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名著]名侦探玛丽-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和深水鱼雷,太感谢姑娘们了!

    这两个姜花终于保证前五,能进下一轮投票啦!2月1号起还需要大家帮忙动动手投票,我明天把地址和教程发在作者有话说里,不过不强求的,因为前五名大佬太多了我觉得我打不过quq。

    不论如何,感谢姑娘们能支持姜花,我没想到我会有一天受到这么多雷和营养液,太感动了,抱起大家来么么么!

    感谢 何来共鸣x21、王杰希、astridyanx2、刁民在此、沐墨留白、zoey27040x2 的地雷,感谢 素振千次打し 的深水鱼雷,感谢 恒生、grandiflorax10、银铃x20、羚羊不会飞x60、沐墨留白x6、浅躬x10、苏沐白x50、goandgox40、子时寒x10、君且意、是叁不是三x4、雪弥x30、治愈系x10、刁民在此x10、r0sex5、对斑爷实施后…入……x9、zoé是只洋葱粉、很久没喝汤x30、月阙也x20、astridyanx10、虞烬x10、阿青x10、银杏x10、maox40、懵懵懵x10、聊发少年狂x30、nnx15、yisuux10、清楚x10、聪明反被聪明误x53、王大彦x10、枫夜starx40、蟹堡王、百鬼x20、歌x40、dixix5、月舞琳琅x13、宁阳x7、澈夙x5、司寇x10、沐季清云x3、cynthia泫x20、骨折君、风生兽x5、鲷鱼烧x150、谁家山泽x5 的营养液

 117、幕间小番外02

    小番外02

    现代au:《狂欢之王》电影后续。

    在最新的《狂欢之王》上映之前; 菲利普·路德的故事已经被改编了无数版本。

    玛丽·班纳特的推理小说向来以“意识超前”为名。不论是历史上第一次正面连环杀人犯这个特殊的犯罪心理学定义,还是小说内外统统贯彻了媒体宣传营销策略的曲折传奇,都在极其切合时代特征的同时又敏锐地察觉出了特殊条件下的历史变化。处在十九世纪的玛丽·班纳特; 既看到了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又为人之先嗅到了未来的气息; 可谓是在现实中总结出了一般规律,她的故事中有批判; 也有未来。

    ——在玛丽·班纳特纪念馆,即位于塞彭泰恩大街,昔日玛丽居住的公寓当中挂着的牌子,是那么总结她的作品的。

    “同样身为女性; ”讲解员对着游客们侃侃而谈,“班纳特小姐可以说是我们的先驱,在十九世纪时候就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帮助工人改善生活; 坚持同邪教相抗衡。写在讲解板上的不过是她的文学成就; 而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她的所作所为也足以名留青史了。”

    玛丽:“……”

    “不过我想,”年轻的讲解员姑娘们看着饶有兴趣的游客; 笑了起来; “既然大家选择来到玛丽小姐的故居参观; 恐怕都是她的忠实读者了。实际上我也是。尽管当年玛丽小姐和她创作出的菲利普·路德饱受评论家的攻击,特别是当她的真实身份遭遇意外暴露后更是迎来了口诛笔伐。但仍然存在着拥有真正鉴赏能力的人,能用超越时代的眼光欣赏她的作品。”

    说着讲解员姑娘按下了切换页面的按钮。

    讲解板的下一页上换了一张玛丽的画像; 旁边配字是一段评论。

    “这段评论是当时《泰晤士报》的著名记者写给主编的,”讲解员姑娘说,“在玛丽小姐的第一个故事《连环杀手棋局》时他就写信大加赞赏,当了几十年报社新闻记者的先生称她是拥有陀思妥耶夫斯基般灵魂的人。”

    玛丽:“…………”

    受不了啦!

    站在讲解板前的玛丽,脸红到几乎要冒烟了。讲道理当时的记者先生根本没那么讲,他就是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做了个比喻而已!

    哪怕只是比喻,也足以让当时的玛丽倍感心虚了。现在倒好,百余年后竟然直接吹捧成了“玛丽·班纳特拥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灵魂”,这谁受的住啊!

    “更遑论当时《海滨杂志》的主编弗雷德·霍尔先生,更是独具慧眼——这位小姐,你还好吗?”

    或许是玛丽反应太大了,讲解员姑娘禁不住停了下来,出言关心地看向玛丽:“你是不舒服吗?”

