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说到底哪里变了信陵君一时半会儿的还不好说,明明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和以前差不多的铸造精良的青铜器啊。
    不过信陵君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韩国已经救不了,那么只要想就知道,秦国的下一个目标不是魏国就是燕国。
    信陵君的猜测没有错,秦国的下一个目标确实是燕国,事实上这一点本是和齐国商量好的,两家瓜分燕国。
    就算现在赵国被灭,齐国也从未直面过秦国的威胁,再说了,比起秦国,齐国更想灭了燕国。
    当年齐国趁着子之之乱把燕国灭国三年,之后燕昭王复国,转脸又把齐国给灭国了五年。
    如果不是齐国后来出了个田单复国,以火牛阵大破燕军,齐国很有可能就彻底完蛋了。
    因此可以说齐国和燕国之间那真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关系,之后两国虽然表面上没再打起来了,但实际上却是小矛盾不断,大家互相之间都清楚,只要逮着机会,立刻就会把对方往死里揍。
    因此对比起燕国,齐国自然愿意与秦国合作,再说了,这些年秦国远交近攻的政策实行的非常好,多年的建交终于让齐国相信了秦国,这才有了两国合作共同坑了一把燕国的事情。
    再加上,齐国觉得吧,就算秦国想要折腾什么事情,那也有魏国挡在他和秦国之间啊,到时候大不了就和以前一样,齐国支持魏国,魏国和秦国撕逼嘛。
    反正只要吞并了燕国,齐国的实力立刻就仅次于秦国了,那时候还怕谁!
    恐怕就算是秦国也得对齐国客客气气的。
    那么只要齐国再联合魏国,秦国再强也不怕的。
    事情当然不会像齐国想的那么简单,就在齐国和燕国互相撕红眼的时候,秦国突然插手,连下燕国七座城池,可就在这势头大好的时候秦国却突然停住了。
    秦国前线的将领表示,秦国只要这么多城池,剩下的事情由齐国和燕国自己决定。
    齐国一想这样也好,毕竟秦国出兵了总是要拿点好处的,现在秦国明确表示只要那七座城池,且这城池还是燕国的,齐国当然不会有什么舍不得的感觉。
    这时候信陵君当即提醒魏王盯紧边境,小心防备秦国,而他自己则带着一些门客和护卫队直接赶去调解齐国和燕国之间的矛盾了。
    信陵君很清楚,东方各国之间打起来是秦国最愿意看到的事情,这次秦国只占了一个韩国和燕国的七座城池就停下来,完全不像是秦国的作风,虎狼秦国贪得无厌,怎么可能在自己没有重大损失且势头一片大好的时候停下来?
    信陵君认定了这里面有阴谋。
    然而实际上还真没有。
    唯一的问题是,昭襄王终于彻底病倒了,且很显然是要熬不过这一次的节奏。
    朝政被交给了太子主持,而太子又把朝政甩手丢给子楚和丞相蔡泽等人,自己只管最后点头就好。
    无论是子楚还是蔡泽都很清楚一件事情,昭襄王在位五十多年,可以说是秦国军民的精神支柱之一,反倒是太子一直没什么贤名,一旦昭襄王离世太子继位,秦国军民立刻就要不稳,这种时候比起一味的攻城略地,还是尽早停下来稳固地盘为好。
    因为一旦秦国内部出了大问题,那些盯着秦国的人是绝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的。
    果然,秦国停手三个月之后燕国和齐国休战,一个月后两家互相退兵,这一战燕国除了被秦国占去的七座城池之外,又被齐国占去了十七座城池。
    实际上原本被齐国占去的有二十多座城池来着,不过后来燕国也算拼死抵抗了,遇上老对头算是彻底激发了燕国军民的战斗力,于是硬生生的又把被占去的城池抢回来不少,最后燕国被齐国占去的城池有十四座,并且以另外割让三城为代价与齐国休战。
    当然,燕国和齐国也互换了人质。
    ……嗯,换的是太子_(:зゝ∠)_
    所以说,这年头就算是做太子也不安全啊,说不定就要被派出去到其他国家当人质去了。
    如果本国强大而对方弱小,且两国之间没有大仇恨,一时半会儿的也不打仗的话还好,否则人质的生活绝不会有多美好。
