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尤氏三姐-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一说;姚珊心中更是有些诧异。概因两个人素日里虽是一道儿参加那个待选的培训,但因着宝钗的性格端庄,姚珊到底还是跳脱的底子,故此虽然大家也算是闺蜜,但这女红针黹之类的东西,她素来是不怎么上心的,反倒是宝钗样样拔尖儿,特别是在这种东西上头,更是绝对地独占鳌头。怎地她今儿居然要自己去帮她看花样子,而且只单叫了她一个人去,想必多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罢?
姚珊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面上仍微笑道:“既然宝姐姐盛情相邀,我又如何敢不去,左右我还没去过姐姐那里,今儿便叨扰一回罢。”
说话的功夫,因三春早就走在了前头,前后左近除了贾母的人和伺候她们两个姑娘的丫头婆子之外,却也没有别的人。
宝钗见她应了,便笑着携了她的手,莺儿在前头引路,小桃跟在后面,婆子们前拥后簇地一路往梨香院而去。
说起来这倒还真是姚珊第一回来梨香院,自荣国府转出东角门儿,刚刚到院门口儿,便见到一个大丫头正带着一个才留头的小丫头在那里玩耍。见了她们来,便上前垂手见礼。
姚珊定睛一看,却见是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带着香菱,便知道是王夫人此刻在房里,大约是在同薛姨妈说话。因朝着她们点了点头,同宝钗一道儿进了屋里。
果然外间堂屋里,王夫人正同薛姨妈拉着家常。姚珊见她们两位说得正在兴头儿上,也不好打搅,宝钗轻轻将她的袖子一拉,两人便也没有敢惊动那两位,直接静静地进了里头的屋子。
这却是宝钗日常呆着的房间了。姚珊见到这房中陈设十分简单,虽然也知道这宝钗素来是个不讲究这些东西的,但看着也实在觉得心里有些发凉。勤俭固然是个美德,但凡事若是太过了,总不大好。特别是宝钗她们现在是寄宿在荣国府,自己屋里弄得这么简陋恐怕不是太好,若是叫有心人看到了去传个什么话儿,绝对要减分儿了。至少在贾母那里会是肯定会的,这一点单看原著里那次在大观园参观蘅芜苑时,这位老太太的反应就知道了。
她有心要提点宝钗几句,又不好说的太直白,便笑道:“宝姐姐这屋子,倒是亮堂的很。”
薛宝钗素来聪明,一听姚珊这话,便明白了她的意思。但她却只微微一笑道:“姗儿你知道我素来不爱那些个东西,收拾起来放着,索性落得个干净。”
姚珊听她这么一说,便含笑点了点头,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左右这姑娘脑子清楚的很,人家愿意这么着,她也不好直接建议,毕竟,现在还没到参选的时候,宝钗的心思,估计完全没有在宝玉的身上。
就冲着她写的那句霸气侧漏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区区一个荣国府二房的嫡次子,大约还未入的了这位宝姑娘的眼。故此,好名声比好印象对她来说更有吸引力。更何况,除了贾老太太那种等级的超级富贵闲人,王夫人等大约都觉得她“勤俭持家”,并不会觉得她“节俭太过”。儿子媳妇的标准,跟孙子媳妇的标准总是不同的。王夫人的眼界同贾老太太的品味更是想去甚远,更不要说,宝钗还要叫她一声“姨妈”,这种关系,比其他什么都强——贾宝玉作为薛宝钗的保底儿选择,那是绝对跑不了的。
