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春风十里-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惜春愣住,她借机便朝她腰窝挠去,“叫你吓我。”
    惜春怕痒,笑着求饶道,“好姐姐,饶我这一遭吧,再不敢了。”
    林黛玉却不肯,追着惜春跑了小半个院,直到王嬷嬷出来拦住她,王嬷嬷又好气又好笑的扶住她道,“我的姐儿诶,四姑娘还小呢,怎么好和她计较。何况这样子的疯跑,不累么?”
    林黛玉确是娇喘吁吁,不耐再跑,同惜春道,“今儿便放过你了。”
    惜春吐吐舌,做了个鬼脸。
    丫鬟忙劝了二人去坐了歇下,雪雁端了茶道,“姑娘额上汗都出来了,快喝口茶。”
    林黛玉拿帕子摁了摁额角,摆摆手道,“不要紧,你搁着吧。这会子喘着,待会儿再喝。”
    等雪鹦带了两个小丫鬟抱了书过来,姐妹几个不免又翻阅了一回,正闲话间,贾母那里的鹦哥来传话道,“博平郡主府来人了,说是郡主要接林姑娘去小住,老太太让奴婢请姑娘过去呢。”

  ☆、第10章

林黛玉只得同惜春几个告罪,这便要散了,贾宝玉道,“既散了,我们也要回老太太那里,和妹妹一起去罢。”
    薛宝钗却道,“你们去罢,我正巧从夹道过去看看姨妈。宝玉可要一道?”
    贾宝玉摇头道,“早上才给太太请过安,宝姐姐自己去吧。我回老太太那里了。”
    林黛玉在心里叹了口气,阴魂不散啊。好在一路上有惜春歪缠,倒不用理会贾宝玉问东问西。
    一回生二熟,这回来的仍是秋心,林黛玉过去时候,她正和贾母寒暄。
    见了林黛玉,秋心忙上来请安道,“林小姐今日面色瞧着不错,怪道说外祖母最疼外孙女呢,才不过多久工夫,史太君真真慈爱。”
    “我不过这么一个外孙女,不疼她疼谁去呢。”贾母笑道,“只是郡主怎么想到要接她去小住呢?玉儿素来娇惯,怕给郡主添麻烦呢。”
    贾宝玉听说林黛玉要去郡主府小住,面露不悦,贾母忙使了个眼色给鸳鸯,鸳鸯忙上前同他笑道,“刚才袭人还说寻不到你,正着急呢,二爷快进去吧。”
    “知道了。”贾宝玉被分了心思,到底还知道秋心是郡主府来的人,只是嘟囔着进了碧纱橱。
    秋心看他们打完这一桩眉眼官司,方道,“来的路上,也是郡主同林小姐一条官船,都是相处惯得,若老太君不放心,恐怕郡主就得责怪我办事不利,明儿得自己亲自来接了。”
    贾母神色一凛,强笑道,“也就是我这外孙女,这样多的人疼,我心里啊,着实高兴。既如此,玉儿你便去郡主府小住几日,也陪郡主解解闷,多谢郡主這一路的照顾,真是难得她郡主之尊对你这样百般关怀。只一个,可不许乐不思蜀,家里头还有我同姐妹几个等你呢。”
    说的倒像是林黛玉为了攀博平郡主这个高枝,不管不顾她们这些骨肉亲人似的。
    秋心微微一笑,“多谢老太君了。”
    随便你怎么说吧,反正我都听不懂。
    直到回了仲春馆,秋心方轻叹了一句,“奴婢逾矩了,林小姐这样实在辛苦。”
    老太婆就是个面甜心苦的。
    林黛玉却笑了道,“都是血脉亲人,何谈辛苦。”
    如雪雀所说,她有家世有父亲又有郡主疼惜,老太太年纪这样大了,说几句似是而非的话何必放在心上,到底是自家的外祖母,看着母亲份上就当哄着老人家开心,装作不知道发生何事吧。
    林黛玉带了奶娘同雪雀雪雁两个,留了另两个看屋子,又嘱咐要闭门守户,不许生事,也莫忘了复习练字。
    明依澜安排好了车架婆子,无不妥当,竟不用贾家费一点儿心。
    倒是王熙凤匆匆赶来,叫人提了八色礼盒,又有时令鲜果等,笑道,“总没有空手上门的道理,一点子东西也算是礼数。只望郡主切莫嫌弃。”
    秋心对这明媚娇艳的琏二奶奶不由生了好感,一福身,“琏二奶奶说笑了,您礼数这样周全,为林小姐想的如此周到,郡主只有欢喜的,哪里会嫌弃。”
    林黛玉亦诚心谢过,秋心又道院子早早收拾好了,家常衣裳同惯用的东西或是书带着便好,旁的一概不缺。
