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昏君自救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原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的,否则,就算是亲爹,亲娘,杨广相信,自己也照样会举起刀子捅下去的。
瞧瞧吧,自己就是这样的混蛋啊。不过,这只是他黑化了的想法而已,正常的杨广才不会生出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来。
母子二人一路上都是独孤氏听着儿子说,她有些心不在焉,这些杨广都明白,只是心中的不爽却是厚了许多,他的独占欲在重生之后扩大到了极点,母亲的关心就应该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
杨广的一闪而逝的阴郁孤独氏并没有发现,她如今正在忧心长子,小儿子已经得到了他能得到的,想要得到的,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等二人抵达杨勇府上时,杨勇已经亲自候在了大门口,不过是因着软禁,跪在了门内。
从废太子到现在,不过半月罢了,英姿风发的杨勇变得颓丧了不少,人也显得老了许多,以前的意气奋发和现在的落魄失意想对比,还真是巨大的对比。
杨广在心中暗暗警惕,再想想自己曾经的落魄,这个时间,兄弟俩竟是第一次心意相通起来。
“我的儿,快起来!”
独孤氏已经顾不上还在车马上的小儿子了,撇下了杨广,径直奔向了杨勇,杨广紧攥着拳头,好生地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随着母亲的脚步,一起下车。
入目所及,便是母子俩抱头痛哭的模样,真特喵的碍眼极了,不是吗?
养身功夫还是有些不到家啊,杨广在心中忍不住地唾弃自己,不过他这幅样子,落在兄长杨勇的眼中,那就是来炫耀的了。
杨广身着太子常服,头戴太子冠带,这一切,都属于自己啊。
面色扭曲的杨勇抬头看着面色平静的弟弟,不知道怎么地,对上他黑漆漆的眼睛,杨勇竟然忍不住地打了个冷颤。
兄弟二人的对视,最后以杨勇狼狈躲避而告终。
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啊,杨广在心中如此评价自己的兄长,曾经的大隋太子殿下。
殊不知,现在能承受杨广暴戾的,这世上,只怕是一只手能数的过来,并没有经受过太多风雨的杨勇显然不在此列。
杨勇从小到大,备受重视,而且他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那就是觉得父母的重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是理所应当的。
这个错误其实是葬送他自己的最大缘由,至于独孤氏的枕头风,或者是杨广的种种谋划,都只能算是旁门左道罢了。
杨勇一直实心实意地将父母当成了父母,并不是一国君主与皇后来尊敬,这是他被废的第二个原因。
杨勇一直觉得自己就该是承继之人,所以到后来,杨坚感受到了儿子的威胁时,他才会频出错着,使人打探父亲宫中的消息,而且这样的事儿竟然不大避讳,公然使人用驿马送去东宫,这简直就是自己找死啊。
当然了,还有杨勇宠妾灭妻,弄得太子妃自尽之类的,种种事件加起来,这样平庸又没有才华,而且还会威胁到自己皇位的太子留着做什么呢?
杨坚年纪大了,自然多疑,大儿子一副迫不及待地想要铲除弟弟,想要上位的心思如何能让杨坚还放心地让杨勇待在这个位置上?
于是,顺理成章,都不用罗织罪名,太子杨勇的位置自然就不保了。
杨勇即便是到了现在,还忙着指责父母,并不反思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被废,真是愚蠢。
这样的人活着,一直都活着才是最大的折磨吧?
杨勇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下首,听着兄长疯了一样滴指责母亲的偏心,他恨不得上前去踹他两脚,那是自己的母亲,如何是他一个废人能指责的。
显然,孤独氏自己也是有些亏欠的,自己一直都偏疼小儿子,对长子有所忽略也是有的,所以哪怕身形摇摇欲坠,可是她还是站立一旁,听着长子的指责。
杨勇自己倒是痛快了,不过也彻底地断送了自己前程。杨广发誓,他绝对不会让阿母再承受一点点儿委屈。
自己带着阿母来这里,简直就是败笔,
“兄长,你这样真的好吗?母亲为了你,这些日子,水米难进,你这般指责,可曾想过母亲一片爱子之心?”
杨广终于还是忍不住了,虽然知道这和自己的表现不符,可他还是出声了。
“哼,你少猫哭耗子——假慈悲了,不是你撺掇,皇父如何会废了我,立了你为太子!”
