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名著]名侦探玛丽-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没有看到这些问题,没关系,可总看到了作者的态度,”最终记者在最后评论道,“难道菲利普·路德可曾有表明过半分对凶手的认同或者怜悯吗?”

    玛丽长舒口气,放下了报纸。

    霍尔主编饶有兴趣地看着她:“感觉如何?”

    “感觉……”

    玛丽哭笑不得:“这位记者先生是你请来的托吧?”

    霍尔主编闻言愣了愣,而后大笑出声。

    “尽管在看到几位文学评论家刊登的文章时,我确实想这么做,”他笑意连连,“但我朋友的这篇文章确实同我无关,他追踪工人运动的报道多年,见了无数人间真实的画面,因而对你的案件非常关注。”

    工人运动啊……

    英国的宪章运动已经结束很多年了,这个词组听起来离玛丽是如此遥远。但她并不会忘记伦敦贫民窟和米尔顿工厂里工人们的生活状态。

    “既然如此,”她想了想,郑重说道,“如果可以,主编,请你转告这位记者先生,到米尔顿的工厂看看。”

    “米尔顿的工厂?”

    主编有些困惑:“你不是刚从米尔顿回来,那里的工厂怎么了?”

    玛丽一笑:“就说是菲利普·路德请他去的,我以我的笔名保证,他不会白虚此行。”

    如此关心工人们的生活,见到桑顿先生工厂里条件,这位先生一定会感慨不已吧。

    甚至是,玛丽觉得,他会把这样的改善刊登在报纸上——哪怕不是《泰晤士报》,其他任何报刊都可以,他本人的名字就自带影响力。

    这样的话,说不定能把米尔顿的工厂条例推广开来呢。

    “我会转告他的。”

    霍尔主编没有多问,他点了点头,见玛丽放下了报纸才开口:“还是来谈谈正经事吧。”

    和主编谈的正经事,自然是第二篇故事连载了。

    玛丽闻言勾了勾嘴角,也不多言,直接把手中的文稿递给了主编。

    主编一眼就看到了文稿之中的印刷体,他颇为惊讶地露出笑容:“打字机,是吗?”

    玛丽:“感谢我的姐夫提供了主意,他看真是解放了我的双手。”

    虽然二十一世纪流行的qwerty键盘和现在的打字机完全不同,玛丽还是适应了好一阵才习惯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打字键位。但不论怎么说,打字总比手写要方便多了。

    这大大提高了玛丽的效率,否则的话,她还真不知道要改多少遍稿件呢。

    霍尔主编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翻开了文稿。

    不薄不厚的打印稿第一页只印着新连载的名字——《狂欢之王》(the kingcarnival)

    作者有话要说:  换标题,换标题,换标题0v0!

    上一章有姑娘说克系背景下克苏鲁怎么会是邪教,关键在于……我都说了这篇文是唯物主义背景了啊,哭笑不得。也有妹子点明了维多利亚时期有很多降灵会之类的组织团体,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在十九世纪依然非常流行,想写点恐怖元素的东西那太方便了。退一万步讲,纯唯物主义现代社会背景的克苏鲁系悬疑还有一部hbo的《真探》呢,对非本格推理,警探不装逼不搞基本演绎法不搞犯罪心理学的悬疑作品感兴趣的话,推荐姑娘们去看看,《真探》可以说是我心中悬疑剧top3了。

    不懂克系的姑娘也没必要百度,只是涉及了一些设定和元素,不牵扯剧情和真正世界观的,大家知道第二个案子不是经济案是刑事案,而且是个大案就好了hhhh

    感谢 张幺歌、似寒、moitosca、囡囡 的地雷,感谢 kkkx10、囡囡x39、懵懵懵x21、moitosca、吸血狼人x6、安柒柒、星x10、叶叶叶一x5、天道好轮回 的营养液,爱你们,么么哒!

