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赵国能换一次就能换两次三次,赵国并不缺靠得住的武将。
再说了,眼见着廉颇离开了自家就开始打败仗了,谁知道赵王会不会把廉颇调回去啊,这种时候有点脑子的应该都明白换廉颇是换错了,纠正下错误就把廉颇换回去呗。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范雎要求换上的将领必须有足够的能力,能够在赵国对此事做出反应之前就搞定一切,到时候胜负已定,赵王就是哭晕在廉颇怀里也没用了。
昭襄王显然也是认同这一点的,毕竟慢慢打的话,就算赵王是个傻逼也有空反应过来了呀。
至于说能做到这件事情的人,昭襄王心中当然已经有了人选。
除了白起难道还有其他选择吗?
这并非是说出了白起其他人便都是废柴了,而是说如果要担负起这样的重担,只有选择白起才能让昭襄王完全放心。
苏云卿不由的就有些感慨,这个时代的武将们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秦国并非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武将,但一说起来,永远都只有一个白起,白起的光芒已经彻底压过了同期秦国的所有武将,让其他人全都显得黯淡无光起来。
这样的事情,这样的成就,这样的高度,只有白起做得到。
苏云卿不由的就想到了三国时期,那个时代同样风起云涌,同样能人辈出,但如果说能够出现一个力压整个时代让同期的人全都变成陪衬的人那还真是没有发现。
甚至不要说是整个天下,便是一州之地也难以出现这种情况。
但白起做到了。
战国四大名将,说起来是四人并立,但只有真正的身处这个时代才能明白白起到底达到了怎样的高度,正常来说很多人封神都是死后封神,而白起如今便已经有了封神的趋势。
征战一生未尝一败。
苏云卿更加清楚的是,长平之战将是白起人生中又一场光辉的战斗,虽然后世对于白起坑杀四十万人这种事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单纯以成就来讲,他已经无人可及。
这场战争白起不仅仅完成了昭襄王夺回上党,击败赵国的初期目标,他甚至一路打到了邯郸城下,只差一点便能把赵国给灭国了。
要知道此时的赵国可不是到了后期被几代昏君作来作去国力大大削弱的赵国,此时的赵国便是昭襄王都说不好两国真的打起来那是谁灭了谁,可白起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做到灭赵。
即便最终还是差了一点,致使赵国没有被消灭,但谁都知道这不能怪白起,后期是昭襄王自己拖了后腿。
可就算是这样,白起也彻底打残了赵国,使得赵国从此一落千丈,可以说这是赵国由盛转衰由强变弱的转折点,从此以后赵国面对秦国,如果是一对一的干架,便只剩下了防守的力量,再也无力与秦国一争高下了。
因此听到白起的名字,即便苏云卿还从未见过这位秦国名将,可只听着名字便不由的心潮澎湃。
若是能与白起合作……哪怕只是给白起打下手的打一仗,苏云卿都觉得此生无憾了。
她毕竟是武将出身,此时听到白起的名字整个人都热血沸腾了。
因此苏云卿甚至都顾不上范雎,她目光灼灼的看向昭襄王,第一次表现出了极为激烈的情绪,这并非是之前与昭襄王谈话时的那种激动,因为无论是昭襄王还是范雎都能看出来,苏云卿的情绪其实是有点失控的。
但苏云卿根本不管那么多:“大王,若是此战选武安君为主将,可否也让我去前线,哪怕是……”
哪怕是当个小卒子端茶倒水也行啊!
