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宋-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纥石烈志宁深知眼前局势危急,绝不可以再磨蹭下去,但是为了避免主力遭遇不测,他先派出了数千游骑攻入河北进行试探。结果令纥石烈志宁很意外,宋军一方面采取了坚壁清野之策,致使这些游骑根本没有多大收获,但面对金军并不强大的实力,宋军却没有主动出击而令他们尽情肆虐乡里,这令纥石烈志宁十分疑惑。在他想来,如果这一切不是假象的话,只能是因为大宋的改革激起了南方太多人的不满,以至于皇帝不得不将相当数量的军队留在南方进行威慑,再加上这次从高丽攻入金国的宋军规模也不小,所以他们在中原地区已经没有多少可供机动的兵力了。

若真是这样的话,纥石烈志宁便可以发挥机动力的优势长驱直入,袭取山东,直逼淮河,到那时大宋朝廷必定震恐,就可以交涉逼其从辽东退兵了。当然,纥石烈志宁不是不知道这一切可能只是宋军故意弄出的假象,但在整个河北几乎所有县城以上城市全部坚壁清野的情况下,将其一个个拔去那得花掉大把的时间,到那时老家能不能守住,实在是很成问题,所以纥石烈志宁只能竭力劝说自己相信宋军的确兵力不足。

然而,正所谓怕什么就来什么,纥石烈志宁率领五万轻骑杀出燕京之后,才刚进入山东境内没两天,就发现自己落入了宋军的陷阱之中。不过,其实纥石烈志宁的判断并没有错,赵宋合并以后大宋帝国虽然国力大增,但是需要驻守的地方也增加了,再加上江南局势不稳,驻军的数量必然要增加,再加上精锐部队基本都被拿去与高丽人一起进攻辽东了,这样一来,河北省可以用来野战的精锐兵力确实严重不足。然而,能打仗的人不多,可能干活的人却多得很,纥石烈志宁骇然发现以每个县城为起点,在短时间内挖出了大量的堑壕,总长度不下千里。这些堑壕断断续续,而且各自为政,自然无法完全封死行军神速的金军骑兵,但是这样一来他们的迂回空间却无疑被大大压缩了。

纥石烈志宁很快便想通了宋军的意图,他们是打算逼迫自己不得不与他们进行正面决战,而且还是在自己精疲力尽的情况下。挖堑壕是一种很笨的方法,但却是纥石烈志宁现在根本无解的一种战术,想要破除只能和宋军比拼人力,这怎么可能赢?而正面决战并不是纥石烈志宁愿意作出的决定,现在已经不是大金国起家的时候了,金军昔日那所向披靡的铁骑已经威风不再,而现在的宋军却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强大。而在正面交锋中,金军骑兵的优势无从发挥,无论是面对重步兵密集阵型,还是那至今尚未找到破解办法的车阵,都没有丝毫的胜算。再说了,如果交战的主动权落到了宋军手中,他们不趁机想着法子折腾自己,那才怪了!

纥石烈志宁当机立断,马上决定班师,虽然这样做有点对不起留守辽东的兄弟,但是只要军队还在,就总有希望。如果无谓地拼掉了这支金军最后的精锐,那就算宋军暂时撤退,金国的国运也该到头了。然而,金军越是后撤,士气便越是低落,因为他们发现路上的阻碍明显越来越多了。纥石烈志宁实在无法想象,宋军是如何在短短几天里完成那么浩大的工程的,除了总长超过千里的堑壕,还有鹿角、拒马、陷坑等各种针对骑兵的阴招,甚至还有些胆大的地方驻军还组成了小规模的敢死队进行骚扰性的突袭,虽然杀伤有限,也付出了不少伤亡,却足以令金军睡不安寝。

