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宋-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样?还是没办法解决这原料分离的问题吗?”,“鬼头张”蹙眉问着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师傅。虽然对方年事已高,视力和反应远比不上年轻那会,已经做不了这种高风险的工作,但作为花炮世家的传人,他的经验却是那些年轻工匠难以比拟的,所以“鬼头张”派任命他来管理火药的生产。

老师傅纵然经验丰富,可这里的火药与他们家族生产来制造花炮的原始火药有了很大不同,而“鬼头张”要求他们混匀火药的说法更是他闻所未闻的。说句难听点的,老师傅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他唯一的价值就是安全工作抓得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办法呢?而“鬼头张”之所以用人不当,说到底,还是中国古代传统中过于推崇老人的作用,经验主义作祟罢了。

“该怎么办呢?”,“鬼头张”有些心急起来,虽然张家火药工场得到官府的订货而摆脱了倒闭的危险,但若是这个问题被其他火药工场抢先解决的话,工场的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了。就在这时,“鬼头张”却听到了他十分熟悉的稚嫩童声,“这有什么难的?”

“我的小祖宗,你怎么跑这儿来了?”,“鬼头张”恨恨地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想不到那些工人竟然连个小孩都看不住。想到这里万一出了什么危险,他老张可就要断子绝孙,“鬼头张”不禁出了一身冷汗,怒道,“小孩子家懂个屁,快给我出去!”

“我真知道!”,小孩不服地试图挣开父亲钢铁一样的臂膊,虽然这只是痴心妄想,但他接下来的话还是使“鬼头张”快速迈出的脚步停了下来,“我们实践课上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后来发现,包装越大,就越容易分离,所以只要将包装变小,这个问题就没那么大了?”

“真的?”,“鬼头张”觉得似乎有些道理,这时他身为研究者和工场主的一面又占了上风,马上组织工人进行了试验比较,果然如他儿子所说,这可把他乐坏了。由于布帛包装不但成本高昂,而且容易泄漏,所以最后纸包装小袋火药成为张家工场的主要产品,由于可用性大大增强,他在不久之后又获得了上面追加的研发经费。

虽然心中万分惊喜,但“鬼头张”试验完小包装火药之后,还是硬生生抱起满地打滚不愿离开的儿子回到了住所。路上还不断斥责儿子的胆大包天,“你不要命了?万一碰点火星,你连块皮都剩不下!”

“爸爸,既然遇到一点火星都会出事,为什么不将火药弄湿呢?那样不就安全多了吗?等到要使用前再晒干不就行了?”,张宝贝突然停止了挣扎,用远远超出他年龄的语气问道。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激动的“鬼头张”直接就抱着儿子回到了那个危险的地方,早就把要将孩子抱回去的事情给忘了,这时两人终于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之处,果然是父子

而惊喜还远未结束,受到打湿火药的启发,张家工场的师傅们发现可以通过水洗的方法清除掉原料中的部分杂质,使得火药的爆炸威力进一步提高,而且更加稳定可靠。另外,某位年轻工人以其少见的细心发现,将火药打湿后再晒干,火药粘成的颗粒却依然可以维持,这不就等于是天然的小包装吗?而这种火药的威力更是明显超过了原来的粉末状火药,虽然并不完全清楚其中的机理,但最原始的粒状火药终究还是提前诞生了

这一发现使得火药爆破的威力大大增强,赵国的很多传统攻城兵种都因此而下岗,而“鬼头张”也因此大赚特赚,成为赵国军方唯一制定的火药供应商,在败德城这个小地方,他搞不好已经是首富了。可是在这件事中贡献最大的小不点,其后倒显得有些困扰,可他那沉浸在喜悦之中的父亲,由于很快又和儿子分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

“够了!你若真想帮助我们,直接说清楚粒状火药的事不就行了吗?我们知道你儿子是神童,你是大富豪,你又何必来这里炫耀呢?”,元横愤愤地叫道,言语中暗含着很重的酸味。

“不要这样,让人家笑话。”,姐姐元嫣拉了拉弟弟的衣服示意他冷静下来,转头对“鬼头张”致谢道,“不管怎么样,张大哥此来确实帮了我们一个大忙,火药威力稳定可靠,这大炮我想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试制成功了。”

