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二爷不二-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想到另一个侄子并没有回到金陵,林如海微微蹙眉,他这两位舅兄之间的事情他虽然在江南,也听到了些许风声,只是没想到,大舅兄看起来好像还要比二舅兄明事理一些。
贾敏也是知道了的,“琏儿从小就是个聪慧的,大嫂也明事理,他能够回金陵考童生试我一点儿也不意外,至于珠儿,怕是又被他那个娘亲给耽误了吧。”
虽然贾母每次来信都会说贾赦一家子多么多么不好,贾政一家子被欺负的多么惨,贾敏却也有自己的判断,不会贾母说是什么,便自觉的是什么,毕竟张氏从来行事都是没有差错的,也与她更交好一些。反倒是王氏,从来都是个拎不清楚的,贾敏也知道贾母一向偏心,原本在家与贾政交好的那些个情谊,也因这么多年来张氏的善待和王氏的怠慢而有了变化,她的心,早就已经更偏向贾赦一家子了。
“琏儿要准备考试辛苦,我这身子也不方便……”说起来,贾敏还是觉得有些遗憾的,她实在是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家里面的人了,“琏儿怕是也长大了呢,都这么多年没见过了。”
林如海将她搂在怀里,“夫人辛苦了,都是因我,夫人才这么多年不能与家人相见。”
贾敏温婉地笑了笑,“夫君何必说这样的话,我既然嫁了你,就是林家妇,有夫君在身边便足够了,更何况,我们马上就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贾琏还在刻苦努力中,虽然他自认为自己学得不错,可是沾沾自满什么的还是要不得的,他还是认真地早起读书。童生试一共需要靠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的五场:八股文、经论、律赋、策论他都是不怎么愁得,唯一有些头疼的就是试帖诗,这个其实也不算是难,他也是从小学习的,只可惜作为一个现代人,他真的对于作诗不太擅长,勉强做出来的也是那些个打油诗。
每次被冯紫英嘲笑的时候,他都忍不住郁闷,这种需要才气的东西,果然不是他认真学习就能够做到的,天生缺少这根弦呀。
就在他思索间,时间过得飞快,他要参加第一场县试了,对此,贾琏还是有那么一点儿淡定的,学霸什么的,不怕考呀,就算是试帖诗作的烂了一点儿,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补分呀。君不见广州文科高考状元数学考那么惨淡,还能够当状元嘛,偏科什么的,不算是大问题。
至于一连考五场,对于贾琏来说虽然有那么一点儿小辛苦,可是在充分的准备之下,也算不得什么了,他算是比较潇洒的从考场出来,静候自己的成绩,顺便准备府试。
贾敏就在这个时候发动了,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生出来一个精致玲珑的女儿,林如海大喜,他们林家从来都是子嗣不丰的,几代单传,他一直以为自己很难有孩子,现在得了一个女儿,虽然不是儿子,但是心里面也很是高兴。
贾敏很是辛苦,她嫁给林如海多年,一直没有子嗣,虽然林如海从不曾说什么,但是她还是着急的,妾室也纳了,可是孩子就是没有。好不容易她自己怀孕了,心里面日日期盼着这是个儿子,虽然生下来了一个女儿,可这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如何能够不疼爱?