姚珊暗自感叹宝钗的清醒和理智,然后默默地为她点了个赞。宝姑娘这种水准,不去宫斗实在太可惜了,保不齐就是另一个贵妃呢。不过,老爷子那里搭进去一个元春就够了,可以的话,还是去下一任新君那里吧。
且不说姚珊心中如何想,那边儿莺儿早就将炕桌摆好了,又自拉着小桃出去倒茶。宝钗便请姚珊上炕坐,然后从笸箩里翻出花样子给她瞧。
姚珊心道,原来还真是要看花样子啊。因笑着伸手接了过来,原来上头却是两样花卉图案。一样是百花图,千姿百态,样样开得正艳,另一样却是牡丹图,倒是半开半闭,有些萧索。姚珊细细看了几眼,心中一动,又看了宝钗一眼,见她面上果然微微有些愁色,不免暗暗叹息了一声,方才道:“这百花儿固然千娇百媚、不可方物,但牡丹毕竟是国色天香,艳冠群芳,终究要胜了一筹。”
宝钗听得这话,面上的愁色更深了些,只叹息了一声道:“只怕逆风不解意,好景奈何天了。”
这句听来,倒是话中有话了。姚珊正待说话,却见帘子一动,莺儿已经倒了茶来,给她们两人奉上之后,便又静悄悄地垂手退了出去。
姚珊看那茶倒是上好的明前新绿,便捧起来细细品了一口,又放回桌上之后,方才笑着道:“宝姐姐素来是个豁达的性子,却不知道今日竟也有这样的时候。只是,姐姐今日既然单把我叫来,说这样的话,想必是未将我当做外人了。”
宝钗笑道:“我同姗儿你相交日久,自然是信得过你的。”她也喝了一口茶,方才缓缓道:“你今日既然来了,又能同着我说这样的话,想必也是懂我的心的。”
姚珊叹了口气道:“姐姐既然不拿我当做外人,又特特拿了这样的花样子给我看,我又怎好再揣着明白装糊涂。”她看着茶盅上飘着的那点碧绿的茶叶,微笑道:“姐姐也不必妄自菲薄,此次乃是小选,即便是百花争艳,也压不过姐姐一朵儿艳冠群芳,届时留了牌子,还怕什么风不风的,天不天的。”
大约是没料到姚珊说的居然这么直接,薛宝钗的面色有些发白,又有些发红,呐呐道:“姗儿,我原不是这个意思……”
姚珊笑着接口道:“以花喻人,言以明志,这原是人之常情。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不好说的事儿,咱们这一年来既然在一处儿,不说同吃同睡,也算是有同窗聆训之谊了。我瞧着姐姐是极好的,自配得上这百花之王的名号。若是诸事得宜,少不了也是有大造化的。”
宝钗微微红了脸儿,笑道:“我倒是算什么呢,妹妹才是天仙一样的人儿。”
姚珊见她拉上了自己,立刻自我解嘲地笑笑:“姐姐快别往我脸上贴金了,我原不是这块材料,届时不过去给姐姐做个伴儿,走个过场儿也就罢了。”
宝钗笑道:“妹妹过谦了,我倒是有那个心,也要有那个命啊。”
姚珊见她今日屡屡发悲声,倒也猜出了几分,因也不耐烦再同她绕圈子,便径直问道:“宝姐姐原本不是这样容易灰心的人,我同姐姐相识也有这些日子了,从未见过姐姐如此……可是外头有什么事?”
宝钗叹道:“我便说姗儿你最是个明白的。既然你看出来了,我便也同你直言了。”她又叹了口气,方才道:“实不相瞒,这还是我那哥哥的事儿。你可知咱们当时遇到的时候,他做了甚么事儿么?”
姚珊心中已经大略猜到了她要说什么,但却仍是只摇了摇头,等着她继续说。
那宝钗见她如此,果然硬着头皮接着道:“姗儿你方才可见到那香菱了?”