“都叫起‘大哥’来了,也不嫌肉麻”,元横的心里更加酸得厉害,但脸色已经收敛了许多。

“没那么简单,在亲眼看到粒状火药之前,你们肯定会低估它的威力,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你们元家已经就剩一个男丁了,再也经不起那样的意外了”,“鬼头张”现在已经是一脸善意。他刚来时表现得那样嚣张,其实是为了杀杀元横的威风而已,这样接下来的交涉便要有利得多,没办法,元横一直都是一个经常做事不经过大脑的人。

当“鬼头张”拿出一个装满粒状火药的小铁罐后,元氏姐弟都不自觉地盯紧了它,目光渐渐变得灼热起来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专利法案

“这引线好长!不过就那么点火药,有必要退到这里吗?”,元横虽然对“鬼头张”有着很深的成见,但见到对方居然要自己退出十丈之外,还是忍不住发问道。

“马上你就知道了”,“鬼头张”淡然一笑,点燃了那根超长的引线。没过一会,铁罐放置的地方传来了一声山崩地陷似的巨响,在火光中一团巨大的烟云腾空而起。

为它的声势所震慑的元横虽然离得很远,依然感觉到一股灼热的气息迎面而来,不由为之色变,有些结巴地喃喃自语道,“这这不可能!”。而吃惊的神情才刚刚消散,元横的脸上又立刻现出狂喜,“若是使用这种火药,可以投入实战的大炮一定能够造出来的!”

“别把事情想得太简单,现在粒状火药生产量相当有限,属于军管物资,我是不能卖给你的。再加上现在粒状火药的生产成本还比较高,你们恐怕也买不起”,“鬼头张”这时却突然朝着兴奋的元横泼了一盆冷水。

“这那你来这干什么?难道是特意消遣我们的吗?你给我滚!”,元横再也无法忍耐,怒气勃发地指着“鬼头张”喝道。要不是他姐姐连忙拉住他,恐怕元横已经扑上去将“鬼头张”胖揍一顿了。

“你老是这样沉不住气,怎么行呢?我又不是吃饱了撑的,来这找你们自然有事。”,“鬼头张”看到元横的反应,有些无奈地叹道,“简单地说,我想和你们合作。”

“合作?”,元横和他姐姐都没明白过来,这倒不是他们智力低下,而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这个时期,所谓的合作,性质都比较单纯,比如一起出人、一起出钱、一起研究之类的。而元横他们只要有粒状火药就行了,别的帮助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好在“鬼头张”并不打算继续吊他们胃口,很快便作出了解释。

“圣上前不久颁布了一道新的法案,称为专利法案,以进一步鼓励发明创造。”,“鬼头张”虽然一向冷静自若,但说到这件事仍然激动地浑身发抖,对于他所处的阶层来说,无论是作为商人,还是作为工匠,从来都没像现在这样受过重视,更别说其中还涉及到巨大的利益了。

赵抗规定,每项独创性的发明或者技术改进,都将获得生产的垄断权,称为专利权。专利权的持有者既可以完全独占该产品的生产权,也可以特许别的组织、机构或个人生产,而他们则通过这种授权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除了授予生产许可以外,专利持有者还可以将专利权本身进行转让,既可以完全转让,也可以部分转让,比如只将南宋境内的专利权转让,这是可以的,但为了避免管理难度过大,部分转让只限以国家为单位,直到十数年后这一标准才下放到行省。专利权一般为自行申请,只有赵国朝廷才有权力进行审核并批准,而持有者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团体(比如工场、钱庄等等)、甚至是一国政权(只限国家级别,因为皇族一脉相承,不容易出纠纷。)。赵抗还特别标明,这项法案适用于天下所有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赵国无疑又多了一个开战的理由