    你看当年子楚在赵国的时候,好好一个秦国公子,硬生生被弄出了一身的落魄穷酸样,据说当时穿件新衣服都是吕不韦给买的,后来也是被吕不韦大土豪包养,哦不,是投资赞助了,子楚才算是过上了体面一点的生活。
    可想而知,以齐国和燕国之间的关系,不管是齐国太子在燕国还是燕国太子在齐国,恐怕都不会有什么美好的生活。
    于是就在大家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休战期,都平静下来的时候,秦国再次出了一件大事。
    昭襄王五十六年,这一年年少继位,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六年,可以说是秦国历史上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的昭襄王去世,紧接着太子嬴柱继位。
    太子继位之后前朝倒是没多大的变动,反倒是后宫之中华阳夫人理所当然的成为王后,之后太子最为宠爱的丽姬被封夫人,叫苏云卿意外的是,太子居然也顺手给她封了个夫人,且除了苏云卿和丽姬之外其他人最多也就封个美人之类甚至还有更低一些的。
    这就难免让苏云卿意外了,苏云卿可以说她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好,除了当年帮太子写作业之后她尽量不和太子有什么交集。
    后来苏云卿被昭襄王禁足了,那就更别说见太子什么了。
    再说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又或者是在任何时候,太子对苏云卿都从来没什么宠爱或者说是根本没什么兴趣的。
    可很快苏云卿就知道过去的太子现任的秦王嬴柱为什么这样做了,因为子楚成为了太子。
    就在嬴柱正式做秦王后不过半旬的时间,他就派人来找苏云卿了,他找苏云卿当然是只为了一件事情。
    以前的嬴柱只能被布置作业,然后自己苦逼逼的写作业,可现在他做秦王了,再也没人能给他布置作业了,反而是他可以给别人布置作业了。
    因此当苏云卿见到他的时候,嬴柱没有说其他任何的话,他一指旁边那堆了一大摞的竹简,直接对苏云卿说道:“这些都交给你了。”
    苏云卿看看竹简再看看嬴柱简直嘴角直抽:“大王你确定?”
    是哒,这时候得管人家叫大王啦。
    可苏云卿这话出来反倒是嬴柱本人有些疑惑的样子:“怎么?你不愿意吗?为什么?”
    想了想他又问道:“你是对夫人的封号不满意?可是这也没办法啊,寡人又不能让你做王后。”
    苏云卿嘴角一抽:“不,请您务必相信,我一点都不想做王后。”
    谁愿意给你做王后啊!
    苏云卿觉得吧,不管是当太子的时候还是当秦王的时候,无论是哪个状态下的嬴柱,她似乎都很难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
    因此这种时候苏云卿不得不开口:“只是后宫女子的话,干涉政务似乎还不够名正言顺?”
    嬴柱恍然大悟:“那好,你还继续做我大秦的顾问!”
    苏云卿:“……就不能封个将军吗?你看我都不要求当丞相什么的,虽然我觉得自己做丞相还是很合格的,但毕竟蔡泽做的不错,我就不跟他抢工作啦。”
    再说了,如果丞相不能开府搞一套自己的行政系统出来,那非得忙死不可,苏云卿才不做这种事情呢。
    嬴柱想了想点头:“那以后我就让他们都称呼你将军好了。”
    听到这话苏云卿也不再强求,任何事都得一步一步来,总不能要求一次性全部完成。
    再说了,苏云卿很清楚虽然嬴柱看起来是个傻白甜的样子,实际上也确实不算英明,但昭襄王既然会继续留着她,并且不阻止苏云卿在他死后再次掌权,显然是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且一定也给嘱咐过嬴柱不少事情了。
    不过当苏云卿帮嬴柱接下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是对他提出了要求:“我需要有人帮我,这么多事情我又多年未参与朝政,总不能全都让我一个人完成吧?”
