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普通的护膝确实是不值当什么,可惜王桂枝也一时变不出来那么多羊绒免绒的东西……
元春跟元康一讨要羊绒,元康见是这种小事,如何能不满足她,直接就将这原本根本没什么人要的东西收走了大半(有些已经搓成绒线准备编毛毯的都被弄走了。)
这些淘洗…漂白…弹松…搓绒成线…染色之后,王桂枝由着元春给家里人都人手两套不止,连她肚子里小娃娃各种绒毛玩具都弄了不少,见剩下不少。干脆给皇上皇后显郡王等几位主要皇亲做些精致勾花镶金织玉的之外,都统一做成了黑色的毛线衣,这东西速度快,直接做个人情送去慰边,顺便王桂枝还搭上了些方便食品,像是调料块、炸面饼、肉罐头啥的。
八七版红楼梦里怎么演的,探春在南安王战败之后,让南安王妃顶替了自己的独生女儿嫁去和亲了!
战事什么的她不懂,可王桂枝想着,这回他们要是胜了,那小国还敢生事吗?就算是还敢,可有了一批经历过战争的将士,还能像根本已经不知道如何打战的南安王一样失败?
应该不能了吧。而且如今的战事说白了,打得是什么?打得就是资源,就是钱粮!
她就不相信了,在那么多装备精良士兵围攻下,有着整个国家调配送去的充足粮食,绝对时时喂饱了自家的军人们,能不杀得那对面的屁滚尿流?
说起来,廷载帝的保密措施做得可真好啊,她都是在看到贾政收到第一次胜利的战报后,才知道原来西边有打仗了这么回事的。
话说弹簧做不出来是因为钢铁,而一旦有了钢铁,火枪也就能够达至某种材料要求,可以进行更新了吧。
王桂枝估摸想着,要不要试着往那方面努力努力?
可是她是真的穷啊,最大的投资就是在大船方面,这个她没打算动用大元票号的银子,怕到时候就扯不清了,就连宁国府的拔银,她都是忍着痛拒绝的,她可以让贾蓉参与修筑,但这船的所有权,只能是她的,这个是绝对不能退让的。
剩下的钱,也几乎都让她给花出去了,说起来都不好意思,要不是有贾政的俸禄跟贾家的月例银子,她只怕连偶尔一次打赏别人的银子都没有……(夫人,我们不要钱,您随便赏我们点别的啊!)
看来只好等着这次出海,顺利过来的时候才能大回血了!
等着吧,总得一样样完成的。
*
王熙凤挺着肚子在一边看着迎春理事,见她虽然轻声细语,却是指派清楚,不由得点了点头,接过平儿递来的银耳羹自己拿勺子舀着吃。
“奶奶,您就放心吧。别管是什么样的人,在您的手底下还能调…教 不出来?再说二姑娘也是打小在老太太那边长大的,年纪虽小,说话斯文,却也是有一句是一句的。”平儿笑着道,她知道二奶奶担心什么,不就是怕这个二妹妹撑不起来,到时候让老太太被劝得动了心,生出让大老爷续弦的想法。
第215章 新皇
按照一般大家族常规; 贾赦跟二房一样; 都只需要齐衰一年,甚至有贾母在,要是贾赦不愿意; 可以不守这个制都行。
这样荣国府当家主母位置便实打实空缺出一个来; 更因为是填房继室; 选择面反而更大; 用不着嫡支娇女; 旁系庶出也可。不少人在贾赦跟贾琏送李夫人的灵枢回金陵入土之时; 就跟贾母有所暗示; 表示有女可嫁,以示亲近。
王熙凤一一都看在眼里; 对于贾母来说; 她不会贸贸然得轻易娶一个儿媳妇进来; 只要荣国府能够平稳过渡; 看在贾琏跟贾琮的面子上; 老爷就算是想娶; 老太太也会压着他守满一年; 再给他娶一个小门小户听话的做填房。
对于家里的事务,王熙凤已经做好了打算。跟以前老太太交给姑母一部分事务一样; 厨房、库房的事交到了李纨这个大嫂子身上; 银库原是李夫人管着; 如今贾母拿着总管钥匙,原来的总管们都没变; 只添了一位姑母派回来的出纳会计。剩余的家头事务都在她自己手上,王熙凤自信得放下银勺,看着迎春派事。