 70、作家真辛苦02

    72

    玛丽第二篇小说的名字叫《狂欢之王》。

    灵感自然是来自于休·杰克曼的电影《马戏之王》——虽然这部电影的英文原名是“最伟大的表演者(the greatest showman)”; 但玛丽直接为盗窃案的主人公冠上了“国王”的称呼。

    在二十一世纪,这类标题满大街都是,但维多利亚时代的不少欧洲国家还存在着国王呢。不过反正叙述的故事就是以营销为中心; 不同于谋杀案和其他类型的刑事案件,玛丽吹起牛来也毫不客气。

    《连环杀手棋局》为菲利普·路德的探案经历画了一个很好的起点:虽然总体来说关注度算不上异常火爆; 但阅读了故事的人,对于凶手过于“细致”的作案手法和心理描写褒贬不一。

    换成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文学水平来说; 玛丽现在还是那种点击不多、收藏不高,但评论区内各个发言都是长篇大论的写作风格。

    算是个很好的开头了吧!

    趁着这个机会,第二篇连载自然要把噱头摆在最明面上。

    “《狂欢之王》,”霍尔主编当即失笑出声; “你实在是太过大胆,玛丽小姐。”

    “不合适吗?”

    “合适,这可真是太合适了。”

    说着; 他从眼镜盒里拿出自己的镜架; 不急不缓地戴上:“你可以斥责巴纳姆过分公关、可以说他用谎言做宣传; 甚至可以说他是十足的骗子。但你要说他给大家带来的狂欢是一顶一的,连最严苛的评论家也不能指出问题来。”

    玛丽勾起嘴角。

    “我知道选用p。t。巴纳姆作为原型素材有些冒险,”玛丽说道; “但我个人很满意自己的改编。”

    “我相信你的水平。”

    霍尔主编欣然点头:“但想来谦虚的你如此自信; 让我不禁开始期待了。”

    故事一开始; 便是菲利普·路德收到了一封来自巴黎的电报。

    路德侦探是一位彻头彻尾的英国人,纵然破案的名声很大,也断不至于让人没事跨过英吉利海峡来求救。

    收到异国的委托; 菲利普·路德还没仔细查看电报的内容,心中就明白了大概:请求他从伦敦赶去巴黎破案,委托人的目的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中了他那名侦探的头衔。

    而查阅电报后,他的猜测果然没错。

    这是一封来自于巴黎警方的官方请求,说是正在欧洲进行巡演的著名马戏团老板普鲁托,在抵达巴黎、第一场演出时,当着全部观众的面隆重宣布,在巡演巴黎站的最后一天晚上,他会将位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于马戏团中展出。

    名画外借并非是一件值得大家议论的事情,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巴黎政府可从没说过要将《蒙娜丽莎》借给普鲁托的马戏团展出——哪个展览馆会将艺术品借给马戏团表演充当噱头?几乎是第二天一大早,卢浮宫的馆长发表了声明:绝对不可能把《蒙娜丽莎》借给普鲁托,除非他偷!

    这一声明,可让整个巴黎都炸了锅。

    难道普鲁托和他的马戏团,打算去偷《蒙娜丽莎》?!

    路德接到的电报里,极其简短的字句中处处透露着警方的为难:抓吧,他们没有证据。普鲁托也没有说直接去偷画作呀,万一这不过是个宣传噱头,拿出来的可能是伪作或者真人打扮成蒙娜丽莎也说不定。

    可是不抓吧,整个巴黎的舆论讨论越来越热,闹得沸沸扬扬,万一《蒙娜丽莎》真的丢了,他们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而现任的巴黎警局副局长,早些年同路德和他尚未去世的太太有过一面之缘。得知他刚因为连环杀手案件从丧妻的悲痛中重新振作,思来想去,于是请他来看看情况。

