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云卿的那份计划固然精彩,但实际上她总比不上白起身在前线所能获得的情报更多,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其实也不够充足,最重要的是,对赵国苏云卿远没有白起了解。
白起看起来只是改了一些小细节,但这些细节却都极为关键,再加上白起之后又补充了一些东西,苏云卿得承认,白起可不仅仅是个武将,不仅会打仗,智商也足够高。
看完之后苏云卿直接对昭襄王说道:“武安君的想法非常好,大王,我完全没有任何意见。”
白起完全是给她的计划变成了精装升级版,且不少地方确实比苏云卿原本的更好,若是白起在此,苏云卿恐怕还要再好好的谢谢他呢。
毕竟如果直接执行苏云卿最初的想法,那不是不能赢,但因为一些看似枝节细末的细节却会给拖累,使得这份计划需要更大的消耗更大的牺牲,而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此时白起帮助苏云卿补足了这一点,苏云卿自然高兴。
昭襄王看着满脸笑意的苏云卿不由的问道:“你就真的一点都不介意?”
但凡计划的最初提出者总会对自己更加自信一点,无论是出于面子问题还是自尊自傲的因素,又或者是其他,总之在别人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驳斥,而非兴高采烈的接受。
苏云卿接受的太快太理所当然,这难免就叫昭襄王有些不放心,毕竟这不正常啊。
苏云卿却说道:“我为什么要介意?有好的建议就该接受,武安君提出的问题是对的,给出的修改意见也都非常好,既然如此我当然应该高兴啊。”
见昭襄王面色古怪,苏云卿不得不继续说道:“大王,其实可以这样想啊,这个计划是我提出的,大部分的内容也都是我自己完成的,武安君只是提出了一小部分小细节的修改而已不是吗?那么我们如果按照这份计划去做,取得大胜的时候,您觉得武安君那样的人会因为他曾经为这个计划提点过几句就与我争功劳吗?”
苏云卿非常自信:“我想武安君不仅不会与我争功劳,相反,若是到时候我说这次的成功也有武安君的帮助,这功劳应当分他一份,那时候武安君一定会推辞,甚至半点都不会要。”
也就是说,白起帮助苏云卿把计划给优化升级了,最后取得的成果也必然更加辉煌,可白起半点都分到,好处实际上全是苏云卿的。
既然如此,苏云卿为什么要拒绝,为什么要推辞?
是啊,昭襄王不由的想着,既然好处都是苏云卿的,她拒绝干什么?
昭襄王必须得承认,苏云卿说的没错,白起确实不会占这份功劳,甚至白起帮忙的事情只有他和苏云卿以及白起自己知道,如果他不说,苏云卿不说,白起就更不会提,甚至就如同苏云卿之前说的那样,就算苏云卿自己去找白起提这事,白起也不会接受的。
白起又不差战功,更不是什么贪功之人,而苏云卿的身份特殊又是个女人,白起怎么可能会分苏云卿的功劳?
想通这一点,昭襄王顿时就满意了,他觉得苏云卿是个很实际的人,面子她不在乎,反正最后的好处拿到她手里就是了。
然而苏云卿看着昭襄王的脸色却嘴角直抽。
为啥这年代的人都这么奇怪!多大点事啊都能开出一堆脑洞来!
明明很正常很理所当然的事情,还非得编出一个比较有心机的理由来人家才能相信你。
……这糟心的战国时代哟。
苏云卿完全不能理解战国人民的脑回路啊。
吕不韦是这样,范雎是这样,昭襄王也是这样……真是够了!
【……苏云卿你怎么有脸说。】
就你这样的还好意思吐槽别人的画风,谁给你那么大的脸!
而且明明是你自己的画风和脑回路不对劲好吗!
系统简直心疼被苏云卿脑补成脑回路奇葩生物的昭襄王。
【苏云卿你知道世界上最糟心的事情是什么吗?】
……?
【那就是一个脑回路一点都不奇葩的人被一个脑回路奇葩的人用他那奇葩的脑回路脑补成了一个脑回路奇葩的人。】
“系统你在说绕口令吗?”
