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琏二爷的科举之路-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本来想给你取字的,没想到那个臭小子已经赐字给你。”太上皇对这点很不满意,觉得隆武帝剥夺了他的权力。“赐了就赐了,还随便赐了一个六元,哪有人的字叫六元的。”
  “皇上是看我连中六元,所以才把六元作为字赏赐给我。”呵呵,他当时被皇上赐字六元的时候,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心情,那就是日了狗了。六元,六块钱,真是太难听了,让他想到上辈子的二元超市……
  “太随便了。”太上皇为了这事,还把隆武帝骂了一顿。
  “l林爷爷,您想给我取什么字?”
  “行远。”
  “行远?走得很远的意思吗?”
  太上皇微微颔首:“希望你未来的路越走越远。”
  简单的两个字,包含着长辈的浓浓祝福,这怎么不让人感动。
  贾琏心里头充满感动,鼻头有些发酸:“谢谢林爷爷……”可惜,皇上已经赐字,行远不能用了。
  “可惜那个臭小子已经给你赐字了。”提到这事,太上皇心里就有火。
  贾琏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以后作画时,我就用行远署名。”
  太上皇听了这话,心里稍微好受了点:“也好。”
  贾琏他们不知道当初钦天监的人核对他和庄镜容的生辰八字时,出了点意外。
  当时钦天监的人合贾琏和庄镜容的生辰八字,发现贾琏的生辰八字很是古怪。以生辰八字的推算来看,贾琏这一生毫无作为,不仅没有考中状元,也没有官运,还会在三十几岁的时候丧命。可是,现实中,贾琏连中六元,又受皇子的重用,以后的仕途不会差。这相差的未免太大了。
  虽然推算命数不是太准,但是基本上不会太偏。可是,贾琏的生辰八字和现实却相差太多,就好像贾琏的生辰八字不是他的一样,这太古怪了。
  贾琏的生辰八字和庄镜容的生辰八字也不和,两人并没有姻缘,也不会成为夫妻。可是,皇上已经给他们赐婚,他们很快就会成为夫妻。这太怪异了……
  贾琏的生辰八字把钦天监的人难倒了,不知道该不该实话跟皇上说。但是,皇上已经赐婚了,他们再跟皇上说贾琏的生辰八字和庄镜容的不和,这不是打皇上的脸么。
  纠结了很久,钦天监的人商量一番,决定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隆武帝,就说贾琏和庄镜容的生辰八字很合。
  隆武帝收到钦天监选好的日子,就拟了旨,让贾琏和庄镜容在八月初二完婚。
  这道完婚旨意下来,又让京城里无数的姑娘伤了心。她们的状元郎两个多月后就要娶别的女人了。
  圣旨下来后,贾赦就找人算好日子,然后去庄家下聘礼。
  下聘礼的日子定在七月初八,这天是个吉利的日子。
  完婚的日子订好了,下聘礼的日子也定好了,要准备的东西很多,邢夫人就变得忙碌起来。
  贾母听到消息后,就把贾赦和贾琏叫了过去。
  离贾珠的葬礼已经十几天了,再次来到贾府,贾琏明显地感觉到贾府的气氛有些死气沉沉,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贾珠刚过世。
  父子俩来到贾母的屋子,先给贾母请了安。
  贾母朝贾琏招招手,一脸和蔼亲切地说道:“琏哥儿过来。”
  贾琏发现自从贾珠过世后,贾母对他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比以前更加亲热了。说实话,他不能接受。
  贾母握着贾琏的手,深深地望了他一眼,笑着说:“一晃眼,琏哥儿也要成亲了。”说着,忽然红了双眼,“祖母一直觉得你还是个孩子,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要成家立业了,还真是……”