专利权这东西自然也是陆仁临死前告诉赵抗的,自然也一样是只有大概轮廓,可是赵抗为什么会拖到现在还正式颁布呢?首先,由于陆仁说得实在太模糊粗略,赵抗不得不对其进行解读和扩充,这就花了不少时间。但是赵抗拖到现在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这个,经过赵抗的分析,专利权这东西如果严格执行,会使得各国之间技术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是指在强国可以毫无顾忌地依靠暴力强制执行的情况下,不要有误解。),而当时赵国还没完全从地震中恢复过来,新兴国家的底子也比较薄,技术水平方面与南宋仍有着相当的差距。如果那时就颁布并迅速推行的话,等于是为南宋做了嫁衣,而赖帐的话又会影响自己公正守信的形象,绝对是得不偿失。虽然审批权是在赵抗手中,但**太明显的话,影响可是很坏的,赵抗才不会那样蠢呢。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赵国不但从大灾中恢复了过来,而且各项政策举措的成效日益显著,赵国在很多方面已经和本土不相上下,而军用技术方面更是已经青出于蓝。再加上赵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终于结出了硕果,这使得赵国在技术人才方面后劲十足,全面超越本土只是早晚的问题。在这种大好形势下,赵抗颁布专利法案以进一步扩大本国的技术优势,并提供主动对他国开战的借口,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专利权这东西虽然出现的时间还不长,却引出了一系列的变化,关键在于从此以后技术被视作比实物更加珍贵的财富,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既然技术是财富,那么技术便可以和实物财富相结合,以迅速增值,于是各种各样新颖甚至怪诞的各作方式诞生了。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则是技术入股。

股份制的概念虽然也是陆仁带来的,但他记不清太多,只有名字以及“合作投资,按出资比例决定话语权和分红”这点内涵而已,至于具体该怎么做,不要说赵抗了,连当初的陆仁自己也是眼前一片漆黑。好在陆仁生前还说过另外一句话——“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赵抗自己想不出来,就将这新奇的玩意交给商人自己搞去。两年多下来,经过市场本身的优胜劣汰,能够维持下来或是成效卓著的,自然应该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就这样,本来搞得赵抗一头雾水的难题,就这样轻易解决了。至于这一过程中,赵国有多少商人破产自杀或是反目成仇,他可就没兴趣知道了。

“鬼头张”的意思很明白,他看中了元家在金属铸造与打磨上的特长和他们姐弟长期研究炮管的丰富经验,想让他们技术入股的方式和自己联合研发,出了成果之后专利权由两者的共同体持有。虽然其中“鬼头张”占大头,但对目前不但缺乏资金,技术也还远未成熟的元家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只不过“鬼头张”的话稍显晦涩,两人一时没明白过来。

“你们的实力还太弱,没有资格和我合办工场,所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两家并一家。”,“鬼头张”淡定地说道,“简单地说,就是你姐姐嫁给我,这样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两家合一家

“你休想!”,元横的反应就像是被扎了一样,立即警惕心十足地将他姐姐拽住,神似小孩子抓住喜爱的玩具一样不肯放手。而元嫣的眼神中虽然闪过一丝挣扎,但终究没有将弟弟推开。

“你这小子,都这么大了,还赖着你姐,也不害臊?”,“鬼头张”摇摇头笑骂道,“可是无论如何,你们总要建立各自的家庭,到时候还不是一样要分开?”

“我们会一直在一起,永远都不会分开!”,元横看到姐姐轻轻点了点头,心中一阵喜悦,却没有看出她眼中的那点无奈。

“你们难道要这可是天理不容的禽兽之行啊!”,“鬼头张”惊诧道,脸色都变了。

“怕什么?这里可是败德城,只要不犯法,没有什么事是不可做的!”,年轻的元横虽然回答得理直气壮,但神色里也隐约有些迟疑。

“的确,这里不会有人管你们,但是自古以来这种行为就从来没被允许过,你们就不怕有报应吗?”,“鬼头张”虽然也不是好人,但在他自己看来,可比这对姐弟强得多了,居然以年长者的身份教训起他们来,“按照你们现在的事故率,若没有我来帮助你们,你能不能活过今年都很难说,难道你们想要元家绝后吗?就算你愿意,你姐姐也未必愿意,现在她不过是怕伤害你而不忍说实话罢了。元嫣,你跟我到那边去,我希望你说实话。”

元横的心中一片混乱,眼睁睁看着姐姐跟着“鬼头张”走到远处开始谈话,他虽然很想去听,但又从心底里害怕,而不敢凑上去。没过多久,原本显得很坚强的元横已经蹲在地上啜泣不止,“不要丢下我一个人,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如果真的是刻骨铭心的相爱,即使天下人都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那又如何?”,“鬼头张”的第一句话显然出乎元嫣的意料,好在他接下来的话又切回了正题,“不过我刚才一直在注意观察,你对那小子虽然确实很关爱,但主要还是亲情,也许其中还夹杂着部分长期相依为命而产生的依赖感。我想,你弟弟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并且由于他更年轻,这种依赖感也更强烈。这(依赖感)并不是爱,只是一种错误,世上的人何止千万,难道就只有相同血缘的人才能信赖吗?”