    副局长话说的特别好听:若是有案件,你也不会闲着;若是没有案件,就当我请你来巴黎游玩几天。

    而在路德看来,马戏团老板这种不说明白的“厥词”,十有八那个九不过是为了卖票而想出来的噱头。

    欧洲巡演是普鲁托马戏团的最后一站了,总得搞出点大动作收尾才好。就算是打虚假广告又如何,反正票已经卖了出去,演完就走,之后的骂名和攻击也不过是位轰轰烈烈的演出增添了一份反向传奇罢了。

    但是路德刚结了连环杀手一案没多久,他在家左右无事,一闲下来免不了回忆起同妻子恩爱的时光,因而没怎么犹豫,还是答应了副局长的邀请。

    看到这儿,霍尔主编颇为感慨地开口:“我已经能预见到第一期连载时,那些看菲利普·路德不顺眼的评论家们会如何批判了。”

    “因为噱头太多?”

    “因为这一眼看过去,就知道马戏团老板的原型是巴纳姆本人。”

    可不是吗,所以玛丽才在为盗窃案找动机时,废了不少思路啊。

    一开始她在想,要是想找一个合理的动机还是挺容易的——要马戏团老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人不就行了。

    玛丽想过是为了重病的爱人筹募资金,也想过是为了麻风病、身体畸形的孩子们建立治疗基金。但跳出小说框架,联系现实想来,在所有人都知道原型是谁的时候,给故事里的形象强行增添原型没有做过的好事,多少有种“刻意洗白”的意味。

    要是写的太过火,说不定还有人以为菲利普·路德这是收钱执笔呢。

    于是马戏团案又陷入了玛丽写连环杀手案时同样的麻烦中,那就是想起来容易,真正落笔时可让玛丽冥思苦想了好一阵。

    不过好在,最终她还是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动机。

    自古以来,无数作家落笔创作时,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主人公遭遇无解的困境时,该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置另外一个困境。

    玛丽放弃了在巴纳姆本人身上寻找美好品质的想法,她的思路一转,转到一个直接又有效的方案上:让马戏团老板普鲁托成功拿到真正的《蒙娜丽莎》,在巡演的最后一晚公开展览的方式,就是在虚假的盗窃案上,套一个真正的盗窃案。

    于是故事线索立刻变得清晰明了起来了。

    事先得知有人确实打算偷走《蒙娜丽莎》的马戏团老板普鲁托,没有将盗贼的计划告诉警方,而是化成了一场属于自己的、盛大的狂欢。

    普鲁托当众宣布《蒙娜丽莎》离开卢浮宫的日期,无异于给了盗贼一个完美的时机去偷出画作,不论画作是谁偷的、有没有展出,只要《蒙娜丽莎》在那天消失,所有的罪名一定会被归咎在马戏团老板身上。

    但与此同时,他找来了路德。

    路德在追查案件过程中,为了钓出真正的盗贼团伙,不得不将计就计,说服了巴黎政府将画作出借给了普鲁托。

    这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马戏团老板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真的在欧洲巡演的最后一晚,让美丽的空中飞人小姐,在半空中高高举起达·芬奇的著名作品;而蹲守在卢浮宫的菲利普·路德和警察们,也顺利地抓住了准备白占便宜的盗贼。

    这样既没有洗白马戏团老板赚钱的动机,也没有将其污名化一位居心叵测的贼。最终结局时巴黎的人们看到了自己想要的表演,看到老板兑现了诺言,并且普鲁托甚至拉着菲利普·路德亲自上台,当众宣布大名鼎鼎的侦探在大家观赏表演的过程中,已经抓住了真正的盗贼。

    一场彻夜的狂欢由此点燃,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了。

    与此同时,玛丽也没忘记自己的初衷。巴纳姆的马戏团成员里既有黑人,也有亚裔,更有身怀缺陷的残障人士。

    在案件调查中,这些马戏团成员们纷纷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帮了路德不少忙。

    比起普鲁托本人,她花在马戏团成员身上的笔墨要多得多。玛丽不认为自己的描写能够让十九世纪的人们迅速注意到存在于社会上的各种歧视和隐匿在社会阴影下的边缘群体,但她多写一点,总归是比不写好。