    博平郡主府和贾府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约莫也行了小一个时辰。
    刘嬷嬷亲自在二门迎她,扶了她道,“林小姐来了,老奴瞧着又清减了,郡主瞧着可要心疼了。”
    林黛玉喊了一声刘嬷嬷,笑道,“许是水土不服,吃不大惯京里的东西。”
    她虽出了热孝,但仍要守孝服丧的,贾府吃食精致奢靡却不离大鱼大肉,她本就体弱吃的少,如今更是一顿饭难动几筷子了。
    待得见到明依澜,这博平郡主果然道,“我的儿,怎生又瘦了,你再这样,我可连风都不敢让你吹了,再给刮跑了。”
    林黛玉脸一红,“哪里就到如此了。”
    边上有两个姑娘就笑了起来,其中一个身量矮些的道,“婶娘的话真真吓人,我瞧着林小姐弱质纤纤,气度如兰,到您嘴里怎生就变成个风筝似的。”
    “好好好,都是你们的道理,还不快来见过你们林妹妹。”明依澜笑嗔了她一眼,又给林黛玉介绍道,“这两个是骥哥儿他二叔父家的女孩儿,我闲来无事,便留了她们来陪我。这个是严五姑娘沁姐儿,这是严六姑娘润姐儿,都比你痴长些年纪。”
    两个严家姑娘皆是平常大家闺秀的打扮,反倒是做姐姐的严沁个子矮一些,气质同林黛玉有几分相似,都是通身的书卷气,严润看着温柔可亲,一派稳重不多话的样子。
    她们亦打量一回林黛玉,见她发间不过一枚东珠并一柄青玉发梳别无其他,湖蓝的衫裙既不素的过分膈应主家,也很符合她守孝的身份。
    若是旁人这样素淡,必是要失几分颜色的,偏她婷婷而立,愈发显得超凡脱俗。有这样的气质压着,她年幼却绝色面容反倒不大显了。
    严沁原只当是因为自幼看着林黛玉长大,又有上一辈的交情在,故而自家姑母这样照看林黛玉,如今见了真人,方才恍然,生了亲近之意,携了林黛玉的手道,“若是喊了姐姐,我可是有见面礼的。”
    林黛玉抿嘴一笑,落落大方福身下去,“沁姐姐,润姐姐。只是见面礼实在当不得。”
    “她可是个财主,你只管收着。”明依澜见她们见面投缘,心下满意。
    严沁果然摘了腰际的荷包给她,“原是我亲手绣的,今儿才上身的,针线粗糙,还请妹妹笑纳。”
    林黛玉忙谢过,见那荷包绣一丛兰花,笑道,“沁姐姐绣的兰花仿若兰香在鼻,这样好的手艺可要指点我一番。”
    “妹妹喜欢就好。”严沁点头道,又去拉严润,“六妹妹可不许一毛不拔的小气。”
    “自然不会。”严润说话时候语速有些慢,叫人听着就能静下心来,她吩咐自己的丫鬟道,“你去取那一方绣字的帕子来。”
    “果然是不小气,我见六妹妹可是绣了好些时日的。”
    虽未见东西,林黛玉亦先谢过。
    明依澜见她们认完了人,忙拉了林黛玉坐下道,“坐了半日的车了,先歇歇。这糕点是宫里头的,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吃。”
    严沁笑眯眯的坐了另一边,“妹妹尝尝那芙蓉糖糕,我最喜欢吃这个。御膳房的做法又和外头不同,这是水芙蓉做出来的。”
    水芙蓉便是荷花了,林黛玉尝了一块,果然荷香清雅,软糯可口。
    做丫鬟的皆是腿脚不慢的,闲话几句,严润的丫鬟便捧着帕子回来了,严润亲自递给了林黛玉,谦道,“我针线不比五姐姐,只当是心意了。”
    林黛玉自然不会信,展开一看,黑线绣出的簪花小楷,秀丽疏朗,差错有致,如真字无异,她念了一回绣的那首词,严润笑道,“不知怎的想到了这阙词,原来早就知道林妹妹在这里等着。”
    原来那帕子上绣的是白乐天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实在是巧。”林黛玉也颇为感慨。
    “是不是真的如刘基诗里写的,江北垂杨未爆芽,江南水绿万重花?”严沁问道,“林妹妹倒同我们说说江南。”
    “这个倒真是无从对比了,我来时京中已是夏日了。”林黛玉道,“不过南边暖和,约莫是花时早些。”
    “可叹我竟不能去一览江南风光。”
    “我倒是从沁姐姐身上看出刘基的下句来了。”
    “哪句?”