她要为自己生产安胎的时候做打算,姑母反复告诉她们这些女儿家,没什么是比生命健康更重要的事,就算是一时得失败退让也不打紧,只要人还在,就像在棋盘上弈棋搏胜,总还会有翻盘的机会,而一旦身死,那便是立时道消,还谈什么以后。
迎春早已经有了人家,斩衰三年之期一过,杜家就会上门来迎娶的,她这时候教她当家理事,一来迎春温婉可亲,可结善缘也好拿捏,二来二姑娘懂些本事,出去才能站得住脚跟,不说要回哺贾家,但谁乐意全都是来打秋风沾光的亲戚。看她一问老太太就同意了,显然老太太也是满意的。三来可以助她安心生产保养,家里的事务太繁,她操心太过可不行。
李夫人的奶娘在他们守灵的时候,哭着对贾琏说,其实李夫人早就身子骨不爽利了,可她就是觉得应该没什么大事,自己要硬撑着,有时候不舒服了,连身边的人都不惊动,自己拿了丸药就吃……
她可不能这样,王熙凤摸着自己的肚子,眼下什么都没有这个宝贝儿重要,对着平儿道,“我们家的大姑娘也有孕了呢,老太太一收到消息,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今日又是两广来信的时候,你去帮衬一下二姑娘。”
平儿应下,见王熙凤有些想歇息,便让小红跟麝月进去服侍着奶奶小寝。
福儿跟宁儿的婚事也因家里丧事而中断下来,好在她们也不是很想着马上嫁人,手里正翻看着那织成花股辫的宝蓝小毛衣细看着,“二太太身边的人真是手巧,织成这样好,怕是一拆了就不成样子了。”
就是不用四彩提醒,王桂枝也时常会往荣国府里送这些东西回来,除了成衣之外,还有绒线跟棒针,另有两个粗通此艺的婢子回来。
“你真想学,去回明了奶奶,也去那边找周姨娘不就是了。”平儿看她们都摸着不放,便提议道。
“等等吧,反正也不着急。”安儿正提笔在册上添上二太太送来给奶奶的首饰,“上回二爷回来,见屋里只有我跟两个小丫头,听说你们去园子里了,要不是奶奶拦着,咱们早被抽一顿了。”
她们不由吐了下舌头,虽有些后怕却还是嬉嬉道,“谁让那回二太太送给老太太的东西新鲜,大家都想着跑去瞧。”
平儿也就是略站了一会儿,瞧见迎春才吩咐完下婆子的事,趁这个空当先递了杯红糖姜水给二姑娘。
迎春见是她过来,虽没站起身,却也立马将茶杯接了过来,“平儿姐姐怎么过来了?可是嫂子有什么吩咐。”
“没有,二姑娘您色色都安排得妥当呢,只是今日是二太太派人往家里送信的日子,二奶奶想着若是到了,就与您一道去老太太的荣庆堂呢。”平儿顺便把安排礼单的管家娘子叫到跟前来,“这个也是当老管事的了,怎么忘了提醒下姑娘。”
有平儿过来,迎春处事便更轻松了些,,果然到了下晌间,通达物流的人也就到了。
贾母听着贾敏跟她抱怨着林家寻来的那些亲戚烦人,有些过几天就来要钱过活,也有跟之前那个一样的,给钱都打发不走,看来是定要赖上林海了。听说他们在那边遭了灾,都说是再无去处,若是她不收留,他们都没了活路了。
老太太心里也清楚的很,女儿不是小气到连照顾族人都做不到,若是斤斤计较,也不是贾家的女儿,而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黛玉当初早产,还不就是她一时心软的缘故,到如今她那外孙女还有些纤纤秀弱,身子骨也瘦弱。“既然他们能寻了来,多半也是有缘故的,你既然旁支都不丰,其实多些亲戚也是个助力。”她话峰一转,又笑着道,“你看我们贾家这么多旁系细枝,不一样安置了吗?”