“也许你说得没错,可是我不敢对他说,小横他现在就我一个亲人了,如果我也离开他,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元嫣叹息道,眼中抹过几缕黯然之色。

“放心吧,男人和女人不同,只要大炮的研制有了进展,他就不再会因你的离去而多么难过了。而只有那样,他和你才能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鬼头张”竟然难得地安慰起人来。

没有弟弟在旁,元嫣的神采与往日大为不同,闻言抿嘴一笑道,“看来我该谢谢你,只不过你可一向不是什么好人,难道最近转性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终究是做不成好人的”,“鬼头张”不禁自嘲地笑了笑,“前面说的那些只是顺便为之罢了,主要原因自然还是因为我非常想和你们元家合作。”

“那也可以使用别的方法,比如雇佣我们为你工作,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已经濒临破产,只要再失败一次,便根本无法拒绝。”,元嫣继续试探性地问道。

“那样的话,你们会尽心尽力吗?有些人只要老板布置下的任务,肯定会全心全意去完成,他们是最好的工人,但却懒于思考。而像你们姐弟这种敢冒险、肯思考的人才,却绝不会甘心为别人做事,所以我得下大本钱才行。而且,你也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女人,我老张是什么人?怎么会娶一个自己讨厌的女人续弦呢?”,“鬼头张”说着说着眼神开始变得灼热起来。

“人家明明长得那么丑”,元嫣因为长相普通,又由于出身环境等因素一向很少打扮,这还是头一次听到亲人以外的男人赞美自己,一颗芳心不可遏止地剧烈跳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鬼头张”可笑的发型也显得没那么讨厌了,而只要忽略这一点,他长得其实还是挺英俊的,而且眼中还隐隐散发出一股邪异的魅力。心头如小鹿乱撞的元嫣为了避免失态,连忙低下头去,不自觉地玩起了衣角。

“其实一开始我只是为了替宝儿找个娘,而像你这么温柔善良又懂火药与铸造技术的姑娘还真不好找。”,“鬼头张”别看长得不咋样,但若要说到对女人的了解,绝对是大行家,像元嫣这种姑娘,以诚相待反而最容易获得她的芳心,而若想动花花肠子,反而会适得其反。不过“鬼头张”还是不忘夸上几句,“不过我后来发现,其实你若有心梳妆打扮一下,也挺迷人的”

事情的发展并没多大的悬念,元横虽然一开始不甘不愿,但在获得张家提供的部分帮助后,他对大炮的研发终于有了重大突破,这令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而“姐夫”这个词也终于能够流畅地从他嘴里吐出了。看到弟弟每天兴高采烈的样子,元嫣的心中不禁一阵后怕,要是丈夫当时没有站出来,他们一直错下去的话,只怕就根本无法挽回了。事实上,大多数那些败德之行,正是因为外界的压力下,当事人的倔脾气犯了,才愈演愈烈,以致无法回头,元嫣姐弟真的很幸运。

但是,快乐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元横最新试制的大炮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射程和威力,但它毕竟还只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技术上还远未成熟。而赵抗又没见过真正的大炮,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以投石机发射“霹雳炮”的老火器方案,元横的研究只能靠压榨姐夫来维持了,不过这倒令他对“鬼头张”(真名叫张明远)的成见基本消失,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赵抗这么做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随着《魔典》中各项技术资料的全部解读,大型绞盘等各种新式机械纷纷投入了使用,而已有的各种机械也不断更新换代,这令赵国的投石机射程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最新型的大型投石机已经能将重达上百斤的“炮弹”抛掷到一百步开外,而换装“霹雳炮”(一般不敢用百斤重的,粒状火药的威力太大,万一没抛好,炸到自己可不是开玩笑的)这种爆炸威力巨大的“炮弹”的话,再坚固的城防也如同纸糊的一般,而在其后的战争中,由于士兵们以讹传讹,“霹雳炮”逐渐由“炮弹”的称呼变成了投石机本身