    “北人尽道江南好。”
    严沁被她逗笑,“妹妹倒不知你这南人要说北边儿如何?”
    林黛玉此时倒有些体会贾宝玉那句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来了,同严沁说话竟是在贾家姐妹间从未有过的轻松,听她反问,故意作出左思右想的样子,为难道,“也只能说南人尽道……尽道糕饼好吧。”
    明依澜本来静静听着她们说话,闻言大笑道,“沁姐儿,你们两个促狭鬼可是碰头了,罢罢罢,也别说江不江南了,你林妹妹不想说话,只想吃糕饼呢。”
    严沁叹了口气,“原以为是个神仙似的妹妹,谁知道是个贪吃鬼,罢罢罢,倒是我的不是了。妹妹再尝尝中间那块,那是荔枝糕,拿了糖渍荔枝做出来的,也就这个时节能吃到。”
    林黛玉这次尝了半块,明依澜便不许她再吃了,“糯米的吃了不克化,一会子还用饭呢,吃积食了就不好了。”
    严沁拿帕子捂了脸,“得,又是我的不是了。”
    引得众人又大笑了一番。
    林黛玉的院子同秋心说的一般无二,早早就都按着她的喜好收拾好了,就在明依澜的边上,院里青竹丛丛,故而名青筠院。
    到了夜里头,明依澜不放心林黛玉,又让秋心来看了一回,林黛玉便问道,“不知道严家两位姐姐住在哪里。”
    “两位严小姐住在郡主后头的芙蓉院,可惜这会子荷花没开,不然那里赏荷是最好不过的。”秋心道,又压低了声音道,“五小姐是将军府二太太嫡出的,六小姐则是庶出的。”
    小小提醒了林黛玉一句。
    林黛玉回忆了一番二人穿着,果然是严沁的更贵重些,倒不似贾家那样嫡庶都养在一起,三春同样的份例打扮。
    六小姐初看有些似迎春,温和可亲,可却又没有迎春那般木讷,对五小姐这个姐姐也极尊重的样子。
    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和秋心说话的时候,奶娘王嬷嬷正在和明依澜解说贾府呢。

  ☆、第11章

王嬷嬷正躬身立在明依澜面前,将林黛玉近来之事说了一遍,面露不忿道,“旁人家的不提,就说郡主您府上,哥儿也是养在外院,断没有和姑娘放在一起的,这还是打小一齐长大的。若说贾家那个哥儿不懂事,难道他们老太太也不懂事?姑娘为着这事很是哭了几通,偏这贾家老太太非要将姐儿和这凤凰蛋绑在一起。”
    “不是非要和黛玉绑在一起,是要林家绑在一起呢。”明依澜冷笑道,她如何能看不出贾母是想要让贾宝玉娶了林黛玉。
    林黛玉出身书香世家,林如海兰台寺大夫不提,单扬州巡盐御史,正二品的官儿。她对荣国府也不是没有了解,贾凤凰的爹,工部员外郎,从五品,而且还是上头的恩典,不是自己科举来的。
    现在贾府压根就不能称作国公府,哪里来的国公?照这样说,林黛玉还是侯门千金呢,人家五世列侯。
    只是这话不好和王嬷嬷明说,说了也无用,直接道,“当时你就该直接打出去,有什么好为难的。难不成贾府还敢说什么不成?”
