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您是得胜的王上,本宫是灭了国的俘虏,有何好谈的?”说到这儿,本来很是冷傲的西太后,忽然忍不住伤心,鼻子酸了。
从高高在上的皇太后,事实上的女皇,陡然而变为阶下之囚,谁能承受得了?
“你可以称我为锐王,锐利的锐,西太后,本王志在灭清,现在,也可以算是完成了志向,但是,本王的志向,又不仅如此,很多事情,必须和你们谈判的。”罗阳窥探着她的神情,这个成熟而美艳的妇人,尽管刻意将自己包裹得很是严密,还是在那匀称苗条而成熟的身材上,露出了许多诱人的信息。
“谈判?”西太后品味着这个词儿,有些意外:“锐王如果愿意谈判的话,也应该找东宫皇太后慈安,她才是真正的皇太后,”
对于满清末年那点儿事情儿,谁不知道?罗阳笑道:“慈安太后宅心仁厚,是咸丰皇帝的好媳妇,但是,不是一个政治家,大清朝的命运,实际掌握在你的手里,所以,本王要找你来谈话啊。”
西太后心里一惊,想不到罗阳对满清政坛了解得这样清楚,“有什么好谈的!我们等母子,亡国之虏,只等引颈受戮。”
说到这话时,西太后咬紧了牙关,虽然她对生活已经不抱任何念想,可是,一想到自己七岁的儿子皇帝,也将要被敌人屠杀,就无法控制悲愤的感情。
“哦,放心,”罗阳看出了她的担忧,直截了当:“我们华夏天国政府,不是野蛮的满清政府。对于所有被俘的敌人,全部不杀。”
“你?”一阵狂喜从心底里悠然,西太后想不到,敌人居然不杀他们!
按照她的最初设想,这些匪徒们,一定会把她们抓起来,先暴力侵犯了,等腻烦了,再杀掉,甚至,不是凌迟就是暴尸……淋漓尽致的残害景象,一直在被俘以后,折磨着她的灵魂,死,她不怕,最怕的是被人折磨,施加耻辱的刑罚。一想到有可能作为犯人被剥光了衣服裤子,拖到菜市口斩首,她就浑身颤栗。
满清的刑罚中,对于女犯,是极尽侮辱折磨之能事的,通常先剥裤裙打板子,然后剥衣服,至于菜市口直接砍了脑袋,还是最轻巧的,如果绑架在高杆上千刀万剐的凌迟之刑,或者起木驴的刑罚,那更让人生不如死。
对于罗阳话语里的讥讽意味,她竟然高兴得直接忽略了。既然可以不死,也就可以免去了屈辱的结局,这,谢天谢地!
罗阳看出了她的敌视和恐惧,继续说道:“我们华夏天国政权,志在灭清,但是,不是简单的民族复仇,不是阶级对立,我们要中兴华夏民族,反对外来干涉。所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话显得有些高度,词汇上的新鲜,也难以一时适应,西太后的狡诈聪明,都愣了半晌:“你们?”
罗阳迎着她的端正的五官儿,趁机欣赏了一把,眼光在她的脖颈间yy了一会儿,“我们不是报仇,如果真的报仇的话,太后老佛爷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太后老佛爷和这个年轻俊俏的少妇实在是挂不上钩啊,罗阳开始谴责这个糟蹋了美人儿的词汇。
西太后眨着眼睛,示意罗阳讲。
“知道你们满清的祖先在白山黑水兴起的时候,是怎么干的吗?辽东的汉人,几乎被杀光了,还有后来江阴,嘉定,扬州,广州的大屠杀,还有四川的大屠杀,都是你们满清八旗军为主干的好事儿,如果我们报仇的话,会将你们所有的满族人,自然不分良莠,统统杀光!”
