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二爷不二-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怜的孩子,怎么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了呢?”贾母哭泣地不说是惊天动地、撕心裂肺,也绝对是真心实意了,贾琏看着,那恐怕是仅次于贾代善去世的时候贾母的反应了,哭过这一阵儿并不算完了,等到史鼒之妻扶着棺木回来的时候,贾母又是一阵伤心。
“老太太莫要太伤心了,不然表兄去了也担心您。”贾政作为孝子,自然是主动安慰贾母的,史鼒与王子腾相近,都是一直压在他头上的一座山,不过好一点儿的是史鼒自小习武,而他认真读书,小时候并不曾有什么比对罢了,只是即是这般,等到大了有这样一个优秀的表兄压着,他还是觉得有几分不舒服的,现在,虽然伤心,但不得不说还是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至于贾赦那边,就没什么真心的伤心了,史鼒习武,贾政习文,这两个人从他小时候便是压着他的人,一旦他做了些什么,不论是贾母还是贾代善都会说,“你表兄多么多么优秀,或者是你弟弟多么多么优秀……”这两个还不是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他自个儿的亲戚,让他即使是烦闷不已,也只能忍着。
后来贾政读书不成,科举也考不上,现在也不过是个小官碌碌无为,他头上压着的一座山早就不见了,现在史鼒也去了,他才真正觉得清明了许多,只是碍于面子跟着哭两声罢了,心里面是在称不上是伤心的。
贾母的伤心其实不单单是为了史鼒去了,而是为了和保龄侯的关系不能像从前那般密切了,她一直都看中史鼒,与史鼒相比,史鼐和史鼎这对兄弟的光芒就被掩盖了一些,特别是史鼐,排行老二,是兄弟三人中最没什么存在感的,贾母和他的关系着实是冷淡的紧。
现在史鼒的棺木回来了,他还无后,这保龄侯的爵位,就让人不能不多想了,特别是对于他这两个弟弟来说,那都是可以考虑考虑的。
在史鼐的心里面,他排行老二,哥哥不在了还没有侄子,那么不论是怎么排,他都是排在前面的那一个,这侯府的爵位,肯定是属于他才对。
可是史鼎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这一次他是跟着史鼒出门的,兄长遭遇匪患出了意外,他却能够很是果断的打击了反朝廷匪患,甚至将匪患剿灭,算是立下了大功,这一下子,他也忍不住考虑考虑,都立了功了,袭个保龄侯的爵位,不算什么的吧。
他们两个人想到了,其他的人当然也是能想到的,京城里面差不多的人家都在考虑着,到底谁会是未来的保龄侯,贾母伤心了两天,也很快又整理好精神,她还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多多考虑,史鼒虽然没了,但是日子还是要过的,这袭爵的事情,她不能不关心。
她考虑之后的结果,便是里面想要史鼎袭爵的,虽然说都是侄子,可是总有亲近些的,比起史鼐来,史鼎与她的关系虽然比不得史鼒,可也是要亲密不少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她便想要利用手里的关系,帮史鼎谋划一番,也好让史鼎记着她的好,保护自己的权益。
可是圣上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动作极快,大家还都不曾谋划出些什么,只是考虑着,还不曾动手呢,那边他就已经让人来传圣旨了,就在史鼒停灵的日子里,当着来奔丧亲友的面儿,让史鼐袭了爵,史鼎倒是也得封为忠靖侯,两个兄弟虽然都有些满意,可是也都有几分不满意。
和贾府这边老太太还在就分家的不一样,他们家的长辈虽然都不在了,三兄弟还都是住在一起,不曾分家的,这一下子算是要分家了,可是都是侯爵,家产什么的肯定还有的磨叽,特别是本来以为自己袭爵能分的大头的,现在却也不得不多想想了。
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真正的大事是,史鼒之妻在听到圣旨之后直接晕倒了,太医过来看过的结果是她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只是最近事情多,没曾想到这些,身体也有些弱,孩子差点儿不保。
