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昏君自救记-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人间说话,总是要绕上七个圈子,八个弯的才能表达一个意见,两人叙旧半日之后,李斯这才满意地离开了。
    蔚缭也完成了皇帝吩咐自己的任务,李氏一族也许要崛起,也许要覆灭了,现在就看李斯的选择了。
    不过不管他怎么选择,都难逃那个结局,蔚缭也知道,李氏的处境,不管他怎么选,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现在,李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是好还是坏,蔚缭还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不过这不关自己的事儿。
    盛极而衰,李氏也难逃这样的规律。
    果不其然,在李斯拜访了蔚缭的三五日之后,皇帝的旨意终于下来了,立李斯的闺女为后。
    李氏本来就是胡亥的正妻,也算是名正言顺的皇后人选,现在这样的结果,并不出大家的意料,大家现在想知道的是,贵妃和四妃的人选!
    蒙氏,王氏和冯氏,都有心想要争取贵妃的名头,

  ☆、第7章 秦二世7

李氏有了皇后的名头之后,胡亥明显地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同,不管是后宫还是前朝,都有了变化。
    这个变化众人也能感受的到,蔚缭私下暗叹,李斯也许走了一步臭棋,不过虽然皇后定下来了,可是还要经过了册封礼之后,这才能名正言顺起来,这下子,朝臣们又有了另一个工作,后宫的品级啊,称呼之类的,总之吃喝用物,零零总总的可是全部要重新制定一番。
    好在很多东西都是有参考的,始皇制定了皇后这个职位时,就有了一些制度,虽然他并没有立后,可是规矩还是能考察一二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按着当今陛下的心思,好生地规范以下后宫的规矩,这实在是很有必要啊。
    本着慢工出细活的原则,大家不停地考据啊,总之进度并不是很快,在这一点上,胡亥表示很满意。
    要大肆分封后宫时,大家又发现了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到现在,皇帝竟然一个子嗣都没有,这可如何是好?
    自打赵高被诛之后,皇帝甚少在后宫留宿,所以没有子嗣降生,大家又产生了另一番的忧心忡忡!
    系统觉得胡亥才二十二,没孩子也没什么,这些人到底在忧心个什么劲啊,胡亥本来自己也是有些担忧的,可是听着系统淡定的分析,他还真是淡定下来了。
    好在自己有系统啊,也不知道这种生子丸是不是真的有用,不过不管如何,嫡长子的出生还是很有必要的,不是吗?
    所以,就在传的沸沸扬扬的时候,皇后李氏有了一月的身孕,这个消息瞬间就让大家失声了。
    回头来,众人纷纷地向李斯贺喜,这可是嫡长子啊!
    胡亥借着这样的好消息,打着给孩子祈福的幌子,免赋税,徭役三年,一时之间,天下人人称赞皇帝贤明。
    大家虽然觉得皇帝太过夸张了些,可是想着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大家纷纷表示可以理解。
    这份旨意一出,按着系统的话来说,就是极大的缓解了阶级矛盾,虽然有些地方不是太明白,不过胡亥还是能听出来,系统这是对自己的称赞。
    果不其然,到了晚间时分,自己和皇后交流感情之后,胡亥便得到了奖励,实属不易!
    他到目前为止,除了得到了一枚智慧果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其他的什么好处来,所以对于系统竟然给了自己奖励,实在是让胡亥有些受宠若惊啊!
    竟然一个召唤的机会,可以召唤一个助手,或者一件道具!
    这到底是个什么鬼?
    系统很是高深莫测的模样就知道自己是得不到什么有用的解释了,不过看智慧果的功效就知道系统出品,肯定不差啊!
    所以,胡亥很是期待地等待着成品,经过了两天的酝酿之后,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可惜,看着手上的这根据说是“空气味道”的超级棒棒糖,胡亥有些憋闷,这到底是个什么鬼啊?
    系统继续高深莫测的模样,不过胡亥总觉得这玩意儿就是个坑货,所以,他将所谓的棒棒糖封在玉匣子里,好生地收了起来。
    若是没有什么作用,那么系统,哼哼!
    傲娇了的胡亥立即就得了报应,喝水塞牙这种传说级别的倒霉事儿也能让自己遇上!
    真特么的,让人不想爆粗口都难啊!
    系统的恶趣味让胡亥腹诽不已,不过他也只能在心里偷偷地抱怨一二,并不敢明目张胆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系统对于他这样的表现表示满意,自己遇上胡亥这种宿主就已经很可怜了,若是再少了这些无伤大雅的乐趣,还有个什么劲啊!