    《狂欢之王》一案同样不长,和上一篇一样大概五万词到六万之间。

    但这次霍尔主编在阅读完稿件时的神情,让玛丽知道比起《连环杀手棋局》,他明显更喜欢《狂欢之王》。

    “我本以为你会来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主编放下手稿笑道,“却没想到你为路德侦探的履历上又增添了一份大案的功勋。”

    玛丽的确想过凄美的爱情故事,但她并不是个心思细腻感情充沛的姑娘,玛丽觉得自己还是取自己擅长的方面比较好。

    “善于描写感情的作家很多,”玛丽眨了眨眼,“我还是不要自取其辱了。”

    “请不要妄自菲薄,小姐,”主编回道,“路德侦探和亡妻的爱情虽然着墨不多,但着实能够让人感受到二人感情很深。不过案件描写确实是你擅长的部分,这次的盗窃案没有那么多推理悬疑的过程,但有了马戏团成员的加入,变得十分新奇有趣。”

    玛丽也是为了有趣才加上这层环节的。盗窃案的侦破可不如凶杀案那样惊险刺激,然而让杂技女郎去套取信息,让表演独轮车的侏儒去偷听盗贼团伙的秘密,这样的情节设置看下来,也算是紧扣“狂欢”的主题了。

    如果说《连环杀手棋局》一案因为涉及人命显得沉郁严肃,《狂欢之王》的风格则因为马戏团的背景变得绚烂浪漫。

    有了第一次的过稿,玛丽多少也有点底气。

    听到霍尔主编的夸奖,她大胆开口:“那我就假设,你喜欢这个故事啦。”

    主编:“我当然喜欢,你的进步很是明显,玛丽小姐。要说还有什么有疑问的话,就只有你的稿费了。”

    说着霍尔主编掂了掂手中的文稿:“第一篇故事的反向令人惊喜,接下来《狂欢之王》可以给你更多的版块,用三期连载完。至于稿费……”

    “请讲。”

    “十英镑。”

    玛丽绽开笑颜。

    《连环杀手棋局》的稿费是十二英镑,霍尔主编夸了这么久,怎么可能比第一篇还低?于是玛丽也不着急,更不上当,就那么笑眯眯地等着主编说下去。

    见她沉稳的很,主编很是满意。

    “十英镑一期,并且这是底数,”他宣布道,“我打算预定你接下来所有的创作,玛丽小姐。但凡是你的稿件,只要投到《海滨杂志》来,我承诺给你不少于十英镑一期的稿酬。并且待你完成第三篇或者第四篇连载后,我也可以推荐出版商给你,将菲利普·路德的故事集结成书,你觉得如何?”

    也就是说,单单《狂欢之王》一篇连载,她就可以拿到三十英镑了!

    不仅如此,主编承诺的是最低十英镑。如果《狂欢之王》的反响不错,玛丽甚至可以和霍尔主编讨价还价,争取第三篇连载的稿费更胜一筹。

    尽管知道霍尔主编是生怕玛丽被挖走才开高价,可如此优厚的条件,玛丽哪有拒绝的道理?

    “那便希望《狂欢之王》能得到更高的反响了,”玛丽笑道,“免得辜负了你的期待。”

    “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霍尔主编摘下眼镜:“对了,我听说菲茨威廉·达西先生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而这位幸运的小姐刚好就是你的姐姐?”

    玛丽:“我倒是觉得,是达西先生更幸运一些。”

    霍尔主编不禁莞尔:“倒也是。虽然我和达西先生只是简单见过一面,但能够让他坠入爱河的小姐,自然是完美无缺。那得恭喜你的姐姐了,玛丽小姐。”

    “我会转达的,”玛丽说着开口,“既然你认识达西先生,他们的婚礼你会去吗?”

    “我离开伦敦,杂志谁出呢?”