差点儿不保,还是保下了,贾母心里面是很觉得有些失望的,只要早上一点儿查出身孕的事情,怕是圣上的圣旨都不会是这般,说不得这就是个男孩儿呢?只可惜偏偏晚了这么一会儿,那金口玉言的圣旨自然是不可改的了。
可就算是这般,也耽误不了贾母开动脑筋想事情,若是这是个男孩儿会怎么样,而史夫人也是一般的,她很清楚自己的孩子怕是要受委屈了,便更想要仔细地帮自己的孩子谋划。
因着身体原因,她自然是不能每日都守在灵前了,就算是她坚持,史鼎两兄弟也不敢,不然的话传出什么他们谋害未出生的侄子的话,怕是要人命了。
史夫人将养了几天,发现自己需要仔细为肚子里的孩子考虑才成,她自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了,怕是不能够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必定是要将孩子托付给其他的人的。而在她想了许多之后,只觉得贾母是个值得依靠的。
她的想法也是有理由的,史家那两位兄弟,特别是史鼐是新的保龄侯,若她生下来的是个女孩儿还好,不过是在叔叔家养着,若是个男孩儿,那么那位叔叔很难不多想,怕是能不能长大都是个问题。史鼎那边或许还想着看着自己的孩子没了,拿这个做把柄,陷害史鼐之类的,反正受苦的那个肯定是她的孩子,她不敢冒险。
其实这想法什么的都是看人的,心善的人便想着周围都是善人,心里面满是阴私手段的人,便总怀疑别人也要使那些个阴私手段,史氏就是这般,她用手段让史鼒的后院不曾有人在她之前生下孩子,现在便觉得周围的人都想要暗害她的孩子。只是她却不曾想到,若非她当初用了太多的手段让自己的丈夫没个儿子,现在也不至于自己的孩子都没人照顾。
只是史夫人想不到那些,她只是抓住了机会,将不少好东西送到了贾母的身边,毕竟她现在还是保龄侯府的女主人,史家那两位兄弟也忙着自己兄长的丧事,没曾关注后院,给了她可趁之机。贾母看的很明显,她这是在托孤了。
贾母从来都喜爱金银之物,自然是不介意自己的私房更丰富一些的,笑眯眯地接受了,还宽慰她道,“你不要想那么多事情,要好好养好身体,这孩子可是你日后的依靠呢,你也是他日后的依靠呀。再说了,你何必这般多礼,这个孩子也是我的侄孙,我还能不看顾着他吗?”
史夫人虽然嘴上是答应下来的,可是夫君离去给她的打击实在是太大,她的年纪也不小了,怀孕期间又遇到了太多的事情,身子着实是撑不下去了,便是生产的时候没事,日后恐怕也难看着孩子长大。
作者有话要说:这算是让贾母自取灭亡。。。
第74章 湘云贾琮
两个女人的手段是有的;特别是史夫人掌管了保龄侯府的后院这般多的年岁;事情做的也算是密不透风,直到史家两兄弟分家的时候;才感觉到有不对。他们两个都不算是傻的;一想到这段时间史夫人和贾母两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将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的。
只是他们都没动,他们心里面都清楚;两个人虽然都有了爵位;可是却也是需要守孝的;史鼎还好;只需要守上一年,而史鼐就不好这样了;他毕竟是继承了保龄侯的爵位;恐怕守上个三年才成,在这段时间,他们原本的职务都是没了的,日后想要东山再起,贾府的帮衬也是少不了的。
贾赦和贾政两个人虽然不中用,可是他们两个人说的亲事都不错,王子腾和张家还都是有些个本事的。更何况贾母那边不管怎么说都还是太上皇册封的超品国公夫人,虽然现在荣国府改成了一等将军府,贾赦也是个不理事的,可太上皇还硬朗着,他们可不能触霉头。想到这些事情,为了日后的前途,他们两个人就算是心里面再不舒服,也都暂且忍了下来,虽然忍得实在是不舒服。
史鼐尤其不忿,他继承了保龄侯府,心里想着原本的一切都应该是他的,只可惜,他却只拿到了一个空架子了,心里面很是不满,其妻每日都恨不得诅咒史夫人。
他却还得警告道,“我刚刚袭爵,还不曾站稳,大嫂现今又是个失了丈夫的可怜女人的,若是我们真的对上了她,怕是不需要别人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只是每个人的唾沫星子就能够把我们给淹死了。”
还说的一脸正色,“至于你,要当作是不知道的,可不能怠慢了大嫂,知道吗?”
其妻心里再不舒服,也只能一脸委屈的答应道,“我知道了,老爷,您都吩咐了,我如何敢不照做呢?”