  “祖母,我十五岁了,不是小孩子。”
  “在祖母眼里,你还是个孩子。”贾母拍了拍贾琏的手背,“不过成亲了也好,成亲了你就会变得更稳重更成熟。”
  “是。”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唉……他这心里还是很别扭啊。
  “下聘礼的日子定好了吗?”贾母望向贾赦问道。
  “订好了,七月初八。”
  “庄家毕竟是皇亲国戚,聘礼要丰厚些,不能让人小看了。”
  “我知道。”贾赦不仅把家里的好东西拿去当聘礼,还四处收罗好东西。
  “我这里有不少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待会你们带回去,拿去做聘礼。”
  贾琏被贾母的话惊到了,这老太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
  “祖母,要不得,这是您自己的东西,哪能要您的东西做聘礼。”他可不想欠老太婆的人情。
  “你是我孙子,你成亲,我自然要准备些东西做聘礼。”贾母笑着说,“再说我老了,这些东西放在我这,也派不上用场,还不如给你拿去做聘礼,给你长长脸。”
  “祖母,聘礼我们自己能准备好,不需要您费心。”开玩笑,如果接受这个老太婆的东西做聘礼,以后就会拿这件事情说事,还不知道会被怎么纠缠。
  “你成亲,祖母也想出一份力。”
  “祖母,您的好东西留给大姐和宝玉吧。”他可不想以后被这老太婆死死纠缠,“大姐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说亲了,您把好东西留给她做嫁妆吧,这样大姐出嫁的时候就能风风光光。”
  贾琏不说,贾母还没有想到这方面。的确,比起贾琏,贾元春更需要好东西当做嫁妆。
  “之前皇上赏了我不少东西和银两,东西不够的话,我们就出去买。”贾琏劝说道,“我就不要您的好东西了,留着给大姐撑腰吧。”
  贾母紧紧地握着贾琏的手,一脸欣慰地说:“你这孩子……真是为你大姐考虑啊。”
  “大姐是女儿家,嫁妆不丰厚,会被男方看不起。”
  “是啊……”贾母被贾琏说动了,“既然你这么坚持,那我就把东西留给你大姐。”
  “恩,留给大姐做嫁妆吧。”
  贾母拉着贾琏又说了一会儿话,留贾琏他们用午膳,被贾琏说有事拒绝了。
  刚走出贾母的屋子,就见赖大家的跟了出来。
  “大老爷,琏少爷。”
  “祖母还有什么吩咐?”
  “不是老太太找您,是老奴有事相求。”
  “你?”贾琏一脸惊讶,随即想到之前赖大家的儿子来六元府通风报信,立马就明白赖大家的找他的目的。
  赖大家的朝贾琏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头:“琏少爷,老奴的儿子想去六元府伺候您和大老爷,老奴恳求琏少爷收了老奴的儿子。”
  贾琏捏着下巴,表情若有深思。他记得原著里赖大家的儿子捐了钱做了个知县,可见赖大家有不少钱。赖大一家在宁荣两府伺候,不知道在里面捞了多少钱,而且他们肯定知道宁荣两府不少的事情。
  赖大家的一直伺候老太婆,颇受老太婆信任,可以利用一下。
  “可以,就让你儿子去六元府吧。”
  赖大家的见贾琏答应了,一脸欢喜和感激:“谢琏少爷大恩。”儿子跟着琏少爷,绝对会有出息。
  “祖母年纪大了,你日后要好好伺候。”贾琏意味深长地说道。
  赖大家的是个人精,听到贾琏这么一说,顿时就明白贾琏的意思,神色恭敬地说道:“琏少爷放心,老奴会尽心伺候老太太的。”
  见赖大家的明白他的意思,贾琏满意地笑了:“那就好。”这赖大一家能在宁荣两府捞到那么多银子,可见是聪明的。
  赖大家的上前走了一步,小声地对贾琏说道:“琏少爷,大少爷下葬后,二太太的神智就有些不清楚,天天说是你害死了大少爷。二老爷的官职停了,老太太想让您向皇上求情,让二老爷的停职结束。”
  “老太太怎么刚才没有提起?”
