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小透明的悠闲生活-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僧一道一落地,目光才落到屋里,便看得这苏家的两个主子正在淡定的喝茶,周围一个下人都没有,似乎等的就是他们俩?他们不那么确定的想。
要知道,他们进苏府,算是无声无息的,旁人根本就发现不了他们。可这夫妻二人为何一副早就知道他们要来的样子呢?难不成,这二人背后又高人?所以夫妻二人对于他们的到来才没有什么顾忌?
这人的脑洞一开,轻易就堵不上,反而有越开越大的嫌疑。
一僧一道便这样,因为猜想到苏家有高人,心里便多出了顾忌。有了顾忌便不会肆无忌惮。
苏卫东看向之前还在紧张的自家娘子,这会儿怎么看、怎么淡定的端着茶杯轻轻吹着茶水,在喝茶。余光都不留给冒然进他们家的妖人!娘子都不怕,他一个大男人,怕个啥?
也懒得看向那俩准备来坑他们夫妻的妖人,拽着的黑狗血瓷瓶的手却不自主的紧了紧,他可是准备当在娘子面前随时出手的。
一僧一道互看一眼,算是礼数周到的对苏卫东夫妻说道:
“贫道二人冒然打扰二位施主,实在是不得已为之,还望二位施主见谅。”
说罢便等苏家二位回答,哪知道,等了半天,人该喝茶,继续喝茶,不想喝的继续眼观鼻鼻观心。
不得已,跛脚道人又开口:
“二位……”
佳芸“嘭”的放下茶杯,又撇了他们一眼,才嘲笑般的说:
“两位出家人既然知道冒然打扰我们凡夫俗子休息,为什么还要大晚上的来扰人清梦?”
见两人没吭声,继续说:
“不会是那幻警找上你们了吧?你们有把柄在幻警那?不然就是喜欢幻警?才那么拼命的为她做事。就你们那么邋遢的模样,以幻警那喜欢小白脸的心,怎么会喜欢你们呢?痴心妄想什么的,果然比较适合你们俩!”
佳芸的问话,把一僧一道给说得脸青一道白一道,给气的。癞头和尚平复了一下,才说:
“施主切勿胡扯。”
反正人走找上门了,她还有什么好怕的,便继续说:
“我胡扯?你们都能助纣为虐的为了幻警去改别人的命格了,还不允许我说?女娲娘娘宫里的众位仙女可是托梦给我,把你们为了幻警、为恶多端的行径给说了个清清楚楚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俩个找来是为什么,你们明白,难道我就不明白?”
佳芸的话,把那跛脚道人和癞头和尚给气得:
“你、你……”了半天都没能说出一句话。
佳芸对于把人给气成这样,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而是继续:
“你什么你,你们做错事情还想开脱?你们以为帮了幻警,就能提高修为了?还是为了遮丑,就算减少修为也要为幻警做那些龌龊的事?你们以为幻警自己会没事?这会儿不过是女娲娘娘外出,她才能那么张扬,等娘娘回来,说不定幻警会直接被打成原型!而你们助纣为虐的行径,也不知道那些个上仙会怎么惩罚你们呢?”
“你、你如何知道?那些事情?”
“当然是众位仙子托梦告诉我的。没有仙子的托梦,我一届凡人,又怎么知道尔等的腌臜事?”
一僧一道听了佳芸的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是他们不怀疑,而是佳芸说的那些事情,确实是他们为了幻警去做的。本来,在绛珠仙子一家的命格修改不成之后,他们俩就跑去躲起来修行了。
好些年都没见幻警找到他们,他们也就继续闭关修炼。
未曾想到,前些日子他们会被幻警给找到,在幻警生气的指责他们没办好事情的时候。他们推脱说他们一直在闭关修炼,只是一时没注意凡间什么时候有了那些变化。
“你们,马上给我去把那些人的命格再改一次!在该人命格之前,先去把那个阻止神瑛侍者和绛珠的人给找出来灭了!”
“是。”
这么一想,那幻警那么些年没有出现,原来是时不时的被女娲娘娘惩罚、还有是一时无法找到他们啊!那么,现在,按照这位苏夫人说的,幻警所做的事情,已经被女娲娘娘知道了,他们做的很多的事已经被改了回来。只要他们现在不做,应该就不会被女娲娘娘惦记了吧?