    霍尔主编眨了眨眼:“顺路替我转达祝福吧,小姐,听说彭伯里庄园的风景如画,是个度假休息的好地方。”

    确实是个好地方。

    但玛丽却笑吟吟地开启了另外一个话题:“是的,我很期待彭伯里庄园的风景,但在那之前,我还有一件事需要在伦敦做完。”

    “哦?”

    霍尔主编来了兴趣:“什么事能比你姐姐的婚礼还要重要?”

    玛丽:“我需要在伦敦预定一间公寓。”

    作者有话要说:  玛丽:有小钱钱了0v0!有小钱钱就可以租房子,租了房子就可以在伦敦定居,在伦敦定居就可以和侦探一起冒险,一起冒险是不是就可以迎娶侦探成为人参赢家辣!

    以及还是老样子,涉及到消费水平的价格报酬之类的所有数字,都是我瞎编的,不要当真……

    感谢 绯寂清音、zoey27040、moitosca、似寒 的地雷,感谢 无所谓雪x5、神奇生物x10、惜朝x10、moitosca、随风流逝x10、tgtg·缓、蓝泽柒x20、俗人昭昭、雨中打伞的小雨x5、zoé是只洋葱粉x5、成双x20、快乐达人x5、三年傻子x20、kkeryx25、咕咕顾青x5、有一只豆喵x10 的营养液,爱你们么么么!

 71、作家真辛苦03

    73

    桑顿先生给的二百英镑报酬和一期十英镑的稿费; 着实给了玛丽不少底气。

    可以说是从穿越过来记事起,玛丽就一直惦记着经济独立这件事情。但她一个乡下小姐,没有人脉也没有渠道; 加上自己又有些没底,因而迟迟没有行动。

    还是拜福尔摩斯先生直接挑明了玛丽的心事所赐; 她才拥有了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而现在,玛丽有了自己的启动资金了。

    二百英镑足以她布置到伦敦的一切; 霍尔主编许诺了打底十英镑的稿费,一年算下来有一百到一百五十英镑之间的稿酬,即便是在物价高昂的伦敦,也足够一名单身小姐独自生活了。

    再加上……玛丽觉得; 自己还是可以接一些其他案件的。

    特别是那些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不屑一顾的案件——帮贵族小姐找丢失的珠宝啊,寻找私奔少女之类的,比那些复杂案件容易不少; 牵扯到的人也简单。但满打满算一年有两到三个委托; 五十英镑总没问题吧?

    迈出了第一步; 感觉经济独立、自己生活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特别是来到伦敦后玛丽才发现,其实在维多利亚时期,想要在伦敦独自生活并不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傲慢与偏见》原著时间线处在威廉四世时代; 距离维多利亚时代差了百年左右。简·奥斯汀生活的年代中; 单身小姐独自生活仍然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 导致没踏出过乡村的玛丽把事情想得格外复杂。

    因为她现在身处十九世纪末,更多新发明、新思想的出现,倒是让一些姑娘; 特别是伦敦的姑娘选择出门工作。

    比如说《海滨杂志》的主编费雷德·霍尔先生的秘书小姐,再比如说福尔摩斯原著《海军协定》中委托人的未婚妻是一名女护士,更遑论那些贫穷家庭中出门做工的女性工人。

    尽管对于一名乡绅的女儿来说,出门工作、独自生活仍然是件不太合适的事情,但玛丽并非给人打工,她是名新人作家,如此开口倒是有些底气。

    而且早在离开朗伯恩之前,爸爸就同玛丽坦言他对她想要搬来伦敦的态度。玛丽左思右想,觉得现在定居伦敦的时机也还算合适,一来几位班纳特小姐的舅父舅母加德纳夫妇一直在伦敦经商,二来她们的大姐夫宾利先生,以及马上要成为二姐夫的达西先生在伦敦可是都有产业的。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可以在名义上“照顾”她。