第四百五十八章  提 问

各种新式军械的投入使用,固然使得赵国这个本就令人畏惧的战争凶兽更加可怕,但也进一步拖长了北伐的准备时间。而它所引发的后果,即使是现在的赵抗也没有料到。不过,对“张元联合企业”(企业这个词是张明远的自创,纯粹是巧合)来说,虽然失去了大炮项目上的下拨经费,却得到了大量的粒状火药订单和朝廷专门发放的贷款,也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但不知何故,张家唯一的宝贝(不是形容词,名字就叫宝贝)少爷这大半年来却一直愁眉不展,好像正被什么难题困扰着

由于学业和实践上的优异表现,再加上在粒状火药研发上他老爸将他作为首席功臣上报,刚满十岁的张宝贝提前进入了轩辕附中。这令张宝贝这些天来心情好了不少,倒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主要是赵抗为了表示对中学教育(小学生就免了,代沟太大,赵抗可没有与其交流的兴趣。)的重视,每隔一个月会抽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到轩辕附中回答同学们的提问,这样一来张宝贝心中的问题便有望得到解答了,在崇拜英雄的中学生们心中,赵抗可是无所不能的神人来着

当四天后赵抗莅临轩辕附中之后,一向沉默寡言的张宝贝急吼吼地翻出一个小本子,结果赵抗点到他时,他却因为过于激动而一时结巴说不出来了,全班哄堂大笑,只有几个皇族子弟因为畏惧赵抗的威严而只敢在心中暗爽。

“不要紧张,慢慢说。”,赵抗也有些想笑,但考虑到不能伤害这个孩子的自尊心,他只是微微地眼角翘了一下。赵抗刚安慰了一句,就注意到这个站起来的孩子实在是年轻得有些过分,不,应该说是年幼才对,不由问道,“你多大了?”

“十岁”,张宝贝有些怯生生地答道,看来还是没能完全消除紧张。

“十岁就能来到这里上学,很不简单啊!”,赵抗吃惊道。赵国的学校制度虽然是赵抗首创,但其蓝图却是陆仁当初早就设计好的,只不过他没来得及将其付诸实施罢了。陆仁穿越前就意识到应试教育华而不实,所以在成绩评定中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另外,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陆仁自然也不会忽视,再加上在行为上具有实用主义倾向的赵抗对该蓝图在细节上的诸多修改,赵国学校的考试系统就显得非常怪异了。

赵国的考试满分是一百分,其中笔试四十分、面试二十分、实践考核四十分。笔试考的是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而面试的成绩则体现出学生的口才、气质、反应速度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除了占分二十以外,这项成绩还将单独备案,以备将来查询,毕竟口才好的人将来可以从事外交工作,意义是很大的。实践考核又分为研究类实践和生产性实践,前者是考核独自开展研究的能力,后者是要亲手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两者并列,取其中得分高的那一种作为实践考核的最后分数。研究类实践考核完美达成,是指独立设计并完成一次从未有人做过的实验(赵国称作试验);而生产性实践则是能够生产出一件超过市场质量而低于平均造价的产品。而为了鼓励创造发明,赵抗还特别加设了附加分,总分五十分。如果提出前所未有的创见,并且没被考评者驳倒的,可以获得二十五分;而如果能够通过发明获得专利权,可以获得四十分,如果能够有获得专利权并投入生产盈利的发明,则可以得到满分五十分。

这样分配,显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赵抗的实用主义情结,不过这些只适用于非军事类别,主修军事类课程的学生评判标准则另有一套系统,大多源于军队的规章制度。张宝贝年幼体弱,肯定不可能是军事类的学生,那么他要想跳级,就得在学年的考核中拿到超过一百二十分的高分才行,绝对称得上是位天才儿童了。而且按照赵国小学五年的新学制,张宝贝恐怕还不止跳了一次,也难怪赵抗都会有些惊讶了。

藉着赵抗吃惊的那点时间,张宝贝终于稳定住了情绪,开始问出他囤积了很久的各种问题。他的这些问题可谓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其中有不少问题,连接受过部分现代教育的赵抗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尽管有些窘迫,但赵抗的心里却很高兴,只有这样多问多学多思多做,赵国乃至华夏才能一代胜过一代,越来越强,如果老是抱着“先王之道”、“祖宗成法”不放,那就等着被别的民族从后面赶上吧!