昭襄王对上苏云卿那灼热的眼神抽了抽嘴角,他确实知道白起很受士卒的爱戴,也很受百姓们的尊重,秦人重军功,白起也确实是很多人的偶像,但苏云卿这反应……
昭襄王当然不可能一次性答应下来,但他突然觉得一下子拒绝苏云卿好像显得他特别冷酷特别无情特别无理取闹似的,于是最后昭襄王给出的答案就三个字:“……再说吧。”
当然此时此刻也彻底打消了昭襄王对苏云卿最后的一点顾虑,这让他愿意给苏云卿更多的机会,因为此时昭襄王在苏云卿的眼神里看到的是对白起的崇敬与渴望,苏云卿是把白起当男神的,而不是当做一个非常好用的下属将领。
至少昭襄王虽然也很看好白起,但他是把白起当做下属来看的,无论白起取得多大的成就,昭襄王都是俯视他的,白起是臣,而非主。
苏云卿对白起的态度显然说明了她并非是渴求为‘主’的,这与宣太后那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苏云卿是个可以用的人,昭襄王很快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当然,既然将领的事情决定好了,其他的事情也就得谈谈了,此时的白起不在咸阳,因此有些事就不好说,但有些事是要等白起来了才能谈的,有些却是现在就可以决定的,比如关于范雎要做的事情。
而说起这个苏云卿又不说话了,这种事让她提个想法还行,具体操作什么的,苏丞相当年向来是丢给手下的谋士们去做的,反正手下一群高智商,不用白不用嘛→_→
智商这东西很贵的,能用别人的就坚决不用自己的。
只是,范雎说着说着苏云卿的眼睛亮了,这次她不是为白起了,而是目光灼灼的盯着范雎。
苏云卿是很有眼光的,她很快就听出来,虽然是俗气的不能更俗气的计策,虽然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坑,但同样是挖坑,范雎就是能挖的和别人不一样,就是比别人要高端大气上档次。
越是简单的计策,越是用烂了的方法很多时候就越有用,因为这本就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与生命力。
范雎提出的挑拨离间,散播流言什么的真是低端到不能再低端的策略了,可这种一般人玩起来可能很俗气,甚至是简单粗暴的计策到了范雎的手上简直玩出一朵花来了。
机智酷炫高大上简直不用解释啊!
此时此刻,范雎那糟糕的形象已经完全让苏云卿无视掉了,她已经看不到范雎的相貌了,此时的苏云卿眼里,范雎浑身上下简直写满了机智、智商、能帮我加班、从此不用动脑子、能够放手浪等等一大堆的标签。
苏云卿仿佛看到了又一个贾诩。
即便贾诩和范雎的画风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但这并不妨碍苏云卿想为自己找个智商担当的心情。
苏云卿决定了,白起、范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个是自己的偶像大男神,一个是未来的智商担当,哪个都不能放过啊!
苏云卿的眼神火热,但范雎却只觉得有种被什么奇怪东西盯上的感觉,背后的冷汗都要冒出来了_(:зゝ∠)_
当然啦,范雎肯定也注意到苏云卿那火热的眼神了,他当然不会觉得是苏云卿对他有意思,苏云卿是太子的姬妾,他如今是个糟老头子,怎么看都不可能有啥嘛,再说了,之前的谈话之中范雎已经充分了解了苏云卿的画风,之前苏云卿对范雎客气尊重,但眼神却很平和。
……所以说他到底干了啥让苏云卿这样看着他?
不管范雎有多机智,此时他都茫然了。
苏云卿才不管范雎是个啥想法呢,反正她觉得自己在统一天下这个大目标之前又找到了短期的奋斗目标。
于是范雎速战速决,飞速的把话说完然后快快的告辞跑掉了。
苏云卿留了下来。
昭襄王看向苏云卿有些疑惑:“还有事?”
昭襄王以为这事都算是解决了呢。
苏云卿眨眨眼:“大王,如果武安君回来了……”
昭襄王嘴角一抽:“他若是回来寡人会叫你来的。”
然后苏云卿也开开心心的告辞走掉了。
昭襄王:“……”
他已经完全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为啥一开始还觉得苏云卿的画风挺正常的,到了最后就这么个死样子?
好吧,其实也不是没好处,至少这样的苏云卿更让昭襄王放心。
只是等苏云卿离开,系统却没忍住。
【你真的就那么喜欢白起?】
系统陪着苏云卿也有不少年了,可以说苏云卿从穿越开始他们就一直在一起,以前他怎么没发现苏云卿那么喜欢白起呢?
苏云卿闻言却笑了:“自然是喜欢的。”
白起那样的人,谁不喜欢呢?苏云卿当然喜欢他。
但如果一定要说有多喜欢的话……
“我只是把自己的情绪和喜欢更加强烈的表现出来而已。”
如果说苏云卿原本对白起的喜欢又八分,那么她表现出来的就是二十分的喜爱与渴望。
【为什么?】
“多简单,只有这样大王才会真的对我放心呀。”
因为曾经站在同样的高度,因此苏云卿比任何人都清楚昭襄王的想法,也因此她更能设身处地的去想,然后将这化作对自己最有利的条件。
系统默然无语。
也许他真的应该表扬一下苏云卿的。
苏云卿确实长进了。
然而……
“虽然我对白起表现出的强烈情绪里有夸张的成分,但我对范雎是真心实意的喜欢啊,文和会高兴的吧,后继有人了。”
【……】
范雎都那么大年纪了,求放过啊!