姚珊点了点头,暗道果然就是这事儿了。跟着,那宝钗果然将薛蟠因看中了香菱,不料这香菱被那拐子卖了两次,与前一手的买主冯渊起了争执,不小心将人打死的事儿说了一遍。倒是现在苦主冯家已经将他哥哥告上了衙门,正发签子拿他呢之类的云云。
姚珊听着她说的,同原来的剧情也差不多,但只是为啥贾雨村还没动手胡乱判案,不由得心中有些疑惑。见到宝钗一脸愁容,便也安慰她道:“这事儿原是薛大哥哥莽撞了,只是,到底咱们在内宅不好操心,还是请姨妈同二太太商量商量,看看亲戚们是否有个什么法子罢。”
宝钗道:“妈早就同姨妈说了这个事儿,听说是落在了应天府,新上任的知府大人要秉公办理呢。”
姚珊听着这个,知道这说的就是那贾雨村了。这货这一回居然真的发千子拿人了?不应该啊,他不是还跟薛大傻子喝过酒的嘛。
一念未了,外头莺儿已经来回说:“姑娘们,太太、姨太太请姑娘们外头屋里说话呢。”
第55章 五十五宽心
听见这话儿;宝钗倒像是有些诧异,不过姚珊心中却多少猜着了一点儿,故此,只拉起宝钗的手笑道:“既然是二婶娘和姨妈叫咱们,那可要赶紧去;方才我都还没给她们二位请安呢。”
宝钗听得她说的俏皮;便也微微一笑;便依言同她一道儿到了外头屋里。果见王夫人和薛姨妈并肩坐在炕上;正等着她们俩呢。
姚珊便同宝钗一起给她们见礼。薛姨妈早一把搀起她来笑道:“我的儿,方才光顾着同你二婶娘说话,竟是没见你来;是姨妈招待不周了,宝丫头怎地也没提醒我一句。”
姚珊笑着道:“姨妈可别怪宝姐姐;是我见姨妈同婶娘聊得入神,故此不敢打搅,倒是该问我一个不恭之罪呢。”
薛姨妈因朝着王夫人笑道:“太太您看,这孩子嘴儿真是好,还是那么会说话儿。”
王夫人也笑着道:“可不是么,连我们家老太太,都一直夸她呢。说我们家再没人比得上姗丫头伶俐了。”
姚珊见这恭维话是一筐一筐地来,没奈何地也只有堆着笑脸同她们俩客套。如此,你来我往地说了几车的套话,停下来喝茶的功夫,薛姨妈终于轻咳了一声,颇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听宝丫头说,姗儿你们当时来京里时,是同一位贾大人一道儿的?”
姚珊听着这话头,愈发觉得这薛姨妈和宝钗请她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当然,她也没有露在面上,只故作迟疑着道:“这……不知道姨妈说的是哪位贾大人?”
姚珊这话问的虽然略有些夸张的嫌疑,但原本也没错的,没有一个正经人家的闺阁少女总是关心别人家的男子的前程去向之类的。就算是演技太浮夸,那也得走这么个过场。她可不想被荣国府的人说宁国府掌家大奶奶的娘家妹子,是个不守规矩的轻浮女子。
故此薛姨妈倒是不好接着问了,本想着找宝钗帮着说,谁料等她看了宝钗一眼,却见她自薛姨妈同姚珊搭上话儿之后,就一直垂着头坐在旁边不言语了。想来这事儿她也不好随便多言,只得又回过头来,硬着头皮同姚珊继续聊:“便是那位做过林姑老爷家的西席的,还同我们家那惹祸精照过面儿的,跟着咱们一块儿进京的那位。”
她一口气说得这么清楚,姚珊倒是不好再装傻了,便只得做出个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姨妈说的原来是那位先生?那位先生正是姓贾,我曾听林姑父说起过,这位贾先生还是婶娘府上的宗亲呢。”
薛姨妈笑道:“便就是这位了,听闻你姑父还给他写了举荐书,引荐了他到你大叔父、二叔父门上?”
姚珊笑道:“这个我便不知道了。原是因贾先生也要进京,林姑父方才将我托付给先生,同路也好有个照料。但因着先生只从旁乘舟照应,也并未十分相见,故此,其中内情,我并不知晓,还望姨妈恕了我不知之罪。”
薛姨妈叹道:“我的儿,这原也不怪你。你小孩子家家的,哪里想着这些。就只是……不知道这位贾先生,人可如何?可曾是个好相与的?”