只是不管怎么着,这些事情是很难不去计较的,两兄弟和贾母之间的关系更是疏远了一些,这些,暂且贾母还想不到,她的心里面,那是她的侄子,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更不用说她根本不觉得他们知道了些什么。
张氏对于这些事情都是很清楚的,虽然她不是很确切的知道贾母从史夫人那里得了多少财物,可是却知道绝对是少不了的,带着淡淡地嘲讽对贾琏说道,“老太太实在是掉进钱眼儿里去了。”
贾琏浅笑,贾母本来的依靠就是保龄侯府,原本他们一家子不管做什么都还有些注意,对于贾母那般容忍,都因为她出身保龄侯府。只是现在看起来,他们清楚贾母的凭借是什么,但是贾母自己的心里面,并没有那么的清楚。
现在她的所作所为,看似是有了大笔的收益,可实际上呢,史家那两兄弟如果不傻就明白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这日后,怕是再也不会有曾经的亲密了,可以说她新的保龄侯彻底决裂了关系。
只是碍于一些问题,他们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样,贾琏冷眼旁观着,觉得这样实在是不让人觉得愉快的事情,还是要加把火烧一烧才有意思呢!只是这把火要怎么加呢?
“琏儿又在想什么鬼主意呢?”冯紫英笑眯眯的凑上来问道,“有什么有意思的,说出来咱们一块乐呵乐呵。”
“我是唱戏的还是说书的,还乐呵乐呵呢,”贾琏无奈的摇了摇头,“只是想到一些事情,觉得有些烦闷罢了。”
“什么事情?”冯紫英跟着问道。
贾琏叹了口气,“还不是我们家的事情,我是不知道别人家都这样还是就我们家的日子难过,真是觉得快过不下去了。”
冯紫英也是知道一点儿风声的,他能够知道这些,主要因为他有一个特别喜欢说家长里短的舅母,虽然大部分的时间,他都觉得那位舅母实在是烦人的紧,不过有些时候,在听她说起有些人家的事情的时候,还是有几分意思的。
听到贾琏这么说,冯紫英笑着打趣道,“这可是好是呢,看起来,你家是要发大财了!那日后还不都是你的。”
贾琏非常淡定地说道,“不是我家发大财了,是老太太发财了,不过那些银子日后怕是与我不曾有什么关系的,那恐怕都是珠大哥哥的呢!”他是故意的,这件事情可是和他没什么的关系的,就凭他在贾母面前的面子,他可不觉得贾母日后能给他留下些什么,那些个私房现在看上去是贾珠的,日后就是贾宝玉的,他既然得不到好处,自然是不能够随便担那些个不好的名声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冯紫英又看不上贾珠,自然是不介意借着这么个机会败坏一下贾珠的名声,而传言这个东西从来都是越传越离谱的,没过多少日子,贾琏再听到的时候,都已经传成贾珠贪婪,连史家孤儿寡母保命的东西都不肯放过了,这下子,“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到了这一会子,都不需要再想什么,日子也不能安生了。”
贾珠也是在国子监读书的,虽然他是典型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风格,可是毕竟这里的地方就这么一点儿,他还是听到了风声的,就连他的岳父李守中都听到了,找他去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贾珠听到那些个传言,立时羞得满面通红,“怕是那些人胡乱传言的,小婿着实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守中很是满意这个女婿,自然是他说了什么就会相信的,“嗯,那些传言之人实在是太过了,只是不知道为何会有了这样的传言。”
贾珠自然也是不知晓的,他只能去问贾琏,只可惜,贾琏也是迷茫的紧,“珠大哥哥问我,我又去问谁呢?难不成您还觉得这会是我传出来的吗?”话说到这,已经有些质问的意思了。
只可惜,贾珠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是面上的意思却非常明显了,贾琏看着觉得极为不悦,“珠大哥哥可不能随便冤枉人的,这事情不是我做的,我可是不会认的。”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色已经不是太好看了。
冯紫英当然是最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的,只可惜,他更不会承认,只是跟着添乱道,“自己没做还担心别人说什么不成?”
这一下子,贾珠更是不能忍受,他平日里交好的人不多,心思却有些敏感了,总是觉得别人看着他的目光不对,便是在读书的时候也忍不住胡思乱想,若不是明白在这里读书的必要性,他怕是早就想要早早回家,连国子监都不再来了。
卫若兰冷眼旁观着着也知道这件事情肯定是和冯紫英脱不了关系的,只是自个儿被瞒着实在是让人不太愉快,微微蹙眉问道,“你又弄出了什么幺蛾子了?”
冯紫英急忙摇了摇头,坚决不肯承认,“你可不要冤枉我,我可什么都没说,谁知道他们会传成这个样子呢?”