    她接下来的话说得很重,“你们太太在时如何倚重你,你若又想做好人,又想为你们姐儿好,这是不能的。再者,那个什么薛姑娘说那话的时候,你也该直接驳回去。”
    “……到底是亲戚家的姑娘。”
    明依澜见她怯懦,一拍桌子怒道,“这算哪门子的亲戚,也不过八竿子打的着罢了。我刚才说了,别想着两边落好,自己做个好人,光说有什么用?你如果做不来,我自然有安排。你再这样犹犹豫豫的,好好的小姐倒要叫你毁了。”
    王嬷嬷被她一吓,慌忙跪下,“郡主恕罪,我并非是怕事,实在是全心全意为了姐儿好。到底是她的外祖家,如今又住着,如果闹翻了,也太过难看了,传出去对姐儿也不好啊。”
    “里子都没有了,何必要什么面子,何况这种人家,给她连皮带脸都撕撸下来就太平了。”明依澜缓了缓语气,“你是扬州来的,京里头的事你不知道,贾家现下说起来从来没有好听话过。我这次给黛玉请了教养嬷嬷来,到时候你只管跟着她。”
    王嬷嬷磕头道,“奴婢替姐儿谢过郡主大恩。”
    明依澜板着脸,又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话虽是给男人的,也适用我们。你回去仔细琢磨琢磨,别做事前怕狼后怕虎的,以后把腰板子挺直了,万事有我呢。”
    王嬷嬷原是贾敏挑的,为的就是她老实好性子,不会在母女间挑事儿,如今看来,性子太过软了,好在倒能看出来贾家居心不良,也知道给自己报信。
    明依澜又敲打了她几句,方让她退下。
    刘嬷嬷亲自倒了茶,劝道,“郡主消消气。”
    “原也不是为了黛玉气的,你听见没有?林夫人逝去才多久,贾家穿红着绿就罢了,平日里这史太君带着黛玉吃饭的时候,也不避讳,都是大鱼大肉。她性子又细,必是心里十分内疚,无怪又清瘦了。两个舅舅更是……去拜见两个舅舅连人也都没见着。这也叫舅舅?”明依澜气极反笑,对比光王世子,林黛玉的舅舅简直和死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只是看着老太太的意思实在奇怪,说是要把林小姐配给那个谁,却又事事疏忽的,半点不上心。她难不成觉得自己孙子是天王老子不成,林家得巴巴的把大小姐送过去。”
    “未必呢,这老太太从前就心思不正,不然也办不出把孙女儿送到宫里做宫女的事。”明依澜道,“林大人啊,做官一把好手,这家里的事,用他们南方的话说,真是狗皮倒灶的。这贾母一面毁着黛玉名声,一面又给黛玉下马威,真是好计算。若是让她成事,可不是胳膊折在袖子里了,就是为了女儿,林大人也得提携提携这凤凰蛋了。”
    刘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老人了,浸淫其中多少年了,如何能不明白,只是不好再添油加醋,便答道,“那能怎么办?要是林大人知道这些个事儿,估摸着早就接回林小姐,连着退还嫁妆恩断义绝的心都有了。”
    “早断早好,没得连累了自家。”明依澜生了一回气,脸色古怪起来,“那凤凰蛋是不是从前说的那个衔玉而生的?”