    实在不行,玛丽也不介意把房租交给父亲,请他来租下伦敦的公寓。

    这样一来,她可以更好的获得伦敦的作家资源和素材,也可以带着凯瑟琳和莉迪亚一起住在伦敦。

    爸爸支持她创作,加上之前就表明看穿了玛丽的小心思,应该不会拒绝;在伦敦长住见见世面、拓展交际圈总不会是坏处,玛丽觉得妈妈那关也好过。

    毕竟按照班纳特夫人的想法,未来的女婿那必须越有钱越体面才好,像达西先生这样的大地主难找,但伦敦可是有着不少青年才俊呢。

    打着这个主意,玛丽决定先斩后奏,在跟着简和宾利先生去彭伯里庄园做客前,先敲定伦敦的公寓。

    这件事暂时不能告诉亲人们,特别是加德纳夫妇,玛丽生怕自己的舅舅舅母本着负责任的想法,直接捅到爸妈那里去。

    她想了想,决定拜托自己在伦敦交到的第一位朋友——红发的爱尔兰姑娘、也是未来的华生夫人,玛丽·摩斯坦小姐。

    不过玛丽没料到的是,自己竟然不是第一位拜托摩斯坦小姐帮忙的人。

    翌日。

    在歇洛克·福尔摩斯的公寓里,玛丽·摩斯坦小姐听到友人的请求,大大地翻了个白眼:“天呐,你们真是饶了我吧,一个两个突然找住处,我去当房产中介算了!”

    玛丽:“还有谁?”

    摩斯坦小姐一撩红发,指了指乱糟糟的客厅:“当然是侦探先生了。”

    歇洛克·福尔摩斯闻言,从沙发后方突然冒出头来看向玛丽:“你也要找房子?”

    玛丽:“……”

    “当然,”不等玛丽回应,福尔摩斯就自顾自接了下去,“你拿到了二百英镑的委托报酬,看小说连载的反馈,为了挽留住你不让其他杂志挖墙脚,《海滨杂志》的主编必定会许诺你稳定的稿酬,对于一位单身小姐你的未来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正是完成独立计划,搬来伦敦的好时机。”

    “二百英镑?!”

    摩斯坦小姐听到福尔摩斯的话后震惊地转头看向玛丽:“是真的吗?”

    玛丽:“呃,是真的,我本来不想要那么多——”

    摩斯坦小姐:“太少了吧?!”

    玛丽:“呃。”

    红发的爱尔兰姑娘满脸的难以置信:“你可不仅救了汉普的工厂,还救了他的性命啊!平时对待工人吝啬小气也就算了,你可是他的救命恩人,竟然用区区二百英镑就打发救下自己性命的人?要我说,敲诈他两千英镑都不为过。”

    你也知道两千英镑是敲诈!

    玛丽哭笑不得:“我只是帮手,真正的功臣还是福尔摩斯先生才对。”

    福尔摩斯凉凉接口:“汉普也没给我多少酬劳,想来在他心中,性命是不比金钱重要的。”

    说着侦探从堆满了瓶瓶罐罐和各色实验器材的沙发后方起身,大步跨到门边拎起自己的黑色大衣,衣服穿了一半突然转头:“摩斯坦小姐,你看到我的帽子了吗?”

    摩斯坦:“……”

    爱尔兰姑娘凶巴巴地一抱臂:“容我直言,侦探先生,你住在狗窝里是你的选择,但我可不是你的女仆!这间公寓的看门人已经对你警告多次了,多少也照顾一点别人的情绪吧?!”

    可惜的是,福尔摩斯完全没放在心上。

    瘦削高挑的侦探潇洒地套上外套,一边系好领带一边从杂乱无章的器材堆里翻出了自己的帽子。

    “这就是为什么,”他戴上帽子开口,“我需要你帮我找找合适的房子——无比感谢你们的到来,摩斯坦小姐,还有玛丽小姐,但容许我有时先行离开。”

    说着福尔摩斯先生不顾客人,直奔公寓大门,打开门的一刹那还不忘记扭头叮嘱道:“你们走的时候记得锁门。”

    说着他跨出公寓对着楼下大喊:“道格森?道格森!我的电报你寄出去了吗?!”