第三百七十章 再弹一曲
西太后的目光,冷冷地看着罗阳,没有回话,对于历史上的事情,她在掌握国权以后,也努力学习,自然知道得很是不少。
“满清残暴,所以为万民唾弃!”罗阳见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终于改口,“本王最担心的就是,虽然本王愿意赦免全部的满清族人,以及其他附从于满清的人等,可是,华夏天国的其他将军,士兵,百姓,难以服从。”
西太后想了半天,终于明白了罗阳的善意,舒缓了一口气,“胜败乃兵家常事,兴亡乃国家长有,锐王愿意赦免我满清族人,本宫自然承谢锐王的宽宏大量。”说到了这里,她停顿了一下,感觉自己能说出如此的话,实在是吃惊:“其实,我大清并非如将军所言,比如辽东之事,汉人屡次起事,大清的祖宗怎不生气愤怒?再有,江南等地,屡次兴兵抗拒大军,我大清为大明葬思宗,伐匪徒,自然承天受命,不得不有代天之罚!况且,许多屠城之事,与前军有关,不在朝廷,更有许多事情,为汉家八旗或者绿营兵所为,还有四川之屠,全赖张献忠贼人残忍好杀,与我大清无关。”
辩驳呢?嘿嘿,你以为老子是傻?
罗阳端详着她那激动的小白脸儿,“四川大屠杀是张献忠干的?他傻呀?你们满清不仅杀了人,还嫁祸栽赃,真够卑鄙的!”
“你?”西太后受不了鸟,这么凶残的话,她好多年没有听说过了。
“好了,历史问题自有公论,今天,本王不是来搞学术研究的,正好借助你的一句话说,我们华夏天国,也是承天受命的,希望所有满清的残余官兵,族人等等,都理智地放下武器投降,作华夏天国的顺民。”
“你的意思,要本宫颁布旨意,劝说其他官兵,都投降于你?”
“是啊,这是避免大屠杀的唯一方法了,你刚才也说过了,你们满清军的祖先在两百多年前,之所以屠杀明朝臣民,是因为他们反抗了,所以,本王劝告您,希望您能够利用自己的威望,劝所有的满清臣民都投降了,这是保证他们安全的唯一出路。”
西太后的胸脯,剧烈地欺起伏起来,那是气的,可是,在罗阳这儿看起来,则是非常惊艳啊。
今天,把她招来谈话,真是找对了,嘿嘿,弹一曲……
“本宫不能奉命!”西太后忽然斩钉截铁地说。
“为什么啊?”
“本宫已经就俘,没有为国而死,早就丧失了威信,何能号召臣民?其余大清的臣民,如果忠心耿耿者,愿意殉国者,本宫只有钦佩赞叹,又何忍阻止?”西太后的目光里,喷射出愤怒和仇恨。
“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不阻止,就是要把他们往火坑里推啊。”罗阳倒没有生气,她知道女人们的心思,是多变的。
“本宫为尔俘虏,只有等死而已,不能再做其他。更无力关怀天下臣民了。”西太后见罗阳软弱涣散,恢复了自信,反正,他已经说过,不会杀自己的,既然连死都没有,自己又怕什么?
尼玛,你死抵硬抗啊!这小嘴嘴小白变的大美人儿!
罗阳确实想通过西太后,皇帝的名义,颁布命令,招降各处的清军势力,使国家的内战尽快结束,以凝聚力量,对付列强的挑衅。在此时,清廷虽然无力与华夏天国正面对抗,但是,还拥有大量的疆域,比如东北三省全部,蒙古等盟旗,西藏,两广,云南贵州等省,八旗军,绿营军,团练军等各处,没有百十万也不差多少。就算不能正面战斗,在背后骚扰成匪徒,也相当麻烦。所以,政治解决是最佳的途径。
罗阳恼火了。给你好,你不要好,敬酒不吃吃罚酒!
“这么说,西宫皇太后真的不愿意阻止各处的清军和官员顽抗了,也不愿意和我军合作了?”
“不,本宫就是一囚耳,焉有号召天下的权力?”西太后的倔强劲头再次升腾上来,冷傲地说这:“本宫手里,丧失了大清国本,致使京城被破,皇帝被俘,耻辱尤甚,所以,本宫愧疚至极,只求速死,”
俺手掌里的小蚂蚱,还想乱蹦乱跳踩人呢?