贾琏算得上是最早接到消息的,他在金陵,比起在京城的家人来说,实在是近太多了,只是因考试,乱跑什么的也不太合适,只能吩咐道,“青绛,将母亲之前给妹妹备好的礼物让人送到苏州去。”
张氏早就将贾敏生产的时间算出来了,也专门使人备好了贾琏的那一份礼物让他带到了金陵去,现在正好送过去,至于礼物的种类,也不过是些精致的器物还有一个项圈,贾琏也让人在上面安了一块玉,与迎春的那一块相似。当然了,他是不会承认自己是故意为了刺激贾母和王氏的。
等到林府的信到了京城,贾琏的成绩也出来了,算是头等,还算不错,贾琏只是让人带了信回去,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是更用心的复习接下来的考试。
贾母接到了林黛玉出生的消息高兴不已,她嘴上一直称自己最疼爱贾敏,现在她最疼爱的女儿给她生了外孙女,她如何能够不好好的疼爱一番,王氏抱着贾宝玉冷眼旁观着贾母给贾敏准备礼物,越看越觉得心里面不舒服的紧。
因着贾琏的所作所为,贾母对于贾宝玉一直都是不喜的,不论是洗三还是百日,不过只是去坐了坐,也不曾说像样的操办之类的,让王氏心里面已经很是不高兴了。现在又看到了她是如何疼爱贾敏所生额女儿的,心里面更是怄着一口气。
等到回了自己的府里,她立刻忍不住了,“不过是生了个女儿罢了,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的东西,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也不害怕这般疼爱的过了,孩子受不住这样的福气。”
她身边的丫鬟都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听着她抱怨,倒是周瑞家的跟着说道,“那可是,谁能和太太一样有这样的福气呢?咱们家的哥儿和姐儿都是极好的,这都是旁的人家没法比的。”
王氏这才满意了一些,关于给贾敏要送去的礼物,干脆道,“不过是生了个女儿罢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养的大,还是莫要送的太多了,折了她的福气……”
“这还真是好嫂嫂呢!”贾敏在看到张氏与王氏送来的礼物的时候脸色立刻变了,张氏是一如既往的送来了不少好东西,还来了信件,与之相对的,王氏那边就实在是更衬得冷淡了,“我那二哥有了这样一个妻子,真真是坏了大事了。”
贾琏在这个时候已经再一次进入考场参加府试了,为了能够拿到一个不错的名次,他还是有些许紧张的,不过还好,考试一切顺利,让他能够从从容容的参加院试。
江南学子众多,竞争的压力也大一些,贾琏在院试发榜的时候就感觉到了,他的名字排得不算是往后,中等还要偏上,只是和他原本所料想的要有个上等的名次还是有些许差距的,这般想着,他越发觉得自己还是要更努力才成。
这边他还在为了自己的成绩觉得有些许不快,那边贾敏已经接到了他考上秀才的消息,极是高兴,“琏儿今年才十四呢,就有了这般成就,看起来不会比夫君您差呢!”
林如海也觉得贾琏书读得不错,“确实是不错,这么看着,他得个举人的功名不是问题,只是若是想要更进步一,还得要登上三年才成。”
贾琏吩咐人收拾东西,心里面想着还是要先到苏州去拜见一下林如海和贾敏才好,原本是有考试耽误,现在可是考完了的,便是亲戚,也只有相处的多了才能够更亲,这也是他从张氏那里学到的,若不是她每一次都用心的为贾敏准备年礼,定时送来书信,现在他们两家肯定不会这般相处融洽。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让贾小琏见见小黛玉~今天肚子疼了一天,苦逼脸。。。