这一切都是由于自治行省与直辖行省有着极大的区别,自治行省因为百姓负担较小,而且随时可能卷入战阵,所以普遍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政策。虽然这些民军拿去野战肯定不行,但他们都接受了防御作战的基本训练。只要依托防御工事(大部分情况下是用车辆堆成大圈进行防御,简单有效而且不缺材料),即使几倍的金军也没法在短时间内吃掉他们,而为宋军主力聚歼敌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第五百四十七章  民非民兵非兵

而且他们进行防御作战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他们都是在保护自己的家园,所以普遍士气高昂,这是金军这样的侵略军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他们如今已经失去自信之后。何况作为当地人,这些民军也更熟悉地利,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虽然新制度建立的时间还不长,但是这里原先是两河义军的地盘,当地的民风早就被锤炼了出来,而赵训念旧,即位以后对河北省也特别照顾,所以新制度成效比别的地方更快,现在成果已经充分显现了出来。一路下来金军不但为此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而且撤军的速度与全军的士气也一落千丈。而当他们终于挤出一条夹缝之后,却发现宋军已然集结了三万多骑兵正等着他们

这支骑兵正是赵训从他自己班底中选出的精锐,虽然正规化建设还没有完成,但是以战代练成长起来的他们并不比金军骑兵逊色。尽管如此,金军依然具有装备和人数上的优势,本来纥石烈志宁根本无需担忧。可是只是稍一接触,纥石烈志宁就发现有些不妙,因为这支宋军似乎根本不是来跟他们决战的,看起来目的只是想要拖住他们,因为就在两军对峙的时候,大批的民夫开始大摇大摆地出现了,居然就在金军肉眼可以看见的地方挖起了堑壕

这下纥石烈志宁可就窝火了,如果不发兵攻击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不断延伸的堑壕将会把数万金军精骑活活卡死在这里。一旦彻底失去回旋余地,在宋军即将出动的重装集团面前,他们只有全军覆没这唯一的下场。但如果出兵攻击,那宋军的骑兵一定会从后方掩杀过来,金军本来就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到时候肯定必败无疑,该怎么办呢?

眼前的形势明摆着,越拖下去对金军越不利,纥石烈志宁最后还是决定先拿宋军的骑兵开刀。为了防止宋军主动脱离接触而回避与金军决战,纥石烈志宁命令全军进行佯动,假装成要先杀民夫的样子,将宋军骑兵吸引过来,然后发起雷霆一击,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然而,当金军骑兵气势汹汹地冲向大宋民夫的时候,却发现他们根本没有惊慌失措,纥石烈志宁立刻想到自己肯定是中计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只见那些“民夫”拿起手中的工兵铲,整齐列队摆出了密集阵型,令冲过来的金军一阵发毛。

这种工兵铲是当初赵抗提议开发的,因为在他的设计中工兵既要能干活,也要能战斗,可是如果每次打仗都要带两套装备的话就太浪费体力了,于是他便要赵国的工匠研发一种可以用于大规模战斗的劳动工具。结果由于赵抗要求过高,直到上次北伐快结束的时候第一件能令他满意的工兵铲才被制作出来,所以拖到今天才终于正式投入实战。这种工兵铲的主要用途还是作为挖掘工具,所以刃部不可能有多么锋利,但是靠着铲部足够的分量,一铲子下去敌人不死也得残废。