  “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跟您说,过段时间就会跟您提这件事情。”
  贾琏轻轻点头:“我知道了,以后有事就让你儿子告诉我。”
  “是。”
  贾琏和贾赦离开了。
  赖大家的回到贾母屋子,就听到贾母问:“你找琏哥儿做什么?”
  “老奴想让儿子去六元府伺候,这样六元府有什么事情,我们这边也能知道。”
  贾母觉得赖大家的这个安排不错,点头赞同地说:“还是你想的周到。”随即问道,“琏哥儿答应了吗?”
  “老奴求了半天,琏少爷才答应。”
  “答应了就好。”贾母觉得赖大家的这个安排太和她的心意,高兴地就赏了赖大家的几批好绸缎。
  “老太太,大小姐的亲事,您打算怎么办?”
  “我们家的名声被老二家的败完了,元春怕是找不到好人家。”最起码,世家就不用想了。
  “二太太她……好像不太好……”
  “珠哥儿的过世对她打击很大。”提到贾珠,贾母心里就一阵锥心疼,“让人看好她,不要让她跑出去四处乱说话,不然这个家就真的完了。”如果不是有贾宝玉在,贾母估计也振作不起来。
  “老太太,大小姐和姑爷快要到了吧?”赖大家的口中的大小姐和姑爷,指的是贾敏和林如海。
  提到这件事情,贾母瞬间满脸笑容:“是啊,应该就这两天了。”
  “大小姐自从出嫁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次回来就和您团聚了。”
  “是啊,我有十来年没看到她了……”贾母的三个孩子,其实最疼爱的是贾敏,其次才是贾政。
  “所以,老太太您要好好养身体,这样大小姐回来见您好好地,心里肯定开心。”
  “你说的是。”这段时间家里发生太多不好的事情,府里的气氛太过压抑,等女儿一家人过来,就会变得热闹。
  贾敏他们收到贾珠过世的消息,她心里非常担心贾母,毕竟白发人送黑发人,真的怕贾母接受不了这个打击。再说,她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怕是活不了几年。她想在走之前,回家一趟看看母亲。
  林如海见贾敏站在甲板上,赶紧走了过去,给她披上一件披风。
  “风大,不要站在这里吹风。”
  “一直窝在船里,闷得我难受。好不容易把黛玉哄睡着了,我就出来吹吹风,透透气。”
  “出来也不知道披一件衣服,要是受凉了怎么办?”这些年,自家夫人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他心里又是担心又是焦急。这次她要回来,他本来是不答应的,毕竟她的身体承受不了长途跋涉,但是见她思亲如切,不忍心拒绝,就答应了她。
  “夫君,你不用担心。虽然长途坐船有些累,但是我心里高兴,胃口变好了很多,身体也感觉好了很多。”
  “那就好。”看来,答应她回来是对的。
  “也不知道母亲怎么样了?”