贾琏也是一脸无奈地回家与张氏说了此事,把自个儿说的要多无辜,就有多么无辜,张氏听了微微有些不舒服,嘴上答应道,“成了,我知晓了,你不必放在心上的。”
她自然有她的处理方法,这当然不是自己去与贾母说起这件事情,而是让那些个婆子们嘴碎一点儿,在贾元春经过的时候说起这件事情来。
贾元春一听可是气的不得了,“这是什么流言,根本就是在故意败坏我哥哥的名声。”贾珠对于她的未来多么重要贾元春很是明白,自然主动跑到贾母的身边可怜兮兮的哭诉了一番,这一下子,就连贾母都觉得不满了。
张氏让人说话说的很是巧妙,是连贾琏都带上了的,贾母听着自然不会怀疑这是他们一家子做的,那么怀疑的对象也就只剩下了史鼎两兄弟,“这两个白眼儿狼,得了爵位之后竟然连姑母都不顾了,真真是没良心到了极点。”
贾母自认为他们能传流言,自己也能够让人去说,不一会儿,京城里面又开始流传起史家两兄弟欺负寡嫂的事情来了,百姓们从来都是乐得谈论这些大家族的消息当个乐子听的,只是史家两兄弟听了之后却愤怒的不行,与贾母的关系更是疏远至极。
就在这样的纷乱之中,史夫人肚子里的史湘云终于是出生了,而她的母亲在生下了她之后只看了她一眼,便再也没睁开眼睛。
将军府里也有喜事,就在史湘云出生没过多久,贾赦又多了一个儿子,取名贾琮,这一次,她的娘亲还在,张氏倒是没有将孩子抱到身边教养,只是让他的生母养着他。
作者有话要说:渐渐断了贾母的后路。。。
第75章 圣人采选
贾母和史家兄弟闹了一段时间;终还是风平浪静了,只是破裂的关系却好像被摔碎了的瓶子;即使重新粘起来;也还有有裂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漏水。贾母自持是长辈;又觉得事情是史家两兄弟先做的不给面子,她自己何错之有?不过作为弥补;她还是在史湘云的百日礼上送去了贵重的礼物,却不知道;这在史鼐一家子看起来根本就是在讽刺他们。
“老太太莫非是在讽刺咱们会饿死这位侄女不成?”史鼐之妻忍不住抱怨道。
对此,史鼐也只能皱了皱眉,“好了;你就莫要想这般多了。”不过他的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贾母暂时为止没那个心情关心那些了,她现在可是一门心思放在送元春进宫的事情上,张氏为此心里面烦躁不堪。
贾琏作为一个贴心小棉袄,自然要问上一问了,“母亲这是为了大姐姐苦恼吗?”其实他比较不能理解的是,事情都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了,为什么贾母还会想要送贾元春进宫,现在贾元春可不能够顶着荣国府嫡长孙女的名义进宫了,那么她便是进了宫了,也很难有什么前途的吧?
更不用说,原本顶着荣国府大姑娘的身份进宫的贾元春也不过是个女官,未曾封妃,现在这一下子去参选,岂不是连个女官都当不上了,要直接做宫女的吗?贾琏实在是不觉得贾母会冷漠到送自己疼爱的孙女进宫受苦。
张氏也觉得有些不解,“可不是,你祖母那边可是想要你大姐姐参选的呢!”她可不觉得家里面的女孩儿进宫有什么好的,特别是贾元春进宫,毕竟贾元春进宫但凡是鱼跃龙门了,对他们一家子可是没什么好处的,只是到底要怎么样才能阻止贾元春进宫呢?现在看着老太太的气势,是恨不得让自己的孙女立刻进宫当皇后了。
贾琏微微一笑,“老太太很是希望大姐姐进宫一飞冲天呢!”
其实,贾母之所以这般做,着实有自己的想法,那边是为了贾政一家子考虑。她总是说疼爱贾元春,只可惜,就和当初说疼爱贾敏一般,都只是嘴上说的好听罢了,她心里面最疼的,原本是贾政,现在是贾珠,而不论是曾经的贾敏还是现在的贾元春,随时可以变成她保护自己疼爱的孩子的玩意儿罢了。
贾元春进宫可以说对于贾元春来说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事,毕竟以她现在的身份,便是进了宫,也有的熬,更不用说日后的针锋相对,你争我夺。可是如果她在宫中争赢了,得了盛宠,那么不单单是贾珠,他们一家子都能够得到好处,她日后的荣华富贵更是能够得到保证。
贾政一家子有了元春在宫中做娘娘,日后便是贾政的仕途不顺,也能有贾元春在宫中对圣上美言从而得到提拔,至于贾珠,他虽然是个读书好的,可是日后的前途也需要在宫中做宠妃的妹妹来做一个保证。
至于元春进宫自后若是过得凄惨怎么样,现在贾母并不曾想到这些,这里面倒是也因有几分自信的缘故,“元春这般好,有谁看着会不喜欢呢?”