眼见腹背受敌,纥石烈志宁顿时心急如焚,但他毕竟也是天下少有的名将,很快便按照“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作出了他自认为最合理的决定。在纥石烈志宁看来,宋军主将无论多么聪明,也不可能事先想到他会攻击这个方向,所以这些“民夫”的战斗力肯定比不上那大队的骑兵,柿子当然要拣软的捏了。纥石烈志宁以为,宋军的民夫在多个方向开挖,总数极为可观,不可能所有民夫都是精兵假扮的,如果这些有限的精兵集中使用,必然有几个方向防御薄弱,运气好蒙到的话便可以一举突破。而如果宋军将这些精兵平均分布,那么每个方向上的防御都好不了,他就更是怎么突怎么有了。他的这个想法并没有错,虽然如果真的运气不好对上了,那也无法避免兵败,但总比先打宋军骑兵而陷在那里结果被宋军两面夹击肯定失败要好啊!可惜,纥石烈志宁这几年的运气很不好,这次似乎也不例外,他们恰好碰上的就是那些“民夫”中最强的那队。其实也未必一定只是运气不好,因为这队“民夫”的工程量比其他队的更大,纥石烈志宁在潜意识里就觉得这队威胁最大,所以才找上了他们,然而劳动量最大却恰恰说明了他们体力过人,自然战斗力也很可能是最强的。如果纥石烈志宁没那么聪明,他们反而不会这么倒霉,而若他比现在更聪明,看得更深一些,那么也不会一头撞上钢板。也即是说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以纥石烈志宁的智慧、性格和习惯,他是必定会吃亏的。所以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看似纯粹由运气决定,但其中却往往存在着某种必然性

金军正面对上的“民夫”大约有六千多人,工兵铲虽然军民两用但杀起人来毕竟不能和制式兵器相比,但是这些“民夫”个个都是百战余生的勇士,又很会利用那部分已经挖好的堑壕,金军数量虽然接近他们的十倍,却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吃掉他们。正是这样一耽搁,这支曾经堪称天下第一的金军终于遭到了灭顶之灾

既然“民夫”可以不是民夫,“骑兵”自然也可以不是骑兵,纥石烈志宁凭借经验根据那支宋军骑兵扬起的沙尘和马蹄声的响度判断出这支骑兵的数量应该在三万到四万之间,他这是按照一人双马的比例来估计的。一人一马的话自然兵力就反而在金军之上,但那样的话战马太过疲劳,纥石烈志宁反而不惧。可他却不知道,宋军骑兵的总兵力只有两万人不到,之所以内线作战还需要如此多的战马,是因为其中有三千多重骑兵存在。为了保持行军速度,重骑兵在行军期间卸去马甲和身上的重铠,甚至连那些长柄重兵器也由专门的副马负责驮运,以最大限度地节约马力。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重骑兵能够跟上轻骑兵的行军速度,但是这样一来以宋军有限的战马,能够参战的兵力便要少得多了。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作出形同自断一臂的行为,宋军第一车步师参谋长白莹钰提出的这一作战方案当时受到了普遍质疑,但是与她搭档已久的赵奈却表示了支持,其他人也就不敢吱声了,因为赵奈虽然现在只是河北行省代理总督,但以他的能力与他和赵训的特殊关系,转正是迟早的事,那些将领都是人精,谁会蠢到得罪将来的顶头上司呢?

第五百四十八章  功败垂成

赵奈赞同这一计划自然有他的道理,纥石烈志宁这次出击吃够了大宋坚壁清野的苦头,肯定急于撤回燕京,所以任何可能陷入僵持的战斗他会尽量回避。在这种心态下,纥石烈志宁对于突然遭遇的敌人,肯定会往多里估计,而且绝对不敢留下来耐心探查,所以这次唬住他是很有可能的。就算唬不住,纥石烈志宁在初遇时也不敢主动发起进攻,而等到他发现后路被断不得不战斗时就已经太晚了。而即使他突然变了性胆大包天地主动发起进攻,以宋军的战斗力加上对付骑兵的新战术,凭纥石烈志宁那几万轻骑想要吃掉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真的出现这种最坏的情况,那肯定是两败俱伤,宋军这支骑兵至少会折去一半,而来援友军的伤亡也一定很大,但是只要能够全歼这支金军,那么这损失就是值得的。何况拼消耗对大宋有利,金国军力仍然不弱,但国力和现在的大宋比就差远了。