【不,我只是心疼他们。】
苏云卿抽了抽嘴角,决定不去理会抽风的系统,既然计划已经定下来,他们就只要等到合适的机会开始执行就好了。
然而在执行的问题上苏云卿和昭襄王之间却出了分歧。
苏云卿坚持要自己带兵上前线,而昭襄王坚决不同意。
很显然,昭襄王不可能同意这种事情嘛。
在昭襄王看来,他即便是带着苏云卿来前线,那也是把苏云卿当参谋当军师用的,哪里要苏云卿自己去冲锋陷阵?战场上刀剑无眼的,多危险啊。
……就算苏云卿再怎么不像个女人,昭襄王也不可能真的把她当男人啊。
再说了,他确实是要苏云卿分白起的功劳,可那又不是要苏云卿分白起战场上杀人的功劳,昭襄王觉得吧,有他在,哪怕苏云卿不去战场上杀人,战后的功劳也不会少了苏云卿的。
当秦王真的要偏心一个人的时候,那真是谁都拦不住。
更何况苏云卿本就有功劳啊。
然并卵,苏云卿不是这样看的。
“大王,我拿的是军功!”
“寡人又没说你拿的不是军功。”
好,有这句话就行。
苏云卿果断站起身,目光灼然,声音坚定:“大王,既然是军功就该是从战场上拼杀得来的,秦人没有贪生怕死之徒,自商君起秦人个个以军功为重,而哪个封了爵位拿了赏赐的秦人军功不是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杀出来的?就算我嫁给了太子,那也不能因此有特殊对待!”
苏云卿说的大义凌然,而昭襄王简直要给她跪了。
是,苏云卿说的没错,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坚定的实行了军功爵位制度,秦人的军功都是战场上为国杀敌拼死换来的,同样,商鞅的法十分严苛且不留情面,那是真正的要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苏云卿还不是秦国的公子呢,又怎么能为她开这个口子搞特殊待遇?
可昭襄王知道,苏云卿在偷换概念。
战场上杀敌是军功,但出谋划策也是军功啊,没人说一场战争答应了参谋没功劳吧?
昭襄王刚想说这一点,苏云卿就再次开口了:“大王,我坚定的一切向着武安君看齐,如果连战场都不敢上,我以后又有什么资格说要超越他?”
苏云卿觉得她已经抓到这个时代的攻略技巧了,那就是啥事都往阴谋论和利益方面说。
果然,听到她这话,原本想要反对的昭襄王沉默了。
苏云卿说的没错,秦人重军功,更尊敬战场上的英雄,如果苏云卿只是想捞军功的话,她自然可以留在后方,但这可不是苏云卿来前线的目的,也不是昭襄王放任苏云卿的原因。
昭襄王的目的不是给苏云卿功劳拿,而是要苏云卿制衡白起啊!
可如果苏云卿不上战场,那么即便她的功劳再大都不可能真正的得到秦人的认同和尊重,至少在军队里不行,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
昭襄王长长的叹了口气:“罢了,你要去也不是不行,只是你一个女人上战场……”
“我没问题!”苏云卿立刻说道:“我功夫好的很,上战场完全不用担心!”
哦对,昭襄王想起来了,前几天确实是有军中将领来他这里抱怨,苏云卿进军营的第一天就把大部分人给揍了,揍的一群军中大男人两眼含泪,简直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于是千言万语最后只有一句话……
心疼太子!
话又说回来,昭襄王完全不能理解太子是哪里找回苏云卿这么个奇葩的女人的_(:зゝ∠)_
于是在昭襄王复杂的眼神之中,苏云卿被正式安排进军队了。
之后没多久,白起那里就有消息传过来了。
时机到了。
赵括已经被彻底围死。
赵括毕竟还是有点本事的,被白起坑了之后他立刻就发现自己被坑了,但此时的赵军尚且还有挺高的战斗力,白起的口袋也没有彻底收紧,于是赵括便选择进攻,数次想要打破白起的布局。
可白起是谁啊,他既然决定了这样做,那就肯定不会给赵括留下机会。
单纯的进攻是无法打破白起所布下的局面的。
而此时,赵括在被切断后勤之后,又连续几次进攻失败,损耗巨大,不得不放弃了以进攻突围的方式,转而高筑营寨转入防守。
白起当然知道,赵括的防守不是想和他耗着,他是想要等待机会,等待赵王给他派出的援军。
赵王向来……反应慢延迟高,之前赵括已经向他求援了,但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赵王并不重视这件事情,他觉得赵括那里的形式并不怎么危急,再说了,要派援军赵王也得慎重啊。
秦赵两国之间的这场战争直到如今已经打了两年多,这对赵国的消耗绝算不上小,赵国两次换将都没能取得像样的成果,老将廉颇不行,之前被赵王寄予厚望的赵括也不行,再说了,对于赵王来说这完全是一场意料之外的战争,他之前从未想过两国开战,如今打了两年,赵王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
如今的赵王可不是当年的赵武灵王,到了这种时候他已经不想再打下去了,他想要终止这场战争,因此在援军的事情上就必须要慎重。
赵国不是派不出援军,可问题是,如果赵国派了援军,那么秦国会怎么做?秦国肯定也会增兵啊。
那么几乎不用想,随着双方投入的军队数量增长,这场战争也会逐渐扩大,最后除非一方倒下否则再无终止的可能。
这不是赵王希望看到的事情,所以他在犹豫。
可不管赵王怎么犹豫,当赵括那里真正的危急起来,已经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他还是要救援的,他也必须救援。
赵王想了想决定找人把平原君请来,两人商量商量给赵括派多少人去呗?