第103章 无责任番外01…三国篇
以苏云卿的身份地位来说,她的身后事必然办的极大,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总有人想要借此达到一些目的,又或者趁此机会表现一番。
贾诩一如既往的低调,或者说在苏云卿死后他更加低调了,甚至他低调的叫人看不出其实他也是封了爵位的,更是如今大汉的丞相。
当然,贾诩一直都很低调,娶妻很低调,成亲很低调,就连儿女们的婚事都很低调。
因此在苏云卿的灵堂上,贾诩依旧很低调。
可贾诩的表现也同样冷漠,从头到尾贾诩一直只是沉默,他基本不说话,也不见他神色哀戚,甚至连一滴眼泪都没有,他就那么漠然的站在那里冷眼旁观,纵然礼节上做的十分到位叫人挑不出错来,可贾诩的表现难免就让人要说闲话。
苏云卿毕竟是贾诩的旧主,无论两人之后如何,但到底没有彻底撕破脸,贾诩此时过于冷漠的表现只叫人觉得此人太过心冷无情。
可显然,现任的武安王吕布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贾诩的表现没叫向来冲动的吕布有丝毫的反应,他对贾诩表现了足够的客气。
贾诩对吕布的反应也十分淡漠,当然,他更加不在意其他人的闲言碎语,他年纪虽然不小了,可耳不聋眼不花,人家说他什么他都听的清清楚楚。
可那又如何呢?
这辈子他确实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但这个‘别人’的范围太小,也就那么几个,其中的一个已经不在了,那么其他人说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贾诩只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若是能不负所托,他这辈子也就能够安心闭眼了。
看着对各路人马应对的得当的吕布,贾诩心中叹了口气,吕布是真的成熟了,他仿佛在苏云卿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迅速的成长起来,以前他对吕布做继承人还怀有担心,现在看来,吕布蔡琰夫妻二人其实很好,也不用他太过担心了。
事实上在贾诩看来,这场葬礼更像是闹剧一般,每个人都在演戏,该哭的人很多都没哭的多惨烈,反倒是那些不该哭的人却哭的比父母去世还要悲痛。
多好笑的事情?
当然,凡是都有例外。
比如双双抱头痛哭的……孙家兄妹两= =
孙策和孙仁兄妹两抱在一起,哭的比谁都惨,且这兄妹两真是一个画风,孙仁一个姑娘家哭起来不是嘤嘤嘤而是……
“呜哇——!!!”
周围的一众人都看的嘴角直抽,倒是跟着曹操一起来的曹植,他去孙家小妹身边晃了两圈,然后干脆的一掐自己的大腿……
“呜哇——!!!!”
曹操:“……”
这儿子多半是没救了_(:зゝ∠)_
苏云卿的事情过后,该走回正轨的事情还得走回去,尤其是此时的并州并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在悲伤的气氛里。
吕布和蔡琰迅速的平定了北方因为苏云卿的离世所带来的动荡不安,然后在第二年,统一天下的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南下这件被念叨了很久的事情终于成为了现实。
这一战刚开始打的很顺,荆州扬州长江以北的地区在开战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迅速落入吕布手中,可接下来却遇到了难题。
长江天险保护了刘琦和刘备,孙策等人的水军固然训练有素,但真要说水战,其实大家都没多少经验,且双方的水军士卒并无决定性的巨大差距,于是在开战头一个月打的十分顺利的吕布,在面对长江的时候不得不暂时放缓了南下的步伐。
刘琦和刘备已经没有了退路,唯有死战到底这一条路而已,因此这反倒是叫两家都爆发出了巨大的战斗力。
这一战双方靠着长江打了一年多,直到刘琦和刘备彻底撑不住了。
毕竟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多贫瘠荒蛮之地,而战争又是个最烧钱的事情,此次吕布又是全力南下,可以说是豁出了老底去打,在带着刘琦这个时不时拖后腿的猪队友的情况下,刘备硬生生守长江守了一年半也是挺不容易的。
可也仅限于这一年半了,一旦过了长江便再也没有天险可以依靠,即便是吕布的北方士卒在过了江之后没多久就因为种种原因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瘟疫也没改变这一点。
事实上那并不能叫瘟疫,按照华佗张机两人的说法,吕布的军队中大部分是北方人,就算是水军训练也多是在北方完成的,之后南下,原本靠着北方近点还好,可等到打过了长江逐渐深入南方,气候水土等各种原因一起造成了士卒们大规模的生病。
可这场病并没有拖延吕布的步伐,有华佗张机这些年培养的学生在,这场看起来来势汹汹的大病在短短三个月之内被解决。
四个月之后,刘琦投降。
又是三个月,刘备投降。
至此,分裂多年的大汉再次统一。
吕布最终平定整个天下,这实在是一件大喜事,可晋阳皇宫里的刘协却笑不出来。
“丞相,朕,朕该怎么办?”