  “母亲一定不会有事。”
  “上次我病重,大哥千里迢迢来扬州看我。这次回来,我是要去看他的。”之前,贾敏病重,贾赦在贾琏会试结束后,就去了一趟扬州,呆了没两天,又急急忙忙地赶了回来。
  “这是自然,我还想和琏哥儿聊聊。”原本以为珠哥儿会有出息,没想到最有出息的是琏哥儿,连中了六元。
  “琏哥儿啊……以前听母亲说琏哥儿和大哥一样不学好,没想到琏哥儿这几年努力读书,连中了六元。”
  “那个时候琏哥儿还是个小孩子,小孩子自然贪玩。”
  “说的也是。”贾敏想到几个月前见到的贾赦,不由地一笑,“大哥也变了,不像我在家时那么……”她没有出嫁之前,大哥整体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说话也阴阳怪气。上次大哥去看她,整个人像是变了一个人,变好了很多。
  “琏哥儿有出息了,大哥自然会变。”说实话,他之前对大娘舅的印象很差,但是上次见到,就感觉大娘舅改变了很多,不像之前那么糊涂了。
  “也对。”贾敏和林如海在船头站了一会儿,然后就回到了船里。
  贾琏他们也是知道贾敏他们要回来了,因为林如海在出发前,特意写了封信给贾赦。
  贾珠的葬礼结束后,贾琏就正式去工部报道了,现在每天都去工部上班。
  他之前跟隆武帝说想搞技术,想改变农耕的工具和纺织机。隆武帝就跟工部尚书说了一声,让贾琏专心地搞技术。
  工部尚书对贾琏也很看重,让工部的人没事不要去打扰贾琏。
  工部的官员都是实干家,勾心斗角很少,不像其他几个部的官员为了权力争得你死我活。
  六部里,也只有工部没有参加党争,保持中立。不过,工部和其他几个部相比,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所以要不要工部加入不是太重要。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工部的气氛非常好,官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友善,不像其他几个部那么复杂和危险。
  贾琏来工部报道后,就一头扎进改进农耕工具和纺织机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的农耕工具和纺织机,他还走访了不少农民家和京城一些比较大纺织坊。
  贾琏研究了下,大隆朝的农耕工具和纺织机还保持着前朝的模样。说到这里,他就发现有些地方很奇怪。
  他在系统里翻了很多书,特意研究了下隋唐和宋朝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纺织机,发现在这个世界,大隆朝的农业生产工具还是在沿用隋唐时期的工具。就连大隆朝的前朝,也就是宋朝也是用隋唐时期的工具。
  上辈子的历史,在宋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农业生产工具。而在这个世界却没有。
  他觉得他之前想错了,这个世界的历史和上辈子的世界的历史虽然有重合,但是却不一样。不过,想想也对,这个世界是红楼梦中的世界,和上辈子的历史不同也很正常。
  既然这个世界没有出现上辈子的宋朝的农业生产工具,那他直接把上辈子的宋朝的农业工具全部弄出来吧。
  有了系统这个外挂在,贾琏做起事来就方便了很多。很快,他就画好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图纸,也让人做了出来。
  工部的人看到贾琏捯饬出来的新工具,都觉得惊奇,纷纷问他有什么用。
  贾琏捯饬出来的工具有: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鞍马。
  灌溉用具有:龙骨车,也就是踏车,还有桔槔、戽斗、辘轳翻车、筒车。翻车分人力手摇和脚踏翻车、畜力翻车、水力翻车。
  不过,贾琏把一些农耕工具从木制的改成铁制的。大隆朝的炼铁技术不错,铁器已经在很多地方使用了,但是很少用在农耕工具上。
  至于纺织机,他打算过段时间再弄,先把农业生产工具制造出来。
  贾琏弄出的农业生产工具,先拿到自己田地里使用。之前分家,他们家分到不少田地,再加上隆武帝也赏赐给不少土地。所以,他就先拿自己的田地做实验,等实验结果出来,在禀告隆武帝。
  他捯饬出来的这些东西,太上皇一直知道。贾琏制造出来后,拿去田地里实验,太上皇也跟着过去看。
  见耕地的效果不错,太上皇心里很是高兴。地耕的好,才能好种粮食。
  就在贾琏忙着实验制造出来的农耕工具的时候,贾敏一家人抵达了京城。
  贾敏一家人远在扬州,不知道贾家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等到他们一家到贾府时,见荣国府的门匾没了,门口的石狮子也没有了,就连门都刷成了黑色,这让她心里很是震惊和不安,总觉得娘家发生了什么大事。
  走进贾府,发现贾府的格局也变小了,她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难道家里的爵位没有了?