    “——没关系。”

    玛丽还没开口,一旁的歇洛克·福尔摩斯替她接下了话语。

    二十一世纪的侦探先生仍然是近乎冷淡的平静语气:“她是玛丽·班纳特的忠实读者,连大学论文都选了她的作品。”

    讲解员姑娘恍然大悟。

    如此说来,倒是能理解这位娇小的陌生女士为什么会激动到脸红了。

    “原来你们还是前来‘朝圣’的,”讲解员小姐开玩笑道,“那可要好好听听,这可事关毕业呢。”

    “确实如此。”

    福尔摩斯煞有介事地补充道:“毕竟在对作者的理解上,她同导师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玛丽:“好了你不要说了!”

    说是“很大分歧”,都算是福尔摩斯本人说话委婉了好不好!

    讲道理,玛丽当时报上选题,完全是出于偷懒——她可就是玛丽·班纳特本人,对当时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思路了如指掌,写个论文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玛丽就不信了,这世界上还有谁能比作者本人更了解作品的?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事实无情的证明,在文学专业中,就算你是作者本人,也不见得比文学评论作者更了解作品。

    不说别的,就比如《简·爱》和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女性主义出于萌芽上升时期的十九世纪,夏洛蒂·勃朗特可是极力否认自己的作品带有女性主义萌芽色彩。但放到二十一世纪,就算是再“直男癌”的文学评论家,在提及《简·爱》时,还不得是说一句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展现了女性对爱情自由和突破阶级鸿沟的精神需求?更遑论专注于女性主义文学的学者,在讨论起十九世纪时,不论如何也绕不开《简·爱》。

    将同样的道理代入玛丽自己的作品也是一样。

    在拿到论文和课本之前,她可从来没想到自己的作品会那么的“有深度”——有时候未必是她有意想表达出来的,而是在独一无二的维多利亚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各式各样的故事,就算玛丽的灵感来自于同这个世界线不一样的未来世界,也免不了在修改整合之后带上了属于特殊时代背景的痕迹。

    也正因如此,当时的评论家会以“无情揭露现实”夸赞她,同样也会有那位关注工人运动的记者先生,第一眼就看出了菲利普·路德故事的社会价值。

    在这方面,哪怕是自己的作品,玛丽也得从头学期——文学史文学史,首先是文学,其次还有历史。而写到论文又要用到文艺理论方面的知识,听起来好像读文学不过是做做阅读理解搞个创作,可实际读下去,却是一门具有系统理论体系的高深学问。

    当然了,比学问更重要的是,叫玛丽吹捧自己“拥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灵魂”,她是肯定做不到的!!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她总算是体会到了时间是最好的滤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而歇洛克·福尔摩斯,则仍然是那副不见喜怒的神情:“我想,除了记者和主编之外,还有其他人在支持着作家。”

    歇洛克·福尔摩斯的话说的不客气,他平静的语气中仿佛带着几分考验知识水平的意味。侦探身材高挑瘦削,面容棱角分明,浅色的眼睛总是带着审视的意味。哪怕是换上了现代着装,往室内一站也仍然气度不凡。

    因而他一副评论家的姿态,甚至是唬住了讲解员姑娘。

    年轻的女士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神情一敛:“当然了,她的爱人,大名鼎鼎的侦探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也是玛丽小姐的重要支持者。”

    “所以作者结婚了。”

    “恐怕你是想问,为什么在玛丽小姐拥有婚姻的事实下,仍然称呼她为‘小姐’吧。”

    讲解员姑娘笑了起来。

    “这是因为玛丽·班纳特曾经亲自说过,她的丈夫是一名拥有超凡智慧的著名侦探,但她并不甘于成为一名男士身后的妻子。在玛丽小姐眼里,平起平坐、相互尊重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婚姻,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福尔摩斯先生的妻子,同时也希望人们在提及她的丈夫时,不仅是提及一名侦探,更是玛丽·班纳特的丈夫。所以现在人们更愿意尊重她的意愿,称她为玛丽小姐,”讲解员姑娘认同地开口,“我想福尔摩斯先生也不会介意的。”

    福尔摩斯挑了挑眉:“是吗?她真这么说过。”

    讲解员姑娘笃定地点了点头:“千真万确,这可是有史料记载的。玛丽小姐亲口说给艾琳·艾德勒女士的呢。”

    玛丽:救命啊!

    这都是什么羞耻play啊!