虽然赵抗无所不能的形象在今天的提问中土崩瓦解,但是这对教室里年轻的中学生们来说,却无疑是有生以来最有价值的一课,“连院长这样的伟人,都一样都不懂的东西,那么我们这些平常人又何必自卑呢?”

而随着略显失望的张宝贝问出他的最后一个问题,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竟会产生那么深远的影响,“空中的气是什么东西?”

“那还用问,是空气啊!”,一个高年级的男生站了起来,替赵抗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简单答案陆仁早就说过,自然也写进了赵国官方的教材,可是那是高年级教材的内容,而张宝贝刚进中学不久,还没教到那里呢,他又怎么会知道?

可就在赵抗以为问题回答完毕,想要开始说些轻松话题的时候,张宝贝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继续问了下去,“对不起,我才一年级,不知道高年级的书上有答案。可是,空气又是什么东西?它除了看不见、摸不着,还有什么性质呢?书上不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吗?那么,这独特的性质,万物之间的不同点,就是鉴别它们的依据吗?而万物之间的共同点,则是它们分类的依据对不对?那么空气该算是哪一类的呢?”

“有见地!”,赵抗心中暗赞一声,眼前的小孩不过十岁出头,竟然提出了书本上都没有的思想,真是后生可畏啊!而那个刚才站起来的高年级学生现在也哑巴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脸上不禁有些发烫。好在赵抗似乎也没想好怎么作答,他似乎也能找到答不出的借口,但无论如何,他这回可是被张宝贝给弄得下不来台了,眼中不觉透出了些许恨意。

第三百五十九章 昔日王者

就在布萨忠义心潮起伏的时候,不止是他,甚至金军所有的将军都张大了嘴巴,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因为赵军阵中,竟然出现了一种不该出现的兵种,一种几百年前就基本在实战中被淘汰了的兵种,一种现在基本上只出现在仪仗中的兵种,那就是战车

事实上,即使大部分的赵军将领都没注意到那二百多辆战车,除了一些学院出来的少年和部分工兵以外,很多人之前还以为它们是装载辎重粮草的呢。就算后来虞允文告诉他们以后,大多数人也没想到这些笨重的家伙能派上什么用。毕竟战车由于速度与灵活性比不上骑兵,而地形适应性又比不上步兵,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就渐渐失去了主力兵种的地位。到了唐末,战车这种当初曾经叱咤风云的兵种,几乎只有在仪仗队里才有机会看到。

如今这一老掉牙的古董居然被重新搬上了战场,这怎么能不令金军笑掉大牙呢?这时即使是一向谨慎的布萨忠义都大笑了起来,他开始有些怀疑虞允文搞不好真是个书呆子了,复古的那一套居然搬到了战场上。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他们看不到战车的一些细节,与车兵们眼中的凛冽的杀意。

而纥石烈志宁看着眼前的一幕,则现出了一丝忧色。在那郁郁不得志的两年时间里,他为了排解忧愁,几乎将中国古代的史书通读了数遍,再加上他对名将的特别关注,现在的他无论谈起哪个古代名将都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他看到对面的那些战车,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在战国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只有他经常大量地使用战车作为主战兵种,而且在他的一生中,亲自指挥的战役未尝一败!

纥石烈志宁立即将自己的担忧禀告了布萨忠义,布萨忠义听后微微一愕,“你是说却月阵吧,无需忧虑。这一来,却月阵需要有水军配合才能保证侧翼的安全,充分显示威力;二来,却月阵中所用的巨弩威力虽大,但数量有限,当初北魏军队是不知虚实被其吓住,才终至大败。所以我军只需不顾一切全力进攻,便可操必胜。”

纥石烈志宁一时也想不出有力的反驳意见,只得讷讷而退。在他看来,敌军这种意料外变化所带来的战力影响,目前还并不清楚,这时贸然进攻,总是有些冒险。但是主帅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自己也只好执行命令了,再说他也只是略有担忧,毕竟双方实力差距是明摆着的。不过纥石烈志宁同时发现,赵军的战车似乎比传统的样式要大上不少,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一来只会进一步降低战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吗?

而此时赵军的五万多人则已经按照“叠阵法”的配置摆出了迎战的架势,不过与常规的“叠阵法”不同的是,用来阻挡敌军冲击的不是用身披重甲的连环马,而是那二百多辆战车。另外,由于骑兵太少,脚力强劲的近卫师步兵被当成骑兵布置在两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