“你们不要忘记我军此次战役的目的,只要能够抓住或者杀死敌军主帅纥石烈志宁,多大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如果让他回到燕京,就算我们付出十万甚至二十万的伤亡,也未必能够拿得下来,这一点你们一定要铭记于心。”,赵奈虽然眼窝深陷,看上去宛若骷髅一样丑陋可怕,但自从他带兵以后,身上便开始出现一种特殊的气质,说出来的话自然而然就能令将士们信服。他的命令下达前,大家会畅所欲言,但是只要他作出决定,大家只要照着做就行了,还有就是当出现突发情况时需要向他报告,双目失明对战场指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白莹钰如今已经年过四十,但因为采补功法的缘故,看上去反倒更加年轻了。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自从被放出来与赵奈搭档以后,白莹钰也逐渐开始注意起自己的言行,虽然需要仍然不小,但较之此前的放浪形骸已经简直判若两人。在众多下属之中,也反倒是她这个蛇蝎女对赵奈最为关心,也许是担心他万一不在的话,自己恐怕再难找到这样合适的搭档了吧?

当宋军中的那三千多重骑兵拿起兵器、穿上重铠之后,战场的结果其实已经定下来了。正如赵奈原先估计的那样,轻骑兵在开阔地带可以利用机动力的优势轻易玩死重骑兵,但是在现在这种特殊的态势下,情况却恰恰相反。失去迂回空间的金军轻骑兵根本无法发挥机动性的优势,只能老老实实地正面迎战宋军的重骑兵,但这种抵抗无疑是徒劳的。在铁的洪流面前,只装备了皮甲、弓箭与单刀的金军数万轻骑被轻而易举地化为齑粉,而他们的四周遍布堑壕,根本无路可逃,在这种绝境之下甚至有些金兵没死之前就已经疯掉了

纥石烈志宁泪流满面,他纵有满腹智计,也只能看着部下无助地遭到屠杀,重骑兵战术本是女真人最擅长的战术,如今却被别人用来对付自己,纥石烈志宁心中就像堵了一块大石一样。但是在痛苦之中他也留意到了一个事实,原本一向自高自大的汉人竟然破天荒地学起别人的长处来,而且对象还是他们口中的“蛮夷”、“鞑子”,这实在是太过惊人的变化。即使连纥石烈志宁这个政治白痴都知道,以汉人的勤劳智慧,只要能够改掉老在自负与自卑之间折返跑的毛病,天下再没有一个别的民族可以与之抗衡

“我不能就这样死掉!”,抱着这个念头,纥石烈志宁扔掉显眼的服饰甲兵,躲进了腥臭难闻的尸堆之中。但要不是他的亲兵自作主张,换上纥石烈志宁的衣服冒充他被俘,在宋军紧追不舍的情况下,他是根本无法活着逃回燕京的。

此战宋军大获全胜,虽然付出了将近万人的伤亡,但却几乎全歼了五万金军骑兵,拼死突围出去的连一千人都不到。失去这支最精锐的骑兵之后,金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二流国家,而它靠什么来继续镇服境内的其他民族,也实在很成问题。这样一来,大宋即使出于民生的考虑不对金人斩草除根,他们在几十年内也再成不了什么威胁了。然而,在这样的大胜之后,宋军的几位主要将领全都是一脸的不甘,因为这次战役的最大目标——金军主帅纥石烈志宁居然不可思议地人间蒸发了

战斗刚结束的时候,他们还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可随着打扫战场的结束,每个人都明白继续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在这种情况下,赵奈接受了众将的建议,以最快的速度挥军直逼燕京城下,只要纥石烈志宁还没来得及进城,就还有挽回过失的希望。然而,这世界上总是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由于他们出兵时已经离战斗结束过了两天,而纥石烈志宁心知自己若回不到燕京,燕云必定不保,不惜做强盗抢了一匹马骑,最后还是让他赶在宋军之前回到了燕京。

其实因为纥石烈志宁当时刚刚进城没多久,防务还没布置好,如果宋军立刻攻城,燕京守军很可能举动失措而有机可乘。然而,赵奈看不见城头上的情况,而其他人又看不出问题,攻城的最好时机就这样错过了