    这一点嬴柱当然不会反对,他也确实知道苏云卿这些年一直都很老实很安静,也确实是多年不接触朝政了。
    说实在话,嬴柱也意外过苏云卿被夺权之后居然还那么安静,嬴柱总觉得这事要换到他自己身上,他若是有苏云卿那样的本事,肯定不可能就那么一直安安分分的待着啊。
    直到昭襄王临终之前找他过去谈话,嬴柱才算是有种懵懵懂懂明白了什么的感觉。
    他还记得当时昭襄王明确的告诉他,苏云卿安安分分的待着这么多年,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苏云卿本身毫无权力欲望,能不能掌权,是不是被罢官对她毫无影响,她自己也不在乎这种事,另一种自然是苏云卿的心机足够深沉,她很清楚只要她安安分分的待着等到嬴柱做了秦王,自然有她干涉政务的时候。
    昭襄王不认为苏云卿是前者,当年苏云卿掌权之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行事作风如何他可还没有忘记呢。
    因此昭襄王半点不认为苏云卿不在意,她肯定十分在意,且时刻准备重掌大权。
    可昭襄王既然敢留着苏云卿给嬴柱用,自然也就留了后手,否则昭襄王可不认为嬴柱能够是苏云卿的对手,不被苏云卿架空的干干净净只能做个傀儡国君才奇怪呢。
    因此这种时候嬴柱当然很愿意给苏云卿派个助手,至少苏云卿当年有一点很让昭襄王满意,那就是她从不拉帮结派也不搞什么小团体小组织,这种做法固然很能得到上位者的信任,但这也造成了当苏云卿的权势崩溃的时候便毫无挽回余地,她连一点点的挽回都无法做到,因为她只有关系不错的人,而没有真正交好且属于她的能够为她牺牲付出的手下。
    那么就算是现在,嬴柱也愿意给苏云卿手底下派人,一方面是苏云卿确实需要,另一方面,在苏云卿手下没人的情况下,他塞给苏云卿什么人苏云卿便只能用什么样的人。
    即便这个人很有可能是特意安排好的也一样。
    苏云卿并不介意这种问题,她当然知道嬴柱安排过来的人恐怕除了帮忙这种工作之外,很有可能还要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苏云卿有什么问题就得赶紧向国君报告了。
    可等苏云卿见到嬴柱派给她的人的时候却笑了出来。
    “李斯?”
    站在苏云卿面前的人可不就是李斯么?
    此时的李斯还很年轻,但年纪轻轻就能被委派这种任务,苏云卿立刻就知道现在李斯恐怕很得信任,这至少证明他这些年过的挺不错。
    李斯对苏云卿十分客气:“拜见夫人。”
    苏云卿:“……你就不能叫将军吗?”
    李斯立刻改口:“拜见将军。”
    苏云卿嗯了一声,然后道:“看样子你这些年混的还挺不错?”
    “多亏将军照拂。”
    “我当然是照拂你的,”苏云卿半点不客气的接下了李斯的这句话,然后她顺手一指那已经从嬴柱那里搬过来的一大摞竹简:“看见了没,那些,都交给你啦。”
    李斯嘴角一抽:“可大王不是说……”
    “哎,他说什么都没关系,重点是我说什么。”苏云卿直接说道:“你照我说的做就是了。”
    “可是……”
    可是那么多公文都让我一个人搞定这绝壁是要狗带的节奏啊!