    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李氏的心就不大放在后宫了,后宫渐渐地有了乱七八糟的事儿,胡亥正好借着这样的机会,好生地讲后宫给梳理了一遍。
    虽然不能保证什么,可好歹能让自己放心一些,不是吗?
    所以说,李氏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啊,听着系统的夸赞,胡亥撇撇嘴,并不说话,聪明过头了,其实不是什么好事儿。
    李家的闺女和她那个老狐狸的爹看起来很像啊!
    李氏可不知道自己的作为落在皇帝的眼中是这个样子的,她是真的很重视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并不是揣测什么皇帝的心思,竟然被皇帝这样子误会。
    带着偏见的胡亥,自然不会认同皇后是真的只关心自己孩子这种鬼话,当然了,很有可能他自己也明白,只是不想认同罢了。
    有了嫡长子,有了继承人,那么子婴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存活了?要知道,子婴可是始皇的嫡长孙啊!
    他的父亲可是长公子扶苏啊,胡亥心中有些乱糟糟的,举棋不定的胡亥自然是烦躁不已。
    这种时候,传来了蒙恬首败的消息,这下子,倒是让胡亥下定了决心,子婴活不活着没关系,只要他不在自己的面前碍眼就行了。
    蒙氏一族和一个小小的子婴相比,还是前者比较重要,章邯很快地就接到了旨意,带着几十万的死囚南下了!
    蒙恬失败了,章邯前去相助的同时也是分一杯羹啊,可别什么功劳都是蒙氏兄弟的,到那个时候,谁能保证蒙氏兄弟不是下一个赵高,下一个李斯呢?
    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可是蒙氏兄弟不成啊,这两位,在军中可都是赫赫有名之辈,他们振臂一呼,自己还真是不敢保证天下到底算谁的!
    子婴可以交给蒙氏兄弟手上,不过得要改头换面了,赵子英什么的,听着也好听许多,再说了自己也没有废除他的姓氏。
    赵姓可是国姓啊,将来如果赵子英真的有本事,他也会一视同仁地授予他官职,这可比其他宗室种人好了许多。
    这些哪怕大多数都是借口,可是蒙氏兄弟还是答应了下来,要知道,如果真的皇帝要取了公子子婴的小命,他们也没办法,总不能真的造反吧!
    很快地,有一位唤作赵子英的人物进入了国子监学习,大家虽然觉得这个赵子英有些可疑,可是正是这份光明正大,反而让人觉得这不可能是公子子婴。
    这一招看起来很妙,不过其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不过这个世上可没有百分百有把握的事儿不是吗?
    胡亥的胆略让蔚缭赞赏,当然这更多的是自己有了底气的表现,对于胡亥来说,自己的帝位现在可是稳固的很,并不是之前那个战战兢兢的亡国之君了!
    这个发现让胡亥振奋不已,自己真的是有伟岸之才啊!脱离了必死的结局之后,胡亥的小日子嘚瑟了不少。
    等胡亥的嫡长子出生之后,他立即地就给孩子取了承乾的小名,从这个名字上就能看到皇帝对于长公子的期待,胡亥的那点心思真是一点都没有掩饰,大家倒也乐见其成。
    有了嫡长子之后,很快地就有两位低阶的嫔妃贵人有了身孕,然后陛下又有了两位小公主。
    不过除了皇后之外,不管是贵妃还是四妃,都没有孩子降生,哪怕是个小公主也都没有。
    后宫的女人么,拼的不就是皇帝的宠爱,外加上孩子么。
    现在,长公子都快三岁了,自己连个女儿都没有,谁的心中能不慌呢?