和赵王临到关键时刻还有心思找亲戚慢慢商议不同,白起那边已经接到了昭襄王派给他过去的援军。
苏云卿对着白起一脸的灿烂笑容:“武安君,我们又见面啦!”
男神!我来找你啦!
白起:“……”
系统觉得,他已经可以提前开始心疼白起了_(:зゝ∠)_
第113章 熊孩子
白起当然知道昭襄王要给他派人过来,他也知道苏云卿要来,可他万万没想到苏云卿不是来当参谋的,她是作为军中主将来的。
这种事情就算是白起一时半会儿的也有点接受不能啊。
白起不由的就往苏云卿的身后看,苏云卿身后的两员副将白起都是认识的,且他也知道这两人都是什么脾气,就苏云卿这样的,到底是怎么让他们乖乖听话的?
苏云卿见白起往她身后看,大概也明白白起在想啥,她笑的更加灿烂了:“武安君不用担心,男人的友情都是打出来的,我和二位将军打了一架,立刻就成好朋友了!”
然后白起就看见苏云卿身后的那两位露出了一种完全不忍直视的表情来_(:зゝ∠)_
……所以说,你到底对他们做了什么?
当然,这话白起没有直接问出来,苏云卿却不想解释太多,反正不就是打架喝酒吹牛B么,有啥好说的。
苏云卿很快与白起切入正题,开始分配之后的工作。
苏云卿这次带了不少人过来,其中一部分是要补充给白起的,剩下的苏云卿接下来都要带走。
苏云卿的任务不是在这里陪着白起一起死守赵括,相反,她需要远离赵括,把赵括交给白起去解决,苏云卿则要为白起解决问题,她要负责接下来赵国派来的援军。
另外苏云卿还得把一份昭襄王给的竹简交给白起,总体来说,援军是靠苏云卿解决的,但其他的就得靠秦国人民的支持了。
让苏云卿惊讶的是,与后世的很多时代不同,在这个时代的秦国大部分人是很愿意当兵上战场的,而不是如同后世要不是服兵役,要不是活不下去了才跑去当兵,这年代的秦人把上战场当做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因此当昭襄王身处前线的消息传出去的时候,当地的百姓全都亢奋起来了。
尤其当昭襄王之后不要钱一样的给当地全体军民爵位提升了一级,之后又鼓励征调年轻的男子们都上战场与赵军大战。
昭襄王作为国君亲自来前线就足够激励士气了,如今他发出号召,基本上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踊跃参军,想要为国杀敌。
苏云卿把竹简递给白起的时候就说道:“大王到了这里的消息之前瞒的很好,但如今既然动手就肯定瞒不住,你看着干脆把这个消息告知全军吧,不过大王不会留很久,至少要在消息传到邯郸之前返回咸阳。”
之前昭襄王是秘密到达的,如今为了发动全国的力量与赵国打这一仗,昭襄王便把自己给卖了,虽然他卖了自己之后取得的效果很好,但安全问题却开始叫人担心了。
昭襄王当然不傻,他既想要成就大业也不想搭进去自己的性命啊,因此当他的行踪彻底暴露的时候,昭襄王会立刻返回咸阳,只在这里留下一个空架子。
白起点头表示明白,这一点他们之前就商讨过了。
只是不管怎么说白起总是有点担心的,苏云卿这样的跑出来领兵……真的靠谱吗?