贾敏经贾母这么一提醒,有如醍醐灌顶,是了,既然他们是过不下去想寻亲靠友,那就在林海的祖籍置办族田,不敢说像贾家这样把贾家家学都办得满金陵无人不晓,可也比如今这样赖在京城时常来搅饶的好。
“多谢母亲教导。”贾敏顿时就开心地来,她一向处事光明磊落,却没有处理这些破落户的经验。
“老太太,珠大奶奶琏二奶奶跟二姑娘带着二太太的信跟信使过来了。”
贾母一听就精神起来,“快,都叫进来。”她又赶紧去叫贾赦贾琏贾琮等人,“上回没叫上他们,还让琮哥儿来坦怨我呢。”
丫头婆子嬉嬉笑着快脚去请,二太太每回送信定是有新鲜瞧的,谁不爱看呢。
也不知道怎么了,贾赦总觉得自己身子不好,一时说这里痛,一会儿又叫那里疼的,一开始倒把贾母跟贾琏等众吓得不清,好在别说张大夫几个留驻的徒弟都来依次瞧过说没事,就连宫里的王太医胡太医也请来瞧过,确实只是有些脾胃失和,情思倦怠。
贾琏跟贾琮守着孝,只能安心在家里读书,一见贾母传唤,就先过来请父亲同去。
贾赦虽然不说,但贾琏贾琮却觉得这只是父亲心里其实是记挂着母亲的,故此就算是他时常对他们无故发气,他们都只是更加担心父亲一时想不开,盼着他能早日开怀。
贾母等众人到齐了,才传了信使进来,不料这回竟是一个老大的箱子。
“还请老太太、老爷大爷并各位奶奶们小姐们到外头来一观。”
足足有十个人,从左至右依次徐徐打开,才展现出一幅让人只敢屏气凝神细瞧的壮丽大气的画卷。
起码是三丈三的图画之上,赫然画着一只雄伟无比的大船,可就是这样,画者似乎也无法下笔画出全貌来,但就是这么大半,更让人能感觉到宝船的壮大!
“这便是我们的华胜宝船!”
信使激动得解释着,“圣上亲自给赐的名。”那天的胜景,他这辈子都永远不会忘记。
贾赦却看得是船上的人,站在前排的,除了仪郡王之外,便是他的弟弟贾政,而画上与他携手的,正是弟妹。
在那种情况下,他那个迂腐古板的弟弟,居然会牵着弟妹的手?
真是不可思议。
猛然却又是心里一痛,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可她却先他而去了。真可笑,从前,他也没想过夫人会对他来说会有多重要呢。
贾母问他,可要续娶的时候,贾赦犹豫了一会儿,便拒绝了。她在世的时候,也从来没管过他玩别的女人,眼下大儿才娶妻,小儿年幼,他再娶一个进来,大家都尴尬,不如不娶。
廷载七年八月,秋高气爽。耗时整整三年的平西战役终于完美的画下了句点。
忠顺王带着显郡王并平西的将士们,不但将整个扰边的部族全部平荡,更将疆域边线扩充,虽说将士们不能全部凯旋归朝,却也是举国上下欢腾的时候。
显郡王有些嫉妒得看着弟弟明显是养尊处优之下的斯文俊秀,“看样子你过得比我好多了!个儿倒是长高了,可惜瘦弱了些。”他拿拳头捶了两下元康的胸口,却是纹丝未动,他不禁挑高了眉,“啧,我还想着你要荒废了武艺呢。”
元康微吐口气,说实话那两拳还是有点疼,“没有大哥勇武,可也不能输给娘子啊。”他对着元度是没什么不敢说的。
“你那娇滴滴的小娘子……”显郡王摸了下下巴,“她难道习过什么玉女心经?”