    胡亥可不管女人在想什么,自打去年李斯彻底休息之后,自己总算是彻底地将朝政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上。
    现如今,他正忙着在朝堂上大展拳脚呢,哪里还会理会后宫女人的心思,除了长公子承乾外,胡亥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并不是很重,承乾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现在也已经三岁了,他安排了自己的先生蔚缭作为承乾的先生。
    蔚缭本来已经打算去养老了,可是皇帝有一句是对的,两任帝师什么的,听听就觉得好厉害啊。
    所以,蔚缭便留了下来,开始给承乾启蒙,虽然有些大材小用的嫌疑,不过蔚缭表示,和长公子的相处,实在是很愉快,长公子的资质,比陛下可强了许多。
    有了超级棒棒糖加成的承乾很快就传出了早慧的名声,胡亥虽然娇惯儿子,可是也更加地严厉。
    他自己从小到大就是在不断的荒唐中度过,到了儿子这一代,自然是不能让他继续自己的老路,否则,这大秦的万里江山就要所托非人了。
    承乾可不一定有自己的幸运,可以重来一回,所以胡亥的严厉就让大家生出了许多其他的心思。
    不过长公子承乾的保护一直做的很好,不管是李氏还是胡亥,全方位地护着自己的儿子。
    王武作为黑冰台的退休人员,开始了自己苦逼的隐身人生涯,自打长公子出身之后,这位黑冰台的头领就卸任了,开始十二个时辰保护长公子的生涯。
    王武对于这份工作很是满意,要知道,密探头子什么的,总让人觉得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现在,自己能有这样的结局,倒也不错!
    承乾自打三岁开始,就没有一天的日子是轻松的,等到五岁的时候,胡亥便宣布了承乾为自己的继承人,作为太子,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了被人揣摩了。
    小小年纪的承乾很快地就修炼成了冰山脸,因为他暂时无法完美地隐藏自己的情绪,所以听从了皇父的意见,将自己的情绪统统地藏起来,这样子就没人能看出来了。
    接下来几年,不管是贵妃还是四妃,接二连三的开始怀孕,可是从来没有一位公子降生,大家在觉得诧异的同时又觉得陛下真的好厉害啊!
    这种事儿都能控制,真不愧是天子啊!
    胡亥可不想儿子将来苦逼,像自己这样,兄弟十几个,真是太可怕了,自己只需要一个儿子,这就很好了,将自己的本事都教给儿子,将来的江山也交到儿子手上,他这辈子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第8章 秦二世8

就在胡亥高兴自己的重生一番风顺的时候,系统又不甘示弱地跳了出来,既然胡亥这么有爱心地想要给自己儿子留下一个强大的帝国,那么作为一个父亲,是不是更有动力前进呢?
    胡亥真想骂人,要么打人也不错!
    自己拼死拼活地这么四五年,总算是将那些六国遗族和暴民给弄消停了,怎么地就没有留给儿子一个强大的帝国了?
    现如今,北方的匈奴慑于大秦的铁骑压根儿就不敢南下,大秦范围内虽然说不上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也不差,好伐?
    系统这种没事儿找事儿的爱好真是不好,不好!
    当秦二世提出了科考的提议时,众臣立马抱团反对了,要知道恩荫制度下,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皇帝这个科考明显的是要动摇自己的根基啊!
    这如何可以?
    几位老臣倚老卖老,开始撞柱死谏想要打消皇帝的提议。胡亥也是个倔的,若是真的好好儿地说说,说不定他一个偷懒,还真的就不去弄什么科考了,可是这些人,一个两个死了娘一样地逼迫自己,这是几个意思?
    怒气冲天的胡亥压根就听不进去别人的劝阻,众人越是劝,胡亥想要科考的决心就越发地坚定起来了。
    他也发现了,这些所谓的世家若是联合起来,自己这个皇帝还真是坐不久远,有了危机感的胡亥开始使人调查了。
    天下总归是天下人的天下,赵氏一族只不过是一个管理者罢了,有了系统的折磨之后,胡亥好歹也算是有了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所以,得到了下层百姓的支持之后,胡亥的底气就更加足了。李氏一族因着长公子承乾之故,也不能明晃晃地反对皇帝的旨意啊,所以只能在暗处串联,胡亥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不过他不在乎。
    李斯这个老狐狸肯定不会让事情失去控制的,要知道,一旦事儿有了变故,只怕损失最大的就是李氏了。
    李斯退隐的缘故么,自然就是全力地支持承乾了,虽然自己也是这个想法,可是外戚坐大,总归不是一件好事儿,胡亥本来想着,这次李氏一族也闹腾的话,他正好正大光明地就开始削弱外戚。
    可惜了,李斯闭门不出,让人挑不出麻烦来,至于后宫中跳的最厉害的都是些小旗子,几大世家的,一个都没出现,胡亥对于这些家族的厉害程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女儿都是人精子,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赵子英如今作为陛下身边的宠臣,日子过的不要太让人羡慕哟,虽然这并不一定是赵子英想要的生活,可是在外人看来,这位就是矫情的很。
    赵子英的真实身份,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也觉得皇帝真是个好叔父,这般破例地让侄儿参与朝政,真是用心良苦,再说了,赵子英从国子监毕业之后,陛下竟然破例地让他回到了蒙恬的手下,又学习了几年兵法作战,真是用心至极啊。
    回到了皇都的赵子英开始了自己在叔父身边做小秘书的生活,这样的事儿一般都是心腹啊,可见陛下对这个侄子是多么地看重了。
    赵子英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敏感,所以平日里十分地谨慎,既然皇帝说了自己是赵子英,那么自己一辈子都是赵子英了,他也强迫自己忘记了以前的生活,开始以赵子英的身份过日子。
    虽然自己父亲的死亡是因为赵高的原因,可是赵子英如何能不明白,只怕这位叔父也是赞同的吧!