吕布携大胜之势归来,他自然是要封赏的,可吕布已经封了王爵,再往上还能封什么?
可若是不封,这也说不过去吧?
人家毕竟是把被老刘家自己折腾的分崩离析的国家重新统一,只要刘协还是天子,他就必然要封赏有功之臣。
贾诩连眼皮都没动一下:“陛下可追封先武安王,已经死了的人,给怎样的封赏都不必有什么顾虑,至于说吕布……给封地就是了,如今武安王有二子一女,想来是愿意为子女多留下一些封地的,之后陛下可多封赏有功之臣,功劳分开封,便也没那么大了。”
说白了,吕布的功劳确实很大,但其他人就不大吗?
因此刘协大可以追封已故的苏云卿,反正不过是一个死人而已,封她做什么都不用有顾虑,至于说吕布,孩子多了,以后要分的封地自然也就多了,想来拿点封地吕布也会很满意的。
再加上可以把一件事的功劳与其他人分摊一下嘛,这事若是吕布一个人做的,那么奖赏自然就丰厚一点,若是十个人呢?就算吕布的奖赏还是占大头,其他人也是能分去不少的。
可刘协的忧虑并不为此减少:“此时吕布携大胜归来,他若是想做什么,朕……”
此时的吕布纵然是谋朝篡位也不是不能做的,即便名声不好,但只要改朝换代成功谁管那么多?
当年刘邦就一流氓混混呢,和项羽两人互黑的时候其实形象都不咋地,可现在呢?天下就是老刘家的,人家一说起来,就说高祖皇帝如何如何,谁说那个姓刘的小混混如何如何了?
再说了,真要改朝换代成功,史书上改改说法,舆论上再造点势,其实要不了多少年这事就过去了。
贾诩却说道:“陛下不必担忧,正是因为这个,所以吕布才要对您更加恭谨。”
这种担忧不仅仅是刘协有,其他人也会有,甚至包括吕布集团的内部也会有,比如说典型的荀彧,如今他还是政治一把手,可若是吕布敢明目张胆的玩篡位,荀彧第一个就得和吕布撕了。
在贾诩看来,荀彧能够容忍吕布做个权臣,但却绝不可能容忍吕布自己取而代之。
而吕布手下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
在解决掉这个问题之前,吕布是不可能表露出丝毫的不臣之心的。
吕布整顿内部需要时间,这也给了刘协机会,吕布抛弃的弃子是完全可以为刘协所用的。
果然,吕布回来之后刘协大加封赏,吕布却表现的十分恭敬谦卑,对刘协的表面功夫那是做了十成十的。
而一向低调的贾诩这时候却是真的忙碌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等贾诩再次安定下来了,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他没有真的就消停了。
贾诩安静下去了,但司马懿却还在活动呢。
谁不知道司马懿是贾诩的人?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他还代表了贾诩。
因此这件事情一点都不值得高兴。
确实是不值得高兴的,至少吕布半点不高兴,他回到并州之后贾诩就给了他一份相当长的名单,这名单显然是贾诩下一步要对付的人,按照贾诩的说法,此时也到了该清扫道路的时候了。
可看着贾诩这份长长的名单,无论是吕布还是蔡琰都沉默了很久。
只看这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荀彧就能明白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了?
做还是不做?