罗阳看着她,欣赏着她的样子,因为倔强,因为生气,那粉脸上多了些红晕,更加诱人,虽然其姿态颜色,不过中上水平,可是,对于一个成熟的男人来说,已经相当魅力,更让罗阳喜悦的是,她有种高傲冷艳的气质,这气质,几乎没人能比。
“既然皇太后只求速死,本王也没有办法,只是,您是大清的实际主宰,你不愿意举国投降,本王也只有奉陪到底了,本王的二十余万大军,虽然不多,可是,武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要灭掉所有叛乱各省各军,也不过旦夕之间,只是可惜了那数百万成千万的满族官员,士兵,和百姓,爱新觉罗家族的灭族之祸,本王也阻止不了。”罗阳先进行了一番赤裸裸的威胁,然后又道:“不知道皇太后对于南方各省情况,是否知道详细情况?”
西太后果然认真起来,想听的样子。
罗阳知道她还对湘军,楚军,对曾国藩,左宗棠抱有幻想,就将南京之战,杭州之战等战役,又追溯了灭掉淮军之战,统统地讲述了一遍,还指出了现在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关押之地,并对鲍超和曾国藩的未来命运,做了预测:“湘淮楚三军,全部溃败,湘军残余之灭,顷刻之间,所以,本王考虑的,只是北方满族蒙古的事情,如果皇太后还不清醒,灭族大祸,从天而降了!”
尊严和傲慢,使西太后选择了沉默。
罗阳真的恼火了:“西宫皇太后,你不要把善良当成软弱,你想一想你们的祖宗是如何对付汉人的,哦,你们满族的祖宗不是女真吗?又是金国人,金国灭了北宋,俘虏数千宗室男女到)北方,将人家太后皇后公主宫妃什么的,全部送进了浣衣院,其实,在那个地方,所有的女人都没有衣服可穿的,任何金国贵族都可以进去随意地折腾,看中谁就是谁,这个情况,你应该能够知道!还有,被俘的两个皇帝,钦宗和徽宗,都被当成了小丑玩耍,最后折磨而死,想想看,西宫皇太后,你是不是想让本王给你们两宫皇太后还有所有被俘的满族权贵的家眷,在这宫廷之中,建立一个浣衣院呢?是不是喜欢本王把你的宝贝儿子同治皇帝当白痴折磨呢!”
第三百七十一章 父母之心
“哼,那又如何?”西太后冰冷地说道:“亡国之奴隶,受此惩罚,也不为过,纵然你华夏军如此对待所有被俘之我满清女眷,也是天意!”
呀?这少妇居然不怕?是不是心里挺喜欢那种场面的啊?
罗阳倒晕了半天,才终于邪恶起来:“既然你不肯投降,也不肯帮助我们,我们也就不在乎了!那好,在你进入浣衣院之前,先陪陪本王吧!”
罗阳作势,眼睛盯着她的脸和胸前丰满之处,手也做好了袭击的姿态。
“哼!”西太后果断地往后一躲,从腰间掏出了一把小匕首:“你敢往前一步,本宫就自杀!”
她还有武器?
罗阳后悔,在逮捕她们时,没有好意思搜身。
“你想自杀啊?那为什么早不自杀?非等这时候才自杀?”罗阳惊奇道,只是惊奇,并没有对她的极端行为多担忧。
“你?”西太后将匕首横在脖颈上,准备动手。
“哈哈哈哈。”罗阳大笑:“看看,你都无法忍受浣衣院的耻辱,为什么要让那么多人真的进入浣衣院啊?本王告诉你,如果你西太后真的自杀了,那些满清权贵们,官员们的家属,女眷什么的,必须进浣衣院,那就是官姬!你想想,就连你陪伴本王一人都无法忍受,你要那些娇滴滴的大家闺秀,深阁姨娘们剥光了衣服去浣衣院由着那么多男人随意折腾啊?”
“你?”
“还我呢,你有没有良心啊!你能够看着那么多的女眷,至少几十万人吧?让她们都进浣衣院,你却无动于衷,不愿意伸出手来,拉她们一把,你真是蛇蝎心肠!”罗阳义愤填膺。
“你,。你你。你胡说八道!”