要知道苏云卿这次的担子可不轻,赵国的援军全交给她了,苏云卿必须保证没有任何一路援军能够靠近白起与赵括这边的战场,保证白起能够毫无外部压力的安心解决赵括。
苏云卿自己倒是信心满满:“如果是打楚国不好说,但是赵国嘛……”
赵国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呀么么哒!
苏云卿觉得吧,如果在并州的范围内她还能打败仗的话,那真是干脆的找系统删号自杀算了,太丢人。
白起想了想终究还是没说什么,他虽然对苏云卿的领兵能力不是那么信任,但想来昭襄王在赵括这个活例子就在眼前的时候应当也不会犯类似的糊涂,再说了,苏云卿身边的两个副将也是说得上身经百战的,有他们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没问题了。
苏云卿在白起这里没留几天,在把该补充给白起的人员物资全部送到位之后,苏云卿挥挥手就和白起告别了。
男神在看着我!绝壁不能输啊!
苏云卿一脸的坚定,白起那里倒是还有些担心,但他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说先顾好自己的事情,如果他能够尽快的解决赵括,那么苏云卿那里其实也就不重要了。
毕竟如果赵括扑了,那么援军派过来也没用了啊,甚至有可能遭受到白起和苏云卿的两路夹击,想来赵国的将领应该不会那么傻逼吧?
对于苏云卿来说,北方大地她再熟悉不过了,这次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她的心血在,就算是闭着眼睛也不可能出问题。
苏云卿没有张松那样的本事能把看过一眼的地图分毫不差的再画出来,但是别忘了苏云卿当年是干啥的呀。
……北方的地图,她全都打包一起带过来了_(:зゝ∠)_
而对于北方的平原,山川,河流,甚至是一草一木,苏云卿恐怕是要比赵王都熟悉的。
唯一叫苏云卿有些担心的是骑兵。
骑马的概念出现的很早,但骑兵的概念却不同,真正意义上的骑兵还是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因此赵国也可以说是第一个建立骑兵的国家。
之后其他各国陆陆续续的也有一些骑兵出现,但说实在话,从赵武灵王的时代到如今也不过几十年,赵国的骑兵尚且没有发展建设完备更何况是其他的国家。
赵国的骑兵具体怎么样苏云卿还没见过,但秦国的骑兵她是见到的。
也许秦国的骑兵在这个年代来说不能算是很差,甚至可以说是各国之中仅次于赵国的,毕竟秦国在军事上向来不愿意落于人后,历代国君也都非常重视军队的建设。
然并卵,苏云卿可是干并州牧出身的啊!
并州铁骑闻名天下,在苏云卿先干掉公孙瓒后干掉曹操,最后又解决西凉之后,甭管怎么说,至少在名声上,并州铁骑天下无敌的称号已经喊出来了。
于是带领过三国时代最顶尖的骑兵部队,同时也是在这支部队当中都可以称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的骑兵之后,苏云卿要面对的就是秦国那完全还处在初始阶段的骑兵。
苏云卿当然是热爱骑兵的,骑兵冲锋的气势简直太符合她的胃口,就一个字,爽!
然而当苏云卿第一次见到秦国的骑兵的时候,心里就一个想法。
……这特么逗我呢?!(╯‵口′)╯︵┻━┻
你与其说这是一支骑兵部队,不如说这是一支会骑马的部队。
是的,苏云卿也只能这么形容了。
随着苏云卿地位的提升,能被苏云卿直接带领的部队,那自然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可以说是在闻名天下的并州铁骑之中挑选出一部分精锐,之后这些精锐再经过严苛的训练和层层的筛选,最后还能留下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苏云卿的手下。
虽然大部分时候苏云卿不用自己亲自带兵打仗,但这支部队是真实存在的,很多时候苏云卿是交给吕布使用的。
那么现在,带领过并州精锐的苏云卿面对着秦国的骑兵,这其中的落差简直不是一点半点。
简直有种上一秒还睡在五万平米的床上,面对两百多个漂亮的女仆,下一秒就躺在了破破烂烂还漏风漏雨的低矮棚屋里。
这落差太大简直接受不来啊!