最后二人一起向佳芸行礼,然后便离开了。看两人的样子,似是相信了佳芸的说辞。
苏卫东见人走了,他手里还攥着的黑狗血,这会儿也用不着了。有些莫名其妙的对自己的夫人说:
“本来还以为会发生点什么,结果就这么走了?”
“这么走了还不好?你要知道,他们真做点什么,我们俩根本就只能束手就擒。”
“这倒也是。你说的那些事情,真是仙人托梦?”
“不是有一天晚上,我觉得累了,就先睡吗?那天晚上……”佳芸便似是而非的说了那天晚上梦的事,再添油加醋的说了一些自己记得的事情。
苏卫东一回忆,确实有那么个晚上,娘子半夜醒了,又问:
“当时你怎么不跟我说?”
佳芸直接送他一个白眼,反问:
“当时我跟你说,你会相信?”
听了佳芸的话,苏卫东“呵呵”傻笑两声,说:
“大半夜的被人扰了,咱们还是快点去睡觉吧!明天我还要早起去衙门呢!”
有惊无险的过了一个晚上,苏卫东和佳芸均想:这一下,把那一僧一道给忽悠走了。那么就不会再回来了!而那一僧一道这会儿估计在找地方躲起来,不让幻警给找到吧!
那么幻警没找到那一僧一道,自然也就不知道破坏他们的计划的人是佳芸了。既然这样,他们可以放心的继续过着悠哉、悠哉的小日子了!
幻警是没找来,可那事没过几个月,贾敏就找到苏府来了。
看着脸色不愉的贾敏,佳芸心里突然就生出了几丝好奇,问道:
“大嫂,您这是、怎么了?”
贾敏看着已经生了三个孩子的佳芸,那身段、那脸蛋都愣是没多少变化,又想到自己家里的那些个糟心事儿,在心里为自己叹气的同时,也为佳芸高兴。在脸上扯出一丝笑容,说道:
“还能有什么事?还不是我娘家那点糟心事。前些天你大哥刚从衙门回来跟我说了圣上给元春封妃是别有用意。我还想着回娘家去给老太太提个醒,让他们低调一些……”
贾敏的意思是:林如海才回家跟她说圣上封妃有异,只怕是要针对四王八公而封的。可见其中的隐藏的意义不明,却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林如海的话,贾敏是准备回娘家跟老太太说说,让他们低调一些,别让那些个下人到处去传事拉绯。
只是那段时间她特别忙,没找到时间回娘家说。
昨天,她那二嫂就找上门,说是来借钱的。看着二嫂那副嘚瑟的嘴脸,她也懒得跟对方计较,便让丫鬟去拿了五千两银票给二嫂,结果二嫂嫌弃她给的钱太少,竟然说:
“如今,娘娘进了圣人的眼,你这作为姑太太的,给点好处,到时候娘娘在圣上面前多说你们林家的好话,对你们林家也是有好处的。”
二嫂王夫人的话,只让贾敏出钱、给越多越好。如果没有了好处,她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林家过不去了。不然连一分钱钱都拿不到,就得不赏失了。元春在宫里,要钱打赏人不说,那宫里的公公也到他们家问要过钱。为了元春好,他们也只能舍下脸面,到处问要钱。
要不是她那嫁到薛家的妹妹突然就没了来往,她曾经让人去金陵找她二妹,哪知道去了人才知道,二妹一家已经搬走。皇商也换了薛家三房的人在做。要是她那二妹夫还是皇商,她哪里需要到林家来问要那么一点钱?
贾敏本就不待见这二嫂王夫人,又见她来问要钱还那么理所当然的,心里更不喜,又听对方那么说,心里的不喜一直在扩大,最后干脆的说:
“二嫂,我林家可没欠贾家的钱财,我林家能挤出五千两银子给你,你要是嫌少,那就把银票留下,你可以走人了。”
贾敏的话音刚落,王夫人“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看佳芸似乎也不会给他更多的银两。只能攥着银票,一边碎碎念着自己的不高兴、一边走了……
“大嫂就在忧心这个吗?”
“是啊,不然我还有什么可忧心的?”
“你忧心又有什么用?即使你回娘家跟贾老太太说了这事,你想想,他们会相信你的话吗?”
贾敏想想佳芸的话,如果没有老太太的同意,二嫂又怎么可能会跑到林家问要钱呢?