第59章 苏州之行
贾琏在去苏州之前;还是先让人带了信件回家;通知家里自己已经考上了秀才;现在准备去苏州看望一下姑姑和姑父还有刚出生的表妹的事情。
林如海和贾敏接到了贾琏要来的信件和帖子也很是高兴;特别是贾敏,多年之后终于能够见到家人的那种欣喜自然不可言喻。
就连小黛玉都欢快地咧着嘴笑;贾敏忍俊不禁,“玉儿莫不是也想要见表哥了?”小孩子自然是不可能听得懂大人的话的;只是脸上笑呵呵地;让看着的人越发觉得甜进心里。
贾琏考虑着还要回京城参加秋闱;路上的速度自然是很快,到了苏州的时候;也只比提前来送信的晚了两日罢了。
恰巧遇上林如海休沐,贾琏递了拜帖;先见过这位大名鼎鼎的姑父。林如海虽然不算是年轻了,但还是一表人才,他刚升迁至参政道不过一年,短短几年就能够成为从三品大员。贾琏看着很是相信,面前的这个人,绝对不仅仅是个书生,他对于政治的领悟力绝对不比任何人差,只是看着这位姑父,又会忍不住想到现在还在主事的位子上坐着,一直都不曾有任何升迁迹象的贾政,还真是给人一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感觉。
贾琏打量林如海,林如海自然也会打量他,一身青色衣衫,纹饰不多,与林如海记忆中贾府人的穿着打扮颇有几分不一样。贾琏十四岁了,也正是要长个的年龄,或许是营养不错,他的身量不算低的,只是脸还有几分圆润,显得还像个孩子,只是林如海看了他的眼睛之后便觉得,这已经不算是个孩子了。
“琏儿这次做的不错。”礼数上周全了,林如海也不拿着架子,贾琏的年龄能考中秀才,还是个不错的名次,实在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林如海自然不吝惜夸赞一番。
贾琏倒是很谦虚,“名次并不靠前,侄儿还有要努力地地方。”
看着他的样子也不是装模作样的,林如海自认为自己还是能看明白这些的,更是对贾琏的印象分提高了不少,一个能够不骄不躁的后辈,长辈们都是乐得看到的。特别是林如海到了如今这个年纪还不曾有儿子,看到一个优秀的侄子,便更觉得满意,顺带着考校一番他功课上面的事情。
而贾琏在读书上也确实有些可圈可点之处,让林如海越问越是觉得满意。他的子嗣单薄,便是日后有了儿子,不过一人而已,若是贾琏是个好的,日后有这样一个表哥帮衬着,他自觉对自己的儿子是有好处的。往最不幸的地方想,便是他不能有儿子,刚得的宝贝女儿日后也算是有个娘家人帮衬着,从这些方面来考虑,林如海也是非常乐意于提点贾琏一些,换得日后他对自己子女的照顾和提点。
贾琏也明白,和林如海说话不仅仅是聊天,这里面肯定有许多道理是需要他知道的,他的爹不靠谱,在这上面便欠缺了一些,虽然有了舅舅和外公的教导,但毕竟不能日日听训,现在听林如海一番话,认真记下来回去想一想,肯定很是有用,听得便更是认真了。
他们这边两个人聊得开心,贾敏那边也等的有些焦急,贾琏是备了礼物来的,不算是什么重礼,贾敏也不缺什么钱,她看中的是情谊,就好像她当初怀孕了,张氏专门打包了一个医女送来,让她觉得很是温馨,虽然说起礼物来,贾母给的更贵重,可是贾敏的心里面却觉得张氏更贴心一些,而现在,贾琏准备的也是在金陵找人给黛玉刻得识字卡片,看上去就用了很多心思,贾敏看着就觉得高兴,只是现今黛玉还用不上。
心里面觉得这个侄子好,曾经贾琏的所作所为也中的优点也就被扩大化了,贾敏也知道贾琏会先与林如海说话,也安静的等着,只是这一等,时间可真是不短,都让她忍不住对黛玉抱怨道,“瞧瞧你父亲,把你表哥扣下不肯让他过来看看咱们了呢!”