    “就是这个,当年荣国府逢人便说,传得沸沸扬扬,都道这哥儿有大造化呢。”
    明依澜冷冷一笑,“且看他的造化吧。”
    刘嬷嬷不免又要说些劝她消气的话,又拿了教养嬷嬷出来说了一回,“从前还是和我一块儿当差的,年轻时候就笑她是个阎王面孔,让她来再合适不过了。”
    “黛玉好办,只是这沁姐儿就难办了。我有心为她延请教养嬷嬷,可到时候回了将军府,那起子小人不定怎么拿话弹压她呢。还是等问一问二嫂子罢。”明依澜想到严将军府,也是一团的乱麻,“子孙不肖啊,怪道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又喝了两口茶,平了平气,这才去瞧家里的三个姑娘。
    姑娘们正凑在一起念书呢,每人捧了本书,皆是看得聚精会神,明依澜笑道,“你们三个倒好,玩起来静悄悄的。”
    三人忙搁了书上来行礼,严沁同林黛玉伸手要扶她,明依澜在桌边坐下,抱怨道,“好了好了,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你们都来搀我做什么。”
    严润含笑倒了杯搁在她面前,“今儿天热,婶娘先喝杯茶。”
    “是有些热,你们还是呆在屋里看看书,晚间凉快了倒是可以出去走一圈。”明依澜看着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们,心情好些了,“看什么书呢,给我说说。”
    严沁笑道,“不过瞧几句李太白罢了,婶娘知道,我最喜欢这个。”
    “人家姑娘都喜欢个易安之婉约,你倒是奇葩。”明依澜不过随口打趣一句,严沁却拉了林黛玉道,“林妹妹还喜欢王摩诘呢,可见我们姐妹两个是一双奇葩。”
    林黛玉直笑,“是了,我喜欢他那句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番壮丽似是扑面而来。”
    “妹妹竟是喜欢这样的。我倒觉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样的更合我心意。”严沁道。
    明依澜忽道,“我独爱王摩诘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陶潜亦写云无心以出岫。你们姑娘家家的,读书又多,这是好事,只是也该读懂些豁然之意,莫要看多了凄凄惨惨一类,到时候钻了牛角尖,学作了小家子气。别忘了,就是易安居士,也有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话呢。”
    三人皆静静听了,道了声是,严沁同明依澜撒娇,“婶娘刚才说我不喜欢易安是奇葩,这会子又说凄凄惨惨不好,倒叫我难做了。我心境最是豁然了,譬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难道还不够吗?只是婶娘到时回扬州的时候,千万要带上我,都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个诗人都是行过许多地方的,若我一直憋在京城,保不齐也得三不五时的酸婶娘几句凄凄复惨惨的。”
    明依澜抬手拍了她一下,“我不过说一句,倒引了你这么些个话来。回去同你娘说,倒叫给你换个名字叫百灵的好。”
    严沁做了个鬼脸,又给林黛玉使眼色,古灵精怪的,林黛玉失笑,“沁姐姐若吟上凄凄惨惨,我实在是不敢想象那样子。”
    严润给明依澜添了一回茶,笑道,“还是五姐姐同林妹妹懂得多,我大约也就记得那句床前明月光了。”
    等夜里头独处时,林黛玉不免拿出来细嚼了一回那行到水穷处,她素日里也看李清照等,极喜欢那清丽典雅的,如今被明依澜一点,倒是觉得自己心境尚且不够开阔,应该再多读些书,不拘自己喜好哪种,看看森罗万象方好。
    那一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悄悄的记在心里,她何曾不想去看看那大漠落日,那青碧大潮呢,奈何只是闺阁弱女,又寄居贾府,只能在诗词上头寄情了。