看到贾敏的脸色缓了过来,佳芸才说:
“你想通了就好,有时候你认为不妥的事,在别人看着那就是见极好的事情。所以,你自己在一边着急、忧伤又有什么用呢?”
“唉,我这不是把他们当成亲人,怕他们出事吗?你说的也没错,我这寝食难安的为他们担心,在他们看来,还不如多给点钱给他们更现实一些。”
事情虽然说开了,可人有些时候明明什么道理都知道,却不一定能做得到。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姑嫂俩有说了一些有的没的。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佳芸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情依然有些沉重的贾敏离开了苏家。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贾敏走后,佳芸想的是,贾元春封妃,貌似贾家的人从上到下在这个时候又嘚瑟了起来。
外出的时候,逮着人就说他们家娘娘怎么、怎么样。就差拿着大喇叭宣告天下:他们贾家出去的娘娘怎么得宠之类的。好享受到众人羡慕、嫉妒的目光。却没想过那得宠的是真?是假?
其他人,就算听到了,也没谁去迎合。大家都是明白人,谁又敢去说圣上、妃子什么事呢?又不是嫌脖子太粗,活得不耐烦了。
可现在,贾家的大房二房给弄得分家了。贾赦一家现在,好像跟贾政一家几乎都不来往了。那么就算嘚瑟,也只是贾家二房的人在嘚瑟而已。跟贾家大房没有多大的关系了吧?
还有,因为王熙凤的改变,现在秦可卿还好好的活着,具体贾珍有没有和秦可卿有染她就不知道了。
而贾瑞没有见过王熙凤,自然就没有了性命之忧,依然好好的活着。在贾家族学里帮着爷爷看那些个贾家上族学的贾家子弟。至于贾家族学里是不是有很多的龌龊什么的,她也没有让人去打听过。
总之,现在的贾家,跟她前世记得红楼梦情节,那是天差地别。她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如果硬让她做个比较的话,那么原著就是高大上版的,而她现在所处的红楼梦就是通俗、平凡版的。
这些,也是佳芸之后让人去外边打听到的。
嗯,贾元春封妃,那么就准备有探亲的事情发生了吧?妃子探亲,要有别院?她还记得那贾元春探亲,原著不是有建大观园什么的吗?
那么建那些高大上的探亲园子,是要花很多、很多钱的。那么,咱不就可以去赚他们的钱了吗?
当然,她不缺那些钱,但国库里缺吧?看来,明天得让人去请自己那便宜大哥林如海到家里来一趟。他不是户部尚书吗?不如让他在适当的时候在圣人面前说说这事,圣上宣布让那些个妃子探亲、也是他卖那些建筑、装饰用的东西赚钱。谁又敢说什么?
再一个,她可以让薛城、薛老爷先把一些南方的东西、运过来,赚一些差价。毕竟,自己还和他老人家合作、不是吗?
自从成亲后,佳芸就有个习惯,有个什么事情,她都愿意和她家夫君苏卫东讨论能不能做。不是她没主见,而是她到目前为此,还不是很了解这个时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说她胆小也好、没自信也罢。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好好的、健康的、安全的活下去。
她家夫君也不是个迂腐的人,她跟他商量、讨论的那些事情,二人有时候也会意见相左,但二人基本都会把意见综合一下。争吵什么,基本都没有。按佳芸说的就是:懒得争吵,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大声喊那些太费嗓子、费口水了!
晚上,夫妻二人就着这事,讨论了一番。
最后还是决定让圣上圈银两填国库,毕竟圣上登基没多久,欠缺的,不是银两还能是什么?
当然,这事还得苏卫东去跟林如海说。而林如海再去圣上面前吹吹风,圣上只要有心,说不好只这次探亲,就能把人的思想给掰弯不说,国库更是填上一小半了吧?
佳芸呢?在把事情跟苏卫东商量后,就丢到一边去了。
她才不要去管着别人的事情发展。没事做的时候、故意的却也看着看她还能不能继续。
佳芸自己是放开了,可苏卫东去提醒林如海的时候,林如海听了这么个稀奇古怪的圈钱法,嘴角抽得有些厉害,想也知道肯定是自己那个义妹给想出来的法子。
要知道,一般人,谁会从圣上的那么点言行,就想到了圈钱的路子。还不是一般的赚圈钱法子,说不好一次便能圈上好多的银两来。
义妹要是男儿身,这会儿指不定就是个富可敌国的大富商了!