    当然不提这些糟心事儿外,赵子英倒是真的颇为佩服陛下的,陛下果然英明神武的很。
    现在又折腾出一个科考来,据说皇帝陛下在七八年前就开始筹谋此事了,到了现在,事情逐渐地成熟了,皇帝陛下这才开始扩大了国子监的考试范围,开始全国三郡县的尝试了。
    显然,皇帝陛下并没有因为和朝臣的争吵就失去理智,依然按着自己的计划行事,果真是圣明啊。
    大家三不五时地就在赵子英面前隐晦地打探一下陛下的心思,有许多赵子英透漏出去的都是陛下暗示自己说的,赵子英看着这些人的模样,摇摇头,转身回去了。
    他这次也是要参加科考的,虽然在国子监成绩优秀,在军营里也是人人称赞不已,显然陛下还是希望自己去参加第一次的科考。
    说不定,赵氏一族的第一个状元就要出现了!当然,头名状元这话也是陛下说的,虽然不知道这个状元到底有多厉害,可是头名还是让赵子英心动了。
    既然陛下有旨意,那么去参加又何妨呢?
    大家虽然觉得自己局部地胜利了,可是没能阻止陛下开始科考还是让大家沮丧不已。
    不过紧接着,胡亥就抛出了第二个诱饵,虽然现阶段大秦的取官制度还是恩荫,可是渐渐地就是恩荫和科举并重,到最后,完全就是科举取士。
    这样的小道消息传出来,那些世家大族显然只能憋屈了。皇帝这是要断了贵族的上进之路啊。
    有远见的家族已经开始计划如何让自家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了。这事儿反而在士林掀起了巨大的风暴!
    科举取士,只要你成绩够优秀就可以做官,实在是让众人兴奋不已,诸子百家这些年虽然屡屡有人入朝为官,可是数目并不是很大,而且在朝堂上还被那些氏族排挤,法家出身的可以高官厚禄,至于其他的,就是后娘生的了。
    现在可好了,虽然法家依然强大这个格局暂时动摇不了,可是等过上三五年之后,三十五十年之后呢?
    总不会还是任由法家一家做大吧?大家谁都不是傻子,这样好的机会,谁会放过?
    除了隐世门派外,其他的诸子百家,都开始探听科考的规则了。虽然只是咸阳和左近的两个郡县有这个打算,可是大家还是激动坏了。
    文人拍马屁这种事儿简直就是张嘴就来,风骨虽好,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众人还是低下了自己的头颅。
    这些人的热烈反应让胡亥的心情好了许多,就说么,自己这般英明神武的决定怎么会没人识货呢?
    有了诸子百家的支持,显然这个科考的活动就顺利了许多,承乾作为唯一的皇子,自然是时常地要跟在自家皇父身边听取教诲的,即便不是教诲,多和陛下培养一下父子感情,这也很好啊。
    要知道,二世不就是始皇最为宠爱的公子,所以才会坐上那个位置的,现如今,即便只有一个儿子,若是感情不深厚的话,谁能保证将来就是承乾的呢?
    李氏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她这些年在后宫安安稳稳的,一点事儿也不招惹,就安心抚养儿子的举动倒是真的让胡亥满意了。
    所以这才有了李斯全身而退的举动,若是皇帝真要打压李氏一族,作为臣子的李斯又能怎么办呢?
    看看冯氏一族,虽然女儿贵为贵妃,可是家族呢也唯有一个冯劫还在朝堂上了。
    大家谁都看的出来皇帝不待见冯家,谁还敢和冯家亲密往来,皇权之下,众人也只能屈服了。
    和承乾在一起的日子也算是胡亥为数不多的愉快时间,小孩子,即便是已经有了自己小心思的孩子,相较于大人,还是纯白好多,让人不由自主地觉得放松!