吕布和蔡琰为此犹豫了很久,可最后还是只能下定决心去做。
走到了这一步,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如果他们不去争那个位置,那么早晚死的会是他们自己,同时也包括那些一直追随他们的人。
可就算要做,吕布也对贾诩提出了要求。
不能伤及性命家人。
官位爵位没了也就算了,但若是伤及性命,这种事就是死吕布也是不能做的。
贾诩闻言却笑了:“自然不会有这种事,我啊,可不想死后无颜面对先主。”
可贾诩心中却不由的苦笑,按照他的做法,就算不伤及性命,恐怕苏云卿也是不会高兴的。
她不会责怪贾诩,因为她知道贾诩只是做了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情,但心中难过却是一定的。
所以,能保一个保一个,能不伤及性命便不要伤及性命。
贾诩可不想临到死了,甚至死后都无颜去见苏云卿啊。
可贾诩的话却没叫吕布的心情好多少,蔡琰也同样皱着眉头一脸的担忧:“丞相的身体……”
从半年前便传出贾诩身体不好的消息来了,而如今看来贾诩的身体也是真的不好了,他头上的白发比之前几年冒出来的都要多,甚至基本已经看不到几根黑发了,脸上的皱纹多了,身形也佝偻起来了。
可贾诩自己似乎并不在意:“人老了总会走到这一步的。”
他其实没比苏云卿小多少,又实在是操劳太多,年纪大了问题多点都很正常。
若非如此他绝不会那么快的把司马懿推出来,按照贾诩的想法,司马懿是留到最后才发挥作用的,但他现在已经不得不提前让司马懿出现在前台了。
贾诩虽然低调,大部分时候也很惜命,但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刻,他并不是一个怕死的人。
“我啊,并不想要辜负谁的期望,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这话叫吕布和蔡琰都沉默了,他们原本还想要劝说贾诩不要太过操劳,可此时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吕布沉默了半晌也只好说了一句:“母亲也会希望您保重身体的。”
“……我知道。”
他甚至知道,如果苏云卿还活着,看着他这么折腾自己,恐怕是恨不得要揍他一拳的。
……唔,说起来,他还真的被苏云卿揍过。
如今想来,他倒是希望能再被揍一次呢?
可惜,物是人非。
贾诩如今所求的事情不过一件,只求,不负所托。
吕布和贾诩的这次谈话之后,朝堂上的局势果然就开始变了,有人被撤换,又人告老回家,有人调职离开,也有新的人不断补充上来。
刘协心中倒是高兴的,他看着不少苏云卿曾经倚重的手下,如今吕布手下的重臣遭到撤换,自觉是大大的打击了吕布的势力,因此对贾诩越发尊重和言听计从起来。
可刘协的高兴并没有能持续多久。
贾诩终究还是没撑住,在刘协觉得即将大权在握的时候贾诩彻底病倒了,只能在家养病。
贾诩的身体不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也一直有张机负责调理治疗,张机显然不是庸医,如今贾诩突然病重到不能理事,显然是真的没救了。
刘协几乎是立刻有了行动,贾诩不能理事自然不能再继续担任丞相,那么下一任丞相的人选就成了比贾诩的病情更加牵动人心的事情。
可最后的人选却叫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丞相的位置,最终落到了司马懿的手里。
此时的司马懿还太过年轻,至少作为丞相来说无论是资历还是名望他都是不够的,因此司马懿就任丞相并不是一路顺遂。
可司马懿倒不愧是贾诩一手教出来的,他刚上位便展现了过人的才能心计与手段,甚至还不到两个月,朝野内外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对司马懿就任丞相说出任何话来了。
司马懿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轻松,此时他正站在贾诩的床榻前,任由贾诩死死的抓着他的手腕。
贾诩的力气很大,抓的司马懿隐隐作痛,司马懿甚至不知道他那已经如此瘦弱佝偻的身体里是如何爆发出这样巨大的能量的,贾诩却看着司马懿并不说话,但司马懿已经知道了贾诩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知道,请您安心,我会做到的。”
这话叫贾诩手上的力气顿时就是一松。
司马懿却没有把手收回来:“等到了那一天,我会亲自告诉您这个消息……”
司马懿后面的话贾诩已经听不到了,他仿佛再次看见了先主。
这是时候的贾诩却笑了出来。
我们啊,谁也不要说谁失信于人了……
因为我们,都没有做到自己承诺的事情。
我知道你不会生气,但你会不会因此嘲笑我?
贾诩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那个时候他被吕布从劫匪手里救出来,然后拎在手上,说实在话,那可真不是什么愉快的感受……
【你是丁刺史的侄子?你叫什么?】
【可我怎么没听丁刺史提起过,他还有你这么大的一个侄子呢?】
【想好了再回答我,我知道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那时候自己是怎么回答的?