“……”元康不知道这几年在西边的历练都改变了大哥什么,但看样子他也过得不错,那他心里就放心了。
毕竟大哥在拼杀的时候,他在两广岳父岳母得照拂之下,跟玥玥浓情蜜意,偶尔会有那么一点儿不好意思。
显郡王大嚼了一口男儿酒,“痛快!”虽然父皇当初以身做责变相弄了禁酒令,大多酒都送去给他们做为战时储备,可像这样纯正的男儿酒,就连他也不敢多喝。
“要不是贾夫人给父皇说了什么,居然一定要要求把卡里库山也要划入我们国的境内,说不定我早就能回来了。”
他连灌了两碗,才微有醉意,对着元康问道,“告诉我,那里到底有什么,值得父皇付出一年近一百万两的军费,也要把那地方给拿到手?”
元康摇了摇头,“大哥,我不知道。这件事,我真的不比你知道的多。”
显郡王没再追问,他相信自己的弟弟,这世上只有两个人永远不会背叛他,一个是母后,一个是弟弟。
“那我会自己弄明白的。”
不料元康却笑道,“你应该很快就会知道。”
“怎么这么说?”
“父皇已经告诉过我,等其它番国投诚进供的时候,就会宣布立你当太子。”元康举起酒杯,“先恭贺你了,太子殿下!”
显郡王瞪大了眼,他万万没想到,可他却没有显得高兴,“父皇怎么了?他身体不好吗?”
元康也没打算瞒他,“是,父皇于今年初的时候,突然眼痛,后来视物一直模糊不清。”做为最宠爱的小儿子,能最先知道父皇的打算,元康已经非常满意。
“……其它人知道了吗?”显郡王没想到京城这边居然这样凶险。
“没有别人知道,我们都在等着你回来。大哥,你又有一场硬仗要打了。”
就算父皇愿意放手,能不能顺利得接手?
这绝对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甚至比起在战场上明刀真枪的厮杀,会显得更诡异无常。
王桂枝从皇后殿出来,到了自己马车上才敢歪在榻上透一口气,虽然皇后对她一向挺和蔼的,但每回跟皇后见面,她还是觉得很累。
“夫人不知道跟陛下说了什么?”皇后娘娘问她的时候,王桂枝根本就是一脸雾水。
见她没出声,皇后娘娘也没追问,只是非常感激得说,“不论夫人如何,本宫及太子殿下都非常感激。”
……王桂枝真是一句话都不敢说,只好微笑,再微笑。
最后皇后还送了她两大车礼物,亲自送王桂枝出了殿门。
难道万花妆赚得皇后娘娘开心坏了?可堂堂国母应该不至于吧?海运的好消息让皇上乐开了花,不知道怎么奖励她所以让皇后出马?
等等,太子?
哪里来的太子……
皇上要立太子了!
王桂枝终于反应过来,但随即她又抓起了脑袋,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呢?她忽然变了脸色,难道太子是仪郡王?!
作者有话要说:
……感冒了,流鼻水真讨厌。
第216章 妙玉
如果仪郡王变成了太子; 那么一旦他登基; 岂不就又跟书里一样了吗?
二十年来辨是非,三春争及初春景,榴花开处照宫闱; 虎兕相逢大梦归。怎么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之止?王桂枝想想就觉得心里难受; 她让元春拉着元康在两广可尽得逍遥; 可以说完全是娇奢淫逸; 不; 淫字没有; 可也从来过任何德政啊; 甚至在王桂枝跟贾政有意无意中,元康根本就是处理两广腐肉的一柄宝刀; 要做一个皇帝; 不是得懂得平稳权衡之道吗?再说元康虽嫡非长; 他上头还有个大哥呢。
想着也许皇后说的是显郡王; 王桂枝这心里才能不那么急迫; 一时也着了慌; 难得头一回主动上仪郡王府见元春。她推己度人; 想是没哪个女婿愿意成日见到岳母在自己家里指手画脚的。
王府的长史官一见是王妃的母亲王夫人,赶紧跑出来迎接; 也忙让人去禀告王妃; 王爷进了宫; 可还没回府呢。
“夫人请!”