贾琏和张氏还看不透贾母的内心,张氏还略带几分感叹道,“这宫里可不是那么好进的,老太太想让元春进宫,怕是因为在外面说不到好亲事,她害怕将元春‘低嫁’了委屈了那个孩子,可是宫里面的日子如何会是好过的呢?”
其实张氏这般的猜测也是有所根据的,毕竟在最开始的时候,贾母是努力想要将元春说给那些个高门大户做当家奶奶的,只可惜她失败了,也正因如此,她才考虑着要送贾元春进宫的事情的。
只可惜她并不曾想到,贾母想要将贾元春嫁给高门大户做当家奶奶,也并不是纯粹为了贾元春考虑,而是想要给贾政一家子说一门了不得的亲戚,也好在日后压得住他们一家子。
只是这个想法被现实给击破了,她才只能换了另一种方式,不过现在看起来,另一种方式虽然有些许困难,可是一旦成功了,得到的收益也绝对是巨大的。正因为那个巨大的饼,贾母也才舍得把她精心教养的贾元春送进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老太太实在是想得太好了一些。”贾琏无奈地叹了口气,不论贾母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她都只看到了贾元春得宠之后的好处,未曾想到,如果贾元春惹下了什么麻烦,跟着被连累的也是一家人,而他很是怀疑,贾元春真的足够聪明,“宫里面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元春姐姐进了宫,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呢!”就算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当了那么多年的宫女也是很有压力的好不好,还花干净了府里面的底子,现在是不回花他的银子了,可是若是惹了麻烦,他们就算是分家了,该连坐的还不是要连坐。
张氏也是一样的想法,“元春还是莫要进宫的好。”
贾琏挑眉,“娘亲既然也是这般觉着的,便让她不要进宫岂不是最好的。”
张氏静静看着他,“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当这种事情是我们使几个银子打点一下就成的?老太太那边还是有自己的人脉的,更不用说,咱们若是担上了这样的名声,日后怕是有的被人戳脊梁骨的。”
“我还没那么好心,想要把银子给那些个人呢!”贾琏不客气的说道。
张氏微微蹙眉,“那么你是怎么想的?”她从贾琏的笑容上也能够感觉得到他绝对没在想什么好主意。
“娘亲可别这么看我,”贾琏笑眯眯地看向张氏,“我只是觉得,选秀选的是贤德貌美的女子,若是名声上有了点儿什么,应该很难再进宫了的吧。”他可是记得,薛宝钗当初也是想要进宫,却因为她的哥哥薛蟠闹出了事情,最后黄了的,那么如果贾元春也遇到了什么事情,肯定也是进不去了的。
至于陷害贾元春什么的,他是一点儿压力都没有,那个丫头从小就和他不对付,虽然算不上仇人,但是也不过是顶着个亲戚的名声罢了,贾琏非常确定,如果要用贾元春的命来换他们一家子的命,他可以眼都不眨直接下手的。
可是张氏毕竟是个女人,心知名声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的重要性,听到贾琏的意思,还是有几分踌躇,“她毕竟不曾做过什么,若真是……”
贾琏没曾想到竟然是张氏不知道如何做决断了,微微一笑安慰道,“并不是真的要对元春姐姐做些什么呢,只是二婶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是什么样子的,咱们难道是不清楚吗?虽然元春姐姐是养在老太太身边的,可是不管怎么说,二婶都是元春姐姐的娘亲,多的不用做,只是让二婶的名声传一传,元春姐姐那边,怕是就难以进宫了。”
贾琏出了坏主意,张氏思索了一番,也觉得是这样,这是个看出身的时代,教养好不好,全都看家里面母亲如何,而在这一点上,王氏实在是做的太差,完全就是拉低元春的分数,宣传一下王氏的过往之类的,张氏并不在乎,稍稍连累一下元春,先让她进不得宫,等到日后流言散了再说个婆婆家也就好了。
张氏既然是答应下来了,那么事情自然就不需要贾琏再动手了,他就只等着看热闹便好。
贾母那边其实也是稍有所防备的,警告王氏道,“你最近可给我收敛一点,莫要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情,不然的话可别怪我无情了。马上就是选秀了,这可是关系着元春一辈子的大事。”
王氏诺诺答应着,心里面已经忍不住开始幻想着贾元春成为妃子甚至是皇后的时候,自己的尊贵模样了。
张氏从来都不自己亲自动手做些什么,避免事情和她扯上什么关系才是真的说不清道不明了,她很了解贾政府里面还有一把剑,一把随时能够出鞘,让王氏母子四人不好过的剑——赵姨娘。
这个赵姨娘也是家生子,是贾母送给贾政的,她也是个有几分聪慧的,很快就讨得了贾政的喜爱,生下了一儿一女,可是这偏偏碍了王氏的眼,她将刚出生的贾探春抱到身边养不说,对待赵姨娘生的贾环完全当作个玩物,和贾宝玉的待遇实在是天差地别。
赵姨娘心里暗恨,可是却无从下手,她毕竟还是要在这府里讨生活的。她的兄弟赵国基倒算是个为她着想的,虽然也有自个儿的小心思,却会经常的探望她一番,与她说一些个事情,“我听着府里面正传着元大姑娘就要进宫当娘娘的事情呢!”