黛玉还处于听不懂的状态,只是乐呵呵的笑着,贾敏看着女儿的笑颜,心里面很是满足,她明白自己生产黛玉的年纪有些大了,虽然仔细照料,但是身子也受了一些伤害,就是黛玉的身体也不算是特别康健。她心里觉着自己或许这一辈子也只能有黛玉这一个孩子了,看着她现在笑的甜美,心里面也柔软不已。
“去前面问问,看看琏二爷什么时候过来。”贾敏吩咐身边的丫鬟。
而林如海,也是听到了丫鬟的声音,才意识到自己与贾琏聊了太久了,笑着说道,“看来你姑姑已经等不及要见你了,你便先过去吧。”贾琏笑着点头答应下,与林如海行了礼,跟着门口的丫鬟往内院走。
在路上,贾琏虽然保持目光不四处乱看,特别是不随便往丫鬟的脸上看,但是该看的风景,他还是没少看到的,林家在苏州的宅子不算是太大,至少比不得贾家在金陵的祖宅和在京城的荣国府。只是地方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里的构造非常精妙,比起金陵已经有些荒废的祖宅,还有京城里只注重华丽与端庄的府邸,这里实在是要精妙的多,不论是假山还是小桥流水,都极有一番韵味。
贾敏在正房的榻上坐着,她看上去比贾琏记忆中的丰腴了一些,看起来面色不错,贾琏笑眯眯的行礼,“见过姑姑。”
“好了,自家人,何必这么客气。”贾敏说着,就让贾琏坐下。
贾琏坐下后又听她说道,“我与你姑父接到你要来的消息都很是欣喜,琏儿现在比起我上一次见年的时候实在是长大许多了,都有了功名了。”
贾琏浅笑,“一晃也过去很多年了,不过姑姑到还是如从前那般年轻漂亮,没有变。”
“就你嘴甜,”贾敏虽然知道贾琏是在说奉承的话,也觉得心里高兴,“你这嘴巴,从小就甜,现在长大了,还是喜欢说好听的。”
“侄儿可从来都只说实话的。”贾琏笑眯眯地表示道,一副自己很真心,绝对不是在奉承的模样。
贾敏看着更是忍不住笑意,“京里一切可好,老太太和好,你父亲母亲可好?”她的心里明白两位哥哥之间相处的不愉快,便没有问贾政的消息。
贾琏却不落人口舌,贾敏问的也说了,没问的,也说了,“都好呢,老太太的身子一直都康健,父亲母亲的身体也不错,我还多了个妹妹,老太太给取名叫迎春的。二叔一家也都极好的,二婶去岁生了一个弟弟,老太太给取名作宝玉的,听说前些时日二叔房里又填了一个妹妹的。”
“我这么多年不曾与家人见过,实在是想念的紧呢!”贾敏听了贾琏的话,心里面点了点头,“你都从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了。”
贾琏又说道,“不单单是侄儿一人呢,珠大哥哥、元大姐姐都已经长大了,珠大哥哥现在也在国子监读书呢,今年秋闱定然会有所斩获的。”
贾敏听着忍不住点头,家里面好,她这个出嫁的女儿才能好,现在看着两个哥哥虽然不算是争气的,可是侄儿一辈却着实是不错的,“琏儿今年秋闱也要好好表现才成,可不要让你的父母失望。”
“侄儿都知晓的。”贾琏笑着答应了。
原本被抱下去休息的林黛玉现在也休息足了,精神也好了许多,贾敏便让人将她抱了过来,对贾琏说道,“快瞧瞧你妹妹。”
贾琏心里面对于绛珠仙子也很是好奇,主动凑上来打量着,却发现也不过是个精致的女娃娃罢了,虽然从眉眼上看,日后定然是个美人,但是特别的地方也没有。现在这个小娃娃正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他,他笑道,“妹妹真的好看呢,日后定然能长成姑姑这样的大美人。”
贾敏自然是喜欢听别人夸赞自己的女儿的,听到贾琏这么说,嘴上虽然谦虚,“她还是个孩子呢,怎么能看得出日后长的如何……”心里面却很是满意。
贾琏也算是有些明白这些父母的心思,继续夸赞道,“有姑姑和姑父这样的父母,妹妹自然是好的,更何况,妹妹的眼镜多漂亮呀,好像黑珍珠一般。”这句话是真心的,林黛玉的眼睛却是很是漂亮,还很有灵性。
贾敏喜笑颜开,“若不是你还要回京参加秋闱,真该让你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才好呢!每日听你说说话,心情都好多了。”
贾琏笑眯眯的说道,“若是姑姑不嫌弃,侄儿当然乐的逗趣。”他却不能够在苏州滞留,呆上一天便要准备着回京了。
作者有话要说:林家绝对是不能忽视的好助力!