等纥石烈志宁连饭都顾不上吃,衣服都顾不上换,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燕京的防务之后,一颗提在半空好几天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燕京是天下屈指可数的坚城,而且金国现在还掌握着完整的燕云防御体系,宋军就算有二三十万大军围城也极难攻下。而如果宋军想用智取,若是自己不在尚有可能,现在自己赶了回来,他们要想找到空子可钻,几乎和天方夜谭没什么区别。上次吃了宋军的算计,是因为野战中的诡计何止千万,根本防不胜防,而且宋军早就知道他的意图,算计他自然相对容易得多,即使这样当时宋军内部都差点没能达成统一意见。而攻城守城的方法和变招就那么多,谁能骗得了谁啊?

宋军高层此时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些性急的主张直接攻城,在他们看来燕云金军的主力已经在野战中被他们全歼了,乘着敌人胆寒的时机全力猛攻,破城应该没多大难度。但赵奈虽然年轻,却比那些老将更加老成持重,他主张暂时围而不攻,等赵抗赶来再说。

第五百四十九章  我们是亲戚

因为据他估计,燕京城内的守军应该仍然不少于五万人,虽然不是主力,但守城时骑兵本来就没多大用,而整个燕云地区的兵力加起来估计还有十来万人,这还没有将了紧急征召“签军”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签军”虽然野战中不堪一击,但是他们人数众多,在守城时却足以成为改变战局的一股力量。何况赵抗在赵奈前往河北赴任前曾经专门和他谈过此事,赵抗当时对赵奈说,他会在不久之后赶来这里,希望他到之前赵奈便已经拿下燕云,但如果没能在野战中搞定纥石烈志宁的话,千万不要逞强攻城,那样损失实在太大,赵抗说他有绝招,可以轻易拿下燕京,但那样做的话燕云之战的含金量就下降了,不过总比多死人好,所以万一战事不利,等他赶到也不迟。赵抗虽然已经不再掌权,但威望仍在,既然他说过这种话,大家也就不敢再逞能,全都老实地安心等赵抗过来

赵抗果然来了,他虽然只带了数百人的卫队随行,却令燕京城下的宋军信心大增。这不光是因为其赫赫威名与可怕的实力,更是因为他带来了东线的好消息。赵抗以“谁打下来的土地就归谁”为诱饵,鼓动高丽军队进攻辽东,而宋军十万精锐则虚晃一枪直取辽西。由于金军兵力不足,主力都被用来防御上京等要地去了,完颜雍还怕不保险,又将辽西的军队抽回了大半。结果这样一来不但致使辽西防御空虚,而且还有一队回援动作较为迟缓的金军一头撞上了十倍于己的宋军主力而全军覆没。其实宋军这次借道高丽的目的并非是要一口气灭掉金国,而只是想拿下辽西,以切断燕云地区与女真本部的联系,而结盟拉来的高丽军队,不过是用来绊住辽东金军主力的棋子罢了,这下完颜雍完全误算了。结果,现在完颜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军势如破竹地拿下辽西,而自己这边却正和高丽军队打得不亦乐乎

纥石烈志宁纵然才器过人,但在得知辽西落入宋军之手后还是一时方寸大乱,不得不接见了宋军使者,希望借此拖延时间想出对策。因为这个消息传出后军心必定不稳,再想守住燕云地区就要困难得多了,而且失去辽西后等于说燕云金军已经不可能再获得增援,即使士气还能保持,物资方面也令人忧心。然而纥石烈志宁怎么也想不到,宋军的使者竟然是赵抗这个大宋的“影子皇帝”,他并没有为此欣喜若狂,因为赵抗既然敢冒险过来,一定是有恃无恐。

“陛下竟敢就带着这么几个人前来见我,难道就不怕我们擒住你,以此威逼大宋退兵吗?”,纥石烈志宁虽然不敢真的动手,但张嘴吓吓赵抗还是可以的。

然而赵抗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怎么会被这种小伎俩吓倒?他淡然一笑,旁若无人地答道,“我早已不掌实权,当不得这‘陛下’二字。但若你真的擒住我,官家只怕欢喜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投鼠忌器呢?何况我这次来这里,是为了救你,小姨夫你若自己不想活,也得顾及你的部下,如果你连他们的死活都不放在心上,就尽管找死好了!”