说到这里,宝钗终究还是忍不住接了句话儿道:“妈也不必总是问姗儿了,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又怎么会管这些事儿。”
姚珊听到这里,早就明白薛姨妈母女的心思了。想着多半还是为了薛大傻子打死冯渊那事儿了。她有心继续装傻作壁上观,但见到薛姨妈和宝钗满面惶急之色,还专门找了王夫人来,想必是为了薛蟠这事儿着急上火,担惊受怕许久了。
不过担惊受怕到草木皆兵、连她这个外人都找来说话儿,也确实太过了点儿,看宝钗那个样子,估计心里是不愿如此的。兼且听着她刚才□,好似也明白以姚珊性子多半也不会出手管这烂事儿,顺着薛姨妈的意思将姚珊弄了来,大约只是为着宽一宽薛姨妈的心而已罢?这么小个孩子就操心成这样儿,倒也真是个可怜见儿的。
姚珊想到这里,不免又为宝钗叹息了一回。又见她们母女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心中多少有些不忍,故此微微一笑道:“我虽然同那位贾先生接触不多,但黛玉妹妹素日里曾得过这位先生指教功课。我听黛玉妹妹说起过,这位先生最是个和善的人儿。来京的路上虽少谋面,却也多得先生照管的,可见是个热心的人。但,也只便是如此了,毕竟不是自家亲戚,终究不知道根底儿,若是遇到事儿,这些都做不得准儿的。姨妈和宝姐姐若是想要打探这位先生的事儿,何不派人去找林姑父问一问?兼且若说是在叔叔们门上举荐了的,请婶娘得闲向二叔叔问问,不就更便利些?”
虽然是个安慰的意思,不过这话说了也等于没说。林如海那里毕竟是隔着两层的亲戚了,就是贾政那里,如果能问的话,现摆着王夫人在这里,也就不用再巴巴地跑来问她了。
果然这话一说,薛姨妈和宝钗的面色只是稍微缓和了些,但目光里的焦急却完全没有缓解的意思。王夫人坐着沉默了一会子,方才道:“既然是这么着,我晚间便再去跟我们老爷打探打探消息罢。连姗儿都这么说了,这人究竟如何,却也真是闹不清了。”
薛姨妈叹息道:“蟠儿还说,他同这位大人吃了一路的酒呢。怎如今……”
王夫人也叹息了一声道:“都说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且去求了老爷问问到底如何了,教蟠儿以后千万少惹些事罢。”
她一面说一面站起身,薛姨妈便也忙站起身来相送,姚珊和宝钗自然也跟着送了出来,待到王夫人去的远了,姚珊便也要告辞回去了。薛姨妈倒还苦留了姚珊吃了饭走,姚珊笑着道:“姨妈盛情赐饭,原不该辞,但因今儿黛玉来,老太太那里多半要传饭,且不说我了,就是姨妈和宝姐姐,也少不得要一道儿去呢。”
薛姨妈因笑道:“可不是么,说起来我倒是忘了这个茬儿了。既然是这么着,我也去换个衣裳,宝丫头去送送姗儿罢。”
姚珊便笑着道了句“不敢劳烦”,宝钗却早应了,拉着她的手儿往外走去。姚珊顺从地由着她拉着自己,到了外间,宝钗的眼圈儿便有些红,小声儿道:“今儿可难为你了。”
姚珊赶紧摸了帕子出来递给她,拉着她的手安慰道:“姐姐快别这么说,咱们相交这一场,哪里还要说这般见外的话。我知道你心里苦……”她顿了顿,终究还是叹了口气道:“但只是,我且有一句话儿单同你说一说——若是薛大哥哥那事儿当真是落在了贾先生手里的话,想来以那贾先生为人,恐怕就已经料理妥当了……只怕是,此事另有内情了。”
宝钗听了这个,不免惊得杏眼圆睁,死死拉着姚珊的手道:“这……若真是如此,这可如何是好?”