    至于宫中的那些公主,胡亥基本上就是见过几面罢了,要是都站在他面前,胡亥并不一定就每个都能叫出名字来。
    十来个女儿,一个儿子,胡亥你可真牛逼,若是承乾挂了,那么他上哪儿去找个继承人去?
    对于此事,胡亥很淡定,不是还有个后补的赵子英么?自己这般全面地培养赵子英,难道真的是在补偿么?
    这怎么可能?自己是傻子不成?
    若是赵子英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你该如何是好?
    胡亥在听到系统的这个问题时,虽然有那么一刹那的呆滞,不过很快就回神过来了,那个时候我都挂了,承乾若是真的那般无能,那么就让子婴成为三世又有何不可呢?
    这种言不由衷的话,系统实在是懒得逼视宿主了。
    赵子英可不知道皇帝的心思,如果知道的话,说不定他还真的去造反什么的,可惜了。
    不过现在的赵子英还真的没有多余的心思。
    大秦史上第一次的科考在折腾了两年之后,终于开始了,这一次,三个郡县有总共一百多人参加了第一次的科考,不过录取率么,只有十分之一不到。
    九人成为了第一届的天子门生,其中的透明状元便是赵子英,除了赵子英之外的其他九人有四人出自贵族,四人出自诸子百家。
    看来皇帝这个分猪肉的活儿做的十分纯熟,这样以来,大家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除了赵子英继续做自己的皇帝秘书外,其他八人进了国子监,继续学习,学习如何为官,更多的是经营自己的人脉。
    到了官场上,除了本身的才学外,就是人脉了,大家的出身不同,拓宽人脉的路子自然也就不同,这下子便是寒门与贵族之争的雏形了。

  ☆、第9章 秦二世9

科举制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终于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考试,当然了,这个时候,大秦的教育制度也进一步地开始完善,从蒙学一路上到国子监,大家要经历的可不是一点半点的折腾。
    而且最为可怕的是,科考的范围可是非常的庞大,诸子百家,都有涉猎,大家也习惯从一开始入学就要学习这般庞杂的东西了。
    不过等蒙学之后,大家还是可以选择自己的侧重点,这让更多的人开始入学。
    懂的多了,下民也就不好糊弄了,皇帝也是越发地不好做了啊!
    胡亥做了快要三十年的皇帝了,看着长身玉立的儿子,他觉得,自己也该是时候退位了。
    马上二十岁的承乾第一次听到自家皇父要退位的消息时,目瞪口呆的样子实在是大大的愉悦了胡亥。
    自打他养成面瘫脸之后,这些年下来,不管自己怎么逗,他都很少有失态的时候,现在总算是露出了丰富的表情。
    胡亥有些得意地望着被自己吓跑了的儿子,承乾出了咸阳宫之后,立即就是一副面瘫脸了,他确实是被吓到了。
    作为皇父唯一的继承人,他自小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打理这个偌大的帝国,胡亥心中最为崇拜的自然也是自家皇父,他匿名去参加科考,匿名去军队锻炼,这些年下来,承乾若是真的没有一点其他心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也从来没有生过其他的心思,现在,竟然有了机会,自己竟然可以……
    承乾虽然面部表情已经控制好了,可是心中的恍惚亲近之人还是能看的出来的,承乾十五岁大婚,太子妃是从小就按着皇后的标准培养起来的,所以两人之间合作的关系大于其他。
    看着恍惚的太子,太子妃有些惊讶,不过听了太子的话之火,太子妃也是一脸的震惊!
    只要想着自己能成为皇后,心中顿时火热不已,毕竟还是年轻了些,太子和太子妃的异常胡亥自然是略知一二的,他也不在乎就是了。
    自从生出了这样的心思之后,胡亥觉得他的心里每天就像是猫在挠一样,想着自己这个苦逼样子二十多年了,还是早日放手吧。
    即便儿子现在看着还是有些稚嫩,可锻炼几年之后总会比自己做的好吧,想想当初自己的那个坑样儿,自家儿子总归是强了许多就是了。
    皇帝即便说自己要退位,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已经习惯了皇帝的大臣们一下子开始失落起来了,再者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虽然还没出现,可是这其中之意众人还是明白的很。
    虽然太子看起来也很不错,颇有长公子扶苏的气度,尽管他时常地冷着一张脸,如果皇帝真的退位了,他们这些老东西是不是就该让位给年轻人了呢?
