嘱咐说不用姑娘去告辞,那就不用罢。老太太一片慈心,咱们也要领情。”
    林黛玉想了想,命人将准备好的东西分送给姐妹几个,连着薛宝钗也有一份,都是笔墨一类的文房东西,又送了药材给贾母。
    王熙凤匆匆赶来,“妹妹这是怎么了,走得也太急了。宝玉正在外院……”
    黎嬷嬷淡淡的看过来,王熙凤忙住了口不提贾宝玉,笑道,“妹妹送我那些个东西,莫不是嫌弃箱子中,减轻些负担?”
    林黛玉给她的是两匹上用的孔雀妆花云锦,王熙凤不少这些东西,见这云锦典雅富丽,花样从未见过,便知是江南织造新贡的。
    林黛玉一笑,“这颜色衬嫂子,也只有嫂子压得住,留着裁衣裳吧。嫂子这些时日关照我,我都记着呢。”
    王熙凤道,“妹妹有东西给我,我难不成没有给你的,今儿你乱着,等我赶明儿派人给你送去。”
    这却是句假话,林府一句未说就冲上门来接人,她压根没有准备。
    林黛玉谢过了,一时又有三春来相送,薛宝钗虽离得近,也并未露面。
    惜春拉着林黛玉袖子道,“林姐姐家去了,往后我要问画,可问谁去呢。”
    林黛玉道,“宝姐姐博闻强记,还胜我一筹,每每说的头头是道,你若有不懂,请教她岂不好?”
    惜春尚小,脸上藏不住,闻言撇了撇嘴嘴,“宝姐姐除了说还是说,都是些虚话,哪里及得上林姐姐提笔就画。”
    探春听她不喜宝钗,忙岔开话道,“可惜二哥哥不在,不然必定是要亲自送妹妹的。”
    这话听得两个嬷嬷直皱眉。
    黎嬷嬷知道独惜春一个是嫡出,三位姑娘穿着打扮却依旧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更觉得林家做事爽利。
    这地方再呆下去,哪里讨得到好。
    林黛玉别过姐妹几个,登车离开。
    这又是有别于离家之时,听着车轮在石板上隆隆作响,林黛玉忍不住舒了口气。
    雪雀笑嘻嘻道,“可算是回家了。”
    雪雁亦附和她,“还是家里好,以后姑娘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咱们得给姑娘好好补补。”
    林黛玉在她鼻子上轻刮了一下,“回了家你们的差事也照旧,只是多了好些东西,雪鸳太辛苦了。”
    雪雀道,“于嬷嬷说给姑娘备了好的丫鬟使了,只等姑娘亲自去挑顺眼的。”
    林府比贾府要小些,却靠着博平郡主府近了许多。林黛玉的院子在主院边上,一样是个三进的。
    等她下了小轿,内院的丫鬟婆子齐齐福身道,“姑娘。”
    林黛玉矜持的颔首,看了雪雀一眼,雪雀就笑道,“姑娘说了,今日头一天回府,每人赏一个月月钱。”
    下头忙不迭谢恩,也没有欢喜到失了规矩,更没有婆子上来要扶姑娘的。
    黎嬷嬷暗暗点头,林家可比贾府好多了。
    厨房早得了吩咐,预备了江南菜肴,厨子是扬州特意带来的,清楚林黛玉的口味,做出来的素菜既素淡又精致。
    林黛玉见了菜多,指了几个给雪雀几个拿下去吃。
    林府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她静静的吃完饭,雪雀看她今日多用了几筷子,扶她道,“姑娘吃完了别坐着,略站站消食。”
    黎嬷嬷亦道,“雪雀说的很是,略站一会儿,刚吃完茶也不能多喝,伤脾胃。过上半个时辰把药喝了,睡上个午觉养养神。”
    林黛玉皆是依着她们。
    那温补的药不苦,却酸得很。
    雪雁捧了糖渍蜜饯给林黛玉,被黎嬷嬷拦下了,黎嬷嬷道,“姑娘漱漱口也就是了,吃了甜食坏药性,再一个,容易长虫牙。”
    林黛玉皱了一张笑脸,她打小就喝药,不怕苦,可是怕酸的很,漱了口还是觉得牙根软的很。
    屋里人都笑起来,黎嬷嬷替她掖了被角,“不许闹了,快安心睡。这个时辰入睡最是养心脉的。”

  ☆、第24章

林黛玉回林府第二天,博平郡主坐车而至。
    她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