总说什么商人身份最低,最没地位。可没有商人,国家去哪里要那么多的税收?
这话在老圣人那或许没什么用,但圣上不一样,圣上对于商人,要比老圣人高看不说,或许,以后还会用到商人。所以,最近圣上都在想怎么才能提高商人的地位。
要知道,四王八公不少人家有女儿在宫里。一些张扬惯了的人家,要是知道在宫里为家里出力的贵人能回家探亲,为了给贵人张面子,肯定都会不遗余力的去想办法弄出一个华丽丽的高大上的探亲园子。
到时候,那些个贵人的家里人,自是花钱如流水。能圈钱是小事,能圈那些,嗯、那什么的钱,那就是大大的好事了!让你们借国库的银两,这一次肯定能让那些人吐出一点借款来。
不吐?没钱?没钱你弄一个那么漂亮的别院干什么?难道建别院不需要银两?
好吧,他原来就跟圣上说过要怎么收回那些个以前被借出去的银两。他自己曾经让人去问的时候,一个、二个的都在哭穷,愣是说没钱,他也不能带人去抄人家的家吧?
好在大舅兄明理,总算是把银两凑齐还完了。
想到大舅兄还银子的时候,是去找了老太太和二房一家,让二房的跟着一起还借款。毕竟分家的时候,老太太可是把家财平分了的。大舅兄这么去问二舅兄也很正常的事情。
可悲的是,大舅兄钱没拿到,还被老太太砸了俩杯茶在身上。还说他那二弟夫妻俩就在一旁看着,眼里还带着嘲讽。被气狠了的大舅兄,直接说了:
“老太太既然没把儿子当一家人看,那么就干脆把这亲也断了算了!”
大舅兄这话,直把老太太给气得大骂:
“……白眼狼、畜生……”
自从他们家到京里以后,他也就去过几次贾家。可没有哪一次没看到大舅兄被老太太骂的。似乎大舅兄只要出现在那老太太的面前,那老太太就来气。
人大舅兄也没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啊?可见那老太太心里实在不正常。正常人不可能会这么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吧?
可他那个岳母,待大舅兄,就跟大舅兄是岳父的前妻之子,而岳母是填房的……这么想的话,便可以理解岳母的态度了。不过,事实却是大舅兄是岳母的第一个孩子。
当时,也不知道大舅兄是不是被骂混了,直接就让人去请来族长、长老,当着大家的面说要断亲。还说什么反正家都分了,干脆就断个一干二净算了。
大家都劝他冷静的时候,二房的人屁话都没说一句也就算了,老太太还在一旁骂个不停。
直把大舅兄给伤得,冷冷说道:
“老太太既然不把我当儿子,我也不强求。钱一房还一半,毕竟分家的时候我们兄弟俩一人一半。如果二弟不愿还钱,这亲,就当是我贾赦用钱卖断了,如何?”
二房的人是不想拿出一半的钱,却也不愿断了这亲的,毕竟大房不管怎么说,还有爵位在身……可让他们拿出那么多的钱,他们又怎么甘心呢?夫妻俩一起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也是不甘心拿出那么多的钱还债的,她总觉得元春还在宫里,会有盼头的。虽然,他们现在还仰仗大房的爵位,以后可就说不定了。那么想罢,便一脸心疼的说着大儿子不孝等等。
老太太的话,如果是以前的大舅兄,或许马上就妥协了。可家都分了的大舅兄,对于这样的亲情早就死心了,又怎么会妥协呢?
也就懒得听老太太的作秀了,只是干脆的催道:
“一句话,断亲,钱我自己去凑;不断亲一人一半!”
这句话把老太太给噎得,直瞪眼也吓不住大舅兄。最后二房只能不甘的跟大房断了亲。
二舅兄夫妻俩看向大舅兄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指责。那种你无理取闹什么的目光,不要太吓人。
让他高兴的是,大舅兄这一还钱,那贾家的族长贾珍,竟然也跟着回去凑钱来还了。一下拿到差不多上百万的银两,他也就帮这叔侄两在圣上面前刷了一下存在感。他只希望以后有个什么的时候,圣上能放过他们。
至于岳母和二舅兄,他只是突然想不起而已。
咳咳,现在,又有了圈钱的机会。圣上应该也高兴的吧?嗯,等明天,明天自己在私底下跟圣上提个醒。这种闷声发大财的事情,可不是经常有的。至于当众说什么的,你当他傻啊?