现在,兄弟简直就是杀父仇人一样,尤其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杨广,真真儿可恶。
杨勇看着他,眦目欲裂,恨不得吃了他的表情让独孤氏和杨广二人都沉了脸。不过即便到了此刻,杨广都明白,杨勇这是将自己和母亲当成了真正的亲人,所以才会这般肆无忌惮地指责,他从不知道,这天家,何曾有过什么狗屁的父子情深了。
所以,这就是反面教材啊,自己如果不低调,不隐忍,只怕下场也是一样的。
随后,独孤氏望了一眼隐忍的二小子,低低道,
“咱们回去吧。”
杨广一副孝子模样,满脸担忧地搀扶着浑身无力的母亲,离开了废太子府,回宫去了。
他们前脚离开这里,后脚就立即有人将这里发生的一切送回了皇帝手上。杨坚心中那点点的愧疚在看到这份记录之后,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且他还有了更足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并不是自己担忧,实在是长子不是那块料啊,有了这个,杨坚心安理得起来了。
做过皇帝的杨广自然也知道皇父的心思,这下子,自己闲散三四年的功夫,然后就能报仇雪恨了。
当然了,这三四年,也许还有更多更好玩的事儿再等着自己呢,反正他还年轻,并不着急着做皇帝。
杨勇的消息,他再不关心了,手下败将,何足言勇?
此事之后,杨广带着自己的妻子萧氏,安生地住在遥远的东宫,对于朝堂之事,不闻不问,只是三不五时地就带着母亲出去走走。
郊外啊,佛寺啊,这些地方,广大的天地间,总是能让人心情轻松起来。当然,身边有母亲,有娇妻陪伴,杨广也慢慢地化解了一部分心中的戾气,整个人不像是重生时那般抑郁了,开始柔和下来了。
他本来就是丰神俊秀之人,现在整个人气质大变,哪怕是一个背影,也能迷的妻妾晕头转向,好在现在的他有些返璞归真的意思。
他只看重,也只真心地爱重萧氏,两人琴瑟和鸣,实在是羡煞了众人。独孤氏对于儿子的痴情表示了满意。
萧氏算是自己亲手养大的闺女,能得了儿子的善待,实在是善莫大焉,再说了,那个女人不期待这样的婚姻,哪怕是无法做到一夫一妻,可是杨广的这种做法还是让孤独氏更加满意了。
作为惧内的皇帝杨坚,听着妻子的枕头风,对于二小子的表现越发地满意起来,虽然有些恼火儿子的不上进,可是这样子的太子,不正是自己最为期待的吗?
所以,杨坚也不过是笑骂几句,再不理会,揣摩透了皇父心思的杨广对于这样的态度实在是不陌生,当然,也没有什么伤心之意。
纵情山水,忙着写字画画,读书念佛,其实自己也有很多事儿,不是吗?
当然了,更为重要的是,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教养儿子,长子显然也已经到了开蒙的年纪,作为自己的嫡长子,这一世,他自然不会像前世一样早逝,自己万不可像皇父那样,弄出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继承人来,实在是丢了祖宗的脸。
还有什么比亲自教导出一个继承人来更让自己满足的呢,更加重要的是,自己和儿子之间相差甚远,等自己老了,儿子风华正茂,自己就可以安心地颐养天年了。
这个时候的杨广显然是无法理解自家皇父一副风声鹤唳模样的缘由,这种事情,只有等到自己经历时,才会体悟。
杨广真心诚意地,带着极大的耐心,整天地教导自家小子读书识字,当然了,弓马也是不能落下的,自己从小就是这样过来的。
人人都称赞自己少时聪慧,可唯有他自己知道,为了这样的美名,他付出了多少……
☆、第20章 隋炀帝3
仁寿二年(602年),独孤皇后逝世。两年后,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杨坚病重,驾崩于大宝殿,杨广即位,称为隋明皇。
自从去了废太子府上之后,孤独氏的心情一直颇为抑郁,虽然有杨广,有萧氏,有孙子陪伴左右,可是孤独氏自己心结已深,所以睡眠不足,饮食不周,天长日久下来,身子便破败了。
在母亲身边待了两年之后,她便撇下自己,飞上天享福去了。
太子杨广与皇后独孤氏本就感情深厚,现在,皇后病故,杨广整个人瘦成了一把柴,再没了往日里的丰神俊朗。
朝野众生,纷纷称赞太子仁孝,不过这些狗屁名声在杨广看来简直狗屁不如。