    连平日里和朋友的闲谈书信,都要成为什么研究“史料”,玛丽的尴尬恐惧症都要犯了。特别是歇洛克·福尔摩斯还是一脸平静的姿态问个没完,她恨不得找个地缝抓紧钻进去。

    怪不得文学家们都不想出名呢,出名之后连随笔而写、随口而说的话都具有了独特价值。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真是太疯狂了。

    玛丽甚至有点羡慕于其他作家,去世时候再怎么议论,不管是谩骂也好恭维也好,至少他们自己不知道了,而她还要接受一次公开处刑,什么世道!

    等到离开“玛丽·班纳特故居”之后,玛丽的脸颊还是红红的。

    时值冬天,裹得严严实实的玛丽,偷偷地摘掉手套,扒开围巾揉了揉自己的脸蛋。

    福尔摩斯先生头也不转,只是用眼梢瞥了一眼怯手怯脚揉脸蛋的玛丽,不着痕迹地勾了勾嘴角。

    “严格来说,你的理想成真了,”他开口说道,“再著名的侦探也比不上著名的文学家名声响亮,‘玛丽小姐’”

    “…………”

    哪壶不开提哪壶!

    明明知道福尔摩斯是故意的,但处在尴尬边沿的玛丽,还是成功地爆炸了。

    “我就说这不是个好主意的,”她忍不住抱怨,“为什么要来塞彭泰恩大街,换我说,就应该去贝克街才是。”

    “这倒是,我还没去过现代社会的贝克街。”

    歇洛克·福尔摩斯说完,甚至非常认真地抬起手看了一眼手表:“现在还来得及,不如我们去看看?”

    玛丽:“……算了。”

    主要是别人当着玛丽的面疯狂吹捧她,玛丽是会害羞尴尬的。但当着歇洛克·福尔摩斯的面吹捧他智慧超凡、眼光独道,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侦探,他可是受用的很呢。

    一想到这点,玛丽顿时毫无成就感。

    看到她兴趣索然的模样,福尔摩斯放下手腕:“那正好,免得浪费了早已购置好的票。”

    “票,什么票?”玛丽有些茫然。

    福尔摩斯先生镇定自如地从口袋中掏出了两张票据,递到了玛丽的面前。

    “既然你非常满意新任菲利普·路德的选角,”侦探说道,“我想这一次,你应该愿意去电影院亲眼观赏《狂欢之王》的改编。”

    他拿着的,正是新一版《狂欢之王》今晚的电影票。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姑娘们!!今天姜花出去喝酒了,九点才回来,正文剧情到第二个案子收尾了我还没构思呢估计写不完了,更两章小番外吧!还有一章正在写,大家等我!

    明天的投票网址我放在下一章里!!请姑娘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明日的投票quq,爱你们!

 118、幕间小番外03

    小番外03

    事实证明; 玛丽的预感是没错的。

    回到二十一世纪——不是她来的二十一世纪,而是这个同人世界的二十一世纪之后没多久,玛丽就迎来了菲利普·路德这个“大ip”的一次改编。改编的正是玛丽的处女作《连环杀手棋局》; 然而反响确实差评居多。

    侦探小说往往会塑造出一名非常成功的侦探形象,菲利普·路德也不例外; 这也造就了一批相当死忠的“路德学家”。尽管《连环杀手棋局》号称极力还原原作剧情,可在呈现结果方面却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

    有人说剧本粗糙; 有人说选角不对,也有人说改编方式只是完全照搬原作反而失去了精髓。总之要是一部电影的批评大于欣赏,那么从这部作品的哪个方面挑错,总是能挑出毛病来的。

    身为作者; 玛丽本人却要对改编温和的多。

    本身菲利普·路德的形象就是用两个著名侦探的形象融合于一起的,总不能找两个演员去扮演一个人不是?而且她也明白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有很多硬伤,本身原作剧情就有问题; 要想完全还原不做变化; 会显得剧情蹩脚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即便如此; 玛丽也不太喜欢上一版的《连环杀手棋局》。

    和那些怒写小论文的死忠粉不同,她单纯是觉得选角不合适而已。因此在传言伊德瑞斯·艾尔巴——菲利普·路德的原型之一要扮演路德本人时,玛丽还是挺高兴的。

    当然最终选角不是他; 反而给了玛丽一个意外之喜; 她也不介意。

    并且; 玛丽个人认为《狂欢之王》更适合改编成电影。

    连环杀手这个概念,她凭借穿越的金手指,把未来的概念搬去维多利亚时期; 本质上可以说是“作弊”了。不曾出现的名词早早出现,自然是相当新鲜的概念,然而在当代,经历了二十世纪后期的疯狂之后,连环杀人犯可不是什么稀罕事物了。