明明是罗阳的威胁利诱,反而倒打一耙,太阴险了。
“本王说都是真的,如果你不能配合本王,安抚所有残余的清廷势力,则本王绝对要残暴地对待你们满族官员的女眷,本王说到做到!”
“你!”西太后横眉冷对,却没有办法,就是握在手里横在颈下的匕首,也松弛了。
“还有,太后老佛爷啊,如果你不愿意投降我们华夏天国,顽抗到底,非要割颈自杀,嘿嘿,那我们就不客气了。”罗阳奸笑起来。
“哼,本宫一死之后,一了百了,管你们这些匪徒,如何胡作非为!”西太后冷静说道。
“哦,不错,你或得确实容易,小匕首在脖子下一抹,欸,一切都完了,想不轻松容易啊,可是,本王向上帝保证,向老天爷保证,只要你今天敢自杀,马上,本王就要行动,首先把你那么宝贝儿子剥光了,拉到菜市口,直接杀了!”罗阳相信,没有母亲不爱自己孩子的,西太后之所以没有在青纱帐里自杀,恐怕就是舍不得儿子吧。
西太后微微闭上了眼睛,又迅速睁开,一种凌厉的气势从眼睛里迸发出来。“随便,亡国之人,任由杀剐!”
这女人真狠啊。
“那谢谢您提醒了,本王就按照您的吩咐,将您的宝贝儿子,大清帝国的皇帝爱新觉罗什么什么拉到菜市口剐了,法律上说,这是凌迟处死,对不对?”罗阳决心震撼住她。政治解决国内矛盾,是最佳的途径,他轻易不舍得放弃西太后这条线索。
西太后的眼神,顿时为之一软,随即,又冷淡起来,脸上高贵冷艳的气息,更加浓郁。
还不行,还不没有点中她的麻穴?
罗阳正在犹豫中时,已经有数名将领从外面进来,一见西太后手握匕首要自杀的样子,都大声地喝彩:“锐王,就让她自杀吧,这个臭女人,死一个少一个,咱华夏天国的地土上还干净一点儿!”
“放肆!去去去!本王和大清皇太后议论点儿事情,人家拿随身佩刀玩下,你们胡说什么?”罗阳一声怒吼,把那些将领们都吓得兔毛乱飞,赶紧出去了。
这一个花絮,让西太后的敌对态度减弱了不少,她叹息一声,将匕首翻转了,用手腕之力,将其尖锐对准了自己的咽喉,改抹为戳的姿势。“锐王,求您赐本宫死吧,再恳求您不要牵连他人!”
女人嘛,到底心软啦,哈哈哈哈。
“你算什么啊?你的生死,都没有意义,你不过一个女人而已,残花败柳的,死就死了!”罗阳说。
“你?”
“我的意思是,你的神似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得想想有什么后果,怎样对你的儿子有利,是让他贵为王爵,继续荣华富贵呢,还是让他象匹夫一样,横死在菜市口?”
西太后的脸色又缓和了不少。
“人们都说啊,这个,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亲们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的,你怎么这么狠心啊?”罗阳想用亲情来打动她。
“你。你怎么知道本宫的诗的?”西太后突然大吃一惊。
“你的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西太后突然念出了一首诗词,语气缓慢真诚,热泪盈眶:“此诗词为本宫母亲七十大寿时写的!”
罗阳大吃一惊啊,想想,人家在临死之际,绝对不会争夺一个空虚的作者名头吧?原来,这是人家老佛爷的原创?我靠,班门弄斧了。
“既然皇太后如此珍爱儿子,我的话就不用说了。”罗阳以为,事情已经终结。
“我欲成全我儿,为大清殉国之君,而不欲他为屈辱之刘禅孙皓!”西太后瞪着俊美的眼睛,鄙视着罗阳。
罗阳愤怒了。你个小寡妇,美女战俘,你再折腾,老子不管你是谁,直接上了都!