    翌日午后,三人仍是凑在一块儿读书,间或交流几句心得。
    一时明依澜打发秋心给她们送东西,秋心领了小丫头端了时令水果等,笑道,“还是昨儿贾家琏二奶奶送的樱桃,郡主尝了也说好,叫我端些过来。”
    严沁搁下书正要捏个樱桃吃,见秋心手里捧了个册子,不免好奇道,“秋心

  ☆、第12章

“瞧我,拿在手里倒忘了。”秋心忙将册子递与严沁,“是郡主才得的花卉画册,三位姑娘看看。”
    严润从不打头,只笑坐不语,严沁则偏好诗词,书画不过当作基本功,她这两日相处里得知黛玉喜欢画画,凑到她面前道,“我也就罢了,还是请林妹妹品评吧。”
    林黛玉笑着接过,见那册子小巧,上头写了“百花卷”三个字,打开一瞧,立时为之折服,册子每开绘了两种花卉,用色明媚,牵牛木樨各不相一,无不鲜艳可爱,颇有意趣,又各题了许多诗句,亦都是上佳。
    全册细细赏完,林黛玉赞道,“清润秀丽,条畅自如,更难得设色明净,渲染浓淡相宜,实在是上佳,只是瞧着不是古迹,不知是当代哪位名家的,诗词题的也好呢。”
    秋心笑道,“这个倒不知道了,原是大爷孝敬郡主的。”
    严沁可惜道,“若是婶娘自己得的,咱们撒个娇替林妹妹讨一回就是了,二哥哥孝敬的,这嘴可张不开了。”
    严骥在将军府诸兄弟里排行第二,故而沁姐儿喊他二哥哥。
    林黛玉道,“能观赏一回已是大幸了,哪里还能贪心。”
    严沁见她这般说,也就抛了不提了,笑着唤她一起吃樱桃。
    明依澜听秋心说起林黛玉非常钟爱这本画册,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明儿她家去,让她一并带回去。她猜的倒准,可不是当代名家么,这是礼部桂侍郎的杰作,画了好几册,都敬献给陛下了。这一册还是骥哥儿私底下求来的。”
    礼部这位桂侍郎,正经的进士出身,还是两榜的传胪。偏人家不但读书做官厉害,诗词绘画更厉害,尤其花卉是一绝,满朝有名的老才子一个。
    “大爷真是本事,连着礼部侍郎的画也能求来。”秋心对自家大爷自然是推崇备至的,“听说这位老大人性子孤拐的很呢,就是上回咱们继王妃想求他的画给三郡主做嫁妆都被拒了呢。”
    “那必是因为哥哥的缘故了,哥哥倒还能得桂侍郎几分青眼。哥哥请了他教导裕哥儿画画,骥哥儿不过是跟着裕哥儿胡闹罢了。”明依澜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很高兴儿子吃香,“桂侍郎是入过翰林的人,我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他又得陛下倚重,想来是要入阁的。到时候就真真是一画难求了。”
    “多少人巴巴的捧着金银去呢。我那会子在王府听说继王妃为着这事足骂了桂侍郎三天。”
    明依澜不是个以德报怨的人,此时也忍不住笑道,“继王妃平日眼睛都往天上看,被个从二品的侍郎拒了面子,可不是要骂人。只怕三天还不够消气呢。”
    原是这三郡主嫁的是书香世家,桂侍郎又在文坛有些名声,故而继王妃想着要桂侍郎画一幅石榴图或是葡萄,寓意多子多福,又有书香气息,到时候晒嫁妆时候夫家一看,自家岂不是面上增光。
    谁料桂侍郎理都不理光王府派去的长史官,连面都未见。
    主仆二人私底下不厚道一回,眼见这桂侍郎喜欢严骥,又让王妃吃瘪,如何能不对这位老大人表示感谢。
    故而明依澜特意让人备了厚礼,叫严骥带去给桂侍郎当作那画册的回礼。
    严骥来给明依澜请安的时候顺便带了回去,又问了一句,“那册子母亲看着可好?”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自来不喜欢这个,瞧个热闹也就罢了。”
    严骥温声道,“原就是给母亲瞧个热闹的,旁的还好,就是颜色鲜艳些,母亲看了心里也高兴。”
    明依澜知道他孝顺自己呢,失笑道,“你仔细这话传出去给桂侍郎知道了,礼白送了不说,好好锤你几下子才有趣呢。”