而苏卫东,跟林如海说完,两人又聊了一些事情。林如海看他心不在焉的,也懒得再留他,直接把人给轰走。
回家的苏卫东,看到自家娘子正给两个小儿子讲故事。两个小豆丁也不知道听不听得懂,那明亮的眼睛一直都盯着他们娘亲,不吵不闹。回想小宇小时候好像也是那么好带的。几个孩子都极少哭,很懂事、好带。如果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哭哭啼啼的、就太糟心、太难养了!
故事结束了,两个专注的儿子,总算回过神了,这才发现他们的老爹已经搁那等着他们问好好久了!
果然,都不需要他们夫妻提醒,刚学会叫人的小奶娃就朝着他的方向快乐的一边喊着:
“爹爹、爹爹……”一边摇摇晃晃的奔过来。
苏卫东一手一个抱起来亲一下,嘴里还说说着:
“小北(小南)真乖。”
对着自家这两只刚会走几步路、说几句话的小宝贝,最是喜欢下地走路了!可以想象,每天跟着他们的下人有多累。好在他们还是讲道理的,好好跟他们说,他们总能接受一点点。
确实是一点点,他们可以刚点头答应大家坐着玩玩具的,结果一不留神,又摇摇晃晃的爬起来走路。还专门挑不平的地方冲,不是他们想跑,而是垫着脚尖,后脚跟不着地,身体自然就往前冲了!
孩子太好动还是乘以二的情况下,要不是每个孩子的身边都跟着几个人,他们还真是不放心。恨不得拿绳子把他们给绑住,以免走丢。
他和爷爷倒是没觉得怎么样,毕竟是男孩子,调皮捣蛋一些也没什么。可娘子不同,时不时的操心,嘴里还经常念念叨叨的说什么:
“一个孩子得多动症也就算了,为什么我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动呢?一个多动那叫‘走四方’,两个孩子都多动‘不得叫走八方’了吗?别人家的双胞胎,一般都是一个安静、一个好动的,为什么到了我们家,双胞胎也就算了,为什么性格还一样呢……”
其实,他还真不懂自家娘子说的什么“走四方”“走八方”的。每次他问的时候,他家娘子就会用很奇怪的眼神看他,以至于他不好意思继续问下去。
苏卫东也是有些奇怪的,两个孩子还在娘胎的时候很乖,很少闹。就是最后一个月的时候肚子太大,让娘子不好动。他还以为两个孩子一定也是跟小宇一样孝顺的孩子。
没会走路的时候是挺乖的,可会走路之后,就跟个上了发条停不下来的西洋钟,只要醒着就走个没完没了。
兄弟俩跟以前的小宇恰恰相反,小宇还在娘胎的时候,可把娘子给折腾得吃不好、睡不好。可小宇生下来后就一直很乖、很讨人喜欢,也很好带。
当了哥哥后的小宇则经常板着个小脸,像个小大人似的,那两个小的也是奇怪的,每次在小宇面前就乖的不得了。
别看他们小,却特别会看脸色。别看他们平时喜欢粘着娘子,而他们最怕的也是娘子,第二怕的是他们那板着小脸的兄长。不知道是不是他和老爷子对他们的要求太少,也极少真的生他们的气,反而成了他们最不怕的人了。
这种时候,他便经常被娘子取笑,说什么:
“别人家是严父慈母。到了我们家,就变成了严母慈父!你也不怕说出去被人笑话。”
“这是我们自己家的事情,有什么好怕的。再说了,别人羡慕都来不及,又怎么会觉得好笑呢?而且,他们爱笑就笑,别笑岔气了就得不丧失了!”
第95章
佳芸本就不是多管闲事的人,能管好自己的小家,她就已经很开心了!
再一个,她的好奇心真的不多,她一向秉着:好奇能杀死猫!而少了好奇。至于八卦心?那只鉴于她在非常无聊、或是闲得发慌的情况下,才有那种心思的。
对于自家两个儿子的好动,已经把她给累得够呛了,哪里还有心思去听什么八卦?