    看门人:“怪胎,快滚!”

    玛丽:“……”

    摩斯坦小姐:“…………”

    “哐当”一声门响,身为公寓主人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先行离开,留下两位做客的女性面面相觑。

    “福尔摩斯先生这是又有案件了?”玛丽问。

    “鬼知道。”

    摩斯坦小姐扶住了额头:“一大早就让街头的报童把我喊了过来,我还以为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呢,没想到就是要我帮忙找新公寓,我也有工作的好吧,为什么不找亨利啊?!”

    好吧,上次到访福尔摩斯的家,看门人就对他很是不爽了。现在甚至叫上了“怪胎”,怕是真的把看门人得罪个不轻。

    不过歇洛克·福尔摩斯平日为人不拘小节,对待无关紧要的事情也十分冷淡。但依然是位有底线的绅士,像今日这样不管客人直接离开可不是正常情况。

    肯定是有真正十万火急的案件需要他奔波了。玛丽觉得,等他忙完,或许可以抽空问问。

    但是现在嘛……还是自己的事情重要。

    “因为你比那些男士们靠谱呀,”玛丽实话实说道,“你熟悉街头的事情,做事也利落。要也认识亨利·戴克,但需要帮助,第一个想到的也是你。”

    摩斯坦小姐勾起嘴角:“好吧,这话我爱听。”

    一开始玛丽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红发的爱尔兰姑娘也不再废话,她想了想接着开口:“不过你找公寓很简单,我相信你也不是什么难以相处的房客。只要街区治安好,环境优美就好了。”

    言下之意就是:要给歇洛克·福尔摩斯找公寓可是件棘手的事情,价格得适中,房客要少或者能够容忍他,最最重要的是房东得能接受一位在住所直接做实验的人。

    玛丽见她满脸愁容,忍俊不禁道:“你有什么意见吗?”

    “我去塞彭泰恩大街转转吧,问问那边的报童和车夫,”摩斯坦小姐说道,“塞彭泰恩大街的女性公寓不算少,多数是一些打字员或者女秘书住在那里,还有不少有钱没家的单身小姐和艺术家,想必她们会很欢迎一位体面小姐入住。”

    “那谢谢你了!”

    “先别谢我,”摩斯坦依然抱着双臂,“住处只是一方面,杂役女仆你找好了吗?”

    “我……暂时还没什么想法。”

    不是玛丽·摩斯坦看不起自己的朋友,红发姑娘上上下下看了玛丽一圈。两位玛丽小姐一位浅色衣裙,尽管算得上是衣着朴素却也能一眼看出家庭勉强算是富裕;而另外一位则一身破旧的裙子,洗了又洗、还打了补丁,一瞧就是工人。

    就算摩斯坦小姐知道这位敢往贫民窟跑的单身小姐头脑开明、个性独立,她也不觉得玛丽能照顾好自己。

    “做饭、洗衣服,还有帮你传话和安排社交生活,”摩斯坦说着想了想,“最好还得认几个字,能帮你整理整理信件之类的,等你更富裕些,甚至得当你半个秘书。这样的女仆可不好找,价格可能也不便宜。”

    是哦……

    要说玛丽在创作和破案方面有自己的自信,鉴于她比常人多出来的百余年知识,绞尽脑汁做个工厂改革也不是不行。但在生活上,她确实想的没那么多。

    “女仆的话,”玛丽冥思苦想,“你认字不少吧。”

    “想都别想。”摩斯坦小姐嗤笑一声。

    “为什么?”

    “你觉得我当不上女仆吗,”摩斯坦小姐反问,“而现在我选择去工厂工作。”

    玛丽恍然明白了摩斯坦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