“好,你自杀,你还可以教唆你的儿子也自杀,可是,本王告诉你,如果你敢这样,本王将叫上一百个壮汉,在菜市口爆了你家同治伪皇帝的菊花。让天下的人都知道!然后,至于你嘛,哼,就算你现在自杀了,也免不了羞辱,本王会把你的尸体拖到军营中,交由士兵随意享用!”后来,就连罗阳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他说的话!
西太后终于恐慌起来,看看罗阳,再垂下眼帘,迟疑了好久,才叹息道:“罢罢罢,为了千百万忠心耿耿的臣民百姓,本宫将千秋罪名都背负了!你要如何拟诏,随意处置,本宫与皇上附和就是了。”
“这就对了!”罗阳已经为自己刚才的话愧疚满头大汗了:“西宫皇太后,只要你肯招降残余官兵,则本王向你保证,尊重满清皇家的尊严,一切优待,就是废帝同治,也封为王爵,所有满族臣民百姓,等同于我华夏国家人民,认真抚恤。以后建功立业,同华夏各族官民赏罚。”
“唉,知道了!”西太后象斗败了的老母鸡,垂头丧气地点点头。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场虚惊
威胁利诱,逼迫西太后在政治上就范以后,罗阳心情大为舒畅,夜长梦多,事不宜迟,立刻招集了军官,商量了事情,并且找人草拟诏书,然后在大清皇宫养心殿里,将两宫皇太后和皇帝都招集了来,在数十名将领士兵的关注下,将缴获的皇帝大宝和皇太后两枚玉印都递将上来,给他们签用。
得了金帛,西太后亲自书写文字内容,七岁的同治帝傻呼呼地流着鼻涕在边上看着,东宫皇太后慈安一脸沮丧,眼睛湿润,用手包揽着同治帝的肩膀,将脸扭向了一边儿。
写完以后,西太后横着扫视诏书,轻吐锦唇,吹拂着芬芳气息,这是书人的习惯动作,随即,她放下了笔墨,若有所思。
很久了,罗阳等得很久了,西太后一直没有用印。
“快些吧,不是投降,而是拯救满清权贵的最根本利益,还有数十万人的生命!”罗阳提醒。
“妹妹,不能用印!”东宫皇太后慈安突然冲动起来,用手抓住了西太后的手。西太后受了感染,再也不肯用印。
这些女人,真顽固啊,老子要是你们满清朝廷的作派,早就大开杀戒了,搞不掂来一个北京大惨案,沈阳十日什么之类的,你们才高兴啊?
这时,一个军官忍不住,“锐王,还跟她们磨几什么?她们不肯用印,就算了啊,既然她们不识好歹,也不能埋怨咱,把她们拉出去,先慰劳慰劳外面几百个劳苦功高的兄弟们,反正闲这不也是闲着没有任何用处吗?至于用印嘛,咱们自己盖上去,谁还知道?”
这军官年龄不大,脑袋瓜子挺管用啊。罗阳欣赏地看了他一眼。
果然不出所料。两宫皇太后怕了,就是小皇帝,见大家凶神恶煞的,竟然哇一声哭了起来。
迅速盖了章。两个女人抱了一个孩子,哭泣起来。
罗阳吩咐,按照西太后所写的内容,誊写数百份,然后,使用清朝皇帝的大宝和两宫皇太后的玉印,一一加盖印章。之后,再向各处的官兵发出,要求所搜索寻找的清军官兵投降。
“好了好了,两宫皇太后,大清的小皇帝,事情完结了!你们可以歇息了!”罗阳将手一摆。
“你,你,你不能这样背信弃义啊。”东太后慈安哭喊着说。
西太后则抱着小皇帝,目光冷冰冰地看着罗阳:“你可以放心杀我们母子啦!”