【在下姓贾名诩字文和,乃轻骑将军贾龚之子。】
然后,他就真的掉进坑了,还真的就被坑了一辈子。
【我信你,只信你,你说什么我都信!】
其实,也不算是坑吧?至少他自己坐在坑底甘之如饴,半点没想着要出去。
【呐,文和你是不是感动哭了?】
是啊,我哭了……
第104章 名单比文长啊QAQ
苏云卿倒是把昭襄王忽悠过去了,然并卵,回去之后还有太子在等着她。
太子当然对苏云卿很有兴趣,以前的夏姬默默无闻,这次却实实在在的叫所有人都惊讶了一把。
然而太子对苏云卿的关注与昭襄王对苏云卿的关注不同,后者是苏云卿自己一手谋划一心想要的,前者嘛……就是一堆糟心事。
说实在话,苏云卿并不厌恶太子,虽然太子无能,可说到底太子又没对她做什么,她有什么资格对太子摆架子闹情绪厌恶人家?且太子嬴柱虽然身体比较差,看起来就是一副软趴趴的样子,可秦王室的遗传还是很靠得住的,太子的相貌并不差。
忽略掉草包属性的话也能算得上是个病美男?
可就算是这样不代表苏云卿乐意看见太子关注她,要知道昭襄王关注她那是能让她做事,甚至是如果苏云卿表现的好,被委以重任也不是不可能的。
太子呢?
太子的兴趣是要苏云卿侍寝……陪他睡觉。
扯犊子呢!
苏云卿对此半点兴趣都没有好吗?
只要想到这种事情苏云卿简直内心崩溃!
系统你干的好事!安排的什么身份啊!(╯‵口′)╯︵┻━┻
【……】
系统你敢说你不是故意的么?
【……不敢。】
苏云卿:“……”
但不管怎么说,太子让苏云卿过去苏云卿就是得过去,她是太子的姬妾,是没有资格拒绝太子的。
大概比较好的消息是,太子让苏云卿去华阳夫人那里见他,而不是两人单独见面。
有华阳夫人在,苏云卿顿时就有底气了,她不擅长应付这种事,但华阳夫人是此中高手啊,苏云卿打定主意去了就装死,一切交给华阳夫人。
果然,见了太子,苏云卿只要礼节方面不出错就行了,华阳夫人总能搞定一切,尤其是当这些事情与太子有关的时候。
只是华阳夫人看着苏云卿的眼神有点抱歉,她和苏云卿合作愉快并不想失去这个盟友,虽然她不明白苏云卿作为一个女人为什么不乐意享有宠爱,但既然她答应了她就会做到,没必要因为这种事情让目前对她而言十分重要的苏云卿不快。
太子其实对苏云卿的兴趣不大,若不是因为这次的事情,恐怕太子根本想不起来自己的后宅还有这么个女人,毕竟苏云卿的相貌实在是不讨他的喜欢。
就算是现在有点兴趣了,可苏云卿来了就装死,又有华阳夫人在身边,太子问了几句关于昭襄王的事情便一脸厌烦的挥挥手叫苏云卿下去了。
这种女人,真是无趣极了。
苏云卿临走之前倒是对华阳夫人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华阳夫人微微一笑,转脸便继续去应付太子了。
只是太子既然不耐烦见苏云卿,那么日后他也不要苏云卿再来找他说什么事情了。
“若是没必要,你有什么事情还是与夫人说吧。”
同样的话,从华阳夫人那里说出来就是叫太子觉得比从其他人那里说出来更让他舒服许多。
苏云卿也不介意,她懒得和太子扯皮,太子能有这种决定她简直求之不得呢。
接下来的日子倒是平静了,太子再次恢复了无视苏云卿的状态,苏云卿与华阳夫人的关系更好了,也因此即便苏云卿十分的不得宠,但这并不影响她在太子后宫的地位,苏云卿的待遇也是直线上升。
苏云卿倒是不在意这些,她只是等着昭襄王的下一次召见。
最近苏云卿真是有种帮小学生写作业的感觉_(:зゝ∠)_
昭襄王给太子的作业再次恢复了一贯的水准,完全是照顾着太子的智商来的。
昭襄王倒是照顾太子了,可苏云卿不开心啊,这种事情她做几天还好,做的时间长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