  远远地看到贾母朝他们走过来,贾敏的心思全都在贾母身上,一时间把府里不对劲的地方抛之脑后。
  贾母和贾敏母女俩,十来年没有见面,这一见面,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哭个不停。哭了大半天才,众人也劝了大半天,两人才停下来。
  贾敏见贾母老了很多,精神也不是太好,心里很是不好受。
  贾母仔细地打量着女儿,见女儿脸色苍白,眉宇间羸弱,就知道女儿的身体不好,心里很是心疼。
  “收到信,我们就赶紧出发,没想到还是没有……送珠哥儿最后一程。”对于贾珠这个侄子,贾敏是比较喜欢的。在她出嫁前,贾珠很喜欢她这个姑姑,经常粘着她这个姑姑。后来,她出嫁了,贾珠长大了也时不时写封信给她。她对这个侄子的感情很好,侄子突然过世,她心里也十分难过,不敢相信贾珠这么年轻就去了。就因为贾珠年纪轻轻地就去了,这才让她觉得自己在临走前,应该回来看看。
  提到贾珠,贾母的眼里又有了泪水:“唉……珠哥儿是个苦命的孩子……”
  贾敏见自己把贾母惹哭了,连忙赔不是:“都怪我,又把母亲惹伤心了。”母亲一向疼爱珠哥儿,珠哥儿过世对母亲的打击肯定非常大。
  贾母擦了擦泪水,对贾敏笑了笑:“你们今天回来是件喜事,我们不能总是哭。”
  “母亲说的是。”贾敏见王夫人不在,关心地问道,“母亲,二嫂不在家吗,还是身体不舒服?”
  “你二嫂身体不舒服,珠哥儿去了后,她就恹恹的,有时候神智还不清楚,整天窝在自己的屋子里。”
  “白发人送黑发人,二嫂心里肯定不好受。”
  “唉……”
  “二哥呢?”
  “你二哥去朋友那散心了,我已经叫人去请了。”贾母强忍着难过说,“你大哥一家,我也派人去请了,很快就会来了。”
  “如果大哥和二哥有事,就不用特意去请了,我这次会在家多留一段时间,陪陪您。”
  “真的啊?”贾母一脸惊喜。
  ”女儿好久没回来,这次回来打算多留一段时间,好好地陪陪您,尽一尽孝道。“
  贾母紧紧握着贾敏的手,再次哭了起来:“我的好女儿……好好好,你们这次一定要多住一段时间,就住到过年吧。”
  “您要是不嫌我烦,我就住到过年,和您一起过年。”
  “不嫌弃不嫌弃。”
  这边,贾母拉着贾敏眼泪婆娑地说着这段时间贾府里发生的事情。那边,贾琏他们一家三人从家里赶了过来。
  走进贾母的屋子,贾琏一眼就看到贾敏。说起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贾敏这个姑姑,眉宇间有五六分像贾母,大概是因为身体不好,给人一种弱不禁风地感觉。
  给贾母请过安,贾琏第一次正式地向贾敏和林如海行礼。
  “见过姑姑和姑父。”
  贾敏瞪大着双眼,无比震惊地望着贾琏,有些难以置信地开口:“真的是琏哥儿?”其实,贾琏一进来,贾敏就看到他了。贾琏长得太好,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第一眼看到。
  “姑姑,正是我。”
  贾敏站起身走到贾琏面前,拉着贾琏的手,把他从头上下地仔细地看了几遍,一脸惊叹地说道:“琏哥儿长得太好了,我刚刚都不敢认。”琏哥儿这个侄子,她就在他出生的时候见过,那个时候小小的一个,看不出长得好不好。没想到十几年不见,琏哥儿这个侄子长得这么俊俏,她还是第一次见到长得这么好看的少年。
  “琏哥儿这几年越长越好,你不知道他还被京城的人说是京城第一美男。”贾母说这句话的表情非常骄傲和自豪。
  “这俊俏的模样被说成京城第一美男子也很正常。”贾敏一眼就喜欢上贾琏这个侄子,当然不是因为贾琏长得好看,而是因为贾琏的一身气度非常好,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