姚珊摇了摇头道:“姐姐且先莫要如此慌了阵脚。我说得不过是个最坏的打算,此事若真是如此,便也只得多请姐姐的姨爹、甚或是舅父们从中周旋了……只是既然二婶娘那里已然去探听消息,还是留待明日再看看虚实罢。或者舟车劳顿,消息有误的事儿也是有的。若果真是无事,那便最好了。”
宝钗听了她这话,虽然瞧着神情稍微安定了些,却仍是有些忐忑,姚珊知道她素来为寡母劣兄操心惯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劝了她两句,略宽了宽她的心,便就回去了。
晚饭照旧是在贾母处用的,黛玉的情绪已经比才来的时候好了不少。因见了姚珊,同她多说了几句话,便也不免略略开怀了些。只是到底要同贾母一道儿住在碧纱橱里,遂了贾宝玉的心愿。
姚珊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因自己不过是个外客,不太好多言,只得暂时沉默微笑,想着来日方长,左右林如海一家子都在都中,黛玉必然不会在这里久住,权且顺其自然便好。
一顿饭吃得尚且算是平静和谐,饭毕各自回家。姚珊照旧去见尤氏,却见贾苏带着一套儿文房四宝,可劲儿得瑟,说是“林姑爷爷给的”。姚珊逗弄了他几句,见他渐渐的瞌睡上了了,便教奶娘抱了他去睡了。
跟着又同尤氏闲话了两句,无非是些日常琐事,小半个时辰过完,也就是该去睡了的时候了。
姚珊起身告辞,正打算往自己院儿里走,却忽然听得尤氏翻出一封信来,一面递给她一面道:“姗儿你且等等,说着话儿,就险些忘了这正事儿了。今儿咱们府里派人来送信儿了,你也看看罢。”
作者有话要说:好困,明晚有饭局。如果卡着点儿更的,有可能是不完整章,大家最好后天早晨看比较保险。
第56章 五十六大寿
姚珊应了一声;便就停住了脚,转身接过那个红彤彤的信封子拆开了看。原来却是个请帖子;言说是余府老太太过寿;要请尤府上下;并大姑奶奶一道儿去热闹热闹。
一个帖子写得半文半白;一本正经中透着些让人发笑的别扭;倒是文如其人;活脱脱就是她那位忽然撞上门来的大舅舅的手笔。
姚珊又看了一遍,方才笑道:“原来是那位大舅舅的帖子。只是;咱们太太不是一直说道外祖母去的早,她自幼儿只仰仗着外祖父过活么?这老太太又是哪里来的?”
尤氏也笑着叹了口气道:“我也说呢;这没头没脑的,倒还是专门给我下的帖子。有心不去吧,又怕咱们家太太心里不安稳,她前些日子不是还说身子不爽利么,若是万一再因为这事儿,再弄出来点儿病啊痛的,倒是咱们的不是了。”
姚珊想着自家老娘那如同惊弓之鸟的模样,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大姐姐说得甚是。也不知道太太昔日到底是怎么结下的梁子,我自生下来就没见过她那般惆怅过。”
尤氏叹息道:“妈也不容易,外祖母去的早,家里又是那么个形状儿,她一个未嫁女,想必也是吃了不少苦的,故此才会如此罢。”
姚珊见到尤氏称呼尤老娘的口吻忽然亲近了不少,便知道她有些感同身受,物伤其类了。这位大姐姐何尝不是亲娘早逝,一个人在内宅里撑过了那么些年。想不到因为这么个事儿,她同尤老娘两个人的继母女关系,倒是又亲近了不少。
只不过,这位余家现在的老太太,到底是何人物,还是让她们很是好奇的。她问过了尤氏,知道帖子上说的那“大寿之日”,左右宁国府上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便央求着尤氏陪她一道儿去。尤氏自然也是愿意去的,恰好姚珊又开口相求,便更是有了个台阶,顺便连出门儿的借口都是现成的了——陪着妹子走娘家亲戚,再名正言顺不过了。
于是姚珊便请尤氏次日连着她的份儿一齐去给尤老娘回信儿,说她们两姐妹到时候一定陪着她们参加这寿宴。将这些琐事都交代清楚了,她方才回去自己院儿里歇下。
只是躺在榻上,却又忽然想起尤老娘看了这个帖子不一定怎么焦虑呢,便索性决定第二天起来再回去一回。
次日她一大早儿起来便禀明了尤氏,连贾母都没见,便急匆匆回了家。果然一进了家里,便见到尤老娘正一脸忧虑地同尤二姐絮叨,见到姚珊回来,自然是喜出望外,慌忙迎出来,拉了她的手进门,寒暄了几句,便就切入了正题。
尤老娘年轻时很是吃过几年苦,原先还是有几分泼辣的脾气,这两年年纪大了,倒是愈发有些怕事儿了。她的心结,自然还是在那昔年的间接逼死余大舅的生母姨娘上面。姚珊劝了几句,见她还是焦虑依旧,便知道这心结时日太久,恐怕短时间内开解不了了。她心中无奈,却仍是笑着道:“既然太太不喜欢同余家大舅舅来往,咱们便不去也罢。”
尤老娘叹息道:“这不好罢,人家上次来,送了那么重的礼,咱们也是知书达理的人家儿,总不能叫人看轻了去,说咱们家不知道礼尚往来,毫无规矩。”
姚珊暗道果然如此,却终于还是忍不住笑道:“太太既然这么说,那倒是要怎么着?”