苏云卿倒是想过自己训练,毕竟秦国的士卒不比当年的并州军差,甚至可以说是更胜一筹,战马什么的花点钱也总是能弄到的。
可惜时间不等人,她的时间太少,当她亲眼看见秦国那坑爹简陋的骑兵的时候,已经要准备着去和赵军干架了,于是纵然有再多的想法苏云卿也只能憋着了,不管怎么说,得等到这一仗打完了再去想其他。
苏云卿唯一苦恼的,如果赵国派出骑兵的话她该怎么办。
赵国的骑兵和秦国可不一样,不仅建立的比较早,还学习了很多胡人的战法,可以说是这个年代天下最精锐的骑兵了。
甭管此时的赵国骑兵和后世的并州骑兵有多大的差别,至少在苏云卿拿不出同等的军队的情况下,面对赵国的骑兵是非常棘手的。
辽阔平坦的北方大地简直就是天然为骑兵准备的,供骑兵纵横驰骋的战场。
与河道纵横的南方不同,在北方骑兵的战斗力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尤其是……这战场还在凉州并州一带。
……简直糟心!
大概唯一能让苏云卿苦中作乐的是,她要面对的是几百年前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的赵国骑兵,而非几百年后纵横于北方大地的并州精锐。
哦,要真是遇上并州精锐,苏云卿觉得如果人数上没有绝对优势的话她就可以速度的投降了_(:зゝ∠)_
所以说,幸好赵国骑兵的强大也只是相对于这个年代来说的,这种等级的骑兵,苏云卿觉得咬咬牙她还能应对。
毕竟要说起对骑兵的了解,这个时代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比得上她,即便是当年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也不行。
这个时代所能取得的高度决定了他的视野。
苏云卿想想这次回去大概得再冒充一次‘大发明家’了,马具绝壁是提升骑兵战斗力的关键性道具,这年代的马具……好吧,简陋到苏云卿完全不想称之为马具了。
而当年的并州可是有刘晔这个货真价实的大发明家的,后来糜竺还给苏云卿推荐了一个叫马钧的,据说是比刘晔还要靠谱的真·技术大手,苏云卿是不知道糜竺到底是从哪里挖来的人啦,但从后来刘晔对他的推崇以及并州技术团队取得的成果来看,马钧确实是个非常靠谱的神队友。
苏云卿敢想,马钧敢做,糜竺有钱,得,啥都齐全了。
苏云卿最得意的时候差点就觉得过几年自己就能登月了【。
而马钧那一系列的发明图纸……感谢系统允许往背包里塞东西!
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子当年太特么的机智了!
咦?说起这个,苏云卿突然想起个事情来,当年她攻打袁绍的时候,袁绍手下就有个叫麴义的大将,那是真的干过用步兵打骑兵的事情的,且双方的兵力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距,据说当时麴义差点就成功了。
好吧,差点的意思就是没成功,可就算是这样,麴义也给当时的并州骑兵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说是差点成功,意思其实也就是,一个不小心就被他翻盘了。
但就算麴义最后没成功这也是相当值得借鉴的经验了呀,再加上苏云卿本身对骑兵的了解,以及目前的赵军可不是后世的并州军,这么一算,苏云卿觉得挺靠谱的。
如今苏云卿手下的部队人数众多,可真正能用的却也有限,苏云卿想了想很干脆的分兵了。
苏云卿的部队当中有不少昭襄王临时招募的士卒,这些人里面也是真的有刚满十五岁的孩子的。
十五岁,在苏云卿看来完全就是个孩子啊。
无论如何苏云卿总不希望这些人被投入到正面战场上做炮灰,是的,炮灰,即便他们本身是接受过一定训练的,但毕竟与真正的精锐之师不同,如果把他们安排上正面战场那就是送菜的。
苏云卿当然不准备把这些孩子拿去送死,她从一开始的计划就是让这些人去和赵军的后勤部队干架= =
对呀,赵国派援军肯定不是只派军队来呀,毕竟赵括的后勤没了,他们要派人救援赵括就一定会携带大量的粮草辎重,不然万一发生援军到了,白起败了,但军中没粮了,于是大家没被白起打死反而自己饿死了这种事……
就算赵王傻逼他也知道丢不起这种人啊!