可惜,为了自己所为的大业,他还得花费心思维护,好在与孤独氏的感情一向深厚,并不用杨广作秀,他真心实意地替母亲守孝,茹素三年,每天佛经不离手,替母亲念经超度。
希望下辈子,自己与母亲还能再续亲缘,这样的杨广让皇帝放心的同时也隐隐地有些嫉妒。
儿子和母亲的感情好,作为父亲的杨坚本该是高兴的,可不知怎么地,道了杨坚的眼中,就是极为地不顺眼。
于是,杨广的小日子开始悲催起来,散漫了两年之后,杨坚许是也知道自己到了天年,所以开始慢慢地将担子往儿子肩膀上传了。
当然,也有医官之言,太子悲伤太过,如果任由他沉溺,时间久了,只怕伤身,所以让太子找些事儿做,忙起来之后,便会慢慢地放下这些。
杨坚对于二小子实在是太满意不过,所以借着磨砺的心思,不断地将那些繁琐之事教到杨广手上。
虽然这些事儿步骤纷繁,可是对于杨广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不过既然皇父吩咐下来了,那么只能照办不是。
好在有了表现自己“孝顺”和才能的机会,杨广也颇为珍惜,三不五时地就要去宫中请示一下父亲,或者是请教一下,让皇帝过足了父教子的瘾头。
人么,尤其是皇帝这种生物,总有那么点“好为人师”的毛病,杨广的务实让杨坚过足了这种瘾头,对于儿子的种种“缺点和不足”也有了极大的包容。
一时之间,朝野称颂,子孝父贤,实在是天下楷模,大隋之幸,老天爷保佑大隋啊!
总之,没节操的文人歌功颂德,拍马屁的各种诗词歌赋满天飞,皇帝对于自己得到天下归心的表现很是满意。
当然了,对于太子杨广,也更为满意,自己总算是为大隋找了个合适的继承人啊,只是想到长子,难免地心中有些抑郁。
那个不孝子啊,若是有老二的半分努力,也不至于落到今天的这个地步啊,皇帝怎么会有错,错的都是别人啊,所以,虽然是当爹的,可是杨坚还是忍不住地将所有的错误都推到了儿子头上。
自己贤明堪比尧舜了!
杨广虽然不知道自家老爹在想些什么,可这与自己的大位无碍,他也就不去理会了,揣测人心是一件累人累心之事,虽然自己做起来驾轻就熟,可能舒服着,谁还愿意受累呢?
杨广选择了舒服过日子,谁也说不出个什么一二三来,杨广的日子舒服,杨坚的日子就慢慢地不好过了。
年纪大了,不是这儿有毛病,就是那儿有疼痛,再加上年轻的杨广三不五时地在自己面前闲晃悠,这让一代人主的杨坚也生出了自己真的老了,是否还应该继续待在这个位置上的疑心来。
虽然很快地,他就自我修正了自己的这种意识,可是杨坚还是病了,身体不好,心情抑郁,若是再不病倒,那还了得?
杨坚病了,杨广虽然也是日日地当着孝子,可是这种心情与母后亡故时是不同的,大大的不同。
杨坚本来因为独孤氏的薨世而糟糕的身体在杨坚卧床之后也撑不住了,他几乎不假手地照顾皇父的衣食汤药,时间久了,就是铁人也支撑不住吧,所以,杨广病倒了也在情理之中。
儿子病了,杨坚的病情反而减轻了,许是因为担忧儿子而迸发出来的生机,总之,这下轮到杨坚围着儿子转了。
不过父子俩都是药罐子,两人你劝我,我劝你的,场景看起来有些可笑,不过不管是医官还是周围伺候的宫人,都感天动地,抹眼泪哭鼻子的,成功地闹烦了天下最为尊贵的父子俩。
将这些闲散人打发出去之后,父子俩产生了久违的亲情,杨坚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关于儿子的小事儿,杨广也是双眼含泪地回忆了皇父的种种伟大之处。
至少在这一刻,父子二人敢发誓,他们绝对是真心的,并不是在做戏或者其他什么,显然两人都预料到了即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即便二小子果真如老大所言那般心机深沉,可是杨坚表示,这样子他才更加放心地将这大隋江山交到他手上。
杨广也知道,其实只要不危及皇权,皇父对于自己,当然是关心的,虽然不像母后那般纯粹,可是作为一个皇帝来说,这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他放下了自己心中曾经的不平。
重来一次,让自己少些遗憾,让自己多多地相信人生中有真情,让自己活的轻松些,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
父子俩你来我往,心中嫌隙尽消,杨坚也放下了担忧,随着孤独氏而去,将这万里江山留给了孤独氏最爱的儿子,杨广。
头上的大山终于没了,不过杨广的第一反应其实很奇怪,并不像前世那样有惶恐,更多的是惊喜。