    悬疑推理故事那么多,《连环杀手棋局》也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但《狂欢之王》不一样。

    普鲁托的故事主题更贴近于人们生活实际——那就是广告营销。

    本身p。t。巴纳姆的人生就充满着传奇色彩,他的公关水平更是登上了公共关系学的课本,哪怕是作为反面教材,仍然具有历史价值。

    而放在二十一世纪,公关更是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主题。《狂欢之王》在选角之前就已经公布消息,说这一次的改编会把故事背景搬到当代。这无异于给了编剧更大的自主权,也更能贴合“狂欢”这个主题。

    最为重要的,这一版主演菲利普·路德的,是马修·麦康纳啊!

    走出电影院的玛丽,几乎控制不住脸上幸福的笑容。

    她郑重其事地拿出了电影票根,认真看了一眼后,又郑重其事地收了起来。见她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福尔摩斯先生开口:“看来你的确很满意这次改编。”

    玛丽:“嗯。”

    福尔摩斯:“那么,感想如何?”

    玛丽不假思索:“马修·麦康纳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帅!”

    福尔摩斯:“……”

    就算是洞察人心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也免不了露出了不忍直视的神情。他侧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女士,见她确实没有任何开玩笑的意味后,收回了目光:“没想到。”

    “什么?”

    “没想到在剧本改编出现很大失衡的情况下,”福尔摩斯说,“你竟然毫无察觉。”

    好吧。

    听起来福尔摩斯先生对这版本的改编并不太满意来着。

    当时《狂欢之王》连载到结尾之前,因为巴纳姆先生本人已该故事为由重新出山,按照连载剧情重排了一次世界巡演,以及布莱克伍德的光照会突然买通杂志社内部人员公布了菲利普·路德真实身份就是玛丽——这两个新闻的之下,作品本身的质量如何,早已被故事内外几乎同时进行的舆论轰炸掩盖住了。

    毕竟故事讲的狂欢,而连载极其贴题的同时,现实也同样映证故事开展了一场舆论“狂欢”。光是这起事件,就足够映证玛丽想要表达的主题了。

    即在封闭的公关环境下,是非真实会显得无足轻重,人们想要的不过是热烈的马戏表演,一场狂欢,人们看到的,想要看到的,只会是狂欢制造者提供给人们的。

    玛丽的这个观点来自于当代,而社会发展到当代又映证了玛丽的观点。

    因此,深谙玛丽创作思路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在《狂欢之王》连载时并没有给出太多反对意见。在他看来,既然玛丽的故事重心没有放在推理上,那么这便不是个推理故事。她完美呈现了自己的观点,那作品就没有多少值得特别评论指摘的地方。

    而且,玛丽也觉得侦探对这类故事不太感兴趣。

    但现在不太感兴趣的福尔摩斯先生竟然直截了当地表达出了对电影改编的不满?这倒是出乎了玛丽的意料。

    她顿时来了精神:“那么,你觉得哪里不足呢?”

    “编剧并没有充足认识到你的创作动机,”福尔摩斯笃定说道,“首先,他们太想呈现出菲利普·路德与其他硬汉派侦探不同的地方了,你只是在原作中偶尔点名了他与亡妻的感情,《狂欢之王》中也是通过希望自己和妻子有个后代如此寥寥几笔展现,而电影强行闪回直接描写出二人相处的镜头,破坏了不曾言明的美感。”

    “但是爱情故事刻画的还算不错呀。”玛丽美滋滋道。

    福尔摩斯瞥了她一眼,继续分析:“其次,多此一举刻画出爱情故事的同时,又为了制造商业卖点,故意将普鲁托提到了第二男主角的位置。当下的确流行双主角的侦探故事,却不适合于菲利普·路德。你的本意就是弱化马戏团老板的戏份,集中突出马戏团成员们的形象,可谓是本末倒置。”

    “马戏团成员们也很可爱嘛,”玛丽反驳,“这位出演空中飞人小姐的女孩我就挺喜欢,身材很好,眼睛也亮。”

    “最重要的是。”

    侦探不以为然地说到了重点问题:“在菲利普·路德本人方面,几乎是将他硬汉派侦探的身份标签化了。几个‘硬汉’的标签打过去,确实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却失去了真正的刻画。并不是果断、独身且深情的男人就是菲利普·路德。加强标签能够增加戏剧效果,但和你的初衷完全相反,《狂欢之王》是在批判这样的粗暴呈现,而电影本身就是在这么做,在我看来,再创作者根本没有明白你的想法。”