第60章 归家事宜
回到京城;贾琏并不觉得有什么轻松的地方,毕竟他还要花时间准备秋闱;可是在看到了家门之后,他心却略微放定了一些。张氏看到了他的那一刻,同样觉得自己一直都提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贾母很是不开心,贾琏收拾了她放在金陵祖宅那边的奴才,还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专门寄了信说那些个奴才多么过分,已经被他扭送进官府了;贾母一想到这些,心里面就和吃了苍蝇一样恶心。这种情形之下;她便也是很难才能克制住对贾琏发脾气的,更不用说要用什么好的态度来对他了。
贾琏全然装作是不知道的,笑眯眯地对贾母行礼,一副自己非常想念祖母的模样,一旁的贾元春看着就觉得不高兴。从接到贾琏考中秀才的消息开始,她就觉得自己的日子没有好过过,虽然贾琏只是考中了一个秀才罢了,可是谁让贾家到现在为止,也不过只有在家学教书的贾代儒和已经到道观里面修仙的贾敬在科举上有所斩获,贾琏更是这一辈的第一个,贾赦那种喜气洋洋的模样就不用提了,那些个依附贾府生存的人家也将贾琏高高的捧了起来,好像他真的多么了不起一样。
每当想到这些,贾元春就忍不住后悔,若是当初也让贾珠去考了童生试,一定也能够中秀才的,现在大家的目光也就不至于全都放在贾琏的身上了。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更何况,他们也从未曾想过,贾琏考中了,是不是贾珠也一样能考中。
和贾元春有着相近心思的人事贾珠,他的日子也不是太好过,贾琏考中了,他还可以说没什么,如果他去考也能够中,只要等到考中了举人,也就算不得什么了。只可惜,总有人喜欢给他浇浇水,让他受点儿刺激,贾政就是代表人物,“琏儿如今都是秀才了,你竟然连他都不如了!”
听多了贾政说的话,贾珠也产生了一定的抗体,再听便也无所谓了,只可惜,这对于他的自信却产生了一点儿挑战。原本总是觉得自己很好,绝对能够一举夺魁的人,却忍不住产生了一点儿怀疑,难不成,我真的不如贾琏吗?
贾政其实会去打击贾珠,也是担心他因为有了点儿成绩就洋洋自得,觉得他需要过得更清醒才好,毕竟他当初就是吃了被捧得太高的亏,只可惜他说的太过,态度也不好,真的让贾珠有点儿没信心了,这一点儿,他也是不曾想到的。
贾珠是个什么样的情况,现在贾元春怕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也正因如此,她越发看不上贾琏这种意气风发、众星捧月的模样了,“琏儿还是要沉下心,毕竟只是中了个秀才罢了。”
贾琏还不曾开口说些什么,那边小迎春已经开口了,“大姐姐不觉得考中秀才的人很了不起吗?”
贾元春没想到是迎春开口了,微微蹙眉,淡漠的说道,“一个秀才,着实还算不得是了不起的,难道迎春你觉得你二哥哥考中了秀才便足够了吗?”她不知道迎春为什么会这样问,但是也给迎春下了个套。
迎春浅浅一笑,童言童语道,“二哥哥当然是要金榜题名、进士及第的,可是我还是决定二哥哥在这个年纪就能够考中了秀才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不然的话,那些年纪比二哥哥还要大,参加了科举却不曾考中的人可怎么办呢?”
她特特点名了参加了科举几个字,就是把贾赦给排除在外,直指贾政,让贾元春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才好。
迎春却笑嘻嘻地问道,“大姐姐觉得呢?难道大姐姐瞧不起那些个不曾考中秀才的人吗?”