纥石烈志宁这才想起赵抗是自己妻子永安县主大姐的儿子,确实应该叫自己一声“姨夫”才对,不禁暗叹造物弄人。但正所谓“战场无父子”,更别说赵抗这种从无往来的便宜亲戚了,所以纥石烈志宁自然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但比起一开始来,赵抗被看座奉茶,也不能说一点用处都没有。不过纥石烈志宁还是忍不住怒道,“这十多年来你与我们大金国争斗不休,我还以为你将自己身上的女真血统忘记了呢,那为什么现在会重新提起呢?难道是想我们哀求你看在同有女真血脉的份上放我们一马?我们宁死不受这份羞辱!”

赵抗笑得很从容,摊摊手道,“外甥我也是没办法,那时金国势强,我就算主动把脸凑上去,你们的屁股也不会让我贴吧?而现在强弱之势颠倒过来,我才能从容地表示善意啊!当初我若向你们示好,只会被当作摇尾乞怜,而现在嘛,则都会说我悲天悯人了”

纥石烈志宁立刻听出了赵抗话中的讥刺之意,面沉如水道,“虽然我们大金国目前处境艰难,但是既然你们可以由弱转强,我们大金国为什么不能?你现在得意忘形还太早了!”

“说得好,但是女真和汉人不同,人数实在太少了。汉人就算死掉五千万,剩下的两千万人也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而女真人只要死掉几十万,就只有被大漠诸藩吃掉的命了”,赵抗不屑地指出了女真人可期的悲惨未来。不过见到纥石烈志宁已经有了快要发作的迹象,赵抗也知道不能辱人过甚,便放缓语气诚恳道,“但不管怎么样,我的身上也留着女真人的血,惩罚固然必要,但我也不想看着女真人真的亡族灭种,所以特来给你们指明一条出路。”

纥石烈志宁本来不想听他大放厥词,但是现在燕云金军已经濒临绝境,不得不抓住这最后的救命稻草,而赵抗一向守信的形象则毫无疑问是另一个足以说服他自己的重要理由。

赵抗知道对方耐心有限,所以接下来他显然异常言简意赅,很清楚地表明了他个人其实也是大宋的立场。首先,燕云地区千年以来就是汉人的土地,所以大宋必须拿回,这一点不容置疑;其次,辽西地区以及辽东半岛是燕云东方的屏障,也必须全部交给大宋;另外当初主持过屠杀的那些女真贵族必须受到惩罚,但为了给女真人留一点最后的体面,他们可以由金国皇帝赐死,也不必追究他们的家人。至于他们掠自汉人的钱财,由于其中的大部分都已被追回,剩下的大宋就不打算讨要了,你总得给他们件内裤穿不是?

不可否认,赵抗的条件极为苛刻,但是他也给出了纥石烈志宁和现在的金人最希望得到的东西,那就是和平的承诺。现在几乎所有女真的有识之士都很清楚,不能再和大宋打下去了,当初金军南下时能够如入无人之境,固然是因为当时的金军确实强大,但更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大宋从上到下都根本不适应战争,虽然是一个庞然大物,却根本不会抵抗,就像是一只没有长角的壮牛,是绝对无法敌过一只恶狼的,这才让金人捡了个大便宜。

第五百五十章  久违的手段

而现在的大宋帝国却已经天翻地覆,在赵抗指出正确的方向之后,汉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制定出了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军事制度,而经济政治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军事上的要求,民风更是自然而然地变得尚武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大宋帝国没有英明的领袖,也没有出色的将才,金人也再不能通过战争壮大自己,而所谓两败俱伤的结果却对于国力强盛的大宋要相对有利得多。何况大宋并不是没有英明的领袖,而出色的将才也绝不比金军更少,事实上很多金国高层的有识之士已经明白再打下去金国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他们也都想与大宋维持较长时期的和平,以获得喘息的机会,而上次那种由军队和藩国临时缔结的和议,根本就没有效力,可是两国交战了几十年,双方的仇恨已经难以调和,这时想要罢手不打,谈何容易?