    说到这儿,玛丽还是保持着笑容,用亮闪闪的眼睛看着他。

    福尔摩斯:“……”

    四目相对,侦探顿时明白了玛丽是什么态度了。

    “所以,即便你明白各种方面的问题,”他说,“仍然很满意于这部作品。”

    “我本身满意的就是选角嘛。”

    玛丽毫不掩饰自己对演员的欣赏:“都说过了,哪个姑娘不喜欢马修·麦康纳呢?”

    我们的著名侦探送给女伴一个无法理解的神情。

    他嗤笑几声:“当然,感性上头时女士们往往会用情感去衡量世间一切事物,我一直以为你是例外,‘玛丽小姐’,看来是我错估了你。”

    “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我也不会辩解,”玛丽笑吟吟说道,“这一作《狂欢之王》确实有很多缺点,你说的句句在理,先生。然而在我看来,想要完全还原原作精髓又拍的无比精彩是不可能的,这其中有我的责任,也有你说的再创作者的责任。请不要用独立片的标准去衡量它,这一部《狂欢之王》已经是合格的类型电影了。”

    “我想你如此评价,是还是因为选角你很满意。”

    “当然。”

    玛丽理所当然地开口:“虽然我个人是不赞成直接写出菲利普·路德的爱情故事——要写他对亡妻的深切感情,《狂欢之王》的下一个故事更为合适。我的要求不高,先生,但哪位母亲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英俊潇洒、富有魅力,讨得男人喜欢,又有一份圆满深刻的爱情呢?”

    福尔摩斯神情微微一顿,他再次转头,上上下下地审视了玛丽一番。

    “你是指,”他说,“在你心目中,菲利普·路德无异于你的骨血。”

    “难道不是吗?”

    玛丽反问:“我亲手创造了他,看着他一点点出名且留于文学史。菲利普·路德就是我的骨血呀,而现在他们挑了这么——帅的演员来演我的‘儿子’,我真是太高兴了!”

    福尔摩斯:“…………”

    玛丽兴致勃勃地继续开口:“那么,你觉得电影还有哪里不行呢,先生?”

    “没什么。”

    歇洛克·福尔摩斯依然面无表情:“既然你如此喜欢,玛丽小姐,就依你所说,用类型电影的标准衡量,改编之后的《狂欢之王》很是成功,不比强人所难,是我过于执着了。”

    玛丽:“那好吧。”

    她笑眯眯地放过了这个话题,挽过福尔摩斯先生的手臂:“走吧,我有点饿了,为了庆祝我儿子的作品大获成功,我们今晚在外面吃吧,先生。”

    福尔摩斯陡然反应过来。

    他看了玛丽一眼:“你是故意的。”

    玛丽:“什么?”

    福尔摩斯:“故意开口称赞演员。”

    ——不然的话,哪儿能欣赏到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吃醋的场面呢!

    让刚刚笑话自己被公开处刑,走出电影院后玛丽神清气爽,能在福尔摩斯面前扳回一局,接下来的一周都能保持好心情!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何来共鸣姑娘还提供了一个很可爱的小番外,说想看老福和玛丽结婚以后,正常福尔摩斯世界里的单身老福穿过来的场景hhh太可爱了!

    刚才聊起来的时候我微醺状态不好构思,而且是婚后的,等到正文结束后我再写吧!大家一定记得提醒我哦,太可爱了!

    姜花参加了我和晋江有个约会活动,虽然进了前五,但是感觉打不过上头的大佬们,大家随便投投就好啦。

    每位读者只能在衍生频道中五个作品只能投一个!

    投票时间是二月一日起!明天哦!!明天登录这个页面才会有入围作品可以投票哦!今天去没有的!

    电脑网页用户投票教程,点开地址: 后单击正在投票栏,为《'综名著'名侦探玛丽》投票。

    手机wap用户投票教程,点开地址: 后《'综名著'名侦探玛丽》投票。

    手机app的用户投票教程,用浏览器打开晋江手机wap网址,登录后单击首页“我和晋江有个约会”征文大赛这行字,进入投票地址后为《'综名著'名侦探玛丽》投票。

    投票需要10枚月石,通过微博微信分享文章可以得到月石,app用户每天单击右上角个人中心签到也可以得到月石,大家有就投,没有就不投,不强求的,能进榜单姜花就很感谢了!谢谢大家的营养液,爱你们!!