罗阳大为委屈:“请你们回现在的住处,休息一会儿,然后吃饭啊。”
“你,你不杀我们?”西太后难以置信地问,原来,她一直以为,罗阳就是逗她玩玩,为了儿子的暂时安危,她还是答应了,现在,她以为,罗阳要杀掉她们了。
“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本王的客人了,哦,你们住这儿当然不合适,所以,本王已经在城内找到了足够的宅院给你们,以后啊,有什么事情,可以派人来找本王,本王一定鼎力帮助。”罗阳真诚的话语,神态,让两个女人感激得痛哭起来。
罗阳用温和的政治方式,威胁利诱,取得了西太后为首的满清最高当局的配合,其实,回到了住处以后,西太后等才确信真的被赦免和优待,所以,非常激动,立刻写信呈递,表示感谢。这样,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解决了。
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当罗阳劫夺了清廷的皇帝和太后的消息传播开来以后,第二天的早上,就有清军前来进攻,那是恭亲王的部队。
恭亲王忧郁的脸上写满了悲愤,身边的所有军官将领,也都义愤填膺,因为天气炎热,许多人的脸上,汗津津的,没有人刻意在乎,骑兵部队在前面狂奔,步兵也死命地追来。清军的进攻,在一个小兵的眼里,也许最为清晰,一个汉军八旗的旗人,二十一岁的陶景富,不过‘是清军的一名士兵,再是汉族,只要是旗人,也有当职业兵拿军饷的特权,身材瘦弱的他,很少参加过训练,只是在训练时凑一个数目,所以,在北京戒严的时候,他才正式地加入了军营,成为全职军人,以前,他在家里居住着。
“皇上和太后都被匪徒逮到了京城了!”
私下里,很多的官兵都这样议论,大家知道了情况,那些败退的清军,那些亲眼看着皇家车队被包围的清军骑兵,一遇到其他的部队,就哭诉起来。
因为身体不适应,跑一天多路就跑得几乎散了骨头架子的陶军人,只能装死,躺在道路边沿,奄奄一息地看着大队的清军向北京城返回,许多清兵是纨绔子弟,还有许多是临时拉起来的人,所以,他们果断地掉队着。
也有很多军人,边走边哭,大清京城被破,固然不是第一次,可是,皇帝和两宫皇太后都被捉,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皇帝没有,大清还有救吗?
“冲,冲进城里,就是死,也要把皇太后和皇上救出来!”恭亲王的身边,还有好几位戴着王侯冠帽的人,都是满清的权贵。
清军的士气是很激愤的,所以,冲锋有力,恭亲王亲自督战,挥舞着军马,除了三成的体力很差的官兵外,其余的官兵,还算努力,冲向了城防。
陶景富还算努力,冲到了城边才栽倒下来,所以,他看得格外清楚。
华夏军和传说里的太平天国军几乎一个模样,但是,武器什么的却迥然不同,清军开始,居于主动地位,人很多,冲得厉害,华夏军似乎没有防备,所以,清军冲了进去。
“好,我们也得起来,跟随着恭亲王当功臣!”
陶士兵还想着,那些华夏军的官兵,一定会被袭击时,手足无措而败,他们败的时候,一定要杀掉皇帝和两宫皇太后,那时,大清就算扳回来,也只有立新皇帝了,对,那恭亲王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抱着从龙立功,当开国元勋的梦想,陶士兵焕发出了出奇的勇敢,站了起来了。
轰!轰轰!
清军的大炮和华夏军的大炮就对轰起来。
清军前锋是骑兵,少数步兵,所以,大炮很少,结果,被华夏军轰得极惨。
眼看着很多人飞上了天空中,陶军人只有再次发挥聪明才智,趴下来装死。
战场很混乱,清军部分冲进城你,部分在城外朝城墙上猛轰,但是华夏军似乎无所不在,不多会儿,就见那些冲进去的清兵,又逃了出来了。
再接着,在清军的后面,跟随着许多华夏天国军,还有城上的大炮,轰得更厉害,清军死伤惨重,只得撤退了。
陶老弟亲眼看见,恭亲王对着城上哭了几声,就带着人马逃跑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堵截亲王
面对恭亲王军队的袭击,罗阳部队确实没有心理准备,无论是敌人袭击的强度还是力度,坚持的时间,都让罗阳的部队冒了一身冷汗。
清军近两万人,几乎全军折返,包围了城北,骑兵步兵乱冲,大炮轰击,迅速地突破了城防,然后突击到了城内,最远深入到了城区内三里!