“我们大宋人向来宽大为怀,无论你们犯过多大的罪孽,我们都可以原谅,但你们也必须证明你们确实放弃了不该有的野心。”,赵抗语气虽然略显倨傲,但也没有过分刺激纥石烈志宁。

赵抗要求金国必须向大宋称臣,这在纥石烈志宁看来倒没什么,毕竟女真人远比汉人更明白强者为尊的道理。但是大宋对燕云地区志在必得的决心却令他很为难。燕云地区既是中原的屏障,也是北方诸藩入寇中原的跳板,如果落到汉人手中大宋便可以裁减军队休养生息,将来北方诸藩再想南下就难上加难了,而且赵抗的要求里还包括对金国意义重大的辽西。如果答应赵抗的要求,金国以后在大宋面前不但完全失去了开战的主动权,甚至连兵都要养不起了,毕竟在目前残存的版图中燕云地区的财赋收入就占了金国的一半以上,而剩下的那部分又主要来自于辽西,如果两个地方都没了,那么金人将彻底成为穷光蛋。纥石烈志宁又不是蠢蛋,他怎么可能接受?

但是赵抗也不是没有给出解决办法,那便是由大宋出钱替金国养一部分军队,这里面暗含的意思是要金国不只是名义上称臣,还要在事实上彻底成为大宋的附庸。纥石烈志宁怒发如狂,下意识地将腰间的宝刀抽了出来

“别这么激动嘛,生气有害健康”,赵抗的脸上却看不到半点慌乱之色,“现在你们受到两面夹击,而大宋的援军正不断赶来,就算你们能够坚守,粮食能够撑得住吗?到那时候不但你们这十万金军必死无疑,还会殃及平民,你又于心何忍?再说,若真的到了那一步,你们金国连军队都打光了,那就连谈判的本钱都不存在了!”

这句话无意中提醒了纥石烈志宁,只要军队还在,希望就还在,固执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可不是女真人当年成功的经验啊!于是纥石烈志宁立刻改变了主意,浑然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个政治白痴的事实,当赵抗答应他的要求先给钱之后,纥石烈志宁还自以为得计,结果很快他就追悔莫及

赵抗表示这批军饷是大宋出的,发给谁自然也要由大宋来决定,纥石烈志宁同意了。由于担心受骗,第一天只有几百个胆大的家伙出城拿钱,顺便换上了宋军的装备,结果并没有遭遇大家想象中的不测,这下金军的军心立刻浮动起来。由于自从绍兴十年宋军大举反攻以后,金军的战绩大不如前,官兵的抢掠收入无形中大为减少,而赵抗崛起以后,他着重于打击金国的经济,金军面临的这一问题更是愈发严重起来。现在猛安谋克这一金军的主力部队情况还好,但也只能说是勉强凑活,而其他的官兵则几乎和要饭的差不多,与宋军的军饷待遇那是没法比。结果这下大家一看有机会拿到十倍多的军饷,一个个全疯了,都吵着嚷着要当宋军

就这样,燕云地区原本固若金汤的防御几乎在几天之内就完全土崩瓦解,宋军轻而易举地拿回了这块失去已久的土地。消息传到目前仍是大宋国都的临安后,赵训激动地一宿没睡着,发诏书表示要将所有参战官兵额外多升一级,结果还没发出去就被内阁驳回,理由是不合法度。赵训虽然气得不行,但冷静下来一想,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不但破坏法制,而且到时候无法兑现的话,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