贾元春自然不可能承认这种事情,虽说贾赦也是一事无成,可是她的家里还有贾政与贾珠两个人都不曾考中,她若是点头了,岂不是自己打自家人的脸。
这一下子,倒是贾元春不知道要如何说了,贾琏看着她的反应,又看了看笑嘻嘻的迎春,不明白他离开的这些日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迎春发生变化了。
贾母是看不得自己的宝贝孙女吃亏的,瞪了一眼迎春说道,“行了,小小年纪就只知道争口舌之利。”
贾琏刚想要给迎春说句话,那边迎春竟然自己笑眯眯地看着贾母问道,“老太太,什么叫口舌之利呀?”看上去真的是一派天真,让人完全感觉不到她是故意的,反倒是贾母,被她问得不知道要说什么,心里面又憋了一口闷气。
张氏轻轻拍了拍迎春的胳膊,“成了,别问那么多问题。”迎春这才乖乖答应下来,又变成了安静地乖宝宝。
可是就算是这样,贾琏也忍不住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他天真无邪,原本只知道喜笑颜开的小妹妹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便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难不成,她也被穿越了?
其实,迎春不是被穿越了,只是因为意外,然后突然长大了,她现今也有4岁了,口齿清晰,长得也玉雪可爱,又是养在张氏身边,无人不疼她。
只她从来都不曾想到,竟然会听到自己的母亲害死了自己亲娘的消息,那其实是王氏让人搞出来的,她自己的房里面不安生,也就看不得贾赦一家子日子过得好,偏偏没什么事情能让她来弄,只能想出了挑拨离间的手段。
她原本想着,迎春虽然还是个小孩子,但是已经到了记事的岁数了,更何况,不需要她记得多么清楚,只需要在她的心里面留个印象,等到日后点火的时候再燃成熊熊烈焰就行了。
只可惜,府里面有谁是什么样的,张氏比她更清楚,她这边刚刚调拨了那么一句,迎春还没弄明白,张氏就把真相摆在迎春的面前了。
张氏其实用了个很简单的方法,她将当初在姹紫身边伺候的那个丫鬟留在迎春的身边伺候了,那可是她亲娘身边的人,迎春如何会不相信?那个丫鬟也感激张氏所为,更是把王氏给抹黑的一塌糊涂。
张氏对于自己的疼爱迎春不是不明白,那边二婶看着自己是个什么模样,大家都认为孩子不明白、记不得,其实他们从来都是最敏感的,或许很多事情他们都忘记了,可是有些最敏感的小事,他们偏偏好像刻在了脑袋里面一样清楚,这一下子,她想都不想直接就认为王氏是个坏人了。
既然认为王氏是坏人,那么贾元春和贾珠在她的心里面也就不是什么好人了,她心思本就灵巧,又占了年龄的光,若是贾琏说了那样的话,贾元春肯定是要思量一番再开口的,只可惜是贾迎春说的,她未曾多想便说了不该说的。
至于贾母所说的,贾迎春倒不是装模作样的,而是她真的不理解,因为被宠大的,也不胆怯,才说出了那样的话,反倒是让贾母一口血闷在胸口不舒服极了。
“行了,琏儿回来自然也是辛苦的,这就下去歇着吧。”贾母有些冷漠地吩咐道。
贾母都开口了,自然是不能违抗的,张氏便领着两个孩子离了荣庆堂,而贾元春,已经冲着贾母哭诉了,“老太太,现在竟然连迎春都欺负起我来了吗?”
贾母只能安慰她,“你莫要多想,她不过是个孩子呢!”可是心里面却觉得迎春实在是被张氏教坏了,就连惹人不高兴的手段都是相似的,心里面对这个孙女更加不喜欢了。
贾元春上完了眼药,一副自己体谅祖母,虽然伤心但是也能忍着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她是忍辱负重的呢!