华夏军立刻反击,罗阳得到了消息,一面派遣部队反击,一面将亲信部队的几个军官叫到跟前,叮嘱他们,将两个皇太后看紧了,那个小皇帝同治更不用提,一旦局势不利,可出手将其斩杀,绝对不能再放回给清兵,接着,他亲自带领部队,反击敌人,一直赶到了北京城墙上。
清军的战斗力迅速虚弱,一旦和华夏军僵持,清军那滑稽的战斗技巧,就成为华夏军情绪大增的原因之一,几乎是一群乱羊,清军四面乱冲,一旦遭遇了抵抗或者打击,又晕头转向。
罗阳的军队不多,数千步兵,四千不到的骑兵,总数还不到八千。可是,一个反冲锋,一片乱轰炸,就将清军打垮了。
华夏军的骑兵成为出战的主力,这些中原地区的中华健儿,由普通的农民成为旷野上的飞将军,加上了洋枪和手榴弹,实力非凡,他们分成数路追逐敌人。将清军驱逐出了十余里,砍杀了大量的敌人,还俘虏了大量掉队伪装伤病员的佳话,其中包括那个陶军人。
只能说,清军部队素质不高,指挥官恭亲王心怀叵测,所以,这一反击战,显得虎头蛇尾,形同作秀。
罗阳军返回了京城,立刻收缩防线,同时向周围各处的部队招集,在两天以后,从保定出发的华夏军两万人,终于赶到了北京城,稳定了形势,接着,其他南部各路的部队,纷纷增援,使北京城成为华夏军坚固的占领区。
这个时候,在遵化城内,却发生着一场巨大规模的战斗,先是鲁王任化邦的一个骑兵团进驻于此,侦察堵截北京清军的退路,接着,清军赶来,和华夏军骑兵发生了激战,清军用炮兵进行战斗,将华夏军的骑兵击退了,于是,清军决定进城休整,取得补给。
“恭亲王,我军不便久留啊。遵化既然已经有贼军驻守,当不安全!”大学士李鸿藻说。
“是啊,王爷,我军虽胜,也是苦胜,惨胜,速速北进,撤退往沈阳才是万全之策!”大学士文祥说,文祥是西太后的兄弟,那可是绝对的权贵核心人物。
恭亲王那铁青的脸上,终于因为这里的胜利而转缓了不少:“谁说不是,可是,我军从京城撤来,连番苦战,困乏异常,就是我们能够走得动,其他人也走不动了啊。”
恭亲王是对的,清军有太多的人掉队了。
大家听从了他的建议,带领部队,进驻了遵化,毕竟,遵化是一个大城,有百姓有粮食等,可以救急的。
谁知道,这就是一个陷阱。
华夏军的一个骑兵团,千余兵力,虽然不敌敌人,也有很强的战力,尤其是洋枪手榴弹的装备,每一个士兵有数个手榴弹,这种东西,在河南和陕西的兵工厂里大量制造以后,给部队进行满员装备。
本来是要拖延敌人,汇合主力来歼灭的,既然清军大量集合,不是好事?骑兵团的团长,眼睛都笑眯了。
他们派遣了大量的人手,向各处报警,还死死地盯着这些清军。
其实,华夏军骑兵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近九千名清军进驻以后,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出城北走。于是,他们开始了向敌人的袭击行动。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斗。游击战斗,华夏军只有千人,却要面对九千敌人,敌人还拥有洋炮等武器,而他们没有,只有骑兵的军刀,一百杆洋枪,每人几颗手榴弹,所以,战斗只能以小规模的形式进行。
哗,一阵风似的,在玉米田里蜂拥而来几十名骑兵,冲进了清军的队伍里,一阵乱冲乱砍,顿时把二百多名清军砍倒在地,等其余人反应过来,用洋枪和大炮轰击时,华夏军的骑兵已经溜了。
清军遭到了反复地扰乱,所以,行军的速度不是多高。
在一个小时以后,两千多名华夏军的骑兵从西北地区包围上来,那是从热河地区堵截的骑兵,得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