而她会那么担心两个孩子过于好动,也是有原因的。
前世,她有个当幼儿园老师的同学,所以她把他们家的侄子放在同学那个班,接送基本上都是她去的。
刚好那个班有孩子没有一分钟是能坐得住的。一个人带班的话,根本就看不住他,稍有疏忽,那孩子就满幼儿园乱跑。当时她同学怕那孩子乱跑会出事,就跟家长面谈,让他们配合老师,管管孩子,想想办法能让孩子坐得住。
结果,那家长却说:
“我儿子又没疯、没傻,我们也没时间管。你们自己看着办。”
孩子的奶奶还很凶的对她同学说:
“我孙子在家很乖、很听话的,怎么到了幼儿园就不会坐、坐不住了?”
她同学听了孩子奶奶的话,心里是很不舒服的,就让孩子的奶奶跟孩子一起上幼儿园,让她看看她孙子和别的孩子在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别人都能坐得住,而她孙子却坐不住?
后来,她问过她同学,那老太太跟着去幼儿园一个星期后,怎么说?她同学说:
“那老太太就坐在她孙子旁边看着她孙子,只要她孙子一动,就给一巴掌。然后她孙子就在她的巴掌下坐着。她还跟我们说‘你们看,现在不是坐得好好的了吗?”
这样的老太太,实在让作为老师的同学为难。就是跟她说道理,那老太太也不听,你要跟她说道理,她反而会更加的蛮横无理。
之后,她同学实在是没办法,对那孩子的家长进行劝退。愿意退全款给他们,让他们把孩子给转走。可人家就不走,她们也没办法。毕竟,那是公办幼儿园,学费、伙食费什么的都比私立幼儿园便宜,而且还不是那么容易进的。
然后那个孩子,可以说在整个幼儿园都出名了,只要是那所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基本上都知道有那么个孩子。虽然不知道他的真名,却都叫他“走四方”。
佳芸虽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会像那个“走四方”一样坐不住。但也花时间慢慢的培养孩子学会安静的倾听、认真的玩玩具。
所以,每天,她都会花一点时间给孩子声情并茂的讲故事,然后陪着孩子一起玩玩具。喜欢跑是吧?那就给他们一个可以跑的时间段。
总之,她是把自己能想的出的招都用上了。
人家不是说生个孩子癫三年吗?生小宇的时候,小宇太乖,她根本就体会不到癫三年。小南小北生下来后,她还没能体会,直到孩子会走路,她才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癫三年!
在孩子面前扮演各种角色的声音讲《西游记》等等童话故事。她在看账本的时候,就告诉孩子她要工作了,然后拿了穿珠、拼图、组装一些木工做好的小屋子等等能让孩子安静的玩的玩具,问他们要不要工作?
“娘亲,工作是什么?”
“工作呀?工作就是表示你长大了呀?”
“那我们也要工作!”
“可是,工作的时候会有要求的,你们能做到吗?”
“什么要求?”
“一是要求安静;而是要求不能走来走去。你们做得到吗?”
“能。”
“那你们去选择你们的工作吧!”
第一次,他们坚持了三分钟,到慢慢的一分钟一分钟的加长时间安静。当然,他们玩的玩具也在不停的升级,难度自然就会增加。这样他们才不会厌倦,每每做完一次“工作”,都有“礼物”。
每完成一次任务,就给他们适当的表扬肯定、拿到一颗星星,积累到十颗星星,就能提一次要求。
佳芸就那么周而复此的在丫鬟、嬷嬷的帮助下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成长。
一边喊辛苦,一边为孩子的转变而高兴。父母,果然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两个孩子三岁多的时候,也开始跟着太爷爷启蒙了!
而作为大哥的小宇,小小年纪,就闹着要去书院读书了!
佳芸哪里舍得让那么小的孩子去书院?这是古代的书院,不是前世的幼儿园。那么小就要吃住在书院,貌似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不过实岁六岁的孩子,就算带着小厮去照顾,让她一个月就看到孩子一次,她也舍不得啊!
现在可以说是她离不开孩子,而不是孩子离不开她这个娘亲!
最后她还是同意了。因为她知道这青山书院是京城比较难进的书院。每一个人进书院,都必须要经过考试,考试过了,才能进。考不过?对不起,请你明年再来试试。
虽然,她知道小宇很聪明,她有些矛盾的希望小宇考过、又希望他考不过。
就那么坐立不安中,等到了儿子的考试结果:高分考进书院!还幸运的入了院长的眼,当了他的关门弟子。
得到这个结果佳芸的心就放下了,小宇确实是那种很讨人喜欢的乖孩子。智商、情商都不低。还是青山书院院长的关门弟子,哪里还用那么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呢?
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