    现在的科举和恩荫并重,皇帝的心思大家其实都知道,只怕是要留给新皇做了。
    众臣,老臣轮番地劝阻皇帝,外加上后宫中人哭哭啼啼的闹腾,反而更加地坚定了胡亥要退位的打算,他已经被束缚了几十年了,剩下不多的人生难道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活吗?
    听系统的诱惑,外面天大地大,风景优美,轻松自在,自己这辈子已经算是偷回来的了,现在不走,更待何时?
    至于大秦,他相信自己的儿子本事不差,马上就要二十的承乾也该是时候去经受风雨了,否则,躺在自己的羽翼下,什么时候才能成长呢?
    赵子英听到皇帝要退位的消息之后,便下定了决心,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尴尬,现在陛下在位还好说,一旦陛下离开,自己的境地只怕会更尴尬了,所以,他暗暗地下定了决心。
    胡亥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这些年在皇帝这个位置上,简直憋屈死了,比起上辈子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生活,如今的生活简直就是煎熬啊。
    虽然他很有成就感,可是这样子的生活还是别再继续了,秦三世的继位仪式比众人想象的还要快,皇帝责成众人拿出了当年封后的架势来,很快地就完成了上皇禅位和新皇继位的仪式。
    直到自己真的做在了咸阳宫的那张龙椅上,秦三世承乾这才有了些真实感,屁股底下这张冰冷冷的椅子提醒着自己,皇帝不是那么好做的,自己想要达到皇父的高度,一切都只是个开始!
    承乾对于自家皇父那叫一个崇拜,尽管他从来没有表达过,皇父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将大秦扩张到现在这个地步,比起始皇,也不遑多让了。
    不过最让承乾敬佩的是,皇父在位二十多年,数十年如一日的谦逊,他总是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从不自满自傲。(胡亥泪流满面,谁能知道自己的苦逼之处呢?有个成天在自己身边想着如何变着法子惩罚自己的系统,哪怕是自大狂也会变的谦虚谨慎吧!)
    好在别人不知道,所以这让大家对于上皇的评价又高了一层,哪怕是始皇,到了晚年都有些昏聩之意,可二世倒好,完美的像个圣人一样啊。
    上皇退位之后,朝中很快地就有一批老臣告老还乡养老去了,皇帝虽然极力地挽留,可是大家的理由都很正当,到了最后,皇帝也就不舍(偷笑)地送走了这批老臣。
    朝中的平均年龄下降了一大截,众人时常念叨,如今是年轻人的天下了,他们这些老东西还是回家休养好了。
    很快地,大家又找到了事儿做,以上皇领衔,章邯,蒙恬蒙毅等人加盟的大秦顾问院成立了。
    大家对于上皇的这一举动简直要拍案叫绝了!真是没想到,上皇哪怕是想要干涉朝政,都能想出这样绝妙的主意来。大家现在目光灼灼地等着看两代帝王之间的斗法了,这初生牛犊和老姜之间的斗争想想都让人禁不住地有些热血沸腾!
    虽然承乾并不这般想,可架不住这么想的人多啊,父子俩倒是淡定了一阵子,承乾知道皇父若是真的要干涉朝政,只怕不会用这么明显的手段,他肯定另有深意。
    承乾淡定地等着皇父的手段,胡亥倒是对儿子的表现满意,自己手把手教导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放心的?
    不过是他还年轻,需要一把磨刀石而已,还有什么比自己带领的这些老家伙更能培养人的?
    所以,将自己的中心思想改头换面之后,章邯和冯劫开始处理顾问院的日常事宜,胡亥带着赵子英开始了自己闲晃大业。
    他虽然被人夸的文治武功厉害的天上地下一样,可是在位这么些年,也从未曾领过兵,打过仗,实在是大秦的军队太过彪悍了些。
    现在自己退休了,也该开发自己的第二职业了,胡亥轻装简行,带着众人一路向西北而去,他想去看看现在匈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了。
    想到自己的大敌,冒顿单于,胡亥就觉得好笑,两人斗争了这么些年,虽然自己胜利了,可也算是惨胜,不过解决了匈奴这个心腹大患之后,胡亥还是忍不住地得意了一阵子。
    不过盛极必衰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是以,匈奴还是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以他的了解,过不了几十年,只怕这个狼崽子一样的民族就会卷土重来,有这么一个强敌,他相信,大秦不会内耗多少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胡亥从自己两辈子的人生中总算是总结出了这个道理,所以,冒顿单于就是自己留给儿子的,至于再往后的事儿,他就管不着了。
    自己的责任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