对于这位夫人,其名有谁不知; 难得贵人下降,却没能提前准备,长史亲陪着王夫人见到王妃,又赶紧去吩咐厨房准备各色茶点,另也要准备着午间膳食。别的人来倒还罢了,随便请内廷御厨都能打发,可夫人是何等样的人物,若是哪里怠慢了一点儿,那岂不是给王府丢了脸面。
元春惊喜得扶着母亲的手往屋里走着,“母亲,您怎么过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接您啊。”
坐稳了半刻,她就让其它人都退下,母亲突然来访,定然是有急事与她商量。
王桂枝见她气定神闲的,“你可知道要立太子了?”对女儿的实力她很有信心的,就凭如今仪郡王府里一位侧妃都没有,她又生下了小王子,地位稳固,王府里定然能当家作主。
原来是这事,元春见母亲是为了这事儿着急,有些犹豫着不知道要不要告诉母亲,王爷他从来没有意欲争位的心思,他非常尊敬自己的兄长显郡王,但母亲锐意进取,大气奋搏,说不定会希望自己的王女婿能够更进一步。
“我知道这个事儿……”母亲对她跟王爷的好,可谓是体贴备至,无论钱财事物人才情意……要是母亲跟王爷心意相驳,那可如何是好?贾家原就是有着从龙之功而起,也难保父亲没有这样的心思。
见元春半点没吭声,王桂枝急了,“难道真是要立王爷为太子不曾?”
“不是的,母亲!是显郡王,是王爷的大哥。”元春立马就道,这可不能胡说的,她在大哥上面重重加了语气。
一听她说不是,王桂枝心中大石立马就放了下来,她拿新染好涂的闪亮指甲点了元春一下,“既然不是,你干嘛大喘气,吓死我了。”既然不是,王桂枝心思一松,又觉得自己来的莽撞,自己被唤进宫里,贾母那里还不知道着急呢,跟着就站起身来,“那我回家去了。”
啊?
元春追送不及,“母亲,您不看看云朵儿再走吗?”
是噢,小外孙还没瞧呢,王桂枝便住了脚,想想还是算了,“他干什么呢?不是正在幼学的时候吗?改日再看吧,我就说你们俩个,好好的男孩子起什么云朵儿这个小名儿。”一开始听到,她还以为元春生了个女儿呢。
“他不是白嘛,人家都说从来没见过出生都那么白净的。”元春看母亲只拢了一下臂边的披帛就继续往外走着,只得把她送到马车上,“母亲好不容易来看我一趟,这么快就走了。”她有些舍不得,回到京里之后,她也没功夫常常见母亲。
王桂枝摸了一下她的脸,“我的乖乖,今日有事,改日我领着你弟弟妹妹们一起过来,在你家里好生乐上一天,你说好不好?”
“真的?您可别哄我,云朵儿早想跟他舅舅姨妈在一处玩呢,他特别想您,刚回来那阵子,天天都嚷着要跟您住一块儿呢。”元春欣喜道,有时候母亲的规矩就是奇怪,她自己不爱见命妇夫人等,却也不会禁止嫂子开宴取乐。她经常回贾家怎么玩笑都行,东西也时常让她成车似得往家拿,可母亲自己就从来不过来,有时候她送些东西回去,母亲还担心皇后娘娘知道了会不高兴。
“不哄你,乖,这时候日头毒的很,别晒着你了。”不是元康做下任皇帝对她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对于整个商业系统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她回去还得赶紧问问大皇子,也就是太子未来的帝王的脾性才行。
本来今日迎春回家省亲,家里的众娘儿们都围着她问长问短的,谁料小黄门一来,把王桂枝给请进了宫里。虽说这些年来,皇上跟皇后娘娘对贾家一向是厚赏,但宫闱大禁,风雨难测,到底让人悬心。
一会儿有婆子来传,“太太回来了!”大太太去世之后,大老爷思恋老妻又顾念两个大爷,并没有续弦,荣国府里如今就王夫人一位太太了。
“好。”贾母这才放下心来,“过来了没有?”