    然而苏云卿根本不需要李斯把话说完,她伸手拍怕李斯的肩膀:“不用可是了,你刚刚还说我照拂你呢,我这个人最喜欢照顾提拔后辈了,这些公文就是在锻炼你呢,李斯,你可千万不能让我失望啊。”
    李斯:“……”
    感受着肩膀上绝不算轻的力道,李斯充分感受到了苏云卿的威胁。
    ……将军你这画风还真是多年不变啊QAQ
    而直到这一刻,系统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李斯是你的人?】
    “那当然啦。”
    虽然后期李斯黑点不少,但不得不说,单纯从用的顺手来讲,李斯真的是非常让人满意的那一位。
    再说了,黑点归黑点,苏云卿向来觉得她只需要知道这个人现在如何就可以了。
    李斯有才干且想往上爬,而苏云卿能给他这个机会,这就足够了。
    【你就不担心?】
    “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要忘了,贾诩在历史上被称作毒士,孙策是东吴政权的奠基人,而孙权更是东吴大皇帝。
    可那又如何呢?
    “系统你要知道一件事……”
    【什么?】
    “加班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利器。”
    【……】
    加班什么的,那是核武器吧!(╯‵口′)╯︵┻━┻
    不知道为什么,系统已经开始同情李斯了。
    眼看着苏云卿往外走,李斯最后还是没憋住。
    “将军,您这是要去哪里?”
    苏云卿笑的特别温柔:“我去给你找个伴啊!”
    李斯:“……”
    虽然不知道又是谁要倒霉了,但这种莫名有点爽的感觉是怎么回事?_(:зゝ∠)_
    

第132章 公子锤
    苏云卿说是去给李斯找个伴那还真不是在忽悠他,苏云卿很清楚一件事,既然嬴柱能在今日把政务交给她,那么日后的事情肯定也少不了,难道真要苏云卿事事都自己亲力亲为吗?
    就算有个李斯,但那也不够用嘛。
    于是苏云卿果断跑去咸阳学馆了。
    目前的咸阳学馆分了三部分,除了一文一武之外还有个地方被称作墨家馆,此地被列为咸阳学馆第一险地,甚至当前的兼任馆长的吕不韦特意划了块地方出来,并在周围种植花木作为隔断,可以说是百米之内无人烟。
    要说起来这也怪前几年,那时候墨家不知道怎么开始对化学领域感兴趣。
    墨家的一群实干家进军化学领域,那肯定不是简单的谈谈道理说说理论的事情,人家是要动手实践的嘛。
    于是原本就因为各种黑科技而危险重重的墨家地盘,在墨家开始进军化学领域之后三天两头的出意外,今天轰隆一声,明天哐当一下,总之就每个消停时候。
    原本大家听着那跟打雷似的声音还被吓一跳,后来渐渐地也就习惯了,可习惯了不代表不害怕啊。于是最后吕不韦只能把墨家单独隔出来了。
    当然啦,墨家虽然搞研究,但人家做的又不是什么生化武器病毒武器,因此有个百来米的花木做隔断,大家也就安心了。
    苏云卿是不知道墨家到底都研究了啥,她对于化学的印象也就仅限于什么水是H2O了,再复杂的点的东西早还给老师了,但苏云卿知道的是,在她把什么肥皂之类的思想通过吕不韦传达之后,没多久她就收到了墨家那朴实的手工皂。
    ……真的很朴实,原汁原味无添加。
    说白了,在这个没有香精等添加剂的时代,墨家那群科学家们当然就更不会想到往里面添加点什么植物精油之类的改变气味色泽了。
    于是苏云卿虽然把那块手工皂拿到手了,可实际上转眼就被拿去洗衣服了。
    ……别说洗脸洗澡,那味道连超市里最便宜的洗衣皂都不如的手工皂,苏云卿连洗手都不想用啊!