    “这倒不会,左不过拿了笔脸上画个乌龟罢了。”严骥玩笑道,引得明依澜大笑。
    明依澜又问他道,“这画册我转送你个林妹妹可使得?她一见就喜欢,只是乖巧懂事不好开口,我却是想让她如愿。”
    “母亲的东西,给哪个都使得。”严骥听到给林黛玉哪里会不肯,何况送了母亲了,自然由她处置,想了想又道,“林妹妹从前仿佛就在学画,桂侍郎新著了一本《小山画谱》,都是论花卉画法的,我赶着他刊印前抄了一份出来想自己先看的,一会子得闲再给妹妹抄一本带回去。”
    “你只管拿来,我叫旁人抄就是了,你别误了功课。”明依澜道,“外头的事我也不问你,我在内宅里见识不比爷们,说不定出了什么馊主意,只一个,你自己要心里有数。”
    “儿子省的。”严骥认认真真听了,退下去做功课了。
    一会儿他身边斯墨便将那抄本送来了,明依澜叫人拿了赏钱给他,仍旧叫秋心誊写。
    三日之后,贾母命贾琏带了家下人来接林黛玉回府,林黛玉虽不舍,也只得收拾了东西回去。
    严沁闷闷不乐道,“昨儿对的诗还没完呢,这会子就要家去了。”
    林黛玉便道,“沁姐姐给我写信也行,岂不闻有一种叫笔友。我尚在素服,到底不好常往外跑。”
    明依澜将画谱和画册送了她,“宝剑赠英雄,给你这英雄再合适不过的了。这画谱是这画册主人写的,你既喜欢画就拿回去琢磨吧。”
    林黛玉略翻了翻,她已是熟识秋心的字迹了,忙谢道,“又烦秋心姐姐给我写字,多谢多谢。我回去便约束了雪雀好好练字,下回让她来。”
    “那我只等雪雀妹妹来接班了。”秋心是明依澜身边第一等的丫鬟,又通文墨,故而传话抄书都是她在做,并不觉辛苦,反而比贴身伺候衣食的更体面三分。
    林黛玉回了屋,先叫来留守的几人问明情况,得知都按她吩咐的闭门不出,笑道,“雪鸳也就罢了,雪鹦倒是该赏。”
    雪鸳立时假意不满的叫起来,“姑娘这话说的没理,怎么叫雪鸳就罢了,难不成我出门皮了不成?”
    “你一个做姐姐的,倒好意思和她比。”林黛玉笑睨了她一眼。
    王嬷嬷在一边劝道,“姐儿好歹先让她们把东西收拾好了再来贫嘴,这大包小包的放着。”
    “那你们忙吧,雪雀把那画册画谱给我拿过来,我去书房看去,不吵你们。”林黛玉吐吐舌,“省的你们嫌我烦。”
    王嬷嬷看她可爱,不由哎呦了几句,“我的姐儿诶,哪个敢嫌你烦,倒是怕动作起来吵着你,雪鹦快服侍了姐儿去书房去。”
    众人看王嬷嬷着急上火皱了个脸,都笑了起来。
    “你们这又是笑什么呢?”贾宝玉一如既往的神出鬼没,站在房门口笑望着林黛玉,抬脚就要进来。

  ☆、第13章

王嬷嬷立时上前挡住贾宝玉道,“宝二爷来了,还请外头坐吧,咱们这里乱的很。”
    贾宝玉一点也没觉得自己不受欢迎,笑嘻嘻的要绕过王嬷嬷,“妹妹可算回来了,我吩咐她们留了好茶给妹妹,结果还没等拿出来,妹妹倒走了。”
    林黛玉笑了笑,“二哥哥留着自己喝吧,大夫嘱咐我少喝茶,怕对脾胃不好。”
    贾宝玉也不生气,“也是,妹妹身子弱,要精心保养着。这次去郡主府住得可好?”
    “一切都很好。”林黛玉不免和他寒暄几句。
    “雪雀姐姐手里拿的是什么?”贾宝玉眼神一扫,便瞧见雪雀手里刚取出来的画册,“让我瞧瞧。”
    雪雀询问的看向林黛玉,见林黛玉点了点头,方给贾宝玉看,贾宝玉最是喜好红粉花卉的,见那画册精巧有趣,喜道,“这个册子好,画的好看。山水写意虽好,但是却不及这个鲜亮,倒像春花开在眼前似的。妹妹哪里来的?”
    “是博平郡主赏的。”
    贾宝玉一拍额头,“是了,你才从郡主府回来,自然是郡主赏的了。只是也无印章留款,竟不知是哪位大家的杰作。”
    他迟迟不出去,林黛玉诸婢都无法收拾东西,总不见得当着宝二爷的面整理林黛玉贴身物件儿吧。
    偏他面脸喜色,只说稚气未脱,并无失礼之处,王嬷嬷一时也找不到翻脸的感觉,只得瞧一眼雪雀,雪雀会意,说雪雁道,“怎么还傻站在这里,刚刚姑娘就说要去书房里看书,你也不去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