因此赵军这次的粮草辎重队伍是非常庞大的,而运粮队的战斗力肯定不能和正规军比较嘛。
即便这次赵国因为运送的粮草辎重数目庞大一定会加强保护,可那又如何?苏云卿的计划当中自然包括了怎么引导敌人,让赵军把注意力全都放到她的身上来。
毕竟赵军也肯定不希望让自己的后勤队伍参与到正面战场来的,而如果要避开苏云卿走的话……苏云卿完全能够推算出对方会从哪条路走啊。
好吧,一开始苏云卿是不确定的,她选定了两条路线,最后是白起拍板给定了一条。
……据说另一条从地形来看是没错,但从环境来看就太难走了。
好吧,几百年的时间差距所带来的当地具体情况的不同,即便山川河流没有变,但人类居住活动以及建设却一定是在变的。
苏云卿心中略有些紧张,而昭襄王那里是彻底紧张了。
昭襄王接到的最后一份战报是苏云卿分兵的战报,之后便只有两个副将不断有消息传回来,而苏云卿却杳无音讯了。
这种异常的状况顿时就叫昭襄王紧张起来,可紧张归紧张,昭襄王还记得苏云卿临走之前就对他说过,她这一去很有可能中途就没消息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昭襄王一定不要紧张也不要轻举妄动,一切还按照原本的计划进行就可以了。
因此无论昭襄王怎么忧心苏云卿那里的战况,他都只能忍着。
至少副将那边传来的都是不错的消息,白起那里也没发现有赵国的军队靠过去,这样推算,苏云卿那边的计划应当是比较顺利的。
哦,就算是出什么意外苏云卿被干掉了,那她也肯定是拖着赵国的军队一起了。
苏云卿这一消失就消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就在昭襄王的忍耐即将到达极限准备让白起那里分兵的时候,苏云卿的战报传回来了。
昭襄王不知道苏云卿是怎么做到的,但是苏云卿给他的战报就一句话。
大王,赵国的军队被我干掉啦!
昭襄王看到战报的时候一方面松了口气,高兴于赵国的援军没有了,白起那边彻底安稳了,但在最初的兴奋过去之后昭襄王的火气也上来了。
谁特么的允许你一个月没消息了!(╯‵口′)╯︵┻━┻
你个熊孩子不知道寡人会担心吗!
昭襄王的脾气一上来那真是谁都拦不住,他当即就下令让苏云卿去找白起报道,顺便要苏云卿上交详细的战况说明。
别想用一句话就糊弄过去啊!
大概是真的了解昭襄王的心情,在昭襄王的命令传到苏云卿那里之前苏云卿的第二份战报也到了,这次可就比之前详细多了,苏云卿把详细的情况全都说了。
可惜苏云卿的乖巧弥补并没有叫昭襄王高兴,反而叫他火气更大了,昭襄王紧接着就给白起送了第二份命令。
看见熊孩子回来了,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打了算寡人的!
然而就在昭襄王为了苏云卿的事情火气直冒的时候,白起的战报也到了。
比起历史上用了四十多天,这次白起只用了一个月就干掉了赵括,俘虏了二十万赵军。
昭襄王大喜过望,这时候他根本顾不上和苏云卿生气了,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一战的胜利意味着秦赵之战最终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了他这一边。
灭赵指日可待!
比起昭襄王的兴奋,苏云卿接到消息的时候却淡定的多,且因为她和白起之间的距离更短,因此她接到消息还要更快一些。
苏云卿并没有昭襄王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毕竟这世上再没有人比她更加对这场战争有信心了,这种结果是她一开始就预料到的。
只是叫苏云卿疑惑的是,这消息是白起身边的一位将领亲自给她送来的,不仅如此,白起还给她送来了大量的后勤补充。
苏云卿有些疑惑:“武安君这给的是不是太多了?”
那将领四十多岁的年纪,身上穿着黑甲,面庞看起来却像是要更黑一些似的,此时听到苏云卿的话当即就笑了:“不多不多,将军的意思是大人您不必赶去长平与他会和了,毕竟下一步还要再攻打赵国,来回跑也不是个事儿,只是将士们连日征战恐怕是十分疲劳了,因此将军便请您先在这里扎营休息,他完结了手上的事情就赶过来和大人会和。”
真对着白起一口一个武安君的实际上也就苏云卿一个人,大部分人其实还是称呼他为将军的。
至于说苏云卿的称呼……虽然和大部分人不太一样,但也不算错,只不过人家称呼官职她称呼爵位而已。
当然,比起将军,苏云卿自然是更愿意称呼武安君的,毕竟将军什么的历史上一抓一大把,武安君就那么几个。
我男神的称呼当然要和其他人不一样!
只是如今苏云卿听着这位黑脸将军的话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抓不出来。
毕竟按照道理来说这样做确实没错,至少昭襄王给苏云卿传信叫她去白起那里的时候苏云卿就觉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