    苏云卿当时对着那块也许是历史上的第一块手工皂成品的东西看了半晌也只能说出一句话:“墨家真是……朴实啊。”
    当然,在苏云卿提出新要求没多久,她就拿到了满意的手工皂了。
    虽然工艺不能和现代比,毕竟这年代的提取技术还挺原始,但用起来放心啊,纯天然无添加,洗脸不指望洗手也很好用啊。
    苏云卿本想着肥皂都有了,要不咱再搞搞其他的吧,说不定就做出点水乳精华霜之类的东西来了呢,自从到了这年代,她多久没见过这些东西了?
    然并卵,她最后还是憋住了,毕竟她要墨家没事做做肥皂也就算了,这玩意儿技术难度不大也不需要太费心,有一定的原理和想法基础的话,做出来并不难,其他的可就不好说了。
    苏云卿可没忘记她要墨家来是干啥的。
    而苏云卿这次去咸阳学馆,跑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墨家。
    据说墨家巨子在去年终于来啦!
    ……讲真,苏云卿当时听说这事的时候是真的觉得墨家就是一群黑社会_(:зゝ∠)_
    尤其是墨家巨子来了,这些年墨家一直低调,这次反倒是让人了解了墨家的不少事情,尤其是在了解到墨家不像其他学派那样,老师教导学生学习,墨家不仅传授知识,人家还有组织有规章制度,简直就是个小集团小帮派!
    再加上由于墨家那实干精神和本身带有的一点侠士豪杰的气息,墨家的武力值在各家之中也算是最高的。
    ……所以说,这不是黑社会是什么啊!(╯‵口′)╯︵┻━┻
    但不管怎么说,苏云卿这次还是要见墨家巨子。
    有些事情通过别人不太好说,苏云卿得自己去见了才行。
    可苏云卿才刚踏进咸阳学馆,吕不韦就出来了,吕不韦可算是一得到消息就来了。
    苏云卿看见吕不韦倒是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你来不了呢。”
    毕竟管着咸阳学馆只是兼职,吕不韦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人家也是有其他官职的好吗。
    吕不韦一笑:“您都来了,我怎么好不来呢。”
    当初苏云卿的官职被直接罢免,半点不剩,可吕不韦的态度却并没有改变,这当然不是说吕不韦有多么忠心,事实上苏云卿并不觉得吕不韦会是一个多么忠心的手下。
    但有一点,吕不韦是个非常具有投资眼光,也非常愿意投资的人,他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风险越大,回报越大。
    因此当初在赵国的时候吕不韦敢于投资落魄的子楚,而当苏云卿被罢免的时候他也待苏云卿一如往昔。
    果然,事实又一次证明了吕不韦的眼光。
    昭襄王一死,嬴柱自己去主持昭襄王的身后事之类礼仪上的事情,然后公然表示以后朝政若非大事,尽可以找太子子楚和夫人夏姬商议,若有这二人无法裁定的大事,再找人通报他也不迟。
    这放权放的真是果断到不能更果断,但也同样说明了,在昭襄王后期看起来落魄的苏云卿在此时立刻变得身价不凡起来。
    吕不韦自然是对自己的眼光十分满意,他更知道自己之前的表现会在未来给他带来多大的回报。
    既然以前吕不韦都能做的周全,此时就更不会有什么失误了。
    苏云卿想想觉得有吕不韦在也好,至少这么些年过去,她对咸阳学馆里的学子们大部分已经不熟悉了,想要什么人,还是吕不韦更加了解一点。
    当吕不韦听说了苏云卿的来意之后自然高兴,当初苏云卿知道这些年轻学子们的价值,吕不韦自然就更清楚了,眼看着这头一波已经被苏云卿收入怀中,吕不韦自然就把眼光放向了下一波,吕不韦目前有钱有权,这些年倒也确实笼络了不少的人才,如今苏云卿说她那里缺人,吕不韦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自己的人推荐过去,毕竟苏云卿那里要建立新的班底,那么自然就多了不少晋升的机会,去苏云卿那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于是很快吕不韦就给苏云卿点了不少近些年的优秀学子,只是……
    “我怎么没听你提起韩非?现在既然韩国已灭,他应当是没那么多的想法了吧?”