而贾母现在更是心里面只想着贾珠与元春的事情,忘记了自己最开始叫贾琏过来,是要问一问贾敏和刚生下来没多久的黛玉的情况了。
张氏已经在询问这个事情了,“你姑姑和表妹可好?”
贾琏浅笑,“姑姑自然是好的,表妹也极是玉雪可爱的,姑父也很是高兴。”
“这就好,这就好。”张氏与贾敏交好,贾敏一直不能生育的事情也是她的心头病,现今不管怎么说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了,虽只是个女儿,却也是比没有强的。一想起这个,她当然是心疼贾敏什么都好,偏偏嫁进了林家,连个孩子都难要,林家一向子嗣单薄、几代单传,而贾家的孩子虽说不是特别多,可是也绝对是不少的,相比较而言,林家夫妻二人膝下荒芜的事情只是想一想,都觉得是林家的问题。
迎春听着张氏的话,也笑眯眯地跟着重复,“很好,很好。”
贾琏忍不住敲了一下她的脑袋,“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呀,就说好?”
迎春立刻皱起了小脸,很是一本正经地强调道,“不许敲头!”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迎春,参照物我妹,她小时候不喜欢我舅妈,舅妈给她剥花生吃,她吃的时候很高兴,等到外婆出现了,她就哭着指着桌子上的花生皮说舅妈只知道自己吃,不给她剥花生。。。当时她才三岁。。。
第61章 秋闱之争
秋闱姗姗来迟;贾琏这一次是跟着贾珠一同进入考场的;其实正常情况下他是应该在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江宁府也就是老家金陵参加秋闱的,贾珠也一样;只不过凭借着贾府虽然不算太大;但是也不算是太小的脸面;他们两个人还是幸运地留在了京城参加考试,贾琏跑回来是挺远的,只是一想到江南的莘莘学子;他还是觉得在京城考试还是要好上一些的。
在参加秋闱之前;贾琏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张家;国子监里也请了假,每日呆在外祖父张仁和大舅舅张清的身边请教秋闱之事,这二位自然也是不吝赐教的。
贾元春厚脸皮对贾母撒娇;让贾母吩咐贾琏带着贾珠一同去张家,也好让贾珠学习学习的,只可惜,张家并没有表面上表现的那么和善,贾母那边刚刚与张氏透露了几分意思,张氏就明确表示这是不可能的。
就连贾母将贾赦叫到面前来发了一顿脾气,也没有任何的改变,贾赦可是更不希望贾珠能够有大前途的那一个,如何会帮着贾珠说话呢?
这让贾母的心里面是极为不满,只可惜贾赦与张氏就是表现的这么强势,贾赦甚至说出了,“张家使琏儿的舅家,珠儿若是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足的,便找他自己的舅舅去不就成了,王子腾可也是进士出身的。”
王氏听了这个只觉得这是讽刺,王子腾虽然是进士出身,可是与张清那种状元出身的能比吗?更不用说张家一直都是清流之家,所有的子弟无不是科举出身,王氏平时再怎么觉得自己的娘家要更厉害,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张家在科举上能够给与贾琏的帮助是很大的。
只可惜,他们被拒绝了,贾珠也说起,“国子监忌酒李大人觉得我的学识不错,经常会有指点,娘亲不用担心了。”
听到这个,王氏又放心了下来,张家再厉害,还能比国子监祭酒还厉害吗?那可是正正经经教书的人呢!显然,她忘记了张仁现在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的事情了,不过也没有谁想要提醒她的。
贾元春这般想了想,也觉得贾珠能够有国子监祭酒的教导会更有用一些,也不曾再提起这件事情了。
张氏得到了蒋氏的提点,将贾琏要准备进考场的东西那叫一个精挑细选,贾琏自个儿原先考试的时候从来都是只带着笔进考场的,参加了童生试之后才明了,古代与现代的不同,也就由着张氏准备,自己不多发表意见,只是有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