 119、作家真辛苦48

    118

    有了迈克罗夫特先生的帮助; 玛丽知道这位年长的福尔摩斯先生一定能查出布莱克伍德的行踪,但她没料到这么快。

    在十九世纪帮助政府部门查账是个什么概念?这可是维多利亚时期,世界刚刚步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意味着没有电脑; 没有电子文档,更没有任何辅助计算记录的工具; 所有部门的账目都是以纸质和人工形式存储和计算。

    歇洛克·福尔摩斯自诩从不谦虚低调,但他一句轻描淡写的“我的兄长擅长数学”; 可谓是低调中的低调了。

    玛丽知道福尔摩斯家都是天才,却依然低估了他们天才的程度。

    哪怕是没有任何计算机协助,迈克罗夫特先生仍然以最快的速度根据各个政府部门的异常资金流动,顺藤摸瓜写出了一份光照会的成员名单。

    不能说百分百的人员都发现了; 八成是有的。

    而根据这些成员的资金流动——特别是银行存款的支出,很快就发现了布莱克伍德的去向。

    魔鬼脚跟在贫民窟之间流通,再加上血腥的研究和邪教仪式; 布莱克伍德在逃走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为了伦敦的头号通缉犯。眼下伦敦市全城戒严; 他想走陆路离开伦敦躲去乡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的办法就是走海陆。

    而根据迈克罗夫特先生提供的线索; 苏格兰场的警探们抓住了不少光照会的成员,而那些被列在嫌疑名单而不好动的高官贵人们,则正暗地里把自己的财产往欧洲各国转移。

    就在昨晚; 迈克罗夫特先生突然发现某位被列在光照会怀疑名单上的财政大臣在当天突然开了一笔巨额支票; 他却没有任何出门的意思; 支票也下落不明。

    如此就几乎能确定,布莱克伍德准备乘船出国了。

    得到消息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几乎是立刻要求雷斯垂德派人盯紧伦敦的各大港口。而在部署人员的同时,雷斯垂德探长还不忘记抽空亲自到访塞彭泰恩大街; 将事情告诉了几位等待消息的女士。

    听完雷斯垂德探长的讲述后,玛丽沉默片刻,而后突然开口:“布莱克伍德府现在还有人吗?”

    “我留了几个警员在那里,”雷斯垂德疲惫地揉了揉额角,为了追查光照会的案子他已经很久没好好休息过了,“以防有人误闯,特别是那个地下祭坛,他花了多久才修好的?我的人手本来就少,还要专门帮布莱克伍德看场子。”

    说这话的雷斯垂德探长极为不爽。

    玛丽抿了抿嘴角:“辛苦你们了,探长。”

    雷斯垂德:“只要早日抓住那个混账怎么都不算辛苦,你问这个干什——”

    话说了一半,雷斯垂德探长突然反应过来了。

    他用震惊地表情上上下下看了玛丽一眼:“你还想回那个鬼地方?”

    言下之意就是,连他这个只是闯进去抓人的警察都被地下祭坛和囚牢中的情况恶心到反胃,险些在布莱克伍德手中发疯丧命的玛丽竟然还想回去,她就没有心理阴影吗?

    玛丽自然明白雷斯垂德的意思,她平静地解释:“我并非返回地下祭坛,探长,而是布莱克伍德府上可能会有我们需要的东西。”

    准确地来说,是艾琳·艾德勒女士需要的东西。

    既然现在有警员驻守在那里,玛丽也就放心了。送走探长后,她拉着艾琳直奔布莱克伍德府。

    在发现地下祭坛之前,玛丽每次来到这栋奢华古朴的宅邸,不是宴会,就是沙龙。偌大的布莱克伍德府歌舞升平、热闹非凡,聚集着来自上流社会的贵族夫人和有识之士,可以说谁要是成为了布莱克伍德爵士的座上宾客,那是脸上增光的事情。

    而现在,被拉上封锁线的府邸在顷刻间失去了所有活人的气息,往日里有多繁华如今就有多萧瑟,除了负责看守的警员之外连管家女仆都被遣散回家,玛丽和艾琳在警员的带领下步入大厅,两位女士的脚步声回荡在空中,简直像个鬼宅。

    “你们找什么,小姐?”警员走在前方问道。

    “一份药方。”玛丽回答。

    “药方?”

    警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