“正往这边走呢,皇后娘娘给太太赏了好多东西,所以从正门过来的。”婆子忙道。
贾母便笑着李纨道,“你太太定然还是不喜欢用轿子,要用走的,偏生让我们在这里等她。”
李纨笑着道,“要我做媳妇的也不敢说呀,不若老太太使人抬了轿子去。这样太太就定然不敢不坐了。”
“嗨,要我说,一会儿开了席,老太太罚太太多吃几杯酒,再讲几个好听的故事来岂不好?”有赏赐下来,定然就没什么事了,大家表情都松快了许多,王熙凤也张罗起吃喝的事来。
“这个好!”贾母点头同意。
一会儿王桂枝进了门,进了屋子先给贾母问安,李纨王熙凤迎春等朝她行完礼,大家又才安坐。
贾母想知道叫她进宫是出了什么事,又想着这里人多,就听见王桂枝大大方方得道,“老太太,显郡王得胜归朝,皇上见他不止人品贵重,且是文成武功兼备,不日就会封其为太子了!”
显郡王要封太子了!
这确实是大事,可为什么要把王桂枝叫进宫里去呢?若是仪郡王被封太子,叫她进宫怕还合理些……贾母心思一转,难道是怕贾家站错了队,故意叫进去提醒贾家的!也多亏了王夫人时常对皇后孝敬,有份情意在。
“上天保佑,我们天朝后继有人了,一会儿等老爷们回来,便上天祝祷一番才是。”太子新立,难免朝局不会有所动荡,贾家本来就是峰尖浪口上,断不可能摆出犹离姿态,定然要忠君立奉才行。贾母说完,看向此时在跟前的媳妇孙媳妇,她们都是聪明伶俐的,知道该怎么办,见迎春有些怯怯,知道她到底年龄小,就拉过来坐在自己跟前儿道,“咱们家出去的都是纯正忠孝的,你也是。”既然王夫人当着大家的面说明了,也是好意要提点杜家。
迎春也不是愚的,认真记在心里应下。
一会儿家学里下了课,贾琮领着贾兰、贾瑛(宝玉)、贾环(圆圆)、贾珏(美玉)、贾蕙(巧姐儿)、贾蓓(玉姐儿)一大串子涌进了门,齐整整跪在贾母跟前磕头请安。
“给老太太请安。”
“快起来!”贾母看着他们,心里都跟含了蜜一样的甜,看了眼时辰钟还不算太晚,便又叫人去把林黛玉林宗灿、薛宝钗都接来,“我记得的,明日是他们家学里公休的日子。今个儿我高兴,让他们先别家去,都来我这里吃了饭再走。”
王熙凤忙打发人去把姑表小姐少爷并姨表小姐去请来,又吩咐平儿把珲儿抱来,“一会儿见姐姐没回去,这样热闹的时候少了他,定然是要哭闹的。”
小爷还太小了,刚才他在这里不方便,平儿应下,又问一会儿膳摆在哪处,“大老爷跟老爷怕一时半会不能回来,那珠大爷跟二爷要是回来了……”
“怕什么,老太太跟前儿呢,我们都是小辈子,热热闹闹得就是了。对了,你吩咐厨房把那个火腿豆腐做一道出来,老太太喜欢,林姑娘也爱那道菜呢。”王熙凤又想了下,“再弄个炸鸡酥,他们都爱吃,再蒸一碗酪角儿……”只到底是炸的东西,不好让他们这些小家伙们多吃。她细心周到,样样都吩咐着。
“母亲,您看,今日先生夸我的诗做得最好。”宝玉说着。
美玉拆台,“哥哥羞羞脸,明明先生说了,要比才情,要是林妹妹最好。”
圆圆见哥可献宝似得把自己的功课拿给母亲看,也准备了自己,却见巧姐儿踩着了母亲的垂在地上的披帛,从贾母榻上随手摸了一串鲜艳似火般的珠子在巧姐儿跟前晃着,引着巧姐儿来抢,两个嬉嬉闹闹着,平儿才把珲哥儿放下地,他就一眼瞧见了那红串子,正是自己常玩的,双手伸着口里唔唔的就跟在他们后头抢。
正是欢腾闹得不行,虽说是自己家的孩子,王桂枝也觉得过于吵嚷烦人。但老太太喜欢,她上了年纪乐意这样,故此王桂枝便让宝玉美玉跟贾琮贾兰一处玩着,自己转出来心里想想事儿。
李纨见太太出来,也就抽空多问了一声,“太太,大舅母说金陵苏州故亲有位小道姑,原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父母双亡,跟随师傅来都中瞧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不料师父圆寂了,临终遗言不用扶灵回乡,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她家里再没了旁人,虽有两个老嬷嬷并一个小丫头伏侍,到底是孤高的女孩家,问咱们能不能照顾一下。”毕竟铁槛寺也算是出了名的,本来旁边还有一个馒头庵?似乎是叫这个名的,太太都一并买下做了商铺。早些年珍大哥修园子,两府后山处也有一处地方可住。
妙玉?