    苏云卿并不觉得韩非是韩国人所以就不能为秦国所用了,你不能用后世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时代,如果真要说起来的话,苏云卿觉得这年代的各国更像是三国时期割据一方的豪强势力一般,他们都是由同一源头同一个统一的国家分裂出来的,互相攻打吞并之后,用对方的人才并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说自己手下的人是哪一国的就更不重要了,赵云是冀州人可也没去袁绍手下干活啊,诸葛亮还是徐州人呢,而当你击败吞并了一方之后理所当然的可以收编对方手下的人才,如果有那个心胸去用,哪怕是对方的老大也可以用嘛。
    至于说韩非,他是韩国公子不假,可秦国这些年改变策略,秦军占领韩国之后除了韩王死了,除了一些过分反抗威胁较大的韩国公族死了,其他的秦国并没有大肆杀人,而战场上杀人谁也不能说什么对错,因此苏云卿觉得韩非是很能为秦国所用的。
    然而吕不韦并没有提到韩非。
    吕不韦当然不是把韩非给忘了,他倒是想忘呢,可这些年伴随着韩非的撕逼水平越来越高(……),韩非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吕不韦忘了谁也不可能忘了韩非啊。
    ……毕竟那可是撕遍咸阳学馆无敌手的人物啊_(:зゝ∠)_
    可既然吕不韦没有提到韩非,那自然是有原因的,这原因也不用多说,显然是韩非本人并不愿意为秦国所用。
    这是韩非自己的事情,无关吕不韦,因此既然苏云卿问起来,吕不韦自然也就顺口说了。
    这倒是让苏云卿意外了:“为什么?秦国的待遇不好?”
    当然不是秦国的待遇不好,毕竟秦法严苛又要求官员们清廉执政,可以说这显然不是个捞钱捞官的好地方,可依旧有不少人很愿意来秦国当官,这显然说明了秦国在其他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
    再说了,秦国这些年虽然有改变,但还是以法家为主,韩非就是个法家啊,来秦国这显然是专业对口吧?
    你看韩非的师兄李斯现在不就混的挺好?
    而正常来看,韩非的水平比李斯还要高一点,那么韩非若是愿意做秦国的官员,那么取得的成就怎么算都得比李斯更大吧?
    可韩非还是不愿意来。
    吕不韦倒是给苏云卿解释了原因,其实要说起来这事也挺简单的。
    苏云卿一颗红心向着党,人韩非也是一颗红心向祖国啊。
    这么一说苏云卿立刻就理解了,再加上韩非本就不是适合搞实践的人才,因此苏云卿便也不强求了。
    说白了,韩非这样的,能忽悠来就忽悠来,忽悠不过来的话,让他安心的写文章搞理论研究也行啊,只要韩非不消极怠工就好了嘛。
    之后苏云卿便提出去见一见吕不韦给她推荐的那些人,结果吕不韦带着苏云卿见了几个之后又得意洋洋的给苏云卿说起了另一个。
    这一个只有五岁,但名气却着实不小。
    在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时期非常著名的秦国将领甘茂的孙子,甘罗。
    此时的甘罗只有五岁,可以说是咸阳学馆里最年幼的学子了,这些年虽然也有不少秦国宗室的年轻子弟进入咸阳学馆,但人家那年纪最小的也有十几岁,甘罗这么个五岁的豆丁挤在一群人中间实在是显眼的很。
    当然,这只能证明甘罗的特殊,真正让吕不韦看好他的却是甘罗的聪慧。
    吕不韦甚至对苏云卿直言:“这孩子假以时日定可成就一番大事。”
    这一点其实不用吕不韦特意说明,当听到甘罗的名字,并且知道他是甘茂的孙子之后,苏云卿便确认这孩子就是那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甘罗,十二岁就被拜为相的甘罗。
    于是苏云卿很干脆的说道:“这孩子我要了。”
    吕不韦:“……”
    不带这样的啊!(╯‵口′)╯︵┻━┻
    明明是他准备从小培养的好苗子,怎么苏云卿开口就要抢?