现在,他心中更多的是悲伤,自己从今天开始,就是无父无母了,再没有人唠叨,再没有人来管教了。
仁寿四年,隋文帝杨坚薨世,其子杨坚继位,不过以为孝顺,所以三年无改父志,继续以仁寿为号。
杨坚本来身上就有母孝,现在皇父去世,两重国孝,他也不打算去折腾些什么出来。
欲速则不达,人生在世两辈子,他才总算是明白了这话的真实含义。自己上辈子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太过着急,太想要将自己心中的抱负都刻画出来,所以才会弄的天怨人怒,才会弄的自己身死异乡。
现在么,自己要放慢了脚步,当然,也是要好好地享受一下自己的成果。
皇帝都是小心眼的生物,显然大隋皇帝杨广是其中的翘楚,对待仇人,那就要如秋风一般无情,这是小光团的原话。
当然,前一句被杨广自己给默默地消音了,朋友,皇帝这种生物如何会有朋友呢?
年少时,在久远的记忆中,自己也曾经交过几个朋友,不过不是死了就是落魄了,现如今,作为大隋的第一人,显然朋友什么的都是浮云呀,浮云!
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要弄死宇文一族,不过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宇文一族也算是位高权重了,想要彻底铲除他们,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好在现在的杨广最不缺乏的就是时间和耐心了,而且自己有着重生的优势,很多自己之前的缺点和瑕疵都可以规避。
作为皇帝,当然是不会有错的,错的都是大臣啊,所以,自己拥有的也只不过是缺点和瑕疵。
虽然自从重生之后,自己便开始有意识地远离宇文化及,自家闺女也没有许给忘恩背德的宇文士及。
不过这也导致了宇文一族并不像前世那般嚣张,不过皇帝要治罪,倒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
这个世界上,不是还有那么一句话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所以说,只要自己使人捏造他们一家子的罪名,也可以弄死他们了。
不过显然这种死法不是罪让他解气儿的,所以杨广便拿出了十二万分的耐心,等着这位大隋赫赫有名的“轻薄公子”自己作死了。
虽然众人不大知道缘由,可是皇帝明显厌了宇文一族倒是事实,自从杨广成为太子之后,就成为了香饽饽,不管是苍蝇还是蚊子,都想逮住了咬两口。
朝中全都是正气凌然的士大夫,怎么可能会出现钻营的小人呢,是不是?所以御史们对于宇文一族的弹劾都被杨广以各种的理由给扣下了。
当然了,这种消息自然是会有人透露给宇文化及的,之前作为太子爷身边的亲信宠臣,若是没有点儿什么消息渠道,那简直都不好意思说出去,不是吗?
显然,宇文化及对皇帝的这种举动表示了极大的感激,外加洋洋得意。自己可是有功之臣,皇帝怎么可能会不护着自己呢?若是不护着自己,将来谁还替皇帝效死?
宇文化及这般洋洋得意,这般嚣张跋扈,显然是有理由的,大家对于皇帝的心思有些捉摸不透,到底是几个意思啊?
现如今可是国孝期间啊,这位宇文大总管就是这样子嚣张,若是等到以后,谁也无法预料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了。
不过显然,太过嚣张,其实是会大大滴拉仇恨值的,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他不是不明白,只是不屑去做罢了。
到现在,自己竟然也开始玩这种手段了,看来小光团对自己所谓的改造其实是有效果的。
虽然到现在还是没大弄明白小光团到底要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可是他心中还是有些感激小光团的。
因为是它将自己从无尽的黑暗中拉了出来,又给了自己可以亲手复仇的机会,这样真的很好啊。
☆、第21章 隋炀帝4
杨广知道,宇文一族对于自己来说,只不过是自己幸福康庄大道上的一个小boss罢了,当然这话是小光团说的。
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谁?