  贾琏被贾敏拉着问了很多问题,他对这个姑姑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第八十一回 
  贾敏拉着贾琏关心地询问了很多问题; 比如说亲事、官职一类的问题最为关心。
  听说贾琏如今是工部郎中; 比贾政这个公布员外郎还要高一级; 这让贾敏心里有诧异。又听说贾琏已经被皇上赐婚; 对方是淑妃娘娘的侄女,让她心里更加惊诧了。
  贾敏本想在和贾琏他们聊一会; 但是实在是太累了; 这次来京城; 一路坐船坐了十几天; 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她,自然会觉得很累。
  贾母早就给贾敏一家人准备好的住处,特意打扫出一个干净的院子给他们一家人住。
  贾敏一家人被带去休息; 贾琏一家人准备离开,等明天再过来。
  回到六元府,贾琏才发现刚刚在贾府没有看到包子版的林黛玉,想来是睡着了,所以没有抱出来。等明天去贾府的时候; 再好好地看看。
  第二天; 贾母早早就派人来请贾琏他们一家人过去。
  贾琏要去工部上班; 只能等下午下班才能去贾府。
  之前,制造出来的新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实验完毕,效果非常好。贾琏打算把自己的实验的结果禀告给隆武帝。
  下了朝; 贾琏就去求见隆武帝,把自己制造出来的农耕工具和实验结果写好奏折递交给隆武帝。
  隆武帝看完贾琏写好的奏折,连说了三声好; 望着贾琏的目光充满赞赏:“朕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让朕失望。”
  “皇上觉得没问题,可以大量制造新的农耕工具。”贾琏说道,“臣的建议,新的农耕工具免费发放给京城的农民,然后在大量推广。”每次新的东西出来都会受到质疑和排挤,要让老百姓自己购买新的农耕工具,他们肯定不愿意,所以一开始最好是免费发放,等他们用了后觉得效果不错,他们才愿意继续使用。
  “就依你说的。”
  “皇上,臣还研究了灌溉工具,这两天就把它弄出来,然后再拿去实验。如果实验成功,可以推广使用了。”
  “好,朕等你的结果。”
  隆武帝详细地问了新农耕工具的使用和效果,然后又问了贾琏关于灌溉工具的事情。
  贾琏兴致勃勃地跟隆武帝讨论这方面的事情,一不小心讨论过头,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朕就知道你小子故意拖到用午膳的时候,然后厚脸皮地蹭饭。”
  贾琏听到这话,满头黑线:“皇上,臣没有。”他真的没有好吧,真的是一不小心聊high了。
  隆武帝一副“你不用狡辩,朕都知道”地表情:“既然你这么想蹭饭,朕就成全你一次,看在你制造出新的农耕工具的份子上。”
  贾琏觉得自己很冤:“皇上,臣真的没有。”他才不是这么好吃的人。
  隆武帝一副“你不用解释”地表情,大手一挥:“摆膳。”
  贾琏虽然觉得自己被冤枉了,但是有好吃的,不吃白不吃。于是,他就厚脸皮地跟着隆武帝一起用午膳。
  很快,贾琏被留在宫里和隆武帝一起用午膳的消息传到文武百官的耳朵里,又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是隆武帝第二次留贾琏用午膳,这意味着什么?
  对文武百官来说,能被皇上留下来一起用午膳,那是天大的荣幸和恩宠。放眼整个朝廷,能被皇上留下来一起用膳的大臣屈指可数。能和皇上一起用膳的大臣,基本上都是朝中重臣,比如说颜太师、明大学士、宋大将军等人。
  贾琏是什么人?一个刚刚考中状元,任职工部郎中的小鬼,什么成绩还没有,就被隆武帝两次留下来用午膳,这怎么不让文武百官猜疑。
  用完午膳,隆武帝一边喝茶,一边问道:“朕听说林如海来了?”