尤二姐早给尤老娘奉了一杯茶,此刻正端着一杯给姚珊送来,听了这话儿,便笑着接口道:“若是我说,便教大姐姐带着我同姗儿去罢,左右太太这两日身上也不爽利,在家里静养静养也好。”
尤老娘沉思了片刻,又摇了摇头道:“这也不好,倒是显得我怕了他们似得。不过有两个臭钱,又能怎么着?那婆娘又不是我逼着她的,她自己跳河,与我有什么相干。”
她话是这么说,语气也硬气的很。但是,那眉梢眼角儿的愁苦却完全出卖了她的内心——但凡问心无愧的,又哪里会这么虚张声势?无非心中实在是有愧罢了。尤老娘到底不是什么心狠手辣的人,纵使有几分小脾气,又怎么敢当真逼死人?
姚珊叹了口气,暗道这解铃还须系铃人,那位老太太到底是何方神圣,她这位老娘恐怕还是要去亲自见过了才会安心。
她只顾着跟尤老娘说话,一不留神,已经见到二姐亲自给自己奉上茶来,便慌忙站起来双手接了,道了句“不敢劳烦二姐”,这才接口道:“既这么着,那便还是劳烦太太带着大姐姐、二姐姐同我一道儿去罢。”
正说着话儿,外头却传,说林府小少爷和谢姨奶奶到了。尤老娘喜出望外,忙带着尤二姐和姚珊迎了出去。果见她表姨妈谢氏带着林默玉来了,正让丫头婆子们搀扶着下轿子。
尤老娘忙带着尤二姐和姚珊迎了上去,笑着道:“妹妹今儿怎么来了,昨儿才听说你们一家子都跟着林老爷进京了,正说着带着姑娘们去看看你呢。”
数年未见,那谢姨娘容色依旧鲜妍,整个人却出落得愈发端庄。虽然还是姨娘,但因着统共府里只剩了她一个,每日里又要照管林如海起居,又要照管林黛玉和林默玉两姐弟的生活、功课,还要管着府里上上下下一概杂七杂八的事儿。如此几年下来,把个先前什么事儿都不管,性子最是柔顺的这位表姨妈,折腾得气场强大了不少,倒颇有些主母的范儿了。
见到尤老娘率领两个女儿相迎,她忙搀了尤老娘的手,笑道:“姐姐这是说的哪里话儿,论理自然是该我先上门儿拜望姐姐才是,哪里有教姐姐先来的道理。”她一面说,一面命林默玉叫人:“默哥儿,这是你尤家姨母,并二姐姐、三姐姐。”
那林默玉已经六七岁,生得眉清目秀,看模样,倒是跟林如海似了个七八分。林家素来是书香门第,想来早已经是启了蒙,自然而然便带了些书卷气,倒是比个年纪差不多的贾苏看上去更加挺拔秀丽。就是身子骨看着也还是不大好,十分瘦削,风一吹就要倒了似的,让人看着有几分忧心。
听见谢姨娘唤他,那林默玉便应了一声,然后恭恭敬敬地上前来给尤老娘、尤二姐和姚珊见礼。尤老娘见到林默玉生得这么好,早喜欢得了不得,当即携了他的手笑道:“默哥儿生得真是好,快,外头冷,咱们上屋里坐去。”
于是众人便浩浩荡荡地往屋里走,姚珊走在最后,见前面几位没有注意,便暗暗使眼色低声吩咐小桃去准备给林默玉的见面礼。然后才紧赶了几步,同着二姐一块儿最后进了屋里。
尤老娘自然请了谢姨娘上座,谢姨娘又怎么肯?故此两个人推让了一回,还是尤老娘上座,谢姨娘旁边作陪,尤二姐和姚珊少不了又同谢姨娘好生见礼,寒暄了一阵,又相互交换了见面礼。