    苏云卿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好:“我家大锤……哦不,政儿刚巧还缺个玩伴,你也知道他从小聪慧稳重,一般同龄的孩子还真玩不到一起去,这个甘罗虽然比政儿小了几岁,但聪慧却不同一般的孩子,且行事说话颇有风度,我看着挺好。”
    这下吕不韦没话说了。
    毕竟算起来甘罗真要长大当官,那也确实得是和嬴政一辈了,那么有机会提早培养感情,为啥不干?
    这种好事不做的是傻子啊!
    可吕不韦想来想去总觉得自己被苏云卿坑了一把,虽然知道把甘罗给出去是好事,但总觉得有些不甘心啊。
    看着吕不韦那表情,苏云卿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别在意,我还能亏待他不成,日后就让他和政儿在一起,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就因为你准备把他和嬴政放一起教育才更让人担心啊!
    吕不韦不由的就想起了之前子楚问嬴政的梦想是什么,嬴政张口就来了一句建设社会主义新秦国。
    ……虽然不知道社会主义是个啥,但听起来就知道画风不对劲啊!
    全是苏云卿教出来的!
    可除了时不时的蹦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词语句子,说话的画风越来越像苏云卿之外,子楚也必须得承认苏云卿把孩子教的挺好的,他有事以一些简单的政务询问,嬴政都能对答如流,且说的有理有据的样子,以嬴政的年龄来说,这着实算得上是惊人了。
    于是虽然觉得自家儿子的画风越来越奇葩,但子楚还是把孩子继续给苏云卿教导了。
    画风算什么,日后能治理好国家才是重点啊。
    但不管怎么说,在思量权衡之后吕不韦还是同意让甘罗去苏云卿那里了。
    吕不韦当然不会说出什么怎么不让嬴政来咸阳学馆的话,特权阶级和普通人当然是不一样的,就算是苏云卿主动提出要甘罗去给嬴政做个伴,但那也是甘罗给嬴政作伴而不是嬴政给甘罗作伴,这算起来自然得是甘罗离开学馆搬去咸阳宫,而不是嬴政从宫里搬到学馆来。
    倒是当吕不韦对甘罗说起这事的时候,甘罗自己并无反对,但甘罗的顺从并非小孩子毫无主见的顺从,他一句句话说的条理分明,既感谢了吕不韦之前的照顾,又表示了能去给秦国公子作伴那是他的荣幸之类。
    这完全不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说话的水平。
    所以说,十二岁为相什么的,那还真不是吹啊。
    五岁都这水平,再过几年当个秦相倒是确实有可能的。
    苏云卿对甘罗满意极了,她就喜欢这样的孩子呀。
    或者说,如果手下全是甘罗这种人,那就太幸福了呀。
    你想啊,培养其他的大白菜,哦不,是人才,那得培养个十几二十年的才能派上用场,可甘罗呢?十多岁就可以拿出来用了呀。
    简直物美价廉!
    工作生命瞬间延长了多少年啊!
    就算按照这年代平均五十来岁的寿命来算,那甘罗也比人家多工作十来年呢!
    从十岁干到五十岁!多棒!
    【苏云卿你能有点羞耻心吗?你这是压榨童工你知道吗!】
    “这年代有童工的概念?”
    【……】
    系统沉默半晌才憋出一句。
    【虽然这个年代没有,但是你有啊。】
    “没关系,一切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一切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和生活,党和人民会理解我的!”
    【……】
    你口中的党和人民一点都不想理解你好吗?!
    然而这话系统没有说,他总觉得越说苏云卿的画风不对。
    三国时期那都罢黜百家多少年了,于是苏云卿倒是憋着了,可到了这个人民接受能力强悍,思想比现代人还要奔放的年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