当然是唐国公一系。
理所应当的李渊父子,尤其是李世民,最最可恨,他恨不得将此人碎尸万段。
不过这种死法似乎又太过轻松了些,他不会让李世民好过的,既然他那么爱美人,那么喜欢污蔑别人,那么就让他试试这种被万人唾弃的滋味儿。
这样看来,自己的敌人还真是不少啊。
不过人生在世,不就要找点乐子么,若是这些敌人自己可以一根手指头碾压的话,那也太过无趣了些,所以用这样的话安慰了自己一番之后,杨广这才让人禀报,开始了朝会。
自己登基为帝,当然是要做出些成绩的,每个皇帝,除了开国帝王之外,基本上每个人都是踩着前任的肩膀前行的。
杨广自然也不例外,虽然自家老爷子太过严酷,弄的朝中有些怨气,不过杨广也没有一下子就改善这种事情的心思。
三年无改父志,是为孝,所以,慢慢来吧,宽和并不意味着就是要纵容臣子贪污。
不过是手段柔和罢了,有了小光团相助,自然就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对于杨广来说,农事显然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他拿出的各种技术和工具自然是从东都开始试验,然后验证效果,再进行推广。国家疆域太过庞大自然有利有弊,杨广虽然不会嫌弃自己的辖区有贫困之地,不过不得不说,那些地方极大地增加了工部和户部的工作量。
这下子,问题来了,既然人手不够,那就找人啊,可是谁是干这种力气活儿的人呢?
大家都恨不得吃空饷了,谁还愿意千里迢迢地去什么边疆地区啊?大家难免地就面有难色,哪怕知道这是肥差,可是傲娇的大族们,还是不愿自找苦吃。
士族阀门能发展到现在,一直都是因为他们的眼光犀利,因为他们掌握着比旁人更多的资源。
不过在杨广推广农事上,这些人还是选择了后退一步,观望的态度。杨广却是求之不得呢。
这些人,都是祖宗,动不得他们的根基,那么咱们就另辟蹊径好了。
开始招募,招募工人,招募农人,只要有经验,不怕苦就行。当然了,待遇自然也够优厚。
不过对于大众来说,只要能沾上官家的名头,哪怕是不要什么优厚的待遇,白干都可以啊,就更甭提是可以让自家孩子恩荫这种名头了。
实在是美好的不要不要的,不过这之前,不管你识不识字,都要进行考核。
这就是日后隋炀帝推广科举的雏形,不过是通过这样小小的一个契机,就开启了一个足够让后人推崇万分的模式。
现在的杨广是真的成熟了,并不像前世那样,唯我独尊,现在的他,更喜欢用这种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
不过等到将来科举之时,看着这些人有苦说不出的表情,杨广就觉得身心舒坦,似是暑天吃了冰一样让人全身散发着凉意。
不过太爽哟,这种与所有朝臣作对,然后战而胜之的感觉,实在是不要太过美妙了,杨广深深地沉溺其中。
哪怕作为皇帝,仍旧有许多的不如意之处,不过紧紧地攥着权力,就足够让无数人前赴后继了。
杨广继位之后的第一个政令,谁也没想到,皇帝竟然真的这般务实,这般地以民为本。
按理来说,大家应该欣慰的啊,可是这种不踏实,不安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朝中从来就不缺乏有识之士,大家虽然不知道皇帝拿出来的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大的好处,不过看着揣测皇帝的心思就知道,这些东西,只怕是不简单啊。
能立在朝堂上的,谁家没有万庆良田啊?既然有良田,那么自然就有庄头啊,这些人,差不多都是几十年浸淫在土地中的人物,所以应该能看出来皇帝政策和物件儿的好坏来。
慌神儿了的众朝臣们便从各种渠道得到了皇帝想要推广的犁头,以及该如何种地的指导文书。
让专业人士瞧一瞧,然后再在自家田地里拿出一两千亩来实验一下,不就知道好坏了么。是不是?
“我和你说过,谁也不是傻子,你要撇开这些人,可并不是太容易。”系统在和杨广相处时,更多的像是朋友,主要这位实在是不好糊弄,以系统三年生的经验来看,这位比起历史上那些什么千古一帝什么也不差了。
所以,它很机智地改良了相处模式,不过没想到的是,这位果然和自己判断的是一样一样儿的。
所以现在,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和宿主聊天,和宿主讨论各种事务,心情实在不要太美好哟。
“我并没有要撇开他们,不过让他们来求我,不是更好吗?凭什么他们拿着我提供的俸禄,还要我求着他们干活呢?让他们来求我,不应该吗?”