尤二姐和姚珊各得了两盒子金锞子,林默玉的是一套文房四宝,并十个“状元及第”的金锞子。因着平日里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亲戚来,这些东西还是预备着每年给贾苏的,因着从来都是姚珊准备,故此尤老娘和尤二姐都没想到,此刻见了姚珊早早地准备了拿出来,倒都很是欢喜,赞叹到底是姚珊心细之余,二姐儿免不了便又暗自自省了一回自己的不够细致之处、下次定要多想一回不提。
且说谢姨娘看着尤老娘,便说了她几句身子康健,面色还好,一如当年的话。然后又把目光放到尤二姐身上,自然又是有好一番赞叹。到了姚珊这里,却倒是反而说了几句分量略轻的话,那些多谢她旧日相救的话却是一句没再提了。
姚珊也不觉得什么,因前院儿说尤老爷回府里来了,谢姨娘便打发了林默玉去给尤老爷请安。然后方才说了几句前因,无非是哥儿大了,心事也重,不好在他面前多提甚么,故此倒是显得对姚珊礼数不周了云云。
姚珊自然也是寒暄了几句,她这才话头一转,说到了正题:“余家大哥哥下了帖子到我们府上,说是他们府上老太太过大寿,不知道姐姐收到了帖子没有?”
尤老娘不由得一惊,道:“他们也给你去了帖子了?”
谢姨娘笑道:“正是呢。且我们老爷前日才入的都中,便不知道他们消息竟然这么灵通,竟就找到了我们家宅子的门儿呢。”她说到这里,顿了顿,方才有些疑惑地问道:“姐姐,你说府上这位大哥哥,可是那位不是?”
尤老娘的面色便不由得有些不好看,讪讪道:“我们家只有那一个兄弟,不是他又能是哪个呢?自然便就是他了。”
谢姨娘愈发疑惑了:“那这位老太太,又是哪里来的?”
尤老娘的脸色愈发不好看,姚珊见这个样子,没奈何地,只有自己上前接话儿道:“姨娘不知道,我们也正奇怪着呢。不单是姨妈同我们家接到了这帖子,便是我大姐姐家,也接到了呢。因那一日左右无甚么事儿,大家伙儿正商议着去看看呢。可巧儿,姨妈也来了,倒不知道那天可得空?若是姨妈也能同去,自是最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零点后来看。。抱歉之前更的没完整。
第57章 五十七重逢
谢姨娘听得姚姗这么一说;倒是明白了过来,便嫣然一笑道:“既然是这么着,那一日我必定到就是了。”她说到这里,又看了尤老娘一眼;方才笑着道:“姐姐也不必太过忧心,左右到时候有姑娘们、还有我呢;咱们且去看看那位老太太;到底是何方神圣再说。”
尤老娘听得谢姨娘这个话,方才安下了些心来,笑着道:“这说的也是;既是有你们在,我还有什么好操心的呢。咱们不说这个了,妹妹大老远儿地来的,可有什么新鲜的事儿说说没有?”
谢姨娘心知尤老娘不想在女儿们面前再提当年的事儿,便就立刻会意,撂下了方才那个话题,只捡着些人情风土、旅途见闻说了一些,又说了些家中琐事之类,时间也就消磨得差不多了。姚姗也陪着说了会儿话,因谢姨娘说起家中诸事,姚姗便顺口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