王桂枝想了下,便让李纨去问贾母,“这事你问了老太太就好,我是无所谓的。”想来以贾母的性子,定会请了来的。妙子文墨经文皆通,人也漂亮,不知道她能不能还俗呢?
她再走两步,正好迎到宝钗牵着黛玉,并有林宗灿走过来。
瞧她们俩一个袅袅婀娜风流婉转,一个脸若银盘,眼似水杏,真是天造地设的好美貌,她这心里就喜欢得不行。
“快来,大家都等着你们呢。”
林黛玉跟薛宝钗见王桂枝亲自来接(非也),赶紧款步上前行礼。
“别在这里客套了,里面都已是闹得沸反盈天了,快进去跟他们一块儿玩去吧。”王桂枝把他们也送了进去,王熙凤转过头见姑母依着墙看着里面乐,也没立刻进去,“也就老太太能受得了他们了。”
看贾母由着黛玉跟宝玉隔着她一左一右说话,自己闭目养神,就知道她老人家此时,怕也是快乐并痛着吧。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又做了回标题党,哈哈~
第217章 宝钗
北方到底不比南方; 一到了八月间; 夜一深,就有一丝凉意。
贾政背着手从宫里回来,远远还看着屋里有着烛火; 显然是夫人在等着他; 唇边便泛起一丝暖意。
他进了门; 便瞧见她歪在榻上捧了本书在烛火下看着; 头上乌丝云堕; 只松松插了一枝东珠钗子; 白玉般的耳壳上只嵌着米粒大小的红玉珠子; 却更让人觉得鲜红可爱,穿着淡粉的柔娟睡衣; 坐姿舒雅; 一双莲足却极不安份; 根本没套上; 自顾自踩着绒球睡鞋玩着; 看够了贾政才轻咳了一声; “夜里凉了; 什么书白日间看不得。”
王桂枝听见声响便丢下书,“医谱杂记而已; 等你回来随便拿了本书看。”反正他的书她是极少碰的; 只因为对她而言; 偶尔读读诗词已难解其中之意,更别说那些繁字骈语。她见金钏儿玉钏儿没跟进来; 便自己上前帮他宽衣解袍,“皇上叫你去,也是为了说立太子的事吗?”
“是。”贾政享受着她难得的服侍,“你怎么知道?”他观皇上叫去的若干大臣,想来圣上虽然主意打定,却没有事先告诉过其它人。
“你走了没多久,宫里的皇后也叫我了进宫。”王桂枝有些犹豫该不该先叫人把热水烧上,贾政没让她们进来,定然是有话要说的。
原来皇后娘娘已经知道了,贾政明了,“可说了什么?”
一提起这件事,王桂枝就觉得好笑,“你说奇怪不奇怪,皇后居然说多谢我,还给我赏了好些东西。皇上立太子,跟我有什么关系……”看着贾政定定看着她,王桂枝喃喃道,“难道还真跟我有关系?”
“我的夫人啊,当时你跟皇上说的话,你自己都全忘了不曾?”贾政有些啼笑不得,他当时听着夫人说着,都跟着心潮彭拜,敢情她自己都全忘了?
“我跟皇上说的话……那不就是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