杨广有些神神叨叨地说道,显然,他对朝堂上那些老家伙倚老卖老的样子实在是看不过眼,等着吧,总有你们来求我的时候,哼哼!
老家伙,人老了就要服老,可别觉得自己为大隋做了什么什么,自己就该尊着敬着。
哼!
杨广嘴角露出一丝不屑来,这些日子,自己要建立的避暑山庄差不多也该完成了,还是出去避避吧。
带着后宫妃嫔一起出去,就算是看着美人养养眼也不错。就算自己觉得萧氏不错,可并不是只有一个女人就能满足的啊。
杨广的女人数量并不是很多,他一向都是重质不重量,外加上之前母后不喜欢自己花心,所以他就和妻子琴瑟和鸣,这么些年下来,倒也习惯了。
外加上重生之后,杨广对妻子萧氏有极大的愧疚,所以有些补偿的心思在,所以他后宫之中仍旧是潜邸的那些旧人,并没有新人。
喔,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现在在替皇父守孝,所以无法近女色而已。
不过这并妨碍自己看看养养眼啊,看看也不犯谁家的法,不碍着谁家的道理,是不是?
不过可惜的是,皇帝的这番举动还是招来了御史的弹劾,文人求名,尤其是御史这种生物,让人生厌,所以,几位死谏的御史差点就让杨广给诛灭了九族。
若不是最后小光团阻止了自己,杨广差点儿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戾气了。一个小小的御史,竟然也敢忤逆自己,真的是不怕死吗?
反正他是不相信的。
不就是那些老狐狸想让自己妥协么?哼哼,真是图样图森破,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幼稚!
当然,小光团说的对,人家是老狐狸,算计的不过是稚嫩的自己罢了。
那就让他们试试,看是否会崩掉特喵的牙吧,不过那些老东西的牙,自己拿来也不能当摆设。
也许可以拿来串成项链,当做自己的战利品?
就像那些蛮夷一般,将狼牙、象牙之类的当成战利品一样,这般天才的想法似乎只有自己才能想出来啊。
朝堂上,几位御史几乎是声泪俱下,痛苦流涕的丑态让杨广忍不住地扭过了头去,太难看了。
这些酸儒们往日里不是最注重仪态的吗?为何如今这般丢脸?实在是闹不明白啊。
好在似乎臣子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很快地就有人出来喝止了酸腐儒生的做法。
不过看着这位所谓的文坛领袖,杨广深刻地表示,心中并没有生出半分的感激来,这位同样面目可憎,都是一丘之貉,你装的什么大尾巴狼?
这场早朝简直就是不欢而散,虽然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在小题大做,可谁让小皇帝这般地软硬不吃,水泼不进呢?
所以,大家的吃相难看一点也就能说的过去了。
御史大夫杨素作为先帝的信臣,心不知道向着谁,所以他手底下的御史敢集体弹劾皇帝,倒也能说的过去,不过杨广可不是挨打不还手,挨骂不还口的谦谦君子。
既然如此,那就很好,很好。
很快地,皇帝颁发了旨意,御史大夫杨素改任尚书令,与宇文恺等人一起去营建东都去吧。
虽然这笔买卖在当前看来,算是杨广吃亏了,不过只有他自己知道,挪开了这些老狐狸,自己先紧紧地掌控了朝堂才是正理。
现在的这些小纠结,就随他去吧。
至于那些说自己奢靡,说自己重女色的御史们,你们等着吧,总有好果子给你们吃,他就不信了,这些人人人都是洁身自好的柳下惠。
杨广自从重生之后就开始筹谋建立自己的秘密大营了,他觉得,对于臣子实在是不能太过宽和了,私下该要知道的还是要知道的。
再加上,历朝历代各种密探都是存在的,不过如今杨广将这样的人才大材小用了一下,用来监听朝臣罢了。
不过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不管是唐国公李家还是尚书令杨素一族,亦或者,人人都传说的自己的宠臣宇文一族,都在慢慢地渗透中,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第22章 隋炀帝5
营建东都显然是一个天长地久的浩大工程,这么说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么一个事实,建筑行业的暴利啊。
所以,杨素对于自己竟然可以参与这项伟大的工程很是感兴趣,觉得这是皇帝的重视,并不对自己被扒拉了御史大夫一职有什么别的想法,当然了,这也许是皇帝对于自己评定叛乱的奖励呢。
言而总之,杨素很是高兴地前去上任了。
东都洛阳的营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所以远在大兴(即长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