赵姨娘听了之后并无甚反应,她的聪明有限,又全用在了贾政的身上,其他的事情实在是反应不快,赵国基又说道,“若是日后元大姑娘成了娘娘,姨娘您的日子恐怕就更不好过了呢!”
赵姨娘本来想着若是贾元春当了娘娘,对贾政有好处,那么对她的儿子也有好处,没成想赵国基却说着,“现在太太都这般看不上姨娘您,日后若是她的女儿成了娘娘,恐怕姨娘您的日子更不好过了,说句不好听的,说不得您日后连这府里都待不成了呢!”
赵姨娘心里面吓得不行,却还是自己安慰自己,“有老爷在呢,不至于呢吧!老爷总不至于看着我……”
赵国基自然不介意吓唬吓唬她,“老爷在呢,探姐儿也被抱走了,环哥儿还是这般不是?”
赵姨娘想了想忍不住心惊胆战,赵国基又说道,“我是您的哥哥,您好我才能好,我还能骗您不成?虽然我说的有些许夸大的成分,可是二太太看您不顺眼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赵姨娘忍不住问道,“那么哥哥的意思,我该如何办呢?元大姑娘进宫的事情,可不是我说句不,她就能不进宫的呀?”
赵国基那边,就等着赵姨娘问这句话了,一听她这般问,面上虽然表现的不甚明显,可是心里面却已经使乐开了花。他已经开始想着要撺掇一下赵姨娘,免得二太太总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就元春那个模样,想要进宫,真真是痴人说梦了!
作者有话要说:妹纸们冒个泡吧~
关于元春选秀的问题,我个人实在是被弄糊涂了。
如果贾元春是历史上,也就是清朝的时候,那么她作为曹家也就是包衣的女儿参加的确实是小选,也确实是当个宫女。
可是《红楼梦》又不是清朝的时候,而是一个架空的时代,贾家也不是包衣,而是国公府,贾元春再去参加小选什么的实在是不太正常了。
我只能努力按照明朝选美扩充皇帝后宫的那个方面来写,只是又有对不上的地方,明朝人家有本事的人家不会让女儿去当什么妃子,所以我写的实在是很囧,大家也就凑合着看吧,么么哒~
第76章 王氏所为
赵国基现今还是将军府里的奴才;虽然他不算个有用的,但是张氏偏偏把他留在了府里,不肯放出去。赵姨娘想要与贾政撒娇讨要自己哥哥的卖身契,贾政却不能为了个姨娘拉下脸面来与贾赦讨要一个奴才的卖身契;那在他看来是极为丢面子的事情,更何况贾政的心里面;虽然宠爱赵姨娘,可是还是瞧不上这些个奴才们的。
贾赦对这些根本就不关心;贾母也没想到这些,她可没有给一个姨娘太大的脸面的想法;那么张氏正好利用了这一点;让赵国基在府里面不领什么重要的活计;却也不放了他。
这一次,府里面关于元春要参选的消息也是张氏准了那些个奴才们议论的,现在可不是原本贾母与王氏管着府里面事情的时候了,该说的,议论一下并不是问题,但是若是不该说的,谁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