  贾琏轻轻点头:“是的,姑父昨天刚到。”
  “林如海不错,他是你姑父,趁他在京城,你要好好地跟他取取经。”
  听到隆武帝这么说,贾琏心里明白,他这个姑父是皇上的人,不是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而且还很受皇上重用。不过,如果不受重用,也不会任职扬州巡盐御史。
  “皇上不说,臣也会向姑父请教。”从原著里就能看出来,林如海精通官场世故。像他这种官场菜鸟,最需要官场老头条指导下。
  贾琏和隆武帝说完事情,就告辞出宫了。临走的时候,隆武帝依旧赏赐了他不少糕点。太后听说贾琏在宫里用膳,也派嬷嬷送来了糕点,让他带回去吃。
  两手空空地进宫,回去的时候带着两个小太监离开,两个小太监手里拎着两个大食盒,里面装的自然是糕点。
  回到六元府,被告知贾敏和林如海已经来了很久。
  “姑姑姑父,抱歉,我不知道你们今天会过来,早知道你们来,我就早点回来了。”贾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府里的小厮们看到两个小太监的手里拿着食盒,很自觉地接了过来。
  赵嬷嬷给了两个小太监一些银子,让兴儿他们把两个小太监送到门口。
  “皇上又赏你糕点了?”贾赦问道。
  “两盒是皇上赏的,另外两盒是太后赏的。”托皇上的福,他在太后眼里是一个嘴馋的吃货了。
  “太后也赏你了?”贾赦被惊到了,我的乖乖,儿子不得了啊,被皇上赏赐两盒糕点已经很吓人了,没想到还被太后赏赐两盒糕点。看来,儿子也很受太后的喜欢。
  “恩。”贾琏打开食盒,拿出糕点,招呼贾敏他们吃。“姑姑姑父,宫里的御厨手艺不错,做出来的糕点很好吃,你们尝一尝。”
  贾敏和林如海听到贾赦和贾琏刚刚的对话,心里非常震惊。皇上赏赐糕点什么的,并不是一件惊奇的事情,但是听他们刚刚的对话,好像皇上不止一次赏赐糕点给琏哥儿。
  “琏哥儿,你刚刚才回来,中午难道留在宫里用膳了?”
  “恩,中午蹭了皇上一顿饭。”
  贾敏和林如海:“!!!!!!!”被皇上留下用午膳,他们这个侄子不简单啊!
  “下了朝,跟皇上汇报一些事情,不小心说多了,然后到了用午膳的时候,就被皇上留下来一起用了午膳。”
  贾敏和林如海心在再次被震惊到了,看来皇上很看重琏哥儿。
  “姑姑,我的小表妹呢?”贾琏见贾敏他们过来,没有带林黛玉过来,心里有些遗憾。
  “我们过来的时候,黛玉刚睡着,就没有带她过来。”
  “小表妹的身体还好吧?”
  “还好。”贾敏关心地问道,“聘礼准备的怎么样了?”
  “准备的七七八八了。”
  “庄家的教养非常好,琏哥儿你有福气了。”贾敏和林如海特意来六元府是来送礼。“而且还是被皇上亲自赐婚。”今天上午,贾敏从贾元春那里得知这段时间贾府发生的事情,得知贾府的爵位被皇上收走,她心里非常吃惊,简直不敢相信她的母亲会说出那种愚蠢至极的话。
  贾琏故作羞赧地笑了下:“是的。”
  “大嫂,我这次回来暂时不走,可以帮你一起准备琏哥儿成亲的东西。”
  邢夫人听了这话,一脸惊喜:“真的啊?”
  贾敏笑着说:“我本来打算呆一个月就回去,但是听说琏哥儿在八月初二成亲,我就想着多留一段时间,等喝了琏哥儿的喜酒再回去。”
  “谢谢姑姑。”
  “你这孩子谢什么。”说完,贾敏看向邢夫人,“大嫂,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告诉我。”
  “还真有地方向你请教。”邢夫人没有准备过婚事方面的事情,第一次弄这些东西,她很多地方都不明白,怕自己遗忘或者漏掉什么东西。
  “请教就不敢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